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_第1页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_第2页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_第3页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_第4页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姓氏是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姓氏是一种文化,它关系我们的历史与血脉。

秦涧泉为什么

?孔庆东为什么

?那秦涧泉为什么不改成孔姓?第2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第3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你知道班上同学

有几种姓氏?

你知道中国有

多少种姓氏?

第4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姓氏文化

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960年)的时候写的,原收集中文姓氏411个,后增加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汉族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约四亿人。

第5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既然有这么多的姓氏,那这些姓氏是怎么来的呢?第6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姓氏创建炎黄以前人是没有姓氏的。首先出现名后来才有姓。伏羲氏是我国上古时期著名的部族首领,不仅被列为三皇之首,还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氏最重要的贡献是:“正姓氏,通媒妁,制嫁娶”。《三坟》曰:“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风而生,故为风姓”,因此“风”为中华第一姓(在传说中,伏羲神是燧人氏(火神)的后代)。第7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而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

黄帝时,有“胙(zuò)土命氏”。所谓“胙土为氏”就是“命土以为氏”,国君把你封到这个地方,你就以这个地方为氏。氏才开始出现。从汉代开始,姓氏混而为一。第8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用以区分血缘,

区别婚姻。姓族号氏用以区别贵贱。身份姓氏有别第9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姓”的含义

“姓”的原始含义?姓是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族属共有的名称

最早的古姓,几乎都有一个“女”字偏旁,如“姬”、“姜”、“姚”等。第10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姓”的来源

1.自己出生和成长地的名称“黄帝长于姬水,以姬为姓。炎帝长于姜水,以姜为姓。”

第11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姓”的来源

2.群体崇拜的图腾的名称《百家姓》中的熊、牛、梅、李、花、石等姓都与上古氏族图腾有直接的关联。第12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3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姓氏的发展

1.以国名为姓氏

周文王的儿子管叔封于管国,周武王的儿子唐叔封于晋国,于是前者成了管氏的始祖,后者成了晋氏的始祖。鲁、卫、蔡、韩、齐等第14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姓氏的发展

商鞅

战国时著名的法家商鞅,卫国人,公孙氏,名鞅。本叫公孙鞅或卫鞅,他曾因功被封于商,号商君,故称为商鞅。第15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姓氏的发展

2.以封邑为姓氏

崔、卢、范等

与周王室分封诸侯相似,诸侯又赐给从属自己的卿、大夫可以世袭的田邑,这些卿、大夫便以田邑之名为姓氏。第16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姓氏的发展

3.以地名为姓氏

城、池、关、东郭等

有的氏族迁徙到新的居住地后,便以所居之地为姓氏。郑大夫子产居住在东里,其子孙于是以“东里”为姓氏;又如春秋时齐国公族大夫分别居住在城郭四边,就以东郭、西郭、南郭、北郭为姓。东门、南宫、欧阳等也是如此得来的。第17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姓氏的发展

4.以祖父的祖号或庙号或字为姓氏金、孔、董、袁、展等

周代的制度规定,诸侯国君的玄孙不得再称公孙,而应以其祖父的字为姓氏;以祖先的祖号或庙号为姓。如尧的族号是唐,他的一些子孙后代便姓唐。周朝文王、武王后代就分别姓文、姓武。第18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姓氏的发展

孟姜女是姓孟吗?待嫁女子,古代按“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正妻生的长子(女)冠以伯,偏房生的长子(女)冠以孟,长子(女)以下都是依次冠以仲、叔、季。第19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姓氏的发展

5.以排行次第为姓氏

伯、仲、叔、季

商代孤竹国的国君姓墨胎,名元。他排行老大,死后得谥号为夷,所以又被称为伯夷。伯夷曾与弟弟叔齐一道劝阻武王伐纣,武王灭商得了天下,兄弟俩耻于吃周朝的粮食,跑到首阳山躲起来,最后饿死在那里。伯夷死后,他的后代便以其排行伯作为自己的姓氏。

第20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明代太监马三保在靖难之变中,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认为马姓不能登三宝殿,因此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三保郑姓,改名为和。郑和原姓郑吗?第21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姓氏的发展

6.以官爵、册封为姓氏史、军、司徒、司马、公、侯、帅、尉等受到封爵或册封是很值得荣耀的,所以后人便把官爵或者册封的称呼拿来作姓氏第22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姓氏的发展

7.以技艺为姓氏

算卦的姓卜;杀猪宰羊的姓屠。唱戏的姓优(古时称唱戏的艺人为倡优、优伶)以职业为姓的如管乐器的姓乐;做买卖的姓商,还有陶、巫、施等。

有些从事某一专门技艺的家族,干脆就以自己的职业为姓氏第23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姓氏的发展

8.以德行为姓氏

晋国赵衰跟随公子重耳颠沛流离十九年,最后辅佐他回国登基。赵衰不仅对公子重耳,而且对一般人也是像冬天里的的太阳一样温暖,于是他的后裔就以“冬日”为姓氏。

汉代的淮南王英布,年轻时犯罪,被处以脸上刺字的刑法,这在当时叫做黥刑。他的后代不仅不忌讳这一点,反而以“黥”为姓氏。第24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池韩陈乙史吴闻光牛龙卜季柳东门尉迟呼延司空推测下面姓氏的来源龙韩陈吴乙池史呼延尉迟司空季卜柳牛闻光东门第25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名与字

1、名: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月后由父亲命名。

2、字:男子二十行冠礼(女子十五行笄礼),选来宾取字。

3、名与字的关系:

●同义近义:屈原,名平;宰予,字子我;诸葛亮,字孔明;颜回,字子渊……

●反义:曾点;字皙。

●来源于典故:赵云,字子龙;于谦,字廷益。

4、古代尊对卑称名,卑自称名,卑对尊或平辈称字。

5、名、字连称,可按(姓)字名顺序:百里孟明视6、古代妇女称姓比称名更重要

未嫁者姓前加排行:孟姜、叔姬……

出嫁后可以在姓前冠以①所出国名或氏②配偶受封国名③配偶氏或邑名④配偶或本人谥号

第26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1、别号(亦称别字)是名、字以外的别称,与名字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靖节先生

2、后来有人认为称人名字号均不尊,故称官爵,称籍贯。3、谥号:古代帝王、诸候、卿大夫、高官大臣死后,朝廷据他们生平行为给的一个称号。

表扬的:文、武、景、惠、昭、康、成、穆……

批评的:灵、厉、炀……

同情的:哀、闵、怀……第27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所谓文化,就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世间万事万物都有个根。根就是源。人类文化历史悠久,灿烂辉煌,必有其产生的根源。寻找这个根源,具有深远的意义。文化这一概念延伸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凡是反映人类历史生活的形态都可以称为文化,如婚姻文化、丧葬文化、居室文化、交通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山水文化、建筑文化等等。文化寻根第28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龙文化

中华民族被称为“龙的传人”

龙是中国先民的一种图腾。在甲骨文里,龙字有几十种写法。最早记录龙的书是《易经》,有“飞龙在天”“龙跃于渊”的记载。第29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节日文化

节日是怎么产生的?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节日的形成离不开两个基本的条件:特定的风俗活动内容和历法的出现。比如中秋赏月是由原始的祭月、拜月活动演变而来。寒食清明源自古代对火的禁忌习俗,这在《周礼》中就有记载:“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若再上溯,则与古时对火的崇拜有关。第30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传统节日之一:春节

春节是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除夕晚餐最为丰盛,举家欢聚,尽情吃喝。晚上,人人将脚洗干净(寓可有好运气),年长者给年幼者“压岁钱”,年轻人守岁到深夜,零点钟声敲过,竞相燃放烟花爆竹,辞旧迎新。大年初一,赶早贴春联(或头天贴好),放鞭炮,穿新衣。早点吃蒸糕,中饭吃汤圆(俗称圆宵)或饺子,饭后皆出门玩耍。不少村寨耍龙耍狮子、唱花灯。

第31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传统节日之二:清明

清明节为农历四月五日。清明祭祀坟墓的俗例,自汉相沿承袭,以后普及民间,这一天,家家户户的孝子贤孙都要到郊外祭祖扫墓。

踏青是陪衬清明的副节目,扫墓之余,一家大小因利趁便,就在山野间游乐一番,顺手折支柳枝戴在头上,等到入暮回家。

第32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传统节日之三:端午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拴五色线、挂香包、饮雄黄酒。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

第33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传统节日之四:七夕

旧时民间七月七日是一个很热闹的节日,当时对这一天兴趣最大的,还是年轻女子。她们穿新衣,拜双星,并乞巧。

穿针乞巧是七夕中女儿们的节目之一,据说在汉代已经盛行。还有一种游戏节目是七位姑娘互相邀约,结伴在七夕之夜的园庭,各以巾帕遮目,然后仰首向天,面对牛郎织女星,根据所看到的景象预卜自己的终身大事。

第34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传统节日之五:中秋

八月十五日是秋天的正中,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

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到了周代,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颇为盛行。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

第35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传统节日之六: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又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因此,重九就叫“重阳”。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第36页,共40页,20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