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同伴关系的发展_第1页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同伴关系的发展_第2页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同伴关系的发展_第3页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同伴关系的发展_第4页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同伴关系的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同伴关系的发展我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人生三大经典问题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要到哪儿去?第2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p209大专p98大纲自我意识的概念: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包括三个层次:1、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2、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3、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内容: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第3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自我意识的结构自我意识自我认知:自我观察、自我觉知、自我概念、自我评价等自我体验:自尊、自信、自卑、自豪感、内疚感、自我欣赏等自我调控:自制、自立、自主、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第4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自我意识的发展(一)自我意识发展的总趋势低→高迅速各成分发展的时间很接近,但不同步第5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1、对自己身体的认识第一阶段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第二阶段开始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第6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当婴儿发现咬手指与咬布娃娃的感觉不一样时,就有了最初的自我意识--自我感觉。第7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阶段认识自己的整体形象(1)戏物(镜子):9-10个月把镜子当玩具(2)(镜像)“伙伴”游戏:12-14个月,对镜中的映像关注,当作伙伴微笑、寻找(3)相倚性探索:18个月注意镜子里外物体的对应关系(4)自我认识出现:18-24个月借助镜子立即摸到自己鼻子上的红点,自我意识出现质的飞跃第8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动物知道镜子里的图像是自己吗?第9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小孩知道镜子里的小孩是他自己吗?第10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四阶段意识到身体内部状态第五阶段名字与身体联系儿童在2~3岁的时候,掌握代名词“我”,是儿童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第11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对自己行动的认识第一水平:区分动作和动作的对象:知道自己推皮球,皮球就滚开了。第二水平:出现了最初的独立性第三水平:支配自己的动作(3)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3岁“愿意”“应该”4岁开始出现对自己的认识活动和语言的意识第12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3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1、从依从性评价发展到独立性评价2、从片面、表面性评价发展到全面、深刻性评价3、从主观性评价发展到客观性评价第14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我是好孩子,因为老师说我是好孩子★“我和小敏是最好的值日生,因为她值日就给我好东西,我值日也给他好东西。”★“这个作品好,因为他是老师的;我和小敏比,肯定我的好。”

……第15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1.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2.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性,在一般情况下,幼儿总是过高评价自己;3.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幼儿对自己的过高评价逐渐隐蔽;例如,想说自己好,又不好意思,于是便说:“我不知道我做的怎么样。”或说“我不说。”4.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如“我很棒。”“我很厉害的,你看我都能搬起这个大石头呢。”第16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7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自我体验的发展特点

1、幼儿的自我体验从生理相关的体验向社会体验发展2、幼儿的自我体验表现出易受暗示性的特点3、幼儿的自我体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丰富,并有一定的顺序性第18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自我控制的发展特点1、坚持性和自制力2、具有年龄特点和性别差异第19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自我意识萌芽最重要的标志是(

)。

A.会叫“妈妈”

B.思维出现

C.学会评价

D.掌握代词“我”2、“老师说我是好孩子”说明幼儿对自己的评价是()。A.独立性的B.个别方面的C.多方面的D.依从性的

第20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亲子关系平p191大专p105大纲依恋:一般意义上,个体对生活中特定的人的强烈的情绪关系。发展心理学中,依恋指的是婴儿与其主要抚养人(主要是父母)之间的强烈的情绪联结。依恋形成体现在:1、婴儿试图维持与依恋对象的接触2、当依恋对象不在时,婴儿会表现出烦恼3、婴儿和依恋对象在一起会更加放松和快乐,而和其他人在一起则更加焦虑弗洛伊德最早提出婴儿和母亲的情绪关系是其以后的所有关系的基础第21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依恋的发展过程(一)依恋建立的前提1、识别记忆2、客体永久性与人物永久性(二)依恋形成的标志英谢弗,依恋形成的标志需要符合三条原则:1、代表性2、稳定性3、普遍性第22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依恋的形成阶段鲍比提出依恋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无分化阶段(0-3个月)2、低分化阶段(3-6个月)3、依恋形成阶段(6个月到2.5岁)4、修正目标的合作阶段(2.5岁以后)第23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依恋的类型安斯沃思“陌生情境”实验(一)A型:焦虑-回避型依恋(二)B型:安全型依恋(三)C型:焦虑-抗拒型依恋第24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影响依恋安全性的因素(一)稳定的照看者(二)照看的质量(包括照看的态度和环境)(三)儿童的特点(四)家庭的因素第25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一)早期依恋对认知的影响1、安全型依恋2、不安全型依恋3、焦虑-抗拒型(二)早期依恋对情感的影响(三)早期依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第26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学前儿童的同伴关系平p196大专p115大纲(一)概念:(二)性质:垂直关系水平关系第27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同伴关系的功能(一)帮助发现自我的功能(二)赋予社会知觉的功能(三)提供情感支持的功能第28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同伴关系发展的趋势

(一)儿童交往的特点1、婴儿期和学步期2、童年早期(1)帕腾的研究2-4岁六种社会性参与:无所用心的行为、旁观者行为、单独的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第29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豪斯的研究平行游戏共同关系焦点的平行游戏简单的社会游戏共同意识的互补性和互惠的社会游戏互补和互惠的社会游戏第30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儿童交往的策略1、发起2、协调3、交换第31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影响儿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