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云南省祥云县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云南省祥云县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云南省祥云县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云南省祥云县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云南省祥云县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云南省祥云县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甲和乙可以合成清洁燃料丙,微观过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丁的化学式为H2O2B.丙中C、H、O的质量比为12:3:8C.一定浓度的丙溶液可作消毒剂D.该反应体现无机物可转化为有机物2.供人类呼吸的气体是A.二氧化碳 B.水蒸气 C.氧气 D.氮气3.在天平两边的托盘各放一个质量相等的烧杯,并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的稀盐酸,若向左盘烧杯中加入50gCaCO3,欲使天平平衡,应向右盘烧杯加入的物质可能是①Al粉31.5g②MgCO3与Na2CO3的混合物50g③固体铜30g④MgO与Mg(OH)2的混合物28gA.只有① B.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①②④4.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A.溶解时,为了让食盐充分溶解,水的量越多越好B.过滤时,得到较多滤液后即可开始后续操作C.蒸发时,待液体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D.粗盐提纯可以除去泥沙等难溶性杂质5.实验设计能实现其对应的实验目的是A.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B.证明CO2与NaOH溶液反应C.比较MnO2和Fe2O3的催化效果D.此装置具有“启普发生器”的功能A.A B.B C.C D.D6.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XYZQ反应前质量/g410121反应后质量/g01215待测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Q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反应后Q的质量为9gB.反应中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之比为1∶1C.反应后生成15gZD.X与Q反应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7.有X、Y、Z三种金属,只有Y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如果把X放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X表面有Z析出.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Y、X、Z B.Z、X、Y C.Y、Z、X D.X、Z、Y8.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某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A.溶液中滴入石蕊仍为紫色B.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C.溶液中滴入石蕊显红色D.溶液中滴入酚酞不显色9.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碳的氧化物,下列有关这两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途:都能做燃料 B.性质:都能与水反应C.结构:分子构成相同 D.转化: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10.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错误的是A.①表示将一定量的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B.②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Cu(OH)2和CuO固体C.③表示向一定量的氯化铁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D.④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粉和铝粉11.化学源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化学知识可以用于解决许多生活问题。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化学原理的是A.用食醋除去热水瓶的薄层水垢B.用米汤检验食用碘盐中的碘酸钾C.人体被蜂、蚁等叮咬而射入蚁酸后,可用肥皂水消除相关症状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12.下列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太阳能光伏路灯照明B.活性炭用作净水剂C.海水晒盐D.黄豆酿酱油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用作制冷剂 B.氧气用于气焊C.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D.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14.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墙里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C.二氧化碳和干冰都能灭火,说明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D.H2在Cl2中燃烧生成HCl,说明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15.酚酞(C20H14O4)是实验室常用的指示剂。下列关于酚酞说法不正确的是()A.酚酞由酚酞分子构成B.酚酞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酚酞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8D.酚酞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0:14: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烧杯②种的上层清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___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____(写名称或化学式);将t1℃时5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____g;关于图1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A.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②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C.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制法等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完成下列试题。(1)铁是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铁粉可以做某些食品的防腐剂,该铁粉的作用是_____。这种防腐剂失效后(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可用于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2)氢氧化钠稀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如图所示①该实验是将_____溶液中(填写滴加溶液的顺序)。②该反应是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③40s时,溶液中溶质为_____(3)除去NaCl溶液中CaCl2、MgCl2、Na2SO4杂质的操作有:a加过量的NaOH溶液;b加过量的Na2CO3溶液;c.加适量的盐酸;d过滤;e加过量的BaCl2溶液。[提示:Mg(OH)2、BaSO4、BaCO3难溶于水]①以上操作合理的先后顺序为_____(数字序号不能重复使用)。②加入适量稀盐酸的作用是_____,(4)向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5.9g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111.5g溶液。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结果精确到0.1%)18.(8分)古往今来,金属材料和制品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写出用CO和磁铁矿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实验室中用如下实验来研究铁、铝、铜三种金属活动顺序及其在活动顺序表中相对氢的位置.①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②若将上述实验之一替换掉一种药品,即可达成实验目的.说明具体的改进方法:_____.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两个有关金属性质的实验:实验Ⅰ:硫酸铝溶液和铁粉混合实验Ⅱ:硫酸铜溶液与铁粉混合在上述两个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将实验Ⅰ和Ⅱ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原因是_____(用文字说明)。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盐酸,结果没有气泡产生。那么,滤液中所含金属离子的情况可能是_____(填序号)。①Al3+②Al3+、Fe2+③Al3+、Fe3+④Fe2+、Cu2+⑤Al3+、Fe2+、Cu2+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学习,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一:取5mL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可观察到现象为_____,然后加入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溶液褪为无色,有关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实验二:对实验一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进行探究。猜想一:只有NaCl猜想二:有NaCl和NaOH猜想三:有NaCl和HCl你认为猜想_____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猜想三成立(拓展应用)我国土壤的酸碱性有“南酸北碱”之说法,你认为需向酸性土壤中加入_____进行改良。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A【解析】

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O、乙物质的化学式为H2、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可知丁的化学式为H2O,因此反应的方程式为:2CO+4H2C2H6O+H2O。【详解】A、丁的化学式为H2O,故说法错误;B、丙是C2H6O,其中C.H、O的质量比为24:6:16=12:3:8,故说法正确;C、丙是酒精,可以作为消毒剂,故说法正确;D、该反应中一氧化碳和氢气都是无机物,产物酒精属于有机物,故说法正确。故选A。2、C【解析】

氧气可以供人类呼吸,故选:C。3、D【解析】

解:设50g碳酸钙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x=22g产生二氧化碳质量为22g,则左盘实际计入质量=50g-22g=28g;①设:31.5g铝粉产生氢气质量为y。y=3.5g,则加入实际质量=31.5g-3.5g=28g②MgCO3与Na2CO3的混合物50g,当有50g全部是碳酸镁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50g×,大于22g,当有50g全部是碳酸钠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50g×,小于22g,两者混合,50g混合物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可能等于22g,则实际加入质量=50g-22g=28g;③固体铜30g,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加入实际质量为30g。④MgO与Mg(OH)2的混合物28g,与稀盐反应不产生氢气,则实际计入质量为28g;则实际加入质量为28g的:①②④。故选:D。4、D【解析】

A、溶解时,若加入太多水,则蒸发时就需要大量时间,故A不正确;B、过滤时,得到较多澄清滤液后即可开始后续操作,故B不正确;C、蒸发时,待蒸发皿中有较多固体时就应该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剩余液体,故C不正确;D、粗盐提纯可以除去泥沙等难溶性杂质,故D正确。故选D。5、B【解析】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的压强变化不明显,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错误。B、瓶子原来是胀的,加入液体后,使瓶子变瘪,说明外界大气压大于瓶内压强,可以证明二氧化碳与加入的液体发生了反应;故选项正确。C、比较MnO2和Fe2O3的催化效果必须使用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故选项错误。D、启普发生器的原理是:关闭活塞后,利用生成气体的气压的增大将液体与固体分离,压入长颈漏斗中,但是本题虽然可以关闭气体,但是不会把液体与固体分离,故选项错误。故选:B。6、A【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质量守恒的相关知识【详解】A选项,反应前的总质量=反应后的总质量,待测质量=4+10+1+21-0-12-15=9g,反应后Q的质量是9g,故选AB选项,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比=(12-10):(21-9)=2:12=1:6C选项,反应后生成Z的质量是15-1=14gD选项,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Q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化学方程式:aX+bQ=cY+dZ=,解之得:a:b=2:3【点睛】熟练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7、D【解析】

有X、Y、Z三种金属,只有Y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说明Y的活动性最弱,如果把X放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X表面有Z析出,说明X的活动性大于Z。故选D.8、B【解析】

酸性和中性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酸性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碱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在中性溶液中石蕊仍然是紫色。故选B。9、D【解析】

A、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不能做燃料,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一氧化碳不能与水化合,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故选项符合题意10、D【解析】A.①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一定量的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溶质析出,溶剂的质量不变;B.②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Cu(OH)2和CuO固体,最后氯化铜的质量由酸决定,酸的量相同,生成氯化铜的质量相同;C.③表示向一定量的氯化铁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钾和氯化铁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氯化铁完全反应后,沉淀的量不再增加;D.④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粉和铝粉,最终氢气的质量由酸决定,酸的量相同,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选D11、B【解析】

A、用食醋除去热水瓶的薄层水垢,符合酸与盐反应的化学反应原理;B、用米汤只能检验单质的碘,食用碘盐中的碘酸钾不是单质,是化合物,没有科学道理;C、肥皂水显碱性。人体被蜂、蚁等叮咬而射入蚁酸后,可用肥皂水消除相关症状符合酸碱中和的原理;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有羽毛烧焦味的是纯毛织物,有烧纸味的是纯棉织物;故选B。考点:化学与生活12、D【解析】

A.太阳能光伏路灯照明,只有能量形式的转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B.活性炭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常用作净水剂,但过程中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C.海水晒盐,利用风吹日晒使水蒸发,氯化钠结晶析出,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D.黄豆酿酱油,发酵过程中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选D。13、B【解析】

A、干冰升华吸热,用作制冷剂,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氧气用于气焊,氧气具有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C、金刚石质地坚硬,用于切割玻璃,硬度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作电光源,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故选:B。14、B【解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好酒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选项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选项解释错误,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和干冰是由同种的分子构成的,都能灭火,说明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选项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D、H2在Cl2中燃烧生成HCl,分子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新的分子,说明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选项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5、D【解析】

A、酚酞由酚酞分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B、酚酞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C、酚酞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0+1×14+16×4=318,故选项说法正确;D、酚酞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0):(1×14):(16×4)=240:14:64=120:7:32≠20:14:4,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是氯化钾50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烧杯②中的上层清液是达到饱和状态;(2)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KC1;(3)将tl℃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50g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50g××100%=﹙50g+x﹚×10%,x=50g.(4)关于图1中烧杯内的物质∶tl℃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A.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②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A正确。B.两烧杯同时蒸发少量的水,烧杯②中一定有固体析出,烧杯①中不一定有固体析出。故B错误。C.将两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到一起,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不一定还有剩余固体。故C错误。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物质溶解度相等,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D正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吸收氧气和水蒸气Fe2O3+3CO2Fe+3CO2氢氧化钠稀溶液滴加到稀盐酸放热HCl和NaClaebdc,除去多余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调整溶液的pH为766.7%【解析】

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反应,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详解】(1)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反应,铁粉可以做某些食品的防腐剂,该铁粉的作用是吸收氧气和水蒸气。这种防腐剂失效后(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可用于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①由溶液的pH由小于7逐渐增大到等于7、大于7,说明了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稀溶液滴加到稀盐酸溶液中。②该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说明了该反应是放热反应。③由图示可知,40s时,溶液中的稀盐酸未完全反应,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3)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可以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调整溶液的pH,所以合理的先后顺序为aebdc。(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设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为故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66.7%。18、4CO+Fe3O43Fe+4CO2铁表面出现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将乙实验中的硫酸铜溶液换为稀硫酸实验Ⅰ中的铁粉与实验Ⅱ中剩余的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②⑤【解析】

(1)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一氧化碳与四氧化三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4CO+Fe3O43Fe+4CO2。(2)①乙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