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和平区第二十中学2024年中考化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天津市和平区第二十中学2024年中考化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天津市和平区第二十中学2024年中考化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天津市和平区第二十中学2024年中考化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天津市和平区第二十中学2024年中考化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市和平区第二十中学2024年中考化学适应性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用生石灰作干燥剂B.用氮气来生产氮肥C.浓硫酸作干燥剂D.用稀盐酸除去铁锈2.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点燃2C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是C2H4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D.CO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B.实验时红磷常常要过量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对其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A.红磷:产生大量白雾 B.硫: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镁条:发出耀眼白光 D.细铁丝: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5.“川航3U8633”的成功迫降,挽救了128条生命。迫降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玻璃破裂 B.轮胎变瘪 C.燃油燃烧 D.座椅摇晃6.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碘酒作消毒剂 B.稀盐酸作除锈剂C.生石灰作干燥剂 D.活性炭作吸附剂7.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是()A. B.C. D.8.化学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的物质中,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种类是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9.下列有关化学学习模型正确的是()A.原子结构模型 B.地壳中元素含量模型C.燃烧条件模型 D.空气组成模型10.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粉笔灰 B.奶粉 C.橄榄油 D.白砂糖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和溶解过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时,34g氯化钾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则该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为_____g.相同条件下,碘难溶于水,高锰酸钾易溶于水,说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_____有关;碘难溶于水而易溶于酒精,说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_____有关;此外,你认为固体的溶解能力还与外界_____条件有关.在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用手触摸试管外壁,你会感到试管外壁_____;用X固体代替氢氧化钠重复上述实验,若试管外壁变冷,则加入的X固体可能是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为测定4.24g某变质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将其配置成100mL溶液,分成两等分,用如下两种方法进行测定。加入的试剂测得数据方法1足量碳酸钡沉淀1.97g方法2足量二氧化碳气体0.44g请完成上述表格,并自主选择一种方法,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实验室分别用红磷(曲线ab)和白磷(曲线ac)燃烧测定密闭容器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过程中用氧气传感器测得的密闭容器内氧气浓度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红磷燃烧的方程式是什么?__________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的能力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白磷,传统燃烧红磷的方法不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14.化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在医疗中起重要的作用。医院在对病人做胃病透视检查时,往往要服用“钡餐”。“钡餐”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钡。已知可溶性钡盐有毒,若误服碳酸钡就会引起中毒,需立即服用泻盐(硫酸镁)解毒。解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为了比较铝与相同pH的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快慢,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x=_____,选择此数值的理由_____.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_____来比较铝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实验过程中,发现铝与稀盐酸反应更加剧烈,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试管Ⅰ中氯离子对反应起了促进作用;猜想二:试管Ⅱ中硫酸根离子对反应起了阻碍作用;猜想三:以上两种猜想同时成立.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向试管Ⅰ中加入少量_____(填序号),向试管Ⅱ中加入少量_____(填序号),作对比实验.A硫酸铜B氯化钠C硫酸钠D浓盐酸通过(3)中的对比实验,观察到试管Ⅰ中反应快慢无明显变化,试管Ⅱ中反应明显加剧,则_____猜想成立.16.某工厂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生产氯气、烧碱、氢气等化工产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2O2NaOH+H2↑+Cl2↑),这种工业成为“氯碱工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该厂生产的烧碱样品进行如下探究.烧碱样品中含有哪些杂质?猜想一:可能含有Na2CO3,作出此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猜想二:可能含有NaCl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①取适量烧碱样品置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试管外壁发热原因是______②向①所得的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硝酸至过量一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浑浊的气体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③向②所得的溶液中滴加几滴_____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样品中还含有猜想二中的杂质___________。(交流与讨论)小明同学提出:“上述实验中稀硝酸也可以用稀盐酸代替”,你认为他的观点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解析】

A、用生石灰作干燥剂是利用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用氮气来生产氮肥是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浓硫酸作干燥剂是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D、用稀盐酸除去铁锈是利用盐酸的酸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点睛】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2、A【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知,A.X的化学式是C2H4。故A正确。B.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B错误。C.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C错误。D.CO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2=3∶8.故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式,化合价等知识。3、D【解析】

A、结合课本相关知识可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选项正确;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时红磷要过量,能把氧气全部耗尽,实验结论精确,故说法正确;C、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装置漏气,这是实验取得成功的保证,故选项正确;D、红磷燃烧生成白烟,不是白雾;结束后立刻打开弹簧夹,由于剩余气体膨胀,测量的结果会小于五分之一,故说法错误。故选D。4、A【解析】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正确;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正确;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正确。故选A。5、C【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玻璃破裂,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B.轮胎变瘪,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C.燃油燃烧,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D.座椅摇晃,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C。6、D【解析】试题分析:A、碘酒作消毒剂,可以杀死病菌,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错误;B、稀盐酸用于除锈是利用了稀盐酸和铁锈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错误;C、生石灰用作干燥剂,是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属于化学性质,错误;D、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正确。故选D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区别及应用7、A【解析】

A、将注射器活塞向里推,导管口出现气泡,也不能说明气密性良好,故选项错误;B、将导管伸进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外壁,出现气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选项正确;C、将注射器活塞往里推,长颈漏斗的导管内出现液柱,则气密性良好,故选项正确;D、将弹簧夹夹住,通过长颈漏斗加水形成的液柱不下降,则气密性良好,故选项正确。故选A。8、A【解析】

A、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没有酸,故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不符合题意;C、碳酸氢钠、碳酸钠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都属于盐,故不符合题意;D、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一种是氧,属于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9、D【解析】

A、在原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因此A错误。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依次为:氧、硅、铝、铁、钙,故B错误;C、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C错误;D、空气中各气体的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杂质气体0.03%,D正确。故选D。10、D【解析】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详解】A、粉笔灰不溶于水,放入水中能形成悬浊液,故A不正确;

B、奶粉放入水中能形成悬浊液,故B不正确;C、橄榄油放入水中能形成乳浊液,故C不正确;

D、白砂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正确。故选D。【点睛】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34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发烫(或发热或有热感)NH4NO3【解析】

(1)20℃时,34gKCl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则该温度下,KCl的溶解度为34g。(2)相同条件下,碘难溶于水,高锰酸钾易溶于水,说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溶质的性质有关;碘难溶于水而易溶于酒精,说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溶剂的性质有关;此外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还与外界的温度有关。(3)固体物质溶于水时有能量的变化。试管中加入NaOH固体,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要放出热量,用手触摸试管外壁,会感觉到试管外壁发烫(或发热或有热感);硝酸铵溶于水时要吸热,则试管外壁变冷。【点睛】NaOH固体溶解放出热量,硝酸铵溶于水时要吸热。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氯化钡溶液;稀盐酸(答案不唯一);50%【解析】由于方法1对应的是碳酸钡沉淀,所以加入的是可溶性钡盐或者钡碱都可以,如氯化钡溶液或者硝酸钡或者氢氧化钡溶液;方法2是对应的二氧化碳,所以加入的应该是酸,为稀盐酸或者稀硫酸;设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方法1:Na2CO3+BaCl2═2NaCl+BaCO3↓106

197x

1.97gx=1.06g方法2:Na2CO3+2HCl═2NaCl+H2O+CO2↑106

44x

0.44gx=1.06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50%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50%。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4P+5O22P2O5小于装置漏气或红磷不足导致装置内有氧气剩余【解析】

(1)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2)由图像可知,红磷燃烧可剩余8.5%的氧气,白磷燃烧可剩余5.1%的氧气,所以红磷消耗氧气的能力小于白磷,传统燃烧红磷的方法不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或红磷不足导致装置内有氧气剩余。14、BaCl2+MgSO4=BaSO4↓+MgCl2【解析】

上述导致中毒是碳酸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解毒为:氯化钡和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化学方程式为BaCl2+MgSO4=BaSO4↓+MgCl2。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2Al+3H2SO4═Al2(SO4)3+3H2↑5对比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气泡产生的快慢CB一【解析】

(1)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H2SO4═Al2(SO4)3+3H2↑.(2)因为对比试验只能有一个变量,所以x=5,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气泡产生的快慢来比较铝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3)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向试管Ⅰ中加入少量硫酸钠后反应速度无变化,则Na+、SO42﹣对实验没有影响.向试管Ⅱ中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