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云南省重点中学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云南省重点中学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云南省重点中学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云南省重点中学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云南省重点中学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云南省重点中学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实验室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将上述溶液分别标记为甲、乙、丙、丁,做如下实验:各取少许,将甲分别滴加到另外三种溶液中,观察到乙和丁中产生白色沉淀,丙中无明显现象。据此可判断甲是()A.碳酸钠溶液B.氯化钡溶液C.硫酸钠溶液D.稀盐酸2.家庭生活中要洗涤热水瓶内少量的水垢,实际可行的方法是A.用稀盐酸洗涤 B.用食盐水洗涤C.用热纯碱水洗涤 D.用食醋洗涤3.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物质质量/g83254反应后物质质量/g164x24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4D.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7:54.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A.图中烧杯里的水用于倒吸进烧瓶内与生石灰反应B.图中的水提供热量并隔绝空气C.图集气瓶中的水用于排尽空气且便于观察H2何时集满D.图中的水用于防止熔融物炸裂集气瓶5.针剂药品封装前常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进行处理,以防变质.该气体是()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6.从下图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A.它们属于同种元素 B.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D.①表示阴离子,②表示原子7.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 B.C. D.8.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组内物质相互混合的方法鉴别出来的是A.Ca(OH)2溶液、稀HCl、NaCl溶液、Na2CO3溶液B.KOH溶液、Na2SO4溶液、CuSO4溶液、MgCl2溶液C.K2SO4溶液、BaCl2溶液、NaNO3溶液、NaCl溶液D.石蕊溶液、稀HCl、NaOH溶液、K2CO3溶液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加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C.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镁和铝D.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0.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燃烧发出白光 B.铁丝燃烧火星四射C.硫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D.镁带燃烧生成氧化镁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浓盐酸、浓硫酸都易挥发B.CH4、CO都能作燃料C.CaO、NaOH溶液都能做干燥剂D.CO2、CO都是有毒气体1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中子数 B.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1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Mg、Zn、Fe与稀盐酸反应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与足量的镁粉、锌粉将铜片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锌和盐酸溶液中加入锌粒A.A B.B C.C D.D1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下端要紧贴试管内壁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应直接加热,不必进行预热C.实验时,若固体药品的用量没有说明时,应取1g~2gD.向试管里倾倒液体时,试剂瓶紧挨试管口15.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NH4ClB.NH4NO3C.NaH2PO4D.KNO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空气属于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①用“”可表示的微粒是______(填名称)。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如图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填标号)。下图是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微粒结构示意图。①从图1中可获得多条信息,其一是__________。②若图2中表示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氧原子容易______(填“得”或“失”)电子。③若图2中,x=8时,该微粒是_________(写微粒符号)。以下是利用空气制取氮肥过程中重要的一步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②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水和溶液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命活动有重大的意义。能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实验是_____(填序号)。A水的净化B通电分解水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下表是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中信息回答问题。温度/℃020406080溶解度119190286421630①20℃时,将加入到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②4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填序号)。A升高温度B.加溶质C.加水D恒温蒸发水③60℃时,分别用、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_____(填“>”、“=”或“<”)。④80℃时,向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中分别加入等量(少量)的固体,在溶解过程中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填溶质的化学式)。⑤某晶体中有少量和杂质,要得到纯净的方法是:在80℃,向其中逐渐加水至全部溶解,然后_____、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晶体。实验室模拟工业粗盐精制的过程如下图所示。粗盐除含外,还含有少量、、和泥沙等杂质。提供的试剂:溶液、溶液、溶液、溶液、溶液、饱和溶液。①过滤时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②欲除去混合液中的杂质,从提供的试剂中选出所代表的除杂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过量的_____溶液、过量的溶液、过量的溶液。③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_____。④为充分反应得到较纯净的食盐,操作的具体方法是____。18.(8分)紫甘蓝指示剂制作方法:实验室所用到的药品和仪器往往在家里可以找到替代品,请按要求填空。①取200g紫甘蓝撕碎(去脉茎),置于500mL水杯中加入200mL水,在家用榨汁机粉碎,在实验室中放在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捣烂。②加入浓度为50%酒精浸泡,家庭可用____________代替,③再用双层纱布过滤,静置,取上层清液即得紫色的紫甘蓝色素溶液。向包着Na2O2的脱脂棉中吹气,脱脂棉燃烧起来。己知: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能与CO2、H2O、HCl气体等物质反应并产生O2,不能与N2反应。实验:鼓入纯净、干燥的N2一段时间后再通入干燥CO2,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验证Na2O2能与CO2反应,释放出热量①通入纯净、干燥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②该反应还生成一种盐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则46g钠单质完全反应能产生__________________g盐A。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某研究小组为验证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甲所示三个实验(三种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过,其形状和大小相同,稀盐酸的浓度和用量也相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实验B的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且溶液由无色变为___色,这说明铜比银的金属活动性___(选填“强”或“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甲同学认为通过实验A和C可比较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乙同学认为仅仅通过上述实验不足以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因此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乙同学又补做了一个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且实现了探究目的.乙同学的实验:X是金属___,Y是___溶液.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

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详解】将甲分别滴加到另外三种溶液中,观察到乙和丁中产生白色沉淀,丙中无明显现象,则说明甲是氯化钡,乙和丁是碳酸钠、硫酸钠,丙是盐酸。故选B。2、D【解析】

热水瓶内少量的水垢的主要成是碳酸钙,碳酸钙能溶解在酸性溶液中;【详解】A、稀盐酸属于强酸,具有强腐蚀性,使用比较危险,且家中一般不会存放稀盐酸;故选项错误;B、食盐水显中性,不能溶解水垢;故选项错误;C、纯碱溶液显弱碱性,不能溶解水垢;故选项错误;D、食醋有一定的酸性,正好能溶解水垢;故选项正确;故选:D。3、C【解析】试题分析:由反应后质量的变化关系可知甲丁物质为生成物,乙为反应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道乙物质质量的减小等于甲丁物质的增加,故丙物质的X=5,既可以作催化剂也可以是杂质,所以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是正确的叙述;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是正确的叙述;C.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4是错误的叙述,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2:7;D.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7:5是正确的叙述,故选C考点:质量守恒定律4、A【解析】

A、氧化钙与水化合生成了氢氧化钙放出了大量的热,烧瓶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导管口有气泡生成,烧杯中的水便于观察烧瓶内气压变化,错误;B、在探究燃烧的条件时,水的作用是能提供热量和隔绝空气的作用,正确;C、利用排水法收集氢气时,排尽空气且便于观察H2何时集满,正确;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正确。5、A【解析】

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因此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以用来作保护气。故选A。6、A【解析】

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了原子的结构,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得电子则形成阴离子,失电子则形成阳离子。【详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得电子则形成阴离子,失电子则形成阳离子。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其化学性质。题中①的质子数是8,②的质子数是10,它们不是同一类元素;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核外电子数相同;①粒子的最外层得了2个电子,是阴离子;②既没得电子,也没失电子,是原子。7、B【解析】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固体应左物右码,B项放反了,故错。8、C【解析】

A、将四种溶液两两混合,只有沉淀生成的是氢氧化钙,只有气泡生成的是稀盐酸,既有气泡又有沉淀生成的是碳酸钠溶液,无明显反应的是氯化钠溶液,不符合题意;B、将四种溶液两两混合,只有蓝色沉淀生成的是硫酸铜溶液,只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氯化镁溶液,既有蓝色沉淀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氢氧化钾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硫酸钠溶液,不符合题意;C、将四种溶液两两混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硫酸钾溶液和氯化钡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硝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不能继续将其鉴别出来,符合题意;D、将四种溶液两两混合,变红一次,变蓝2次的是石蕊试液,既能变红又有气泡生成的是稀盐酸,既能变蓝又有气泡生成的是碳酸钾溶液,只能变蓝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不符合题意。故选C。9、C【解析】

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随着反应进行,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减小,最终不能减小到0,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加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pH应该由小于7逐渐升高到7直至大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刚开始金属不足,反应的金属质量相等时,铝反应生成的氢气多,由于稀盐酸的质量、质量分数相等,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红磷燃烧放热,导致气压增大,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由于氧气消耗,最终气压小于反应前气压,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C。10、C【解析】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才发出白光,故选项A不正确;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才是火星四射,故选项B不正确;C、硫不管在空气还是氧气中,燃烧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故选项C正确;D、镁带燃烧的现象是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生成氧化镁是结论不是现象,故选项D不正确。故选:C。【点睛】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11、B【解析】

A、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错误;

B、CH4、CO都具有可燃性,能作燃料,正确;

C、NaOH溶液不具有吸水性,不能做干燥剂,错误;

D、二氧化碳不是有毒的气体,错误;

故选:B。12、B【解析】试题分析: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选B。考点:原子的结构。点评: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13、B【解析】

A、根据可知,每24份质量的镁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65份质量的锌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56份质量的铁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Mg、Zn、Fe与稀盐酸反应时,生成等质量的氢气,需要的镁的质量最小,需要锌的质量最多,与图像不符,故A错误;B、根据可知,用等质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分别与足量的镁粉和锌粉反应,最终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镁的活动性强于锌,故对应的曲线是镁的比锌的斜率大,与图像相符,故B正确;C、根据可知,铜与硝酸银生成硝酸铜和银,每64份质量的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216份质量的银,反应后固体质量会增大,不会减小,与图像不符,故C错误;D、往一定质量的ZnCl2和HC1溶液中加入锌粒,溶液的质量增加,当稀盐酸反应完全时,溶液的质量不再能增加,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定正确的图像。14、D【解析】

A、滴管滴加液体时,应悬于试管上方,不得与试管内壁接触,避免污染试剂,选项A错误;B、试管加热液体前应先预热,避免局部过热引起试管炸裂,选项B错误;C、取用固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盖满试管底部,选项C错误;D、试管内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壁,以免液体洒出,选项D正确。故选D。15、D【解析】

A、NH4Cl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B、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C、NaH2PO4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

D、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

故选:D。【点睛】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混合物氮分子C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得O2-4NH3+5O24NO+6H2O属于【解析】(1)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2)①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用“”可表示的微粒是氮分子;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微观上氮分子与氧分子的个数比为4:1,图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C;(3)①元素周期表中包含信息较多,例如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氧元素的元素符号为O、质子数为8等;②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可知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两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③若图2中,x=8时,电子数=2+8=10>质子数=8,该微粒是离子,可表示为:O2-;(4)①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是氨气和氧气在高温和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②氮元素反应前化合价为-3价,反应后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反应前化合价为0价,反应后化合价为-2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点睛:以钠为例: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BC136BD>降温结晶引流溶液除去过量的和边滴加边用玻璃棒搅拌【解析】

(1)A、水的净化是除去水中的杂质,不能指明水的组成,故A错误;B、通电分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B正确;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C正确。故选BC。(2)①20℃时,的溶解度为36.0g,将加入到水中充分搅拌后,最多溶解36g,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36。②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4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水,故选BD。③60℃时,NaCl的溶解度小于NH4NO3,50gNaCl和NH4NO3配成饱和溶液,NaCl需要的是水质量大于NH4NO3需要水的质量。④NaCl不与NH4NO3反应,Ca(OH)2与NH4NO3反应生成Ca(NO3)2,80℃时,Ca(OH)2的溶解度为0.09g,向饱和溶液中加入NH4NO3,溶液仍然饱和;向饱和溶液中加入等量(少量)的固体,生成的硝酸钙溶解度大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在溶解过程中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填Ca(OH)2。⑤NH4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应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3)①过滤时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②粗盐中含少量的、、,应加NaOH除去MgCl2,加Na2CO3除去CaCl2,加BaCl2除去Na2SO4,故填NaOH。③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和。④为充分反应得到较纯净的食盐,操作的具体方法是边滴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以使杂质离子沉淀完全。18、研钵高浓度白酒排出空气或能与过氧化钠反应的气体防止空气或能与过氧化钠反应的气体进入2Na2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