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季学期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一年级下册《童眼看云南》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2020年春季学期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一年级下册《童眼看云南》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2020年春季学期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一年级下册《童眼看云南》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2020年春季学期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一年级下册《童眼看云南》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2020年春季学期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一年级下册《童眼看云南》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一年级下册童眼看云南教学设计学校: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2020年3月1日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一年级下册《童眼看云南》教学计划周次课题课时备注1开学准备12一、有趣的童谣1.流传广泛的汉族童谣132.其他民族童谣欣赏14二、好玩的游戏1.女孩子喜欢玩的游戏152.男孩子喜欢玩的游戏163.大家都喜欢玩的游戏17三、云南十八怪1.鸡蛋用草串着卖,粑粑饼子叫饵块182.石头长到云天外,山洞能与仙境赛193.花腰斗笠反着戴,日月星辰披起来1104.这边下雨那边晒,四季衣服同穿戴1115.有话不说歌来代,峡谷溜索比船快1126.火车没有汽车快,火车最早通国外1137.豆腐长毛烧着卖,竹筒当做水烟袋1148.牛奶做成扇子卖,四季鲜花开不败1159.蚂蚱能做下酒菜,过桥米线人人爱116总复习117机动118机动119机动120机动1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一年级下册《童眼看云南》教学设计一、有趣的童谣1.流传广泛的汉族童谣【教学目标】1.认识我们云南是一个有着26个民族的省,童谣是我们云南民族风情的一部分。2.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童谣。3.学会诵读流传广泛的一些汉族童谣。4.了解其它一些汉族的童谣。【教学重点】学念课本上的五首童谣。【教学准备】五首云南汉族童谣,黑板,粉笔。【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以前学过或听过童谣吗?知道什么是童谣吗?谁来为大家说一说。2.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还想学更多的童谣吗?3.教师板书今天的课题:《有趣的童谣》。二、新授课1.教师根据课本向学生介绍云南的一些基本情况:云南是一个民族众多的省份,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共有26个。各民族独特的文化构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画卷,童谣也是其中的一部分。2.介绍童谣:教师介绍什么是童谣:童谣包括儿童唱诵的歌谣和母亲哄孩子时所唱的摇篮曲。人们常常通过童谣给孩子传授各种知识,同时增进他们对乡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3.流传广泛的汉族童谣:(1)师:刚才有的同学们给我们诵读了一些童谣,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些新的汉族童谣。(2)让学生翻到课本第三页,先自己试着读一读课本上的童谣:《小老鼠》。(3)让个别学生试着读一读这首童谣。(4)教师带同学们读童谣:小老鼠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叫妈妈,妈妈不在,叽里咕噜滚下来。(5)学生自由读童谣。(6)教师分别让几个学生读童谣,比一比谁读得好。4.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习另外四首童谣:又出太阳又下雨螃蟹哥哥金钩钩,银钩钩我是小小诸葛亮又出太阳又下雨,螃蟹螃蟹哥哥,你的东西分我吃,我是小小诸葛亮,栽黄秧,一个一个壳壳,我的东西分你吃。扳开指头算一算,吃白米,八只八只脚脚,从小挨到老,今天要是不下雨,青蛙出来讲道理。求你莫来夹我。不挨就是短命佬。就请落到中指上。5.老师教大家一些童谣的诵读方法:可参看课本第8页上的方法先示范给学生,再让学生模仿,并找一些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童谣。三、小小比赛教师就刚才学的童谣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诵读比赛。四、教师小结师:同学们今天都学会了哪些童谣,你们会念了吗?五、板书又出太阳又下雨螃蟹哥哥金钩钩,银钩钩我是小小诸葛亮又出太阳又下雨,螃蟹螃蟹哥哥,你的东西分我吃,我是小小诸葛亮,栽黄秧,一个一个壳壳,我的东西分你吃。扳开指头算一算,吃白米,八只八只脚脚,从小挨到老,今天要是不下雨,青蛙出来讲道理。求你莫来夹我。不挨就是短命佬。就请落到中指上。2.其他民族童谣欣赏【教学目标】1.了解我们云南的其他童谣。2.学会诵读课本上的其他民族的童谣。3.了解除课本以外的其它一些民族的童谣。【教学重点】学会念课本上的童谣。【教学准备】课本上的童谣,准备一些其他民族的童谣,黑板,粉笔。【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前一节课学习了我们汉族的一些童谣,学得都非常好。同学们还有谁知道其他一些民族的童谣吗?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别的民族的一些童谣。3.教师板书课题《其他民族童谣欣赏》。二、学习童谣1.师:同学们请翻开课本第9页,让学生先看课本上的第一首童谣,看看是否自己以前读过或自己是否会读。2.指定一名同学试着读童谣《采果季节谣》,其他同学认真听。3.读完后再让别的同学给先面的同学评价,看是否读得好或是否有错误。4.教师给大家泛读课本上的童谣,学生跟读。5.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指导。6.教师指定学生起来读童谣,让别的同学仔细看。7.再让别的学生评价刚才读童谣的同学。8.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其他几首童谣。三、童谣游戏1.师:大家都学会念这些童谣了,下面我们就来做个游戏。我们2人一组,边念童谣边击掌。老师先示范,再让学生跟着做。2.让做的好的学生上来表演。四、学习其他童谣教师出示一些别的民族的童谣,带领大家诵读。五、小结师:同学们今天学会了另外一些童谣,大家都很不错。六、板书2.其他民族童谣欣赏《人家姑娘哪样美》《摇篮曲》二、好玩的游戏1.女孩子喜欢玩的游戏【教学目标】:1.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游戏的知识。2.学会“丢手娟”、“跳皮筋”、“拍巴掌”、“踢毽子”女孩子常玩的游戏。5.了解除课本以外的其它一些女孩子喜欢玩的游戏。【教学重点】学会课本上的女孩子玩的一些游戏。【教学准备】手娟,皮筋,毽子。【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都喜欢玩什么游戏?学生回答后老师接着提问:同学们都喜欢玩游戏,哪么,女同学都喜欢什么游戏呢?谁来说一说?(请女同学发言)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女孩子喜欢玩的游戏。板书:1.女孩子喜欢玩的游戏二、学习游戏1.丢手绢(1)师:同学们有没有玩过丢手绢的游戏?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怎么玩的呢?(2)学生回答完后让学生看课本16-17页的游戏介绍。(3)看后再让学生介绍游戏的玩法。(4)教师小结这个游戏的玩法:游戏时,女孩子围坐成圆圈,拍着手唱《丢手绢》的歌谣,一个女孩子拿着手绢在圈外跑,悄悄地把手绢丢在某个女孩子的身边后,然后围着大家再跑一圈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在这期间,如果有人发现自己身后有手绢,拿起手绢并抓住那个女孩子,这个人就赢了。输了的人被罚表演节目。(5)学唱《丢手绢》歌:老师带领大家学唱《丢手绢》的歌,边拍手边唱。2.跳皮筋:用同样的方法教会学生跳皮筋这个游戏。3.《拍巴掌》游戏:教师教会学生这个游戏。4.踢毽子:教师按课本介绍这个游戏的玩法。三、游戏实践教师带领大家到户外做本节课学习的游戏。四、全课小结师:同学们今天学了这些多游戏,高兴吗?以后大家下课后都可以玩这些游戏,有别的游戏的,大家互相学习玩。五、板书1.女孩子喜欢玩的游戏丢手绢跳皮筋拍巴掌踢毽子2.男孩子喜欢玩的游戏【教学目标】1.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游戏的知识。2.学会“斗鸡”、“砸三角”、“纸飞机”男孩子常玩的游戏。6.了解除课本以外的其它一些男孩子喜欢玩的游戏。【教学重点】学会课本上的男孩子玩的一些游戏。【教学准备】纸【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师:上节课大学学习了女孩子喜欢玩的游戏,大家下课以后有没有玩?好不好玩?2.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说:上节课学了女孩子喜欢玩的游戏,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一些男孩子喜欢玩的游戏,好不好?3.教师板书:2.男孩子喜欢玩的游戏4.教师让大家说一说男孩子喜欢玩什么样的游戏。二、学习玩法1.《斗鸡》游戏:(1)师:男同学很喜欢这个游戏,谁来说一说这个游戏怎么玩?(2)学生回答完后教师根据课本介绍这个游戏的玩法。2.《砸三角》游戏:(1)师:同学们有玩过这个游戏吗?怎么玩呢?谁来说一说?(2)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学生看课本23页的内容,再让学生说玩法。(3)教师小结这个游戏的玩法。3.《纸飞机》游戏:(1)师:男同学都会折纸飞机吧?(2)教师介绍:折好以后把飞机投向高空,让它飞得越高越远越好。4.纸飞机的折法:教师按课本教学生折纸飞机。三、游戏实践1.教师带领大家到户外玩本节课学的游戏。2.让学生玩他们自己知道的另外一些游戏。四、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男孩子喜欢玩的游戏,大家都学得很好,玩得很高兴。五、板书2.男孩子喜欢玩的游戏斗鸡砸三角纸飞机3.大家都喜欢玩的游戏【教学目标】1.向学生介绍一些平时大家都爱玩的游戏的知识。2.学会“石头、剪子、布”、“挑木棍”、“城门城门几丈高”、“蹲的蹲、站的站”、“东南西北”大家常玩的游戏。3.了解除课本以外的其它一些游戏。【教学重点】学会课本上的大家喜欢玩的一些游戏。【教学准备】纸,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师:同学们还记得前几节课我们学习的游戏吗?都喜欢玩吗?2.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说: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一些大家都喜欢的游戏,好不好?3.学生回答后引出课题,并板书:3.大家都喜欢玩的游戏二、学玩游戏1.学习“石头、剪子、布”:(1)师:同学们都玩过“石头、剪子、布”这个游戏,谁能具休说一说是怎么玩的?(2)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捏起拳头代表石头,伸出食指和中指代表剪子,整个手掌打开代表布。石头赢剪子,剪子赢布,布赢石头。孩子们一起说:“石头、剪子、布”!同时用手比出石头、剪子、布中的一种手势、看看谁会赢。(3)学生玩这个游戏。2.游戏“挑木棍”:(1)师:同学们玩过“挑木棍”这个游戏吗?谁能说一说?(2)教师介绍这个游戏的玩法:各自拿出相同数量冰棒棍撒在地上,其中一个孩子用自己留在手上的一根小木棍,轻轻地、一根一根地挑动地上这些小木棍。如果没有碰到别的木棍,那么挑起的小木棍就归自己了;如果碰到了别的小木棍,就要停下来让别的孩子来挑。(3)学生试玩这个游戏,教师指导。3.“城门城门几丈高”:(1)师:同学们应该也玩过这个游戏,谁来为我们演示一下?(2)教师说玩法,让同学来演示。4.“蹲的蹲、站的站”:(1)教师介绍这个游戏的玩法。(2)学生试玩这个游戏。5.“东南西北”:(1)教师先介绍这个游戏,再让学生动手折一折“东南西北”。(2)用折好的“东南西北”让学生一起玩这个游戏。三、游戏实践让学生玩一玩刚才学过的这几个游戏。四、总结让学生说一说今天都学到了什么?五、板书3.大家都喜欢玩的游戏“石头、剪子、布”“挑木棍”“城门城门几丈高”“蹲的蹲、站的站”“东南西北”三、云南十八怪1.鸡蛋用草串着卖,粑粑饼子叫饵块【教学目标】1.向学生介绍云南十八怪中的第一怪“鸡蛋用草串着卖,粑粑饼子叫饵块”。2.知道云南第一怪是哪一怪。3.认识云南的特产,饵块。【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云南的第一怪。【教学准备】图片,黑板,粉笔【教学过程】一、引入1.师:同学们知道云南的十八怪吗?(让学生讨论后回答)2.师:同学们知道云南的第一怪吗?3.学生回答后教书板书:鸡蛋用草串着卖,粑粑饼子叫饵块4.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云南的第一怪。二、学习云南第一怪1.师:同学们请自己先看一看课本35-36页的内容,待会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云南的第一怪是怎么回事。2.学生读完后让几个学生起来讲解一下“鸡蛋用草串着卖,粑粑饼子叫饵块”是怎么一回事。3.学生回答完后教师总结讲解:鸡蛋用稻草包裹串起来卖,通常是十个鸡蛋串成一串。这样包装鸡蛋不易破碎,就像一件奇特的艺术品。饵块是一种用米做成的食品,可以切成丝、切成片,可以煮了吃或者炒来吃。有一种圆形薄饼似的饵块,放在炉子上烤一烤,再抹点酱,吃起来特别香。4.师:同学们还知道饵块的别的做法和吃法吗?(学生交流后汇报)三、总结师:同学们今天都学到了什么?(学生发言)四、板书1.鸡蛋用草串着卖,粑粑饼子叫饵块2.石头长到云天外,山洞能与仙境赛【教学目标】1.向学生介绍云南十八怪中的第二怪“石头长到云天外,山洞能与仙境赛”。2.知道云南第二怪是怎么回事。3.认识云南的一些自然风光。【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云南的第二怪。【教学准备】图片,黑板,粉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云南的第一怪,同学们都还记得是哪一怪吗?2.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说: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云南的另一怪:“石头长到云天外,山洞能与仙境赛”。(边说边板书)3.师:有哪个同学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谁来回答一下。4.师:下面就请大家看课本37和38页,先自习一下课本。二、新授课1.师:同学们看了课文以后知道“石头长到云天外,山洞能与仙境赛”是什么意思了吗?2.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1)同学们有到过石林玩的吗?(有到过的让学生谈一谈石林的情况)昆明市区东南面的石林被誉为“世界地质公园”,那里有形状千奇百怪的石头,有的高耸入云,有的秀丽多姿,这样的风景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2)教师用一些石林的图片或电影展示给学生看。3.师:同学们有的到过石林,觉得很好玩,有没有别的人到过一些好玩的溶洞玩过吗?谁来说一说?4.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1)云南有许多溶洞与地下河流,这些溶洞里千姿百态的景观以及穿洞而过的地下河流,在灯光的映照下,犹如仙境一般。2)展示一些云南溶洞的图片或影像给学生看。三、小结师:同学们这节课都学到了什么?(学生发言)四、作业找一些反映云南风光或风俗的照片贴在课本上的方框里。五、板书2.石头长到云天外,山洞能与仙境赛3.花腰斗笠反着戴,日月星辰披起来【教学目标】1.向学生介绍云南十八怪中的另一怪“花腰斗笠反着戴,日月星辰披起来”。2.知道云南第三怪是怎么回事。3.认识云南的一些民族特异的穿戴。【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云南的第三怪。【教学准备】图片,黑板,粉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师:同学们前几课都是学云南的十八怪。同学们学得都很不错,谁来向大家说一说前几节课学到的知识。2.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花腰斗笠反着戴,日月星辰披起来3.师: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云南的第三怪。二、新授课1.师:同学们知道云南有哪些少数民族吗?他们的穿戴是怎么样的,和我们汉族有什么不一样的吗?2.学生讨论后自己发言。3.教师小结:1)同学们知道的还不少。居住在元江、新平一带的花腰傣姑娘,头上常常戴着一顶奇怪的斗笠,这种斗笠凹面朝天,既挡住了阳光又接住雨水,远远看去,就好像反戴斗笠。2)生活在丽江的纳西族妇女所穿羊皮披肩的背饰上,有七个圆形彩线绣花布盘,象征日月星辰,因此,纳西族妇女的服饰被称为“披星戴月”,它表现了纳西族妇女勤劳的美德。3)图片或影像展示一些别的民族的服饰。三、小结师:同学们今天学到了什么?(学生发言)四、板书3.花腰斗笠反着戴,日月星辰披起来4.这边下雨那边晒,四季衣服同穿戴【教学目标】1.向学生介绍云南十八怪中的另一怪“这边下雨那边晒,四季衣服同穿戴”。2.知道云南第四怪是怎么回事。3.认识云南的一些特异的气候。【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云南的第四怪。【教学准备】图片,黑板,粉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师:同学们学习了云南的三怪,有没有人知道云南的第四怪是什么?2.学生回答后板书:这边下雨那边晒,四季衣服同穿戴3.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云南的第四怪:“这边下雨那边晒,四季衣服同穿戴”。二、新课1.师:同学们有谁知道“这边下雨那边晒,四季衣服同穿戴”是什么意思吗?(学生自由发言)2.师:同学们说的都不够准确,不够好,请大学看课本42-43,看一看课本上是怎么介绍的。3.教师让学生汇报自学看书的结果。4.教师小结“这边下雨那边晒”形容的是云南多变的气候。在云南,经常可以看到同一座山的两面有着不同的天气,这边太阳高照,那边却下着大雨。同学们有看到过这种情况吗?看到的谁来给大学说一说。云南大部分地区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这样的气候使得人们一年四季的衣着没有太大变化,经常在同一天里看到人们有的穿衬衣,有的穿毛衣,有的甚至穿棉衣。但是一到下雨的时候,气温就会变得很低,被称为“一雨便成冬”。同学们有这样的体验吗?让学生说一说。三、总结师:同学们今天学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四、作业完成课本44页的练习。五、板书4.这边下雨那边晒,四季衣服同穿戴5.有话不说歌来代,峡谷溜索比船快【教学目标】1.向学生介绍云南十八怪中的另一怪“有话不说歌来代,峡谷溜索比船快”。2.知道云南第五怪是怎么回事。3.认识云南的一些习俗。【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云南的第五怪。【教学准备】图片,黑板,粉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师:同学们前面学过了云南的四怪,还记得吗?谁来说一说?2.师:同学们有知道云南的第五怪的吗?(学生发言)3.教师板书:5.有话不说歌来代,峡谷溜索比船快4.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云南的第五怪:“有话不说歌来代,峡谷溜索比船快”。二、新课1师:同学们有谁知道“有话不说歌来代,峡谷溜索比船快”是什么意思吗?(学生自由讨论,发言)2.师:同学们对这个问题不太清楚,请大家看课本45-46页的内容。看完后请同学们来介绍一下。3.学生汇报。4.教师小结:云南的山高谷深,交通不便。隔山相望的人们互相交流时,唱歌确实要比讲话的效果好得多。因此,云南的少数民族喜欢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心声。有没有哪一个同学会唱云南的一些山歌?会唱的唱给大家听一听。云南不仅高山峡谷众多,而且峡谷间水流湍急,在这样的水流中行船非常危险。于是,看似危险的溜索就成为生活在这些地方的人们最快捷、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有谁见过课本上介绍的溜索或亲自坐过的吗?有的和大家说一说。教师图片或影像展示云南的山歌和溜索。三、小结师:同学们今天学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四、板书5.有话不说歌来代,峡谷溜索比船快6.火车没有汽车快,火车最早通国外【教学目标】1.向学生介绍云南十八怪中的另一怪“火车没有汽车快,火车最早通国外”。2.知道云南第六怪是怎么回事。【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云南的第六怪。【教学准备】图片,黑板,粉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师:同学们学了云南的五怪,都还记得吗?谁来说一说?(学生发言)2.师:有谁知道云南的第六怪是什么吗?知道的谁来说一说?3.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火车没有汽车快,火车最早通国外4.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云南的第六怪:“火车没有汽车快,火车最早通国外”。二、新课1.师:同学们对云南的第六怪理解的还不错,但还不够清楚准确,请大家看课本47-48页的内容,看完请同学起来说一说。2.学生看完后汇报看书的情况。3.教师小结:由于云南地形复杂、山高路险,铁路坡度大,火车盘山而行,导致火车比不上汽车快。同学们有谁坐过火车的吗?请举手?坐过的同学来说一说坐火车时的感受。云南最早的铁路是由法国人投资修建的滇越铁路,它不是通向国内,而是由昆明至越南海防。我们住在七江的同学最有感受,哪里就是有一条通往越南的铁路,没去的同学有机会的时候可以去七江看一看云南的第一条铁路。教师展示一些云南火车的图片或影像。三、总结师:同学们今天都学会了什么?(学生发言)四、作业完成课本49页的练习。五、板书6.火车没有汽车快,火车最早通国外7.豆腐长毛烧着卖,竹筒当做水烟袋【教学目标】1.向学生介绍云南十八怪中的另一怪“豆腐长毛烧着卖,竹筒当做水烟袋”。2.知道云南第七怪是怎么回事。3.教育学生不要吸烟。【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云南的第七怪。【教学准备】图片,黑板,粉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师:同学们学了云南的六怪,学得都还不错?谁来说一说?(学生发言)2.师:同学们有谁知道云南的第七怪是什么吗?谁来说一说。3.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7.豆腐长毛烧着卖,竹筒当做水烟袋”4.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云南的第七怪:“豆腐长毛烧着卖,竹筒当做水烟袋”。二、新课1.师:谁来说一说“豆腐长毛烧着卖,竹筒当做水烟袋”是什么意思?大家都吃过烧豆腐吧?见过竹烟筒吗?谁来说一说。2.师:请同学们看课本50-51页,看看课本上是怎么给我们介绍的。3.学生汇报。4.教师小结:云南好吃的豆腐来自建水、石屏等地,那里的豆腐制作工艺独特,闻起来臭,有的还长着行,但放在炭火上烤一烤,再配上作料,吃起来很香。城里的街上就有卖烧豆腐的,相信大家都吃过,味道是不是很好?云南竹类资源丰富,竹子的利用也十分广泛,有竹笠、竹椅、竹楼等等,其中竹烟筒极具特色。吸烟时,烟气通过蓄水的长竹筒,发出有节奏的咕嘟声,有声有味。家里有竹烟筒的举手。大家差不多都见过家里人吸烟筒,这是种不好的习惯,我们要不要学?(学生回答)教师教育大家不要学大人一样的抽烟,吸烟筒。三、总结师:同学们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四、板书7.豆腐长毛烧着卖,竹筒当做水烟袋8.牛奶做成扇子卖,四季鲜花开不败【教学目标】1.向学生介绍云南十八怪中的另一怪“牛奶做成扇子卖,四季鲜花开不败”。2.知道云南第八怪是怎么回事。【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云南的第八怪。【教学准备】图片,黑板,粉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师:同学们吃过乳扇吗?去过昆明的斗南鲜花交易市场吗?(学生回答)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入: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云南的第八怪:“牛奶做成扇子卖,四季鲜花开不败”。3.教师边板书:8牛奶做成扇子卖,四季鲜花开不败二、新课1.师:同学们好多都还不知道乳扇是什么,下面,请大家看一看课本52-53页,了解一下什么是乳扇。2.学生汇报自习的情况。3.教师介绍:乳扇是生活在大理的白族人民以当地出产的鲜牛奶为原料制成的,因为形状像扇子而得名。乳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大理有名的特色食品。以后同学们有机会要去大理亲身品尝一下乳扇。当然,昆明现在也有卖的,去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