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同步练习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同步练习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同步练习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同步练习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同步练习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次鸦片战争一、单选题(共10题)1.1843年《虎门条约》签订后,道光皇帝即指示耆英等人:“现在英夷已准通商,所有咪唎坚(美国)等国自应准其一体通商,以示抚绥之意。”据此可知,清政府()A.主动给予片面最惠国待遇 B.初具近代国家主权观念C.以传统思维处理对外关系 D.利用通商分化瓦解列强2.到1860年,这个中华文明古国被西方彻底打败并羞辱了。欧美海权国家一步一步地从广州向北推进至上海再至北京,而陆上国家俄国则从西伯利亚边界向南推进到北京。这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A.促进了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B.使中国丧失了完整的独立主权C.进一步加剧了中华民族危机D.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高峰3.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附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规定,海关事务“各口划一办理”“任凭总理大臣邀请英人帮办税务”。据此可知,中国从此丧失了()A.关税自主权 B.海关自主权C.外交自主权 D.行政自主权4.《天津条约》规定:“大清皇上特简(选择)内阁大学士尚书中一员,主持与大英钦差大臣文移、会晤各等事务,商办仪式皆照平仪相待……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材料表明清政府()A.闭关自守局面被打破 B.完全放弃了华夷等级观念C.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D.改变传统的对外交往体制5.鸦片战争后,魏源积极要求清政府进行改革,强调:“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魏源的这一言论表明()A.清政府已开始进行政治改革 B.魏源已意识到专制制度的落后C.民族危机激发国人进行探索 D.魏源萌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愿望6.《南京条约》签订后,一些有识之士积极搜集资料、编写书籍,如林则徐的《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畬的《瀛寰志略》等。这些书籍的内容,主要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A.积极了解西方世界的动向 B.主动探寻求强求富的策略C.全面展现救亡图存的热情 D.着力提升民众素养的意愿7.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各国最为详尽之书,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同时认为中国在地理上虽不居“正中”,但是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由此可以说明魏源()A.主张全面学习西学 B.思想具有新旧杂糅的特点C.力主固守华夏传统 D.借助传统儒学宣扬新思想8.鸦片战争后的“开眼看世界”是一种寻求“制夷”之策与挽救中国于危亡的开放思想,它的着眼点是()A.新思想新文化 B.历史地理方面C.社会制度方面 D.军事技术方面9.阅读1750年和183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表(依据美国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整理),对该表解释正确的是()国家1750年1830年中国32.8%29.8%英国1.9%9.5%美国0.1%2.4%日本3.8%2.8%A.19世纪以来中国制造业产量急剧下降B.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传统经济领先世界C.工业革命对欧美经济的影响尚未体现D.该统计数据出自外国人,所以不可信10.英国人利洛的《缔约日记》记载:中英《南京条约》谈判时,“在欧洲,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的字句与语法。中国代表们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这表明()A.中国代表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B.中方因战争威胁而被迫签字C.中英谈判存在严重的不平等 D.中国代表不懂英文条约内容二、综合题(共2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产品业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确立,新部署尚待进行。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的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将更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1854年2月13日英国《克勒拉得恩伯爵致包令函》材料二务须让西方列强进入中华帝国的北方口岸和首都,马戛尔尼那时的岁月已经远去,如今要与天子本人,而不是地方代表,要在朝廷宫中,而不是在总督府等衙门,继续商谈已从帝国南部或中部重镇开始的关系。——[法]高第《中国与西方列强关系史》(1)材料一中英国人对鸦片战争的结果表现出什么态度?材料一中哪一句话最能反映英国要求“修约”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朝政府官员董宗远上书道光皇帝,认为签订《南京条约》“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心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材料二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然只见彼邦商船源源而来。今日开海上某埠头,明日开内地某口岸。一国争,诸国蚁附;一国至,诸国蜂从。滨海七省,漫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舶纵横。——郑观应《盛世危言》(1)根据史料一指出鸦片战争破坏了中国的哪些主权。(2)根据史料二指出通商口岸的开放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哪些。两次鸦片战争一、单选题(共10题)1.1843年《虎门条约》签订后,道光皇帝即指示耆英等人:“现在英夷已准通商,所有咪唎坚(美国)等国自应准其一体通商,以示抚绥之意。”据此可知,清政府()A.主动给予片面最惠国待遇 B.初具近代国家主权观念C.以传统思维处理对外关系 D.利用通商分化瓦解列强【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现在英夷已准通商”“以示抚绥之意”可知,清政府此举依然是用传统思维处理对外关系,故选C项。2.到1860年,这个中华文明古国被西方彻底打败并羞辱了。欧美海权国家一步一步地从广州向北推进至上海再至北京,而陆上国家俄国则从西伯利亚边界向南推进到北京。这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A.促进了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B.使中国丧失了完整的独立主权C.进一步加剧了中华民族危机D.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高峰【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欧美海权国家和俄国分别从南面和北面向北京推进,这反映出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故选C项。3.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附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规定,海关事务“各口划一办理”“任凭总理大臣邀请英人帮办税务”。据此可知,中国从此丧失了()A.关税自主权 B.海关自主权C.外交自主权 D.行政自主权【答案】B【解析】材料“海关事务‘各口划一办理’”“邀请英人帮办税务”反映出中国丧失海关自主权,故B项正确;关税自主权是《南京条约》签订后丧失的,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外交自主权和行政自主权,排除C、D两项。4.《天津条约》规定:“大清皇上特简(选择)内阁大学士尚书中一员,主持与大英钦差大臣文移、会晤各等事务,商办仪式皆照平仪相待……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材料表明清政府()A.闭关自守局面被打破 B.完全放弃了华夷等级观念C.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D.改变传统的对外交往体制【答案】D【解析】材料“自不得提书‘夷’字”反映出清政府改变了以传统夷夏观念处理对外交往的体制,故D项正确;《南京条约》中五口通商标志着闭关自守局面被打破,故A项错误;材料中“大清”等信息反映出清政府没有完全放弃华夷等级观念,故B项错误;《辛丑条约》规定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故C项错误。5.鸦片战争后,魏源积极要求清政府进行改革,强调:“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魏源的这一言论表明()A.清政府已开始进行政治改革 B.魏源已意识到专制制度的落后C.民族危机激发国人进行探索 D.魏源萌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愿望【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面对列强侵略,中国的有识之士积极倡导变革,故选C项。6.《南京条约》签订后,一些有识之士积极搜集资料、编写书籍,如林则徐的《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畬的《瀛寰志略》等。这些书籍的内容,主要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A.积极了解西方世界的动向 B.主动探寻求强求富的策略C.全面展现救亡图存的热情 D.着力提升民众素养的意愿【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如林则徐的《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畬的《瀛寰志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魏源、徐继畬是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积极了解西方世界的动向,故A项正确。7.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各国最为详尽之书,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同时认为中国在地理上虽不居“正中”,但是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由此可以说明魏源()A.主张全面学习西学 B.思想具有新旧杂糅的特点C.力主固守华夏传统 D.借助传统儒学宣扬新思想【答案】B【解析】材料“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中国……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反映了魏源既有进步的主张,又有落后的“天朝上国”思想,体现了新旧杂糅的特点,故选B项。8.鸦片战争后的“开眼看世界”是一种寻求“制夷”之策与挽救中国于危亡的开放思想,它的着眼点是()A.新思想新文化 B.历史地理方面C.社会制度方面 D.军事技术方面【答案】D【解析】鸦片战争后,先进知识分子看到西方的坚船利炮,认识到军事技术先进的重要性,因此,他们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军事技术来挽救中国,故选D项。9.阅读1750年和183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表(依据美国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整理),对该表解释正确的是()国家1750年1830年中国32.8%29.8%英国1.9%9.5%美国0.1%2.4%日本3.8%2.8%A.19世纪以来中国制造业产量急剧下降B.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传统经济领先世界C.工业革命对欧美经济的影响尚未体现D.该统计数据出自外国人,所以不可信【答案】B【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从1750年到1830年,中国的制造业所占份额远远高于英、美、日等国,说明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传统经济领先世界,故选B项。10.英国人利洛的《缔约日记》记载:中英《南京条约》谈判时,“在欧洲,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的字句与语法。中国代表们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这表明()A.中国代表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B.中方因战争威胁而被迫签字C.中英谈判存在严重的不平等 D.中国代表不懂英文条约内容【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在欧洲,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的字句与语法。中国代表们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可知,当时清政府对于关系国家主权的相关谈判不够重视,这说明中国代表的国家主权意识淡薄,故选A项。二、综合题(共2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产品业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确立,新部署尚待进行。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的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将更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1854年2月13日英国《克勒拉得恩伯爵致包令函》材料二务须让西方列强进入中华帝国的北方口岸和首都,马戛尔尼那时的岁月已经远去,如今要与天子本人,而不是地方代表,要在朝廷宫中,而不是在总督府等衙门,继续商谈已从帝国南部或中部重镇开始的关系。——[法]高第《中国与西方列强关系史》(1)材料一中英国人对鸦片战争的结果表现出什么态度?材料一中哪一句话最能反映英国要求“修约”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答案】(1)态度:不满足既得利益,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材料中的话: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产品业已增加了的需要。(2)影响:中国进一步丧失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朝政府官员董宗远上书道光皇帝,认为签订《南京条约》“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心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材料二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然只见彼邦商船源源而来。今日开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