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北省孝昌县中考四模物理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年湖北省孝昌县中考四模物理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年湖北省孝昌县中考四模物理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年湖北省孝昌县中考四模物理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年湖北省孝昌县中考四模物理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湖北省孝昌县中考四模物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题3分,共21分)1.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水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A.pA>pB,FA>FB B.pA<pB,FA=FBC.pA=pB,FA<FB D.pA<pB,FA>FB2.下列数据中,最不接近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B.一个乒乓球的直径约为40mmC.人通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D.200w的家用电冰箱正常工作电流约为1A3.如图所示,重为50N的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大小为15N、方向与水平地面成、斜向上的拉力F拉动木块,使木块沿水平地面匀速滑行.拉力F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为和.取,.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木块受到的合力为零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15NC.木块受到的支持力为41ND.木块受到的支持力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4.下面几个研究实例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①利用光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②“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保持压力不变,改变受力面积③“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时,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④“探究物体的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同一钢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A.①和②B.②和③C.②和④D.③和④5.分别用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组,将同一物体提升到相同高度.若物体受到的重力为100N,动滑轮的重力为10N.把物体匀速提升1m的过程中,(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都是100JB.甲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200J,乙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300JC.甲、乙滑轮组中绳子的自由端的拉力相等D.甲和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相等6.下图是课本中的四个实验,哪个实验与其他三个实验的物理思想方法不同A.烛焰随着声音节奏晃动 B.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验证电磁波的存在D.水流使水轮机转动电流使灯泡发光7.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比赛,是世界唯一一个将赛道设在完整古城墙上的马拉松赛事。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站立在路边的工作人员受到的支持力和他对地面的压力是平衡力B.地面对正在跑步的运动员产生摩擦力的作用,方向向后C.跑步时使劲向后蹬地面,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跑步的过程中,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都会发生变化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共21分)8.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如图所示).当一艘潜水艇处于如图甲、乙、丙三个位置时,自身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和F丙,则其中数值最小的是_____(选填“F甲”、“F乙”或“F丙”);潜水艇在丙位置时受到的水的压力_____在乙位置时受到的水的压力,因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压强与_____有关.9.将重为6N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为8N,此时物体受到浮力为___N;放开物体,物体将____(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为___N.10.如图所示,如果将不同的导体分别接到A、B之间,闭合开关,可通过观察、比较_____来判断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若两个导体的阻值差异不大,则可以用_____替换灯泡,作进一步的判断。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同时闭合开关S1和S3、断开S2,电阻R1与R2是_____的;若只闭合开关S2,电阻R1和R2是_____的。(均选填“串联”或“并联”)12.如图所示是灯泡在不同电压下与所通过的电流的关系曲线.若将串联在电源电压为6V的电路中,则通过灯的电流是________A,灯消耗的功率是________W.13.我国第二艘航母采用电磁弹射技术,如图为航母上简化的电磁弹射装置,能带动舰载机在极短时间内达到起飞速度。若舰载机质量为15吨,从开始被弹射到起飞的过程中,舰载机受到向上的升力不断增大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舰载机被弹射出去后,航母受到的浮力将比舰载机未被弹射时减小_______牛。14.“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在距月球表面200km高度经过多次“刹车制动”,最终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刹车制动”时,沿运动方向喷射高温气体,高温气体对卫星施加制动力,这说明_____的.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卫星受力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三、作图题(共7分)15.如图甲是地铁里的自动扶梯。在人踏入电梯开始不久,先随电梯一起往前匀速直线运动一段距离,然后电梯的台阶再缓缓升起,带动人一起往斜上方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在乙图中分别画出人在这两个阶段的受力示意图。16.如图所示,是一束可发光菊花工艺品经过凸透镜成像的过程,其中花顶S点成像在S、点,请画出SA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____________)17.如图所示,甲是家庭电路中的照明系统,乙是给用电器供电的插排板系统,其一部分已与电源线相连.要求:开关是S1控制灯L1的亮灭;开关S2断开时,指示灯L2不亮,两个插座都不能提供电压;S2闭合时,两个插座都能提供工作电压;如果指示灯L2损坏,S2闭合时,两个插座也都能提供电压.请将图中的各元件正确连接到家庭电路中.四、实验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18.如图所示,将A管插入装有水的杯中,用嘴衔住A管的上端能将水吸上来是利用了________;把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贴靠在A管的上端,往B管中轻轻吹气,可以看到A管中的水面___________;若从B管中用力吸气,可以看到A管中的水面_______,(两空均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后两个实验现象都说明:____________.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cm.实验前,应把烛焰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凸透镜的_____上;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_____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该结论除了可以用实验去验证,也可以利用光的_____原理来解释;如图丙,小明借来物理老师的眼镜,并将其靠近凸透镜左侧,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将光屏远离透镜时又发现了清晰的像,说明老师的眼镜的镜片是_____透镜,老师的视力缺陷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20.在“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连接电路时,电键应处于______状态(选填“闭合”或“断开”);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用量筒来测物体的____。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若将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后,杠杆静止不动时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应调节_______,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挂上钩码后,杠杆静止不动时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应调节_____,使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从而能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数值。21.以下是某实验小组进行的两组光学实验:(1)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①实验中选取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_____关系;②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为5cm时,像与物体的距离为_____cm;③将蜡烛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图乙、丙、丁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①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乙所示,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如图丙所示,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得到一个倒立、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②若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如图丁所示,为了使像能清晰地呈在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⑧若蜡烛远离透镜时,像的大小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④如丙图所示,若将蜡烛与光屏对调,所成像与_____原理类似(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22.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放在一块带刻度的木板上,玻璃板与木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为止,这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选填“控制度量法”、“等效替代”或“科学推理法”).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木板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并移动蜡烛B,进行观察.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把玻璃板沿CD水平向右移动,可以观察到像相对于蜡烛A_____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如果将玻璃板绕EF轴顺时针转动,可以观察到像_____(选填“顺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或“不动”).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23.如图1所示,在底面积为10﹣2m2的容器中有一重物,现利用弹簧测力计将其拉出水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根据图象信息,计算物体被拉出水面之前受到的浮力;物体的密度;(g取10N/kg)物体被拉出水面,由于水面降低,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减小了多少帕?24.如图甲所示是建筑工人使用滑轮组提水泥的情景,他用20s的时间把重为300N的水泥从地面上匀速提升4m,拉力做的功W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求:提水泥做的有用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拉力的大小;拉力做功的功率.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25.如图所示(滑轮组的绕线未画出),小红站在地面上用力竖直向下拉动绕在滑轮组上的绳子,10秒内使120kg的重物匀速上升了0.5m,绳端向下移动了1.5m又知道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g=10N/kg,不计绳重和摩擦)根据题意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滑轮组对重物所做的功是多少?小红拉绳子的力有多大?如果重物的质量变为150kg,小红还用10秒的时间把重物提升了0.5m,那么,此时拉力的功率是多少?26.请在图中,作出光源E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E′.(________)小珠利用图所示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多组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接着她用量角器测出∠i与∠r,多次测量结果如表,分析可知:在光的反射中,_____。在图所示的实验中如果让光沿FO方向射到镜面,会发现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_____。小海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如图所示,但纸板与平面镜并未垂直,此时反射光线在纸板_____(选填“上”、“前”或“后”)。序号∠i∠r130°30°245°45°360°60°27.如图所示是小明家新购买的小轿车.已知轿车的质量为800kg,轮胎与地面总接触面积约为0.1m2,请你计算:静止的小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多大?(g取10N/kg)小明的爸爸驾驶新车在水平公路上沿直线匀速行驶2km,用了100s.如果该车匀速行驶时的牵引力是2000N,求此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和功率各是多大?行驶的车辆对环境产生哪些污染(至少写出一条)?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题3分,共21分)1、D【解析】

不论正放还是倒放,瓶子中装的都是水,由图可知,倒放时瓶中水的深度较大,根据p=ρgh可知,水对瓶盖的压强较大,即pB>pA;正放时,瓶子中的水柱是粗细相同的,瓶子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瓶中水的重力;倒放时,瓶子中的水柱上面粗,下面细,一部分水压的是瓶子的侧壁,瓶盖受到的压力小于瓶中水的重力;瓶中水的重力是一定的,所以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力大于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力,即FA>FB。2、C【解析】

A、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B、一个乒乓球的直径约为4cm即40mm.此选项符合实际;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1m/s左右.故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家庭电路中电压为220V,根据P=UI可计算电流大小,当200W的电冰箱正常工作时电流约为,故此选项符合实际.故C选项符合题意.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3、B【解析】

A.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拉力,由于物体匀速运动,所以合力为零,故A正确;B.物体受力如图,根据正交分解得摩擦力:f=F1=F×cos37°=15N×0.8=12N;故B错误C.木块受到的支持力:N=G-F2=G-F×sin37°=50N-15N×0.6=41N;故C正确;D.木块受到的支持力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4、C【解析】①利用光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是建立模型法;②“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保持压力不变,改变受力面积,是控制变量法的应用;③“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时,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是转换法的应用;④“探究物体的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同一钢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是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故②和④都利用了控制变量法,选C。点睛:理解实验中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当一个结果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时都使用此方法进行实验,实验时让一个因素变化,而其它因素都控制相等或相同即控制变量。5、A【解析】

AB、甲乙两滑轮组所提的重物相同、上升的高度相同,则两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相同,即W有=Gh=100N×1m=100J,故A正确、B错误;C、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甲=2,n乙=3,因为动滑轮的个数和重力以及物体的重力相同,根据F=1n(G+D、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滑轮组的额外功是由克服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根据W=Gh可知,动滑轮重和上升高度相同时,两者的额外功相等,由W总=W有+W额可得,两滑轮组的总功相同,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等于机械效率,故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故D错误.故选A.6、D【解析】试题分析:A是通过烛焰的跳动间接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图通过小磁针的转动间接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C图通过扬声器的噪音间接说明电磁波的存在;D图用的是类比的方法来说明电流是怎样工作的;故应选D.考点:物理研究的思想方法7、C【解析】

A.站立在路边的工作人员受到的支持力和他对地面的压力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B.人在走路时,脚向后蹬地,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地面也给脚一下向前的反作用力,这个力就是脚底受到的摩擦力,其方向是向前的,故B错误;C.跑步时使劲向后蹬地面,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从而使人获得向前的反作用力,故C正确;D.跑步的过程中,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始终等于人的重力,其大小不变,只是压强发生变化,故D错误。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共21分)8、F甲大于深度【解析】由图可知,V甲排<V乙排=V丙排,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F甲<F乙=F丙;由图可知,潜水艇在丙位置时的深度h丙大于在乙位置时的深度h乙,由p=ρgh可知,潜水艇在丙位置时受到水的压强较大;潜水艇的表面积S不变,根据F=pS可知,此时潜水艇受到水的压力较大.

故答案为F甲;大于;深度.9、8上浮6【解析】试题分析: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②物体的浮沉条件是:浮力大于重力,上浮;浮力等于重力,悬浮;浮力小于重力,下沉.用手将物体全部压入水中时,已知物体排开的水重为8N,由阿基米德原理知: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也为8N;放手后,物体受到的浮力8N大于物体的自重6N,因此物体要上浮.待物体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所以所受浮力等于本身的重力,即为6N.考点:阿基米德原理点评:本题考查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的作用,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10、灯泡的亮度电流表【解析】

[1]如果将不同的导体分别接到A、B之间,闭合开关,可通过观察、比较灯泡的亮度来判断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2]若两个导体的电阻差异不大,则必须用电流表替换灯泡,作更为准确的判断。11、并联串联【解析】

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电流依次经过各用电器从正极回到电源负极;并联电路电流有多条路径。【详解】若同时闭合开关S1和S3、断开S2,则电流只有两条路径:正极→R1→S3→负极;正极→S1→R2→S3→负极,故R1、R2并联。若只闭合开关S2,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正极→R1→S2→R2→负极,因此R1、R2串联。12、0.40.1【解析】

两灯泡串联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两灯泡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的电压,从图像中得出满足条件的电流和电压,根据求出灯L2消耗的功率.【详解】将L1、L2串联在电源电压为6V的电路中时,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由图像可知,当电路中的电流I=0.4A,U1=4V,U2=2V时符合,灯L2消耗的功率:.故答案为0.4;0.1.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根据图像读出符合题意的电流和电压值.13、机翼上方气体流速快,压强小;下方流速慢压强大150000【解析】

舰载机从开始被弹射到起飞的过程中,速度不断增大,

此时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上表面弯曲,所以机翼上方的流速就大于机翼下方的流速,根据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此时就形成一个向上的压强差,速度增大,升力就不断增大;根据漂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重力,航母减小的浮力就等于舰载机的重力,即F减小=G机=mg=15×1000kg×10N/kg=150000N。14、力的作用是相互不平衡【解析】试题分析:(1)卫星用力喷射高温气体是,被喷射的气体对卫星也有力的作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卫星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运动方向不断改变,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则卫星所处的状态为非平衡状态,故卫星受非平衡力作用.考点:平衡状态的判断;力作用的相互性.点评:这类题难度一般都不大,一般围绕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判断运动还是静止等几个知识点展开,请注意.三、作图题(共7分)15、【解析】

两个阶段电梯做匀速运动,人处于平衡状态,人受到的合力为零,则人只受重力,支持力,不受摩擦力;分别过人的重心竖直向上画出支持力和竖直向下画出重力,并标出符号,如图所示:16、【解析】

因为花顶S点成像在S’点,所以入射光线SA经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是AS’,如图所示:。17、【解析】

开关S1控制灯L1的亮灭,开关接在干路上;火线首先过开关再入灯泡.由题意可知,指示灯和插座之间是并联的,开关S2同时控制指示灯和插座,接线时要注意:开关接在指示灯、插座和火线之间使用更安全;三孔插座的接线是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上孔接地线;两孔插座接法: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如图所示:四、实验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18、大气压上升上升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解析】

将A管插入装有水的杯中,用嘴衔住A管的上端能将水吸上来是因为吸水时,吸管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入吸管;为了往B管中吹气还是吸气,吸管A上方空气的流速增大,压强减小,A管中液体都会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液面上升;即后两个实验现象都说明: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19、10.00主光轴40cm光路可逆凹近视【解析】

(1)由图甲知,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00cm−10.00cm=10.0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f=10.00cm,实验中应调节光屏、烛焰中心与凸透镜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处,即把烛焰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凸透镜的主光轴上;(2)由图乙知,当蜡烛在刻度尺的10cm处,u=15cm,v=55cm−25cm=30cm,根据折射中光路可逆可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当u=30cm时,即凸透镜移动至40cm刻度线处,在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3)将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说明光线延迟会聚成像了,故放置的是使光线发散的凹透镜,这种眼镜是用来矫正近视眼的,故老师为近视眼.(1)图中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平行光聚焦法,亮点为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就焦距,由此可以确定其焦距是多少;为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2)当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据此进行分析;(3)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造成的,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根据像远离凸透镜,可判断眼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从而可判断出老师的视力缺陷.20、断开体积平衡螺母钩码位置【解析】

连接电路时,为保护电路,防止电路中的电流过大烧坏电路元件,电键应断开;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质量是用天平测量的,体积是用量筒来测量的;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若将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后,杠杆静止不动时的位置如图所示,即右端上翘,则应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挂上钩码后杠杆静止不动时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说明左边力与力臂之积偏大,则应调节右边(或左边)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由于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力臂大小即力的作用点与支点的距离,从而能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数值。21、大小10不变放大下变小照相机【解析】

(1)①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当后面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证明像与物大小相同,即两只蜡烛等长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用的;②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为5cm时,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物距等于像距,所以,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5cm,故像与物体的距离是:5cm+5cm=10cm;③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和物到镜的距离无关,所以,当蜡烛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将不变;(2)①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由图乙知道,当平行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且光屏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便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焦距,所以,图乙所示透镜的焦距是:30.0cm﹣20.0cm=10.0cm.把蜡烛放到距凸透镜15cm的位置时,即物体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所以此时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②丁图中像的位置偏高,因为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后方向不变,所以,为了要使烛焰的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该将凸透镜向下移动.③将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即物体远离透镜时,像就会靠近透镜,所以光屏应当靠近透镜,且光屏上的像会变小;④由丙图知道,若将蜡烛与光屏对调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原理.22、B蜡烛重合等效替代法相等B不顺时针转动【解析】

(1)透明玻璃板后面没有水银,用它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平面镜成像特点中,像与物大小相等的,因此在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木板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接下来应该多次测量,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并移动蜡烛B,进行观察;(4)因为平面镜成像特点中,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的特点.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把玻璃板沿CD水平向右移动,可以观察到像相对于蜡烛A不移动;如果将玻璃板绕EF轴顺时针转动,可以观察到像顺时针转动.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23、(1)20N;(2)2.7×103kg/m3;(3)2×103Pa.【解析】

(1)由图2可知,t2时刻,物体被完全拉出水面,则重力等于拉力,即G=F拉=54N,0~t1时刻,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34N,所以,物体被拉出水面之前受到的浮力:F浮=G﹣F示=54N﹣34N=20N;(2)物体浸没在水中,根据F浮=ρ水gV排可得物体的体积:物体的质量:,物体的密度:;(3)根据V=Sh可得水面降低的高度:,水的压强减小量:△p=ρ水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