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自动植树机的制作方法_第1页
新型自动植树机的制作方法_第2页
新型自动植树机的制作方法_第3页
新型自动植树机的制作方法_第4页
新型自动植树机的制作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型自动植树机的制作方法专利名称:新型自动植树机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植树机械设备领域,涉及一种新型自动植树机。背景技术:在现有的植树造林所用的机械化装置中,基本是以打坑机和挖坑机为主,挖好坑下苗后,用人工来扶正埋土压实,这样导致效率很低。尤其是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如沙漠防护林、城市防护林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造成资源的浪费。实用新型内容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栽种的树苗成活率高、树苗株距行距一致且可任意调整、节约能源、自动化程度高的新型自动植树机。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即一种新型自动植树机,包括车架,其技术要点在于车架上部的前侧设置苗箱,车架上部的后侧设置座椅,挡位位于苗箱和座椅之间,两个苗箱之间设置料斗,前轴联接两个前轮,前轴上设置变速箱,变速箱通过传动链条和传动链轮与机械臂相联,机械臂前端设置机械爪,机械臂与车架中部联接,机械臂沿两个苗箱和料斗形成的空间作360度圆周运动,牵引杆固定于车架前部,与前转向臂和后转向臂相联,后转向臂通过方向叉与后轮相联,大梁位于变速箱的后方且固定联接车架,转轴位于大梁后方且与车架联接,液压顶和悬挂装置分别位于转轴两侧,液压顶一端联接于车架前侧,液压顶另一端与转轴联接,悬挂装置与转轴联接,悬挂装置下端为开沟器,填沟器位于后轮的前方且与转轴相联,开沟器和填沟器均为对称设置。所述的机械臂分为前机械臂和后机械臂两部分,前机械臂的顶端设置机械爪,前机械臂和后机械臂的一侧相联,前机械臂和后机械臂可以成90180度的角,前机械臂的内部下端设置有顶杆,顶杆另一端穿过后机械臂内部与凸轮活动联接,凸轮与凸轮轴相联,凸轮轴固定联接于车架。所述的前机械臂表面设置调节杆,调节杆与齿条联接,前机械臂表面的下部设置挡杆,后机械臂表面的上部设置齿,弹簧位于前机械臂内部的下端,固定于前机械臂内,弹簧内串入推拉杆,推拉杆与滑动杆联接,调节杆中部与传递杆的一端固定联接,传递杆的另一端与联接杆一端联接,联接杆另一端与滑动杆固定联接,撑杆的下部与滑动杆中部相联,撑杆的上部联接机械爪,滑动杆设置在前机械臂两侧的滑道内,弹簧、推拉杆、传递杆、联接杆和撑杆均为对称设置,推拉杆、传递杆、联接杆和撑杆的各联接处设置转轴。所述的悬挂装置是由悬杆、连接杠、丝杠和横杠组成,悬杆中部外侧与连接杠的一端相联,连接杠的另一端联接大梁,丝杠的一端与连接杠中部联接,丝杠的另一端与转轴联接,横杠的一端与悬杆上部相联,横杠的另一端与大梁相联,横杠位于丝杠的上部,悬杆下部连接开沟器,连接杠和丝杠均为对称设置,悬杆、连接杠、丝杠和横杠的各联接处设置转3轴。所述的丝杠的另一端通过设置在转轴上的支架与转轴相联。所述的横杠的另一端通过支架与大梁相联。所述的座椅的数量为2个。所述的前转向臂和后转向臂通过拉杆相联。所述的料斗是用来盛放树苗,方便机械臂的抓取。本实用新型是四轮液压牵引式,可用现有的6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牵引,本实用新型前边是开沟器,中间是旋转式机械臂,机械臂的作用为下苗和扶正,本实用新型的后面为填沟器,负责埋土,填沟器后面的后轮,既起到方向轮的作用也起到对土进行压实的作用,后方向轮的方向通过前转向臂和后转向臂之间的拉杆与前面的牵引杆相联来控制。工作原理及过程正常工作时,挂挡拉杆控制树苗的株距,树苗经苗箱人工放置到料斗上,由机械臂放入沟里扶正后,由对称的两个填沟器和两个后轮埋好和压实。苗箱设置两个座椅,可以多坐一个工人,提高了工作效率。机械臂的运动机械臂的转动为360度旋转,机械臂的动力来源于变速箱,变速箱是由前轮的转动来带动的。机械臂的伸缩,是由顶杆控制的。机械臂360度旋转的同时,前机械臂和后机械臂成的角在90度180度之间变换,前机械臂和后机械臂成的角在90度时,机械臂是最短的,齿与齿条啮合,这时机械爪抓取树苗,在从90度到180度的变换过程中,齿与齿条始终啮合;前机械臂和后机械臂成的角为180度时,挡杆顶开齿条,齿与齿条分开,机械臂是最长的,机械爪放开树苗。机械爪的开合由齿条、调节杆、滑动杆、弹簧、推拉杆、传递杆、联接杆和撑杆控制,齿条拉紧的时候,带动调节杆转动,调节杆带动传递杆向上挑起联接杆,使滑动杆沿着滑道向上运动,推拉杆随着滑动杆上移,弹簧压缩,这时撑杆撑开,机械爪抓紧,机械臂最短,相反机械爪松开,齿与齿条分开时,机械臂最长。开沟器和填沟器的升降运动液压顶控制转轴的运动,液压顶向内运动转轴就自前向后的转动,这样联接于转抽上的丝杠也做自前向后的转动,这样就带动开沟器和填沟器的同时下降,同理,液压顶向外运动,会带动开沟器和填沟器的同时上升,丝杠和横杠也同时可调节开沟器的开沟深浅。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栽种的树苗成活率高、树苗株距行距一致且可任意调整、节约能源,不仅自动化程度高,为清扫落叶用的机械化设备提供了可能,而且有利于森林的防火,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植树造林的机械化。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头部位结构示意图的放大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车尾部位结构示意图的放大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机械臂结构示意图的放大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悬挂装置结构示意图的放大图。4[0028]图中:1、后轮;2、座椅;3、挡位;4、苗箱;5、传动链条;6、传动链轮;7、液压顶;8、牵引杆;9、前轮;10、变速箱;11、前轴;12、大梁;13、转轴;14、悬挂装置;15、开沟器;16、机械臂;17、机械爪;18、填沟器;19、车架;20、前转向臂;21、后转向臂;22、方向叉;23、撑杆;24滑动杆;25、调节杆;26、弹簧;27、齿;28、挡杆;29、顶杆;30、凸轮;31、联接杆;32、推拉杆;33、传递杆;34、齿条;35、悬杆;36、横杠;37、丝杠;38、连接杠;39、料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新型自动植树机,包括车架19,其技术要点在于车架19上部的前侧设置苗箱4,车架19上部的后侧设置座椅2,挡位3位于苗箱4和座椅2之间,两个苗箱4之间设置料斗39,前轴11联接两个前轮9,前轴11上设置变速箱10,变速箱10通过传动链条5和传动链轮6与机械臂16相联,机械臂16前端设置机械爪17,机械臂16与车架19中部联接,机械臂16沿两个苗箱4和料斗39形成的空间作360度圆周运动,牵引杆8固定于车架19前部,与前转向臂20和后转向臂21相联,后转向臂21通过方向叉22与后轮1相联,大梁12位于变速箱10的后方且固定联接车架19,转轴13位于大梁12后方且与车架19联接,液压顶7和悬挂装置14分别位于转轴13两侧,液压顶7—端联接于车架19前侧,液压顶另一端与转轴13联接,悬挂装置14与转轴13联接,悬挂装置14下端为开沟器15,填沟器18位于后轮1的前方且与转轴13相联,开沟器15和填沟器18均为对称设置。所述的机械臂16分为前机械臂和后机械臂两部分,前机械臂的顶端设置机械爪17,前机械臂和后机械臂的一侧相联,前机械臂和后机械臂可以成90180度的角,前机械臂的内部下端设置有顶杆四,顶杆四另一端穿过后机械臂内部与凸轮30活动联接,凸轮30与凸轮轴相联,凸轮轴固定联接于车架19。所述的前机械臂表面设置调节杆25,调节杆25与齿条34联接,前机械臂表面的下部设置挡杆观,后机械臂表面的上部设置齿27,弹簧沈位于前机械臂内部的下端,固定于前机械臂内,弹簧26内串入推拉杆32,推拉杆32与滑动杆24联接,调节杆25中部与传递杆33的一端固定联接,传递杆33的另一端与联接杆31—端联接,联接杆31另一端与滑动杆M固定联接,撑杆23的下部与滑动杆M中部相联,撑杆23的上部联接机械爪17,滑动杆M设置在前机械臂两侧的滑道内,弹簧沈、推拉杆32、传递杆33、联接杆31和撑杆23均为对称设置,推拉杆32、传递杆33、联接杆31和撑杆23的各联接处设置转轴。所述的悬挂装置是由悬杆35、连接杠38、丝杠37和横杠36组成,悬杆35中部外侧与连接杠38的一端相联,连接杠38的另一端联接大梁12,丝杠37的一端与连接杠38中部联接,丝杠37的另一端与转轴13联接,横杠36的一端与悬杆35上部相联,横杠36的另一端与大梁12相联,横杠36位于丝杠37的上部,悬杆35下部连接开沟器15,连接杠38和丝杠37均为对称设置,悬杆35、连接杠38、丝杠37和横杠36的各联接处设置转轴。所述的丝杠37的另一端通过设置在转轴13上的支架与转轴13相联。所述的横杠36的另一端通过支架与大梁12相联。所述的座椅2的数量为2个。所述的前转向臂20和后转向臂21通过拉杆相联。5[0038]所述的料斗39是用来盛放树苗,方便机械臂的抓取。本实用新型是四轮液压牵引式,可用现有的6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牵引,本实用新型前边是开沟器15,中间是旋转式机械臂16,机械臂16的作用为下苗和扶正,本实用新型的后面为填沟器18,负责埋土,填沟器18后面的后轮1,既起到方向轮的作用也起到对土进行压实的作用,后轮1的方向通过前转向臂20和后转向臂21之间的拉杆与前面的牵引杆8相联来控制。工作原理及过程正常工作时,挡位3控制树苗的株距,树苗经苗箱4人工放置到料斗上,由机械臂16放入沟里扶正后,由对称的两个填沟器18和两个后轮1埋好和压实。设置两个座椅2,可以多坐一个工人,提高了工作效率。机械臂16的运动机械臂16的转动为360度旋转,机械臂16的动力来源于变速箱10,变速箱10是由前轮9的转动来带动的。机械臂16的伸缩,是由顶杆四控制的。机械臂16进行360度旋转的同时,前机械臂和后机械臂成的角在90180度之间变换,前机械臂和后机械臂成的角在90度时,机械臂16是最短的,齿27与齿条34啮合,这时机械爪17抓取树苗,在从90度到180度的变换过程中,齿27与齿条34始终啮合;前机械臂和后机械臂成的角为180度时,挡杆观顶开齿条34,齿27与齿条34分开,机械臂16是最长的,机械爪17放开树苗。机械爪17的开合由齿条34、调节杆25、滑动杆M、弹簧沈、推拉杆32、传递杆33、联接杆31和撑杆23控制,齿条34拉紧的时候,带动调节杆25转动,调节杆25带动传递杆33向上挑起联接杆31,使滑动杆M沿着滑道向上运动,推拉杆32随着滑动杆M上移,弹簧沈压缩,这时撑杆23撑开,机械爪17抓紧,机械臂16最短,相反机械爪17松开,齿27与齿条34分开时,机械臂16最长。开沟器15和填沟器18的升降运动液压顶7控制转轴13的运动,液压顶7向内运动转轴13就自前向后的转动,这样联接于转抽13上的丝杠37也做自前向后的转动,就带动开沟器15和填沟器18的同时下降,同理,液压顶7向外运动,会带动开沟器15和填沟器18的同时上升,丝杠37和横杠36也同时可调节开沟器15的开沟深浅。本实用新型栽种的树苗成活率高、树苗株距行距一致且可任意调整、节约能源,不仅自动化程度高,为清扫落叶用的机械化设备提供了可能,而且有利于森林的防火,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植树造林的机械化。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自动植树机,包括车架(19),其特征在于车架(19)上部的前侧设置苗箱(4),车架(19)上部的后侧设置座椅⑵,挡位(3)位于苗箱(4)和座椅(2)之间,两个苗箱(4)之间设置料斗(39),前轴(11)联接两个前轮(9),前轴(11)上设置变速箱(10),变速箱(10)通过传动链条(和传动链轮(6)与机械臂(16)相联,机械臂(16)前端设置机械爪(17),机械臂(16)与车架(19)中部联接,机械臂(16)沿两个苗箱(4)和料斗(39)形成的空间作360度圆周运动,牵引杆⑶固定于车架(19)前部,与前转向臂00)和后转向臂(21)相联,后转向臂(21)通过方向叉(22)与后轮(1)相联,大梁(12)位于变速箱(10)的后方且固定联接车架(19),转轴(1位于大梁(1后方且与车架(19)联接,液压顶(7)和悬挂装置(14)分别位于转轴(13)两侧,液压顶(7)—端联接于车架(19)前侧,液压顶另一端与转轴(1联接,悬挂装置(14)与转轴(1联接,悬挂装置(14)下端为开沟器(15),填沟器(18)位于后轮(1)的前方且与转轴(13)相联,开沟器(15)和填沟器(18)均为对称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动植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臂(16)分为前机械臂和后机械臂两部分,前机械臂的顶端设置机械爪(17),前机械臂和后机械臂的一侧相联,前机械臂和后机械臂可以成90180度的角,前机械臂的内部下端设置有顶杆09),顶杆09)另一端穿过后机械臂内部与凸轮(30)活动联接,凸轮(30)与凸轮轴相联,凸轮轴固定联接于车架(1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自动植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机械臂表面设置调节杆(25),调节杆0与齿条(34)联接,前机械臂表面的下部设置挡杆(),后机械臂表面的上部设置齿(27),弹簧06)位于前机械臂内部的下端,固定于前机械臂内,弹簧06)内串入推拉杆(32),推拉杆(3与滑动杆04)联接,调节杆0中部与传递杆(33)的一端固定联接,传递杆(3的另一端与联接杆(31)—端联接,联接杆(31)另一端与滑动杆04)固定联接,撑杆的下部与滑动杆04)中部相联,撑杆的上部联接机械爪(17),滑动杆04)设置在前机械臂两侧的滑道内,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