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生命的分子基础测试练习题_第1页
第一章生命的分子基础测试练习题_第2页
第一章生命的分子基础测试练习题_第3页
第一章生命的分子基础测试练习题_第4页
第一章生命的分子基础测试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生命的分子基础33.固定化脂肪酶的方法一般是:将酶液和一定浓度的海藻酸钠溶液混合后,用注射器滴到一定浓度CaCl2溶液中,25℃静置固化2h,过滤洗涤,再加入到戊二醛溶液中25℃化学结合2h,过滤、洗涤和干燥后就可得到颗粒状固定化脂肪酶。兴趣小组对固定化酶的性质和其最佳固定条件进行了探究。下图显示的是部分研究结果(注:纵坐标为酶活力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a为游离酶,b为固定化脂肪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在温度或PH变化时,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具有的缺点是稳定性较低B.这种固定化脂肪酶使用的方法有物理吸附法、包埋法和化学结合法三种方法相结合C.氯化钙的量太少时酶活力较低原因可能是包埋不完全,包埋在内部的部分酶会流失D.海藻酸钠浓度较高时,酶活力较低原因可能是形成的凝胶孔径较大,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149、不含淀粉酶的是()。A、人的胃液B.狗的唾液C.种子胚细胞D.叶肉细胞2009广东11.等量下列物质被彻底氧化,耗氧最多的是()。A.葡萄糖B.纤维素C.蛋白质D.脂肪129.酶作为细胞的生化催化剂,不同于一般化学催化剂。其有利于生命活动的基本性质除了体现在极高的反应速率和温和的反应条件外,还体现在()。A.等量反应物下能产生更多的产物B.相同的反应能产生更多类型的产物C.其催化效率同时受多种非反应物浓度因素影响D.极少产生副反应产物136.下列生物大分子中,构成其单体的数量、种类或排列顺序发生轻微改变而可能导致其生物学活性发生巨大变化的有()。A.核酸B.蛋白质C.糖原D.纤维素2008广东2.关于DNA的分布,正确的是()。A.脊椎动物成熟红细胞都不含DNAB.细菌细胞中的DNA都分布在拟核区C.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都不存在DNAD.原核细胞如果含RNA就不含DNA12.纤瘦的人的体内,含量最少的脂质是()。A.磷脂B.胆固醇C.性激素D.脂肪31.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即失去活性,其失去活性的主要原因是()。A.分子被水解成氨基酸B.分子中肽键被破坏C.pH值的变化D.酶分子间的竞争32.生物界中数量最多的糖类物质是()。A.葡萄糖B.淀粉C.糖原D.纤维素33.某种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000,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110,假如该分子的构象为n一螺旋体,则其分子长度约为()。A.54.54nmB.36.36nmC.12.1nmD.10.1nm40.人体下列4种细胞之间进行比较,蛋白质合成活动最不活跃的是()。A.胰岛B细胞B.卵细胞C.肝细胞D.有丝分裂间期细胞77.某人工合成mRNA只含A和G两种碱基,且A是G的6倍,该mRNA的密码子有()。A.4种B.8种C.16种D.32种103.蛋白质()。A.在细胞中合成也需要蛋白质B.在细胞中分解也需要蛋白质C.离开细胞都会失去活性D.只要存在于细胞中就不会失去活性2007广东46.胆固醇在代谢中不能转变为()A.细胞膜成分B.性激素C.胰岛素D.肾上腺素第三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第一节细胞膜

第二节细胞质

第三节细胞核

第四节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第五节细胞结构综述2010广东省联赛10、高等植物细胞不一定具有以下哪一种细胞结构?()A.细胞壁B.质体C.叶绿体D.高尔基体78、目前发现的各种固氮生物都不具有下列哪一项结构?()A.细胞壁B.DNA和RNAC.叶绿体D.核糖体84、植物的胞间连丝()。A.是丝状的植物细胞延伸部分B.是丝状的原生质C.是穿越细胞壁的细胞质D.是穿越细胞壁的细胞膜2009广东13.下列哪一组细胞相互间在结构上和主要代谢活动方面相似程度最大?()A.草履虫,变形虫,鞭毛虫B.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D.同一个人体内的神经细胞、红细胞、骨骼肌细胞D.水稻、牵牛花、马铃薯的叶表皮保卫细胞15.不含核酸的细胞器是()。A.线粒体B.核糖体C.粗面内质网D.滑面内质网20.只存在于植物,不存在于动物的一组内容是()。A.胆固醇,纤维素,淀粉B.呼吸作用,矿质元素吸收,蒸腾作用C.渗透作用,光合作用,C4途径D.细胞壁,大液泡,质体26.已知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大约需要12h,某学生研究该细胞周期,获得以下4组数据:①分裂期最多的一个视野中,共有30个细胞,其中分裂前期5个,中期2个,后期2个,末期1个,其余间期。②分裂期最少的一个视野,共有35个细胞,其中有分裂中期细胞1个,其余为间期。③全部共观察了10视野,平均每个视野有32个细胞。④统计这些视野观察到的结果:分裂前期细胞15个,中期12个,后期10个,末期8个。对这4组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A.用第①组数据直接计算分裂期各期持续时间是最准确的B.用第②组数据直接计算分裂间期持续时间产生的误差最大C.①、②组数据没有意义,不能用于细胞周期各期所需时间分析D.③、④组数据分析间期持续时间大约是10.2h27.在下列4种细胞器中,质子泵存在于()A.高尔基体膜上B.溶酶体膜上C.过氧化物酶体膜上D.内质网膜上49.用显微镜研究草履虫伸缩泡的活动,选择下列哪一组透镜效果最好?()A.10×,100×(油浸系)B.10×,40×C.15×,90×(油浸系)D.15×,15×52.下列哪一种细胞器的RNA含量比例最高?()A.核糖体B.线粒体C.叶绿体D.中心体53.K+不能通过人工脂双层膜,但加入缬氨霉素后就可通过。据此可判断()。A.缬氨霉素具有脂溶性B.缬氨霉素是细胞膜上的一种载体C.细胞中,K+主动运输过膜D.细胞中,K+协助扩散过膜134.对下图所示细胞的概述正确的有()。A.甲和乙膜系统结构层次远复杂于丙和丁B.在生态系统中,甲和丁都属于生产者,乙和丙属于消费者或者分解者c.甲,丙和丁都有细胞壁结构,但其化学成分各不相同D.甲和乙的DNA都是线形的,丙和丁的DNA都是环状的149.原核细胞的特点是:()A.没有核膜,遗传物质集中在一个没有明确界限的低电子密度区,称为拟核。B.DNA为裸露的环状分子,通常没有结合蛋白。C.没有恒定的内膜系统。D.核糖体为70S型,和真核细胞叶绿体、线粒体的相似。2008广东1.表中数据是细胞的不同膜结构的化学成分资料,这些数据资料并不完整。据资料分析,正确的最可能是()。膜结构名称蛋白质(%)脂质(%)糖类(%)甲454510乙7030极微量丙5049以上微量丁6035少量A.甲是动物细胞膜B.乙是线粒体膜C.除甲外,其余都不可能是生物膜D.如果资料来自同一种生物,四种膜分别属于不同组织的细胞膜14.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是单细胞B.细胞质都是匀质的C.有核糖体等简单细胞器D.是地球上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类生物16.光学显微镜下的下列哪项特征是判断植物细胞必不可少的?()A.叶绿体B.大液泡C.细胞壁D.无星射线纺锤体26.能直接破坏生物膜功能的物质是()。A.蒸馏水B.蛋白酶C.脂肪酶D.二氧化碳27.下列哪一组生物相似程度最高()?A.硝化细菌,颤藻,蓝球藻B.葡萄球菌,酵母菌,乳酸杆菌C.水稻,水绵,水母D.噬菌体,立克次氏体,支原体30.细胞学说建立于19世纪。下列符合细胞学说的是()。①所有生物都由细胞构成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③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产生④细胞分原核和真核细胞两大类⑤细胞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功能单位⑥构成细胞的化合物是基本相同的A.①③⑤⑥B.②④⑤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47.下列那种细胞最适合用以研究溶酶体()A.肌细胞B.神经细胞C.巨噬细胞D.叶肉细胞109.线粒体与叶绿体结构上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上。A.外膜B.内膜C.基粒D.基质110.生物膜的特征有(),A.均匀性B.流动性C.对称性D.选择透过性149.支持叶绿体的内共生起源假说的特征是()。A.双层膜结构B.基粒片层膜结构C.环状DNAD.70S核糖体2007广东18.下列四组生物都分别具有某种共性,其中在细胞学上有重要意义的一组是()。A.颤藻、念珠菌、乳酸菌、枯草杆菌B.马铃薯、萝卜、木薯、甘薯C.血吸虫、蛔虫、菟丝子、噬菌体D.蚯蚓、木耳、甲烷杆菌、芽袍杆菌第四章细胞代谢2010广东省联赛1、光合作用产生下列哪一组物质用于卡尔文循环?()A.ATP和ADPB.NADH和NADPHC.ATP和NADPHD.糖类和氧气6、细胞中的生理活动,符合图中曲线的坐标组合是()。A.横坐标是光照强度,纵坐标是净光合作用速率B.横坐标是光照强度,纵坐标是光合作用速率C.横坐标是氧分压,纵坐标是呼吸强度D.横坐标是葡萄糖量,纵坐标是ATP产量35、作物秸秆通过发酵可以成为家畜饲料重要来源。要从自然界中分离获得饲料发酵的优良菌种,培养基配制必须考虑以下除哪一项外的所有因素?()A.碳源主要是纤维素B.有机物氮源和无机盐C.青霉素或者四环素等抗生素D.能显示纤维素分解效应的染料51.如图表示作物在一天24小时内光合作用强度变化。该曲线还可以准确反映作物一天内下列的哪一种变化?A.叶绿体吸收二氧化碳的量B.细胞中储存有机物的量C.细胞吸收二氧化碳的量D.叶绿体、线粒体以及细胞质基质吸收或者释放二氧化碳的总量77、生长旺盛的植物,其叶片有时会出现“吐水”现象。这种现象不能说明()A.植株渗透压高B.叶片细胞膨压高C.叶片气孔大量关闭D.根吸水能力很强79、以下合成ATP的生理活动,最早在地球上出现的可能是()。A.光合作用光反应B.化能合成作用C.有氧呼吸D.无氧呼吸102、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玉米突然停止给予光照,下列哪些生理活动仍可进行较长时间?()A.CO2固定B.CO2还原C.二磷酸核酮糖(RuBP)生成D.磷酸甘油酸(PGA)生成104、分别将一种短日植物和一种长日植物置于短光周期中,但在长暗期中间给予一次瞬间光照,结果短日植物不开花,长日植物开花;再将这两种植物置于长光周期中,但在长光期中间插入一次短时黑暗,结果短日植物仍不开花,长日植物开花。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短日植物和长日植物分别指开花需要短日照条件和长日照条件B.短光周期的长暗期中给予短瞬间光照,长日植物开花,因为光照总时满足其要求C.长光周期的长光期中间插入短时黑暗,短日植物不开花,因为黑暗时长不能满足其要求D.植物对光照和黑暗的反应叫光周期现象12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3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二氧化碳受体是3—磷酸甘油酸B.C4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二氧化碳受体是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C3植物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固定的第一产物是二磷酸核酮糖D.C4植物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固定的第一产物是草酰乙酸2009广东103.将一定量的酵母提取液加入到一定量的某浓度葡萄糖溶液中,25℃条件下密封保温一段时间之后,检测到反应体系含有一定浓度的酒精。如对上述实验的某一个因子进行改动,实验的结果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以下正确的是()。A.增加酵母提取液量,则所需时间缩短B.增加葡萄糖量,则酒精浓度上升c.保温温度提高到55℃,则酒精浓度上升D.保温温度提高到35℃则葡萄糖量下降的同时,酒精浓度上升105.能在细胞内的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有()。A.葡萄糖磷酸化B.丙酮酸氧化脱羧C.氧化磷酸化D.光合磷酸化120.地球上最早出现的产氧气生物可能是()。A.一种绿藻B.一种单细胞生物C.利用硫化氢作供氢体D.进行无氧呼吸的121.如图表示两种不同植物在一天中的气孔张开面积变化。下列对这两种植物的判断,正确的有()。A.植物I可以生活在沙漠B.植物II不能生活在沙漠C.两种植物的固碳途径不相同D.两种植物根部的吸水能力相似122.在生态系统固定的太阳能沿着营养结构流动过程中,总有一部分能量未被生物利用而较长时间存在于生态系统中,这部分能量的存在形式可能是()。A.热能B.光能C.动植物遗体D.化石燃料130.下列两表为光与温度对某植物茎生长的实验结果,以下分析正确的有()。A.光质影响细胞伸张生长B.光质是影响茎节形成的重要因素C.昼夜温差越大,越有利于茎的长长D.温度影响细胞代谢速率137.图1装置甲与装置乙敞口培养相同数量的小球藻,研究光照强度对小球藻产生氧气量的影响,结果如图2曲线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曲线和乙曲线差别产生的原因是细胞吸收光合作用有效光能力不同B.0点为零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为零c.P点负值产生的原因是呼吸耗氧D.光强度达R点以上,表示叶绿素吸收光的能力达到饱和2008广东29.将适量酵母放入5%葡萄糖溶液中摇匀后,等量分装到下列锥形瓶中,放置在相同的适宜温度环境条件下培养。10天后,产生酒精最多的是()。36.每1分子葡萄糖在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将分解产生2分子丙酮酸和2分子NADH。已知在线粒体中,每1分子NADH经电子传递将生成3分子ATP。但上述过程产生的NADH最终经线粒体中的电子传递只产生4分子ATP。损失ATP的原因是()。A.该过程产生的NADH与线粒体中的NADH不是相同的物质B.线粒体中的NADH不是全部都参与电子传递C.细胞质基质中的NADH跨线粒体膜运输消耗能量D.细胞质基质中的NADH不能与0z结合产生H2O37.给予从叶绿体分离出的类囊体膜以光照,发现能使氧化态的亚甲蓝(蓝色)变成绿色(还原态),并有氧气释放。此实验证明()。A.叶绿素分子存在于类囊体膜上,所以光合作用在类囊体上进行B.光合作用的产物02来自C02而不是来自H20C.光合作用吸收光能后促使水分解,产生还原剂和O2D.类囊体上的光反应能产生02,而暗反应使亚甲蓝还原。56.对于阳生植物而言,随着光照强度增加,C0:的饱和点变化规律是()。A.升高B.降低C.不变D.两者之间没关系5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