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诗鉴赏方法_第1页
咏物诗鉴赏方法_第2页
咏物诗鉴赏方法_第3页
咏物诗鉴赏方法_第4页
咏物诗鉴赏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咏物诗鉴赏方法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小试身手,判断下列哪首是咏物诗写景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咏物同儿辈赋未开海棠第2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乡菊,应傍战场开。注:重九之日,岑参正行军在外。时逢安史之乱,诗人一直戍守边关。咏物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作者对坚贞品格的追求战乱图思乡同情百姓渴望休战写景第3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咏物与写景的区别

1、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它的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没有主次之分。

2、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景物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4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咏物诗是指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歌。形式标志以物象为题,如《小松》、《子规》咏(题、赠、赞)+物象,如《咏梅》、《赏牡丹》一、定义第5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猜猜下面诗歌的所咏何物。(一)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二)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三)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鹦鹉

柳云第6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如何赏析咏物诗?第7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注:①断肠,销魂②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第8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声色形味、活动心理、品质特点、所处环境等)外在特征:细长低垂的柳枝随风轻扬。(环境特点)“乐游春苑”、“舞筵”,春之柳的繁盛。“清秋”、“斜阳”、“秋蝉”,一派凄凉,秋之柳的稀疏衰落。因例说法第9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情与志。(由物及人,知人论世,抓物与情志的契合点)少年得志,老来沉沦失意的诗人春柳繁盛秋柳枯凋诗人处境:诗人年轻时怀有远大抱负,17岁中进士,后在牛李两党争斗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幕僚当幕僚,郁郁不得志,潦倒终身。“一生襟抱未曾开。”契合点因例说法所言之志:作者以柳自喻,借春柳之荣,秋柳之衰,构成强烈的反差。叹己之少年得志,老来沉沦失意。第10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3、分析诗人运用的艺术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拟人、对比、拟人因例说法(主旨)自伤迟暮,自叹身世。(表达作者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悲凉心境)这是咏柳寄慨之作,其中隐含诗人身世之感第11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咏物诗的鉴赏思路:物的特点寄托的情与志咏物诗鉴赏步骤:鉴赏小结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声色形味、活动心理、品质特点、所处环境等)。艺术手法2、体悟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志(由物及人,知人论世,抓物与情志的契合点

)。3、分析诗人运用的艺术手法第12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咏物诗常用的写法借物喻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比喻、象征、对比、烘托、拟人、借代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等第13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学以致用注:写作于安史之乱之后,暂时寓居夔州。与同伴离散、想念同伴、孤独、渴望跟同伴相聚的孤雁与家人离散、想念家人、渴望与家人亲友团聚物的特点情与志艺术手法以物喻人,拟人,对比第14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葡萄韩愈

新茎未遍半犹枯,

高架支离倒复扶。

若欲满盘堆马乳,

莫辞添竹引龙须。

①韩愈于贞元十九年12月被贬谪阳山县,元和元年遇赦赴江陵待命。他于旅舍中题本诗。

②“支离”,指葡萄不规则的攀络状态。

“新茎犹枯”还很柔弱,未完全复苏;“高架复扶”杂乱攀附,需要照顾扶持通过描绘葡萄生长状态和需要人多加呵护培育,表达自己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物的特点情与志艺术手法以物喻人,比喻(“龙须”喻葡萄的藤蔓)第15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画菊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不随俗不媚时,傲骨凌霜,宁死不屈不愿同流合污,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也不委曲求全的坚贞不屈。物的特点情与志艺术手法托物言志拟人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节操;或者远大抱负,老当益壮的情怀。第16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蝉虞世南垂緌①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注】①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1、形象特点:2、所言之志:3、手法:

栖高饮露、生性高洁、声音远播。只要品性高洁,声名自然远扬,无须任何外在凭借。

托物言志象征借蝉声远传无需借秋风的特点,道出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高洁自守品格的热情赞颂和对才华的高度自信。第17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由小到大,不被人注意,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1、2句)以小松喻人,刻画“小松”形象,借以象征出身低微的士人不甘埋没,坚强不屈的精神,同时也批评“时人”的以身势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物的特点情与志艺术手法托物言志、对比(时人对“小松”的前后态度)、比喻(小松喻人)第18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世间万“物”都有多面性,而诗人在咏物时往往“只取一瓢饮”,也就是说只抓住其中的一个特点来加以发挥。2、不同的诗人其处境、性格、思想等的差异,故同咏一“物”,而主题大多各异。3、阅读时须认真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可借助诗人生平、注解等。

注意第19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画菊

郑思肖(南宋)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注:元兵南下,郑思肖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

不第后赋菊

黄巢(唐)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注:黄巢长于骑射,爱扶危救急;爱读书,参加进士考试,不中。

你的舞台1、这两首诗中的菊花分别是怎样的形象?2、诗人托物言志,各表达什么情感?第20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画菊

郑思肖(南宋)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注:元兵南下,郑思肖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

1、事物特征: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孤芳自赏。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2、所言之志:赞美菊花傲然不屈,清高脱俗。表达自己表达自己凌然的民族气节和忠贞爱国的情怀。

第21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不第后赋菊

黄巢(唐)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注:黄巢长于骑射,爱扶危救急;爱读书,参加进士考试,不中。1、事物特征:在百花凋谢后,菊花盛开,香透长安。2、所言之志:抒发了自己的凌云壮志,不甘为人下的远大抱负。

第22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杨柳枝词(白居易)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1)两首诗“柳”的形象有何不同?各自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嫩于金色软于丝”和“曾逐东风拂舞筵”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这两首诗共同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1)白诗中的柳是春日之柳,李诗中的柳是秋日之柳;白诗表达了对当时政治腐败、人才被埋没的感慨,李诗则表达了自伤身世、自感迟暮的思想感情。(2)前句比喻,后句拟人。(3)共同运用了托物言志和对比手法。白诗托“西角荒园”的春柳发人才不得其位之慨,李诗托清秋之柳发迟暮之叹;白诗以柳树之美与环境之差作对比,李诗以春日之柳与秋日之柳作对比。第23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托物言志的“志”可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托物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第24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答题模式第1步:概括事物的特征第2步:分析表现手法,具体分析事物的特征第3步:指出作者寄寓的情志第25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注:漏:古人计时的器具。“漏断”指夜深。词中所刻画的孤鸿的形象是怎样的?请作简要赏析。全词刻画了一个飘飞不定,惊恐不安,心怀幽恨,孤独寂寞的孤鸿形象。

(步骤一)词人用“缺月”“疏桐”“漏断”“寒枝”“沙洲”等冷色词语为孤鸿描绘了一个清冷萧瑟的环境;用“孤”“惊”“回”“恨”“寂寞”等富有情态的字词极写孤鸿之神态和心理。(步骤二),诗人以孤鸿自比,表达自己幽居清冷的心境和不甘随俗的高洁品格。(步骤三)。第26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北陂(bēi)杏花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诗中的杏花是怎样的形象?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诗中杏花是妖娆美丽,高洁坚贞的形象(步骤一)诗人赋予杏花以象征意义,并以“作雪”和“成尘”为喻,形成对比,用“纵被”和“绝胜”来强调杏花的傲岸不屈的品行(步骤二)诗歌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深沉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宁愿为理想而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悲壮感情(步骤三)第27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早梅

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在困境中的冰清玉洁之质。作者以梅自喻,托物言志,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第28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看题目,明确诗中的物象是什么。2、整体把握物象的形态特征,紧扣文本。3、找“物”与“人”的契合点,联系写作背景,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不能架空分析情感。4、关注表现手法。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反衬、侧面描写(环境烘托)的手法。5、注意答题规范:明物象—指特点—析感情小结:鉴赏咏物诗步骤与方法三步到位:第1步:概括事物的特征第2步:分析表现手法第3步:指出作者寄寓的情志第29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判断诗歌中描写的主要意象(物象)是什么。2、分析意象(物象)或抒情主人公的主要形象特征。3、分析诗歌的主要表达技巧。4、分析诗歌的所蕴涵的思想情感或主旨。

命题形式第30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1、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2、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尘)、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征。运用了衬托、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第31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白云泉(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1)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第32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白云泉(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2)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答: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手法),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分析),言浅意深,理趣盎然(作用)。

第33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3天津卷)《野菊》【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第34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画鹰杜甫素练风霜起①,苍鹰画作殊。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②。绦镟光可摘③,轩栅势堪呼④。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注:①素练:白色的生绢。②胡:这里指猢狲。—说指胡人。愁胡:典出孙楚的《鹰赋》:“深口蛾眉,状如愁胡。”③绦:丝绳。镟:铜环。④轩楹:堂前廊柱。诗人主要以哪些手法来表现出鹰的什么形象?答:首联“风霜起”是作者在看画时的想象,渲染了画鹰的气势;颔联以“耸身”、“侧目”两个细节描写了鹰的动作神情;颈联描写画鹰身边的物件,侧面烘托画中的鹰形态逼真;尾联想象画面上的鹰正在搏击凡鸟,毛血洒落原野,突出了鹰的飒爽英豪之气。第35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醉落魄·咏鹰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①堵:座。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③轩举:意气飞扬。

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答:主要运用了衬托(烘托)的手法。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恢宏开阔的景象,来衬托鹰的勇猛的形象。(凌厉激荡之势)第36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醉落魄·咏鹰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①堵:座。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③轩举:意气飞扬。

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第37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1)颔联、颈联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品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第38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流莺

李商隐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注:①宣宗大中三年(公元849年)春,诗人在长安暂充京兆府掾属。②参差:指鸟振翅飞翔。③凤城:这里借指长安。1、从题材看,本诗属于()。从体裁来看,本诗属于()(2)本诗题为“流莺”,诗歌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流莺”的?咏物诗(托物言志诗)七言律诗(2)一方面从视觉写流莺的流转无依,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另一方面从听觉写流莺的宛转吟唱,却佳期难遇(或无人知赏)。第39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流莺

李商隐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注:①宣宗大中三年(公元849年)春,诗人在长安暂充京兆府掾属。②参差:指鸟振翅飞翔。③凤城:这里借指长安。清代诗评家叶燮称此诗“寄托深而措辞婉”。请结合诗歌谈谈你对这一评论的理解。诗人运用托物寓意(或象征)的手法,托流莺以自伤身世,用流莺的漂荡无依比喻自己转徙幕府,漂泊不定的生活;用流莺的巧啭,比喻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用无“佳期”表达自己不为人理解的满腹委屈和良辰不遇的深沉伤感。第40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流莺

李商隐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注:①宣宗大中三年(公元849年)春,诗人在长安暂充京兆府掾属。②参差:指鸟振翅飞翔。③凤城:这里借指长安。请从“流莺”这一意象入手,分析诗中寄寓的思想感情。“流莺”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只是在空中不停地漂荡流转;百啭千回表达“本意”,可无人能会,虽是三春“良辰”,可终究难盼“佳期”。全诗运用象征(托物言志或比喻)的手法,抒发了自己转徙幕府、生活飘零不定,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却不为人理解的满腹委屈和良辰不遇的深沉伤感。第41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个“发”字,写出早梅昂首怒放生机盎然的形象;高树,楚天,映衬了她的雅洁不凡;朔风,繁霜的恶劣环境表现梅花不同凡花的风骨,不屈的品格。既有对亲友的思念之情,也有对自身遭遇的不平之情,以及借梅花的销落而表达的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之情。

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朔吹飘夜香,繁露滋晚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注】柳宗元21岁入仕,一生26年的仕宦生涯竟有16年遭贬谪流放。此诗写于他参加王叔文改革失败后被贬于永州时期。(1)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早梅形象?(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的情感。第42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庆全庵桃花谢枋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注]谢枋得,宋末元初人。宋亡后,只身隐居,多次坚拒元朝征召。请简要分析“桃花”在全诗中的作用。答:借桃花引出世外桃源,将隐居山间的眼前现实(实)和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世界(虚)巧妙地结合了起来。②作者借写隐居之地桃花开放之景,表达了避世山中的孤寂之情。③作者希望“花飞莫遣随流水,”曲折表现了隐居绝仕之意。(第①点可紧扣诗题来答,第②点可紧扣第二句诗来答,第③点可紧扣最后两句诗及诗后注释来答)第43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陈子昂)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①兰若:香兰和杜若。这是《楚辞》里屈原最赞美的两种花。②蕤(ruí):花草下垂的样子。请简析诗人在诗中所咏之物的特点以及由此抒发的思想感情。答:这首诗所咏之物是香兰和杜若,它生长于春夏,凋零于秋天,花红叶绿茎紫,幽雅清秀,独具风采。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人以香兰、杜若自喻,表面上以其“幽独空林色”着力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借此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通过“白日晚”“秋风生”“尽摇落”等语句借写兰若芳华尽失最终枯萎凋谢的变化,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第44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画眉鸟》

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⑴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

前两句描绘了林间画眉自由自在的美好形象:鸟声婉转,鸟儿在山花绚丽、树阴浓密的天地里,自由快乐地飞翔。

运用对比手法,将笼中画眉和林间画眉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歌颂和追求。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

(2)后两句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想?第45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柳(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由柳枝的随风摇摆、披拂不定联想到没有节操、反复无常的小人讽刺、揭露得势便猖狂的小人,警告他们必定无好下场。第46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于诗歌也可通,你觉得哪一种更好些?请简述理由。

用“天地”好。“天地”着眼于空间,有立体感,突出了正气浩然之态。“秋后”与“清霜”重复。

第47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小结:咏物诗的欣赏过程,要注意三点:1、不能对象外之意牵强附会,胡乱猜测,一定要结合事物的特征以及作者的具体身世处境来分析,抓住事物的自身特点词、动态变化词等。2、同一事物在不同诗人的笔下会有不同的寓意,应细加区别,有时自喻,有时抒情。3、积累相关的物象,一些咏物诗表达上存在多义性。第48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常见意象寓意顺口溜: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第49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梧桐:凄苦猿啼:悲伤(风急天高猿啸哀)鹧鸪鸟: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沙鸥:飘零、伤感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第50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子规

——顾况

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

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说古蜀国国君杜宇冤死已经很久了,但他的魂魄所化的杜鹃鸟却长年啼叫,以致口中流血,令人闻而悲凄。“积”,指时间已过了很久。“啼血”,杜鹃的嘴是红色的,人多以其啼血所致。

第51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物象特征啼血物象内在品质积冤不平诗人经历,社会环境,蒙冤屈死之人多、社会黑暗

表达情感:借咏子规表达了对历代遭受苦难,蒙受冤屈而死的人的同情,以及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小结第52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特点

形似: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神似: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不滞于物艺术手法1)表现手法:托物言志、象征等;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3)描写角度: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鉴赏方法

体察物态。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品味寄托。知人论世,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明辨技巧。体会诗人艺术手法的高妙。第53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从主题来看,有以下三类:1、托物抒情2、托物言志3、直写物事第54页,共6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