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生物复习课件:10.28免疫调节_第1页
一轮生物复习课件:10.28免疫调节_第2页
一轮生物复习课件:10.28免疫调节_第3页
一轮生物复习课件:10.28免疫调节_第4页
一轮生物复习课件:10.28免疫调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届高考一轮生物复习课件第28讲免疫调节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Ⅱ)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Ⅰ)考纲要求第28讲免疫调节——

知识梳理——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骨髓、________、脾、淋巴结、扁桃体等。2.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______细胞和B细胞)。3.免疫活性物质:浆细胞分泌的________、T细胞分泌的________、溶菌酶等。返回目录胸腺T抗体

淋巴因子

第28讲免疫调节二、免疫系统的功能与调节1.免疫调节方式(1)非特异性免疫:第一道防线:__________及其分泌物组成;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__________(如溶菌酶)和__________等组成。(2)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包括____________免疫和__________免疫。导思: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吗?(请翻阅教材必修3P37“体液免疫的大致过程”)返回目录皮肤、黏膜杀菌物质吞噬细胞体液细胞第28讲免疫调节2.免疫系统的功能:________、监控和去除功能。监控和去除体内已经________或因其他因素而被________的细胞,以及________的细胞。返回目录防卫衰老

破坏

癌变

第28讲免疫调节三、免疫失调1.免疫功能过强(1)过敏反响:已免疫的机体,在______接受________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响;其特点:____________、反响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破坏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________和个体差异。(2)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响过度、__________,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返回目录再次相同抗原

发作迅速

遗传倾向

敌我不分

第28讲免疫调节2.免疫功能过弱(免疫缺陷)(1)举例:如艾滋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2)原因: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IV攻击免疫系统,使________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________免疫功能。3.免疫学的应用:包括______、检测人体组织中的抗原、________等。返回目录T细胞一切

疫苗

器官移植

——

网络构建——

返回目录第28讲免疫调节——

基础自测——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2012·江苏卷]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与机体免疫有关。(

[解析]机体免疫由免疫系统完成,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不大。2.[2010·广东卷]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体内存在某种抗体,该抗体与神经-肌肉突触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使该受体失去功能,最终导致刺激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

)

√返回目录第28讲免疫调节3.[2010·浙江卷]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解析]胸腺为T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无胸腺那么不能产生T淋巴细胞,而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大局部过程,因此无胸腺裸鼠不具备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但仍保存对少数不需T淋巴细胞参与的有局限的体液免疫。4.过敏反响属于特异性免疫。()√[解析]过敏反响过程中产生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返回目录第28讲免疫调节5.与艾滋病人握手、共同进餐会传染艾滋病。(

[解析]艾滋病不通过接触传播,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等途径传播。6.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

[解析]浆细胞只能分泌抗体,没有识别功能。返回目录第28讲免疫调节►考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返回目录第28讲免疫调节图8­28­12.各种免疫细胞的比较返回目录第28讲免疫调节细胞名称来源功能吞噬细胞造血干细胞摄取、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物B细胞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识别、呈递抗原,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返回目录第28讲免疫调节浆细胞

B细胞或记忆B细胞分泌抗体 效应T细胞

T细胞或记忆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并使其裂解 记忆细胞

B细胞或T细胞 识别抗原,增殖、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提醒:①吞噬细胞既可以在非特异免疫中发挥作用——直接吞噬消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又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吞噬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物。②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假设在唾液中杀菌那么为第一道防线,假设在血浆中杀菌那么为第二道防线。③浆细胞又叫效应B细胞,可来源于B细胞或记忆B细胞;效应T细胞可来源于T细胞或记忆T细胞。④三个唯一: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都不能产生;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特异性免疫中除浆细胞外,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其余免疫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返回目录第28讲免疫调节例1以下有关参与免疫过程的细胞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吞噬细胞是一种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都发挥作用的淋巴细胞B.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均能识别抗原C.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一定需要T细胞和抗原的共同刺激D.人体内T细胞和浆细胞核内DNA分子数量相同,细胞器的数量不一定相同返回目录第28讲免疫调节[答案]D

[解析]吞噬细胞既能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第二道防线),又能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吞噬处理病原体等),但吞噬细胞仅仅是免疫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浆细胞分泌的抗体能识别抗原;有的抗原可直接刺激B细胞,使其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人体内T细胞和浆细胞核内DNA分子数量相同,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内细胞器的数量不一定相同。返回目录第28讲免疫调节[点评]解答此题需要明确:①免疫细胞各自的来源和功能;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尤其是体液免疫过程中的一些特殊情况,如少数特殊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引起的免疫反响,再如大多数抗原引起B细胞增殖分化的过程等;③细胞分化的实质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返回目录第28讲免疫调节探究:B项中能识别抗原的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吗?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返回目录第28讲免疫调节变式题[2012·石家庄二模]2011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博伊特勒、霍夫曼和斯坦曼三位科学家分享。斯坦曼发现了免疫系统的树突细胞(DC细胞)。DC细胞有强大的摄取、处理和传递抗原的功能。图8­28­2为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返回目录第28讲免疫调节图8­28­2A.DC细胞中“突起”的存在增大了细胞膜的外表积B.具有摄取、处理及传递抗原能力的细胞,除树突细胞外还有吞噬细胞C.DC细胞处理抗原后,将之传递给T细胞,使抗原能与T细胞外表的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此过程表达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DC细胞能激发T细胞增殖并分化形成各种淋巴细胞返回目录第28讲免疫调节[答案]D[解析]DC细胞有很多突起,增加了细胞膜的外表积;除了DC细胞外,吞噬细胞也能够摄取、处理抗原,并且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DC细胞处理抗原后,将之传递给T细胞,使抗原能与T细胞外表的受体相结合,此过程表达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C细胞只能激发T细胞增殖并分化为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返回目录第28讲免疫调节►考点二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与联系1.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与联系返回目录第28讲免疫调节免疫类型比较项目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区别来源B细胞T细胞作用物质或细胞特异性抗体效应T细胞(和淋巴因子)作用对象侵入内环境中的抗原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

作用方式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作用过程

见图8­28­3

返回目录第28讲免疫调节联系对于外毒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对于细胞内寄生病原体,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病原体的传播感染,当寄生病原体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若细胞免疫不存在时,体液免疫也基本丧失图8­28­32.记忆B细胞二次应答的特点(1)记忆B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2)二次免疫反响: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B细胞比普通的B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响,即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响。(3)二次免疫特点:比初次反响快,也比初次反响强烈,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返回目录第28讲免疫调节(4)坐标曲线图图示信息:二次免疫产生抗体既快又多。返回目录第28讲免疫调节图8­28­4提醒:①相关实验:a.切除胸腺——T细胞、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将不能产生,细胞免疫全部丧失,保存少局部体液免疫。b.骨髓遭破坏,造血干细胞不能产生,其他免疫细胞都将不能产生,一切特异性免疫全部丧失,但输入造血干细胞,细胞免疫恢复。c.假设两者都遭破坏,丧失一切特异性免疫,再输入造血干细胞,特异性免疫并未恢复。②由淋巴细胞到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中细胞内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分化只是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结果是DNA未变,而RNA和蛋白质发生改变,进而引起细胞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返回目录第28讲免疫调节③在B细胞、T细胞和记忆细胞中包含中心法那么的DNA复制、转录和翻译三条途径,但在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中只有转录和翻译两条途径。④免疫细胞中,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等受到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会缩短。⑤抗体属于分泌蛋白,与其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四种。返回目录第28讲免疫调节例2图8­28­5中图1是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过程,英文字母表示细胞),请据图答复([]填写字母):返回目录第28讲免疫调节返回目录第28讲免疫调节图8­28­5(1)参与②过程的细胞除了T细胞外,还有________细胞。(2)由图1可知,B和C细胞均由A细胞________而来。(3)E和F经过③过程后,能直接发挥免疫作用的分别是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细胞。(4)图1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至少写出3种),而细胞识别的结构根底和物质根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假设该抗原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细胞。返回目录第28讲免疫调节(6)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假设不立即摘除,那么另一健康眼睛也将失明,这在免疫学上称自身免疫病,主要致病过程如图2。写出以下编号所代表的物质或结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7)(多项选择)人体内存在抗体的场所有()A.血清B.乳汁C.组织液D.肝细胞内返回目录第28讲免疫调节[答案](1)吞噬(2)增殖分化(3)效应T浆(4)B、C、D、E、F细胞膜、细胞膜上的糖蛋白(5)T

(6)①抗原②淋巴因子(7)A、B、C[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A是骨髓造血干细胞,B是T细胞,C是B细胞,D是效应T细胞,E是记忆T细胞,F是记忆B细胞,G是浆细胞。(1)②过程为: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后呈递给T细胞,T细胞再呈递并刺激B细胞,引起体液免疫,另外T细胞还产生淋巴因子。(2)由图1可知,B和C细胞均由A细胞分化而来。(3)E(记忆T细胞)和F(记忆B细胞)经过③(分裂和分化)过程后,形成的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才能直接发挥免疫作用。返回目录第28讲免疫调节(4)图1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T细胞(B)、B细胞(C)、效应T细胞(D)、记忆T细胞(E)、记忆B细胞(F);细胞识别的结构根底和物质根底是细胞膜、细胞膜上的糖蛋白。(5)HIV攻击的主要对象是T细胞。(6)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①为抗原、②为淋巴因子、③为记忆B细胞、④为浆细胞。(7)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乳汁中,其次是淋巴和组织液。[点评]解答此题需要明确:①读懂图中所给的各信息,明确各知识点间的联系;②细胞免疫和体液细胞免疫的联系;③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现象,如过敏、自身免疫病等;④免疫活性物质也是内环境中的成分之一。返回目录第28讲免疫调节探究:麻风病人渗出物标本涂片中可见大量麻风杆菌存在于细胞内,题中第(5)小题改为:假设该抗原为麻风杆菌,侵入人体后,消灭这些病原体主要靠哪种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返回目录第28讲免疫调节变式题[2012·福建卷]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响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返回目录第28讲免疫调节[答案]C[解析]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的体内,产生免疫反响后,在家兔的血清中可以找到相应的抗体。而家兔的血清也可使小鼠T细胞凝集,根据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特点来看,说明小鼠的B细胞和小鼠T细胞具有相同的抗原。返回目录第28讲免疫调节►考点三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1.免疫反响具有两重性对人体产生有利或有害两种结果。2.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返回目录第28讲免疫调节功能防卫(抗感染或防止其他抗原异物入侵)监控、清除(监控并清除衰老、损伤、癌变的细胞)异常免疫功能过强免疫功能过弱返回目录第28讲免疫调节举例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特点①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②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③有明显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自身组织或器官表面的某物质与某一特定抗原相似免疫器官(如胸腺)先天性缺失或T细胞被攻击而大量死亡3.艾滋病(AIDS)及其预防(1)含义——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致病机理: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人体的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各种病原体那么乘虚而入。(2)艾滋病死亡的直接原因:病原微生物的侵染或恶性肿瘤;根本原因:HIV破坏免疫系统。返回目录第28讲免疫调节例3[2012·湖南联考]艾滋病病毒(HIV)最初侵入人体时,人体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期可开展成为艾滋病。以下表示HIV侵入人体后,体液中的HIV浓度和T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正确的选项是()返回目录第28讲免疫调节图8­28­6[答案]A[解析]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HIV浓度增加,T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免疫系统被破坏,各种感染时机增加。[点评]解答此题需要明确:①读懂图中所给的信息,并能找出两者的联系,如HIV浓度增加,T细胞数量减少;②艾滋病病毒的致病机理:HIV能够侵入人体的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破坏免疫系统。返回目录第28讲免疫调节变式题2012年12月1日是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艾滋病是危及人类生命的顽症之一,其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请据图8­28­7答复以下问题(括号中填图中编号,横线上填文字):返回目录第28讲免疫调节图8­28­7(1)艾滋病病毒(HIV)进入人体后,图示①②③中可能发生的特异性免疫是[]和[]。A、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2)科学界早已认识到,研制疫苗是抗击艾滋病病毒最有效的良方。科学家们研发出的艾滋病疫苗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___,首次注射该疫苗后,人体主要发生图示编号中[]和[]过程,产生抗体。(3)属于再次免疫反响的过程是[]和[],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返回目录第28讲免疫调节(4)研究人员说,这种疫苗针对的是泰国流行的艾滋病病毒,是否对美国、非洲或其他地区流行的艾滋病病毒有效现在还不清楚。假设该疫苗对其他地区流行的艾滋病病毒没有效果,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返回目录第28讲免疫调节(5)据报道,美国耶鲁大学的生物学家正在从事将病毒引诱到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繁殖的实验研究。例如,HIV通过T细胞外表的CD4识别T细胞,如果给AIDS患者注射大量用CD4分子修饰过的红细胞,那么该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但HIV在红细胞中无法完成复制、增殖,最后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去除。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之所以能成为“陷阱细胞”,从细胞结构角度分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具备HIV增殖的条件。CD4是HIV识别T细胞的重要特征物质,该物质最可能的成分是________。返回目录第28讲免疫调节[答案](1)[②][③]效应T细胞抗体(2)抗原[③][⑦](3)[④][⑤]反响快而强(更快、更强)(4)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RNA是单链,容易发生变异。美国、非洲或其他地区流行的艾滋病病毒与泰国的艾滋病病毒可能属于不同类型(5)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核糖体糖蛋白[解析](1)要注意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既有体液免疫又有细胞免疫发生,通过体液免疫阻止病毒随血液循环而播散,再通过细胞免疫的作用来予以彻底消灭。图中①为非特异性免疫、②为细胞免疫、③为体液免疫。A为效应T细返回目录第28讲免疫调节胞、B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2)艾滋病疫苗为免疫学上的抗原,能引起体内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抗体,即主要是图中③和⑦的过程。(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