【涉农贷款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实证探析10000字(论文)】_第1页
【涉农贷款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实证探析10000字(论文)】_第2页
【涉农贷款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实证探析10000字(论文)】_第3页
【涉农贷款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实证探析10000字(论文)】_第4页
【涉农贷款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实证探析10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6涉农贷款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摘要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核心,农民收入增长和农村金融的支持有着很大的相关性,与此同时,为了使得农民收入增加,要投入很多的涉农贷款资金,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并且也是一个经济强省,在我国进行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推进的一个省也是江苏,所以,分析江苏涉农贷款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是很重要的。本文以涉农贷款对农民收入影响的理论为基础,收集并整理了江苏省1998年至2019年间涉农贷款和农民收入的相关数据。用实证的方法,建立了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等。研究发现江苏省涉农贷款和农民收入的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所以,江苏省能够将涉农贷款的有效供给增加,并且进一步将涉农贷款结构改善,进一步刺激江苏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且进一步是的农民的收入提高。关键词:涉农贷款;农村居民收入;农村金融目录TOC\o"1-3"\h\u1068第一章绪论 125872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99631.1.1研究背景 138741.1.2研究意义 1153321.2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0171.2.1研究方法 1312761.2.2研究内容 26051.3综述 2263771.3.1国外文献综述 293381.3.2国内文献综述 216445第二章相关定义及理论基础 4279972.1涉农贷款内涵及分类 4101372.2农村居民收入定义及构成 4310902.3相关理论基础 46202第三章江苏省涉农贷款发展及农村居民收入发展现状 641233.1江苏省涉农贷款发展现状 6143973.1.1金融机构体系现状 6110583.1.2涉农贷款占比变动状况 7513.2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发展状况 7265653.2.1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现状 7278403.2.2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来源 87277第四章江苏省涉农贷款发展及农村居民收入的实证分析 9154824.1指标选取及数据说明 9200344.2模型的建立 1014244.3实证过程 1047084.3.1单位根检验 10106584.3.2协整检验 11268574.3.3格兰杰因果检验 1285744.3.4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13174614.3.5方差分解 14184344.4实证结果 1518823第五章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15264005.1研究结论 1519695.2政策建议 16106245.2.1提高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抑制资金外流现象 16130255.2.2增加江苏省涉农贷款的有效供给 16113275.2.3合理调整农业贷款结构,做到资源优化配置 166611参考文献 17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十分重点关注的问题,并且各个专家学者都十分的关注“三农”问题,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那么就首先要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并且会进一步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为了使得“三农”问题得到很快的解决,那么首先要解决农村居民收入不高的状况,很大程度上,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也是由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反映出来的。随着这些年来,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即使江苏省内的涉农贷款额增加显著,并有也有了更多的贷款的渠道,可是还是未能对小型农业企业以及农村居民对资金的需求进行重点解决,还是未能处理农村资金不够的这个困境,所以,江苏省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会有一些资金支持力度不大等等问题,农村居民也会有一些贷款困难的困境,这会给农民收入的增加带来负面影响,并且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1.1.2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本文以广大专家学者有关于农业贷款同农民收入关系的研究为基础,对有关计量经济学知识进行参照,对江苏省涉农贷款支持与农民收入进行了实证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农民收入增长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该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2)现实意义本文不但对江苏省涉农贷款和农民收入的实际状况进行了描述,并且对江苏省涉农贷款状况进行了研究,然后以有关的经济学知识为基础进行分析,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目的是提高江苏省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且使得农民的收入增加,是具有现实的意义的。1.2研究方法与内容1.2.1研究方法(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本文以农业信贷补贴理论以及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为基础,然后将该理论运用到江苏省涉农贷款对农民收入增加的影像中,把理论同江苏省的实际状况联系起来。(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有关计量经济学知识进行参照,对江苏省涉农贷款支持与农民收入进行了实证分析。1.2.2研究内容第一章,绪论。陈述选题背景及意义以及文献综述,介绍国内外现有学术有关涉农贷款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综述,总结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第二章,理论概述。对有关涉农贷款业务相关理论进行归纳总结。第三章,分析江苏省涉农贷款发展状况和农民收入状况。通过江苏省涉农贷款的金融机构体系现状、农贷款业务贷款总额变动情况、涉农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变动状况以及涉农贷款的结构状况四个方面对涉农贷款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第四章,运用实证分析法,通过收集涉农贷款和农民收入的数据将模型建立起来,得出涉农贷款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程度。第五章,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对江苏省涉农贷款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1.3综述1.3.1国外文献综述当前,研究农村金融以及农村信贷的国外文献是比较多的,只是农业贷款影响农民收入的文献是不多的,可是还是有关于农民收入同农业贷款之间联系的研究。主要有两方面的分析。(1)农民收入的增加不会因为农业贷款而增加:E.Jensen(2000)表示农村金融市场变形会因为政府对农村贷款的支持发生变化,在发展中国家,农村为了筹集资金,一般而言都是受政府的补贴。而且还有比较明显的城乡分界,最后实证出来的结果就是,在发展中国家,农业的进步没有过多受到金融的帮助,进一步使得农业的生产效率被提升,也不会增加农民的收入。(2)农民收入的增加会因为农业贷款的提供而增加:TianShiRoderic

Gill(2005)对我国金山县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政府财政支农以及政府低息农业贷款可以促进生态农业继续发展,进一步的将农村生态农业的发展水平提高,使得农村经济飞快的发展,使得农民的收入增加,JirawanBoonperm以及JonathanHaughton(2013)对泰国78000个村庄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然后研究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发现支出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要比农业贷款的影响低。1.3.2国内文献综述国内学者关于农村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主要分为两类。(1)在研究农民收入增加受农村金融发展的研究中:从正规以及非正规金融这两个方面看,张颖慧(2007)表示,农村金融发展可以使得农民的收入增加,可是农民收入增加同农村金融发展之间还少了比较好的互动;在金融体系改革的时代背景之下,雷志敏(2013)使用新型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当做虚拟变量,在对金融发展在结构以及水平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农民的收入的提高会受到金融发展的影响,而且还会降低农村的贫困率;就黑龙江的农村金融发展而言,唐琳(2014)表示,当农民收入不断提升的时候,也并不是金融发展造成的,相反的是,当农民收入增加的时候,那么农村的金融会进一步的发展。(2)在有关农民的收入增加会受到农村金融压制的影响里:刁仁群以及任书坤(2002)表示,正式因为金融压制是一直有的,因此就产生了农村经济发展迟缓的状况,农村的经济没有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在对农村金融抑制问题进行讨论的时候,马鑫(2012)指出,在发展中国家,金融抑制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不但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阻碍,也不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所以,为了使得农村金融抑制的影响被消除,应当采取相应的策略,结合规模、效率以及结构三个指标,张方波和赖明明(2013)进行了区别,指出结构指标会更大程度推进农村金融的发展。第二章相关定义及理论基础2.1涉农贷款内涵及分类(1)涉农贷款的内涵涉农贷款,是指涉及到农户、农村等相关的贷款,主要有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和农户贷款等等。(2)涉农贷款有如下分类(如表2.1)表2.1涉农贷款分类2.2农村居民收入定义及构成(1)农村居民的人均年收入也就是农民收入,这项指标能够有效的反映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农村经济发展程度,根据这个指标对小康社会的发展程度进行衡量,对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进一步将政策完善,然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2)按照构成,农民的收入能够被分成工资性(劳动报酬)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这四个大的类别。农村住户成员通过打工而获得的收入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工资性收入,农村居民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给个人或者是单位而取得的收入也叫工资性收入;通常意义上来讲,租房、租地所取得的收入就是财产性收入,家庭使用自己的动产和不动产而获得的收入就是财产性收入。当农村居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在买卖农产品之后所取得的收入就是指的家庭经营收入;农村居民获取的政府或其他机构没有办法给予的资金等等就叫转移性收入,与此同时也包含了亲友赠送等获得的收入。2.3相关理论基础(1)农业信贷补贴理论:这个理论的主要观点就是农村经济为了能够得到持续发展,就需要投入低利息的政策性资金,应当要特别的非营利性的金融机构对资金予以分配,当这样的时候,才可以使得农村生产投入增加,使得农村贫困问题得到解决。这个理论对政府指导的重要性予以了强调,农民急需要更加低利息的贷款,政府是给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主要来源,发展金融机构一般不具有长久性。(2)这个理论表示,在发展中国家,涉农贷款市场的借贷两方并不能相互了解,也是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特别是因为金融机构对于借款人的信息不能完全的掌握,那么就会使得金融风险产生。这个理论表示对于市场的缺陷,那么政府是需要进行适时的干预的。第三章江苏省涉农贷款发展及农村居民收入发展现状3.1江苏省涉农贷款发展现状3.1.1金融机构体系现状江苏省的金融机构主要如下表所示三种类型,表3.1体现了2009年-2020年各种金融机构数量的比例情况。表3.1江苏省各类金融机构数量统计单位:家年度银行系统信托投资公司贷款公司20099137473201095224254201198594325201210357445520131186345732014102844623201511294463620161167846292017123864630201812965457420191352845682020139274565图3.122009-2020年江苏省各类金融机构数量变化从上表可以发现,江苏省最重要的金融机构就是银行系统,在2020年的时候,银行的总量达到了13927家,并且银行的总量表现出了螺旋式的上升趋势。所以,经过银行进行贷款的发放是涉农企业融资的关键渠道。当前,除了政策性银行以及国有银行之外,江苏省为了将金融服务进行全面的扩展,增加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等等金融机构,目的是帮助实现农村金融服务的全面覆盖。3.1.2涉农贷款占比变动状况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也为了使得国家政策得到响应,对于江苏省当地的农业的发展,政府也是加大了支持的力度,本着基础优势,江苏省将“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对于传统产业的扶持力度予以加大,伴随着稳定发展的农村经济,渐渐的进一步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图3.32000-2018年江苏省农业贷款情况图(单位:万元)从上图中能够发现,在对农村经济进行发展的时候,要十分的重视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江苏省政府在不停地增加农业贷款资金的投入,目的是帮助农村经济平稳的发展,同时也伴随着投资以及需求稳步发展。并且金融体系也是运行非常的平稳,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并且银行的存贷款也渐渐的增加,伴随着不断增加的融资数量,渐渐的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成为一股更加强劲的力量。即使每一年农业贷款的剩余额都在渐渐地增加,可是分析农业贷款的在年末贷款余额的百分比能够发现,在2008年之前,平均占比在10%左右,但是在2008年以后,这个占比继续降低。3.2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发展状况3.2.1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现状伴随着江苏省持续发展的农业经济,这个时候的农业生产总值也是在逐步的提升,使得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渐渐得到提升。图3.41978-2018年江苏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及历年增长变化图(单位:元)从图3.4中我们可以看出从2000年的1000多元,到2018年实现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8352元,人均收入也增长至了将近17000元,2000年至2018年,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有了一个较为快速的增长。从增长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出农民收入增加的迅速。3.2.2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农村居民的收入按照来源可以分为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其他收入。从下图中我们主要可以看出,在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各占的比重图3.5来看,图3.52000-2018年江苏省农村居民各部分收入比重走势图从上图可以看到,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比例在渐渐的降低,从60.2%直接下降到了42.8%;但是在逐渐增加的是工资性的收入比例,直接从36.7%增加到36.7%。这两种成为了该省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部分,别的收入占据的比例也是比较平稳的,大部分是在10%上下波动。第四章江苏省涉农贷款发展及农村居民收入的实证分析4.1指标的选取以及数据说明4.1.1指标选取本文主要运用人均涉农贷款、农产品收购价格、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指标纳入实证模型进行研究。(1)被解释变量的选取为了反馈出江苏省农民的收入状况,本文运用指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来反应。将从事生产与非生产经营费用支出、缴纳税款以及上交承包集体任务金额从农村居民家庭全年总收入中扣除后,剩余的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即农民人均纯收入。单位:元/人(2)解释变量的选取A、人均涉农贷款为了反馈出江苏省农民的涉农贷款的发展状况,本文运用人均涉农贷款当作其中一个指标来反应,是主要的解释变量。人均涉农贷款=是涉农贷款总额/农业从业人数得来。单位:元/人。B、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为了反馈出农产品零售价格状况,本文运用指标农产品收购价格来反应。因为农民收入水平极大程度上是直接影响因素是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同时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状况的全面反应,是根据这个指标的变动。基础值设为100。C、农民平均受教育程度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直接决定于其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其重要程度不可小觑,且受教育水平的高低与农民增收之间呈现同方向变动关系。本文通过量化农民受教育的年限来表示量化的农民的受教育水平。0、6、9、12、14是受教育年限的划分方式。其中,变量取值为0,表示没有受过教育的农民;变量取值为6,表示受过小学教育的农民。剩余变量取值以此类推。单位:年。4.1.2数据说明本文选取江苏省内1998-2019年的相关数据,针对江苏省涉农贷款的发展对农民居民收入影响与否,进行了实证分析,数据涵盖了农村人均纯收入、人均涉农贷款、农产品收购价格、农民平均受教育程度这4个变量。数据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江苏省金融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等。表4.1模型中主要指标数据4.2模型的建立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原理,本文创建有关农民收入增长与江苏省涉农贷款的函数公式,以分析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是否受江苏省涉农贷款的影响。且在分析农民收入增长在江苏省农村地区贷款中所受的影响时:本文中为表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民收入水平赋值以公式中Y;表示江苏省农村地区的贷款总额、资本要素投入时,采用x1代替公式中的L;利用x2代替公式中的K表示江苏省农村地区的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同时在上述公式基础上,为表示江苏省农村地区的农民受教育水平,引入变量x3。其中弹性系数通过各个变量前边的系数进行分别表示。O<α、β、γ<1。总参数通过变量A来表示,变形后的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Y=Ax1∝x2从上述公式中可得知,许多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农民收入,其中主要包括信贷总额、农产品收购价格、农户的受教育水平等因素。要素中的任何一个因子增加,如果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都将导致农户收入水平发生些许变化。为了避免自相关性以及异方差性,对变量进行取对数处理,计算可以得到:lnY=l4.3实证过程4.3.1单位根检验单位根检验一般会被运用来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应用Eviews8.0分别对人均涉农贷款贷款、农产品收购价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平均受教育年限进行单位根检验,其中H0:序列至少存在一个单位根;H1:不存在单位根。对各序列进行一阶差分单位根检验的前提是,不拒绝原假设的条件是,在1%、5%、10%显著水平下t值在检验中比临界值大,同时也说明存在单位根。(x1:人均涉农贷款;x2: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x3:农民平均受教育程度;Y:农民人均纯收入)表4.2平稳性检验结果表4.2的检验结果表明:lnx2拒绝原假设,lny、lnx1、lnx3均不能拒绝原假设,经过阶差分之后,dlnx2在1%、5%和10%显著水平下是不平稳的;而dlnx1、dInx3、dlny在1%、5%和10%显著水平下是平稳的,所以协整检验可以运行。4.3.2协整检验江苏省人均涉农贷款贷款、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农民平均受教育程度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时间序列经过单位根检验,得出可以进行协整检验。表4.3协整检验注:*表示在5%水平下拒绝原假设结果见表4.3协整检验,None原假设“存在零个协整向量数”,5%的临界值为47.85613,迹统计值在该假设下为111.13,所以要拒绝原假设,因此表明至少存在一个协整向量数。同样原理,在“Atmost3”情况下迹的统计值为1.863877,5%的临界值3.841466,接受原假设,表明在5%的水平上存在三个协整向量数。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涉农贷款、农产品收购价格、平均受教育年限在样本期间均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表4.4标准化协整系数根据输出结果得到的方程为:lnY=1.941473+0.054619lnx2+0.4065lnx1+1.230849lnx3(1.482244)(0.161522)(4.638622)(1.015163)R2由以上的协整方程可以得出,从长期来看,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人均涉农贷款、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间均呈正相关。因此可以得出在农产品收购价格和农民受教育年限不变的情况下,人均涉农贷款每增加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加0.4%。同理可得,在人均涉农贷款和农民受教育年限不变的情况下,农产品收购价格每增加1%,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加0.05%;在人均涉农贷款以及农产品收购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加1.23%。整体看,农民的受教育水平、人均涉农贷款以及农产品收购价格对农民增收起一定的促进作用。4.3.3格兰杰因果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一般情况下,是被用来检验因果关系在经济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同时也被用来检验在存在因果关系的前提下,其因果关系的影响方向。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具体结果如下表4.5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可以发现,第一个假设LNX1不是引起LNY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可知p值为0.0218比5%的检验水平低,所以拒绝原假设,因此江苏省人均涉农贷款的波动是引起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同理可得,江苏省农产品收购价格以及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数的变化是江苏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变化的格兰杰原因。4.3.4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变量之间的动态效应用脉冲响应来反应,是某个变量受到冲击后所表现出来的相应的反映。函数追踪的期数用横轴表示,因变量对各个变量的相应程度用纵轴表示。图4.6脉冲响应函数图4.6中脉冲响应函数曲线用蓝色实线来表示,正负两倍的标准差偏离带用红色虚线来表示。从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人均涉农贷款对农民人均纯收扰动的响应在10期中有一直伴随着上升趋势的正的冲击。图4.7脉冲响应函数从图4.7可以得出,农产品收购价格对农民人均纯收入扰动的响应在第3期的时候达到最大值,之后一直处于平稳,在第8期又有了缓慢的增长;图4.8脉冲响应函数从图4.8可以得出,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扰动一开始是负的冲击,在第2期达到最低值,达从第二期开始出现正向的响应,开始缓慢上升,第七期开始趋向平稳。4.3.5方差分解方差分解可以被运用来认识到各信息相对于农村居民收入变量的重要性,因为方差分解的作用是阐述各个指标带来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重要性。表4.9方差分解方差分解结果如表4.9,可以得出,人均涉农贷款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变动的贡献率较小,在第三期达到最大,随后逐渐减小,但相对比较稳定;农产品收购价格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值在一直增大,在第10期达到最大值13.84%;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度呈现下降到趋势,第一期是最大值5.16%。总的来说,农产品收购价格变动的冲击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是最大的。4.4实证结果主要解释变量的实证结果:由协整检验可得,江苏省人均涉农贷款的增长可以促进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同时,涉农贷款人均每增长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随提高0.4%。并且可以得出,人均涉农贷款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对于控制变量的实证结果: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说明讲述是农产品收购价格以及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波动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格兰杰原因。由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可知,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增加受到农产品收购价格的一定的积极作用;由在协整检验中可以得知,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对农村居民纯收入的促进作用约为1.23元。第五章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5.1研究结论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以及实证分析法,研究涉农贷款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选择1998-2019年的数据,其中以农产品收购价格和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控制变量,人均涉农贷款为主要的解释变量来建立实证模型。结果发现,想要提高农村居民纯收入,可以从增加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以及提高农民平均受教育水平,最主要的是通过增加人均涉农贷款。由协整检验中的方差可知,同时人均涉农贷款每增长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就增加0.4%;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中,人均涉农贷款对农民人均纯收扰动的响应在10期中有一直伴随着上升趋势的正的冲击。在方差分解中,人均涉农贷款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变动的贡献率不大,在第三期达到最大,接着逐渐减小,总的来说相对比较稳定。人均涉农贷款虽然对农村居民收入有促进作用,但是贡献率在第三期有下降的趋势。可能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农村地区的基础建设较为落后,这增大了信贷业务的发展,并且涉农贷款对于机构来说风险较大。另一方面,虽然金融机构每年发放的涉农贷款金额在增加,但是由于资金监管力度不够以及没有完善的金融市场,所以涉农贷款未能完善的发挥对农村居民收入的促进作用。总的来说,人均涉农贷款对农村居民收入是有一定的正向影响。5.2政策建议5.2.1提高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抑制资金外流现象江苏省想提供足够的资金给农村建设的发展和农村企业,就应该将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效率增加。首先为了避免造成农村金融服务以及产品的竞争优势消失、以免资源不需要性的消耗以及导致差别不易区分的经营在城乡金融机构中发生。其次,造成江苏省农村存在很严峻的资金外流,是因为在有着较大风险的背景下金融机构对涉农贷款有相对比较高的门槛,从而导致农村贷款不容易的现象特别常见,有较多农村金融机构严重到拒绝把资金贷给农民以及乡镇企业。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江苏省农村金融机构理在确保自己正常经营的背景下,对农村金融存贷款的转换率进行增加,在发放贷款方面对乡镇企业以及农民的门槛要有所下降,为此来迎合农村发展的资金需求。为了确保增加农民收入得到保障,同时确保能够有生机勃勃的农村金融发展,足够的资金“水源”是农村经营活动所必不可少的。5.2.2增加江苏省涉农贷款的有效供给首先,江苏省地方政府作为表率作用,为了激励在支持江苏省农村地区的信贷活动在有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参与,同时导致涉农信贷风险在农业领域能够明显的减少,这就要求地方政府拿出专门的资金来投入,与此同时建立相关的政策性风险分担基金。其次,为了保证各个惠农政策得到相应的贯彻,应激励金融机构踊跃的参加信贷支农的活动通过采取税收优惠减免等政策,来更加完善相应的政策建设,将有关支农金融机构的审批流程进行改进,在监管方面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加强。然后,财政扶持政策应该实行差异化。因为各个金融机构服务农村地区的深度和优惠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有关系,同时为了取得更大的优惠扶持力度,金融机构应该提供更深入、更全面的金融服务给农村地区。为了保证涉农贷款规模在农村地区有稳当的增加。5.2.3合理调整农业贷款结构,做到资源优化配置首先,在我国的政策中提到,在我国应该全力支持发展绿色农业,把绿色农业作为重要的帮扶对象,因此在资金方面我们加大对绿色农业的扶助。对于绿现代农业就是运用当代科学技术,利用现代先进的管理方法的一种农业,现在农业与我国可持续发展有着一致的方向,是以高科技为基础。为了实现扩大农民收入,降低农业发展的成本以及缩小对环境的污染,我们应该正确的推动绿色农业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其次,农产品需求的扩大需要农产品消费市场的增大,由此导致农产品价格的增加,进而导致农民收入的增加。因而我们需要将农业的优点长处全面的发挥出来,在农业贷款的方面增加对农业企业的投入,这样在提高农业企业生产产品质量的同时,还使农业企业的实力增强了。参考文献[1]Lybbert

T.J,Sumner

D.

A.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for

climate

change

in

developingcountries:

Policy

options

for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diffusion[J].Food

Policy,2015

(1):56-59.[2]Singh

J.

S,

Pandey

V.C,

Singh

D.

P.

Efficient

soil

microorganisms:

A

new

dimension

forSustainableagricultureand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J].

Agriculture,Ecosystems

andEnvironment

.

2014(3):23-26[3]Dasgupta

S,

Meisner

C,

Wheeler

D.

I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griculture

less

profitable

forfarmers?

Evidence

on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n

bangladesh[J].Review

of

AgriculturalEconomics,

2014(1):

34-37.[4]Nepal

R,

Gopal

B.

Thapa.Determinants

of

agricultural

commercialization

and

mechanizationin

the

hinterland

of

a

city

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