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市2024届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2024届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2024届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2024届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2024届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鹤岗市2024届中考四模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能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B.当室内发生火灾时,应迅速开启门窗通风C.香烟的过滤嘴可滤出一些有害物质,故吸烟对人体无害D.地沟油经化学方法处理制成航空燃油,实现变废为宝2.下列图中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大理石 B.称量定质量的氯化钠C.读液体体积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倒入澄清石灰水后变浑浊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更旺,火焰呈明亮的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放出热量4.下列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苹果榨汁B.玻璃破碎C.冰雪融化D.牛奶变酸5.下图分别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Al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l属于非金属元素B.S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C.Si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D.Al在参与化学反应时易得到电子6.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两个氧原子:2OB.四个硫酸根离子:4SO32-C.三个铝离子:3Al+D.五个一氧化碳分子:5Co7.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8.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将1L大米与1L芝麻混合所得总体积小于2L微粒之间有空隙B将镍丝放入氯化铜溶液中镍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镍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C向盛有红棕色NO2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活性炭红棕色消失活性炭与NO2发生化学反应D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A.A B.B C.C D.D9.(题文)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硫酸钾[K2SO4]B.尿素[

CO(NH2)2]C.硝酸铵(

NH4NO3]D.磷酸二氢钾[KH2PO4]10.目前我区正在申报全国文明卫生城市,你认为下列哪种行为与这一活动不相符的是A.大力推广太阳能发电B.使用一次性餐具方便生活C.自带水杯D.对垃圾进行分类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1)制成下列物品的纤维中,属于天然纤维的是________(填序号)。A棉袜B羊毛裤C锦纶(尼龙)线D蚕丝衬衫(2)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都是易燃物,但是通常状况下却没有燃烧,这是因为___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某同学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取12.5g的石灰石样品研碎和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入烧杯中,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最终烧杯内物质的质量为108.1g。请计算: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多少;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下面连环画记录了今年“博物馆日”小华同学参观闽台缘博物馆的一天。请据图回答下题。早餐①早餐食物中有牛奶、煎糕、鸡蛋和香蕉,其中富含维生素的是_____。②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元素,人体中缺少钙元素易得_____病。出发①她使用的物品中,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填标号)。A纯棉帽子B涤纶背包C不锈钢水壶②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要放在阴凉处,否则易爆胎,爆胎的原因是_____(用微观解释)。③铁制车架表面喷漆,可使自行车不易生锈,原因是_____。参观①博物馆广场有一对祖国大陆最高的“九龙柱”,雕刻“九龙柱”的石材主要成分为碳酸钙(CaCO3),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②博物馆内《同文、同种、同根生》为主题的火药爆绘壁画是著名的泉州籍旅美艺术家蔡国强先生的作品。火药爆绘时,用打火机引燃的目的是_____。离开①小华和同学们按垃圾箱上的标志将产生的垃圾分类放入。下列属于可回收利用垃圾的是_____(填标号)。A果皮B废报纸C铝制易拉罐D塑料矿泉水瓶②垃圾直接焚烧会产生有毒气体SO2,当空气受SO2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CaCO3粉末,使空气中的SO2含量降低,发生的反应是:2CaCO3+2SO2+O2=2X+2CaSO4,X的化学式为_____。14.下图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转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图形信息回答问题:①中C、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②O2-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_;③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小组同学发现如图所示的两个试管中没有明显现象。为判断两支试管中是否发生了反应,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探究一.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1]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______溶液,然后再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溶液颜色发生变化的情况是:先变红,然后_____。[结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探究二.探究稀盐酸和硫酸镁溶液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小明决定通过探究试管②溶液中所含有的离子种类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将试管②的溶液分成两份)[实验2]实验现象结论(1)测试管②中溶液的pHpH<7试管②中溶液含有氢离子(2)向一份试管②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试管②中溶液含有:_______(3)向一份试管②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试管②中溶液含有:_____(4)向(3)所得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试管②中溶液含有氯离子[结论]稀盐酸与硫酸镁溶液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交流与评价]小亮认为小明的实验不够严谨,其理由是______。为此小亮提出应将小明实验中某一步加入的试剂调整为另一种盐溶液,按照小亮的修改方案,最终得出“稀盐酸与硫酸镁溶液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小亮的修改方案是_________。16.我国钢铁产量居世界第一,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生产生活中铁和铁的化合物也有着广泛的应用。铁的广泛应用“加铁酱油”中的铁指的是_____(填“单质”或“元素”)。铁制炊具加热食物,说明铁具有的性质是_____。铁与铬、镍等金属熔合可形成“不锈钢”,用不锈钢丝和聚乙烯纤维为原料可制作耐酸防护服材料。以上叙述中没有涉及到_____(填字母)。A合金B无机非金属材料C合成材料D复合材料铁锈成分的探究下图为某兴趣小组探究铁生锈的三个实验,最先观察到铁锈的是_____(选填序号)。铁生锈的主要过程为Fe(OH)2Fe(OH)1Fe2O1•xH2O次要过程为FeCO1,写出Fe→Fe(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铁锈组分的确定某铁锈成分为Fe2O1•xH2O和FeCO1.为确定其组成,兴趣小组称取此铁锈样品25.4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①Fe2O1•xH2O失去结晶水温度为110℃,FeCO1在282℃分解为FeO和CO2②温度高于500℃时铁的氧化物才能被CO还原。装配好实验装置后,首先要_____。装置A中的反应为:H2C2O4(草酸CO↑+CO2↑+H2O通过B、C装置可得到干燥、纯净的CO气体,洗气瓶B中应盛放_____(选填序号)。a.浓硫酸b.氢氧化钠溶液现控制D装置中的温度为100℃对铁锈进行热分解,直至D装置中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冷却后装置E增重1.6g,装置F增重2.2g。则样品中FeCO1的质量m(FeCO1)=_____g。若缺少G装置,Fe2O1•xH2O中x的值会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炼铁过程的探究进行上述实验时,应先点燃A装置中的酒精灯,后对D玻璃管加热,原因是_____。将上述100℃完全分解后的D装置中剩余固体继续升温,当温度高于500℃时,铁的氧化物全部被CO还原得到铁的质量_____克。(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D【解析】

A、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不符合题意;B、当室内发生火灾时,迅速开启门窗通风,会加速空气流动,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使燃烧更旺,不符合题意;C、香烟的过滤嘴只能过滤部分有害物质,大部分有害物质仍然被人体吸入,吸烟有害健康,不符合题意;D、地沟油经化学方法处理制成航空燃油,可以变废为宝,实现资料的有效利用,符合题意。故选D。2、D【解析】

A、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3、D【解析】

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B、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正确。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但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还需要注意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区别。4、D【解析】

A、苹果榨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玻璃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C、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牛奶变酸为有机物转化为有机酸等物质,有新物质的生成,为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5、C【解析】

由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Al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A、Al的元素名称是铝,属于金属元素,A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S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单位为“1”,通常省略不写,“g”是质量的单位,B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Si是14号元素,其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C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A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参与化学反应时易失去电子,D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图和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图可知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元素种类、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注意在描述相对原子质量时,单位通常不写,不能与质量单位混淆;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核电荷数等信息,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得失电子情况,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容易失去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容易得到电子。6、A【解析】

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氧原子表示为:2O,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四个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4SO42-,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三个铝离子可表示为:3A13+,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五个一氧化碳分子表示为:5CO,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7、D【解析】

A、反应过程中,甲和丁的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B、丙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该选项说法正确;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2-4)∶(24-4)=7∶5,该选项说法正确;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6-8)∶(32-4)=2∶7,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8、B【解析】

A、大米、芝麻是宏观的物质,不能说明微粒之间有空隙,故选项错误;B、将镍丝放入氯化铜溶液中,镍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说明镍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故选项正确;C、向盛有红棕色NO2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活性炭,红棕色消失,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故选项错误;D、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也可能含有Cl-,生成氯化银沉淀,故选项错误。故选B。9、D【解析】A.硫酸钾[K2SO4]中只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B.尿素[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C.硝酸铵(NH4NO3]中只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D.磷酸二氢钾[KH2PO4]中含有磷元素与钾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10、B【解析】

A、大力推广太阳能发电,能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故A正确;B、使用一次性餐具方便生活,浪费资源,会造成环境污染,故B不正确;C、自带水杯,能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故C正确;D、对垃圾进行分类,能减少环境污染,故D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ABD温度未达到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着火点【解析】

(1)A、棉袜为天然植物纤维棉花制成,选项A符合题意;B、羊毛裤是由天然动物纤维羊毛制成,选项B符合题意;C、锦纶线为合成纤维,不是天然纤维,选项C不符合题意;D、蚕丝衬衫是由天然动物纤维蚕丝制作而成,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ABD;(2)燃烧需要同时满足: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和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三个条件,才能发生燃烧,虽然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属于可燃物,都与氧气接触,但是温度没有达到它们的着火点,所以不会燃烧;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1)4.4(2)10.5%【解析】(1)反应前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2.5g+100g=112.5g,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质量变为108.1g,由质量守恒可知,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12.5g-108.1g=4.4g,(2)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为y,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111

44

x

y

4.4g解得x=10g,y=11.1g,因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则溶液的质量为108.1g-(12.5g-10g)=106g,溶质的质量为11.1g,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0.5%,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5%。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香蕉佝偻B温度过高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气体体积膨胀而爆胎隔绝氧气和水40%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BCDCO2【解析】

(1)①牛奶和鸡蛋中富含蛋白质,煎糕中富含糖类,香蕉中富含维生素;故填:香蕉;②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元素,儿童缺少钙元素易得佝偻病,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故填佝偻病;(2)①A、纯棉帽子属于天然有机材料;B、涤纶背包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C、不锈钢水壶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故填B;②炎热的夏季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原因是温度过高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气体体积膨胀而爆胎;③铁制车架表面喷漆可使自行车美观且不易生锈,其不易生锈的原因是隔绝氧气和水;(3)②碳酸钙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②用打火机引燃的目的是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4)①A、果皮属于不可回收垃圾;B、废报纸属于可回收垃圾;C、铝制易拉罐属于可回收垃圾;D塑料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垃圾;故填BCD;②根据反应方程式2CaCO3+2SO2+O2=2X+2CaSO4,反应前钙、碳、氧、硫的原子数目分别为2、2、2、12,反应后钙、硫、氧的原子数目分别为2、2、8,还差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需要2X提供,则X的化学式为CO2。14、3:410CO+H2OCO2+H2【解析】

①CO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3:4.②氧元素是8号元素,核外电子数为8,O2-是氧原子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的,故核外电子数为10.③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1个一氧化碳分子和1个水分子反应生成1个氢气分子和1个二氧化碳分子,故反应的方程式为:CO+H2OCO2+H2.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酚酞变成无色产生白色沉淀镁离子(Mg2+)硫酸根离子(SO42-)实验(3)中氯化钡溶液中的氯离子没有参加反应,对检验氯离子存在干扰将实验(3)中的氯化钡改为硝酸钡【解析】

[实验1]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氢氧化钠与盐酸生成的氯化钠呈中性,酚酞溶液在中性溶液中呈无色。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酚酞溶液,然后再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溶液颜色发生变化的情况是:先变红,然后变成无色;[实验2]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氢氧化钠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硫酸镁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因此:实验现象结论(1)测试管②中溶液的pHpH<7试管②中溶液含有氢离子(2)向一份试管②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试管②中溶液含有:镁离子(Mg2+)(3)向一份试管②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试管②中溶液含有:硫酸根离子(SO42-)(4)向(3)所得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试管②中溶液含有氯离子[交流与评价]小亮认为小明的实验不够严谨,其理由是实验(3)中氯化钡溶液中的氯离子没有参加反应,对检验氯离子存在干扰。为此小亮提出应将小明实验中某一步加入的试剂调整为另一种盐溶液,按照小亮的修改方案,最终得出“稀盐酸与硫酸镁溶液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小亮的修改方案是将实验(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