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间明挖段深基坑开挖及支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区间明挖段深基坑开挖及支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区间明挖段深基坑开挖及支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区间明挖段深基坑开挖及支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区间明挖段深基坑开挖及支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1

1.1工程简介..............................................................1

1.2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3

1.2.1工程地质..........................................................3

1.2.2岩土分层及特点....................................................3

1.2.3水文地质..........................................................5

1.2.4边坡稳固性评判....................................................6

1.2.5气象与水文........................................................8

1.3施工总平面布置.......................................................9

1.3.1道路..............................................................9

1.3.2施工用电..........................................................9

1.3.3施工用水及排水....................................................9

1.3.4暂时设施布置说明..................................................9

1.3.5施工平面布置图...................................................10

1.4周边建筑物及管线调查................................................10

1.5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11

1.5.1施工要求.........................................................11

1.5.2技术保证条件.....................................................12

第二章编制依据................................................13

2.1.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13

2.2标准、规范..........................................................13

2.3编制采用的主要工程图纸及施工组织.....................................14

2.4适用范畴............................................................14

第三章施工计划................................................14

3.1进度计划.............................................................14

3.2材料与机械设备计划..................................................14

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16

4.1技术参数............................................................16

4.1.1设计标准.........................................................16

4.1.2支护参数.........................................................16

4.2总体施工方案.........................................................18

4.3土石方开挖...........................................................18

4.3.1基坑开挖准备工作.................................................18

4.3.2基坑开挖方法.....................................................19

4.4冠梁及舲支撑施工....................................................22

4.4.1施工工艺流程.....................................................22

4.4.2施工方法.........................................................22

4.5预应力锚索施工......................................................23

4.5.1施工工艺流程.....................................................24

4.5.2施工方法.........................................................24

4.6锚杆施工............................................................27

4.6.1施工工艺流程.....................................................27

4.6.2施工方法.........................................................27

4.7桩间网喷混凝土施工..................................................28

4.7.1施工工艺流程.....................................................28

4.7.2施工方法.........................................................29

4.8钢围楝及钢管支撑施工................................................31

4.9检查验收............................................................34

第五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35

5.1组织保证............................................................35

5.1.1安全保证组织机构.................................................35

5.1.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36

5.1.3安全纪律.........................................................36

5.1.4组织保证措施.....................................................37

5.1.5安全生产治理制度.................................................37

5.1.6制度保证.........................................................40

5.2技术措施............................................................41

5.2.1技术准备.........................................................41

5.2.2技术交底.........................................................42

5.2.3物资准备.........................................................42

5.2.4安全生产治理措施.................................................42

5.2.5土石方开挖保证措施...............................................43

5.2.6边坡安全保证措施.................................................43

5.2.7边坡周边构筑物保护措施...........................................44

5.2.8特别季节施工保证措施.............................................44

5.2.9.施工机械安全保证措施............................................45

5.2.10施工用电安全保证措施...........................................46

5.2.11施工用油料安全治理措施.........................................48

5.2.12高处坠落安全保证措施............................................48

5.2.13物体打击安全措施................................................49

5.2.14起重吊装作业的安全措施.........................................49

5.2.15火灾的安全保证措施..............................................50

5.2.16地下管线保护措施................................................51

5.3应急预案............................................................52

5.3.1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52

5.3.2组织机构.........................................................52

5.3.3应急救援器材配备.................................................55

5.3.4培训与演练.......................................................55

5.3.5应急响应.........................................................56

5.3.6应急处置措施.....................................................57

5.4监测监控............................................................64

5.4.1监测目的.........................................................64

5.4.2监测项目及测点布置...............................................64

5.4.3监测控制值、预警值及监测频率.....................................68

5.4.4监测预(报)警信息反馈机制.......................................69

5.4.5监测数据的整理、分析及信息反馈......................................70

5.4.6测点保护..............................................................72

第六章劳动力计划..............................................73

6.1专职安全生产治理人员.....................................................73

6.2特种作业人员..............................................................73

6.3其他作业人员..............................................................74

第七章附图....................................................74

7.1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74

7.2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74

7.3监测平面图...............................................................74

7.4中航油管道平面位置关系图................................................74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重庆轨道交通四号线一期工程土建6标黑石子站〜唐栋桥站区间明挖段,位于重庆市

江北区海尔路中钢国际钢材交易中心邻近,起讫里程YK24+543.474〜YK24+799.500,长

256.026m。此段区间约115m范畴斜跨海尔路(其余里程段位于海尔路路侧),其中小里

程端头(里程YK24+543.474)接黑石子站〜唐栋桥站区间暗挖单洞单线断面,大里程端

头(里程YK24+799.500)接高架区间。区间范畴内的海尔路为双向8车道,区间施工期

间的路面交通将导改至道路东侧。

明挖区间基坑宽12.8m〜20.8m,深8.4m〜17.75m,采用矩形框架结构形式,基坑围

护结构采用排桩式挡墙、围护桩+内支撑、悬臂桩、放坡、喷锚支护五种形式,详见表1-1

所示,主体结构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

表1-1围护结构统计表

里程备注

序号防护方式

起点终点

z

1zk24+559.921zk24+634.651排桩式锚杆挡墙C类

zk24+634.651zk24+692.706

2围护桩+内支撑B类

(yk24+616.500)(yk24+674.557)

z

3zk24+692.706zk24+743.291排桩式锚杆挡墙D类

z

4zk24+743.291zk24+790.962悬臂式桩板挡墙E1类

z

5zk24+790.962zk24+816.994悬臂式桩板挡墙E2类

z

6yk24+543.474yk24+585.675排桩式锚杆挡墙A类

z

7yK24+585.674yk24+616.500排桩式锚杆挡墙A类

z

8yk24+674.557yk24+799.5放坡开挖F

区间明挖段平面布置图如图1-1所示,明挖段基坑支护断面图如图1-2所示。

中钢钢

材市场

导改道路

区间暗挖段区间明挖段

区间高架段

图1-2排桩式锚杆挡墙断面示意图

图1-3围护桩+内支撑断面示意图

图1-4排桩式锚杆挡墙+坡率法断面示意图

图1-5悬臂式桩板挡墙+坡率法断面示意图

1.2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

1.2.1工程地质

拟建区间所处地势地貌宏观上属构造剥蚀浅丘地貌,因地处城区,人类活动频繁,原

始地势遭到破坏,地面经人工改造为城市干道及城区,地势总体较平缓,起伏小,地势坡

角一样为3〜10°,局部大于30°o地面标高248〜270m,相对高差22米左右。

1.2.2岩土分层及特点

经地面地质调查和钻孔揭示,勘察区出露的地层由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Q4ml)

人工填土、残坡积(Q4el+dl)粉质粘土、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新田沟组(J2x)岩层,

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组(Jb2z)岩层及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Jlz)岩层(其中本次明挖段岩

层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各层岩土特点分述如下:

㈠第四系全新统(Q4)

⑴素填土(Q4ml)

杂色,主要由砂岩、砂质泥岩块碎石、粘性土及少量建筑垃圾等组成,颗粒含量约

20%〜30%左右,局部可达40%〜50%,粒径20〜300mm为主,局部可达500〜800mm以上,

结构稍密〜中密状,稍湿,局部偶见混凝土块等建筑垃圾,堆积时间大于5年左右,厚度

一样0.4〜16.9m,局部较厚达22.4m,匀性较差,局部地表为海尔路及其他混凝土路面。

⑵粉质粘土(Q4el+dl)

褐色,呈可塑状,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切面稍有光泽,残坡积成因。

主要在原始地势低凹地带零星分布,厚度0.9〜7.3m。

在原始地貌低洼地带填土底部、覆盖层与基岩接触带(基岩面邻近)或上层滞水出路点

地段,受上层滞水频繁活动的影响,常形成以软〜可塑状粘性土为主、厚度0.10-

0.30m(局部可达0.5m以上)的脆弱薄层;在原始地貌沟谷区,地面下0.2〜0.8m(局部可

达L5m以上)的粉质粘土以灰黑色、含植物根系、有机质为主,受地下水活动的影响,粘

性土多呈软塑〜流塑状,状态很差。

㈡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

为一套强氧化环境下的河湖相碎屑岩建造,由砂岩〜泥岩不等厚的正向沉积韵律层组

成।。

⑴砂质泥岩:紫红色,粉砂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强风

化层一样厚度0.50~3.50m,强风化岩芯呈碎块状,风化裂隙发育,岩体质量等级为V级;

中风化岩芯呈柱状、长柱状,岩体较完整,饱和单轴抗压强度7.3MPa,属软岩,基本质

量等级为IV级。

⑵砂岩:灰色,上部一样为黄色,细〜中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钙质胶结。主

要矿物成份为长石,次为石英,含少量云母,强风化层厚度0.8〜3.5m,强风化岩芯多呈

碎块状、短柱状,岩体质量等级为V级;中风化岩芯呈中〜长柱状,岩体较完整。黄色与

灰色砂岩分别分为砂岩1和砂岩2,其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分别为13.OMPa和42.5MPa,

其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别为ni、IV级。

⑶地质构造

勘察区地质构造隶属环山背斜东翼,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倾向90〜100,从区间起

点到终点,倾角由22°变到50°,里程K23+061.445〜K23+160段优势产状95°Z22°,

里程K23+160〜K23+350段优势产状95°/27°,里程K23+350〜K23+430段优势产状95°

Z33°,里程K23+430〜K23+745段优势产状96°Z38°,里程K23+745-K24+535段优

势产状100°Z440,里程K24+535〜K24+785段岩层产状100°N50°.场地内无断层,

地质构造简单,场地基岩中主要发育两组构造裂隙:

J1:倾向295〜305°,倾角40〜45°,优势产状300/40,裂隙张开约舒缓

波状,裂隙间距1〜2m,偶见钙质充填,延伸3〜5m,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

J2:倾向5〜10°,倾角75〜80°,优势产状8N76,闭合〜微张,平直,局部偶见

翻转现象,裂隙间距约2~5m,延伸长5~8m,偶见泥质充填,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

场区岩性为砂泥岩互层,砂岩与泥岩之间的层面往往有泥化现象,特别是上部砂岩下

部泥岩的情形,层面结合很差,属脆弱结构面。

1.2.3水文地质

本次勘察线路经过地区原始地势主要是浅丘沟谷地貌,丘包与沟槽相间分布。出露岩

层为河湖相沉积岩,水文地质环境总体较简单,勘察期间地下水总体贫乏。场区地下水赋

水性受地势地貌、岩性及裂隙发育程度控制,为大气降雨和地面水体渗漏补给,水量大小

与降水因素关系密切,受气候和季节性变化较大,在雨季松散层孔隙水量相对较大。沿线

无统一地下水位,场区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层孔隙水以及基岩裂隙水

㈠松散层孔隙水

主要分布于第四系松散层中,该类型地下水水量大小受地貌和覆盖层范畴、厚度、透

水性制约,水质成分由含水介质的性质决定,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受季节、气候影响大。

在土层裸露区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在有条件的切割区排泄。场地内松散层地下水水量

不大,因此线状工程范畴地下水补、径、排相对简单,大气降水易通过松散填土层下渗,

隧道涌水量与大气降水的强度和连续时间有很大关系。

㈡基岩裂隙水

包括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风化裂隙水分布在浅表基岩强风化带中,多为局部性

上层滞水或小区域潜水,水量较小,受季节性影响大,各含水层自成补给、径流、排泄系

统;构造裂隙水赋存于砂岩裂隙中,接受大气降雨或松散层孔隙水的补给,但由于各含水

岩层由不透水的泥岩相隔而自成系统,相互间基本无水力联系,导致砂岩含水层的赋水性

极不均一。该类地下水以就近补给、就地排泄为其特点,随地势由高向低径流,多在陡壁

或隔水层接触带以下降泉形式排泄。隧道施工可使基岩裂隙水水量明显增大,当开挖遇穿

贯通性好、延伸远的裂隙则涌水量大,开挖遇封闭性好、延伸短的裂隙则涌水量小,水量

不平均现象明显。

1.2.4边坡稳固性评判

据图纸分析,右线里程K24+674.557-K24+799.500明挖段,上覆素填土厚1.8〜4.6m,

拟建隧道两侧形成挖方边坡,其开挖边坡的稳固性具体评判如下:

㈠左侧边坡

明挖施工将在左侧形成高度0〜17.9m的边坡,坡向279°,坡长74m,为土岩质边坡,

上部土层厚度1.6〜3.1m,下部的岩层厚度14.8〜16.3m。土质边坡岩土界面较平缓,土

层较薄,土体基本稳固,设计建议按1:1.75的坡率进行放坡。对下面的岩质边坡而言,

由结构面赤平投影图1-3分析,J1裂隙及J1裂隙与J2裂隙的组合交线CO外倾,边坡稳

固性受J1裂隙强度控制,直立开挖,边坡岩体易沿J1裂隙滑塌失稳;根据《建筑边坡工

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4.1.4岩质边坡的岩体分类,边坡岩体类型为IV类,边

坡破裂角取40°,等效内摩擦角取47°,建议该侧边坡宜按J1裂隙倾角放坡处理;若无

放坡条件,设计建议采用排桩式锚杆挡墙或悬臂式桩板挡墙进行支挡,以中风化基岩作基

础持力层。由于左侧临近海尔路,导致无法放坡,实际当中左线里程ZK24+692.706-

ZK24+743.291采用排桩式锚杆挡墙支护,ZK24+743.291-ZK24+816.994采用悬臂式桩板

挡墙。

赤平面投影

图上6左侧边坡赤平面投影

㈡右侧边坡

明挖施工将在右侧形成高度0〜17.9m的边坡,坡向99°,坡长74m,详见图厂4所

示,为土岩质边坡,上部土层厚度0.6〜2.3m,下部的岩层厚度15.6〜17.3m。土质边坡

岩土界面较平缓或反向,土层较薄,土体基本稳固,建议按1:1.75的坡率进行放坡。

对下面的岩质边坡而言,由结构面赤平投影图1-4分析,层面及J2裂隙与层面的组

合交线B0外倾,边坡稳固性受层面控制,边坡岩体易沿层面滑塌失稳;根据《建筑边坡

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4.1.4岩质边坡的岩体分类,边坡岩体类型为IV类,

边坡破裂角取50°,等效内摩擦角取47°,建议该侧边坡宜按层面倾角放坡处理;若无

放坡条件,建议采用桩板式挡墙进行支挡,以中风化基岩作基础持力层。由于右侧为荒地

和少量居民房屋,且地势为较陡的坡,因此,右侧里程YK24+674.557〜YK24+799.500实

际上采用坡率法放坡开挖,层面倾角放坡坡率分别为1:0.84(50°1:1.75(30°),

坡面采用挂网8@150X150mm,C25早强喷射混凝土100mm。

赤平面投影

相交的结构面相交线倾向倾角

J1与层面AO18*10,

J2与层面BO84’49°

J1与J2CO288*39,

岩层产状:1OO25CT

J1产状:30024CT

J2产状:8.476-

左侧坡向:99°

图1-7右侧边坡赤平面投影

㈢洞口仰坡

该段明挖施工将形成高约18.2m的洞口仰坡,坡向189,上部土层厚约1.8m,下部的

岩层厚约16.4m。从I-I'剖面可以看出,岩土界面较平缓,土层较薄,土体基本稳固,

建议按1:1.5的坡率进行放坡。对下面的岩质边坡而言,由结构面赤平投影图「5分析,

该侧边坡无外倾结构面,其稳固性受岩体自身强度控制;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13)表4.1.4岩质边坡的岩体分类,边坡岩体类型为HI类,边坡破裂角取

61°(45°+6/2)°,等效内摩擦角取55。可结合隧道超前支护措施对仰坡采用锚杆支

护,并做好坡面的防护工作。

图1-8洞口仰坡赤平面投影

1.2.5气象与水文

根据重庆市气象局提供的重庆主城区气象资料,重庆市轨道交通四号线一期工程沿线

气象资料如下。

㈠气象

根据重庆市气象局1951年-2007年间的气象观测资料,本工程内的气象特点具有空

气潮湿,春早夏长、冬暖多雾、秋雨连绵的特点,年无霜期349天左右。

㈡气温

多年平均气温18.3t,月平均最高气温是8月为28.PC,月平均最低气温在1月为

5.7℃,日最高气温43.09(2006年8月15日),日最低气温-L8℃(1955年1月11日)。

㈢降水量

多年平均降水量1082.8mm,降雨多集中在5~9月,其降雨最高达746.1mm左右,日

最大降雨量266.7mm(显现在2007年7月17日),小时最大降雨量可达65mll1,详见表1-2

所示。

表1-21951-2007年累计年月各月及年平均总降水量(0.1mm)

月份123456789101112年

1932043809141583165015301369132996546124810828

水量

㈣雾

重庆地区雾天详见表1-3所示:

表1-3重庆地区各月多年平均雾日数

月份123456789101112年

11.16.75.74.44.45.74.43.95.67.99.110.779.6

雾日

㈤湿度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左右,绝对湿度17.7hPa左右,最热月份相对湿度70%左右,

最冷月份相对湿度81%左右。

伐)风

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频率13%左右,夏季主导风向为北西,频率10%左右,年平均风

速为1.3m/s左右,最大风速为26.7m/s。

1.3施工总平面布置

1.3.1道路

(1)明挖段位于海尔路上,可利用原海尔路作为场内施工便道。

(2)道路进出口:场内便道与场外道路接口处设立路面清洁岗和冲洗设施,防止车辆

带泥上路。

(3)洗车设施:在进出场路口设置车辆冲洗台,与进出场路口道路相连,平台四周设

排水沟,并在洗车台旁边设置沉砂池,污水经沉淀后方能排入场区暂时排水系统流出场区。

1.3.2施工用电

暂时用电从邻近市政电网接入1000KVA变压器用于施工生活用电。电缆沿施工区周边

埋地布设,将二级配电箱引至基坑边,满足机械设备的动力需求。在基坑的四个角及中部

两侧搭设高架照明灯。

1.3.3施工用水及排水

(1)施工用水:采用市政水源接驳口,将其引入场内,分别沿基坑方向设置4个施工

用水接入点,主水管采用DN50PE管沿主便道铺设。在各用水点设置节能水阀,强化节省

用水。

(2)施工场地暂时排水:场地周边、施工便道等,均按需要设置暂时排水沟,并将生

产污水集中收集进沉砂池,待沉淀处理后排出场地。

施工道路及暂时用水、用电具体措施详见专项方案。

1.3.4暂时设施布置说明

⑴办公区及生活区:办公区及生活区均设置于施工场地范畴内,但与作业区分开。

⑵工具库房:材料、工具库房在施工区一侧搭设,所有材料(建筑材料、周转材料、

消耗材料)进场后在规定区域堆码整齐,以便于治理。

⑶钢筋加工厂:钢筋加工厂设置于施工现场。

⑷砂石堆场:砂、石按周计划用量按时进场,运至现场施工点。

⑸在基坑四周设置300mmX300mm的截水沟,将地表水引入集水坑、经沉淀后集中排

放,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内和冲刷边坡。

(6)为了保证安全,现场基坑周边2m范畴内严禁堆载弃土和其它材料;并沿基坑四周

设置钢管护栏及安全网,护栏底部设置0.2米高的挡脚板,防止作业人员及杂物坠入基坑。

1.3.5施工平面布置图

施工平面布置图附后。

1.4周边建筑物及管线调查

明挖段位于海尔路上,周边为规划用地,尚无建构筑物。施工期间将加强对基坑周边

海尔路的监测,详见监测监控章节。据现场调查,有电力、电信、排水、燃气共计10根

管道及一处排水箱涵与线路相交,在右侧70m外有一条中航油管道与线路平行,详见表

1-4所示:

表1-4管线分布情形表

序数量

名称材质/规格与线路交叉情形埋深(m)处理措施

号(根)

1电信管道3铜/光500X200横穿0.55〜L25改迁

2电力管道3铜600X900斜穿0.5-1.0改迁

PVC/舲

3排水管道3横穿2.3改迁

DN400/DN500

4燃气管1钢DN159斜穿2〜3改迁

5排水箱涵11.6mX2.0m横穿6改迁

6中航油管1钢DN219线路右侧100m以内2保护

影响基坑施工的管线迁改至明挖区间施工范畴以外,新建管线沿海尔路东侧人行道布

置,管线迁改位置离明挖区间较远,迁改后不影响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中航油管道距离

基坑100m以内,为保证航油管道安全,经与管道企业沟通,基坑采取机械开挖方式进行。

管线迁改路线详见下图:

中钢钢

材市场

导改道路

管线迁改路由

管线迁改平面位置示意图

1.5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1.5.1施工要求

⑴本工程施工前核对整个场地的放线,并与设计总平面图相互校对,确保各结构物放

线图准确,衔接顺畅。

⑵施工前,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和设计图核实工程范畴及周边现有建(构)筑物的位置、

结构形式、基础埋置深度等情形,据此做好处理,确保其安全。

⑶地勘报告提示及现场发觉局部存在不稳固岩块或外倾结构面处,施工时应对其及时

处理。

⑷本工程必须严格按设计工序进行施工,确保边坡在施工期间的稳固及施工人员的安

全,严防工程滑坡及工程事故发生。

⑸本工程施工期间坡顶严禁堆载。

⑹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测预警工作。

⑺严禁无序大开挖,应严格按“逆作法”分段分幅分层开挖,并及时进行每层每段的

(锚杆)挡墙施工。

⑻本工程严格按照“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原则,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地质工作(必

要时可进行施工勘察),并及时反馈与设计不符的岩土工程问题,以便及时修改完善补充

设计。

⑼施工准备应按下列要求进行,以确保施工能连续、快速、安全地进行:

①按工程要求进行备料,钢筋、水泥应在交货时提交质量检测证书,复检结果必须合

格。

②钢筋应专门建库堆放,避免锈蚀。

③砂石料的杂质和有机质的含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

定。

⑩场地开挖、边坡施工要求:

①场地平整及基坑开挖时应严格控制标高,避免超深开挖。

②开挖爆破时,应采取设减震孔或减震槽、控制药量等措施,减少场地的扰动及对边

坡的不利影响。在距岩质边坡5米以内和距设计地块标高1米之内应采取更严格的控制措

施,以保证场地的整体稳固性及完整性。

③对于岩质边坡,若开挖后有局部楔形岩体沿岩面下滑,应对边坡增设应急锚杆;如

有孤石及松动的岩体,应将其清理;如开挖后发觉岩质的倾向和裂隙与地勘不符,应及时

联系地勘及设计单位进行处理。

④鉴于场地大,特别是高切坡,对施工要求高。因此施工前对场地的土石方施工应有

一套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并送有关各方会审并严格按照合理顺序进行施工。

⑤加强施工阶段的环境排水治理,做好坡顶、坡面和基坑底的排水,坡顶地坪应采取

封闭处理,尽量避免雨水及施工用水渗入岩土层内。

⑥在基坑周边设置钢管暂时护栏,以策安全。

(11)严禁超挖,超挖部分用C20素混凝回填密实。

1.5.2技术保证条件

(1)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工作

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认真的复核,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并针对设计要求,

地质情形,现场条件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针对关键及特别工序,如开挖支护、喷射

混凝土、注浆、监控量测等制定详细的施工过程控制措施。

(2)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由项目总工程师和主管工程师亲自抓技术交底工作,对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

的技术交底,将工程特点、施工方法、施工顺序、进度安排、操作要求、技术标准、质量

要求、安全措施等书面详细地交给施工人员。组织关键工序的作业人员进行经常性的技术

学习和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挂牌作业,使其懂得等并能自觉地贯彻执行所制定

的施工控制程序和技术措施,提高职工的技术素养。

(3)施工过程中严把“三关”

一是严把图纸关。用于现场施工的图纸,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复核审核,充分了解设计

意图,加盖受控章后由项目总工程师签发执行。未经复核、审核的图纸,不得用于工程施

工。

二是严把测量关。制定切实可行的测量方案,经项目总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方可上报。

控制测量由项目部测量队实施,并对控制导线网定期复核。

三是严把试验关。对进入工地的原材料、半成品进行检验试验,杜绝不合格的材料及

半成品使用到工程中去。

(4)推行规范化治理、标准化作业

规范技术及技术治理工作,杜绝由于治理的随意性造成的技术失误。施工作业严格执

行施工工艺细则及相关操作规程,以规范、标准的作业确保技术措施的有效落实。

第二章编制依据

2.1.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

(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治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

⑵《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治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渝建发[2014]16

号)。

2.2标准、规范

(1)《生产过程中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

(2)《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治理规范》(GB50652-2011);

(5)《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0年版);

(9)《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

(10)《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

(1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

(12)《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13)《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1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1991)

(1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16)《旋挖成孔灌注桩工程技术规程》(DBJ150-156.2012);

(17)《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TJ94-2008);

(1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20)《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21)《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

(22)《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23)《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0

2.3编制采用的主要工程图纸及施工组织

⑴《黑石子站-唐栋桥站区间(地下段)明挖段围护结构(二)》;

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4适用范畴

本专项方案适用于黑石子站-唐栋桥站区间明挖段。

第三章施工计划

3.1进度计划

本工程基坑土石方及支护工期为150个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为2015年5月220,

计划完工日期为2015年10月18日。拟投入的施工治理人员、施工机械设备已完成组织

进场,各种设备均已完成检修、检校,能满足施工需要。

具体施工进度计划,附后。

3.2材料与机械设备计划

施工主要材料计划表

序号材料名称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备注

1热轧钢筋HPB300吨369

2热轧钢筋HRB400吨75

3殓C35立方米338

4硅C30立方米2147

5役C25立方米124

6舲C20立方米2201

序号材料名称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备注

5水泥砂浆(锚索)M30立方米105

6钢管支撑6609t=16t218

主要周转材料需用表

序号名称数量

148X3.6X6000钢管500根

248X3.6X3000钢管300根

348X3.6X1500钢管130根

4扣件(含直接头)3000个

5100X100X2500木杨500

6木模板(2440X1220X20)90

机械设备计划表

序号机械名称规格数量状态备注

1风动凿岩机TY2812良好锚杆钻孔

2破碎机PC2206良好石方开挖

3挖掘机PC2206良好土石方挖装

4自卸汽车双桥20良好土石方运输

5电焊机BX1-5004良好

6弯曲机GW40A1良好

7调直机TZ-201良好

8钢筋切断机GJ-401良好

9混凝土湿喷机HPZ-54良好

10电动空压机4L-20/84良好

11千斤顶+油泵2良好

12吊车25T2良好吊装

13污水泵7.5kw6良好排水

14装载机LG502良好装载运输

15注浆机ZYB70/801)2良好

16旋挖钻KAT3201良好施工围护桩

序号机械名称规格数«状态备注

17泥浆泵4良好

18废浆处理设备3良好

19振捣器插入式6良好

20混凝土罐车5良好

21全站议莱卡TS091套良好

22水准议DSZ21套良好

23挖机KAT3良好

24地质钻机MD-5O2良好锚索钻孔

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

4.1技术参数

4.1.1设计标准

根据设计图纸说明边坡类型为IV类(其中洞口段边坡段岩体类型为III类),暂时支

护结构合理使用年限为2年(其中E型支护按永久结构100年考虑)。

抗震设防烈度6度,场地类别II类,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重要性系数按丫。=1.1取

用,E型支护结构(永久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

主体基坑变形控制保护等级为一级,地面最大沉降量WO.15%H且W30mm;围护结构

最大水平位移W0.20/H,且W30m%其中H为基坑开挖深度。地面沉降和支护结构的最大

水平位移还应满足邻近地面建筑和地下管线变形控制对其的要求,其中抗滑桩最大水平位

移W50mm。

基坑顶地面超载标准段按20KPa考虑,地层的物理力学指标依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取

值。基坑周边2m范畴内不得弃土、堆积材料及大型机械设备。

4.1.2支护参数

基坑围护结构采用排桩式锚杆挡墙、围护桩+内支撑、悬臂式桩板挡墙、、放坡、喷锚

支护等五种形式,具体支护参数详见表4-1所示。

表47支护里程及方式统计表

里程

序号防护方式设计支护参数备注

起点终点

围护桩采用。800@3500钻孔灌注

桩,嵌固深度3m;预应力锚索采

用7①"15.2预应力钢绞线,锚固

1zk24+559.921zk24+634.651排桩式锚杆挡墙段长度6.5m;基坑上部土质段:C类

桩间挡板厚300mm;基坑下部岩

石段:桩间挂网。8@150X150mm,

C25早强喷射混凝土100mm;设

22@3.5mx2.0m,L=3m系统锚杆

围护桩采用。1000@1500钻孔灌

注桩,嵌固深度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