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课件-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1页
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课件-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2页
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课件-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3页
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课件-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4页
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课件-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被重塑的时代《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学习目标:了解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观察左图,18世纪以后的时代被重塑成怎样的时代?蒸汽时代工业时代铁路时代工业革命导入:材料:“工业革命”这个词有三层含义,首先它指工具改良和非生物动力在生产中的运用;其次它指劳动组织、工业结构及整个经济活动方式的演变;最后,它指由此产生的社会变化,指社会整体变革的过程。也就是说,“工业革命”是指一个历史时期,这个时期导致工业化社会的诞生。——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回顾】工业革命如何影响世界?钱乘旦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组成员生产力:“蒸汽时代”生产组织:工厂制度经济结构: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比重上升阶级结构:工业资产阶级VS工业无产阶级思想观念: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等社会生活:城市化进程加快、休闲娱乐、体育运动、文化教育社会问题: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等世界联系:加剧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工业革命的影响选择性必修2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一、生产方式之变: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一)生产力变化: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思考】指出三幅图反映生产方式发生怎样的变化?英国家庭手工作坊

手工劳动

(分散、世代传承)

英国手工工场

手工;雇佣(分散到集中)

英国机器大工厂

机器大生产(专业、集中)现代工厂诞生的标志:1771年阿克莱特建立水力纺纱厂(二)劳作方式的变化:工厂制度取代分散劳动(在工业革命中)一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式就出现了,它的本质不在于使用机器,而是创造了一种新的工作场所。……“工厂化”是一个重大的变化,没有工厂化,工业革命就不会那么彻底。——钱乘旦:《英国通史》【任务一】结合教材P25-26,针对工厂生产的特点,如何实现“工厂化”?分析其影响。时间:管理:生产:原料调配:工人实行倒班制工厂主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强化纪律意识生产流水线广泛应用(协同、厂主监管)工厂统一供应、合理调配确保机器昼夜运转协同劳作、便于监督、保证效率和产品质量迫使工人服从管理控制生产资料1.工厂制度的特点(内容)机器大生产生产规模大劳动力高度集中分工细致,严格管理生产资料归工厂主材料: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10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2/3。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

——《美国创新史》2.工厂制度的影响:(1)经济: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剧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挖掘工人的劳动潜质;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材料:18世纪八、九十年代,像阿克莱特那样使用水力机的工厂,总投资约为三、四千镑。1786年大卫·戴尔的工厂投保资产为4800镑,1788年卡特莱特的“革命工厂”的投保资产为13000镑。

——斯坦利·查普曼《早期的工厂主》1913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运用标准化原理把生产过程的时空统一起来创造了连续生产流水线。“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美)1911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应用标准化方法制定“标准时间”和“作业”规范,创立了科学管理理论。1913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运用标准化原理把生产过程的时空统一起来创造了连续生产流水线。(2)政治:促进家庭领域与社会生产领域分化,妇女走出家庭加入社会生产,逐渐提高其社会地位。(3)文化:早期工厂大量雇佣童工,一定程度上阻碍近代基础教育发展。3.扩展——工厂制度引进中国①官方——洋务企业:19世纪中后期,清朝洋务派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系列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②民间——民族资本主义企业:19世纪末,张謇、范旭东等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开办工厂(2)意义: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起来(1)表现:大生纱厂天津永利碱厂张謇范旭东洋务时期民族工业分布图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实业家教育家立宪派二、生活方式之变: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上层建筑的变化)【任务二】你认为工业革命重塑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还是“最坏”的时代?请从社会生活方式的角度,运用史实进行解释。(一)生活空间——城市“好”:促进城市化发展与城市规划管理改善。超级城市:伦敦材料:现代自然科学已经证明,挤满了工人的所谓“恶劣的街区”,是周期性光顾我们城市的一切流行病的发源地。霍乱、伤寒、肠热症、天花以及其他造成大量死亡的疾病,总是把自己的病源散播到工人街区被污染的空气和含有毒素的水中去……后果总会落到资本家自己头上来,而死神在他们中间也像在工人中间一样逞凶肆虐。

——恩格斯《论住宅问题》“坏”:城市环境污染严重,人们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一)生活空间——乡村英国农业的现代化:1786年,苏格兰磨坊主安德鲁·梅克尔(AndrewMeikle)发明了第一台成功的脱粒机,将种子与外壳和秸秆分离。19世纪初,R.SalmonofWoburn发明了一种干草抛掷机,减少了翻转和干燥干草所需的劳动力。1815年《谷物法》颁行,市场导向的农业随着农民成为自由市场资本家而发展。“好”——促进乡村的改变,促进农业现代化,开阔乡村视野“坏”——失地、失业农民流入城市底层(二)生活距离——交通18世纪70年代英国开启“运河狂热”19世纪中期英国的水路运输网络“好”——推动交通运输业进步,便利了出行;促进地域间经济文化交流,增加社会流动性。“坏”——加速了殖民扩张与对外侵略。旅行者以往靠双腿、马车经过数日乃至数月跋涉和颠簸才能到达的目的地,现在跨上火车几个小时就解决了问题;闭塞、孤立、结构简单的经济单位,被交通大动脉以及无数个“毛细血管”连成高等的经济生命体。——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三)文化生活与生活节奏西方:1802年,政府颁布《工厂法》(《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每个学徒在工厂工作日或营业时间内须接受阅读,写作和算数,或其中至少一项内容的教育。”“好”——工业革命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伊丽莎白塔(大本钟)时间观念强化,生活节奏加快;“坏”——人异化为机器、时间和金钱的附庸。卓别林《摩登时代》P29【学习拓展】

材料:萨拉·古德(8岁)证言:我是高沃煤矿的矿坑通风口值班工人。......我早晨4点钟,有时3点半就起来,5点半以前出门。......有时清晨上班时,我非诚瞌睡。

——《议会文件》1842年由于缺乏公共卫生设施,霍乱、伤寒和斑疹伤寒肆虐(四)工人生存条件1833年,埃尔德莱有一个织工,一家7口,4个人工作,但全部收入在扣除房租、工具等后所剩只有每星期2先令,这点钱要供全家人的吃穿。因此,他们的伙食是早上喝粥,中午土豆拌盐,晚上也是这样,最多加一点麦片粥。——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困境: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健康问题(劳动时间过长、工作和生活环境恶劣、传染病、职业病);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1847年之前20年间它的人口增加了42%,住房却仅增加11.5%。在许多较大城市里,无论老城市还是新兴城市,男女工人都是临时租住房子,其家人被留在农村。最贫困的工人居住条件极为恶劣住房里通常连照明和排水设施也没有。——《世界文明史》工厂中工人的生活环境1834年颁布《济贫法案》;19世纪通过《公共卫生法》;19世纪后期颁布《工人住宅法》应对贫民窟问题;1920年颁布《失业保险法》;1933年颁布《工厂法》,限制儿童工作时间,并为儿童提供教育机会;1.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改革——1832年议会改革2.三大工人运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诞生。重新分配议席,取消许多已经衰败的选区,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更改选举资格,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扩大选民范围,工业资产阶级和富农得到选举权。【阿克莱特1786年被封为爵士,1787年又被任命为德比郡郡长高级职务。】1840年前格林尼治时间由英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1675年建)制定,但其影响力有限,英国各地城镇仍遵守地方时间1847年英格兰和苏格兰铁路时刻表采用格林尼治时间,以克服计时不同给交通造成的混乱局面1851年600万游客乘火车到伦敦参观世界博览会,首次体验标准时间体系1880年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全英国唯一的、法定的时间标准1884年英法美德俄日等25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确定经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据此确定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任务三】(2013年北京文综37)阅读上表,对上述历史进程划分阶段并说明理由,分析国际标准时间形成的历史条件。(1)阶段和理由:第一阶段:1840——1880年,格林尼治时间成为英国标准时间;第二阶段:1880——1884年,英国标准时间成为国际标准时间。(2)历史条件:①工业革命的发展,现代交通、通讯的出现,产生了确立统一标准时间的需求和技术条件;②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世界各地人员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对制定国际标准时间的需求日益迫切;③英国是政治、经济大国,在全球拥有众多殖民地,具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在确定标准时间和推动其国际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生活方式的变化1、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人口猛增,工人的生活环境恶劣,20世纪以来,国家改善市民居住环境)2、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水陆交通网,促进了城市间、国际间的人口交流与贸易往来,大大增加了社会流动性。)3、工业革命也促进了乡村的改变。(农业机械日益普及,建立了大农场,农业现代化程度大大提高;大量人口平从乡村走出,人们的眼界开阔了。)4、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时间观念更为增强。(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准则。戴表、标准钟——英国大本钟)5、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升。(西方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