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第一次学情调研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第一次学情调研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第一次学情调研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第一次学情调研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第一次学情调研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第一次学情调研测试)历史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3.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0.5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将对应题目的选项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填涂〖答案〗选项.)1.相传刘邦在用剑斩杀了白帝之子化身的白蛇后,得知了自己赤帝之子的身份。西汉建立后,此剑成为国之重器。到了东汉,皇帝出行时有专人背负此剑随行。两汉统治者将斩蛇剑视为国之重器的动机是()A.借助历史规范仪卫制度 B.弘扬尚武勇毅政治传统C.将汉代天命思想符号化 D.强化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汉代中国。相传刘邦是赤帝之子,用剑斩杀了白帝之子化身的白蛇,这一传说被认为是汉朝推翻秦朝具有合法性的证明,两汉统治者将斩蛇剑视为国之重器,因为斩蛇剑是汉朝顺应天命的体现,C项正确;斩蛇剑是汉朝顺应天命的体现,并非一般的仪卫用品,排除A项;斩蛇剑象征汉朝的正统地位,而非象征勇武,排除B项;刘邦斩白蛇体现阴阳家的五德始终说,而非儒家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2.1913年2月28日,《新闻报》刊载漫画《醉翁之意》,亭中正在饮酒的人物是宋教仁。该漫画意在说明宋教仁()A.缺乏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B.把推翻封建专制作为目标C.以议会斗争追求政治抱负 D.争取再造共和的坚定决心〖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3年的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辛亥革命后,宋教仁致力于通过政党政治和建立责任内阁制这两种手段,反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漫画中的“醉翁之意”、“总统”、“内阁”和“国会”等都反映了以议会斗争追求政治抱负,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人民群众的问题,排除A项;辛亥革命已经推翻了封建专制,排除B项;争取再造共和的坚定决心是孙中山,排除D项。故选C项。3.1904年“甲辰恩科”是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其会试题有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见表)。这些试题()一、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三者孰为最急策。二、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三、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四、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五、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A.配合学堂选官制度,选录实用人才B.密切联系时务,以“中体西用”为准则C.力图注目世界,探求富强自救之策D.暗示西方文明之弊病,以提振国民信心〖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4年的中国。材料反映的是新政期间,科举考试的内容重视考察世界各国的治国策略,这反映出清政府试图学习西方以图自救,所以是力图注目世界,探求富强自救之策,C项正确;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确立学堂选官制度。但材料无法体现对其的配合,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到了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不涉及中学为体,排除B项;材料中有暗示西方文明的弊病,但主旨信息是清末重视学习各国的先进经验,该选项较为片面,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D项。故选C项。4.《大明律》特设《讲读律令》,规定“百司官吏”“务要熟读讲明律意”,并制订罚则:官员按期考试,“若有不能讲解、不晓律意者”,初犯罚薪、再犯者笞、三犯递降叙用;至于“百工技艺诸色人等”,若能熟读通晓“律意”,可于初犯过失罪刑时“并免一次”。此律令旨在()A.普及法律知识 B.健全法律制度体系C.加强官员考核 D.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目的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明朝。特设《讲读律令》让官吏熟读律令有利于加强对法律的理解,能够提高国家治理效能,D项正确;A项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排除A项;仅仅通过《讲读律令》无法看出体系的构建,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对法律的理解,和官员考核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5.有学者指出,如果根据君主主权乃至“朕即国家”的理论,法国大革命的起义者无疑都是叛国者,但最终被以“叛国罪”处决的,恰是试图勾结外国君主共同镇压革命的路易十六及其王后。这反映了当时法国()A.大革命的进程具有激进性 B.人民的人权意识较薄弱C.建立军事独裁具有必然性 D.民族国家观念内涵变化〖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的法国。材料表明在法国大革命中以“叛国罪”处死的是镇压革命的路易十六和王后,不是起义者,这说明民族国家内涵发生了变化,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叛国罪”处死的对象的变化,不涉及大革命的进程,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人民的人权意识,排除B项;材料只是体现了“叛国罪”处死对象的变化,不涉及建立军事独裁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6.1957年10月,周总理指示外交部“必须配齐所有兄弟国家和各重要资本主义国家语言的翻译”,以外国语学院为培训基地,国家出资聘请专家。20世纪60年代中期,国家又制定了培养翻译的五年规划。这些举措()A.意图完善国民教育体系 B.出于打开外交局面的需要C.逐步开启了全方位外交 D.标志着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答案〗B〖解析〗根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据材料“必须配齐所有兄弟国家和各重要资本主义国家语言的翻译”“以外国语学院为培训基地,国家出资聘请专家。20世纪60年代中期,国家又制定了培养翻译的五年规划”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的外交工作亟须取得突破,国家通过培养翻译人才适应外交工作的新发展,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培养翻译人才,不能整体体现“国民教育体系”,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形成全方位外交格局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排除C项;材料只能体现外交的发展,但信息无法反映“外交政策走向成熟”,排除D项。故选B项。7.明初,田税一律征收粮食,称为本色。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下令天下郡县税粮均可以布、绢、棉花等实物和银钱代纳,称作折色。折色的推行()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利于改变经济结构C.推动赋税制度变革 D.加重百姓赋税负担〖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明初(中国)。据材料可知,折色改变了政府赋役征收的形式,有利于民间种植或者织造布、绢、棉花等实物,有利于改变经济结构,B项正确;材料强调折色的征收形式的变化,没有征收数量的增加,无法推知政府收入增加和百姓的负担的加重,排除A、D项;折色是赋税征收形式上的变化,并未推动赋税制度的变革,逻辑推理错误,排除C项。故选B项。8.关于农业的起源众说纷纭,西方学者贝廷杰认为是源于人口增长的压力;也有学者认为是气候变化导致的;还有学者认为是竞争宴享的结果;另有富裕采集说、社会结构变迁说等等。据此可知()A.历史学的学术研究是一个累积的过程 B.历史研究具有多元视角C.历史学的研究有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 D.历史研究深受时代影响〖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世界。关于农业起源,从不同角度分析得出了不同观点,表明历史研究具有多元视角,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关于农业起源的观点是先后提出的,未提及后来的观点吸取了先前研究成果,不能得出“是一个累积的过程”,排除A项;材料提及关于农业起源的观点的内容,未提及其影响,不能得出“有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不同时代关于农业起源的不同观点,不能得出“深受时代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9.《后汉书·张让传》记载,掖庭令毕岚“作翻车、渴乌,施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以省百姓洒道之费”。《魏略》则记载“马钧居京师,有地可为园,患无水以灌,乃作翻车,令童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出更入,其巧百倍于常”。翻车的这一变化体现出()A.社会环境的变化影响技术转型 B.农田灌溉工具技术不断提高C.由洒水工具到灌溉工具的演变 D.由人力到自然力的动力进步〖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和魏晋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毕岚制作的翻车是一种洒水车,尚未用于灌溉农田,马钧加以改进,并首先将翻车用作灌溉田地,因此翻车的这一变化体现出由洒水工具到灌溉工具的演变,C项正确;东汉时期社会相对安定,三国时期战乱较多,翻车技术却得到改进,排除A项;东汉时期毕岚制作的翻车尚未用于灌溉农田,排除B项;灌溉工具翻车是以人力作为动力的,排除D项。故选C项。10.如图为清中期至民国初年辣椒在西南地区的引种示意图。中医认为辛辣食材具有祛湿散寒的功效,辣椒成为川菜的主要调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辣椒通过移民途径传入西南地区 B.西南地区居民重视中医养生C.物种交流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D.辣椒种植成为当地主要产业〖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代(中国)。据题意可知,随着辣椒在西南地区的种植,其他省份移入西南地区的人口也逐渐接受了辣椒,使辣椒成为日常饮食的调料之一,说明物种交流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C项正确;根据“通过商贸由‘西南丝绸之路’传入云南”可知辣椒是通过商贸传入西南地区的,排除A项;辣椒成为日常饮食的调料与当地的地理环境以及气候条件有关,并不能说明西南地区居民注重中医养生,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辣椒种植成为主要产业,排除D项。故选C项。11.唐朝以前,庄园持有者多为宗室、功臣、外戚等地主豪强,庄园基本上都为“豪强庄园”;唐朝以后,庄园的实际控制者则逐渐转变为富民阶层,“富民庄园”显著增多。这反映了()A.庄园主阶层的开放性提高 B.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C.土地兼并问题的逐渐缓解 D.士族门阀势力的消失〖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朝以后,庄园的实际控制者不再仅限于特定的社会阶层,如宗室、功臣等,而是扩展到了更广泛的富民阶层,这表明庄园主阶层的开放性有所提高,A项正确;中国古代的主要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这一政策在唐朝前后变化不是很大,排除B项;土地兼并在唐朝以后并没有逐渐缓解,如宋朝的基本国策就是不抑兼并,明朝的土地兼并现象也很明显,排除C项;虽然士族门阀势力的变化可能影响庄园主阶层的构成,但材料中并没有明确提到士族门阀势力的消失,排除D项。故选A项。12.1498年2月,达·伽马到达非洲东海岸莫桑比克港。据船队记载,该港有许多阿拉伯人在此经商,并对船队很友好,但获知其来历后,表现出明显的敌视,并拒绝再供应淡水和食物。达·伽马用炮轰击阿拉伯人,并抢夺其船只离去。这场冲突的实质是()A.新航路对旧航路构成的挑战 B.殖民地人民对殖民者的反抗C.对世界经济中心地位的争夺 D.海上商路与陆上商路的较量〖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498年(世界)。在达·伽马开辟到达印度的新航路之前,阿拉伯人控制着印度洋上的贸易,因此达·伽马船队与阿拉伯人的冲突实质是新航路对旧航路构成的挑战,A项正确;当时达·伽马并未开始对非洲进行殖民统治,排除B项;当时处于新航路开辟的初期,世界尚未连为一体,“争夺世界经济中心”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达·伽马与阿拉伯人都主要通过海上商路开展贸易,排除D项。故选A项。13.如图所示为1874~1904年中国旧土布(用土纱手工织成的布)与新土布(用机纱手工织成的布)价格情况(单位:文/尺)。由此可推知,此时期中国()A.经济结构发生质变 B.民众的购买力提升C.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D.逐渐沦为原料产地〖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874——1904年中国旧土布(用土纱手工织成的布)与新土布(用机纱手工织成的布)价格情况”可知,1874—1904年,中国旧土布的价格逐渐超过新土布,价格差距呈扩大趋势,这导致旧土布的市场竞争力减弱,促使纺与织分离,家庭手工业走向破产,即自然经济逐渐瓦解,C项正确;这一时期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经济结构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排除A项;图中旧土布和新土布的价格变化,体现不出民众的购买力,排除B项;材料没有说明机纱是来自国外还是国内,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14.在2022中国电子商务大会上,商务部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21)》显示,2021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2.3万亿元,同比增速19.6%,……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达到6727.8万人。由此可知,电子商务()A.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 B.推动了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C.有利于稳增长、带就业 D.打通了电商“走出去”的瓶颈〖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2021年的中国。根据材料“2021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2.3万亿元,同比增速19.6%,……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达到6727.8万人”可知,电子商务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人数,C项正确;电子商务受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排除A项;2001年加入WTO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跨境电商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15.根据出土的苏美尔乌尔第三王朝时期的35000余份档案文献记载,当时的对外贸易管理机构周密、高效、守法,文献档案内容极其详尽、细致,每条商贸道路上设有驿站,提供各种服务。材料可用于说明苏美尔乌尔第三王朝时期()A.国内市场的形成 B.对外贸易的繁荣 C.文化交流的频繁 D.商业规模的扩大〖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亚)。根据材料“苏美尔乌尔第三王朝时期的35000余份档案文献记载,当时的对外贸易管理机构周密、高效、守法”信息可知,苏美尔人非常注重对外贸易的管理,注重对外贸易的通道配套设施的建设,说明苏美尔对外贸易的繁荣,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外贸易,与国内市场的形成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的发展,与文化交流的频繁、商业规模的扩大无关,排除CD项。故选B项。16.19世纪中期,英国大部分原棉自美国进口。经济史学者罗斯托曾感叹,“美国为自己在南方建立了一种传统社会,这个社会是兰开夏郡的附属品,以后则是英格兰纺织厂的附属品”。他意在说明()A.国际产业链分工不平等 B.英国强迫美国成为原料产地C.英国殖民统治根深蒂固 D.南北战争造成美国贸易亏损〖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这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中期。依据材料概括可知:19世纪中期,英国大部分原棉自美国进口,美国成为了英格兰纺织厂的附属品,可见工业革命后,英国的生产力大大提升,美国成为了英国的原来产地,而英国则制造工业品,获取更高的利润,体现了国际产业链分工不平等,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美国南部的发展是受到英国强迫的,排除B项;美国在18世纪就获得了独立,英国殖民统治根深蒂固,说法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美国内战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货币在漫长的丝绸之路历史上早已经历了国际化的过程,其中宋代货币国际化程度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考古挖掘显示辽境内出土的钱币主要为宋朝钱币,占数量70%以上。……近年发现的若干金代窖藏中,出土了大量宋辽钱币,其中宋钱占70%以上。从西夏遗址、窖藏和考古发掘中发现,宋钱币占西夏流通钱币总数的90%上。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地均有大量的宋币出土。……有统计显示,到1959年止,东非发现中国、罗马、埃及等国古代钱币中中国钱币占57%,其中能鉴定出年代的又有91%是宋钱。——摘编自崔蕊满《宋代钱币的国际化程度考》材料二

嘉靖时期的吏部左侍郎靳学颜认为白银“寒之不可衣,饥之不可食”,其与铜钱、海肥(一种贝壳,在云南被用作货币)用于流通计价的功能并无明显区别。顾炎武分析了流通货币从铜钱经纸钞最后演变为白银的动态过程,“钞法之兴,因于前代,未以银为币而患(铜)钱之重,乃立此法”“今日上下皆银,轻装易致,而纸币自无所用。故洪武初欲行钞法,至禁民间行使金银,以奸恶论而卒不能行。及乎后代,银日盛而钞日微,势不两行,灼然易见”。——摘编自徐永辰《晚明时期货币思想转型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钱币国际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靳学颜、顾炎武对明代货币改革的看法。〖答案〗(1)宋代经济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市场广阔:宋代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宋代币制先进,货币体系完善;货币信誉良好,具有货币流通与财富收藏的双重价值。(2)靳学颜认为白银作为货币并没有太大的价值,白银的使用不关系百姓的民生,因此用作流通和铜钱的价值相差不大,靳学颜否认了白银作为官方货币的必要性,无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一观点带有浓厚的重农抑商色彩;顾炎武认为白银作为货币轻便,利于商品交易的进行,与宝钞相比,白银的通行优势更加明显,顾炎武的观点顺应了晚明时期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充分彰显了顾炎武工商皆本的思想,对于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具有重要作用。〖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中国古代货币在漫长的丝绸之路历史上早已经历了国际化的过程,其中宋代货币国际化程度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近年发现的若干金代窖藏中,出土了大量宋辽钱币,其中宋钱占70%以上。从西夏遗址、窖藏和考古发掘中发现,宋钱币占西夏流通钱币总数的90%上。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地均有大量的宋币出土。……有统计显示,到1959年止,东非发现中国、罗马、埃及等国古代钱币中中国钱币占57%,其中能鉴定出年代的又有91%是宋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宋代经济发达;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地均有大量的宋币出土体现了这时期海外贸易繁荣,市场广阔;海外贸易的发展也体现了宋代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币制先进,货币体系完善,货币信誉良好,具有货币流通与财富收藏的双重价值等方面分析原因。【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代(中国)。根据材料“寒之不可衣,饥之不可食”“其与铜钱、海肥(一种贝壳,在云南被用作货币)用于流通计价的功能并无明显区别”可知,靳学颜认为白银作为货币并没有太大的价值,白银的使用不关系百姓的民生,因此用作流通和铜钱的价值相差不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靳学颜否认了白银作为官方货币的必要性,无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一观点带有浓厚的重农抑商色彩;根据材料“今日上下皆银,轻装易致,而纸币自无所用。故洪武初欲行钞法,至禁民间行使金银,以奸恶论而卒不能行。及乎后代,银日盛而钞日微,势不两行,灼然易见”可知,顾炎武认为白银作为货币轻便,利于商品交易的进行,与宝钞相比,白银的通行优势更加明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顾炎武的观点顺应了晚明时期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充分彰显了顾炎武工商皆本的思想,对于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具有重要作用。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近代早期英国人口与物价均呈倍增态势,使英国的粮食安全面临极大挑战,影响社会稳定。1587年,中央政府颁布饥馑政令书,授权掌握地方行政和司法大权的治安法官调查各地粮食供应情况和管制谷物市场;面包制造商、酿酒商、麦芽制造商购买谷物时必须持有治安法官颁发的许可证,而且要在开市至少一小时之后才能购买,以首先保证穷人的粮食供应;大宗购买谷物之人,如若超出个人和家庭所需,则要求他们就近在市场出售;未经批准,严禁谷物出口……。1598年,沃里克郡的治安法官因未能对谷物商的投机倒把行为予以管制而受到枢密院的批评。1622年,在饥荒时期本应用来制作穷人面包的大麦被用来酿造啤酒,枢密院敦促治安法官关闭所有非民众急需的啤酒馆。到17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定出饥荒的阴影,当然这也与该时期英国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各地农业经济之间的高度整合有着密切关系。——据初庆东《近代早期英国的粮食问题与政府应对》材料二: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始终把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形成了一整套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理念、战略、政策和做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中国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藏裱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粮食供给结构不断优化,粮食产业经济稳步发展。中国不仅成功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由“吃得饱”到“吃得好、吃得安全”的历史性转变,在保障粮食安全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据新华网《中国的粮食安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17世纪英国政府保障粮食安全措施的特点,分析英国率先走出饥荒阴影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障粮食安全所采取的重大举措。(3)除了上述材料中的举措,请你结合现实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出更多的建议。〖答案〗(1)特点:政府主导;发挥地方治安官的作用;颁布法令保障;内容全面广泛;弱势群体优先;优先保障内需,限制粮食出口;效果明显。原因:重商主义影响;政府的高度重;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土地私有制确立;农业生产技术革新;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各地农业经济之间的高度整合等。(2)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建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完整体系;坚持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农业改革;提高粮食现代化水平。(3)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推进全链条节约减损;建立爱粮节粮、健康消费的观念;重视气候变化,增强防灾备灾意识,提升应急保供能力;提升粮食安全法治保障水平等。〖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6-17世纪(英国)。第一小问特点,可从材料中英国政府保障粮食安全措施的信息入手概括特点,包括背景、过程、内容、影响等方面概括。 由材料一中“中央政府颁布饥馑政令书”、“沃里克郡的治安法官因未能对谷物商的投机倒把行为予以管制而受到枢密院的批评。”、“枢密院敦促治安法官关闭所有非民众急需的啤酒馆;”等信息可知,政府的推动;有法律保障;由材料一中“面包制造商、酿酒商、麦芽制造商购买谷物时必须持有治安法官颁发的许可证,而且要在开市至少一小时之后才能购买,以首先保证穷人的粮食供应;大宗购买谷物之人,如若超出个人和家庭所需,则要求他们就近在市场出售;未经批准,严禁谷物出口。”可知,措施全面广泛;弱势群体优先;优先保障内需,限制粮食出口;由材料一中“到17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定出饥荒的阴影”可知效果明显。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和对第一小问的分析,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上进行思考作答,政府积极推动与国家干预经济的重商主义的影响有关;经济上,高产农作物引进,增加粮食产量;随着圈地运动发展,土地私有制完成;农业生产技术革新,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各地农业经济之间的高度整合等。【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阅读梳理材料二中的信息进行概括即可,由材料二中“新中党和政府始终把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形成了一整套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理念、战略、政策和做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可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建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完整体系;由材料二中“”中国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藏裱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可知,坚持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由材料二中“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可知,推进农业改革;提高粮食现代化水平。【小问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本题为开放式〖答案〗,学生言之有理即可,例如: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政府抓粮的积极性;建立爱粮节粮、健康消费的观念;增强防灾备灾意识,提升应急保供能力;推进全链条节约减损;提升粮食安全法治保障水平等。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研究工业革命的过程中,人们提出了“起飞”"原工业化”和“勤劳革命”等新概念。概念释义起飞起飞,指一个或儿个新的制造业部门的迅速增长成为经济转变的强有力的,核心的引擎,促进了经济进步,并对整个社会发生支配性的影响原工业化资本主义工业化以前的农村工业发展称为原工业化,它是工业化的第一阶段;原工业化三个基本特征:为本地区之外的销售和出口市场进行生产;为乡村提供就业;原工业与地区性商业化农业共生勤劳革命家庭是共同居住和再生产的单位,是生产和劳动力的单位,是家庭成员之间消费和分配的单位﹐是代际传承的单位。勤劳革命这个概念的核心是这些功能的相互作用,反映在家庭成员之间就是时间和其他资源进行选择性分配的决策——摘编自舒小昀《工业革命定义之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答案〗【示例】论题: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阐述: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的棉纺织业,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引起了纺纱和织布两个部门的连锁反应,从而掀起了使用机器的热潮。随后,该热潮又迅速波及到其他行业,并带动了蒸汽机的改良,进而促进了工业革命高潮的到来,促使英国经济迅速发展。后来,其他国家纷纷仿效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由此工业革命产生了世界影响。总体上看,工业革命造就的生产力水平,远超工业革命前的总和。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关系也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社会财富极大增加,社会也日益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贫富差距也逐渐扩大,资本主义也暴露出自身的一些问题,科学社会主义随之兴起。总之,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人类历史步入了一个崭新时代。(“示例”仅作参考,不作为评分唯一标准)〖解析〗根据材料“研究工业革命的过程”可知,本题目是围绕工业革命而展开的阐述。首先,根据材料的内容,整合各材料之间的联系性,找到其共同的主线,提炼出论题;其次,围绕论题,收集与论题和材料相关联的所学知识,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论题的合理性,以事件的背景、内容、影响的形式进行逐一阐述;最后,以论题为中心,总结整体的阐述内容。此类题目,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以叙述性语言表达。题目属于开放类试题,言之有理即可。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当生产力发展到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