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文化艺术_第1页
中国戏曲文化艺术_第2页
中国戏曲文化艺术_第3页
中国戏曲文化艺术_第4页
中国戏曲文化艺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中国戏曲文化艺术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第2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中国戏曲中国传统戏曲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被共同誉为是世界古代三大戏剧流派。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今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360多个种类。第3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中国戏曲的姗姗来迟

产生时间来源剧作家代表作希腊戏剧公元前6世纪后期酒神祭祀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阿里斯托芬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美狄亚印度梵剧公元前后祀神表演陀罗迦、迦梨陀娑小泥车、沙恭达罗中国戏曲公元12世纪民间歌舞关王马白、南洪北孔窦娥冤、桃花扇等第4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附图

古希腊喜剧《特洛伊的海伦之诞生》(瓶画)古希腊剧场遗址印度18世纪绘画梵剧《沙恭达罗》第5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中国戏曲的类型一、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历程目录二、中国戏曲艺术的特点四、戏曲艺术的文化内涵第6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历程

阶段时间代表戏种特点孕育上古—魏晋角觝戏、歌舞戏故事性形成唐参军戏角色发展宋杂耍舞台、剧本高潮元、明、清杂剧、传奇形式精炼体制严格行当全备第7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

中国戏曲起源诸说第一, 巫觋说,见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第二,“优孟衣冠”说,徐懋庸持此说。第三,宫廷乐舞说,见纳兰性德所著《渌水亭杂识》。第8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四,印度梵剧影响说,近人许地山持此说。第五,模仿傀儡戏而来,孙楷第的《傀儡戏考原》持此观点。第六,源于汉代角抵戏,《东海黄公》是其远祖。《西京杂记》载:“东海人黄公,少时为术能制蛇御虎,佩赤金刀,以绛缯束发,立兴云雾,坐成山河。及衰老,气力羸备,饮酒过度,不能复行其术。秦末有白虎见于东海,黄公乃以赤刀往厌之。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三辅人俗用以为戏。汉帝亦取以为角抵之戏焉。”第9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般认为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傩戏。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表演成份的“角抵戏”,尤以《东海黄公》为著。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具有了更为浓郁的表演成份,如《拔头》、《代面》、《踏摇娘》等。唐代,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来的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民间的歌舞戏进入宫廷,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民间又出现了“俗讲”和“变文”等通俗说唱形式。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出现很多市民娱乐场所──“瓦舍”和“勾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金代,在宋杂剧基础上,北方出现了“金院本”,南方出现了“南戏”。元代,北方形成“北杂剧”,南方南戏进一步发展成熟,戏曲形成。第10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大傩之舞1.产生背景原始时代,以可怕的形象来驱逐恶魔,形成了一种巫术仪式——“傩”2.傩的发展先秦汉唐祭祀中傩仪3.傩仪与戏剧起源的关系载歌载舞蕴涵古代戏曲的萌芽随着宗教色彩的淡化,

逐渐代替巫师,表演目的由娱神转向

,这样巫术仪式就转化成

。演员娱人戏曲表演第11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傩戏第12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三星堆铜人面具:方正脸,长刀眉,三角形立眼;长方耳,耳垂穿孔;蒜头鼻,高鼻梁直达额中两眉间;阔口,闭唇,颐方圆。三星堆铜人面具,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傩戏面具第13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贵州傩面具第14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彝族傩戏——撮泰吉(变人戏)第15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江西南丰石邮村傩神庙门联:“近戏乎,非真戏也;国傩矣,乃大傩焉。”第16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7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8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傀儡戏图第19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傀儡戏今之木偶戏第20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从《东海黄公》角抵戏发展出唐代的《代面》、《踏摇娘》、《拨头》、《参军戏》等等带故事的歌舞来。1、代面:又称大面。唐代歌舞戏。2、踏摇娘:又为唐代歌舞戏。据《太平御览》引《乐府杂录》云:“踏摇娘者,生于隋末(一说北齐)。夫河内人(黄河以北苏某),丑貌而好酒,常自号郎中,醉归必殴其妻。妻色美善歌,乃自歌为怨苦之词。”唐《咏谈容娘》诗:举手整花钿,翻身舞锦筵。马围行处匝,人簇看场圆。歌要齐声和,情教细语传。不知心大小,容得许多怜。第21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北齐产生的代面第22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唐歌舞戏又叫代面或大面第23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24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代面、踏摇娘、拔头第25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钵头:唐代歌舞戏,又作拔头。唐元和年间,诗人张祜有《容儿钵头》诗:“争走金车叱鞅牛(鞅牛:架在牛脖上器具),笑声唯是说千秋。两边角子羊门里,犹学容儿弄拔头。”4、参军戏:这一名目虽出现于唐,但根据记载,则说法不一。它渊源于秦汉的俳优,但具体形成时期则有始自东汉、后赵、唐等说。参军戏的演出类似今天的相声,主要演员两个,一个叫参军(装痴愚,常被戏谑),一个叫苍鹘(hu)(显机灵),类似相声的捧哏和逗哏。唐代参军戏:“三教论衡”。参军戏之出现之意义:一是出现了脚色行当。二是参军戏主要是语言和动作取胜,是后世戏曲中科白的源头。第26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参军戏俑第27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往往是"苍鹘"戏弄"参军"第28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第29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中国戏曲是各种综合艺术融合而成三大源头:歌舞、滑稽戏、说唱。1、我国民间歌舞经历了娱神歌舞到娱人歌舞这一漫长阶段。舜帝曾对夔说:“‘命尔典乐’。对曰:‘於,予击石拊面,百兽率舞’。”《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说:“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而歌八阕。”《说文》云:“巫,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两袖舞形,与工(wu)同意。”第30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歌舞的特点是:①在节日才演出;②是业余的;③在广场或队伍行进中表演;④载歌载舞,装扮成人物来表演,但尚未构成完整的戏剧性故事;⑤除歌舞外,还包括各种技巧表演,如踩高跷、武术、筋斗等。第31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说唱对于戏曲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说唱文学对剧本创作之影响,二是说唱音乐对戏曲声腔之影响。大曲:引子(艳)——尾声(趋、乱)——乐舞俗讲(啭变):一段散文与一段五言或五言韵文相间。北宋中叶,说唱艺人孔三传创造了一种诸宫调来说唱长篇故事。金代董解元的说唱诸宫调《西厢记》的出现,表明说唱艺术无论在文学上还是音乐上都已经完全成熟。王西厢正是董西厢的进一步戏剧化第32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绿腰》是唐,宋乐舞大曲名第33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绿腰》是唐,宋乐舞大曲名第34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唐代佛教俗讲第35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佛教俗讲第36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滑稽戏是戏剧产生的又一主要来源。滑稽戏从“优”发展而来。优早在公元前774年西周幽王的宫廷出现。是国王贵族之弄臣,专以讽刺调笑为职务。《国语晋语》有优施起舞歌暇豫歌说服里克的故事。优有三大特点:①优是以“滑稽调戏”为主的;②说错了话无罪过;③既能歌又能舞。晚唐,参军戏发展成多人演出,出现女角色,至宋称杂剧。第37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38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古装滑稽戏《连升三级》第39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你喜欢哪一部戏曲?你能列举多少种中国地方戏剧的名称?

你知道为什么把戏曲称为“梨园”吗?第40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唐代华清宫梨园,位于华清池大门内西侧,是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宫内教习乐工弟子演练歌舞的场所。后来,“梨园”一词被借用表示乐工机构,“梨园弟子”成为乐工弟子的代称.梨园唐玄宗第41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

、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宋代南戏

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表现形式,它形成于南北宋之交的浙江温州(古称永嘉)一带的民间,时称永嘉杂剧。它是在宋杂剧的基础上,融和南方民间小曲、说唱等艺术因素形成的。以体制庞大、曲词通俗质朴为其特点,已粗具戏曲的基本艺术特征。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第42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产生背景1)社会经济发展;2)城市繁荣;3)出现专门娱乐场所2.流行区域浙江的温州、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3、特点一般由民间艺人或下层知识分子创作;主要在民间流行,贴近百姓生活;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第43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南戏:1.戏的段落称"出",一个剧目多的由四、五十出构成,少的也有十几"出",可连演几天。2.每场戏可由主角唱,也可由配角唱,还有合唱、对唱、帮唱。3.唱腔曲牌由南曲和北曲合套,(即南北曲均可用。)4.行当有七个:生、旦、净、末、丑、外、贴。5.南戏的演出形式由副末开场,概要介绍剧情故事内容、戏由第二出开始,人物上下场定场诗、下场诗、上场人有自报家门。

第44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元杂剧

元代,是中国戏曲史的一个重要时期,它以其元曲闻名于世,而元曲中影响最著者,唯北杂剧(亦称元杂剧)。北杂剧之文学,以质朴自然胜,后世戏曲文学无有出其右者;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杂剧作家,“元曲四大家”(关、白、马、郑),使北杂剧成为一代之文学。北杂剧之表演则显示出戏曲在形成之初的朴实和浓郁的民间气息。第45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兴盛原因1)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2)知识分子地位低下2.代表人物及代表作1)“元曲四大家”(关.白.马.郑)2)王实甫《西厢记》3、流行区域和特点1)北方地区2)把诗词、歌唱、舞蹈、对白、音乐等多种表演形式相结合,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第46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杂剧:1.一个剧目称为一本,一本共四折及一楔子构成(即全剧由五段戏构成)。2.一折戏的音乐唱腔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组成。音乐均且北曲,不同南曲。3.剧本分旦本(女角)和末本(男角),由主角一唱到底,其他角色均不唱。如《望江亭》一剧是旦本,由正旦谭记儿主唱,正末白士中不唱。《汉官秋》一剧是末本,正末汉元帝主唱,正旦王昭君不唱。楔子则可以由主角以外唱,如《窦娥冤》一剧为旦本,各折均由窦娥唱,但楔子可由窦天章唱。4.行当有正末、副末、旦孤、净。第47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窦娥冤》《望江亭》

马致远《汉宫秋》

郑光祖《倩女离魂》

白朴《墙头马上》

还有王实甫《西厢记》等优秀代表作。第48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关汉卿和《窦娥冤》1.关汉卿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河北安国人元代剧坛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是推动元杂剧走向成熟的杠杆,是标志中国古代戏剧创作走上艺术高峰的旗帜。

第49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50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窦娥冤》结构、剧情、人物表窦娥窦天章蔡婆婆赛卢医张驴儿父子桃WU杌太守窦天章楔子第一折第二折三折四折18岁

前言开始发展高潮结局第51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第52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王实甫与《西厢记》王实甫(1260年-1336年),字德信。河北省定兴县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第53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54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唱词精选:“[油葫芦]九曲风涛何处显?……这河带齐梁分秦晋隘幽燕。雪浪拍长空,天际秋云卷;竹索缆浮桥,水上苍龙偃;东西溃九州,南北串百川。归舟紧不紧如何见?却便似弯箭乍离弦。”(豪放)“[中吕][粉蝶儿]风静帘闲,透纱窗麝兰香散,启朱扉摇响双环。绎台高,金荷小,银镇犹灿。比及将暖帐轻弹,先揭起这梅红罗软帘偷看。”(婉约)张生唱词:“[鸳鸯煞]有心争似无心好,多情却被无情恼。”第55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中国戏曲的第二个繁盛期──明清传奇

传奇,源于宋元南戏,是它成熟化与规范化的结果。明中叶以后,传奇代替杂剧成为戏曲舞台上的主角。其剧本文学曲词典雅,体制庞大,名篇佳作不胜枚举,为戏曲文学绝盛之时。表演上则日趋成熟,多用昆曲演唱。第56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明代四大声腔

所谓明代四大声腔是对中国明代南曲系统的浙江海盐腔、浙江余姚腔、江西弋阳腔和江苏昆山腔的合称。明代戏曲,在音乐上出现明显的地方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地方声腔的崛起。对后世戏曲影响最大的是后两种,即弋阳腔和昆山腔,前者发展为全国影响广泛的高腔系统;后者发展成典雅细腻的昆曲。第57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汤显祖《牡丹亭》(杰出代表作)

孔尚任《桃花扇》梁辰鱼《浣纱记》高濂《玉簪记》李开先《宝剑记》徐霖《绣缛记》第58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汤显祖其人

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中国明代末期戏曲剧作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晚号茧翁,自署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代表作:《牡丹亭》(又名《还魂记》),它和《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又名“临川四梦”。

第59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不朽作品《牡丹亭》(一)基本概况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创作于1598年。“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沈德符《顾曲杂言》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

第60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思想价值与表现

1.《牡丹亭》针对理学家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针锋相对,表现了对人的本性的肯定。全剧以“情”与“理”的激烈冲突贯穿,最后以“情”战胜“理”结束,歌颂了人性解放,肯定了男女情爱的正常合理性。第61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作者在《牡丹亭题记》中曾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他赋予爱情以出生入死的力量,对“理”不屑一顾。

第62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汤显祖赞扬了杜丽娘“一灵咬住”追求爱情、要求人性解放的精神。杜丽娘不是死于爱情被破坏,而是死于对爱情的徒然渴望。她面对无爱的人生,毅然选择了死亡!死后仍然追求爱情,又为爱情而复生。第63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牡丹亭》再现了礼教对妇女的深重压迫,表现了女性内心深刻的痛苦,所以引起了女性强烈的共鸣。

冯小青有诗:“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第64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感人至深。杜丽娘是我国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出现的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婚姻,喊出了要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第65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南安太守杜宝之女名丽娘,才貌端妍,师从陈最良读书。

第66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67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68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69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70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十出《惊梦》节选第71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旦上,唱)【绕地游】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贴)炷尽沈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梦回莺啭”三句——意谓春天到来,莺声惊醒迷梦,在小庭深院小站,觉得遍地是撩乱人心的光景。

﹡“炷尽沉烟”三句——意指百无聊赖,时光在沉香中默默过去,无心针线,今年春情的扰人,和去年一样厉害。沉烟,即沉香。

﹡第72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旦唱)

【步步娇】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行介)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贴)今日穿插的好。

〔步步娇〕曲——写杜丽娘梳妆。头二句写妆前出神地凝视窗外春景。晴丝:游丝、飞丝。虫类所吐的丝缕。花钿,鬓发两旁的装饰物。没揣:不意,蓦然。菱花:镜子。彩云:美丽的发卷。整支曲子曲文优美,刻画细腻,创造了诗一般的意境。

第73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旦唱)

【醉扶归】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你道翠生生”三句——意说她打扮得的确漂亮,这因为她的天性就是爱美的。“翠生生”句:形容衣裙颜色的鲜艳。出落,显现。“艳晶晶”句:形容头饰,指那簪子用各种宝石嵌镶,光彩夺目。爱好:要好,爱美。天然,天性使然。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三春好处,比喻青春美貌。

沉鱼落雁——指自己貌美使鱼雁惊避。《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下句“羞花闭月”意同。第74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皂罗袍〕曲——姹紫嫣红:形容各种绚丽的鲜花。嫣,娇艳。谁家:哪里的意思。这是曲中名篇,它借姹紫嫣红的无人赏识,良辰美景在无可奈何中虚度,引起人们对美好青春被扼杀的深悲与共鸣。朝飞暮卷——形容轩阁的高旷。王勃《滕王阁》诗:“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第75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贴)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旦唱)

【好姐姐】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藤外烟丝醉软。春香呵,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贴)成对儿莺燕呵。(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剪,呖呖莺歌溜的圆。

(旦)去罢。(贴)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旦)提他怎的?(行介,唱)

【隔尾】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到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啼红了杜鹃——用杜鹃鸟啼血的传说,形容杜鹃花的盛开。

荼蘼——落叶小灌木,晚春开花,黄白色,有香味。

“牡丹虽好”二句——牡丹为群花之冠,但春归时与诸花一道凋零,也占不的先了。

缱——缠绵、留恋。第76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中国戏曲的转型期──清代地方戏的兴起

自清代前期起,戏曲舞台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戏曲的民间化和通俗化。先是昆曲、高腔折子戏的盛行,后是地方戏的兴起。从此,戏曲舞台不再是传奇戏的天下,昆曲与高腔有了来自民间的竞争者。戏曲的表演场所也由厅堂变为了茶肆歌台。第77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徽班进京

乾隆五十五年,即公元1790年,为庆祝乾隆的八十寿辰,以高朗亭为台柱的徽班“三庆班”进京献艺,带来了与昆曲皆然不同的一种地方曲调即徽调,给京城观众以耳目一新之感。而后,四喜、春台、和春等徽班相继进京。徽调以其通俗质朴之气赢得了京城观众的欢迎,从此在京城扎下了根。第78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六)中国戏曲史上的大事──京剧形成

继徽班进京之后,湖北汉调艺人也于道光年间(1828年前后)进京与徽班艺人同台献艺,他们同徽调艺人一样唱皮黄腔,只是更具湖北风格。徽、汉皮黄在京城和流,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终于在1840年前后,形成一种独具北方特色的皮黄腔即京剧。第79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中国戏曲艺术的特点

(一)形式特点1.中国戏曲程式化的表演方式唱、做、念、打,都有固定的程式;程序是戏曲反映生活的表现形式。它是指对生活动作的规范化、舞蹈化表演并被重复使用。程式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活,但它又是按照一定的规范对生活经过提炼、概括、美化而形成的。第80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自报家门自报家门是戏曲中主要人物出场时的自我介绍。它由引子、定场诗、坐场白组成。(2)龙套龙套是指戏曲中扮演士兵、夫役、宫女等随从的人员,因穿特殊形式的龙套衣而得名。在戏曲表演中,龙套可以虚拟千军万马,起烘托声势的作用。(3)搭架子搭架子为戏曲常用舞台手法,指幕后答话的声音效果,常在剧本上标以“内答”“内应”或“内打更介”等舞台提示。(4)打背躬打背躬也是戏曲中常用的表演手法,是指剧情发展中有两人以上同时在场,当其中一人在暗自思考或评价对方言行时,用来表达其内心活动的唱、念或表情、身段言语。第81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抄过场抄过场是戏曲舞台调度程式,俗称“抄过儿”。在戏剧情节不中断的情况下,另用两组戏剧人物各从上下场门分头出场,自舞台两侧经台口交相疾走,再同时分头下场,叫做“抄过场”。多用于追赶、包围或搜寻等场合以渲染紧张的戏剧气氛。(6)亮相亮相指剧中人在上、下场或一段舞蹈动作结束时的短暂停顿,通过形体造型,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7)起霸起霸主要表现古代将士出征上阵前,整盔束甲的情境。起霸集中了基本功中的很多动作和技巧,并组合成连续的舞蹈,以充分展示武将的威风气概和烘托渲染战斗气氛。(8)趟马趟马主要由圆场、转身、挥鞭、勒马、打马、高低亮相等动作组合而成。第82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9)走边走边是戏曲中表现身怀绝技的人物轻装潜行的表演程式。常用于侦察、巡查、夜行、暗袭或探路等特定情境。(10)档子档子是武打表演程式,用来表现战斗场面和渲染战斗气氛。(11)对子对子是戏曲武打程式,二人对打的套子都称“对子”,包括徒手和持各种兵器对打,往往是用两种不同的武器开打(12)耍下场耍下场属把子功,表现战斗中胜利者的得意情绪。(13)抬轿抬轿为戏曲表演身段程式,一般为两人抬或四人抬,坐轿人居中,抬轿人分列前后。(14)圆场跑圆场演员在舞台上所走的路线呈圆圈形,周而复始,称为圆场。圆场的速度多为由慢到快,因此又称为跑圆场,跑圆场的步子要小、要快、要均匀,上身要求纹丝不动。第83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中国戏曲虚拟化的表现方式

中国戏曲的虚拟性首先表现为对舞台时间和空间处理的灵活性方面,虚拟是戏曲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它是指以演员的表演,用一种变形的方式来比拟现实环境或对象。所谓“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其次是在具体的舞台气氛调度和演员对某些生活动作的模拟方面,诸如刮风下雨,船行马步,穿针引线,第84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综合性:谓以歌舞演故事;整体看:是戏剧、文学、诗歌、音乐、舞蹈、美术的综合艺术表演上看:是唱、念、做、打的综合唱,指唱腔技法,讲求“字正腔圆”;念,即念白,是朗诵技法,要求严格;做,指做功,是身段和表情技法等表演;打,指表演中的武打动作,是在中国传统武术基础上形成的舞蹈化武术技巧组合。第85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第86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内涵特点

1.将众多艺术形式体现各自的个性,表现一种美2.用歌舞手段表演故事3.取其意而弃其形4.运用虚拟手段表现弹性时空第87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中国戏曲的类型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淮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湘剧、黄梅戏等。其中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被称为“五大剧种”。第88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大剧种: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第89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京剧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汉族戏曲的代表。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第90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国粹—京剧第91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京剧的形成与发展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评剧、国剧等称谓,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多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第92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花部和雅部的对峙一、地方戏的兴起1.康熙时期,一些地方声腔剧种开始成长起来。(花部)表演热烈、火爆曲词通俗易懂故事引人入胜2.昆曲继续保持了高雅姿态(雅部)称地方戏是鄙俗之曲,花杂不纯,非正声;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二黄腔等称昆曲为雅部,雅即“正”。第93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花雅之争昆腔与弋阳腔、京腔的冲突后来京腔带入宫廷,也成为雅部。4.新兴声腔剧种的崛起板式变化体的出现,打破了原来的“曲牌联套”体制。戏曲舞台上,变为板腔体与曲牌体的角逐。第94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京剧的孕育一、徽班进京1.徽班:安徽商人扶植的戏班,以供他们贸易交往和娱乐的需要。2.徽班所唱声腔,主要是二黄。3.最先进京的是三庆班1790年,进京贺乾隆55大寿;领班是工旦角的高朗亭后来,四喜、春台、和春进京(四大徽班进京),成为京城剧坛的盟主。第95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徽汉合流1.道光年间汉调艺人进京,汉调主要是“皮黄”腔。2.在京城,徽调和汉调合流。3.汉调艺人的进京使观众欣赏的情趣由旦角转到老生上来。4.汉调使戏曲由看“人”转到看“技”。第96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京剧的形成一、京剧的形成1.新的皮黄腔诞生徽汉合流后,二黄和西皮经过磨合,形成一种新的结合方式,在一些剧目中兼用,“皮黄腔”成为徽班的主要声腔。此时,大概于1840年前后,这个新的声腔便当生了,即京剧。2.京剧的主语言:湖广音,中州韵3.京剧:板腔体4.主要乐器:京胡第97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京剧的角色与行头

京剧在塑造人物方面有其独特的造型语言。它把不同性别、性格、年龄、身份的人物划分为不同的行当,一般说来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由于京剧人物造型形象鲜明、风格多样,有强烈的剧场效果,常常更易于激起观众的欣赏兴趣第98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京剧的四大行当第99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生”的分类京剧中的“生”,一般指剧中扮演男子的演员,其中又可细分为“老生”、“小生”和“武生”。1、老生“老生”,顾名思义就是中老年男子角色,在剧中多扮演正直刚毅的人物形象。第100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小生与老生相对应的是“小生”,在京剧中指青少年男子角色,他们在剧中的动作造型儒雅倜傥、秀逸飞动。在演唱上采用真假声结合的唱法,演唱风格华美和明亮。例如京剧《白蛇传》中的许仙。第101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武生“武生”是指扮演剧中年轻的男性武将,他们用高超的武打技术来展示剧中人物的武艺高强。不重演唱,注重武打动作的娴熟和技巧的难度。例如京剧《长坂坡》中的赵云。第102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旦的分类1、青衣(正旦)

京剧中把女性统称为“旦”,其中按照人物的年龄、性格又可细分为许多行当,饰演大家闺秀和有身份的妇女称为“正旦”,正旦在京剧中俗称“青衣”,这就是因为正旦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的长衫而得名。京剧《窦娥冤》中的女主角窦娥就是典型的青衣角色。青衣的表演庄重娴静,秀雅柔婉,以唱功为主,一般说来,青衣的唱腔旋律优美,细腻婉转。第103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04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05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06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花旦旦行中的“花旦”,多扮演天真活泼的青年妇女,常常带点喜剧色彩,在表演上注重做工和念白,例如《红娘》中的红娘。第107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08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刀马旦(武旦)“武旦”和“刀马旦”相当于旦行中的武生,扮演的是擅长武艺的青年妇女,装扮和武生差不多,她们多在剧中扮演女侠、女将甚至女仙、女妖等。武旦和刀马旦的表演往往还伴随着热闹的锣鼓点,烘托场上的气氛。如《穆桂英挂帅》中的穆桂英。第109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10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老旦“老旦”,指在剧中扮演老年妇女的角色行当。为突出老年人的特点,走路迈一种沉稳的横八字步,服装色调为色彩偏暗的颜色,演唱用真声表现。如《杨门女将》中的佘太君。第111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12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净的分类在京剧中,“净”角是舞台上具有独特风格的人物类型,脸部化妆最为丰富多彩。“净”因面部化妆要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所以又俗称“大花脸”。一般扮演品貌或者性格有特点的男子,在京剧中多为将军、神化人物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虽有文武善恶之分,但在性格气质上都近乎粗犷、奇伟、豪迈,因而在演唱上要求用真声演唱,音色宽阔洪亮、粗壮浑厚,动作造型也要求粗线条,气度恢宏,以突出扮演人物的性格和声势。第113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14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丑的分类京剧中的“丑”角演员又称为“小花脸”。“丑”行的化妆虽与大花脸有点相象,可是他的表演风格却完全不同,有点像夸张的漫画。丑角的出场常会带来满堂的笑声。丑“分“武丑”和“文丑”两类。武丑扮演的经常是一些机警风趣、武艺高超的人物,像绿林好汉、侠盗小偷等等。“文丑”经常扮演花花公子、狱卒、酒保、更夫、老兵等。不管文丑或武丑,在剧中都是幽默、滑稽的喜剧人物。第115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16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17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脸谱,即戏曲净丑两行所用的面部化妆手法,以夸张的形式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及人物褒贬。

脸谱来源于南北朝时期北齐兰陵王长恭作战时所戴之面具,后由面具发展为直接在脸上勾画,到明清时形成一定规矩,即成脸谱。

第118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京剧脸谱

de含义

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品质、角色和命运,是京剧的一大特点,可以帮助理解剧情。简单地讲,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

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

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

黄脸和白脸

含贬义,代表凶诈;

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第119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如关公。第120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如张飞。第121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蓝脸绿脸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第122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黄脸白脸黄脸和白脸

含贬义,代表凶诈第123页,共1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金银脸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第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