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合集_第1页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合集_第2页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合集_第3页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合集_第4页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合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2016年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5年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4年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3年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2年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2年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1年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1年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10年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2016年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5年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4年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督导2.制度型福利模式3.抽样框4.罗斯曼的社区工作目标5.区群谬误6.小组工作过程模式二、简答题1.什么是个案管理?个案管理有哪些特点?2.研究报告的主要结构?3.小组工作中的伦理难题以及处理原则?4.以定性研究为对照,分析定量研究的特点?三、论述题1.在社会政策实践中引入市场机制的优缺点?2.社区中有100名中学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他们的某一个问题设计一个综合的服务方案。

2013年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6题)1.微观社会行政2.补救性社会福利模式3.回归分析4.同期群研究5.社会运动理论6.社会互动模式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4题)1.简述社会政策的主要领域。2.简述抽样的一般过程。3.简述社区工作的具体目标。4.实地研究的过程和其特点。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2题)1.论述非营利组织的特点及其在社会政策体系中的角色与地位。2.一个社区,有单亲贫困家庭19户,其中单亲父亲家庭10户,单亲母亲家庭9户,存在单亲男孩10个,单亲女孩9个。假如你是一个社工,请你为这些群体对象设计一份社区服务计划。

2012年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6题)1.社会行政2.弱势群体3.自我概念4.个案工作的过程5.分层抽样6.自填式问卷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题)1.社会服务机构评估的意义2.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3.社会研究的主要过程三、论述题与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3题)1.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2.如何理解实地研究的特点。3.案例分析:材料:一对父母事业有成,对孩子要求严格,经常讲一些成功人士的事例教育孩子。孩子初中学习成绩优秀,高中上寄宿学校,学习紧张,成绩中游,父母很失望。父母对孩子要求变得更加严格,孩子对父母态度冷漠,但和同学关系正常。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头晕、脱发等问题,父母很担心孩子有心理问题,放下工作专门带着孩子求医。问题:请界定该家庭的主要问题,并设计提供服务的方案。

2012年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6题)1.社会行政答:社会行政又称“社会工作行政”或“社会福利行政”,是指通过政府的社会行政机构和各种社会事业机构的行政工作,将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的社会工作方法。它是一种间接服务方法。广义包括政府办理的所有一般福利项目,如卫生、教育、社会救济、公共住宅等;狭义仅指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服务。通过贯彻执行国家与地方社会工作的方针、政策,发挥行政功能,促进社会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2.弱势群体答:弱势群体亦称“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是指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社会群体。包括下岗失业人员、进城打工的农民、城乡低收入人员等。一般而言,社会弱势群体占有的社会资源较少,都有着较差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境遇,其直接原因在于个人能力不足,深层原因则是社会制度安排有问题。从总体上可分为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3.自我概念答:自我概念是指个人关于自己的观念体系。包括认知成分(对自己的品质、能力、外表、社会意义等的认识)、情感成分(自尊、自爱、自卑等)、评价意志成分(自我评价等)。既是社会交往的前提,也是社会交往的结果,是由社会经验决定的。可分为现实的我(即对当前自己的看法)、理想的我(即自认为应当成为的人)、动力的我(即自己努力成为的人)、幻想的我(即如果可能希望成为的人)。4.个案工作的过程答:个案工作的过程是指为帮助个人和家庭提升社会功能,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而需要经过的一个结构性操作过程。主要包括如下部分:①接案与建立专业关系;②对案主的需要与问题进行评估;③订立工作计划、介入干预和最后总结与检讨。5.分层抽样答:分层抽样又称“类型抽样”、“分组抽样”,是指将调查总体按某一标志分成若干互不交叉重叠的类(组),其中每一类(组)称为一层,然后在各层内随机抽取调查单位组成层样本,将这些层样本汇总起来构成总样本即分层样本的随机抽样方式。它是科学分组和抽样原理的结合。按抽样比例可分为:①分层定比抽样,即对各个分层一律使用同一比例进行抽样。②分层异比抽样,即当某个层次所包含的个案数在总体中所占比例太小,以致影响这一层抽样个案的分析时,可适当增大这一层的抽样比例,但在进行统计分析时要作适当修正。在总体构成复杂、内部各单位差异较大和单位数目较多的情况下,比较适宜于采用分层抽样。

6.自填式问卷答:自填问卷法是指调查者将调查问卷发送给(或者邮寄给/用电子邮件发送给)被调查者,由被调查者自己阅读和填答,然后再由调查者收回(或者邮寄回/用电子邮件发送回)的资料收集方法。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题)1.社会服务机构评估的意义答:评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贯穿于从接案到介入的整个过程。评估作为整个助人过程的一部分,是评判全部工作是否达到预设目标的一种手段。社会服务机构的评估主要包括责信评估、使命和战略规划评估、服务方案评估和组织能力评估。社会服务机构对所提供的服务进行评估的意义有:(1)评估是一种对服务质量,效果的客观评判活动,以此检验及证明服务机构及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品质,为取信于社会大众以后获得新的资助奠定基础。(2)评估还有助于社会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检验现有的理论与方法,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并通过评估及时加以改进,为以后的实践提供宝贵的知识与经验。2.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答:由于服务对象处于危机的状态中,社会工作者必须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有效地解决服务对象的困扰,让服务对象摆脱危机的影响。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主要有:

(1)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由于服务对象在危机面前通常表现出迷茫和不安,而且时间又非常紧迫,社会工作者需要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服务对象最近的生活状况上,采用开放式的提问方式引导服务对象整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迅速了解和分析服务对象面临的主要问题。(2)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作为危机介入模式的一项重要任务,社会工作者在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过程中需要对服务对象采取破坏行为的可能性和危险程度进行评估,以便给予及时的介入和治疗。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不仅对于服务对象来说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减少或者阻止服务对象的破坏行为,同时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也非常重要,可以预防或者减轻对自己的无意伤害。(3)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服务对象的情绪在危机中通常是非常不稳定的,表现出紧张、不安、迷茫、无助和沮丧等,社会工作者需要借助简洁易懂的语言、专心的聆听、感情的支持等技巧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与服务对象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4)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一旦服务对象的情绪稳定之后,社会工作者就需要协助服务对象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危机发生的原因制定介入计划,解决当前面临的、亟须解决的问题。在服务对象的周围他人的支持下,协助和检查介入计划的执行,帮助服务对象克服危机的影响。3.社会研究的主要过程

答:(1)选择问题阶段选题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取研究主题,即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大量的现象、问题和领域中,根据研究者的兴趣、需要与动机确定一个研究主题,比如家庭关系、人口流动、越轨行为、企业制度等等;二是形成研究问题,即进一步明确研究的范围,集中研究的焦点,将最初比较含糊、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领域或研究现象具体化、精确化,将其转化为既有价值又有新意,同时还切实可行的研究问题。一般来说,我们首先选取一个研究主题,然后在这一主题领域中,选择和形成一个研究问题。(2)研究设计阶段研究设计阶段的全部工作就可以理解成为实现研究的目标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所谓道路选择,指的是为达到研究的目标而进行的研究设计工作,它涉及研究的思路、策略、方式、方法以及具体技术工具等各个方面。从研究目的、研究的用途、研究方式、分析单位,直到具体的研究方案,就像实施一项工程之前必须进行工程设计一样,要保证一项社会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研究目标的完满实现,也必须进行周密的研究设计。(3)研究的实施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具体贯彻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方式、方法和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因而有的书中也将此阶段称为资料收集阶段。(4)资料分析阶段资料分析阶段在有的书中也称为研究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研究所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归类、统计和

分析。(5)得出结果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撰写研究报告,评估研究质量,交流研究成果。研究报告是一种以文字和图表将整个研究工作所得到的结果系统地、集中地、规范地反映出来的形式,它是社会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而撰写研究报告也可以说是对整个社会研究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三、论述题与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3题)1.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答: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有很多,按照社会问题产生的历史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历史遗留问题,如人口问题;二是转型中的社会问题,即与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机制转换相伴生的社会问题,如社会保障问题、环境问题、贫困问题以及犯罪问题等。(1)人口问题人口问题是指人口的数量、质量以及人口结构等要素与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同社会的良性运行及发展不和谐、不相称的现象。尽管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计划生育措施,但由于五六十年代错误的政策导向,人口过速增长,人口基数过于庞大,使得人口增长的趋势一直延续到今天,人口问题成为当代中国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2)社会保障问题中国社会转型加速期开始之后,原有的企业制度被打破,也改变了社会保障的模式,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也使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所有这些,都使得过去不成为社会问题的社会保障问

题,成为新时期阻碍社会转型的重要社会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3)环境问题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都比较落后的基础上进行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本来就比较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大力加强环境保护,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与此同时,由于社会科学的广泛介入,有关环境问题的研究也日益深化,环境科学越来越呈现出其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学科的特征。(4)贫困问题贫困问题一直是世界上很多国家致力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从国内情况看,中国政府所推动的农村扶贫开发,虽然大大减缩了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但是,农村的相对贫困问题和城市贫困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因此,贫困问题仍然是当今世界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5)犯罪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犯罪现象先后出现了四个高峰期。目前我国正处在第四个高峰期的发展阶段,犯罪率居高不下,且有进一步上升之势。2.如何理解实地研究的特点。答:(1)涵义实地研究(fieldresearch)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

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有的研究者按照不同的标准,将实地研究区分为参与观察、个案研究等。(2)特点①实地研究是一种定性研究方式,也是一种理论建构型的研究方式。实地研究方式的基本特征是强调“实地”,即研究者一定要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活环境,且要在其中生活相当长一段时间,靠观察、询问、感受和领悟,去理解所研究的现象。其基本的逻辑结构是:研究者在确定了所要研究的问题或现象后,不带任何假设进入到现象或对象所生活的背景中,通过参与观察,收集各种定性资料,在对资料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归纳后,又开始了进一步的观察和进一步的归纳。通过多次循环,逐步达到对现象和过程的理论概括和解释。②实地研究可以说是参与观察与个案研究的合称。从研究背景和对象范围上看,个案研究是其特征;而从研究方式和资料收集方法上看,参与观察则是其突出的特点。个案研究(casestudy)即对一个个人、一件事件、一个社会集团,或一个社区所进行的深入全面的研究。它的特点是焦点特别集中,对现象的了解特别深入、详细。个案研究通过对事物进行深入的洞察,能够获得非常丰富、生动、具体、详细的资料,能够较好地反映出事物或事件发生、发展及变化的过程,而且能为后来较大的总体研究提供理论假设。因此,这种方法在社会科学的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③个案研究的方式对于深入实地研究一个特定的单位,或者是为着比较的目的而研究几个单位来说特别有用。这种特定的单位既可以是一个个人、一户家庭、一个小群体、一个工厂、一所学校,也可以是一个社区、一件社会事件。当然,在个案的单位不同时,它所采取的具体方法会有所不同。比如,对一个个人的研究,除了一般的观察、访谈外,

还经常采用个人生活史的方法;同样,对一户家庭的研究与对一所学校的研究,或对一个小镇的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也不会完全一样。④当研究的个案是一个社区时,通常又称为社区研究。社区是人们在社会中赖以生存的一种重要形式,同时社区也是构建整个社会的一种重要单位。它与人们的社会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社区研究也越来越成为社会研究中的一个热点。社区研究的方式也为众多的社会研究者所熟悉和采用。社区研究中,研究者通常采用参与观察、访谈,以及收集当地现有文献等方法来收集资料。而且,研究者通常要在该社区中生活一段时间(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参与当地人的社会生活。⑤个案研究以及社区研究所具有的深入、全面的特点是其明显的长处。而其最大的不足,或者说其最困难的一个方面,是如何发掘个案研究所具有的概括意义。一般来说,研究者很难将个案研究中所得到的结果进行推广,除了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详细全面的描述外,研究者更多地是努力从所研究的具体个案中,抽出一些有价值的命题,或提出一些具有更深理论意义的研究题目,为后继的研究提供一些有启发性的思路和有价值的方向。3.案例分析:材料:一对父母事业有成,对孩子要求严格,经常讲一些成功人士的事例教育孩子。孩子初中学习成绩优秀,高中上寄宿学校,学习紧张,成绩中游,父母很失望。父母对孩子要求变得更加严格,孩子对父母态度冷漠,但和同学关系正常。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头晕、脱发等问题,父母很担心孩子有心理问题,放下工作专门带着孩子求医。问题:请界定该家庭的主要问题,并设计提供服务的方案。

答:服务提供方案(1)家庭的主要问题:①孩子学习压力大;②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导致孩子对父母态度冷漠,亲子关系紧张;③孩子健康出现问题(2)服务接入计划介入总目标:①减轻孩子学习压力,提高学习兴趣;②加强亲子沟通,改善亲子关系;③改善孩子健康状况;④促进家庭功能的恢复与发展。(3)依据服务介入的总目标,又可以明确服务介入的阶段目标,包括:①让孩子学会缓解学习紧张压力的方法,提高学习兴趣;②让父母不要苛求孩子,加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与互动;③对孩子做健康检查,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4)针对各阶段目标,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的介入方案是:根据案主问题及需求的轻重缓急,制定目标优先次序.从案例中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已经让孩子心理问题生理化,出现了诸如头晕、脱发等症状。而这个问题的根源仍是父母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过高所导致。因此,按照优先次序把案主的问题依次分为: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改善孩子健康状况、加强亲子沟通、促进家庭功能的恢复。具体步骤如下:

一、社会工作者需要单独与孩子沟通,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询问案主的想法和态度;然后与案主父母沟通,探讨孩子会出现目前状况的原因,并把孩子的想法适当的告知父母,让父母意识到自身行为是否存在有一定的不适当性。二、案主父母带孩子去医院做身体健康方面的检查,调整饮食,改善孩子的健康状况。三、开展一定的亲子互动游戏,如角色扮演。让父母与孩子换位思考,互相感受对方的角色。通过游戏让父母意识到以往教育孩子的不足之处,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孩子也学会理解父母的不易,进而促进亲子间的良性沟通与互动。四、与案主家庭共同探讨案主以后的学习生活,倾听案主的内心想法,和案主共同制定具体可行的学习方案和计划。五、良性的家庭互动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的积极参与,社工需要让案主的父母在服务过程中反思以往的教养方式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进一步的加以改善等。当然,服务介入计划并不是唯一的,每个社会工作者都有自己的理解,也可以设计出不同的服务介入计划。但是服务介入计划必须要有针对性,能够解决受助家庭成员面临的困难,满足家庭成员的需要;同时,服务介入计划的五个层面必须要有关联性,保证各个方面相互支持。

2011年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6题)1.社会服务机构评估2.社会政策主体3.小组工作过程模式4.罗斯曼的社区工作目标5.研究问题6.推论统计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题)1.就业组织在社会政策体系中的作用。2.小组工作技巧。3.参与观察中观察者的两种角色以及特点。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3题)1.社会服务机构评估的类型及方法。2.案例说明社会研究的基本过程。3.对未来中学的某个基本问题资料设计综合分析方案。

2011年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6题)1.社会服务机构评估答:社会服务机构评估是对整个机构的运行及所提供的服务的评价,是将现状或结果同计划相比较,从而判定机构功能状况的活动。2.社会政策主体答:社会政策主体是指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的责任承担者或行动者,它是社会政策运行中的核心要素之一。社会政策有不同的主体,它既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民间组织。3.小组工作过程模式答:过程模式也是发展模式,1965年最先在波士顿大学社会工作学院提出,之后不断发展完善。这种模式的核心是认为小组的发展有可以被清楚表明的阶段,强调时间、过程和发展阶段,以及小组成员与发展的关系。4.罗斯曼的社区工作目标答:罗斯曼(Rothman)将其概括归纳为“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两大类:①任务目标。社区工作要解决一些特定的社会问题,包括完成一些具体任务,达到一些社会福利目标,满足某项社区需要,如修桥铺路、安置无家可归者等,这就是社区工作的任务目标。②社区工作的过程目标是促进社区人士的一般能力,包括建立社区不同群体的合作关系,发掘及培养社区领袖参与社区事务,加强公民对事务的了解,增强居民解决问题的能力、信心和技巧等。5.研究问题答:研究问题是指一项社会研究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它是一个可以通过研究来进行回答的问题。社会研究中的许多“问题”,的确常常是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社会现象或某种社会问题,这是它们有些相近的原因;但社会研究的问题通常比社会世界中的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更为具体,更为集中,也更为明确,这是它们之间有所不同的地方。6.推论统计答:推论统计的理论假设是概率论。主要介绍如何由抽样调查的资料得知整体的情况。即根据样本的统计值来推测总体的参数值。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题)1.就业组织在社会政策体系中的作用答:(1)涵义就业组织,泛指各类由雇主和雇员共同构成的组织。一个组织只要是为了完成其任务而雇用了员工,它就属于就业组织。在当代社会中的就业组织包括各类企业组织、社会文化事业组织、政府组织、军事组

织,以及各种非政府组织等。在我国,一般用“单位”来表示就业组织。(2)作用就业组织参与社会政策行动的基本特点是其责任对象主要是本组织的雇员。此外,各类就业组织还在不同程度上为政府的社会政策行动和全社会的社会福利事业做出贡献。在各个国家和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中,企业等就业组织在社会政策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很大的差别。但概括起来看就业组织在社会福利体系中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的责任:①承担雇员基本社会保障费用;②为员工提供必要的社会福利服务;③为政府的社会政策行动和社会福利事业提供财政支持。2.小组工作技巧答:(1)沟通与互动技巧①与组员沟通的技巧a.营造轻松、安全的氛围。社会工作者要以热情、友善的语言和亲切的表情等,向组员传递温暖、真诚、关怀等信息,为小组营造一个放松、自由、开放和安全的氛围。b.专注与倾听。专注与倾听能有效地传达对组员的尊重和接纳的信息。要通过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专注,让组员感受到自己处在一个比较安全的关系之中,从而鼓励组员自由、放松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社会工作者在倾听时,注意组员所说的重点,尤其是一些没有预料到的信息;在未完全听懂对方的真正意思前,一定不要与之争辩。c.积极回应。社会工作者在组员发言之后,要站在同理心的角

度,向发言者表达对其发言的高度重视,认真了解和把握发言者的用意与感受,并伴以积极的回应。可以通过复述组员讲述的内容,让发言者感受到被理解和被重视。d.适当自我表露。社会工作者可以有选择地将亲身的经历、体会、态度和感受向组员坦白,向组员传递真诚,让组员感受到你的信任。通过这种信任关系情境的建构,促使组员也能够坦陈自己的问题和需要,从而使得社会工作者和组员双方在组员的问题及需求上达成共同的认识。e.对信息进行磋商。当无法把握组员发言中的信息含义时,社会工作者有必要耐心地与发言者协商交流,直到信息能够被正确了解和能够取得共识。f.适当帮助梳理。在组员发言过程中或发言之后,社会工作者要非评判性地帮助组员梳理其发言,使其讲述的内容和感受听起来更具条理性和逻辑性。g.及时进行小结。对组员发言中可能是散乱表达的信息进行小结,社会工作者要及时地帮助小结,如通过若干要点的归纳,简明扼要地复述组员发言中的主要观点和重要信息,使其具有条理性和逻辑性。②促进组员沟通的技巧a.提醒组员相互倾听。社会工作者要注意现场安静,及时提醒组员相互之间仔细倾听对方的发言。b.鼓励组员相互表达。社会工作者要鼓励组员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特别是运用“此时此地”的技术让组员表达自己的感受,接纳他人的感受。特别是对沉默的组员要加以鼓励,对说得太多的组员适当加以阻拦,以给其他人更多的表达机会。

c.帮助组员相互理解。在沟通时,要密切注意和观察组员的声调、语言、表情、态度和姿势等细微之处,帮助组员沟通和理解信息不一致和不明白的地方。d.促进组员相互回馈。组员发言后,社会工作者应鼓励组员之间的分享与给予回馈。回馈后也可鼓励发言者再次回应。e.示范引导。在沟通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可用自身示范的方式,诱导组员模仿社会工作者,如提问的技巧以及给予回馈的方式等。(2)小组讨论的技巧①小组讨论的事前准备a.选择合适的主题。小组讨论的主题要明确,尤其是考虑小组发展的进程、小组的特质、小组的目标和组员的能力等。b.注意讨论主题的措辞。讨论的问题包括:事实性问题、价值性问题、推测性问题、政策性问题。在讨论每一类问题时,组员的口语表达、措辞的差别可能很大。他们的措辞最好能够引起其他小组组员的讨论,要有继续进行讨论的余地,要有范围的限度。c.选择合适的讨论形式。小组讨论可以采用公开讨论、陪席式讨论(paneldiscussion)或座谈会(symposiumdiscussion)形式,也可以是质询会(interrogation)形式。d.安排活动的环境。在小组讨论之前,社会工作者需要对活动场地、座位的安排、气温、灯光、音响、活动空间等进行全面的考察和精心的规划。e.挑选合适的参与者。社会工作者需要安排好参与者及组员的角色,如讨论会的主持人和参与者的角色分配。

f.准备好讨论草案。讨论草案主要包括:第一,开会讨论的目标,包括提供资料还是在于激发兴趣?或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二,安排哪些讨论素材?第三,讨论场地及设施准备清单。第四,讨论时间的掌握、讨论的重点问题与次要问题时间的分配。②主持小组讨论a.开场的技巧。小组讨论开始前,社会工作者应介绍参与者,或运用其他的方式使成员互相认识。如果组员之间已经相互熟悉,社会工作者则要引出将要讨论的主题,或者讨论提纲。如无特定提纲,社会工作者要介绍讨论的背景、意义与目标,另外还要介绍讨论的规则及要求。b.了解的技巧。社会工作者在运用了解的技巧时应该做到:随时观察和感觉组员的语言、认知、情绪、行为,适时给予支持和鼓励;随时注意小组组员工作的进程,适时将自己对小组的感觉与思考反馈给组员;要给予组员安全的小组气氛,使每一位小组组员没有戒备地流露真实的自我,并勇于接受讨论中有时因证据不足的挫折。c.提问的技巧。社会工作者在小组讨论中,通常有五种提问类型:第一,封闭式的提问,如“是不是”;第二,深究回答型的提问,社会工作者可以用“描述”、“告诉”、“解释”等词提问;

第三,重新定向型的提问,如“刚才小李提到了这个问题,其他组员对这个问题是怎样想的?”第四,反馈和阐述型的提问,如“我们已经讨论了一段时间,谁能对此总结一下吗?”第五,开放式的提问,如用“怎样”、“为什么”等词提问。d.鼓励的技巧。在小组讨论中,对某些比较内向,或者容易害羞的成员要给予支持,不要逼他发言,而是注意他,投以鼓励的眼光,等他们获得了勇气再发言。对他们的发言,社会工作者可以重复他们的意见,对正确的方面给予积极的鼓励,树立他们的信心和安全感,e.限制的技巧,当一些小组组员垄断小组讨论时,或当组员的发言太抽象时,或当小组讨论脱离主题范围时,社会工作者要采取限制的手段来处理小组或小组组员的行为。f.沉默的技巧。沉默的技巧主要包括两方面:可以适时在小组中形成真空,使组员自己进行判断;在接受意见和建议后,请组员自己进行判断。g.中立的技巧。在小组讨论中,可能因为某一个问题的观点不一致而发生争沦,而争论的双方都希望社会工作者能支持自己的观点。此时,社会工作者的中立很重要,应避免与组员争沦,不偏袒或属意任一方;不判断他人意见;仅提供问题,不给予答案;可以提供资料信息,但不予决断,仅作利弊分析或事实论述;随时保持中立的位置。h.摘述的技巧。当小组讨论中遇到以下情况时,需要社会工作者进行摘述:讨论段落结束时;讨论主题被岔开时;变换主题时;组员的发言过长时;组员的发言过于复杂或宽泛时;组员意见对立或争执很久时;组员的发言声音过小时;组员在发言中语言出现障碍时。社会工作

者的摘要发言一定要简要明晰,在摘要后应该征求发言组员的意见,以确认自己摘要的正确性。i.引导的技巧。讨论中有时出现你一言我一语,场面气氛热烈但又偏离方向的情况,此时会议主持人要用某种方式暗示讨论的方向,提示讨论的重点,或再次强调讨论的程序,从而保证讨论会正常有序地进行。j.讨论结束的技巧。当小组讨论进行到最后阶段,社会工作者需要对组员所提出的不同的问题进行归纳,对组员所提出的各种意见和建议加以组织,形成结论。对小组讨论所作的结论必须详细、全面,并且对组员提出的主要意见要加以阐述、分析、评价和研究,并指出将要应用的方法。(3)小组工作的治疗技巧①直接干预法直接干预法是指社会工作者以治疗者的角色直接影响组员的行为,一般发生在小组自身还缺乏相应的资源和经验,无法协助组员解决面对的问题时,或有个别组员孤立于小组之外的时候。运用直接干预法的具体做法有:a.作为小组的核心人物,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自身的权威和组员对自己的信任,关心组员,鼓舞组员的士气,帮助和影响成员行为的改变。b.作为小组规范及规章制度的象征性人物,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赞扬、奖励等正向促成组员某些行为的形成,或用警告、惩罚等措施来抑制和改变某些组员的某些不良行动。c.作为组员角色的分配者,社会工作者可规定组员在特定活动中

的角色,以及角色的需要与各角色间的关联;利用社会规范引导组员进入角色,鼓励和训练组员履行角色。②间接干预法间接干预法是社会工作者干预小组的过程来间接影响和改变小组组员的工作技巧。与直接干预法不同的是,间接干预法注重的是通过对小组过程的干预,利用小组的影响去改变组员的行为。具体操作中,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的技巧有:a.利用小组治疗元素,如植入希望、普遍性、咨询和建议的告知、利他主义、自我表露、互动中学习、接纳等,促使小组组员个人的成长和行为的改变。b.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通过情境再现的方式协助组员澄清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协助成员预演行动计划,从而促成组员行动的改变。c.运用行为改变的技巧,通过分析起点行为、确定终点行为、选择渐进增强行为、评估改变后的行为等技巧促成组员行为的改变。d.使用一些家庭作业,增强组员在小组外的行为责任感,为组员学习掌握自己行为提供一个经验陛学习的机会。e.运用结构化组员角色的技巧,培育小组冲突的协调者和小组组员认可的行动领袖,鼓励与支持参与者角色的扮演,帮助组员从“替罪羔羊”、“说大话者”等破坏性的角色中解脱出来,协助其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③小组外在力量法小组的外在力量法是指借助小组之外的力量来影响组员和小组的做法。这些力量包括小组外的活动、与组员有显著关系的外部人员、组员

所属的社会体系和社会环境。使用小组外在力量法的基本前提在于:一是组员具有利用外在力量如社会环境改变自我的迫切要求;二是社会环境或外在力量有助于促成组员个人行为的改变;三是社会工作者具备运用外在力量改变组员的能力和资源。(4)小组活动的设计技巧①扣紧小组目标小组活动只是实现小组工作目标的中介性工具。换言之,小组活动只是小组工作展开的载体之一。因此,社会工作者在设计小组活动方案的时候,应该首先考虑清楚小组工作的目标。要围绕小组工作的总目标或最终目标,根据小组工作各个阶段的目标要求,设计好与这些阶段相适应的一系列小组活动方案。②考虑组员的特征及能力在设计小组活动时,社会工作者需要综合分析每一位组员的生理、心理、情绪、教育程度等个体性特征,认识和把握组员的社会关系背景及文化背景,了解其以往的成长经历及成长过程中的主要问题。通过这些方面的综合考虑,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组员当下的能力得以适应的小组活动。只有这样,小组活动方能做到有效和精彩。③小组活动的基本要素概括来看,任何一个小组活动的设计都必须包含如下的基本要素:小组活动的目标,包括总体性目标(最终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小组活动的参与者,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文化背景等;小组活动的规模,即参加的人数多寡;小组活动的时间分配;组员的角色扮演和角色互换;小组活动的环境设计,包括活动场地、设施等;小组活动的资源供

应与经费预算;小组活动的强度分布;小组活动的预期结果;防止和处理意外事件的预案;总结与奖励。④经验分享环节不同阶段的小组活动方案,都应该包含经验分享环节,都须预留一定的时间让组员分享彼此的经验,鼓励组员发表参与小组活动的感受,讨论彼此在小组活动中的成长经验,总结有益的启示。实际上,经验分享的环节,也是社会工作者评估小组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的的环节之一。3.参与观察中观察者的两种角色以及特点答:略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3题)1.社会服务机构评估的类型及方法答:(1)涵义社会服务机构评估是对整个机构的运行及所提供的服务的评价,是将现状或结果同计划相比较,从而判定机构功能状况的活动。(2)评估类型社会服务机构的评估可以由机构行政人员执行,也可以聘请专家进行。但无论如何,评估都是在机构行政领导支持下进行的。机构的评估有方案评估、投入评估、过程评估、结果评估和效率评估等类型。①方案评估是对机构服务方案的评估,这类评估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指出某一服务方案是否合理、是否可行、技术是否适当、方案的实施是

否有较大把握、该方案是否属较优方案等。②投入评估是对服务投入人力、时间、精力和财力的评估,实际上是对于服务的监察工作。评估内容包括:机构(或成员)提供多少项服务、机构为此投入多少人员、机构(成员)为此投入多少时间和资金、有多少人接受服务等。③过程评估针对的是机构运行或服务提供过程。过程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保证计划的落实。过程评估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搞清楚:机构(成员)提供了哪些服务、服务是如何提供的、服务过程是否指向计划目标。④结果评估是对机构运行或服务结果的评估。结果评估关心的是机构所提供的服务的实际效果,这种效果与预期效果的关系,达成这种效果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社会服务的效果常包括服务的受益人数、受益人结构及影响深度等。⑤效率评估是比较服务的投入和产出,进而发现资源利用率的评估方式。它关心的是资源利用效率而不是服务的一般效果。这种评估一股用于同服务资助者的交代。(3)评估的方法①社会服务评估主要采取社会调查方法进行。针对要评估的项目,评估人通过座谈、访问、问卷、观察等方式获取必要资料,同计划进行比较。在评估项目时,文字资料十分重要,特别是资金运用情况尤其要依赖收支账目。在对服务过程进行评估时,关于实施服务的工作记录是重要的参考资料。②在对服务项目进行评估时,费用-效益分析方法有广泛适用性。费用-效益分析方法计算该服务项目的所有费用(包括直接投入和机会

成本、替代费用)和效益(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并将它们换算成可比较的量(比如货币量),同时考虑服务效果的分配性问题,这样就会对该服务项目的费用和效益做出评价。这种评价方法可用于服务方案的选择和最终评价。费用-效益分析是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方法。2.案例说明社会研究的基本过程答:(1)作为一种系统的、科学的认识活动,社会研究遵循着一套比较固定的程序。从大的方面看,社会研究的过程口可分为五个阶段:①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②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③资料的收集;④资料的处理与分析;⑤结果的解释与报告。(2)以中国独生子女问题研究为例,具体说明社会研究的一般程序。①选择研究问题。由于独生子女这一主题中包含众多的内容,涉及众多的方面,因而需要将比较宽泛的研究主题转化为比较具体明确的研究问题。经过阅读和分析当时国内这一领域中的已有文献和一部分国外文献发现,国内还没有关于独生子女家庭基本状况的研究结果,因而从社会学角度讨论各种独生子女问题尚缺乏经验的基础。此外,运用较大规模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和探讨的研究很少;与独生子女家庭密切相关的养老问题则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据此,可以确定三个方面的研究问题:a.独生子女家庭在结构、关系等基本方面具有什么样的特征?b.独生子女究竟是不是“小皇帝”?独生子女家长是不是更加“望子成龙”?独生子女的出现对当前的教育带来哪些冲击和影响?

c.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面临哪些挑战?②研究设计。为了达到上述研究目标,研究者决定采用以调查研究为主的方式进行探讨。a.研究者选取了地处全国中部,在人口结构、家庭规模、人口出生率、独生子女比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均处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湖北省作为调查地区,以武汉市、黄石市、沙市市、仙桃市、云梦县城关镇作为调查点(分别代表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城镇,以及综合性的中心城市、重工业城市、轻工业城市、县级市和镇),其目的是为了尽可能提高研究结果的代表性。b.根据研究者所拥有的时间、经费和人力等条件,研究采取了横剖调查的形式,确定了以描述为主的研究目标,选择了小学生中的独生子女作为分析单位、小学生中的非独生子女作为比较对象、小学生家长作为资料收集的对象。c.设计了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的抽样方法,以及收集调查资料的主要工具——《小学生家长调查问卷》,并对问卷调查表的发放与回收、问卷调查资料的审核与输入、问卷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等等均进行了比较周密的设计和考虑,并于进行了试调查。然后根据试调查的结果再次修改了调查问卷。③资料收集。研究者在整整三个月的时间里,开展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工作。在每一所抽中的小学里,研究者先与学校领导交谈,了解学校总的概况,并根据研究设计,分别从高年级和低年级中抽出两个调查的班级;然后分别访问班主任老师,向他们了解小学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学习、个性、家庭等方面的情况;并布置好问卷调查的方式、方法、要求等有关事宜;此外,研究者还在老师和学生的帮助下,访问了一部分小学生家长,获得了比较丰富的个案资料。

④资料分析。问卷资料回收后,研究者首先对所有问卷进行了审核。经过核查,剔除了少数空白、未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