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课时1 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024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统编版)_第1页
专题三 课时1 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024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统编版)_第2页
专题三 课时1 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024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统编版)_第3页
专题三 课时1 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024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统编版)_第4页
专题三 课时1 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024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统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

专题一大单元

二轮

专题复习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课时1、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干构建专题概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进入新时代,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基本原则贯彻新发展理念理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开放发展世界形势实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原因: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内容:6个体系+1个体制要求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基础要求要求素养落实科学把握新发展理念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措施,辩证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科学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新发展理念,认同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政治认同践行新发展理念,运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公共参与贯彻新发展理念核心考点一命题感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高考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高考试题关注生活、关注实际,选择题或主观题都有考查。核心整合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内涵---是什么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2)原因----为什么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立场观点方法,确立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措施怎么办

①发展为了人民,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②发展依靠人民,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③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前挂后联(1)目标宗旨观: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2)人民当家作主思想: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必须充分发扬人民民主。(3)历史主体思想: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4)群众路线思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5)造福世界人民思想: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的发展惠及世界各国人民。2.贯彻新发展理念

重要性措施创新发展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重要性措施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开放发展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重要性措施共享发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推动科技创新的措施深化拓展(1)人是关键因素: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2)指导思想:贯彻创新发展等新发展理念,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3)市场调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4)市场秩序: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打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创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的环境。(5)分配激励: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让科技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通过对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激发全社会科技创新的活力。(6)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手段,保护和支持我国的技术创新,推动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7)财政作用:发挥国家财政、税收在科技等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通过国家财政对科技研究、科技应用的充足投入,推动科技创新。(8)创新主体: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对劳动者职业技能的培训。推动科技创新的措施深化拓展(9)所有制结构: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既要发挥好国有经济在支持科技进步上的关键作用,又要发挥好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技术创新上的作用。(10)对外开放:加强对外开放,做好“引进来”,推动引资、引技和引智相结合,在合作中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推动科技创新的措施深化拓展一、为什么创新----国家----why(1)重要性、地位(原因):①创新是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②创新是第一动力,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

(2)意义:①坚持创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②有利于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培养新动能新业态,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经济结构,有利于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有利于建设制造强国,有利于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③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增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有利于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提高国际竞争力,掌握主动权和国际竞争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拓展延伸——关于创新拓展延伸——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1)国家角度:

①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创新理念、建设创新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

②完善国家宏观调控,加大财政、税收、信贷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创新。

③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打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创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的环境;

④完善我国分配制度,鼓励技术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尊重知识、人才、创造

,激发全社会科技创新的活力、主动性和创造性

⑤充分发挥市场在创新中的决定性作用,让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⑥对外开放:加强对外开放,做好“引进来”,推动引资、引技和引智相结合,在合作中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⑦所有制结构: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既要发挥好国有经济在支持科技进步上的关键作用,又要发挥好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技术创新上的作用。

(2)企业角度: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发挥创新主体的作用。②建立鼓励创新的机制和分配方式,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③提高经营管理者和劳动者的素质;④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注意消化、吸收和再创新。(3)劳动者角度:

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国家、政府: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宏观调控(两策作用),创新机制体制,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既发挥国有经济在科技进步上的关键作用又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创新的重要作用;坚持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激励作用;引进技术,推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创新中决定性作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企业和劳动者: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依靠科技、加强管理;提高素质;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加大研发投入。核心归纳----如何创新(简约版)时政术语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在科技自立自强和国际科技合作辩证统一的条件下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推动高质量发展核心考点二命题感悟高考试题关注生活、关注实际,以选择题或主观题形式,或单独或综合考查相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

核心整合推动高质量发展内涵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原因①必要性: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②重要性: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措施构建新发展格局①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②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③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④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教育、科技、人才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时政术语(1)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名词解析:现代产业体系是发展经济学概念,是以智慧经济(含数字经济)为主导、大健康产业为核心、现代农业为基础、通过五大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知识业)的融合实现产业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形态。现代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宏观产业结构。高附加值,是现代产业体系的灵魂;创新性、再生性、生态性、系统性、规模性、精准性,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本质特征。现代产业体系既是发达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形态,也是智慧经济时代发展中国家实现赶超战略的产业形态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01

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02

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03

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更好统筹消费和投资,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促进消费稳定增长。积极扩大有效投资。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04

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进财税金融等领域改革。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05

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推动外贸质升量稳。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拓展(1)发展理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P43(2)根本目的: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P38(3)体制保障: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P25(4)着力点: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到实体经济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P41(5)转换动力: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新产业、新动能新技术,发展新质生产力。P35+41(6)发展战略:实施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P41(7)必要条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P42(8)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P41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拓展知识拓展: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性(1)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3)人才是第一资源。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顶尖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4)创新是第一动力。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我们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怎么办①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