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物理全册精品课件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页。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第十三章内能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2页。打开一瓶香水,一会满屋生香,为什么?蜜蜂怎么寻找花蜜的?课前导入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3页。1、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和分子热运动。2、知道分子间存在相越互作用力。3、能识别扩散现象,能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解释。4、知道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剧烈。学习目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4页。1、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肉眼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一、物质的构成自学课本第2页,思考: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5页。2、分子:保持物质原来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3、分子很小,直径大约()m。分子数目巨大。

现代大型计算机每秒可以计算100亿(1010)次,如果人们计数的速度也这么快,一个人要把1cm3空气中的分子数完,也要80多年!

如果把分子设想成球形,分子的直径大约只有

米,用肉眼直接

到。一、物质的构成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6页。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气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气体扩散)实验探究一:二、分子热运动扩散:实验表明: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7页。液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液体扩散)实验探究二:二、分子热运动实验表明: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8页。实验探究三:固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固体扩散)二、分子热运动实验表明: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9页。

为什么存放煤的墙角,几年后墙壁表面厚厚的一层都变黑了?思考: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0页。一切物质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表明:二、分子热运动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1页。思考:

腌咸菜往往要十天半个月后菜才会变咸,而炒菜时加盐几分钟后菜就咸了,这是什么原因?由这给你有何启示呢?二、分子热运动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2页。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凉水,另一个相同的烧杯中装等量的热水,用钢笔分别在凉水、热水中同时滴入一滴蓝墨水。比较两烧杯中蓝墨水的扩散现象。实验探究四:二、分子热运动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3页。结论:二、分子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扩散就越()。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4页。例如:①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没有像沙子一样散开。②铁丝、铅笔为什么不易拉断。思考:既然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二、分子热运动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5页。这个实验说明什么?实验探究五:二、分子热运动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6页。1、分子间存在引力思考:从扩散现象中可以看出分子之间有间隙,为什么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2、分子间存在斥力三、分子间的作用力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7页。3、分子间力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一支铅笔既难被压缩也难被拉伸,说明什么呢?分子间作用力类似于弹簧拉伸时表现为()压缩时表现为()三、分子间的作用力新知探究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8页。固体

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固体分子距离小,作用力强,不易被拉伸或压缩分子距离远,作用力十分微弱气体

分子间距大,分子间作用力微弱,容易被压缩,且具有流动性液体

介于两者之间,难压缩,但具有流动性三、分子间的作用力新知探究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9页。当r=r0

引力=斥力当r>r0引力>斥力表现为引力当r<r0引力<斥力表现为斥力当r>10r0无作用力扩展延伸三、分子间的作用力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20页。

毒品“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我国采用“禁种、禁贩、禁制、禁吸”四禁并举的禁毒方针。经过训练的警犬凭什么可以从旅客的行李箱中发现夹带的海洛因、摇头丸等毒品?利用扩散现象随堂练习: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21页。

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有什么变化?解释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分子间存在引力想一想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22页。在实际生产中,人们早就利用了分子引力,来进行金属焊接了。一般焊接是靠熔化金属,从而使分子间的距离足够近,金属冷却后就焊接到一起。近代还有爆破焊接技术,它是将金属表面清洁后靠在一起,然后靠爆炸产生的巨大压力,将两金属压接在一起。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23页。1、物质由分子组成。2、扩散现象表明: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本课小结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1)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热运动)。(2)分子间存在间隙。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24页。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脏水中有许多小虫在乱动,毫无规律B、衣箱里放樟脑丸,过些日子衣服上也有了樟脑味C、教室里大扫除时,灰尘满屋飞扬D、洗过的湿衣服,过些日子变干了B随堂练习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25页。2、下列现象说明分子间有斥力作用的是()A、煤堆在墙角时间长了,墙内部变黑了B、打开醋瓶后,很快嗅到醋味C、有手压面包,面包体积变小了D、封闭在容器中的液体很难被压缩D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26页。3、将两块光滑的干玻璃放在一起,很容易把它们分开,但是如果在玻璃上洒些水后再将它们放在一起,就很难把它们分开。这一现象说明()A、固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而液体分子间有作用力B、同种分子没有作用力,而异种分子间有作用力C、任何分子间均有作用力,距离越小,作用力越大D、水具有黏性,分子间是否具有作用力与此无关C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27页。4、吸烟有害健康,国际卫生组织规定了“世界戒烟日”,无烟场所的标志也处处可见。因为在公共场所一个人抽烟,其他人也会“被动抽烟”,试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答:气体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它能到达它所能到达的空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28页。5、在建材市场上有一种用锯末压制成的板状或块状的材料,它是在剧末中加黏剂,使剧末和黏剂分子间距离接近相互吸引的范围,再加以压制而成,这种制造方式利用了分子动理论的哪个观点?答:利用了不同物质的分子间也有相互作用力。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29页。13.2内能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30页。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2、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3、知道在热传递的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学习目标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31页。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温度与内能的关系。2、改变内能的方法并能解释相关的现象。

重点难点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32页。

学习内容一

内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33页。阅读课本P7-P8文字内容与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

学习指导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34页。

自学检测运动的物体具有____,运动的分子也具有___。物质的分子温度___,分子运动得___,分子具有的____也越大。动能动能越高越快动能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也具有____,这种势能叫_______。势能分子势能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35页。

自学检测3.构成物质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___与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____。动能势能内能4.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_____和分子之间的_________情况有关。热运动相互作用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36页。

合作探究1.请学生演示实验:

在一个矿泉水瓶中装一些水,拧上瓶盖,不要拧太紧,用手挤压转动瓶子,轻推瓶盖,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试解释。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37页。

合作探究瓶塞会弹出去,是因为瓶内的空气对瓶塞做了功。

瓶内的空气能对瓶盖做功,说明瓶内的空气具有能量,这种能量与机械能有什么不同?

物体由于机械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机械能。瓶内空气并没有做机械运动,所以不具备机械能。在物理学中我们用内能描述这种形式的能量。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38页。

合作探究2.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弄清什么是内能。

3.看书本图13.2-1与图13.2-2,想一想:运动的足球具有的动能,与足球内部分子运动具有的动能是一回事吗?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39页。

合作探究动能是由于物体做机械运动才具有的,是宏观上的;而分子的动能是分子热运动形成的,是微观上的,它们是不同形式的能

4.回顾一下影响机械能的因素有?想一想:内能受什么因素影响?内能包括分子热运动具有的动能与分子间由于作用力而具有的势能两部分。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就越大;分子间的作用力也越大,分子间的势能越大。所以内能与温度有关。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40页。

合作探究5.是否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在任何温度下的物体都具有内能?

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在任何温度下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所以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41页。精讲点拔在温度足够低时,分子也在不停的运动,只不过运动的速度较慢,所以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温度越高,内能越大。2.内能除了与温度有关,还有分子的数量有关。同样两杯温度相同的水,质量较大的那一杯具有的内能较多。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42页。即时练习小明发现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里有自己未喝完的水.他想杯子静止在桌面上,那么杯内水的动能为零,可杯内水的内能是否也为零呢?内能包括由于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具有的势能的总和,杯子内的水没有进行机械能运动,但在水的内部,水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水分子间由于存在分子间力的作用,还具有势能,所以杯内的水具有内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43页。

学习内容二

物体内能的改变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44页。阅读课本P8-P9文字内容与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

学习指导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45页。

自学检测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___种:___和______。2.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_____,热量的单位是_____。3.物体吸收热量,内能____,放出热量,内能_____。两做功热传递热量焦耳增加减少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46页。

合作探究动手做一做:在寒冷的冬天,手很冷,有那些取暖方式

?它们分别是怎么改变内能的?搓手对手“哈气”

对手做功

热传递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47页。

合作探究看课本图13.2-4的第二个图,此人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这样?他的臀部发热,因为在下滑的过程,要克服摩擦做功,臀部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48页。

合作探究学生观察老师做关于图13.2-5的演示实验,会发生什么现象?会看到火光

讨论并尝试解答。向下压活塞,活塞对筒内的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着火点,开始燃烧,产生火光。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这个现象说明,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49页。

合作探究老师做关于图13.2-6的实验,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讨论后回答。瓶内有“白雾”产生。瓶子内气体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瓶内水蒸汽遇冷液化,形成“白雾”。这个现象说明,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50页。精讲点拔1.在发生热传递的过程中,热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增加。2.热量只有在发生热传递的过程中才有意义,它是一个过程量。我们不能单纯的说有个物体具有多少热量,也不能说一个物体具有多少内能。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51页。精讲点拔3.物体内能增加,温度是否一定会升高?试举例。冰在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

物体内能减少,温度是否一定会降低?请举例。

比如水在结冰的过程,内能减少,但温度也保持不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52页。即时练习完成课后习题2、3、4题。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53页。1.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_______与_______的总和.2.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_______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单位是_______;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物体吸收热量,_______能增加.3.火柴可以点燃,也可以擦燃。前者是用

的方法使火柴燃烧起来,后者是用

的方法使火柴燃烧起来,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用来改变物体的

。用热传递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实际上是

从一个物体

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热量表示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的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54页。4.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跟_______有关,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_______;温度降低时,内能_______.5.当物体对外做功时,它的内能_______,温度_______;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_______,温度_______.给自行车打气,筒壁会发热,这是压缩筒内的空气_______,使空气的_______增加,温度升高的缘故.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55页。6.在图10-2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56页。7.物体的内能是指(

)A.物体中个别分子所具有的能B.物体做机械运动所具有的能C.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D.物体做机械运动和热运动的能的总和8.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温度高,则(

)A.甲的内能比乙大B.甲物体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比乙剧烈C.甲物体的机械能比乙物体的大D.甲物体的分子动能的总和比乙大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57页。9.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当热传递停止时(

)A.两个物体内能相等B.两个物体温度相等C.两个物体热量相等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58页。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59页。比热容(一)第十三章第3节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60页。学习目标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知道比热容的单位。2.会利用比热容来解释一些现象。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61页。

同样的日照条件,海水的温度和沙滩不一样。白天,海水凉,沙滩烫脚。傍晚,沙滩凉了下来,海水却还暖暖的,这是为什么呢?来自大自然的疑问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62页。阅读:P.11“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自学检测回答:物质吸收热量物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想:热量跟质量有关。

热量跟物体升高或降低的温度有关。

热量跟物质的种类有关。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63页。1.电热器是完全相同的,可以认为在相等的时间内,它们放出的热量

,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实验2.相同时间内煤油的温度升高的比水

。(填“多”

“少”)3.水和煤油要升高同样的温度对水加热的时间比较

,即水应该吸收更

的热量。。(填“多”

“少”)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64页。实验结果

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温度,水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水比食用油吸收热量多。

由本次实验可以看出,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差异,是由它们的种类决定的。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65页。

经过科学测定,发现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同。物质的这种性质,用物理量比热容来表示。

1.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

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

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用符号

表示,它的单位是

,符号是

。自学检测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66页。

水的比热容是:c水=

J/(kg·℃)其物理意义是

3.认识比热容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67页。4.关于比热容,下面几种认识对不对?A.1kg沙石,温度升高1℃,大概要吸收920J的热量B.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C.同一种物质,比热容是相同的D.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可以用来鉴别物质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68页。

不考虑经济成本,谈一谈暖气用水好,还是用油好?5.利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69页。

想想这是为什么呢?

吐鲁番夏天最高温度大多在四十多摄氏度,居中国之首,而火焰山又是吐鲁番最热的地方,其表面温度最高曾达到八十多摄氏度。但一到晚上气温一下子就降到二十多摄氏度,空调都不用开。火焰山的温度计5.利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70页。

昆明,又名春城,是云南省的首府。昆明的周边,现在滇池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宽约8千米,总面积300平方千米,湖岸线长163.2千米,最大水深10.4米,平均水深4.4米。那里的气候宜人,四季如春,这与滇池密切相关。你知道其中的缘故吗?5.利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71页。

钢筋水泥都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诸多不便,比如,炎炎夏季,都市气温往往比郊外要高3℃

~5℃,这就是热岛效应,应该如何应对呢?种草种树,增加水蒸气蒸腾修建人工湖,利用水的吸热本领强,来调节气温。5.利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72页。课堂小结1.物质吸收热量物多少与物质的质量,改变的温度和物质的种类有关。2.比热容的定义。3.比热容的符号,单位。4.利用比热容解释一些生活现象。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73页。

1.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

B.物质放热越多,比热容越大

C.物质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

D.物质的比热容与质量和温度无关当堂达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74页。ABCD2.以下四种现象中,与水的比热容有很大关系的是()A.汽车的发动机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B.生活中往往用热水取暖C.夏天洒水降温D.滩涂湿地温差小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75页。

3.将质量、初温分别相等的铁块和铝块(c铁<c铝)放在沸水中煮一段较长的时间,则它们吸收的热量(

A.铁块和铝块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B.铝块比铁块吸收的热量多

C.铁块比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76页。4.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77页。5.如图所示,是探究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左右两图中,除杯内分别装的是质量相等的食用油和水外,其余都相同。完成该实验还需要_______,在相同的加热时间内食用油和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选填:相同的、不同的)。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78页。比热容(二)第十三章第3节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79页。学习目标1.巩固比热容的概念,意义,单位。2.会利用比热容公式进行相关计算和判断。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80页。复习巩固1.比热容的定义:

。2.水的比热容是

:其物理意义是:

。3.同样的日照条件,海水的温度和沙滩不一样。白天,海水凉,沙滩烫脚。傍晚,沙滩凉了下来,海水却还暖暖的,其原因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81页。阅读:P.14“想想议议”清楚以下两个问题:(1)知道Q,c,t0,t表示的意义。(2)能写出Q吸和Q放两个公式。自学检测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82页。1.写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和相关单位。Q:

。c:

。t0:

。t:

。2.写出吸热和放热的公式:Q吸=

。Q放=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83页。

3.知道了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你能根据它的物理意义计算出0.4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70

℃,需要吸收的热量吗?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84页。

4.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各自吸收的热量之比为1:2,而温度升高之比为2:3,则甲、乙两物质的比热容之比为(

)A、3:4

B、4:3

C、3:1

D、1: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85页。课堂小结

如果用Q吸表示吸收的热量,用c表示比热容,用m表示物体的质量,用t0表示物体原来的温度,用t表示物体后来的温度,则:吸收热量的公式为:

Q吸=cm(t-t0)放出热量的公式为:

Q放=cm(t0-t)Q=cm△t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86页。自学检测1、质量是2Kg的水,温度从50℃降低到30℃,能够放出多少热量?

2.铜的比热是铅的比热的3倍,则使20g铅升高24℃时需要的热量,可使20g铜温度升高(

)A.24℃

B.72℃C.8

D.12℃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87页。3.将质量、初温分别相等的铁块和铝块(c铁<c铝)放在沸水中煮一段较长的时间,则它们吸收的热量()

A.铁块和铝块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B.铝块比铁块吸收的热量多

C.铁块比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88页。4、一堆烧红的铁钉,温度800℃,质量为1Kg。一壶开水,温度100℃,质量为1Kg。当他们的温度都降到室温20℃时,哪个放出的热量多?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89页。5、取100g某种液体,测得它的温度是20℃,把80g的铁块加热到100℃后投进液体里,测得混合后的温度为32℃,请鉴别是什么液体。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90页。比热容(三)第十三章第3节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91页。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比热容的定义,理解其物理意义。2.熟练运用Q=cmΔt进行计算和判断。3.掌握有关比热容的图像问题和比值问题的处理方法。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92页。1.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种类有关的是()A.体积相同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B.质量相等的两块钢温度分别升高5℃和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C.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D.质量相等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复习巩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93页。2.质量为500g的铝锅中装有2kg的水,把他们从15OC加热到95OC,一共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已知c水=4.2×103J/(kg·OC),c铝=0.88×103J/(kg·OC)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94页。

例1: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A.2.1×103J/(kg·℃)B.4.2×103J/(kg·℃)C.1.2×103J/(kg·℃)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新课学习图像题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95页。1.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

相同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跟踪练习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96页。

比例题例2: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各自吸收的热量之比为1:2,而温度升高之比为2:3,则甲、乙两物质的比热容之比为()A、3:4

B、4:3

C、3:1

D、1: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97页。跟踪练习1.甲、乙两种不同物质做成的实心体,质量之比为3:1,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为2:3,则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___2.两个铁块的质量之比为4∶1,升高的温度之比是1∶2,则两铁块的比热之比为_________,吸收的热量之比为_________.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98页。课堂小结

1.图像题通常是比较类问题,要注意二者相同的物理量,利用Q=cmΔt进行计算和判断。2.比值题实际是Q=cmΔt的另外一种用法,要注意公式的变形与推导。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99页。自学检测1.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酒精,分别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如图所示,关于a、b两种液体的鉴别结论正确的是(

)A.a的比热大,是水

B.a的比热大,是酒精C.b的比热大,是水

D.b的比热大,是酒精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00页。2.如图所示是王浩同学用相同的加热器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时,根据测量结果描绘的图象,根据图可知(甲、乙两物质的比热容分别为c甲、c乙)()

A.c甲>c乙,其中甲是晶体

B.c甲>c乙,其中乙是晶体

C.c甲<c乙,其中甲是晶体

D.c甲<c乙,其中乙是晶体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01页。3.两个铁块的质量之比为4∶1,升高的温度之比是1∶2,则两铁块的比热之比为______,吸收的热量之比为_______.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02页。4.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之比是2∶1,质量之比是3∶1,若它们吸收的热量相等,则甲、乙升高的温度之比为________;若它们升高相等的温度,则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是________。若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之比变成1∶1,则它们比热容之比是________。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03页。5.初温相同的铁块,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使它们分别放出相同的热量后立即接触,则(

)A、热从甲传到乙B、热从乙传到甲

C、甲乙间无热传递发生D、温度由甲传到乙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04页。热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05页。教学目标:1、知道热机的设计原理2、掌握热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3、知道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06页。问题:水沸腾后会怎样?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07页。演示实验:现象:软木塞冲出;管口有“白气”产生.说明:水蒸汽对木塞做功,内能减少,它的温度下降,水蒸汽液化成小水珠工作时:内能转化为()应用:热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08页。种类汽油机柴油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09页。1.热机的种类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火箭等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10页。内燃机:热机: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转变为()能的装置。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常见的内燃机:汽油机柴油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11页。2.内燃机的构造(1)汽油机(2)柴油机①构造②工作原理③汽油机完整工作过程①构造②工作原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12页。(1)汽油机的构造火花塞气缸进气门活塞连杆排气门曲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13页。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内燃机的

冲程和工作循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14页。(2)汽油机工作原理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15页。吸气冲程汽油和空气

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由上端向下端运动,汽油和空气组成的燃料混合物从进气门吸入气缸。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16页。压缩冲程

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压强增大,温度升高。机械能转化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17页。做功冲程

在压缩冲程末尾,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并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内能转化为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18页。排气冲程燃烧后的废气

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气缸。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19页。(3)柴油机的构造喷油嘴进气门活塞连杆排气门气缸曲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20页。(4)柴油机工作原理吸气冲程

压缩冲程

做功冲程

排气冲程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21页。吸气冲程空气

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由上端向下端运动,将()吸进气缸。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22页。压缩冲程

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活塞把空气压缩得很小,空气的压强更大,温度更高。在压缩冲程末,缸内空气温度已超过柴油的着火点。

机械能转化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23页。做功冲程

在压缩冲程末,从喷油嘴喷出的雾状柴油遇到热空气立即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并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

内能转化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24页。排气冲程燃烧后的废气

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气缸。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25页。随堂练习1: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次。曲轴:转动()周。完成:()个冲程。对外做功:()次。辅助冲程:靠飞轮惯性来完成。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26页。随堂练习2:一台汽油机飞轮转速为3000R/分,则在1秒内完成()个循环,对外做功()次,完成()个冲程。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27页。3.内燃机的应用

汽油机比较轻巧,常用在汽车、飞机和小型农业机械上面。(1)汽油机的应用(2)柴油机的应用

柴油比较便宜,但柴油机比较笨重,主要用在载重汽车、拖拉机、坦克上面。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28页。想想议议: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工作过程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29页。1.基本构造和主要部件的作用相似。2.每个工件循环都经历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3.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其余三个冲程靠飞轮惯性完成。4.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两次,飞轮转动两周,做功一次。相同点随堂练习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30页。不同点1.构造不同:汽油机气缸顶有火花塞,而柴油机气缸顶部有喷油嘴。2.燃料不同:汽油机的燃料是汽油,而柴油机的燃料是柴油。3.吸气不同:汽油机吸进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柴油机只吸进空气。4.点火不同:汽油机属点燃式点火,柴油机属压燃式点火。随堂练习4: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31页。1.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由().().().()四个冲程组成的.2.四冲程汽油机,由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冲程,做功冲程是()能转化为()能.3.汽油机吸入汽缸的是(),点火方式是().柴油机吸入汽缸的是(),点火方式是().4.某四冲程汽油机飞轮的转速是3600R/min,则它每秒钟对外做功()次.

当堂达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32页。

5、压缩冲程混合气体内能增大的原因是什么?

6、做功冲程中,气体的内能如何转化?为什么被称为做功冲程?

7、在吸气冲程、压缩冲程、排气冲程活塞为什么会运动?

8、排气后,下一个工作过程是什么冲程?

9、当燃油还没有燃烧做功的时候,活塞是怎样动起来的?

答:混合气体爆发性燃烧,化学能转变为内能;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迅速膨胀,推动活塞运动,内能转变为机械能。答:活塞压缩混合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变为混合气体的内能。

答:在做功冲程,飞轮获得足够的动能而高速转动,在吸气、压缩、排气三个冲程中,活塞的运动都是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答:吸气冲程

答:通常是先接通了启动机(电动机),用启动机带动活塞动起来。也可用手柄,人工摇动手柄带动活塞起动。延伸拓展: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33页。1.2Kg的水温度升高10℃,求水吸收的热量?2.举例明家庭常用的燃料有哪些?复习回顾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34页。第2节热机的效率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35页。柴薪煤炭石油天然气从哪里获得内能?新课导入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36页。学习目标1.知道燃料能量的转化燃烧2.掌握热值单位、概念、计算3.会计算热机的热机效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37页。

自学(一)1.阅读教材P22-232问题:什么是燃料的热值?符号是什么?单位是什么?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其物理意义是什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38页。检测(一)1.某种燃料

放出的热量与其

,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2.看图(一些燃料的热值)说出固体、液体燃料的热值单位是

,气体燃料热值单位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39页。一、燃料的热值:符号:______单位:

。气体燃料的热值单位:________。焦每千克J/kg(J/m3)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q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40页。计算热量公式:

Q放=mq,Q放=Vq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41页。跟踪训练1.木炭的热值为3.4*107J/kg,它表示

2.0.2kg煤气完全燃烧0.2kg放出的热量是多少?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42页。自学(二)1.P23-24页2.问题:燃料燃烧释放能量的去向、如何提高热机效率及效率的计算公式。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43页。在内燃机中燃料是否能够完全燃烧?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都到哪里去了?无用的机械能有用机械能想一想燃气内能损失的内能二、热机的效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44页。检测(二)

1.热机效率的计算公式:

。2.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45页。热机效率:

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公式: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46页。跟踪训练(二)3.一台内燃机运行时各种能量损耗大致为:汽缸散热损失占25%,废气带走的能量占30%,摩擦等机械损耗占10%,则它的机械效率为

。4.一台柴油机,有Mkg柴油完全燃烧时,放出7.5×108J的热量,要损失4.5×108J的能量,可知该柴油机的效率是多少?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47页。当堂达标1.运载火箭采用液态氢做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A较大的比热容B较低的沸点C较大的热值D较高的凝固点2、煤油的热值是4.6x107J/kg,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质量4kg的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如果将煤油倒掉一半,它的热值将为

J/kg。3、热机是把________转化为_______能的机器。在热机里,转化为_______的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能量的比值称为热机效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48页。当堂达标4.以下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尽量减小热机功率B.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C.保证转动部分良好的润滑D.尽量减少各种热散失5.已知汽油的热值是4.6×107J/kg,完全燃烧500g汽油,求;(1)燃烧汽油产生的热量是多少?(2)若这些热量的50%被水吸收,使水温从20℃开始,升高了40℃,则水的质量是多少?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49页。本课小结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一、什么是燃料的热值?焦耳/千克二、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如何计算?三、提高热机的效率与节能环保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50页。作业布置1.交本:册子第14题2.家庭:配套12-13页填完(第5、6、7不做)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51页。

14.3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52页。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2、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3、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学习目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53页。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2、区别能量的转化和转移。重点难点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54页。

学习内容一

能量的转化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55页。阅读课本P27文字内容与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

学习指导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56页。

自学检测1.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______的。2.摩擦生热,是_____转化为____;水轮机发电是_______转化为____。转化机械能内能机械能电能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57页。

合作探究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在哪些地方存在着能量的转化?请举例。从摩擦想到的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58页。

合作探究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59页。

合作探究阅读P27页“想想议议”,想一想这些事例中发生了怎样的能量转化。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水放在太阳下――内能转移到水中太阳电池――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小电扇旋转――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摩擦起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光合作用――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60页。

合作探究3.以上事例能说明什么?在一定条件下,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4.完成P27页图14.3-1,再举例一些生活中能量转化的例子。电饭煲做饭――电能转化为内能看电视――电能转化为光能,声能等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61页。精讲点拔1.能量不但可以相互转化,还是可以转移的。比如合作探究1中,把水放在太阳下,水会变热,这是太阳光具有的内能转移到水中。2.能量的转化与转移的区别。能量的转化,能量的形式发生了改变;能量的转移,能量的形式没有发生改变,只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62页。即时练习完成P29页第1题。2.下列过程中,哪个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A.太阳能电池充电

B.电灯照明

C.电风扇工作

D.风力发电C3.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能量是怎么改变的?用热传递的试改变物体的内能,能量是怎么改变的?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热传递―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63页。

学习内容二

能量守恒定律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64页。阅读课本P28-P29文字内容与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

学习指导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65页。

自学检测1.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_____,也不会凭空_____,它只会从一种形式_____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______到另一个物体,而在_____和_____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_________。2.___________是自然界中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______能量转化过程,都服从能量守恒定律。消灭产生转化转移转化转移保持不变能量守恒定律所有的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66页。

想想议议2、减少的机械能到哪里去了?小球跟空气和地面摩擦,一部分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1、小球的高度逐渐降低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小球的机械能逐渐减少。二、能量守恒定律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67页。

合作探究4.举出生活中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实例,并解释。3.此实验给我们什么启示?说明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还说明能量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5.展示P29页图14.3-3,想一想这个装置能否实现“永动”。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68页。

合作探究这个装置不能实现“永动”,因为砂轮做功要消耗一部分水的机械能,被抽上去的水比流下来的水少,最终会停止。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6.思考:既然能的总量是守恒的,我们为什么还要节约能源?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69页。精讲点拔一切机器在工作时候都要消耗能量才能对外做功,不消耗能量能对外做功的机械是不存在的,它们都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所以“永动机”是不可能成功的。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70页。1、下列事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铁棒在火上烤得很热B.汽车紧急刹车,轮胎发热

C.燃烧木材取暖D.给电炉通电,电炉发热练一练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71页。练一练2、在各种形式的能量转化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能一定守恒B.各种形式的能量都守恒C.各种形式的能的总量一定守恒D.只有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72页。

3.一支向高空瞄准的步枪,扣动扳机后射出一颗子弹,子弹没有击中目标,最后下落陷在土地中。请你说出以上过程中发生了哪些能量转化。火药的化学能燃气的内能子弹的机械能空气、土地的内能练一练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73页。

2.请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具体说明以下效率的意义。●某太阳能电池工作时的效率是16%●某电动机工作的效率是83%●某锂电池充电时效率是99%●某柴油机工作的效率是35%●某电热水器工作的效率是87%太阳能电池把接收到的太阳辐射的能量的16%转化为电能。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74页。

3.能量守恒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之一,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中,属于内能的转移的是(

)A.用电灯照明B.光合作用C.用暖水袋取暖D.天然气的燃烧

练一练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75页。即时练习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任何一种形式的能在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中,消耗多少某种形式的能量,就能得到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而能的总量是保持不变A.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只适用于物体内能的变化B.只要有能的转化和转移,就一定遵从能量守恒定律C.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人们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有力武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76页。即时练习3.电动机通电后电动机带动其他机器运转,一段时间后,电动机的外壳就会变得烫手,则下列关于能的转化和守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总的能量守恒B.电能一部分转化为机械能,另一部分转化为内能,总的能量守恒C.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守恒D.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机械能守恒B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77页。第1节两种电荷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78页。情景引入科技馆磁电展区的“怒发冲冠”课前导入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79页。(1)初步认识摩擦起电现象;(2)初步认识两种电荷及它们的相互作用;(3)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知道电荷量及其单位;(4)了解原子结构,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80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这是因为摩擦过得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一、两种电荷做一做新知探究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81页。自学检测:1、规定: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2.同种电荷互相(),异种电荷互相()。3.电荷的多少叫做()。单位:

简称:

,符号

两个电荷量分别为1库仑的带电体,相距1千米,相互作用力约为9000N。可见:库仑是一个很大的单位。自学课本32页,知道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新知探究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82页。凡是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的带电体,必定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演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新知探究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83页。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A、用头发摩擦过的塑料笔杆能吸引纸屑B、磁铁能吸引钢针C、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会吸附一些细微脏物D、在干燥的冬天脱毛衣时,会听到“劈啪”的声音B随堂练习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84页。金属球绝缘垫金属杆金属箔金属罩接线柱构造如何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验电器新知探究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85页。同种电荷互相()。原理如何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一、两种电荷新知探究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86页。自然界只有

种电荷.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

,验电器为什么能显示物体是否带电呢?如下图所示当验电器的金属杆、金属球、金属箔带电时,其中两片金属箔因带

而张开.用带负电荷的橡胶棒接触金属球的瞬间,橡胶棒上多余的一部分电子转移到金属球上,继而通过金属杆转移到金属箔上,此时,验电器中存在瞬间电流,电流的方向是

(选填“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或“金属箔→金属杆→金属球”)。两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同种电荷相排斥金属箔→金属杆→金属球电荷间的作用规律随堂练习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87页。1、有四个小球甲、乙、丙、丁,已知甲带负电,乙排斥甲,丙吸引乙,丁吸引丙,则丁球()A、一定不带电B一定带负电C一定带正电D带电或不带电均有可能D课堂达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88页。2、

一个物体没有带电的原因是()A、物体内部没有电荷B、物体内部没有电子C、物体内部的正电荷数和负电荷数相等D、原子核所带的正电与一个电子所带的负电相等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89页。1.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中性带正电带负电不带电带正电2.原子结构二、原子及其结构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90页。二、原子及其结构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91页。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3.摩擦起电的原因失去电子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二、原子及其结构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92页。1.实验研究实验1:用橡胶棒连接验电器验电器A、B金属箔的张角没有变化。验电器A的电荷量没有变化,验电器B仍不带电。AB实验现象实验分析三、导体和绝缘体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93页。实验2: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用金属棒连接两验电器验电器B上也带了电。有一部分电荷通过金属棒从A移动到了B,电荷发生了定向移动。电荷在金属中可以定向移动,说明金属是可以导电的。实验现象实验分析实验结论AB三、导体和绝缘体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94页。2.导体(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2)常见的导体: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等。(3)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存在自由电荷金属:自由电子食盐溶液:阴离子阳离子三、导体和绝缘体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95页。3.绝缘体(1)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2)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空气、油等。(3)绝缘体不易导电的原因:电荷束缚在原子、分子之中,不能自由移动。三、导体和绝缘体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96页。1.关于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绝缘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导电B.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也不能带电C.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但能够带电D.绝缘体内没有电子,因此它不容易导电C三、导体和绝缘体练一练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97页。2.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A.人体、大地、铜钥匙B.橡皮、煤油、塑料袋C.铅笔芯、盐水、玻璃杯 D.瓷瓶、空气、钢板尺B三、导体和绝缘体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全文共1027页,当前为第198页。本课小结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1、摩擦起电1)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