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综合专业中医学训练考试_第1页
2008综合专业中医学训练考试_第2页
2008综合专业中医学训练考试_第3页
2008综合专业中医学训练考试_第4页
2008综合专业中医学训练考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01

浦东新区人民医院

2008综合专业中医学训练考试

一、A1型选择题(共45分)单句型最佳选择题,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

一项答案

1.五软所指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头项软

B.手软

C.足软

D.口软

E.骨骼软

E

2.欲用大黄攻下宜

A.先煎

B.酒制

C.后卜

D.炒炭

E.制熟

C

3.中国针炙是哪个世纪传到欧洲

A.公元5世纪

B.公元6世纪

C.公元8世纪

D.公元16世纪

E.公元17世纪

E

4.无神之舌为

A.痿软舌

B.裂纹舌

C.枯舌

D.肿胀舌

E.裂纹舌

C

5.属“金元四大家”中的“攻下派”医家是

A.张仲景

B.张景岳

C.张从正

D.张锡纯

E.张元素

C

6.阴虚血热经期延长的治法是

A.清热凉血止血

B.养阴清热止血

C.疏肝清热凉血

D.养阴固涩止血

E.清热化瘀止血

B

7.中风之中经络与中脏腑之分在于

A.有无神志不清

B.有无后遗证

C.外风与内风

D.挟痰与挟瘀

E.邪浅与邪深

A

8.高位肛瘦最宜选用的手术方法是

A.切开法

B.挂线法

C.结扎法

D.垫棉法

E.引流法

B

9.认为“六气皆从火化”的医家是

A.吴又可

B,刘完素

C.朱丹溪

D.张仲景

E.张从正

B

10.《瘟疫论》的作者是

A.吴又可

B.吴鞠通

C.李中梓

D.李杲

E.叶天士

A

11.下列哪项不是脾运失健型厌食主证

A,形体偏瘦

B.食欲不振

C.拒进饮食

D.精神萎靡

E.面色少华

D

12.小儿出生体重、身长、头围平均为

A.体重2.5公斤;身长48厘米;头围32厘米

B.体重3公斤;身长48厘米;头围30厘米

C.体重3公斤;身长50厘米;头围34厘米

D.体重4公斤;身长52厘米;头围36厘米E.体重4公斤;身长50

厘米;头围34厘米C

13.温中散寒止呃法适用于呃逆何证型

A.脾胃阳虚

B.肾阳亏损

C.胃中寒冷

D,气血亏损

E.以上都不是

C

14.扶正祛邪的基本原则是

A.先扶正后祛邪

B.先祛邪后扶正

C.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D.扶正与祛邪并用

E.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

C

15.在下列相对事物中,不宜划分阴阳属性的是

A.反与正

B.左与右

C.上与下

D.动与静

E.明与晦

A

16.Koplik斑应位于

A.相当于第一前磨牙颊粘膜上

B.相当于第二前磨牙颊粘膜上

C.相当于第一磨牙颊粘膜上

D.相当于第二磨牙颊粘膜上

E.相当于第三磨牙颊粘膜上

D

17.三仁汤中的“三仁”是指

A,杏仁、桃仁、郁李仁

B.火麻仁、杏仁、桃仁

c.杏仁、蔻仁、慧馁:仁

D,桃仁、冬瓜仁、蕙饮仁

E.松子仁、柏子仁、胡麻仁

C

18.狐疝局部表现哪一项是错误的

A.阴囊肿大

B.随体位变化

C.透光试验阳性

D.咳嗽时有冲击感

E.有时可闻及肠蠕动音

C

19.胁痛的治疗,可选下列哪一种治法

A.理气和胃止痛

B.调和脾胃止痛

C.疏肝理气止痛

D.理气健脾止痛

E.养阴清热止痛

C

20.赚疮的好发部位是

A.前臂下1/3

B.足部

C.臀部

D.小腿下1/3

E.膝内侧

D

21.中药溶液冷湿敷,适用于

A.结节性皮肤病

B.有丘疹、鳞屑、血痂的皮损

C.有大量渗液,或红肿严重的皮损

D.脱屑瘙痒性皮肤病

E.慢性皮肤炎症,皮损肥厚、苔葬样变C

22.下列除哪项外,均为鼓胀的病理特点

A.气滞

B.血瘀

C.痰凝

D.水停

E.正虚

C

23.颈痈的病机特点是

A.感受风邪

B.挟有温热

C.火毒上攻

D.挟痰

E.挟瘀

D

24.下列哪项不是溃脓期的主症

A.胸中烦满疼痛

B.气喘难以平卧

C.呕吐腥臭脓血痰

D.身热面赤

E.烦渴喜饮

B

25.下列哪组药物是辛凉解表药

A.薄荷、桑叶、荆芥

B.蝉衣、柴胡、菊花

C.柴胡、淡豆豉、防风

D.牛芳子、苍耳子、升麻

E.蔓荆子、辛英、葛根

B

26.关于腹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为浆膜

B.分为脏、壁两层

C.可形成系膜、韧带和陷凹

D,具有支持、吸收、分泌等作用

E.男、女性都是密闭的

E

27.丹痣涉及的主要脏腑是

A.心肺

B.肺胃

C.脾胃

D.脾肾

E.心肝

B

28.阳虚与气虚的主要区别为

A.小便是否清长

B.有无少气懒言

C.有无神疲乏力

D.舌质是否淡嫩

E.寒象是否明显

E

29.治疗瘩腮邪毒引睾窜腹,首选方剂是

A.龙胆泻肝汤

B.金铃子散

C.橘核丸

D.导气汤

E.清热消毒散

A

30.治疗脏躁的首选方剂是

A.甘麦大枣汤

B.归脾汤

C.百合固金汤

D.酸枣仁汤

E.百合知母汤

A

31.舌淡白胖嫩,边有齿痕而又有裂纹者,多属

A.热盛伤阴

B.血虚不润

C.脾虚湿侵

D.寒湿壅盛

E.痰浊内阻

c

32.可敛肺、敛汗、止血的药物是

A.五味子

B.五倍子

C.乌梅

D.椿皮

E.诃子

B

33.不含有“去性存用”配伍的方剂是

A.半夏泻心汤

B.竹叶石膏汤

C.温脾汤

D.附子大黄汤

E.麦门冬汤

A

34.胸主动脉的分支不包括

A,支气管动脉

B.食管动脉

C.肋下动脉

D.第1〜2肋间后动脉

E.第3〜4肋间后动脉

D

35.大枣在十枣汤中是

A.君药

B.臣药

C.君药和佐药

D.佐药

E.使药

D

36.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急黄的主证

A.突然高热

B.神昏澹语

C.黄疸迅速加深

D.舌质淡,苔白腻

E.蚂血,大便黑,小便短赤

D

37.下列各项不宜区分阴阳属性的一对事物是

A,寒与热

B.邪与正

C.上与下

D.左与右

E.动与静

B

38.下列哪项不是脾胃虚寒型呕吐的症状

A.饮食稍不慎即呕吐

B.朝食暮吐

C.面色白

D.四肢不温

E.呕吐时作时止

B

39.阴茎海绵体发生纤维性硬结,中医称之为

A.子痈

B.子痰

C.肾岩

D.硬下疳

E.阴茎痰核

E

40.针刺“四白”穴痛觉传递经过的结构,错误的是

A.上颌神经

B.三叉神经脊束核

C.三叉丘系

D.丘脑顶叶束

E.中央旁小叶后部

E

41.小儿感邪后,容易出现高热、惊搐等证,是由于

A,邪陷心包

B.肝常有余

C.肝肾不足

D.阴亏阳充

E.心火炽盛

B

42.大量腹水与肥胖症的鉴别可观察

A.腹围

B.骼前上棘

C.脐部

D.胸部

E.肋腰角

C

43.下列月俞穴不属于三焦经的是

A.瞳子髅

B.耳门

C.禾修

D.翳风

E.角孙

A

44.治疗脏躁应宜

A.清热泻火为主

B.滋阴降火为主

C.甘润滋养为主

D.清心泻热为主

E.温补肾阳为主

C

45.肠系膜下淋巴结收集的淋巴部位是

A.小肠

B.盲肠

C.升结肠

D.阑尾

E.直肠的中、上部

E

二、A2型选择题(共11分)病例摘要型最佳选择题,只能选择其中最

佳的一项答案

46.女患者,孕2月余,阴道出血逐渐增多,腹痛逐渐加重,并有胎块

排出。可诊为

A.滑胎

B.胎漏

C.小产

D.半产

E.堕胎

E

47.患者中年男性,高位复杂性肛疹切开挂线术后10天。查体:

局部创面肉芽新鲜,橡皮线松弛。此时最佳处理方法是

A.薰洗坐浴

B.拆除橡皮线

C.剪开挂线处

D.紧线

E.外用中药生肌长肉

D

48.女性,35岁,阵发胸痛两年余。胸骨左缘可闻及粗糙的收缩

期杂音,舌下含硝酸甘油后杂音及胸痛加重,最可能是

A.冠心病

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C.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D,严重贫血

E.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E

49.女性,4岁半,因浮肿7天入院,查体:全身明显浮肿,尿少。

入院前已10小时无尿,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嗜睡,舌苔

腻,脉沉弦,治疗首选方剂是

A.龙胆泻肝汤

B.真武汤合小半夏汤

C.泻心汤

D.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

E,已椒萌黄丸合玉枢丹

D

50.女患者,阴中有物突出于阴道口外,劳则加剧,小腹下

坠,四肢无力,少气懒言,面色少华,小便频数,带下

量多,质稀色白。舌淡苔薄,脉虚细。首选

A.大补元煎

B.四君子汤

C.圣愈汤

D.补中益气汤

E,黄芭当归散

D

51.女患者,13岁,今年6月月经初潮,量偏多,现停经4个月未行

经,带下偏多,质稀透明,余无明显不适,诊断为

A.月经后期

B.继发性闭经

C.月经过多

D.带下病

E,以上都不是

E

52.某女,3岁。患“乙脑”病第八天,低热不退,额红盗汗,失语,

手足蠕动,舌红绛苔无,脉细数,临床诊断最可能是

A.肝阴虚

B.肾阴虚

C.肝肾阴虚

D.阴虚动风

E.血虚动风

D

53.某女,65岁。咳喘十五年,每至冬季加重,面色淡白,咳声无力,

动则气喘,痰清稀色白,四肢轻度浮肿,舌淡苔白,脉弱。临床诊断最

可能是

A,肾不纳气证

B.肺气虚证

C.肺肾气虚证

D.心肺气虚证

E.脾肺气虚证

B

54.女患者,结婚2年未孕,形体肥胖,月经2〜6月一行,面色

白,头晕心悸,胸闷泛恶。苔白腻,脉滑。首选

A.启宫丸

B.六味地黄丸

C.开郁种玉汤

D.二妙丸

E.毓麟珠

A

55.某女,38岁,月经40天左右一次,色暗有块,经行不畅,小腹胀

痛,舌暗苔薄白,脉弦。针炙取穴为

A.气海三阴交太冲太溪

B.气海三阴交脾俞足三里

C.气海三阴交关元归来

D.气海三阴交血海太冲

E.气海三阴交肾俞足三里

D

56.女性26岁,二天来脐周腹痛,呈阵发生疼痛,且伴黑便,一周

前曾进食虾蟹,此后全身散在有尊麻疹。查体:脐周皮肤及下

肢可见紫瘢,肝脾未及,肠鸣音亢进,大便潜血(+)。临床诊断

最可能是

A.急性糜烂性胃炎

B.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

C.胃溃疡合并出血

D.肠结核

E.过敏性紫瘢

E

三、A3型选择题(共6分)病例组型最佳选择题,每组2〜3题共用题

干,每题仅一个最佳答案

证见筋骨发育迟缓、坐起、站立、行走、生齿等明显落后于

正常同龄小儿,平素活动甚少,容易疲倦喜卧,面色不华,

全身乏力,舌苔薄白,舌质淡,诊为五迟证。

57.主要病理为

A.脾胃虚弱

B.肝肾不足

C.脾肾不足

D.肾水亏损

E.气血不足

B

58.治疗首选方剂

A.鹿角胶丸

B.加味六味地黄丸

C.虎潜丸

D.左归丸

E.加味金刚丸

B

贺XX,女,54岁。缘于暴怒,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

关紧闭,面赤唇紫,舌红,脉多沉弦。

59.辨证属于

A.气厥实证

B.气厥虚证

C.血厥实证

D.血厥虚证

E.痰厥

C

60.下列方剂何者最宜

A.五磨饮子

B.通瘀煎

C.四味回阳饮

D.人参养营汤

E.导痰汤

B

张XX,男,20岁。小便时受寒诱发腹痛,以少腹疼痛为

主,拘急而痛,得温可减,舌苔薄白,脉沉紧。

61.其中医病机为

A.寒邪直中少阴

B.寒邪直中太阴

C.厥阴经受寒

D.寒凝气滞

E.寒凝血瘀

C

62.其中医治法当选用

A.温中散寒

B.温肾散寒

C.温肝散寒

D,散寒理气

E.散寒祛瘀

C

四、A4型选择题供6分)病例串型最佳选择题,每组>3题共用题

干,每题仅一个最佳答案

男性,30岁,10年来阵发性心悸,每次心悸突然发作,持续

半小时至3小时不等,此次发作持续半小时而来就诊。检查:

血压90/60mmHg,心率200次/分,心律整,无杂音,肺卜)。

63.估计此次心律失常最可能的是

A.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B.2:1心房扑动

C.阵发性室上速

D,窦性心动过速

E.心房颤动

C

64.心电图示QRS波群形态正常,P波不明显,R-R间隙相等,造成此

心律失常的可能原因是

A,心肌炎

B.正常心脏

C.电解质紊乱

D.冠心病

E.感染

B

65.假设:心电图示QRS波增宽0.14〜0.16秒,起始部粗钝,R-R间期

绝对不等,此时心律失常最大可能是

A.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B.预激综合征伴心房纤颤

C.心房纤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D.心房纤颤伴束支传导阻滞

E.室上速伴差异传导

B

周XX,男,28岁。正值冬季''流感"流行,突发高烧,微恶寒,鼻

涩流涕,头疼咽痛,无汗,口渴尿黄,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患者

服用复方阿司匹林并注射青霉素,药后汗出,热度稍减,但次日体温更

高,体温39.7C,头痛加剧,身热烦燥,咳而时有喘息,汗出不畅,口

渴,舌红苔黄,脉浮滑数有力。

66.此证应辨为

A.阳明热甚

B.肺胃津伤

C.邪热壅肺

D.营分热甚

E.肺热痰壅

C

67.治疗立法应为

A.清泻胃热

B.清养肺胃

C.清营透热

D.清肺化痰

E.宣泄肺热

E

68.治宜选用

A.白虎汤

B,竹叶石膏汤

C.清营汤

D.清气化痰丸

E.麻杏石甘汤

E

五、B1型选择题(共32分)标准配伍题,每组试题共用5个备选项,

可重复选用,但每题仅一个正确

A.柴胡使用宜大剂量

B.柴胡使用宜中等剂量

C.柴胡使用宜小剂量

D.柴胡不宜使用

E.柴胡应禁用

69.在补中益气汤的配伍中

C

70.在大补阴丸方的加减运用中

E

A.滋阴透热

B.甘温除热

C.和解退热

D.凉血清热

E.辛凉透热

71.青蒿鳖甲汤的主要功效为

A

72.补中益气汤退热机制是

B

A.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税侧凹陷中

B.腕背横纹中,指总伸肌腱尺侧缘凹陷中

C.腕背横纹槎侧端,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D.腕背横纹尺侧端,尺骨茎突前凹陷中

E.以掌当胸,当尺骨茎突绕侧缘凹陷中

73.阳池定位

B

74.养老定位

E

A.《内经》

B.《金匮要略》

C.《千金要方》

D.《医宗必读•痹》

E.《济生方•痹》

75.“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出自

A

76.桂枝芍药知母汤出自

B

A.石菖蒲

B.远志

C.龙骨

D.酸枣仁

E.合欢皮

77.功能祛痰开窍,宁心安神的是

B

78.功能养阴益血,宁心安神的是

D

A.肠系膜上静脉

B.肝静脉

C.肠系膜下静脉

D.胃左静脉

E.附脐静脉

79.直接注入下腔静脉的是

B

80.不属于门静脉属支的是B

A.动眼神经

B.滑车神经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