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情绪的发展_第1页
儿童情绪的发展_第2页
儿童情绪的发展_第3页
儿童情绪的发展_第4页
儿童情绪的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儿童情绪的发展复习情绪情感的定义回顾情绪与情感的区别第2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情绪情感的含义

情绪、情感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1.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2.认识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前提和基础3.情绪、情感的性质是以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的

第3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情绪、情感的关系区别从需要的角度看: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情感是同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体验形式。从发生的角度看:情绪发生较早,为人类和动物所共有,而情感发生的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从表现形式看:情绪一般发生得迅速、强烈而短暂,有强烈的生理的变化,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并具有情境性、冲动性、动摇性(变化快,不稳定)。而情感是经过多次情感体验概括化的结果,不受情境的影响,并能控制情绪,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内隐性。第4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联系: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反过来,情感对情绪又产生巨大的影响,它们是人感情活动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二者在人的生活中水乳交融,很难加以严格的区分。从某种意义上说,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第5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布什总统的表情第6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布什总统的表情第7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布什总统的表情第8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喜:布什总统上班第一天第9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悲:“库尔克斯”号航母沉没之后第10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愤怒的巴勒斯坦少年和哭泣的儿童第11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儿童早期情绪的发展一、情绪的组成成分情境、身体状态、情绪表现、情绪体验第12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身体状态:躯体的 生化的 神经的 表情: 脸部的 身体姿态说话的 体验:知觉概念化标志情绪引起的刺激和事件四种情绪成分第13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情境:当前的事件、回忆、思考,甚至先前的情绪体验都能引起儿童的情绪。研究者(J.Strayer,1986)要求4一7岁的儿童回答:什么事情使你们高兴、伤心、愤怒、害怕和惊奇?儿童说出的理由可以归结为七种:材料性质(如得到一个新玩具);想象的东西(如妖怪);人与人之间的事情(如被取笑);环境事件(如到迪斯尼乐园去);成就(如考试得到优秀);食物(如吃蔬菜);动物(如一只快死的狗)。第14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从研究结果上看出:(1)各种情绪都可以由人与人之间的或环境的事件引起;(2)伤心和愤怒情绪与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关系最密切;(3)高兴和惊奇常常由材料性质引起;(4)想象或幻想的东西基本上与儿童害怕相联系。(5)7岁儿童与4岁儿童相比,由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成就引起的情绪更多,而年幼儿童归之于由幻想引起的情绪更多,表明随年龄增长,引起儿童情绪的原因也在变化。第15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引起情绪的刺激与儿童的认知水平有关。有人利用皮亚杰的理论来预测刺激与情绪的关系。第16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身体状态(身体活动的变化),表现为躯体的、神经的和生化的变化,如心率改变、出汗、血液里肾上腺素水平提高等等。不同的情绪体验伴随着不同的身体状态,但他们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第17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伴随情绪、情感的产生,有机体内部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内外腺分泌的变化上。

以呼吸系统为例,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呼吸的频率乃至于呼气和吸气的比例都会产生明显变化;在悲痛时,每分钟呼吸9次,高兴时17次,积极动脑筋时20次,愤怒时40次,恐惧时竟达64次。第18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由于情绪的这种独特的生理特性,因而情绪也就与一个人的健康发生密切关系。我国古代就有:“喜伤心”、“怒伤肝”、“忧伤气”、“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惊伤胆”之说现代医学更是明确地提出了身心疾病的概念第19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美国的数据资料:美国新奥尔良德奥施纳诊所曾作过统计,发现500个连续求诊入院的肠胃病人中,因情绪不好致病的占74%;耶鲁大学医学院门诊占76%。美生理学家爱尔玛的“气水试验”。第20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美国生理学家爱尔玛为研究生气对人健康的影响,做了一个实验:他把一支玻璃试管插在有冰有水的容器中,然后收集人们处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气水”的反应,结果发现,既使是同一个人,当他心平气和时,所呼出的气变成水后,澄清透明;悲痛时“气水”有白色沉淀;悔恨时有淡绿色沉淀;生气时有紫色沉淀。爱尔玛把人生气时吐出的紫色沉淀注入大白鼠身上,只过了几分钟,大白鼠就一命呜呼了,爱尔玛进而分析出结论:人生气时会分泌出有毒性的物质。第21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民间老人也经常讲:“心不爽则气不顺,气不顺则病生。”第22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情绪表现,脸部表情、身体运动和发音(如哭、尖叫)都是看得见的情绪表现形式。第23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24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25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面部表情是指通过眼睛、额眉、鼻颊、口唇等肌肉的变化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情绪,是情绪表达的最重要的方式。

个体的面部表情基本上取决于口唇、眉毛和眼睛部位的变化以及眼睛的光泽。第26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艾克曼(1975)通过研究进一步揭示了面部不同部位在传达不同表情方面的不同作用。眼睛对表达忧伤最重要,前额对表达惊奇最重要,口部对表达快乐与厌恶最重要,眼睛、口唇和前额对表达愤怒最重要。

第27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据统计,人的面部有80块肌肉,可表达7000多种不同情绪。第28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29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30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肢体表情

肢体表情是通过四肢与躯体的变化来表现人的各种情绪状态。

第31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32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33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言语表情

言语表情是通过音调、音速、音高的变化来表现人的各种情绪状态。

一般说来,一个人高兴时,讲话时会语调高昂,节奏轻快,声音连续,语音高低差别较大;悲哀时,讲话语调低沉,节奏缓慢,声音断续,语音高低差别不大。第34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情绪体验,有意识的情绪体验在一个人知觉到情绪或说得出情绪名称时发生。语言是情绪体验产生的关键。第35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婴幼儿的情绪1.先天的情绪表达能力:

行为主义华生的观点:新生儿有三种非习得性情绪:爱、怒、怕。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的观点:新生儿的情绪只是一种弥散性的兴奋或激动,是一种杂乱无章的未分化的反应。初生婴儿只有未分化的一般性的激动,表现为皱眉和哭的反应;3个月时分化为快乐、痛苦两种情绪;到6个月时,痛苦又进一步分化为愤怒、厌恶、害怕三种情绪;到12个月时,快乐情绪又分化出高兴和喜爱;到18个月时,分化出喜悦与妒忌。第36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伊扎特的观点:婴儿出生时已具有五种面部表情迹象:惊奇、苦恼、厌恶、微笑、感兴趣。4~6周时,出现社会性微笑;3~4个月时,出现愤怒、悲伤;5~7个月时,出现惧怕;6~8个月时,出现害羞;半岁~1岁,出现依恋,分离伤心、陌生人恐惧;1.5岁左右,出现羞愧、自豪、骄傲、操作焦虑、内疚和同情等。第37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林传鼎的研究,初生婴儿的情绪已经分化。新生儿已具有两种完全可以分清的情绪反应:一种是愉快情绪反应,一种是不愉快的情绪反应。第38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孟昭兰根据自己的研究及前人研究的总结提出了婴儿情绪分化理论:(1)人类婴儿有8-10种从种族进化中获得的情绪;(2)个体情绪发生有一定的时间次序和诱因(见下页图表);(3)情绪发展有一定规律。第39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婴儿情绪发生的时间、诱因和情绪表现时间诱因情绪初生3-6周2个月3-4个月7个月1岁1-1.5岁痛、异味、新异光、声、运动看到人脸、听到高频语声打针痛刺激与熟人分离新异刺激突然出现在熟悉的环境遇到陌生人做了不对的事痛苦、厌恶、感兴趣社会性微笑愤怒悲痛悲伤、怕惊奇害羞内疚、不安第40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2.婴儿的情绪识别能力

婴儿很早就能识别别人的情绪,会察言观色。有的研究表明,出生两天的婴儿就有识别情绪的能力。克林勒特和坎波斯(1983)的观点:儿童运用面部表情和分辨他人情绪表情的能力是逐步发展起来的。第41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3.婴儿的微笑与哭泣:(1)微笑:不少心理学家将婴儿的笑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发地微笑(0-5周),又称内源性微笑或嘴的微笑。第二阶段: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周起),婴儿见到熟悉的脸、陌生的脸,乃至假面具都会笑。第三阶段: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6个月起),可以对不同的个体做出不同的反应。第42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2)婴儿的哭泣第一阶段:生理—心理激活(出生——1个月)。新生儿的哭泣常常由于饥饿、腹部疼痛或一般身体不适所致。第二阶段:心理激活(1个月起)。此阶段婴儿表现为一种低频、无节奏的无眼泪的“假哭”。在所有减少哭泣的行为中,身体接触最为有效。第三阶段:有区别的哭泣(2个月-22个月)。此阶段不同的人可以激活或终止哭泣。这种哭泣是一种社会行为,反映出儿童的某种需要。第43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婴儿的害怕:7个月以下的婴儿,所有的视觉刺激都没有引起恐惧的行为和表情。7个月的婴儿开始对响声和不熟悉的玩具产生恐惧,在1岁时达到最高水平,然后开始下降。幼儿从2岁开始,对噪声、陌生的物体或陌生人、痛、坠落、突然失去身体支持以及突然的移动等刺激的害怕降低、减少了;开始对想象的事物产生恐惧,比如鬼、妖怪等,对危险、身体伤害及其他的有潜在危险的情境也产生恐惧。青少年则表现出社会性方面的恐惧。第44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儿童情绪的获得学习理论知觉再认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第45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学习理论1、无条件刺激引起情绪反应;2、大多数情绪反应是通过经典条件作用而产生;3、建立了操作条件反射;4、观察学习也是引起情绪反应的重要来源。行为主义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在以下条件下发生的:第46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把情绪情感的发展看成是生理状态和社会环境的条件反射(经典的或操作性的)。支持性证据: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其情感表达的方式,情感的丰富性和发展速度也不相同。每个社会都有一定的“情绪表现法则”,儿童都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成人获得这些法则的。局限:不能解释情绪是如何发生的问题,如社会性微笑的发生,婴儿的“陌生人焦虑”。第47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知觉再认理论知觉再认理论把儿童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个体,并试图用已经形成的结构或工具来影响输入的刺激。凯根(1966)给4个月的婴儿看一张规则的人脸照片或三维人脸塑像,再给他看两者的变式,结果对前者产生更多的微笑,而且从注视到微笑之间有3-5秒的潜伏期,说明婴儿要解释新刺激。第48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Hebb(1946)使用黑猩猩做实验,发现在正常视觉条件下生长的黑猩猩看到石膏做的黑猩猩感到害怕,在看不到其他黑猩猩条件下抚养的个体不会感到害怕,因为没有原有经验。第49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是指对人类和人类事物的知觉、思维和推理。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会影响儿童的情绪,随着儿童学会采取别人的观点,感受到别人情绪的移情作用逐渐成熟,引出儿童情绪反应的刺激性质也起了变化(如,P168黄蜂实验)。同时,随着儿童采择他人观点能力的提高,儿童学会了对别人行为的正确的分析和归因,能更好地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第50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移情

移情是指一个人对他人状态的一种替代性情绪反应和体验,即由他人的情绪情感引起的与之相一致的情绪和情感反应。

Hoffman(1984)将发展过程概括为:第一阶段是整体移情(globeempathy),儿童通过情绪感染,获得他人情绪苦闷的信号,自己也感到不愉快。第51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移情

第二个阶段是自我中心移情(egocentricempathy),儿童知道别人是苦闷的,但他们只有在自己也感到苦闷时才作出同病相怜的反应。第三个阶段,儿童开始认识到他人与自己的情绪是不同的。第52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移情

第四个阶段,儿童对他人体验的真正移情开始发展。个体逐渐体会到他人的内心情绪状态,与同伴建立更和谐的合作关系,以达到共同的目标。Bowlby将这一发展称为“目标修正同伴关系”。

第53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情绪是认知过程的过程的产物,情绪发展是认知发展和新知识掌握的结果,真正的情绪依赖于认知的成熟。斯拉夫(Sroufe,1979,1984)认为引起不同性质情绪的原因要看刺激情境的多方面因素;儿童对刺激的评价决定着情绪的性质。认知理论把情绪的发生纳入情境关系、认知评价和比较的概念之中。第54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第三节儿童的害怕和一些情绪障碍

一、害怕的发展1、怯生:儿童对不熟悉的人所表现的害怕反应通常为怯生。怯生不是突然发生的,它与微笑一样有一个逐渐显露的过程。出生头几周的怕主要依赖内部生物学因素,以后转向外部事物。一般地说,害怕的发展要比积极情绪的发展迟一些。

第55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怯生一般从6个月开始。虽然有个体差异,但几乎所有7~12个月的婴儿都有这种现象。它的产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根据R·埃姆迪的观察,4个月的婴儿并不害怕陌生人,他们对新奇的对象包括陌生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4—5个月的婴儿注视陌生人的时间多于注视熟悉人的时间。到5~7个月。婴儿见到陌生人时往往出现一种严肃的表情。7—9个月时就拒绝接近陌生人,对陌生人有害怕、苦恼的反应,且心率加速。第56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影响怯生的原因:①父母是否在场②环境的熟悉性③陌生人的特点④抚养者的多少⑤婴儿与母亲的亲密程度⑥婴儿接受的刺激第57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分离的恐惧也出现在7—12个月的婴儿身上,高峰在15~18个月,以后逐渐减弱。让这个年龄的婴儿和熟悉的人分离,单独留在不熟悉的环境里或和陌生人在一起,婴儿会表现出恐惧和苦恼。第58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儿童害怕的年龄特点(P178)幼儿和学龄早期儿童比较普遍的恐惧对象是动物、黑暗(特别是睡觉时)、死亡、医生、怪物和想象的生物、学校、暴风雨和其它自然事件、深水等。第59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根据A·杰西尔德和F·B·霍姆斯的调查,儿童从2—5岁,对大声、陌生的物体或陌生人、疼痛、身体突然失去支持、坠落和突然移动等刺激的恐惧逐渐减弱,而对想象中的生物、黑暗、动物、嘲笑、有伤害的威胁如过马路、落水、火的恐惧增加。这是由于儿童认知能力逐渐发展,因而可预见潜在的危险。第60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学龄期儿童对想象中的生物和与个人安全有关的恐惧逐渐下降。巴尼特(1969年)对228名7-12岁女孩的研究中发现,从总体上看,不同年龄儿童的害怕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就几种专门的害怕对象来看,有一个年龄变化的特点。第61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这一时期对想象中的生物和个人安全感的害怕随年龄下降,这可能因为随儿童随年龄的增长,儿童对支配物质世界的规则或知识也懂多了。但同时对同学校和社会有关的恐惧和忧虑不断增长,例如他们经常恐惧来自罪犯的威胁。这种恐惧和忧虑一直延续至青少年并和成人的恐惧接近。第62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现代儿童由于身体发育加速,性成熟提前,学习任务繁重,社会性焦虑和害怕也有明显增长,如学校恐惧症、考试焦虑、青少年自杀等发生率都比以前高。第63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二、克服害怕的几种方法对抗性条件作用:把一些能唤起害怕情绪反应的刺激与愉快的活动同时并存,最后以愉快活动所产生的积极的情绪克服由害怕刺激引起的消极反应。系统脱敏法:指在身体放松的情况下,安排患者逐渐地接近所害怕的对象。模特塑造法:模特或榜样不仅能使儿童获得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思想品质,还能帮助儿童克服害怕的情绪。认知疗法:通过认识和改变不适当的思想来达到改变行为和情绪的目的。第64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害怕的预防害怕的预防是最重要的,应从父母最初对孩子的教育影响的方法做起,不应过度保护和过度限制儿童的行为。父母期望不要过高,不要神经质尖叫等。第65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儿童期的一些情绪障碍沮丧。灰心失望的儿童常感到伤心、孤独、悲观。具有无助感的儿童会表现出沮丧。社会退缩。不敢与其他儿童交往,感到害羞或害怕。团体治疗会有效。焦虑反应。有严重焦虑反应的青少年会感到害怕,仿佛有什么不幸的事情发生。青少年抑郁症。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缺乏感情,有一种空虚感,冷漠。第二种是以长期反复体验挫折为基础的抑郁,很难消除。第66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四节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一、道德感的发展道德感:是人依据一定的道德需要和规范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言行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第67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道德情感包括三种形式:直觉的情感体验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意识到道德理论的情感体验第68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岁产生简单的同情感2、3岁产生简单的道德感,取决于成人的态度幼儿随着各种行为规则的掌握,道德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小学生的道德感的内容超过幼儿,有了集体感、荣誉感、自尊感、责任感、爱国主义感第69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规律:内容和范围来看越来越丰富形式和条件来看,成人的态度—具体的形象榜样—自觉地以道德理论、道德标准为指导第70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根据儿童道德感的发展过程,培养时应注意:①为儿童树立切实可学、生动形象的榜样;②在进行道德教育时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断激发学生的共鸣。③随着儿童认识的发展,阐明道德理论、道德标准,使道德体验不但概括化、深化。第71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二、理智感的发展

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第72页,共8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婴儿天生的好奇感—幼儿:感受到认识的喜悦(表现为好奇好问和“破坏”)—小学:兴趣转入积极地思维活动,对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兴趣,但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