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10-T253-2021餐饮公勺公筷配置与使用规范_第1页
DB1310-T253-2021餐饮公勺公筷配置与使用规范_第2页
DB1310-T253-2021餐饮公勺公筷配置与使用规范_第3页
DB1310-T253-2021餐饮公勺公筷配置与使用规范_第4页
DB1310-T253-2021餐饮公勺公筷配置与使用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3.080.30

CCSA12

1310

廊坊市地方标准

DB1310/T253—2021

餐饮公勺公筷配置与使用规范

DB1310/T253—2021

餐饮公勺公筷配置与使用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餐饮公勺公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配置要求、使用要求、用餐服务、清洗消毒

和宣传推广。

本文件适用于廊坊市餐饮服务经营者、单位食堂,农村集体聚餐、小餐饮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480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GB14930.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洗涤剂

GB14930.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剂

GB1493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

GB/T39002—2020餐饮分餐制服务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餐饮服务单位

通过即时加工制作、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等,向消费者提供食品或食品和消费设施的有固定经营

场所的主体。

公勺公筷

两人及以上同桌共餐时,区别于自用餐具的,专门用于取食共用菜品的筷子、勺子,是用餐者不与

嘴接触的分餐工具,广义上还包括公叉、公刀、公夹等。

4基本要求

材质

公勺公筷的材质应符合GB4806.1的要求。

形状

1

DB1310/T253—2021

公勺公筷的造型、颜色、尺寸等设计应明显区别于自用餐具,具备条件的可印制“公勺”、“公筷”

等标识。

5配置要求

数量要求

5.1.1餐饮服务单位可按照“一汤一公勺、一菜一公筷”的原则配置公勺公筷,也可根据用餐人数确

定公勺公筷的数量。一般3人及以下应至少配置1套,4人~6人应至少配置2套,7人及以上可按照

“一汤一公勺、一菜一公筷”的要求进行配置或按照用餐人数每人配置1套。

5.1.2自助餐厅、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应执行“一汤一公勺、一菜一公筷”的原则。

5.1.3需在餐桌上对生冷菜品进行熟制加工的应至少配置1套“生料专用”公勺公筷。

摆放位置

5.2.1按照“一汤一公勺、一菜一公筷”的原则摆放的公勺公筷,宜摆放在餐品右侧。

5.2.2没有按照“一汤一公勺、一菜一公筷”的原则配置的餐饮服务单位,公勺公筷应置于专用架或

盘上。

5.2.3按照用餐人数进行数量配置的公勺公筷,宜摆放在自用餐具右侧。

5.2.4已印制“公勺”、“公筷”标识的餐具在摆放时应正面朝上,便于识别。

6使用要求

用餐者使用公勺公筷后应放回原位,使用时不得与嘴接触,同时避免直接接触用餐者的餐盘、餐碗

及食物。

7用餐服务

就餐前

7.1.1餐饮服务单位应按第5章的要求提供公勺公筷。

7.1.2餐饮服务人员应在就餐前介绍公勺公筷的摆放位置,提醒用餐人员正确使用公勺公筷。

就餐中

7.2.1使用“一汤一公勺、一菜一公筷”原则的餐饮服务单位,公勺公筷应随菜上桌、随菜撤离。

7.2.2用餐者如误将公勺公筷作为自用餐具使用,餐饮服务单位应及时进行更换。

7.2.3若用餐者提出分餐要求,餐饮服务人员应使用公勺公筷进行分餐,分餐方法按照GB/T39002—

2020第6章的要求执行。

就餐后

餐后剩余食品需要打包时,餐饮服务人员应使用公勺公筷进行打包。

8清洗消毒

2

DB1310/T253—2021

清洗消毒

使用过的公勺公筷应及时进行清洗、消毒,清洗消毒时的洗涤剂应符合GB14930.1的要求,消毒剂

应符合GB14930.2的要求,清洗消毒后的公勺公筷应符合GB14934的要求。

存放

公勺公筷与自用餐具宜分开存放。

9宣传推广

相关部门应利用各种载体对公勺公筷的使用进行宣传。餐饮服务单位宜在大堂、餐厅醒目处张贴摆

放“公勺公筷”使用的海报、标语、桌牌等。

3

DB1310/T253—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廊坊市标准化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廊坊市赢创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廊坊市标准化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学海、沈晓兵、刘刚、张永慧、张艳莉、庞红翠。

I

DB1310/T262—2021

表4焊缝外表面质量分级(续)

评定等级

序号评定项目

ⅠⅡⅢⅣ

z≤0.2δ

z≤0.3δ

最大为2,在任何6

8不允许不允许z可由供需双方协商

δ焊缝长度内,未焊

确定

透长度不超过δ

(b-a)≤1+0.07k(b-a)≤1+0.1kb-a)≤1+0.14

9―

最大为3最大不超过4最大不超过5

(a-b)=0.3+0.035k(a-b)=0.3+.035k

最大不超过1,总长最大不超过2,总长

10不允许―

度不超过焊缝全长度不超过焊缝全长

的20%的20%

k1-k2=(0~k1-k2=(0~

11k1-k2=(0~1)+0.1k―

0.5)+0.1k2)+0.14k

y≤0.5δy≤0.1δ

最大不超过0.5,总最大不超过1.5,总

长度不超过焊缝全长度不超过焊缝全

12不允许长的10%长的10%―

y≤0.1δ最大不超

过1.0,总长度不超

过焊缝全长的5%

90%以上焊缝必须符合以下规定:C≤20、C>20~30、C>30

1380%以上焊缝必须符合以下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