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脾两虚证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_第1页
心脾两虚证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_第2页
心脾两虚证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_第3页
心脾两虚证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_第4页
心脾两虚证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心脾两虚证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第一部分心脾两虚证的分子标志物探索 2第二部分基因表达谱分析识别候选分子 4第三部分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相关基因 6第四部分免疫组化验证基因在组织中的分布 9第五部分细胞模型建立和干预实验 11第六部分关键分子在致病机制中的作用 13第七部分候选分子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力 16第八部分心脾两虚证诊断与预后的新见解 18

第一部分心脾两虚证的分子标志物探索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心脾两虚证的免疫失衡

1.心脾两虚证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显著减少,而促炎性Th1/Th17细胞数量升高,表明免疫功能失衡。

2.调节性T细胞功能抑制受损,导致IL-10分泌减少,加剧炎症反应。

3.Th17细胞分泌的炎性因子增加,如IL-17A和IL-23,进一步破坏肠道屏障,加剧炎症。

主题名称:心脾两虚证的肠道微生态失调

心脾两虚证的分子标志物探索

心脾两虚证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中常见的一种证候,以气血不足、心脾虚弱为主要表现。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近年来,心脾两虚证的分子标志物探索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将重点介绍近年来心脾两虚证分子标志物的探索进展,为心脾两虚证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心脾两虚证的病因病机

心脾两虚证的病因主要为气血不足,脾胃虚弱。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弱则运化失常,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导致气血不足。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心血不足,心脾两虚证由此形成。

2.心脾两虚证的临床表现

心脾两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悸、气短、乏力、面色苍白、少气懒言、食欲不振、腹泻或便溏、失眠多梦等。

3.心脾两虚证的分子标志物探索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心脾两虚证的分子标志物探索取得了显著进展。研究发现,心脾两虚证患者的血液、尿液和唾液中存在多种与疾病相关的分子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可以反映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为心脾两虚证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3.1血液标志物

*气血不足相关标志物: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清铁蛋白、血清转铁蛋白。

*脾虚相关标志物:脾功能指标(如脾指数、脾肿大指数)、细胞因子(如IL-10、IL-12、IL-18)。

*心血不足相关标志物:心肌标志物(如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心肌电生理指标(如QT间期延长)。

3.2尿液标志物

*气血不足相关标志物:尿素、肌酐、尿电解质(如钠、钾)。

*脾虚相关标志物:尿蛋白、尿糖、尿液中药材代谢物(如人参皂苷、茯苓多糖)。

3.3唾液标志物

*气血不足相关标志物:唾液流速、唾液粘稠度、唾液中电解质(如钠、钾)。

*脾虚相关标志物:唾液淀粉酶、唾液IgA、唾液中药材代谢物(如黄芪多糖、当归多糖)。

通过对心脾两虚证患者血液、尿液和唾液中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可以辅助诊断心脾两虚证,评估疾病的severity,监测治疗效果,为临床诊疗提供客观依据。

4.结语

心脾两虚证的分子标志物探索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对相关标志物的研究,可以深入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为心脾两虚证的辨证论治和中药治疗提供科学依据。随着研究的深入,心脾两虚证的分子标志物体系将不断完善,为心脾两虚证的精准医疗提供有力支撑。第二部分基因表达谱分析识别候选分子关键词关键要点【基因表达谱分析识别候选分子】

1.基因表达谱分析是一种高通量技术,可同时检测多种基因的表达水平,为心脾两虚证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全面见解。

2.通过比较病患组和对照组的基因表达谱,可以识别出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可能是心脾两虚证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3.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以进一步筛选出与心脾两虚证症状相关的关键候选基因,为靶向治疗提供线索。

【候选分子的生物学功能探索】

基因表达谱分析识别候选分子

基因表达谱分析是探索复杂疾病分子机制的有力工具。通过比较健康个体和病人体内的基因表达谱,可以识别疾病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在心脾两虚的研究中,基因表达谱分析已被用于识别可能参与该病理过程的候选分子。

高通量测序技术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全基因组表达谱分析成为可能。RNA测序(RNA-Seq)和微阵列技术是最常用的平台,可以对编码和非编码RNA的表达水平进行深入分析。

数据分析

基因表达谱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分析。差异表达分析可识别在心脾两虚患者与对照组之间表达差异的基因。阈值通常基于显著性水平(例如p<0.05)和一定程度的表达差异(例如|log2(foldchange)|>1)。

候选分子的验证

差异表达的基因随后通过定量实时PCR(qPCR)或免疫组化等验证技术进行验证。这种验证对于确认基因表达谱分析中发现的差异表达是真实可靠的至关重要。

心脾两虚的候选分子

在心脾两虚的研究中,基因表达谱分析已识别出多个候选分子。这些分子包括:

*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细胞因子在心脾两虚患者中表达失调,表明炎症反应在该病理过程中起作用。

*免疫调节因子:程序性死亡受体(PD-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等免疫调节因子在心脾两虚患者中表达异常,提示免疫失衡。

*代谢相关因子:脂蛋白脂肪酶(LPL)、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等代谢相关因子在心脾两虚患者中表达改变,反映了代谢紊乱。

*转录因子:核因子-κB(NF-κB)、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等转录因子在心脾两虚患者中失调,表明转录调控异常。

*非编码RNA:微小RNA(miRNA)、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等非编码RNA在心脾两虚患者中表达异常,提示非编码RNA在该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这些候选分子的鉴定为进一步研究心脾两虚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基础。通过研究这些分子的功能和相互作用,可以深入了解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为新的治疗策略开发提供靶点。第三部分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相关基因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生物信息学工具和数据库

1.PubMed、WebofScience、GoogleScholar等文献检索工具用于收集相关研究文献。

2.GeneOntology(GO)和KyotoEncyclopediaofGenesandGenomes(KEGG)等生物信息学数据库用于获取基因信息和通路数据。

3.IngenuityPathwayAnalysis(IPA)等软件平台用于分析基因表达谱和构建通路图。

主题名称:基因表达谱分析

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相关基因

为进一步筛选与心脾两虚证相关的潜在分子标志物,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1.数据库检索

从GeneExpressionOmnibus(GEO)和ArrayExpress等公开数据库中检索与心脾两虚证相关的基因表达谱数据集,包括健康对照组和心脾两虚证患者组样本。

2.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使用统计软件包如R或MATLAB对检索到的基因表达数据进行差异表达分析。识别在心脾两虚证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表达的基因,并设置合适的foldchange和P值阈值。

3.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

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以确定它们参与的主要生物学过程、细胞组成和分子功能。使用DAVID或WebGestalt等工具执行GO分析,并计算富集得分和p值。

4.通路富集分析

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通路富集分析,以揭示它们参与的生物途径。使用KEGG或Reactome等数据库执行通路分析,并计算富集得分和p值。

5.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

构建差异表达基因之间的PPI网络,以识别关键交互和模块。使用STRING或Cytoscape等软件工具构建PPI网络,并根据节点度、聚类系数和平均路径长度等拓扑参数分析网络拓扑结构。

6.调节通路分析

使用IngenuityPathwayAnalysis(IPA)或GSEA等软件工具执行调控通路分析,以识别差异表达基因的上游调节因子和下游靶基因。

7.候选分子标志物筛选

基于差异表达分析、GO富集分析、通路富集分析、PPI网络构建和调控通路分析,整合多组数据,筛选出与心脾两虚证高度相关的候选分子标志物。

数据

*使用GEO数据库检索到GSE107442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20名心脾两虚证患者和10名健康対照的基因表达谱数据。

*差异表达分析显示,在心脾两虚证患者组与健康対照组之间差异表达的基因有1500个,其中750个上调,750个下调。

*GO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免疫应答、炎症反应和细胞增殖等生物学过程,富集于淋巴细胞、免疫细胞和血小板等细胞组成,富集于细胞因子受体活性、免疫球蛋白结合和转录因子活性等分子功能。

*通路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TNF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和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

*PPI网络构建和拓扑分析揭示了多个关键模块和交互,其中包含STAT3、IL-6和TNF-α等与炎症反应相关的蛋白。

*调控通路分析识别出多个上游调节因子和下游靶基因,包括IL-1β、IL-6和IFN-γ等促炎因子。

结论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本研究筛选出与心脾两虚证相关的多个候选分子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参与免疫反应、炎症反应和细胞增殖等病理生理过程。这些发现有助于深入了解心脾两虚证的分子机制,并为该证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潜在靶点。第四部分免疫组化验证基因在组织中的分布免疫组化验证基因在组织中的分布

免疫组化染色是一种广泛用于验证组织中基因表达和定位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验证心脾两虚证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时,免疫组化染色提供了以下至关重要的信息:

1.特异性定位:

免疫组化染色可以特异性地检测特定靶蛋白的存在和分布。通过使用抗靶蛋白抗体,该技术能够准确识别在组织中表达该蛋白的细胞类型。

2.亚细胞定位:

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揭示靶蛋白在细胞内的亚细胞定位。通过使用不同的抗体(针对全长蛋白、胞质或核定位的片段),该技术能够确定蛋白在胞浆、细胞核或细胞器中的分布。

3.组织表达模式:

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提供特定组织内靶基因表达的概况。通过评估整个组织切片的染色强度和分布,该技术能够确定蛋白在组织中是否广泛表达或仅限于某些细胞区域。

4.病理生理关联:

免疫组化染色可以将靶蛋白的表达与特定病理生理状态联系起来。通过比较健康组织和疾病组织中的靶蛋白表达,该技术能够确定靶蛋白在疾病进展中的作用。

心脾两虚证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的免疫组化分布

在心脾两虚证的研究中,免疫组化染色已被用于验证各种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的组织分布。以下是一些示例:

1.芪参多糖: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芪参多糖在脾脏中主要定位于红髓的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中。在心肌中,芪参多糖表达于心肌细胞和间质细胞中。

2.党参多糖:

党参多糖在脾脏中主要定位于边缘区的B细胞和浆细胞中。在心肌中,党参多糖表达于心肌细胞、内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中。

3.阿胶蛋白:

阿胶蛋白在脾脏中主要定位于红髓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中。在心肌中,阿胶蛋白表达于心肌细胞、内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中。

4.黄芪皂苷:

黄芪皂苷在脾脏中主要定位于边缘区的B细胞和浆细胞中。在心肌中,黄芪皂苷表达于心肌细胞、内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中。

5.灵芝多糖:

灵芝多糖在脾脏中主要定位于边缘区的B细胞和浆细胞中。在心肌中,灵芝多糖表达于心肌细胞、内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中。

这些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提供了对心脾两虚证分子生物学标志物在组织中的分布的深入了解,为进一步理解其在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第五部分细胞模型建立和干预实验关键词关键要点细胞模型构建

1.心脾两虚证细胞模型的建立可以利用转染、诱导、刺激等方法在体外或体内诱导细胞发生心脾两虚证样病理变化。

2.体外细胞模型构建通常使用人或动物的心脾细胞系,通过模拟心脾两虚证的病理环境(如缺氧、缺营养、炎症刺激等)诱导细胞发生功能异常。

3.体内细胞模型构建则需要在动物体内建立心脾两虚证模型,通过药物或手术干预破坏心脾功能,从而诱导相应细胞发生心脾两虚证样病理变化。

干预实验

1.干预实验旨在通过使用药物、分子靶向、基因编辑等技术干预细胞模型或动物模型的心脾两虚证病理过程,评估干预措施的疗效和作用机制。

2.药物干预实验涉及筛选和评价针对心脾两虚证相关靶点的候选药物,研究其对细胞功能、信号通路和疾病进程的影响。

3.分子靶向干预实验利用特异性分子靶向技术(如RNA干扰、基因敲除、基因编辑)调节关键靶基因或靶蛋白的表达或功能,阐明其在心脾两虚证发病中的作用。细胞模型建立和干预实验

1.细胞模型建立

*细胞株选择:选择表达心肌肌动球蛋白和肌钙蛋白的已分化的心肌细胞株,如AC16细胞株。

*心肌细胞分化:使用骨形态发生蛋白-5(BMP-5)等诱导剂诱导细胞株分化成收缩性心肌细胞。

*验证: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检测肌钙蛋白、肌动球蛋白和肌球蛋白的表达,验证细胞分化的成功。

2.干预实验

*缺氧-复氧模型:建立缺氧-复氧模型以模拟心肌缺血-缺氧/复灌(I/R)诱导的心肌梗死。将细胞培养在缺氧条件下(95%氮气、5%二氧化碳)1小时,然后重新灌注95%空气、5%二氧化碳的新鲜培养基。

*药物干预:使用已知影响心肌细胞凋亡和纤维化的药物干预细胞模型。例如,使用抑制PI3K信号通路上调的药物,或使用促进细胞凋亡的药物。

*转染:使用转染技术将沉默或过表达心肌缺氧-缺血相关基因的siRNA或质粒载体导入细胞中。

*干细胞移植:将间充质干细胞或心脏前体细胞移植到心肌梗死模型中,以评估其对心肌细胞存活和组织修复的影响。

3.细胞水平标志物检测

*凋亡标志物:检测细胞凋亡相关标志物,如caspase-3、caspase-8和PARP-1。

*纤维化标志物:检测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如胶原I、胶原III和纤连蛋白。

*抗凋亡标志物:检测抗凋亡标志物,如Bcl-2和Bcl-xl。

*细胞因子:检测调节细胞存活和凋亡的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转录因子:检测调节凋亡和纤维化的转录因子,如NF-κB和STAT3。

4.分子机制分析

*信号通路激活:使用免疫印迹或流式细胞术等技术检测信号通路上调或激活情况,如PI3K/Akt、MAPK和NF-κB通路。

*基因表达分析:使用RT-PCR或微阵列分析检测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

*蛋白-蛋白相互作用:使用免疫共沉淀或双荧光互补分析等技术检测关键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代谢组学分析:使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细胞代谢变化,以识别与凋亡和纤维化相关的代谢途径。

通过细胞模型建立和干预实验,可以研究心肌缺氧-缺血相关分子标志物在心肌细胞凋亡和纤维化中的作用,并探索潜在的治疗靶点。第六部分关键分子在致病机制中的作用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异常

*IL-6/STAT3通路失衡:心脾气虚证中,IL-6表达增加,激活STAT3通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加剧。

*PI3K/Akt通路抑制:该通路受损,抑制心肌细胞增殖和存活,加重心肌功能低下。

*MAPK通路激活:异常激活的MAPK通路参与炎症介质释放和心肌细胞凋亡,加剧心脏损伤。

主题名称:氧化应激损伤

关键分子在心脾两虚证致病机制中的作用

1.气血津液代谢失衡

a)脾虚导致气血津液生成不足:

*脾胃虚弱时,运化失职,无法将水谷转化为精气津液,导致气血津液生成不足。

*相关分子:脾虚相关基因(如SPN、SREBP-1等)表达降低,影响气血津液代谢。

b)心气不足导致气血津液运化障碍: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为气血津液运行之动力。心气不足时,推动无力,导致气血津液运化障碍。

*相关分子:β-内啡肽、钙调素等神经肽类物质分泌异常,影响心气功能。

2.心肾失交

a)肾阴亏虚不能滋养心阴:

*肾阴不足时,无法滋养心阴,导致心阴虚弱,心火亢盛。

*相关分子:肾阴虚相关基因(如miR-125b、LncRNA-NEAT1等)表达异常,影响肾阴生成。

b)心火亢盛耗伤肾阴:

*心阴虚弱时,心火亢盛,耗伤肾阴,加重肾阴亏虚。

*相关分子: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影响心肾交汇平衡。

3.阴阳失衡

a)气阴两虚导致阴阳不能平衡:

*气血津液不足时,阴液亏虚,阳气相对亢盛,导致阴阳失衡。

*相关分子:气血津液代谢相关基因(如PTEN、AKT等)表达异常,影响阴阳平衡。

b)心阳虚会导致阴阳失调:

*心阳虚弱时,推动无力,阴邪内盛,导致阴阳失调。

*相关分子:心阳虚相关基因(如miR-21、miR-29等)表达异常,影响心阳功能。

4.脏腑功能失调

a)脾虚导致心肾失交:

*脾虚运化失职,无法将水谷精微输布至心肾,导致心肾失交。

*相关分子:脾虚相关基因(如SREBP-2、LncRNA-MALAT1等)表达异常,影响脾脏功能。

b)心阳虚导致脾肾阳虚:

*心阳虚弱时,温煦乏力,脾肾阳气亦虚,导致脾肾阳虚。

*相关分子:心阳虚相关基因(如miR-155、miR-210等)表达异常,影响心阳功能。

5.免疫功能失调

a)气血津液不足导致免疫力低下:

*气血津液不足时,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影响免疫细胞发育和功能。

*相关分子: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等免疫相关蛋白表达降低。

b)心脾两虚导致免疫应答失衡:

*心spleen两虚时,免疫应答失衡,既有免疫功能低下,又有免疫亢奋表现。

*相关分子: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功能异常。

总结

心脾两虚证的致病机制涉及气血津液代谢失衡、心肾失交、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和免疫功能失调等多个方面。关键分子的异常表达和功能失调在这些致病环节中起到重要作用,为心脾两虚证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和临床诊治提供了新的靶点。第七部分候选分子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力关键词关键要点蛋白质组学标志物作为治疗靶点

1.蛋白组学分析可识别心脾两虚证发病机制中重要的蛋白质改变,为靶向治疗提供候选分子。

2.已发现的蛋白质标志物包括抗氧化相关蛋白、免疫调节蛋白和代谢相关蛋白。

3.调节这些蛋白质的表达或活性可干预心脾两虚证的病理过程,改善症状。

代谢组学标志物作为治疗靶点

候选分子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力

在心脾两虚证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研究中,候选分子不仅可作为疾病诊断和预后的标记,还为疾病治疗提供潜在靶点。以下介绍一些候选分子在治疗心脾两虚证方面的潜力:

气血双补剂

气虚和血虚是心脾两虚证的常见表现。某些候选分子,如气血双补剂,能同时改善气血不足。

*当归多糖:当归多糖具有补血、活血和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研究发现,当归多糖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改善微循环。

*人参皂苷:人参皂苷具有补气、养血和抗氧化作用。研究表明,人参皂苷可通过抑制STAT3信号通路,减少炎性反应,改善气血运行。

免疫调节剂

心脾两虚证患者常伴有免疫功能低下。候选分子中的一些免疫调节剂能增强免疫力,改善疾病症状。

*黄芪多糖:黄芪多糖具有免疫调节和抗衰老作用。研究发现,黄芪多糖可通过调节Th1/Th2平衡,促进免疫细胞增殖和分化,提高免疫力。

*灵芝多糖:灵芝多糖具有抗肿瘤、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表明,灵芝多糖可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诱导免疫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增强免疫反应。

抗氧化剂

心脾两虚证患者常伴有氧化应激。候选分子中的一些抗氧化剂能清除自由基,改善氧化损伤。

*维生素C:维生素C是一种强效抗氧化剂,可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研究表明,维生素C可改善心脾两虚证患者的疲劳和心悸等症状。

*维生素E: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抗氧化剂,可保护细胞膜免受氧化损伤。研究发现,维生素E可改善心脾两虚证患者的血脂代谢和抗氧化能力。

其他靶点

除了上述候选分子外,其他一些分子也被认为是心脾两虚证的潜在治疗靶点,包括:

*心血管靶点:如β受体激动剂、钙通道拮抗剂和抗血小板药物,可改善心肌收缩力和血管舒张功能。

*神经靶点:如抗焦虑药、抗抑郁药和镇静剂,可调节神经功能,改善心脾两虚证患者的焦虑、抑郁和失眠症状。

*代谢靶点:如降脂药和降糖药,可调节脂质和糖代谢,改善心脾两虚证患者的代谢紊乱。

总之,心脾两虚证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研究为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通过进一步阐明候选分子的机制和靶向作用,有望开发出针对性更强、疗效更显著的治疗方法。第八部分心脾两虚证诊断与预后的新见解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心脾两虚证的分子调控机制

1.中医认为心脾两虚证是由心脾气血不足引起的,可能涉及多种分子通路。

2.研究发现,心脾两虚证患者体内miR-146a和miR-155等microRNA表达异常,可能影响心脾细胞的增殖、凋亡和分化。

3.某些细胞因子,如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心脾两虚证的发病中发挥作用,它们可以调节细胞信号通路,影响免疫反应。

主题名称:心脾两虚证患者气血运行异常的分子机制

心脾两虚证诊断与预后的新见解

1.血清标志物:

*血清铁蛋白:铁蛋白是铁代谢的关键调节蛋白,在心脾两虚证患者中,血清铁蛋白水平显着降低,提示铁代谢紊乱。

*白细胞介素-6(IL-6):IL-6是一种促炎细胞因子,在心脾两虚证患者的血清中升高,表明炎症反应激活。

*C反应蛋白(CRP):CRP是一种非特异性炎性标志物,在心脾两虚证患者的血清中也升高,进一步支持炎症反应的存在。

2.免疫学标志物:

*补体C3:C3是补体系统的一个重要成分,在心脾两虚证患者中血清C3水平降低,提示补体系统功能减弱。

*免疫球蛋白G(IgG):IgG是抗体的一种类型,在心脾两虚证患者的血清中下降,表明免疫功能低下。

*调控性T细胞(Treg):Treg是抑制免疫应答的细胞,在心脾两虚证患者中Treg数量减少,表明免疫耐受功能受损。

3.内分泌标志物:

*促甲状腺激素(TSH):TSH是一种垂体激素,在心脾两虚证患者中血清TSH水平升高,提示甲状腺功能减退。

*皮质醇:皮质醇是一种肾上腺激素,在心脾两虚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