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管道养护剂的制作方法_第1页
下水管道养护剂的制作方法_第2页
下水管道养护剂的制作方法_第3页
下水管道养护剂的制作方法_第4页
下水管道养护剂的制作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下水管道养护剂的制作方法专利名称:下水管道养护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家用化学品类,具体涉及一种下水管道养护剂。技术背景家庭下水管道通常包括厨房水槽下水管,卫生间浴缸、淋浴房和脸盆下水管,坐便器排污管,以及地漏管道等。厨房水槽、浴缸、淋浴房、卫生间脸盆等卫生器具的下水管道主要用来排放各种生活废水。其中厨房生活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动、植物油污,可与洗涤剂、盐中的金属离子进行化合反应,并逐渐在下水管道内壁结垢形成“皂化物”,造成流水不畅甚至管道堵塞;而卫生间废水中不仅含有大量会形成皂化物的人体皮脂腺,还夹杂着人体的毛发,更容易形成阻塞。同时,还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必需的营养,加之管道内潮湿的环境,极易引起各种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同时,生活污水中的油脂也会在各卫生器具下水管道管口周边的缝隙处沉积,如长时间不清洗或清洗不彻底,同样会造成微生物的污染繁殖。地漏是连接住宅中排水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主要用于排除地面积水。地面积水虽然油脂含量较少,但整体水质很差,微生物含量较高。加之其中固体物、纤维物较多,容易沉积在管道中,不仅会造成阻塞还会为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一个良好的载体。研究发现,家庭下水管道细菌污染较为严重,尤其是厨房水槽下水管道管壁的微生物污染情况更为严重,而且,下水管道管壁的微生物污染普遍高于管口,同时霉菌、酵母菌、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微生物也都存在一定的检出率。菌谱分析结果提示,家庭下水管道中大多为条件致病菌,其中的优势菌种主要包括嗜水气单菌、阴沟肠杆菌、芽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和铜绿假单胞菌等。下水管道中的生活污水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会散发出氨、硫化氢、硫醇、吲哚、粪臭素等污染气体,成为下水管道异味的重要来源,特别是在管道口繁殖的微生物,作用所散发出来的气体将直接进入室内,影响室内空气品质,造成人体呼吸系统的刺激症状。下水管道与室外环境或市政下水道相连,外环境和市政下水道中常见的蟑螂、老鼠、小虫等生物也会通过家庭下水管道进入室内。特别是地漏,由于排水量较小、间隔周期较长,使之成为蟑螂、老鼠、小虫进入室内的“人工通道”。这些生物中大多为虫媒生物,可以携带细菌和病原微生物,如沙门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等。因此,虫媒生物进入室内也增加了疾病传播的风险。人们一旦食用了这些微生物污染的食品,特别是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等肠道病菌污染过的食物,就会造成呕吐、发热、腹泻等病患。近年来,出于节能、减噪、洁净的要求,建筑物的密闭性能普遍提高。当卫生间或厨房门窗紧闭时,使用虹吸式坐便器冲水或使用排气扇、脱排油烟机强制向室外排风,室内就会形成负压,导致下水管道和居室间产生局部单向气流,管道内的污染物就会随负压形成的气流直接进入室内,造成室内环境污染,且居室的密闭性越好、排风扇和脱排油烟机吸力越强,下水管道里的风速也越大,管壁的“洗刷”效应也就越明显,3对室内环境污染也就越严重,管道内的污染物可能通过污染食物、饮用水或直接进入人体呼吸道引发疾病。由此可见,家庭下水管道往往是微生物滋生的温床,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室内,如不定期采取措施,将成为家居中“藏污纳垢”的重要场所,成为人体的健康隐患。因此,迫切需要一种产品,用于解决下水管道的污染问题,消除由下水管道污染带来的健康隐患。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创新的下水管道养护剂组合物,其能够杀灭下水管道内的微生物,去除下水管道内的污染,有效解决家庭下水管道的污染问题,对家庭下水管道进行全面养护,消除由下水管道污染带来的健康隐患。本发明所述的下水管道养护剂按质量百分比含有含氯消毒剂5-50%过氧化物类消毒剂10-60%表面活性剂0.1-10%。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下水管道养护剂按质量百分比含有含氯消毒剂15-40%过氧化物类消毒剂20-50%表面活性剂0.5-5%。所述含氯消毒剂选自二氯异氰脲酸钠、三氯异氰脲酸钠、二氧化氯或氯化石灰等中的一种或几种;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是过碳酸钠、过硼酸盐或过硫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表面活性剂选自粉状K12(粉状脂肪醇硫酸钠)、针状K12(针状脂肪醇硫酸钠)或粉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水管道养护剂还可以含有5-45%的辅助成分。所述辅助成分可以选自无机盐、功能性添加剂或其混合物。通过复配的辅助成分的缓冲、螯合、分散、激活等作用,可进一步强化产品去污除垢、消毒杀菌等效果。所述无机盐可以是硫酸钠、碳酸钠、硅酸钠或碳酸氢钠。所述功能性添加剂选自EDTA二钠、4A沸石、三聚磷酸钠或四乙酰乙二胺。本发明下水管道养护剂为固体剂型,优选为粉剂或片剂。本发明下水管道养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顺序添加各物料并混合均勻,即制成粉剂;或将混合均勻的物料进一步通过压片机制成片剂。本发明创新性地率先提出“下水管道需要养护”的理念,并研究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针对下水管道“直上直下”的结构特点,采用“强力激泡”的创新方案,通过少量本发明下水管道养护剂即可将有效成分送达整个下水管道,全面作用于被污染的下水管道内壁,从而解决了下水管道原本无法全面养护的难题。本发明下水管道养护剂的主要优点为1、消毒杀菌本发明下水管道养护剂由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复合组成,使用时,在水中含氯消毒剂释放出的部分氯离子对过氧化物类消毒剂产生激发作用,促进活性氧〔O〕的释放,并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产生堆积性泡沫附着在管道上,由泡沫中所含的活性氧和有效氯协同增效作用,破坏致病菌蛋白质的基础分子结构,从而实现杀菌消毒、祛异味的功效。本发明突破传统理论中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物类消毒剂不宜复配的禁忌,成功配伍组合,并达到协同增效的效果。产品作用5分钟,对常见致病菌的杀灭率达到100%。2、去除污垢本发明下水管道养护剂通过表面活性剂、过碳酸钠和洗涤助剂的协同作用,达到去污除垢的目的。本发明下水管道养护剂在水中释放出活性氧使其表现出很强的去污能力,同时产生大量微小气泡,冲击并松动附着在管道上的污垢,促使其剥离、脱落;表面活性剂复配技术,又使产品更易在污垢上铺展、润湿和渗透,产品激泡现象,从而强化产品去污效果;通过复配的多种助剂的缓冲、螯合、分散等作用,进一步强化产品去污除垢的效果。3、对管道安全试验表明,在标准使用条件下,产品对不锈钢管道、铜管及常见的PPR等材质的塑料管道无腐蚀性。4、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通过各组分的协同作用,产生“强力激泡”效果,将有效成分送达整个下水管道,达到消毒杀菌、去除污垢等养护管道的目的,解决了对“直上直下”的下水管道进行全面养护的难题。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中的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实施例1氯化石灰30%过碳酸钠60%针状K1210%按以上所列顺序依次将各物料添加至容器中并混合均勻,即制成本发明下水管道养护剂的粉剂形式。实施例2二氯异氰脲酸钠40%过碳酸钠55%粉状Kl25%按以上所列顺序依次将各物料添加至容器中并混合均勻,即制成本发明下水管道养护剂的粉剂形式。实施例3二氧化氯50%过碳酸钠48%粉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按以上所列顺序依次将各物料添加至容器中并混合均勻,即制成本发明下水管道养护剂的粉剂形式。实施例4氯化石灰35%过碳酸钠30%针状K125%偏桂酸钠20%四乙酰乙二胺10%按以上所列顺序依次将各物料添加至容器中并混合均勻,即制成本发明下水管道养护剂的粉剂形式。实施例5二氯异氰脲酸钠10%过碳酸钠55%粉状K120.8%碳酸钠19%四乙酰乙二胺10%三聚磷酸钠5.2%按以上所列顺序依次将各物料添加至容器中并混合均勻,然后将混合均勻的物料进一步通过压片机压片,即制成本发明下水管道养护剂的片剂形式。实施例6二氧化氯45%过碳酸钠15%粉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8%偏娃酸钠4%碳酸氢钠18%疏酸钠10%按以上所列顺序依次将各物料添加至容器中并混合均勻,然后将混合均勻的物料进一步通过压片机压片,即制成本发明下水管道养护剂的片剂形式。实施例7参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例具体说明实施例5所得下水管道养护剂3组样品的杀菌效果(每份样品以10%的使用浓度进行试验测试)权利要求1.下水管道养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管道养护剂按质量百分比含有含氯消毒剂5-50%过氧化物类消毒剂10-60%表面活性剂0.1-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管道养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管道养护剂按质量百分比含有含氯消毒剂15-40%过氧化物类消毒剂20-50%表面活性剂0.5-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水管道养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氯消毒剂选自二氯异氰脲酸钠、三氯异氰脲酸钠、二氧化氯或氯化石灰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水管道养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选自过碳酸钠、过硼酸盐或过硫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水管道养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粉状脂肪醇硫酸钠、针状脂肪醇硫酸钠或粉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6.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下水管道养护剂,其特征在于,该下水管道养护剂还含有辅助成分。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水管道养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成分选自无机盐、功能性添加剂或其混合物。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水管道养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盐选自硫酸钠、碳酸钠、硅酸钠或碳酸氢钠。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水管道养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添加剂选自EDTA二钠、4A沸石、三聚磷酸钠或四乙酰乙二胺。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水管道养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管道养护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