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教案模块一第二单元西方的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_第1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教案模块一第二单元西方的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_第2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教案模块一第二单元西方的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_第3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教案模块一第二单元西方的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_第4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教案模块一第二单元西方的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eq\b\lc\|\rc\(\a\vs4\al\co1(,,,,,,,))西方的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宏观·理清时序]时序要清一、西方的政治制度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线索要明本单元主要阐述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内容、特点及社会主义制度由理想到现实的发展历程。议会主权、法律至上、分权制衡、公民自由是西方民主制度的基本特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的来临,巴黎公社是工人阶级建立理想制度的一次尝试,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线索一: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1)源头:古希腊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其原则被近代西方国家所借鉴;罗马法是近现代西方法制建设的基石,很多原则被近代以来世界各国所采用。(2)建立:工业革命前,英、美分别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成为西方民主政治的两种基本形式,成为以后世界各国民主化建设的蓝本,推动了世界民主化进程。(3)扩展:工业革命后,民主政治进一步扩展。法国历经艰难曲折的历程,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德国1871年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线索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马克思主义诞生;19世纪70年代,巴黎公社进行了第一次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尝试,结果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苏俄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新的民主政治发展模式。第3讲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理知识体系][背史论术语](1)古希腊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的城邦是孕育古代希腊民主的摇篮。(2)雅典民主经历了梭伦改革的奠基、克利斯提尼改革的最终确立、伯利克里改革的鼎盛时期,具有主权在民、轮番而治和法律至上的特点。(3)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陪审法庭)是雅典民主政体的充分体现,创造了辉煌的希腊文明。(4)古代罗马法经历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从零散到形成体系的过程。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是平民与贵族长期斗争的结果;而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则是罗马疆域不断扩大和统治地区民族众多、经济发展的结果。(5)罗马法是维护罗马奴隶制统治的法律,稳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罗马法蕴含的保护私有财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及自然法原则对后世影响深远,并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知能强化课Ⅰ爱琴海上的文明之火—古希腊民主政治一、古希腊历史分期1.爱琴文明时代:爱琴海地区青铜器时代,包括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约公元前2000~前1200年。约公元前12世纪,从北方来的尚处在原始社会的多利亚人侵入希腊,毁灭了迈锡尼文明,氏族制度重新盛行,希腊历史的发展出现了暂时的倒退。2.荷马时代:铁器时代开始。约公元前11~前9世纪。希腊原始公社制度逐渐瓦解,奴隶已经出现,正处在阶级社会的前夜。3.早期希腊:约公元前8~前6世纪,是希腊奴隶制城邦形成时期。4.希腊古典时代:约公元前5~前4世纪,是奴隶制城邦的兴盛和衰亡时期。5.马其顿统治下的希腊: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控制希腊到公元前2世纪中期。此后是罗马征服和统治时期。二、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的影响政治上易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有利于建立公民直接参与的民主政治经济上海岸线曲折,众多优良港湾,为工商业者开展航海贸易提供了便利条件价值观上商业贸易的发展要求自由、平等的环境,这有助于古希腊人平等观念的形成和民主政治的建立民族精神上小国寡民的城邦提供了古希腊人到海外建立殖民地的动力,造就了古希腊民族勇于开拓进取、善于求索的民族精神三、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1.形成条件(1)地理条件:古希腊以海洋为依托,山岭纵横,造就了众多的城邦国家。(2)政治条件: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独立自主,使公民能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积极追求民主权利。(3)经济条件:在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的城邦,新兴工商业者阶层强烈要求民主权利。2.发展历程阶段改革措施意义奠基梭伦改革(公元前6世纪初)(1)建立财产等级制度;(2)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3)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陪审法庭;(4)废除债奴制等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6世纪末)(1)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选举;(2)设立五百人议事会;(3)组成十将军委员会;(4)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5)实行“陶片放逐法”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雅典民主政治确立阶段改革措施意义顶峰伯利克里改革(公元前5世纪)(1)权力几乎向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开放;(2)完善民主机构;(3)发放工资和观剧津贴,鼓励公民参政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进入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3.特点直接民主公民直接参与城邦政治活动主权在民公民大会对国家事务拥有最高决策权,是“主权在民”的集中表现轮番而治公民轮流担任公职,负责国家事务崇尚法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民主政治运行的基本原则权力制约国家机构权力虽有分工,但互相交错4.评价(1)进步性:①民主的创举。提供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民主运作的新方式,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②多数人参政。集体决策、选举和群众监督,开创了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③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民主制重视全体公民的个体自由和责任感,铸就了雅典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从而促进了本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希腊的全面繁荣,使古代希腊在文化领域取得众多辉煌成就。(2)局限性:民主性质的原始性雅典民主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形式,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民主范围的狭隘性它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是奴隶主的民主,是极少数人的民主,广大的奴隶、外邦移民和妇女根本没有公民权运作方式的随意性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四、古代雅典民主与近代西方民主的关系1.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与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区别(1)古代雅典民主为直接民主;近代西方民主为间接代议制民主。(2)古代雅典民主为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近代西方民主则更加广泛,基本实现了普遍的民主。(3)近代西方民主在制约机制、治理机制和程序等方面更加完善。2.雅典民主对西方近代民主的影响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抽签选举近代选举制的起源人民主权近代以来主权在民思想的开端五百人议事会按公民人数分配名额比例代表制的开始五百人议事会规定的任期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下任期制的渊源[史学者说]雅典民主政治的阶级实质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也相当明显,首先是广大奴隶不仅毫无权利可言,而且被明目张胆地列为专制对象。……最后,还要看到这个民主政治的领导权仍掌握在奴隶主上层手中。这些局限都说明雅典民主政治是古代奴隶主阶级实行统治的一种手段。——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聚焦主题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雅典民主政治一、把握唯物史观,力求“辩证看待”1.“各区域间的平原,小小的山谷和河流;这里并没有大江巨川,没有开阔的平原流域;这里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地理环境()A.容易形成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B.孕育了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C.面积较大但人口稀少农业经济发达D.国土面积小导致全体国民直接参政解析:选B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小国寡民的城邦,城邦是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故选B项,排除A项;城邦面积小,C项说法错误,排除;“全体国民直接参政”说法错误,应该是全体公民参政,排除D项。2.张广智《西方史学史》载,“一般来说,古希腊历史和文明的领域内,并不存在什么能够有权要求管辖全希腊的和某个地区的最高政治权力”,“即使在结盟的各个城邦之间,也是始终保持各自的独立地位”。这反映出古希腊()A.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B.人文主义使人性张扬C.平等互利的传统观念 D.城邦政治体制的特点解析:选D题干中“并不存在什么能够有权要求管辖全希腊的和某个地区的最高政治权力”,“即使在结盟的各个城邦之间,也是始终保持各自的独立地位”这两句话都体现出了城邦政治的特点,故D项正确。[思维升华]辩证看待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1)文明的产生、发展和衰亡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地理环境是文明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人类对客观环境的适应性、应变性和创造性也是文明得以产生的关键。掌握了这一点,第1题答案便显而易见。(2)地理环境决定论有其自身的缺陷。相同的地理环境并不一定就会产生相同的文明。就像汤因比所说:“我们看见米诺斯文明(出现于古希腊)产生在内陆海中的一群岛屿上,这里有良好的地中海气候,但在另一个相同的地方,在日本内海四周的群岛地区却没有创造一个文明。日本从来没有独立地创造过文明,这个地方一直是被一支从中国内地来的文明的支流占据着”。二、立足时空观念,谨防“颠倒错乱”3.下面三幅图片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雅典享受民主的主体范围逐渐扩大B.雅典逐渐重视参政者的能力与品德C.雅典监督保障机制逐渐完善D.雅典逐渐放松对公民权的限制解析:选C前两幅图片反映的是对公职人员和民主的敌人的监督,后一幅图片反映的是对公民参政的物质保障,因此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雅典监督保障机制不断完善,C项符合题意。4.有学者认为,作为一种政治体制,民主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而在头2300多年,它一直被看作是个“坏东西”,这也可以称为是一种“民主的失败”,从源头上看这种“失败”是全方位的,它是主体失败、程序失败和结果失败的综合体。下面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A.直接民主不如间接民主B.雅典民主政治的“主体失败”,主要指民主范围有限C.“陶片放逐法”有力地驳斥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程序失败”D.雅典民主政治“结果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多数人的暴政”解析:选BA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雅典民主的主体是公民,而公民仅仅指的是雅典城邦居民的一小部分,故B项正确;C项材料没有涉及,故排除;D项表述错误,故排除。[思维升华]从雅典民主发展历程上把握其实质在古代雅典,民主的最初表现形式就是直接民主制,其最大的特点是“主权在民”。从梭伦改革到克利斯提尼改革再到伯利克里改革,都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从制度和物质等方面以保障其民主制的实施,这也铸就了雅典民主的辉煌。但随着奴隶制经济的发展,雅典民主的矛盾日益显现,主要表现为民主内容的过于广泛性以及民主主体的狭隘性,主要问题是“反复无常”“效率低下”和“智力不高”。雅典民主最终由于无法适应社会发展而覆灭。把握了雅典民主的实质及其发展历程,上述两题便迎刃而解。三、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5.德摩斯梯尼(公元前384~前322年)发现有叛国嫌疑的安提丰躲藏在某地,就将之带回公民大会受审,但是埃斯基涅斯对德摩斯梯尼的行为提出了抗议,认为他未经授权就私闯民宅抓人是违法的,结果公民大会就地释放了安提丰。当然雅典人不会真的放过他,战神山议事会出面把他逮捕,送到公民大会审判后处死。这说明了()A.雅典人相当注重法律程序 B.雅典人坚持疑罪从无原则C.立法权掌握在议事会手中 D.法律保障了雅典居民权利解析:选A据材料中的“认为他未经授权就私闯民宅抓人是违法的”“战神山议事会出面把他逮捕,送到公民大会审判后处死”可以判断出雅典人相当注重法律程序,A项正确;从逮捕、释放、再逮捕、处死的过程来看,雅典人并非坚持疑罪从无原则,排除B项;C项表述错误,排除;雅典民主充分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而非“居民”,故D项排除。6.国内多数学者从当时雅典40多万人口中,只有4.2万人享有公民权,就认定雅典民主仅仅是奴隶主阶级的少数人民主,具有局限性。少数学者依据现代宪政的开创者英国在1831年选民仅占居民的4.4%,认为雅典是19世纪以前世界上最为民主的国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多数学者”违背了论从史出的原则B.“少数学者”全面肯定了雅典的民主C.比较研究法可以重新检验历史结论D.古代雅典和现代英国不具有可比性解析:选C多数学者从公民占人口中的少数,得出雅典民主仅仅是奴隶主阶级的少数人民主,这个结论是符合史实的,A项错误;少数学者仅从选民占人口比例的角度肯定了雅典的民主性,而不是全面肯定,B项错误;少数学者把1831年英国选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和雅典享有公民权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进行比较,得出了和之前不同的结论,说明比较研究法可以重新检验历史结论,C项正确;古代雅典和现代英国虽然社会性质不同,但在某些方面还是可以进行比较的,D项错误。[思维升华](1)雅典民主的程序性雅典民主的程序性强调民主的机制、规则和程序,属于价值理性,侧重于整体角度阐释民主,但很难保证真正的民主。如全体公民都有机会被选为陪审法庭成员;选举方式是抽签选举;司法审判中采取法庭辩论等形式与程序。如第5题便是从法律的程序性考查这一问题。(2)雅典民主的“相对性”与同一时代的专制制度相比,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无疑是先进的;但与近代的代议制民主相比,古代雅典民主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如第6题启示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四、依托史料实证,强化“论从史出”[史料一]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利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雅典国家机构权限相互交叉,公职人员的权限也部分交叉,因此,恩格斯说:“在雅典没有总揽执行权力的最高官员。”——据蒋云芳、胡长林《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史料二]在雅典,除了将军和司库官之外,所有官吏均从成年的公民中抽签选出。据亚里士多德估计,每年6个雅典公民中就有1人可能担任某种公职。——据陈德正《古雅典民主政治特点浅析》[史料三]下图是古希腊人口结构与公民所占比例图示。[思考](1)依据史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雅典民主政治为近代民主提供了渊源”这一观点?(2)根据史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教你读史]史料一要以省略号分层,从雅典民主的充分性和权力制约两方面把握其特点。史料二、三要综合分析,从抽签选举等措施上理解其随意性,从公民的数量上理解其狭隘性。[提示](1)雅典民主政治中体现的“人民主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政治原则、国家机构“分权”的组织形式、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制和任期制,都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经验。(2)雅典民主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极少数人的民主;抽签选举和轮番而治的参政方式,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知能强化课Ⅱ鲜活的法律,永久的生命—罗马法一、罗马国家的兴衰1.王政时代(约前753~前509年):约公元前753年,慕洛王始建罗马城。公元前6世纪中叶的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改革,标志着罗马国家的产生。2.共和时代(约前509~前27年):公元前509年,罗马人赶走暴虐无道的塔克文,建立起由罗马贵族掌权的共和国。国家由执政官、元老院和公民大会三层机构组成。至公元前2世纪,罗马已经扩张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国。3.帝国时代(前27~公元476年):公元前27年,屋大维确立个人独裁统治。因其采用“元首”称号,这种制度被称为元首制,元首制实质上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都;西罗马帝国仍然以罗马城为都。4.中世纪(476~1453年):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消灭,欧洲进入中世纪;1453年,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为奥斯曼帝国所灭,欧洲中世纪结束。二、罗马法1.演变过程(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背景罗马共和国早期,贵族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损害平民利益标志公元前5世纪中期,制定《十二铜表法》特点内容广泛、条文明晰;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影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2)从公民法到万民法:①背景:罗马的对外扩张使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凸显;随着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产生了新矛盾。②影响:公元3世纪,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从局限于罗马公民到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3)由零散到形成体系:①零散:罗马帝国皇帝颁布法令;法学家积极编纂法典,进行法律解释。②形成体系: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将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2.内容分类(1)主要内容:人法人法是对在法律上作为权利和义务的主体的人的规定,包括自然人、法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以及婚姻家庭关系等内容。自然人必须具有人格,即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奴隶因其不具有法律人格,不能成为权利义务主体,而被视为权利客体物法物法在私法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罗马法的主体和核心,对后世资产阶级民法的影响最大。物法由物权、继承和债三部分构成诉讼法诉讼分为公诉和私诉两种。公诉是对直接损害国家利益案件的审理;私诉是根据个人的申诉,对有关私人利益案件的审理。私诉是保护私权的法律手段,相当于后世的民事诉讼(2)主要分类:法律对象根据法律所调整的不同对象可划分为公法与私法。公法包括宗教祭祀活动和国家机关组织与活动的规范;私法包括所有权、债权、婚姻家庭与继承等方面的规范表现形式依照法律的表现形式可划分为成文法与不成文法。成文法是指所有以书面形式发布并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包括公民大会通过的法律、元老院的决议、皇帝的敕令、裁判官的告示等;不成文法是指统治阶级所认可的习惯法适用范围根据罗马法的适用范围可划分为公民法和万民法。公民法是指仅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万民法是调整外来人之间以及外来人与罗马人之间关系的法律立法方式根据立法方式不同可划分为市民法与长官法。长官法专指由罗马高级官吏发布的告示、命令等所构成的法律,内容多为私法。其主要是靠裁判官的司法实践活动形成的[史学者说]万民法的主要内容万民法实际上是罗马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其内容主要是调整财产关系,特别是有关所有权和契约关系的规范。它除了包含罗马法原有的部分规范外,还吸收了与罗马有贸易关系的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法律规范。——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3.基本原则(1)平等原则:罗马法时代,是奴隶制社会,不会存在人人平等。但是对于民事活动中当事人的地位,主张平等原则。该原则发展成后来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2)法人制度:罗马法没有法人名词,但是设立了法人制度,对法人分为社团和财团,并对法人的权利义务做了比较系统的规定。(3)一夫一妻制度:与现在内涵不一样,但是至少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名词,成为后人战斗的武器。(4)物权法定制度:罗马法强调物权的范围和种类都由法律规定。所有权为自然权,为核心权利。后来该原则发展成“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5)继承制度:实行遗嘱至上原则;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尊重当事人的意愿。4.立法精神——自然法(1)概念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一般指人类所共有的权利或正义体系,是社会得以维系的人类正当行为的原则(如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等)。它先于国家而存在,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成文法及国家权力应是自然法的体现和实现自然法的保障。自然法无论与习惯法和成文法,还是与公民法和万民法,都不是并列概念,它不是罗马法发展的一个具体阶段。(2)意义这种自然平等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和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自然法是罗马法学的最光辉之处,奠定了罗马法的永恒价值。[史学者说]罗马人从斯多亚派那里接受了自然法概念,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适用于自己公民的法律,即所谓的“公民法”,但也存在适用于全人类的法律,即所谓的“万民法”。从其根源上讲,万民法是以人类共有的自然理性为基础的,所以也就是自然法。——马克垚《世界文明史》5.基本特征从地位上看罗马法是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欧洲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之一从形式上看体现出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和形势需要的特点从内容上看维护了罗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调整了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度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具有时代性的特征;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涉及政治、经济、思想等领域从作用上看是维系帝国和巩固统治的强有力的工具,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从局限性上看体现出帝国统治者的意志和要求,不可能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实质是维护少数奴隶主利益的工具,属于奴隶制社会法律体系6.历史地位(1)作用(对罗马的影响):维系古罗马国家的政治经济统治。(2)影响(对后世的影响):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既表现在具体的法律制度上,也表现在抽象的法律精神上。①罗马法在司法实践中形成的具体的法律制度和原则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法律制订在私法领域,如契约、债务、继承和物权制度等。拿破仑时期颁布的《民法典》就是以罗马法为蓝本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的民法、中国清末和民国时期的民法,也不同程度地受其影响陪审制度罗马法的陪审制度对西方国家有重要影响,罗马律师制度是现在世界各国律师制度的初级形式司法原则西方国家司法实践中的某些原则也源于罗马法,如案件的裁决要有文字记录,以作为日后审案的参考;没有证据不能定罪等②罗马法的法律精神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罗马法流传至今仍不减其影响,主要在于其蕴涵的罗马法精神。罗马法精神主要包括自然法精神、私法精神和理性精神。这三者激发了当代人的社会主体意识。”由于受自然法思想的影响,罗马法的法律精神博大精深,具有永恒价值。罗马法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到了近代社会,在资产阶级追求民主自由的斗争中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由于罗马法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从而使得罗马法并不仅仅只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而且还寄托着人类一直以来的美好理想和价值追求。7.复兴运动(1)原因:12世纪初,西欧各国先后出现了一个研究和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史称罗马法复兴。罗马法的复兴不是偶然的,其根本原因是当时西欧的法律状况同商品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极不适应。而罗马法是资本主义社会以前调整商品生产者关系的最完备的法律,这一法律遗产可以满足当时西欧各国一般财产和契约关系的发展变化的需要。(2)过程:①1135年在意大利北部发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原稿,从此揭开了复兴罗马法的序幕。部分学者采用中世纪西欧流行的注释方法研究罗马法,因而得名为“注释法学派”。他们帮助人们了解和熟悉了罗马法,为运用罗马法奠定了基础。②“注释法学派”之后又形成了研究罗马法的“评论法学派”。该学派的宗旨是致力于罗马法与中世纪西欧社会司法实践的结合,以改造落后的封建地方习惯法,使罗马法的研究与适用有了新的发展。(3)意义:①罗马法的运用,使商品经济得到比较顺利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力量不断加强;同时也推动了王权的加强和扩张。这些都有利于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②经过罗马法复兴,以研究《民法大全》为突破口和中心,法学蓬勃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个世俗的法学家阶层,改变了教会僧侣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从而为正在成长中的资本主义关系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1.《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1)《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由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它也是公民法的一个代表;公民法主要是调整罗马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适用于所有罗马公民。(2)万民法是指罗马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是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的法律,主要内容是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3)《十二铜表法》是公民法的一个代表;公民法与万民法二者是相互补充的,万民法包含着公民法,而不是相互对立的;3世纪时,公民法与万民法的界限逐渐消失。2.罗马法的深远影响(1)理解“罗马法是对世界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①“平和”是因为相比武力和宗教来说,这种影响几乎不会遭到抵制和反抗,相反是一种自觉的引进和接纳。“持久”是因为其已经影响了1500余年,至今仍在发挥着影响力。②罗马法是现今许多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所谓的“民法”就起源于罗马法。欧洲大陆的法系国家以及南美洲许多国家都因为法国的《民法典》而与罗马法有着密切的联系。③罗马法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为许多国家提供了法律体系的基础,其中所体现的人人平等、公平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永恒价值。(2)罗马法原则及对后世的影响罗马法原则对后世的影响陪审制度是西方国家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保护人制度现代各国的律师制度几乎都源于罗马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近现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思想的源头罗马法名言“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即所谓的“不告不理”审判原则资产阶级对此进行了继承和发展,以立法的形式确认“非经起诉,法官不得审判”原则聚焦主题罗马法特点及历史价值一、立足时空观念,谨防“颠倒错乱”1.(2018·石家庄质检)下面是公元117年罗马帝国疆域图。强大的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但其中也蕴含着危机。观察下图,从中可以直接发现的危机是()A.帝国北部日耳曼人虎视眈眈B.帝国建立在军事征服之上C.帝国的内陆边境线过于漫长D.帝国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解析:选C结合图文信息以及设问中的限定信息“可以直接发现的危机”可知,罗马帝国边境线过长,而其他各项都不能从中直接发现,因此排除A、B、D三项,答案为C项。2.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的排列顺序,前面为诉讼程序法,后面为人法和物法;罗马帝国时期,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则把作为主法的人法和物法排列在前,而把作为助法的诉讼程序法排列在后。这一变化反映出()A.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得以消除B.罗马法的法律程序灵活多变C.罗马商品货币经济获得发展D.罗马法的权利观念保持不变解析:选C材料中“前面为诉讼程序法,后面为人法和物法”“把作为主法的人法和物法排列在前,而把作为助法的诉讼程序法排列在后”等信息说明人法和物法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这主要是因为罗马帝国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A、D两项说法错误,B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思维升华]立足时空,不仅要关注题干中的时间信息,更要把握宏观的空间信息,将二者有机结合,挖掘其背后的历史信息是关键。比如第1题,以罗马帝国疆域图切入,呈现了宏观的空间信息,广阔的疆域给罗马帝国带来了繁荣,也带来了统治危机,如何面对危机,万民法应时而生。再比如第2题,从《十二铜表法》到《法学总论》,人法和物法的地位上升到首要位置,这种变化反映的是罗马统治下罗马人斗争的结果,其根源则是经济的发展。罗马人追求法律地位平等的斗争过程可概括如下:(1)平民为了自身利益与贵族作斗争。(促成《十二铜表法》的诞生)(2)罗马公民为了自身利益而不断要求颁布新法令,扩充法律。(促成公民法的出炉)(3)非罗马公民为了自身利益要求获得应有权利。(故而诞生万民法)因此,罗马法虽然未能实现绝对平等,但是罗马人和“新罗马人”一直为追求自身地位的平等而不懈努力。二、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3.《罗马法原论》:“主人抛弃老病奴隶的,该奴隶即获得自由,禁止任意杀害奴隶”“凡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此材料主要说明罗马法()A.保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B.体现了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C.注重用法律维护社会稳定D.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奴隶的利益解析:选D材料“凡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反映出罗马法限制奴隶主对奴隶的迫害,A项所述与材料不符;材料中的规定事实上明确了奴隶制的合法性,无法体现人人平等,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没有涉及社会稳定方面的信息,C项错误;材料从抛弃、杀害、虐待等方面限制奴隶主侵害奴隶的人身安全,D项正确。4.(2018·安阳一模)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没有法律的国家犹如缺失头脑的人体。执政官司掌法律之执行,法官照看法律之解释。总而言之,我们遵守法律,是因为法律赋予我们自由。”据此可知,当时罗马()A.坚持法律至上原则 B.公民缺乏充分民主C.自由失去法律保障 D.法律可随意被解释解析:选A西塞罗的言论意在强调罗马法的重要地位,这说明在当时的古罗马共和国,还是注重法律的地位与作用的,故A项正确。[思维升华](1)罗马法的实质一提到罗马法大家想到的其实质是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贵族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但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第3题材料主要体现了罗马法对奴隶的少许保护,备考中不能用僵化的思维来分析问题,要一切从材料出发。(2)罗马法的立法精神第4题中“坚持法律至上原则”是对罗马法理性精神的考查。罗马法的立法精神具体可归纳如下:自然法精神不断追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强调法律的制定不体现立法者的意志,而要体现公平与正义私法精神维护私人的合法权利理性精神注重法律制度的规范和分类、法律的推理和方法的研究以及法典化倾向三、把握唯物史观,力求“辩证看待”5.在中国古代,韩非子曾对法的一般特点有精辟概括:法固(法不朝令夕改)、法显(让百姓知法)、法一(法不阿贵),中华法系与罗马法在这些方面有共通之处。但纵观世界古代史,与前者相比后者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A.在私有制经济中最完备 B.贯彻公正平等的基本原则C.反对维护君主专制制度 D.维护绝对正义与公平精神解析:选A根据史实可知,中华法系主要是公法,主要为强化统治服务;罗马法主要是民法,主要是调整财产关系,因此两者相比较,罗马法维护财产私有的内容是中华法系所不注重的,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法一(法不阿贵)”可知,中华法系同样强调公正平等的基本原则,故B项错误;中华法系与罗马法均有维护君主专制的内容,故C项错误;在阶级社会里法律均不可能维护绝对正义与公平,故D项错误。6.《十二铜表法》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唐律疏议》规定:“诸八议者(注:八议者指亲、故、贤、能、功、贵、勤、宾等八类人),犯死罪,皆条所坐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流罪以下,减一等。”相比之下,二者最大的区别是()A.皇帝是否拥有最高裁决权B.思想上是否重视纲常伦理C.内容上是否保护个人利益D.理念上是否重视法律的公平公正解析:选D本题涉及中外法律对比,《十二铜表法》不为任何个人制定特别的法律,这反映了公平公正的法律理念,《唐律疏议》中对社会特殊人群“八议者”有明显的区别对待,说明中国古代的法律没有做到公平公正,故选D项。A、B、C三项体现了中外法律的不同侧重点,但与本题材料无关。[思维升华]中国古代法制与罗马法侧重点不同的原因分析中国古代法制缺少对私人权益的重视,而罗马法律将对私人权益的保护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正如恩格斯所言:“罗马法是私有制商品经济中最完备的法。”导致古代中国与古代罗马在公法与私法方面侧重点不同的原因,具体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如下:古代中国古罗马帝国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不断加强疆域不断扩大,社会矛盾日益复杂经济小农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及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商品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商业贸易发达,商业纠纷不断增多思想受儒家伦理道德的束缚,个人权利观念不强个人权利意识较强法律公民法有重视私法的传统四、追溯家国情怀,把握“现实未来”7.(2018·武汉重点中学联考)“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项“原则”()A.确保了罗马境内的居民权利平等B.推动了罗马法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C.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D.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解析:选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而奴隶是不享有平等权利的,故A项错误;罗马法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是由于统治区域的扩大,各种矛盾凸显,公民法无法应对新变化,故B项错误;这项“原则”保证了被告的权利,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故C项正确;民主并非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故D项错误。8.14世纪,在意大利形成了研究罗马法的“评论法学派”。该学派的宗旨是致力于罗马法与中世纪西欧社会司法实践的结合,以改造落后的封建地方习惯法,使罗马法的研究与适用有了新的发展。罗马法在西欧的复兴()A.直接服务于当时封建君主专制统治B.满足了财产和契约关系变化的需要C.促成当时法律与商品经济发展相适应D.反映价格革命后封建势力衰败解析:选C“评论法学派”考虑到了时代的要求,开始将罗马法的原则适用于当时意大利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以及婚姻和家庭生活等领域,从而将罗马法转化成为能够为法院所接受的活生生的意大利法,与材料中“该学派的宗旨是致力于罗马法与中世纪西欧社会司法实践的结合”相符,故C项正确。9.(2018·深圳一模)西罗马帝国崩溃以后,罗马法陷于衰退,教会迅速形成了一套政治法律制度;但到了12世纪,罗马法在西欧掀起了一股复兴的浪潮,为王权至上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皇帝的喜好具有法律的力量”“皇帝不受法律约束”。这在当时()A.推动人文主义运动迅速兴起B.有利于民族国家的逐步形成C.改变了教权高于王权的局面D.适应反君主专制斗争的需要解析:选B欧洲中世纪王权受到来自贵族和教会的制约,材料中12世纪罗马法的复兴,有助于强化王权至上的思想观念,使得新兴的市民阶层联合国王强化中央集权,建立统一国家,从而推动民族国家的逐渐形成,故选B项。人文主义运动兴起于14世纪,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A项。教权高于王权的局面得到改变是在16世纪宗教改革后,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提倡王权至上,D项表述不符合材料主旨。[思维升华]第7题考查了罗马法蕴含的公平、正义精神。罗马法中所蕴含的人人平等、公平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深远影响。罗马法所提出的自由民在“私法”范围内形式上平等、契约以当事人之合意为生效条件和财产无限制私有等重要原则,都是适合资产阶级采用的现成的准则。第8、9题考查了罗马法在中世纪后期西欧的复兴运动,其中第9题考查了罗马法对民族国家形成的影响,是一个新的考查角度,在高考中还没有涉及过,也是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容易忽略的一个地方。民族国家属于史学研究的热点,备考时还要关注宗教改革在近代欧洲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在西方近代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宗教改革运动从打击天主教会到促进民族精神的形成再到形成统一的民族语言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高考研究课本讲命题点分析与前瞻预测[考过什么]2010~2017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考纲考点卷别雅典民主政治罗马法全国卷Ⅰ2014·雅典的民主政治与个人自由;2013·民主政治与演讲能力2016·罗马法对欧洲大陆的影响;2015·司法公平原则全国卷Ⅱ2017·梭伦改革与雅典民主2016·公民的参政义务;2013·司法民主程序2014·《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全国卷Ⅲ2017·宣誓仪式与责任意识的培养全国卷2012·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考情分析]本讲内容是高考的“常青树”,而且基本固定在32题上。从考查内容上看,雅典民主重在考查其运作方式和特点,对雅典民主制度的全面认识等;罗马法重在考查其内容和特点——保护私有财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原则,法律程序,法律精神和理念等。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与法制是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如“宣誓仪式与责任意识的培养”在价值引领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同时本讲内容新史学研究成果颇多,直接引入考题的可能性很大,备考时应加以重视。[怎样考的]1.(2017·全国卷Ⅱ)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解析:选D材料信息表明僭主被流放的原因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因而尽管僭主政绩斐然也难免遭到流放等惩罚,这体现了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D项正确;材料信息“一般出身贵族”说明僭主并不都是贵族,因而无法说明贵族垄断国家政权,A项错误;雅典实行法治,追求法律至上,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表述有误,且与题干主旨不符,B项错误;梭伦改革使平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项错误。2.(2017·全国卷Ⅲ)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宣誓旨在()A.限制权力滥用 B.防止官员腐败C.培育权利观念 D.增强责任意识解析:选D综合材料信息“依法履行”“保证公正”“拥有……权利和义务”可知,这些宣誓旨在增强责任意识,维护城邦利益,故D项正确。A、B、C三项对材料解读片面。3.(2016·全国卷Ⅱ)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政府丧失民众信任解析:选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国家的一切大事,故A项错误。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公民有较多机会直接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参政积极性被广泛调动起来,故排除B、D两项。材料“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说明参政是公民必须去做的一件事,否则会受到处罚,故选C项。4.(2016·全国卷Ⅰ)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解析:选A题干反映了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罗马法中的许多原则,被近代以来的欧洲国家所采用,如公民在私法范围内权利平等原则、契约自由原则、遗嘱自由原则、“不告不理”原则等,罗马法的有关私法体系,被欧洲资产阶级民事立法成功地借鉴与发展,故A项正确。B、C、D三项不符合罗马法的影响,均排除。5.(2015·全国卷Ⅰ)右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解析:选C本题关键信息是“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题干关键词“裁量公平”“法律的强制力”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和威严。双眼蒙布,说明法官在审案时要抵御各种利益或情感的诱惑来作出公正的判决,故选C项。A、B、D三项表述不符合题意。6.(2014·全国卷Ⅱ)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成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解析:选B《十二铜表法》虽是平民斗争的结果,但平民不可能制定法律,A项错误;平民通过拒绝参战来迫使贵族让步,说明平民的斗争方式是有效的,B项正确;此法的制定是平民斗争的结果,虽有贵族的让步,但这种让步在法制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C项错误;平民与贵族的利益不同,其政治诉求自然也不同,D项错误。7.(2014·全国卷Ⅰ)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解析:选C材料信息强调,古代雅典公民自杀前必须先申请,而未经允许的自杀将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充分说明古代雅典对公民个人自由的严格限制,C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史实,雅典的法律体系在当时并不完备;B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自然法则强调人的自由是天生的,故根据自然法则,自杀也应该是人自由选择的权利,故排除D项。8.(2013·全国卷Ⅰ)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这一现象是雅典()A.政治体制的产物 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C.频繁改革的结果 D.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解析:选A本题考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意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古代雅典政治的特征为直接民主,故政治家若想获得民众的支持必须通过演说来完成,故选择A项;B、C两项与材料本质不符,均排除;D项过于片面,故排除。9.(2013·全国卷Ⅱ)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解析:选A本题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意在考查考生准确理解材料的能力。从材料看,案件的审判经历了辩护人的辩护、陪审团的投票、陪审法庭的判决等一系列过程,显示了民主原则贯穿整个司法过程,所以A项符合题意;在古代雅典,只有公民才能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妇女没有公民权,故B项错误;C、D两项都与材料不符。10.(2012·全国卷)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解析:选B材料反映了罗马法重视保护私有财产,但由于依据法律审判解决问题时,重程序、辩论,轻证据,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故选B。[规律总结]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命题者常常运用历史现象(第1、2、3、6题),选取一些社会生活的细节设置情境,以小见大的进行考查,或者以具体案例(第9、10题)切入,考查雅典民主和罗马法的实质。同时试题选材还涉及文献记载(第4、7题)、图片资料(第5题)、学者观点(第8题)等等,这使试题取材多样化,角度多样化,题型多样化,使高考真正服从于能力和素养。[还可能怎样考]1结合雅典民主政治的理性、公平原则和罗马法的永恒价值,继续考查古代雅典民主运作的具体方式和罗马法的深远影响。2联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和法制建设等社会热点,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现实意义。3采用唯物史观解读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如运用文明史观分析中西政治制度的差异以及对文明进程的影响,运用全球史观分析罗马法对近现代东西方立法和司法的影响。史学界对古典民主与近代民主的研究成果颇多,对民主和自由概念进行阐释的论文论著也不在少数,在平时备考中关注史学研究新成果,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热点预测]1.古代雅典,“公民有权对不良新法的提案人进行控告;陪审法庭有权撤销违宪新法。”这说明古代雅典()A.公民权利受到了严格限制 B.注重维护法律的稳定性C.陪审法庭拥有最高立法权 D.司法监督体系非常混乱解析:选B材料“公民有权对不良新法的提案人进行控告”体现了公民权利的有效行使,而不是受到限制,故A项错误;据材料“对不良新法的提案人进行控告”“撤销违宪新法”,可以看出雅典注重维护法律的稳定性,故B项正确;最高立法权属于公民大会,故C项错误;材料是对“不良新法”“违宪新法”等法律的监督,与司法监督无关,故D项错误。2.柏拉图曾描述,在雅典公民大会上,“人们看到建筑师、铁匠、皮革工、商人和水手毫无差别地站起来发言,不管他们富裕还是贫穷,是贵族还是普通人。”这反映出雅典()A.民主参与的广泛性 B.权力争夺的激烈性C.政治权利的分散性 D.公民参政的平等性解析:选D在雅典,只有公民才能参加公民大会,故A项错误;材料仅仅说明他们可以发言,并不是权力的争夺,故B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政治权利的分配问题,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建筑师、铁匠、皮革工、商人和水手毫无差别地站起来发言,不管他们富裕还是贫穷,是贵族还是普通人”体现了雅典民主中公民可以平等地参政,故D项正确。3.罗马法规定,在财产继承方面,若遗嘱被认为不符合人伦道德,遗嘱人的近亲可以提起“遗嘱逆伦之诉”,以请求撤销遗嘱。这一规定说明罗马法()A.对市民的财产自由进行限制B.在实施过程中兼顾了社会民情C.要求在继承关系中近亲优先D.放松了对公民财产的继承保护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该法律条文是对公民的财产自由进行调解引导而非限制,故A项错误;若遗嘱不符合人伦道德,可提起“遗嘱逆伦之诉”,体现的是对社会民情的兼顾,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继承关系的相关提及与介绍,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该规定是加强而非放松对公民财产的继承保护,故D项错误。4.在《查士丁尼民法大全》里,妇女的地位有所提高,《查士丁尼法学总论》中也清晰地表达了奴隶制违背自然法的观点。材料表明罗马法中()A.追求人的政治平等 B.理性精神逐渐丰富C.女权得到有效伸张 D.强调天赋人权原则解析:选B尽管在实际上妇女和奴隶并不能享有平等的权利,但是此时的法律已经在思考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否,并在实践中对妇女的地位予以提升,故B项正确。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克利斯提尼改革规定:“所有居住在同一村庄的人彼此都是村民,他们不再用祖上的名字相称,而正式以村庄的名字相呼。”此做法()A.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B.瓦解了贵族政治的基础C.表明雅典人实现了平等 D.旨在排斥雅典的外邦人解析:选B梭伦改革奠定民主政治基础,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所有居住在同一村庄的人彼此都是村民,他们不再用祖上的名字相称”,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打击了贵族,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雅典民主事实上并未实现真正的平等,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雅典人与外邦人等信息,故D项错误。2.(2018·成都摸底)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凡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的多数决议,无论在寡头、贵族或平民政体中总是最后的裁判,具有最高的权威。”这表明,他认为在古希腊()A.各邦公民有相同的参政权 B.政治环境宽松自由C.公民政治体现出民主原则 D.民主政体形式多样解析:选C材料并未牵涉各邦公民的参政权的相同与否,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在不同政体下政治环境的自由程度是不同的,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凡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的多数决议……具有最高的权威”得出公民政治体现出民主原则,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尽管民主政体多样但是公民的决议依然具有最高权威,D项表述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3.雅典召开公民大会时会提前四天公布会议议程,对于非常重要的问题,公民大会可能进行两次投票,任何人都可以对他认为不合法的建议提出控诉。这反映出雅典民主()A.决策程序力求完善 B.公民集体广泛参政C.民主机构相互制约 D.公民权利逐渐扩大解析:选A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提前四天公布会议议程”“进行两次投票”“任何人都可以对他认为不合法的建议提出控诉”得出,雅典民主的决策程序力求完善,故A项正确;公民大会的产生和运行体现了公民集体广泛参政,但不符合题目要求,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民主机构相互制约之说,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牵涉公民权利问题,故D项错误。4.(2018·河南名校联考)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建立过程中,并无明显的内战、暴动、流血的痕迹;被从独占的统治宝座上推翻下来的土地贵族在新的民主政体中也还有一席之地。这主要是因为()A.城邦公民政治素质较高 B.采用中庸态度彼此妥协C.平民贵族利益高度一致 D.改革者具有高尚的品质解析:选B材料中并未涉及公民政治素质的高低,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雅典的民主政治具有中庸的特点,故B项正确;平民和贵族的利益并不一致,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强调改革者的品质,故D项错误。5.(2018·贵阳摸底)恩格斯评价:梭伦改革“在制度中加入一个全新的因素”,通过改革,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逐渐遭到排斥。这说明梭伦改革的财产等级制()A.剥夺了贵族的政治权力 B.实现全体公民之间的平等C.便于工商业主参政议政 D.成为平民控制政府的工具解析:选C财产等级制按财产多少享有不同的权利,贵族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不会被剥夺政治权力,故A项错误;财产等级制由财产划分等级,不能保障全体公民的平等,故B项错误;在财产等级制之前,权力被贵族掌握,工商业主没有参政的权力,故财产等级制为工商业主参政议政提供了条件,故C项正确;平民在财产等级制下不能掌握很大的权力,故D项错误。6.(2018·桂林模拟)下表为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据此可知()罪名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表决形式程序审判结果陪审员审判员产生方式有罪票数无罪票数死刑票数反对死刑票数不敬神和蛊惑青年6000人501人抽签举手一审制281票220票361票140票A.程序的公正性不能确保民主的真实性B.民意的广泛性决定了民主决策的科学性C.罪名的虚无性很难保证结果的公正性D.表决的单一性注定了直接民主的局限性解析:选A根据题目中的表格得出,审判苏格拉底的人员产生方式、表决形式、程序均符合当时的雅典的民主程序,而苏格拉底的思想是提倡民主的,故程序的公正性不能确保民主的真实性,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雅典民主属于直接民主,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故B项错误;题目中的表格更多集中于审判程序的过程,并未牵涉罪名的虚无性,故C项错误;材料所述并非表决的单一性,而是直接民主下人民的素质不同,出现了权力的滥用,故D项错误。7.有学者认为:罗马法包含了习惯、平民会议决议、元老院决议、国王谕令、裁判官告示、法学家的学说、法律条文。在该学者看来,罗马法()A.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B.渊源呈现多元性C.主要维护平民利益 D.是以往习惯法的汇编解析:选B“习惯、平民会议决议、元老院决议、国王谕令、裁判官告示、法学家的学说、法律条文”都是罗马法的来源,可见其渊源呈现多元性,故B项正确;习惯法只是罗马法的部分来源,因此罗马法不是以往习惯法的汇编,故D项错误;A、C两项在材料中均未涉及。8.(2018·邯郸摸底)罗马法中规定:并不是罗马法上所有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买卖契约的主体,聋哑人、精神失常者、年幼的人和受监护的妇女被排除在买卖契约主体范围之外。这表明罗马法()A.理论与实践严重地脱节 B.注重当事人的行为能力C.缺乏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D.重视契约保护私有财产解析:选B材料是“罗马法中规定”的内容,没有涉及实践,故A项错误;材料中“精神失常者、年幼的人”在今天也属于行为能力受限制的人,故B项正确;材料中“被排除在买卖契约主体范围之外”恰恰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故C项错误;材料中“买卖契约主体范围”不等于保护私有财产,故D项错误。9.罗马法将规定国家事务的法称为公法,其效力由国家政权加以保障,不允许依私约变更;将规定私人事务的法称为私法。罗马法重视私人权利保护,但罗马公法的地位高于私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了法律至上原则 B.体现了国家至上理念C.维护了罗马民主政治 D.维护了城邦整体利益解析:选B公法与私法均能体现法律至上原则,故A项错误;罗马公法是规定国家事务的法,其地位高于保护私人权利的私法,体现了国家至上的理念,故B项正确;罗马法维护了罗马共和国时期的贵族政治与罗马帝制,非民主政治,故C项错误;罗马不是城邦制,故D项错误。10.(2018·泸州诊断考试)某学者指出:“在古罗马,即使在日常情况下,所有人使用其物,也应维持在一般的合理状态。如罗马法中规定‘在居民区,允许冬天在室内生火取暖而排烟于室外,允许倾倒生活污水等,但不得开办排出过度的烟雾或流出大量废水的作坊’。”这说明古罗马()A.注重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 B.最早萌发生态文明思想C.法律旨在维护公民的利益 D.严格限制社会经济活动解析:选A材料中罗马法规定人们的日常行为,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得出古罗马最早萌发生态文明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法律行为针对所有人而非公民,故C项错误;材料规范日常行为而非限制,故D项错误。11.早期阶段的罗马法规定:凡为法律行为,必须说固定的套话,做法定的动作等;若不依法定方式而为,或稍有差错,纵有意识表示,也没有法律效力。这表明早期罗马法()A.不尊重当事人意愿 B.形式重于实质内容C.注重保护公民利益 D.审判程序非常严密解析:选B材料说明早期罗马法注重形式,与是否尊重当事人意愿无关,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罗马法内容,因而难以判断其是否保护公民利益,也没有涉及审判程序,故C、D两项错误。12.有古罗马法学家认为:“从民法的观点来看,奴隶是什么也算不得的。但是根据自然法来看便不是这个样子。从后者的观点来看,一切的人都是平等的。”该法学家的观点()A.强调法律至上,肯定天赋人权B.追求公平正义,保障了奴隶利益C.扩大统治基础,维护罗马统治D.蕴含人文精神,为后世提供借鉴解析:选D题目中“根据自然法来看便不是这个样子。从后者的观点来看,一切的人都是平等的”可知,从自然法的角度对奴隶的地位进行评论,蕴含了人文精神,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古罗马时代,法律之范围,极端狭小,故曰:“法律者,维持城市化秩序所必需之规则之总和也。”基此定义,法律只建筑于限制极严之功利基础,其作用,在维持现状,在维持已然之社会生活,则当日之法律,并无创造性也明矣。然则其原因安在耶?曰,当日之国家,只可谓各家族之联合体,家族内部之处置,国家不得从而干涉之,故有权者为家族,而非国家,有严格之家法,而无有力之国法也。降至西历纪元前后,受希腊哲学思想之影响,法律观念为之一变,赛尔苏斯曰:“法律者,善良公平之艺术也。”意若曰:法律者,何者为善,何者合乎正义,何者足称平允之标准也。其基础,导源于自然法,嗣因与天主教一直吻合,复受宗教势力之推助,故是项理论,颇有权威,而足以推翻前说。然此新观念,并非偶然形成,良以原始时代,家父权高于一切,对妻子、奴隶,滥用权威,违背人道,国家不能干涉,先贤自目击此不人道不平等之现象,乃希望伸张法律之权威,借重法律,以杀宗法之势力,而提高被压迫阶级之地位耳。——摘自陈朝壁《罗马法原理》材料二唐代统治者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唐律继承了古代立法传统,“以礼入法”,然后将各种法规熔为一炉,采取了刑事立法的形式,全部律条都围绕着“罪”和“刑”分别加以规定、解释。唐律规定了严惩十恶,依次为: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唐律还规定如果赃证已经明确,“理不可疑”,犯人即使不招,也可根据犯罪事实进行判决。《唐律疏议》成为以后历代刑律的蓝本,也是中国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中华法系以自己独特的风采影响着亚洲与其有交往的各地,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摘编自叶孝信《中国法制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罗马人法律观的变化及原因。(12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以唐律为代表的中华法系的特点及其与罗马法共同的历史价值。(13分)解析:第(1)问,注意从材料一古罗马时期,当时罗马人的法律观为“维持城市化秩序之规则”“有权者为家族,而非国家”等关键信息,以及到西历纪元前后,当时罗马人的法律观为“善良公平之艺术也”来回答变化。抓住“受希腊哲学思想之影响”“其基础,导源于自然法”“复受宗教势力之推助”“以杀宗法之势力”等关键信息分析原因。第(2)问,据“继承了古代立法传统”“以礼入法”“刑事立法”等方面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法系的特点;抓住材料二最后一句话并结合罗马法的深远影响概括二者的共同价值所在。答案:(1)变化:从认为法律是用来维护社会秩序的到认为法律是用来维护公平正义的。原因:早期家族观念对法律影响大;后来受希腊哲学思想的影响;自然法的影响;天主教势力的推动;宗法势力过大。(答出任意四点即可)(2)特点:法律有继承性;以礼入法,礼法并施;注重刑法;判决注重事实;注重维护封建秩序和儒家伦理道德。(答出任意四点即可)历史价值:分别对东西方法制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都是人类社会宝贵的遗产。14.(2018·桂林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司马迁《史记·商君书》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宋代)别有一种文化形态崛起,这就是在熙熙攘攘的商市生活以及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野俗而生动的市民文化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忘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顾准《希腊城邦制度》(希腊)在海外贸易和工商比较发达的城邦,新兴工商业者阶层追求民主权利的渴望更加强烈围绕材料,结合中外古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12分)解析:材料主要论述了经济与政治的关系;经济发展与思想文化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的关系。故论题可以定为:经济发展推动政治变革;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繁荣;经济发展推动思想的解放;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转型。可以结合中外史实进行论述,比如经济发展推动政治变革: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发展,小农经济的形成促进政治变革;古希腊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业阶层崛起,促进了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其余论题,论述言之有理即可。答案:示例一论题:经济发展推动政治变革。阐述:战国时期,铁犁和牛耕的出现,推动小农经济的形成。各诸侯国之间战乱频繁,财力消耗巨大,商鞅通过变法,促进秦国经济发展,壮大了秦国国力,秦国逐步推行军功制、郡县制,冲击了宗法制、分封制和世官制。古代希腊,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造就了雅典新兴的工商业者阶层。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制的基石,伯利克里执政时期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雅典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示例二论题: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繁荣。阐述: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市民文化昌盛,如勾栏瓦舍、宋词、话本小说等。古代希腊,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哲学成就突出。智者运动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古代希腊在建筑、戏剧等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就。示例三论题:经济发展推动思想的解放。阐述: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逐渐形成,社会出现剧烈变化,推动“百家争鸣”局面出现。不同派别和阶层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观点,形成了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古代希腊,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哲学成就突出。普罗泰格拉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使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示例四论题: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转型。阐述: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思想界出现了活跃的局面,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思想,使儒学正统受到挑战。古代希腊,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造就了雅典新兴的工商业者阶层。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制的基石,伯利克里执政时代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第4讲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理知识体系][背史论术语](1)在英国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首相通过国王形式上的任命即可组阁,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共进退。(2)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议会掌握实权,权力至高无上,国王逐渐“统而不治”,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创新的开始。(3)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精神。美国联邦制确立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权力结构。两党交替执政,是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4)美国1787年宪法主要确立了两大制度,即联邦制和共和制,是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前者主要涉及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问题;而后者则以三权分立为指导思想,划分各权力主体的职权及相互制约关系。(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共和派与君主派妥协的结果。总统和参议院有很大权力,又相互制约。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和巩固,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6)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建立德意志帝国。《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保留浓厚的封建专制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知能强化课Ⅰ近代西方代议制的先驱—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背景——英国的政治传统和资产阶级革命1.中世纪以来英国的议会政治传统(1)13世纪后半期,英国的议会制度开始萌芽。以后议会逐渐定型为上下两院。国王必须通过议会征收赋税,制定法律。(2)等级代表制的封建君主政体对国王权力有所制约。在反对封建国王专制集权的斗争中,封建贵族、高级教士、城市商人等联合起来,迫使国王坐下来,与他们商讨有关征税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使封建王权受到制约。英国的等级代表制在制约封建王权、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斗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近代西方议会制度的起源。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为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前提,历经曲折斗争,1688年的“光荣革命”使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妥协,从而为确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专政打下基础。[史学者说]英国政治制度发生根本改变的原因素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二、过程——渐进的民主改革1.17世纪——法律基础(《权利法案》,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背景“光荣革命”后,议会的权力大增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意义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2.18世纪——基本形成(责任内阁制确立,行政权由国王向内阁转移)背景国王有在宫中召集大臣等开会、商讨国家大事的传统内容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意义内阁逐渐成为英国现代政治权力的中心,英国成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首相拥有行政与立法大权,事实上成为国家的领导者3.19世纪——不断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议会主导权由大资产阶级向工业资产阶级转移)背景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内容富有农民和城镇有产者获得选举权;新兴工业城市的代表席位增加影响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史学者说]大不列颠国通过“光荣革命”驯服了专制王权,使得议会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权力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三、特点——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权力至上1.国王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2.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3.首相是政府最高行政首脑,由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全体内阁成员对首相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4.以代议制为基础,内阁是君主立宪制的核心,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四、意义——妥协的艺术,深远的影响1.政治:维护了政局的稳定。《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长期以来议会与国王的斗争趋于缓和,政局渐趋稳定,为英国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2.经济: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17、18世纪英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知识产权,拓展海外市场,保护英国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3.对外:加紧了殖民扩张。君主立宪制确立以后,在资产阶级的推动下,英国加紧了对世界殖民霸权的争夺,18世纪下半叶取得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4.文化:推动了文化的繁荣。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推动文化的繁荣,出现了雪莱、拜伦等浪漫主义文学大师,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达尔文提出进化论。5.世界:为世界许多国家树立了民主政治的楷模,君主立宪制成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形式。一、英国代议制演变过程的特点及趋势1.特点(1)连续性:近代英国的主要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几乎都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内阁到责任制内阁,都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