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导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1页
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导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2页
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导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3页
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导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4页
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导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古代农业、手工业劳动工具的改进,理解生产工具变革与人类社会生活的革命性意义。2.掌握古代劳作方式的变化,分析劳作方式的发展特点和影响。3.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形成尊重自然规律,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等积极健康的态度。学习重难点1.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在农业生产工具发生了怎样的改变?2.古代农业劳作方式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探学新知一、农业工具的变化(一)耕作工具1.材质的演变:人类的耕作工具种类繁多,材质主要有骨、竹、木、石、蚌、铜、铁等。2.分类(1)石器:①旧石器时代的制作方法以打击为主;②新石器时代在打击的基础上增加了磨制。(2)铜器:距今

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己出现小件青铜器,青铜在当时是珍贵的资源,青铜铸造的农具数量有限(3)铁器:①公元前15——前14

世纪,小亚细亚东部的赫梯人率先掌握了治铁技术;②中国在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推广;③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灌钢法制作的农具。(二)灌溉工具1.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已经能够制造陶器,汲水灌溉。2.在古埃及和中国等地,人们己懂得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

3.中国东汉末期已出现翻车,三国时期马钩对其进行革新,民间广泛使用。

4.唐朝出现了筒车,借助水力汲水入筒进行灌溉。(三)畜牧业生产工具古人用圈厩饲养禽畜,用马槽来喂马。二、手工业工具的进步(一)纺织工具1.古代中国(1)约3万年前:山顶洞人已经用骨针缝制兽皮(2)新石器时代晚期:使用陶纺轮作为纺线工具(3)汉朝:①使用纺车纺纱;②能够使用构造复杂的提花机织出带有精美花纹的纺织品(4)元朝以后:纺织机成为农耕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出现过纺纱用的纺车2.古代西方:出现过纺纱用的纺车。(二)制瓷工具1.主要工具:坯车、匣钵、支钉等。2.发展:(1)新石器时代晚期:采用坯车来制坯。(2)中国南朝:为防止在烧制过程中气体和有害物质污损坯件,工匠把坯件放在火泥制成的匣钵中。(3)唐宋时期:为防止器物在烧制过程中粘连,工匠在器物底部放置已经烧好的黏土块——支钉。(三)冶炼工具1.锻打(制作小型金属器具)(1)土炉:融化金属原料(2)锤:打击金属原料(3)锉:磨平金属2.锻造(制作大型金属器具)(1)坩埚:融化金属原料(2)范:①定型,商周时期用于制作青铜器。②定型,战国以后用于制作铁农具。三、劳作方式的发展1.农业家庭式劳作(1)背景:①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一家一户的个体劳作成为可能。②集体劳作的形式逐渐瓦解。(2)表现:①中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鼓励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②古希腊罗马历史上,氏族部落解体之后,一家一户的家庭式劳作日渐普及。2.农业庄园式劳作(1)特点:众多奴隶或农奴在庄园的土地上进行集中劳作,劳动者被束缚在土地上,生产力低下。(2)表现①罗马共和国晚期,战争带来的大量奴隶涌入罗马,出现了大型奴隶制庄园。②中古时期的西欧,大量农奴或农民在领主的庄园中服劳役。③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堡除军事作用外,也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3.手工业家庭式劳作与作坊式劳作(1)含义:手工业家庭式劳作是以制作手工业产品为生的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作坊式劳作是拥有某种手工工艺的民营和官营作坊。(2)特点:手工业者世代传承,或父子相继,或师徒传授;由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管理。习题巩固1.殷墟甲骨文中有“(王)令众人曰:劦田”的记载。据史学家考证,“劦田”是三耒共耕(如下图所示)的意思。这反映了商朝的劳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 B.精耕细作C.男耕女织 D.集体劳作2.早在先秦时期,铁犁牛耕就已经出现,秦汉以来,又创造了犁壁,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唐朝发明的曲辕犁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特别适用于土质黏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这说明()。A.南方农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B.农业已经彻底摆脱了自然的束缚C.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已确立 D.生产工具的革新推动了农业发展3.唐代陈廷章在《水轮赋》中写道:“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这里的“水轮”()。A.最早出现在曹魏时期 B.利用水力来鼓风冶铁C.利用人力来引水灌溉 D.采用了水力运转原理4.下图为汉代画像石《纺织图》,画面中一织女坐在织机前,织女回首与一女子说话,女子于纬车前摇纬,其一手执丝,一手摇车。右前方为一调丝女子,前方木架为络车,丝一端缠绕其上,另一端也缀物挂于梁上。由此可以判断()。A.图片反映的是官营手工业 B.棉纺织生产技术成熟C.纺织手工业已经出现分工 D.纺织业生产工具落后5.《国语·齐语》记载:“工之子恒为工。”《荀子·儒效》记载:“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唐六典》记载:“工商皆为家专其业以求科者。”上述记载()。A.表明了手工业的发展为官府所垄断B.阐释了手工业技术的传承特点C.说明了手工业存在人身依附关系D.反映了仕宦之路被富商大贾垄断6.(原创题·情境创新+视角创新)河南登封发现了战国冶铸铁遗址,据考证,该地冶铸铁之风盛于战国晚期延续至汉代以后。出土遗物有熔铁炉残块、鼓风管残块、铸模、铸范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