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_第1页
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_第2页
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_第3页
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_第4页
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前言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一学习要求勤看标记标注多思尽信书不如无书善问博学、审问、善思、明辨、笃行二学习方法—阅读方法SQ3R法,FrancisRobinson概览〔survey〕提问〔question〕阅读〔read〕复述〔recite〕复习〔review〕联系〔relate)二学习方法—笔记方法—记笔记的方法留白〔margin〕主动记〔lead〕重点记〔idea〕抓信号词〔signalword〕积极听〔activelylisten〕选择记〔note-taking〕二学习方法—笔记方法—笔记的使用方法尽早抽时间整理笔记,填补空缺;寻找各种观点之间的联系;将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对笔记进行总结,写出摘要并系统整理笔记;对课堂笔记材料做补充提问三学习目标掌握心理学的根本概念和根本理论,并能对根本理论进行简单评析能够运用心理学的根本理论分析现实问题能够熟练使用心理学资源,并具备初步的文献检索和阅读能力绪论心理学概述主要参考书目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黄希庭.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黄希庭.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RichardJGerrig,PhilipGZimbardo.〔著〕.王垒,王甦〔译〕.心理学与生活.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DennisCoon〔著〕.郑钢,等〔译〕.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研究对象1研究人类及动物行为的科学〔1〕行为: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方式外显行为〔overtbehavior〕:可观察到的内隐行为〔covertbehavior〕e.g.记忆、思维等内部心理活动——从直接观察到的行为来推论内部的心理活动心理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2〕心理〔mind〕: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响。思考:心理学研究中为什么要有大量动物研究?〔1〕通过动物模型〔animalmodel〕来发现适用于人类行为的原那么。〔2〕在某些学科中动物研究是获得信息的唯一可用的方法,某些研究由于道德原因不能用人类进行试验。二研究领域开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感觉和知觉心理学比拟心理学生物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性别心理学第二节心理学的研究任务这种行为的本质是什么?这种行为为什么会发生?我们能预测这种行为将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境中发生吗?影响这种行为的条件有哪些?一描述〔description〕1定义:在对典型行为的观察和详细记录的根底上,对行为进行的命名和分类。2对行为的命名和分类可基于不同的分析水平。〔案例:浴者〕3对行为的描述应遵循客观性原那么。二解释〔explanation〕1定义:说明行为产生的原因2变量〔variables〕〔1〕定义:又称做变项,是指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可以变化、操纵或测量的条件、现象、事物或事物特征。〔2〕分类机体变量〔organismicvariables〕:行为的内部决定因素,如:基因构成、智力、性别、教育程度等。情境变量〔environmentalvariables〕:行为的外部影响因素。如:温度、噪音、空间大小。任务变量〔taskvariables〕:实验任务或实验刺激某些方面的变化,如任务难度。三预测〔predicition〕1定义:对一个特定的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和一种特定的关系将被发现的可能性的陈述。2如何预测〔1〕基于对事件互相关联的方式的理解——科学的预测〔2〕能详细说明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行为将发生改变——因果预测四控制〔control〕1定义:根据预期结果改变影响行为的条件2为什么要控制?任何不被赞赏的行为实际上都能通过适宜的干预加以修正。2控制or理解?应用心理学研究的不同取向第三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科学方法〔scientificmethod1心理学研究的过程:形成想法〔发现〕然后检验〔验证〕之。〔案例:聪明汉斯〕〔1〕发现并定义问题操作定义〔operationaldefinition〕:以测量或决定某件事或某个现象的特定的操作或程序来界定一个概念。操作定义使抽象的概念能够得到具体的检验。〔2〕提出假设*假设〔hypothesis〕:对一件事或一种关系的暂时性的解释。〔3〕收集证据〔4〕检验假设二心理学研究方法〔一〕观察法1心理学家并不是被动地等待有趣的现象发生,而是积极主动地在自然状态或人类和动物生存的典型环境中进行行为观察。案例:JaneGoodall-IntheshadowofMan2客观性的挑战〔1〕观察者效应〔observereffect〕:被观察者由于意识到自己被观察而引起的行为上的改变。〔2〕观察者偏差〔observerbias〕:由于观察者个人的动机和预期所导致的错误。通常,人们看见的、听到的只是他们所预期的,而不是事实的本来面目。〔3〕拟人化错误〔anthropomorphicfallacy〕:是观察动物时必须防止的一个错误。这种错误倾向于把人类的思维、情感或动机加到动物身上,作为解释动物行为的方法〔二〕相关研究法1定义:被观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件之间有一定的关系,或是以一种有序的方式相互联系着,那么,可以说,这两个事件是相关的。相关研究就是要发现两个人格特质、行为或事件之间的关联程度。2如何表达关联程度?〔1〕测量你感兴趣的两个因素;〔2〕运用统计技术探查它们之间的相关程度——相关系数〔coefficientofcorrelation〕。相关系数〔1〕取值范围:[-1.00,+1.00]。〔2〕意义解释如果r是0或接近0,就说明两个事件之间不存在联系或联系很弱;如果r是+1.00,就说明存在着完全的正相关〔因果关系〕如果r是-1.00,就说明是完全的负相关。3正相关〔positivecorrelation〕Vs负相关〔negativecorrelation〕正相关:一种测量的增加或减少伴随着另一种测量的增加或减少。负相关:一种测量的增加或减少伴随着另一种测量的减少或增加。4相关关系Vs因果关系〔causation〕相关研究帮助我们发现事件之间的关系,并进行预测,但是,相关并不代表着因果关系。两个事件的说明相关并不能说明其间一定存在因果关系,即原因和结果的联系。一个事件引起另一个事件,外表上看来是如此,但还不能证明确是如此。〔三〕实验法1如何对因果关系进行正确的阐释?实验〔experiment〕:证实或证伪一个假设的正式试验。目的在于明确一种强烈的因果关系,即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e.g.饥饿是否会影响记忆效果?2变量〔variable〕:能变化并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在实验中,如果要确定因果关系,将涉及3类变量。所谓实验,就是操作自变量去影响因变量并控制无关变量的过程。分组:实验组Vs控制组〔1〕自变量〔independentvariable〕:由实验者操纵的变量。自变量的大小、范围或取值都是由实验者决定的,不依赖于任何其他条件。自变量被认为是引起行为差异的可能原因。〔2〕因变量〔dependentvariable〕:这类变量的实验测量结果揭示自变量对行为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往往是通过诸如测验分数之类的操作成绩来实现的。〔3〕无关变量〔extraneousvariable〕:实验者希望排除的一些条件,以使实验结果不受影响。3显著性检验自变量是否真的引起了差异?这是一个统计问题。如果到达统计上的显著水平,就意味着所获得的结果在纯偶然条件下几乎不会发生,研究结果更具有说服力。4客观性的挑战〔1〕抚慰剂效应〔placeboeffect〕:由于个体对治疗会产生的良好效果的信念会导致的健康的增强。在心理学的研究情境中,当行为反响收到个人对做什么和如何感受的预期的影响时,抚慰剂效应便发生了。〔2〕期望效应〔expectancyeffect〕:又称实验者效应,实验者的无意影响引起被试行为上的变化。〔e.g.RobertRosenthal,1966〕〔四〕临床法1在研究中,许多问题在理论上应该采用实验的方法来进行证明,但实际上是不可行的或做不到的。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2个案研究〔casestudy〕:对一个被试的各方面情况做深入的了解。〔案例:哈洛,1868〕3个案研究缺少正规的控制组〔controlgroup〕,会使临床观察所获得的结论受到限制。〔五〕调查法1人们对每一个问题的答复都能够反映出他们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心理事件。使用民意测验技术来了解心理学问题的方法,被称为调查法。2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representativesample〕3对要调查的问题必须小心措辞,防止使用术语。案例:1991年,海湾战争,“间接伤害”〔55%〕——“平民死亡和意外损失”〔82%〕有代表性的样本:能够准确反映总体的一组人,样本中的成员不管在性别、年龄、职业、政见、肤色还是人种上的比例均与总体一样。总体〔population〕:属于特定范畴的所有的人或动物表2:五种心理学研究方法比拟方法优点缺点自然观察法在自然状态下观察行为,可获得大量的信息,并提出问题,形成进一步研究的假设难以进行控制,如有观察者在场,被观察者的行为可能会改变,观察可能有偏差,难以对因果关系下结论相关法说明相关的可能性;可进行预测;可用于实验室、临床或自然情境中的研究难以进行控制;相关可能是巧合;不能证实因果关系实验法能确定明确的因果关系;可在有控制的实验条件下进行观察,无须等待自然事件的发生可能带有人为性;一些自然行为不容易在实验室中研究〔现场实验可以防止这些缺点〕临床法采取“自然临床试验”,可以对罕见的问题或事件进行观察难以进行任何控制;不能提供用以比拟的控制组;解释经常带有主观性;个案可能会产生误导或缺乏代表性调查法可以收集许多人的信息,往往在使用其他方法无法进行研究的情况下使用能否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是调查结果准确与否的关键,但很难做到;人们对问题的答复可能不准确,他们的说法与实际做法可能不一致。第四节心理学研究历史回忆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艾宾浩斯〔HermannEbbinghous,1908〕一西方心理学的起源与建立〔一〕西方心理学的起源1哲学起源:人性、理性、灵魂、心身关系2科学起源:各门学科的专门开展为心理科学的独立创造了条件。〔1〕天文学:人差方程式〔2〕生理学:脑机能、神经生理学、感觉生理学〔3〕物理学:心理物理法〔二〕西方心理学的建立1879年,冯特〔WilhelmWundt,1832-1920〕,莱比锡大学,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二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一〕意识心理学——内容心理学1代表人物:冯特〔WilhelmWundt,1832-1920〕2研究对象〔1〕将经验区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心理学研究的是直接经验即意识,不考虑意识经验的功用和意义〔2〕元素主义的分析方式:把意识分析成为最根本的意识状态,即心理元素。最根本的心理元素有两个:感觉和情感。3研究方法:实验内省法。—意动心理学1代表人物:布伦塔诺〔FranzBrentano,1838-1917〕2研究对象:心理学应以意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所谓意动,即灵魂的功能或机能。3研究方法:经验法,侧重于观察而不是实验。〔1〕内部知觉〔innerperception〕或反省〔retrospection〕〔2〕观察别人的言语、动作以及其他表现,并对儿童、动物、变态的人以及不同的文化进行研究。三行为主义心理学1代表人物:华生〔JohnBroadusWatson,1878-1958〕2研究对象:行为,可观察到的机体反响。〔1〕外显的习惯反响,如:开锁、打网球等〔2〕内隐的习惯反响,如:条件反射引起的腺体分泌、身体的定向或态度等〔3〕外显的遗传反响,如:各种可以观察到的本能和情绪反响,e.g.打喷嚏、眨眼〔4〕内隐的遗传反响,如生理所觉察到的内分泌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各种变化。3研究方法:观察法,条件反射法,测验法,口头报告法四精神分析1代表人物: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2研究对象:无意识现象和内容。认为无意识可以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前意识:人们能够从无意识中回忆起来的经验;潜意识:包括原始的本能以及与本能冲动有关的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3研究方法〔1〕自由联想〔2〕梦的分析〔3〕对日常生活的分析,如:口误、遗忘、笔误、疏忽等过失现象。五认知心理学广义:泛指以认识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各种心理学理论和流派。*格式塔学派:以知觉和思维的研究著称*勒温的拓扑心理学*皮亚杰学派:主要探讨儿童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开展*信息加工心理学:以现代科学的方法探讨人的认识过程,是当前认知心理学开展的主流。狭义:信息加工心理学格式塔学派1代表人物:惠特海默,苛勒,考夫卡2研究对象:既不反对构造主义把直接经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也不反对行为主义视行为为研究主题,声满意理学是“意识的科学、心的科学、行为的科学”。3研究方法:现象学方法,“竭力予直接经验以丰富而朴素的描写”,“实验与观察双管齐下”。皮亚杰学派1代表人物: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2认知开展心理学。关注儿童心理开展的机制,根据儿童思维能力的开展,对儿童的认知开展阶段进行了划分。3研究方法:临床法信息加工心理学1产生时间:20世纪50、60年代2研究对象:把人的认知过程和计算机进行功能比拟,用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语言来模拟人的思维策略和初级信息加工过程。3研究方法:实验法〔反响时实验、眼动实验〕、口述报告法、计算机模拟六人本主义1代表人物:马斯洛〔AbrahamH.Maslow,1908-1970〕罗杰斯〔CarlRogers,1902-1987〕2根本观点〔1〕把人的内在意识经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人性观:人性的特点是持续不断地增长,人性是天生善的,人性是自主的,能够进行自由选择。3研究方法:折中融合,兼收并蓄第一章感觉第一节感觉概述一感觉〔sensation〕的界定1定义: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2感觉的生理机制人类感觉系统的特征感觉刺激感觉器官感受器感觉视觉光波眼视网膜上的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颜色、模式、结构、运动、空间深度听觉声波耳基地膜上的毛细胞噪音、乐音肤觉外界接触皮肤皮肤神经末梢触、压、痛、冷、温嗅觉可挥发性物质鼻嗅上皮毛细胞气味味觉可溶解物质舌舌头上的味蕾味道前庭觉机械和重力内耳半规管的毛细胞和前庭空间运动、重力牵引运动觉身体运动肌肉、肌腱和关节肌肉、肌腱和关节的神经纤维身体各局部的运动和位置二感觉的分类——外部感觉1定义:接受外部世界刺激,反映外部世界变化的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olfaction〕、味觉〔gustation〕、肤觉等。2分类:〔1〕视觉〔2〕听觉〔3〕嗅觉〔4〕味觉〔5〕肤觉:触压觉、温度觉和痛觉——内部感觉1定义:又叫机体觉,指反映机体内部状态和内部变化的感觉,包括运动觉〔kinestheticsense〕、平衡觉〔vestibularsense〕、内脏感觉等。2分类:〔1〕运动觉〔2〕平衡觉〔前庭觉〕〔3〕内脏感觉三感觉的意义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复杂的心理现象的根底,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根底。*感觉剥夺实验第二节感觉的测量一核心概念1心理物理学〔Psychophysics〕:研究物理量和心理量之间的关系的科学。物理量:对身体各感官的刺激;心理量:各种感觉或主观印象。e.g.亮度〔物理量〕——明度〔心理量〕强度〔物理量〕——响度〔心理量〕心理物理学的开展1先驱人物:GustavTheodorFechner〔1801-1887〕。2中心问题:物理量和心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3适用范畴〔1〕感觉阈限的测量;〔2〕阈上感觉的测量,也就是心理量表的制作。4最新开展:信号检测论〔signaldetectiontheory,SDT〕为心理物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有力工具2感觉阈限〔sensorythreshold〕与感受性〔sensitivity〕2.1定义感觉阈限:人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变化的强度或强度变化所需的量的临界值。感受性: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是感觉系统机能的根本指标。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衡量的。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大小成反比。2感觉阈限〔sensorythreshold〕与感受性〔sensitivity〕2.2分类〔1〕绝对感觉阈限与绝对感受性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能够觉察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2〕差异感觉阈限与差异感受性差异感觉阈限:能够识别出的两个刺激的最小物理差异差异感受性:人的感官刚刚能够识别出两个刺激的最小物理差异的能力相似事件的近似阈限感觉通道觉察阈限视觉晴朗黑夜里30英里处看到一根燃烧的蜡烛听觉安静条件下20英尺处手表的滴答声味觉一茶匙糖溶于2加仑水中嗅觉一滴香水扩散到三室一厅的整个空间触觉一只蜜蜂的翅膀从1厘米高处落在你的面颊上韦伯定律最小可觉差〔justnoticeabledifference,JND〕:差异阈限的值。韦伯定律〔Weber’slaw〕:刺激之间的JND与标准刺激的比值是恒定的。即:标准刺激越大或越强,到达最小可觉差需要的刺激增量就越大。公式:△I/I=K〔I:标准刺激强度△I:产生JND的增量k:某种刺激的比值,韦伯常数〔Weber’sconstant〕二感觉阈限的测量方法根本要求〔1〕选择好刺激系列和反响系列〔2〕要尽量简化被试对刺激所作的反响〔3〕测定的次数要多些*经典方法〔1〕最小变化法〔2〕恒定刺激法〔3〕平均差误法*新开展:信号检测论——最小变化法1定义:又叫极限法、最小可觉差法。2程序〔1〕刺激由递减和递增的两个系列组成,交替进行;〔2〕每次呈现刺激后让被试报告是否有感觉;〔3〕刺激的增减应尽可能地小——恒定刺激法1定义:或固定刺激法,又叫正误法、次数法。2程序〔1〕主试从预备实验中选出少数刺激,一般是5到7个,这几个刺激值在整个测定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所选定的刺激最大强度应为每次呈现几乎都能为被试感觉到的强度,它被感觉到的可能性应不低于95%。所选刺激的最小强度应为每次呈现几乎都不能感觉到的强度,它被感觉到的可能性应不高于5%。〔2〕向被试屡次〔50-200次〕呈现选定刺激;〔3〕呈现刺激的次序事先经随机安排,不让被试知道。——平均差误法1定义:或均误法,又称调整法、再造法、均等法。2程序实验者规定某一刺激为标准刺激,然后要求被试调节另一比拟刺激,使后者在感觉上与标准刺激相等,客观上一般不可能使比拟刺激与标准刺激完全一样,于是每一次比拟都会得到一个误差,把屡次比拟的误差平均起来就可得到平均误差。——信号检测论1信号检测论是信息论的一个重要分支。1954年,美国心理学家W.P.Tanner和J.A.Swets把它应用于人的知觉过程,使心理物理学方法开展到一个新的阶段。2SDT那么区分出感觉觉察的两个独立过程:〔1〕最初的感觉过程,反映观察者对刺激强度的感受性;〔2〕随后独立的决策过程,反映观察者的反响偏差。——对数定律对数定律〔logarithmiclaw〕:又称费希纳定律,或韦伯—费希纳定律。1860年费希纳在韦伯研究的根底上假定:最小可觉差在主观上是相等的,任何感觉的大小都可由在阈限上增加的最小可觉差来决定。假设把最小可觉差作为感觉的单位,那么,每增加一个差异阈限,心理量即增加一个单位。用公式表示为:P=KlgI。其中,I指刺激量,P指感觉量。即:感觉量是刺激强度的对数函数。——乘方定律乘方定律: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用数量估计法研究了刺激强调与感觉大小的关系。Stevens认为,心理量并不随刺激量的对数的上升,而是刺激量的乘方函数〔或幂函数〕。用公式表示为:P=KI。其中:P表示感觉大小,K为常数,I为刺激的物理量,n为由感觉到的刺激强度决定的幂指数。——适应1定义:由于刺激物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2表现形式〔1〕视觉适应:暗适应Vs明适应〔2〕嗅觉适应〔3〕触压觉的适应〔4〕温度觉的适应——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1定义: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对其它器官的感受性造成影响,或使其升高或使其降低的现象。2表现形式〔1〕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e.g.暖色调,冷色调〔2〕感觉补偿:当某种感觉受损或缺失之后,其它感觉能够予以补偿。e.g.盲人的听觉〔3〕比照: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第三节视觉一视觉刺激1视觉:光刺激于人眼所产生的。2视觉的生理机制二视觉现象〔一〕明度1定义:明度是眼睛对光源和物体外表的明暗程度的感觉,主要是由光线强弱决定的一种视觉经验。2明度的绝对阈限与差异阈限〔1〕在正常情况下,人的视觉系统能够对大约从10-6到107烛光/平方米的光强作出反响。所以,10-6烛光/平方米是视觉系统明度的绝对阈限。〔2〕明度的差异阈限在光强为中等强度时,符合韦伯定律,即K=ΔI/I,其数值近似于1/100;刺激极弱时为100/100;光刺激极强时,可缩小到1/167。〔二〕颜色感觉—1定义1定义: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视觉经验。表:色觉刺激的物理和心理属性物理属性心理属性波长色调〔hue〕强度明度〔brightness〕纯度饱和度〔saturation〕—2色觉现象〔1〕混色与补色混色:由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波混合之后所得到的色觉,称为混色〔colormixture〕。由两种颜色相混时,其所产生的色觉原那么是:两种颜色所占比例相同时,所得的混色介于两色之间,而其饱和度也将随之成比例地降低。例:色环〔colorcircle〕补色:居于色环的相对位置的两色光,混合之后变成灰色或白色的现象,即称之为补色〔complementarycolor〕。*颜色混合色光混合:将不同波长的光混合在一起。是不同波长的光线同时作用于眼睛,在视觉系统中实现的混合。是一种加法过程,即将各种波长的光相加,又称相加混合〔additivemixture〕。颜料混合:颜料在调色板上的混合。是将两种颜料混合之后,作用于视觉系统而引起的。是一种减法过程,即某些波长的光被吸收了,又称减法混合〔subtractivemixture〕。〔2〕色觉缺陷〔colordeficiency〕:指辨色能力异常。

色觉缺陷包括色弱和色盲。—3色觉理论1杨-赫尔姆霍兹三原色理论〔trichromatictheory〕最早由英国科学家杨〔ThomasYoung〕于1802年提出,德国科学家赫尔姆霍兹〔HermannVonHelmholtz〕于1866年对该理论加以扩展并使之流行的修正和扩展。三色理论假定只需要3种感受器〔红、绿、蓝〕就可以产生所有的颜色。2对立过程理论〔opponent-processtheory〕又称四色论,最早由德国生理学家黑林〔EwardHering,1834-1918〕于1864年提出。黑林认为: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它们在光的刺激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即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三〕视觉的空间因素

—1视觉比照〔1〕定义: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2〕分类*明度的比照效应:明暗比照是由光强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造成的。*颜色的比照效应:一个物体的颜色受到它周围物体颜色的影响而发生色调的变化。—2马赫带〔1〕定义: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这就是马赫带〔Machband〕现象。〔2〕解释:马赫带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分布,而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3视敏度〔1〕定义: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医学上称之为视力。〔2〕测量视敏度〔visualacuity〕的大小通常用视角大小来表示。所谓视角,即物体通过眼睛节点所形成的夹角。视角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大小及物体离眼睛的距离。当你能够看清一个物体或物体间的距离时,所对视角越大,视力越差;视角越小,视力越好。视敏度一般可以分成最小可见敏度、最小间隔敏度和游标敏度三种。〔四〕视觉的时间因素

—1视觉适应page1〔1〕分类暗适应〔darkadaptation〕: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明适应〔brightadaptation〕: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明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1视觉比照表:明视觉〔锥体〕与暗视觉〔杆体〕的特征感受器锥体细胞杆体细胞视网膜位置集中在中央凹网膜边缘功能分工白天黑夜最敏感波峰555nm507nm颜色视觉有无暗适应快,约5min慢,约30min空间分辨高敏度,但光感受性低低敏度,但光感受性高—2后像〔1〕定义: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存一个短暂的时间,这种现象叫做后像〔afterimage〕。〔2〕分类:正后像Vs负后像正后像:原刺激消失后,其所遗留的后像,与原刺激的色彩及亮度均相似。负后像:原刺激消失后,后像的亮度与原刺激相反,而色彩与原刺激互补。—3闪光融合〔1〕定义: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4视觉掩蔽〔1〕定义:在某种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这种效应称为视觉掩蔽〔visualmask〕。第四节听觉一听觉的刺激1听觉的刺激:声音。人的听觉频率范围:16-20000赫兹,其中1000赫兹-4000赫兹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听觉刺激的物理和心理属性物理属性心理属性频率音调〔pitch〕振幅音响〔loudness〕复杂度音色〔timber〕2听觉的生理机制二听觉的根本现象1声音掩蔽::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阈限上升。2耳聋〔1〕传导性耳聋:是从耳鼓膜到内耳的声音传输障碍造成的。〔2〕神经性耳聋:是由于毛细胞或听神经受到了损害造成的。〔3〕刺激性耳聋:是神经性耳聋的一个特殊类型,是由于特殊的工作、爱好、经历所引起的。二听觉的理论

—1频率理论:也叫理论。是1886年,物理学家罗·费尔提出来的。这种理论认为,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相同频率运动的。频率理论难以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运动。这是和人耳能够接受超过1000赫兹以上的声音不相符合的。—2共鸣理论:也叫位置理论,赫尔姆霍茨提出。声音刺激频率高,短纤维发生共鸣,作出反响;声音刺激频率低,长纤维发生共鸣,作出反响。—3行波理论:生理学家冯·贝克西开展了共鸣理论提出的新的位置理论。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频率的分析。但是行波理论难以解释500赫兹以下的声音对基底膜的影响。—4神经齐射理论:由韦弗尔提出。当声音频率低于400赫兹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频率对应的,当声音频率提高,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那么发生作用。—四种理论的划分1地点说〔placetheory〕共鸣行波2频率说〔frequencytheory〕频率神经齐射第二章知觉第一节知觉概述一知觉〔perception〕定义: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二感觉与知觉的关系1区别:〔1〕内容〔2〕生理机制〔3〕影响因素物理属性Vs物理属性、知识经验、心理状态、个性特征。2联系感觉是知觉的根底和成分,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和综合。感觉和知觉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根本心理过程,同属于认知过程的感性阶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三知觉的分类〔一〕根据知觉是否正确:正确的知觉和错误的知觉〔错觉〕;〔二〕根据知觉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感受器的不同: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三〕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可将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物体知觉1定义:对物的知觉,对自然界中机械、物理、化学、生物种种现象的知觉。2分类〔1〕空间知觉:对客观世界三维特性如物体大小、距离、形状和方位等的知觉。〔2〕时间知觉:对事物开展的延续性、顺序性的知觉,包括对时间的分辨、对时间确实认、对持续时间的估量、对时间的预测等。〔3〕运动知觉:物体在空间的位移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物体知觉1定义:对物的知觉,对自然界中机械、物理、化学、生物种种现象的知觉。2分类〔1〕空间知觉:对客观世界三维特性如物体大小、距离、形状和方位等的知觉。〔2〕时间知觉:对事物开展的延续性、顺序性的知觉,包括对时间的分辨、对时间确实认、对持续时间的估量、对时间的预测等。〔3〕运动知觉:物体在空间的位移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社会知觉1定义:对人的知觉,对由人的社会实践所构成的社会现象的知觉。2分类〔1〕对他人的知觉〔2〕对自己的知觉〔3〕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4〕角色知觉四知觉的过程〔一〕知觉的过程1觉察:发现事物的存在,还不知道它是什么2分辨:把一个事物或事物的属性与另一个事物或事物的属性区别开来3确认:人们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知觉的对象是什么,给它命名,并把它纳入一定的范畴〔二〕知觉的加工方式1自下而上的加工:也叫数据驱动加工,指知觉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2自上而下的加工:也叫概念驱动加工,指知觉依赖于感知的主体。知觉者对事物的态度、需要、兴趣和爱好,他对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和期待,他的一般知识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知觉的过程和结果。五知觉的理论〔一〕格式塔理论:认为知觉具有主动性和组织性;人总是尽可能用简单的方式去感知外界刺激,知觉遵循“概略”规律;知觉符合于神经系统的特征。〔二〕知觉的推断理论:假定知觉经验是一个混合物,它一局部信息来自当前的感觉,大局部信息是从贮存的信息库中提取出来的。知觉可以预测外界刺激的性质,具有适应环境的功能。〔三〕心理物理对应理论:认为知觉中完全不需要假设有推理过程参与,因为刺激已经相当完整和详细,足以产生知觉,知觉与刺激相对应。第二节知觉的特性一知觉的选择性〔一〕定义: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它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的特征。简单地说,知觉的选择性就是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选择出来的特征。〔二〕知觉的对象与背景的关系1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互相依赖;2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互相转化。〔三〕影响因素1客观因素①知觉的目的和任务②个体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③个人需要和兴趣④定势与情绪状态2主观因素①知觉的目的和任务②个体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③个人需要和兴趣④定势与情绪状态二知觉的理解性〔一〕定义:在知觉过程中,我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描述它,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二〕影响知觉理解性的因素1知觉经验2言语的指导作用3实践活动的任务4人当时的情绪状态三知觉的整体性(一)定义:人在过去经验的根底上把有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二〕知觉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三知觉的整体性〔三〕格式塔心理学派关于整体知觉的组织原那么1接近律〔lawofproximity〕:在空间上,彼此接近的或靠近的刺激容易归成彼此不同的组2相似律〔lawofsimilarity〕3封闭律:有些图形是一个没有闭合的残缺的图形,但主体有一种使其闭合的倾向,即主体能自行填补缺口而把其知觉为一个整体4完形趋向律:在许多刺激下,有尽可能把图形看成一个“完好”图形的倾向。一个完好的图形是匀称、简单而稳定的。5良好连续律〔continuation或continuity〕6共同命运律〔lawofcommonlife〕:如果一个对象中的一局部都向共同的方向去运动,那这些共同移动的局部就易被感知为一个整体。7简单律:在其他因素相等时,人们在知觉时倾向于把知觉到的东西看成是有组织的简单的规那么图形。8、接近律相似律:刺激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强度等物理属性方面比拟相似时,这些刺激物就容易被组织起来而构成一个整体9、简单律:在其他因素相等时,人们在知觉时倾向于把知觉到的东西看成是有组织的简单的规那么图形。10、连续律:如果一个图形的某些局部可以被看作是连接在一起的,那么这些局部就相对容易被我们知觉为一个整体。〔四〕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1知觉对象的特点2知觉者的经验四知觉的恒常性〔一〕定义: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映象保持相对不变。〔二〕分类1形状恒常性2大小恒常性3亮度恒常性4颜色恒常性〔三〕影响知觉恒常性的条件:1视觉线索2经验五知觉的适应:当视觉输入发生变化时,我们的视觉系统能够适应这种变化,使之恢复到正常状态。第三节空间知觉一形状知觉〔一〕形状的特征分析1轮廓:代表图形及其背景的一个分界面,它是在视野中邻近的成分出现明度或颜色的突然变化时出现的。要知觉物体的形状,所先必须区分物体的轮廓。2主观轮廓:当客观上不存在刺激的梯度变化,人们在一片同质的视野中也能看到轮廓,这种轮廓叫主观轮廓或错觉轮廓。〔二〕轮廓与图形1图形可以定义为视野中的一个面积,它是借助可见的轮廓而从其余局部别离出来的。因此,在图形中,轮廓代表了图形及其背景的一个分界面,它是在视野中邻近的成分出现明度或颜色的突然变化时出现的。2但假设将一个图形镶嵌在另一些更复杂的图形中,使前者的轮廓消失,这样就会破坏对体形状的知觉。二大小知觉1大小-距离不变假设:由于网像的大小与知觉距离有关,因此,人们不能仅仅根据网像的大小来判断物体的大小。在距离相等时,网像大,说明物体大;网像小,说明物体小。在网像恒定时,距离大,说明物体大,距离小,说明物体小。人们在知觉物体大小时,似乎不自觉地解决了大小与距离的关系,即大小一距离不变假设。简单地说,:网膜投影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成正比,而与距离成反比。a=A/D其中:a-网像大小A-物体大小D-对象与眼睛的距离2物体的熟悉性3邻近物体的大小比照4体态变化三深度和距离知觉〔一〕定义:关于物体远近距离或深度的知觉,叫深度知觉,也叫距离知觉。〔二〕深度知觉的线索1肌肉线索〔1〕定义:人眼在观看不同距离的物体时,会出现调节和辐合等一系列变化。〔2〕表现形式①调节:人眼在观察对象时,为了在网膜上获得清晰的视像,水晶体就在眼球肌肉的作用下调节、变化。远,扁平;近,凸起。②双眼视轴的辐合:保证对象能投射到网膜感受性最高的区域,以获得最清晰的视像。控制双眼视轴辐合的眼肌运动就向大脑提供关于对象距离的信号。2单眼线索〔1〕定义:指用一只眼睛就能感受的深度线索。〔2〕表现形式①对象重叠〔遮挡〕〔overlap〕②物体的大小③线条透视〔linearperspective〕④相对高度⑤空气透视〔aerialperspective〕⑥结构级差〔texturegradient〕⑦明亮和阴影〔lightandshadow〕⑧运动视差〔motionparallax〕与运动透视对象的遮挡:一个物体掩盖或遮挡另一物体,被掩盖物体知觉的远些。线条透视:同样大小的物体,近处的物体视角大,看起来大。远处的物体占的视角小,看起来小。铁轨近大远小的的线条透视效果是距离知觉的线索。结构级差:视野中的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大小和投影密度发生有层次的变化。把小而密的事物看成是比拟远的,大而疏的物体看成是比拟近的。3双眼线索双眼视差:人们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主要依赖于两眼提供的线索,叫双眼视差。双眼深度线索随距离增加而变化,当距离超过1300米时,两眼视轴平行,双眼视差为零,对判断距离便不起作用了。四方位知觉1定义:对物体的空间关系、位置和对机体自身所在空间位置的知觉。2表现形式〔1〕视觉的方位定向:①视网膜上的投影位置②主客观参照物〔2〕声音的方位定向①时间差:声源从不同方向传入两耳的时间差异。②强度差:同一声源从不同方向传到两耳时,在两耳造成的强度差异。③位相差:同一声源传到两耳时,在两耳造成的声波位相上的不同而形成的差异。第四节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一时间知觉〔一〕界定1定义:对客观事物和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2表现形式〔1〕对时间的分辨〔2〕对时间确实认〔3〕对持续时间的估量〔4〕对时间的预测〔二〕依据1根据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2根据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3借助计时工具,如日历、时钟、手表等〔三〕影响因素1感觉通道的性质2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3情绪和态度4回忆二运动知觉〔一〕定义:对空间中物体运动特性的知觉。〔二〕分类1真动知觉: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的位移。由此引起的知觉就是真正运动的知觉。2似动知觉: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移动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似动知觉〔1〕动景运动〔stroboscopicmotion〕: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距离相继呈现时,我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就是动景运动。〔2〕自主运动:个体在暗室中注视一个静止的光点,过一段时间便会感觉到它在不停地动来动去,此即自主运动。〔3〕诱导运动:当两个物体中的一个运动时,在缺乏参照的情况下,由于运动的相对性,人们会知觉是另一个物体在运动。〔4〕运动后效〔瀑布效应〕:注视向一个方向的物体运动之后,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第五节错觉一错觉的定义: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知觉。二错觉的种类〔一〕大小错觉〔二〕形状错觉〔三〕方向错觉〔四〕形重错觉〔五〕方位错觉〔六〕情绪错觉〔七〕时间错觉〔八〕运动错觉〔九〕恋爱错觉三错觉的理论1眼动理论:当扫视图形的某些特定局部时,由于周围轮廓的影响,改变了眼动的方向和范围,造成取样的误差。2神经抑制作用理论:当两个轮廓彼此接近时,网膜内的侧抑制过程改变了由轮廓所刺激的细胞的活动,使神经兴奋分布的中心发生变化。3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错觉是人们误用了知觉恒常性的结果。第三章意识和注意第一节意识一意识〔conciousness〕界定〔一〕定义1心理状态:清醒、警觉、觉察、注意集中等。2心理内容: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来的东西。3行为水平: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和活动。4哲学水平:与物质相对立的精神实体。意识是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包括对客体、直接经验、意识过程本身的觉知〔二〕意识水平1无意识:个体对某些生理、心理活动和行为不能觉知的意识状态2下意识:人在不注意或略微注意的情形下的觉知状态3潜意识:蕴含在意识层面之下的观念、欲望、想法、恐惧等被控制和压抑而使个体在当时不觉知的意识状况。无意识1定义: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的心理活动和过程。2常见的无意识现象〔1〕无意识行为〔2〕对刺激的无意识〔3〕盲视二意识状态1定义:人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意识所呈现的特征2分类:正常的意识状态、异常的意识状态正常的意识状态1定义:人脑没有发生任何病变,也没有受到任何药物等非正常刺激影响下的意识状态2表现形式〔1〕睡眠与梦〔2〕催眠〔3〕白日梦与梦想3生物节律的周期性与意识状态的变化〔一〕睡眠与梦1脑电波波:当大脑处于清醒、安静和休息状态时,出现波。波波幅稍大,频率较低,每秒8-13个周期。波:当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时,出现波。波波幅较低,频率较高,每秒14-30个周期。2睡眠的周期第一阶段:脑电波是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约持续10分钟。第二阶段:偶尔出现“睡眠锭”的脑电波。约20分钟。第三阶段:“睡眠锭”脑电波。约持续40分钟。第四阶段:⊿波〔深度睡眠〕。3睡眠不同状态下的脑电特征〔1〕清醒和警觉状态:β波〔2〕安静和休息状态:α波〔3〕睡眠状态:波从清醒到睡眠脑电变化规律:从高频低幅向低频高幅过渡4睡眠的状态慢波睡眠:第三、四阶段通常被叫做慢波睡眠〔SWS〕,几乎所有人的睡眠都会经历这四个阶段,否那么的话,就预示着身体或心理功能的失调。快波睡眠:上述四个阶段大约持续1小时到90分钟,之后进入此阶段,⊿波消失,出现高频、低幅的脑电波,与个体清醒状态的脑电活动很相似,睡眠者的眼球开始快速上下左右移动,且常伴随着梦境。身体状态如清醒状态或恐惧时的反响,肌肉松软,呼吸急促,血压不规那么。4睡眠障碍失眠症突发性睡眠症睡眠窒息5睡眠的功能〔1〕休息理论:使工作了一天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休整和恢复。〔2〕生态学理论:与生物进化有关的生态学理论解释。睡眠可以使动物防止消耗能量,和在一天中不适应的一段时间内防止受到伤害。6梦〔1〕精神分析的观点: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过程的最可靠的途径。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这些冲动和愿望在清醒状态下不被社会伦理道德所接受,受到压抑和控制,而在睡眠状态下,意识的警惕性放松,这些冲动和愿望就会在梦中表现出来。〔2〕认知的观点: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储存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稳固等,这些活动一局部会进入意识,成为梦境。梦的功能就是将个体的知觉和行为经验重新编码和整合,使之成为可用的知识。〔二〕催眠1什么是催眠催眠是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催眠状态下,个体的思维、言语和活动在催眠师的指示下进行,个体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催眠时,脑电记录与清醒状态时一样。2什么样的人易受催眠〔1〕常做白日梦〔2〕想象力丰富〔3〕容易沉浸于眼前或想象的场景〔4〕依赖性强,经常寻求他人的指导〔5〕对催眠的作用深信不疑〔6〕有经验别离的经历,体验过记忆和自我的各局部的别离。3对催眠的解释〔1〕角色扮演的观点:催眠反映了催眠师和被催眠者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被催眠者扮演着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被催眠的人,他要无条件的接受催眠师的指挥。〔2〕意识功能别离的观点:人的意识有两种根本功能:执行和监督,一般情况下,这两种功能连在一起,但催眠时,可以使这两种根本的功能别离,执行功能正常,但监督功能不起作用。〔3〕催眠弱化了意识对行为的监控4催眠的功用*心理治疗方面:改变错误的认知方式和内容*医学方面:控制疼痛、抚慰剂效应*犯罪侦破方面:测谎仪的应用等*运发动训练方面:自我诱导、心像训练〔三〕白日梦与梦想1定义:是意识的自发漂移,通常表现为漫无目的的遐想。白日梦程度严重,就成了梦想。2白日梦和梦想的内容:e.g.成功和失败;攻击和敌意;性梦想或浪漫奇遇;内疚等。3功能:有助于为即将来到的事情作好方案,运发动的心像训练,军人的心理准备,有助于疏通心理障碍三意识的内容〔一〕意识的内容1对内外刺激的觉知2对觉知的反映3自我觉知〔selfawareness〕〔二〕研究方法1出声思维报告法〔think-aloudprotocols〕2经验抽样法〔experience-samplingmethod〕四意识的功能1帮助生存〔1〕对所觉察和注意的资源进行限制,从而减少刺激的输入〔2〕选择储存〔3〕方案、执行、控制2对现实的个人和文化的建构第二节注意一注意概述〔一〕定义: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二〕特点:1指向性:在某个瞬间,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外一些对象。2集中性:在某个方向上的活动的强度和紧张度。〔三〕功能:1选择2保持3调节4监督〔四〕外部表现〔1〕适应性动作的出现〔2〕无关动作的停止〔3〕呼吸轻微而缓慢视觉注意眼睛运动形式:注视跳动追随运动〔五〕分类1不随意注意〔1〕定义: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2〕影响因素①刺激本身的属性:刺激的新异性,刺激的相对强度,刺激的运动变化②人本身的状态:需要、期待、情感、兴趣和过去经历。这些因素称为刺激的意义性。例如双耳分听实验。2随意注意〔1〕定义: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随意注意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注意形式。只有人才具有随意注意。〔2〕影响因素①注意的目的和任务②兴趣特点、间接兴趣③活动的组织性〔生活和工作习惯,记笔记〕④过去的经验⑤人格特征3随意后注意〔1〕定义: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在随意注意的根底上开展起来的。〔五〕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稳定性〔1〕定义〔sustainedattention〕::对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2〕影响因素对象本身的特点活动的目的任务人的主观状态〔3〕注意动摇〔案例:方框图〕:注意在短时间内起伏波动的现象,平均8-12秒2注意的广度1定义〔spanofattention〕:也叫注意的范围,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把握的对象的数量。2影响因素〔1〕知觉对象的特〔2〕知觉者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3注意的分配〔1〕定义:个体在同一时间内,对两种和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的现象。注意的分配是完成复杂工作的重要条件。〔2〕影响因素①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熟练或自动化程度②活动的性质:注意分配在技能上比拟容易,分配在智力活动上比拟困难〔3〕研究方法:双作业操作4注意的转移1定义: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2影响因素〔1〕原来活动吸引注意的强度〔2〕新事物的性质与意义〔3〕事先是否具有转移注意的信号二注意和意识的关系1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是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是心理内容或体验。2注意和意识密不可分。处于注意状态时,意识水平较高,意识内容比拟清晰。注意指向的内容一般处于意识的活动中心。注意可能是有意识的过程,也可能是无意识的过程。三注意的理论〔一〕注意的选择功能:关注注意选择作用的实质,选择发生在信息加工的哪个阶段。1过滤器理论1958年,英国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Broadbent〕提出:注意是一个瓶颈或过滤器,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这一过滤机制。只有一局部信息可以通过这一机制,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其它信息那么被完全阻断在外。选择是“全或无”的过滤,选择发生在知觉分析2衰减器理论1964年,心理学家特瑞斯曼〔Treisman〕提出:与过滤器理论不同,当信息经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丧失。选择是衰减,与刺激的激活阈限有关,选择发生在知觉分析之前3后期选择理论由多伊奇〔Deutsch〕等人于1963年提出,输入的信息在进入过滤器或衰减器之前已经受到了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选择依赖于记忆,有很大的主动性,因此选择是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响阶段。4多阶段选择理论由约翰逊〔Johnson〕等人1978年提出,选择过程在不同的加工阶段都有可能发生。这一理论有两个主要的假设:〔1〕在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要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2〕选择发生的阶段依赖于当前的任务要求。〔二〕注意与认知资源分配1认知资源理论认知资源理论从另外一个角度,即把注意看作是一组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认知能力。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对刺激的识别需要认知资源,刺激越复杂,占用的认知资源就越多,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新的刺激就得不到加工,因此就未被注意。刺激本身不自动占有资源,而是由内部机制分配。影响资源分配机制的因素:唤起水平、刺激性质、当前意向。2双加工理论在认知资源理论的根底上,将认知加工分为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前者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进行加工的,一旦形成很难改变。意识控制的加工经过大量练习,可以转化为自动化加工。后者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双加工理论可以解释人们能够同时做好几件事的。第四章记忆〔memory〕第一节记忆概述一记忆的界定1定义:过去经验过的事件在头脑中的反映。2记忆的环节: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1〕识记:指个体识别与记住事物的过程〔2〕保持:指已识记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稳固过程〔3〕回忆或再认:在不同条件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回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能把它们在人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再认: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把它们加以确认是已识记过的事物的过程回忆:1定义: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们的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2回忆的策略和条件:〔1〕联想是回忆的根底。接近律、相似律、比照律、因果律。〔2〕定势和兴趣直接影响回忆的方向和效果。〔3〕双重提取。寻找关键支点是回忆的重要策略。回忆过程中,借助表象和词语的双重线索,可以提高回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4〕暗示回忆和再认有助于信息的提取。〔5〕与干扰作斗争。"舌尖现象"〔tipoftongue〕。再认:1定义: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2影响因素〔1〕材料的性质和数量。相似的材料,再认时容易发生混淆。材料的数量对再认也有影响。〔2〕时间间隔。间隔越长效果越差。〔3〕思维活动的积极性。〔4〕个体的期待。〔5〕个性特征。二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1记忆机能定位观:在大脑中存在着视觉记忆的中枢、听觉记忆的中枢、语言记忆的中枢和运动记忆的中枢2记忆机能整体观:记忆在大脑中是整体活动3突触生长观:当刺激持续作用就会使神经元的突触发生变化4记忆分子观:记忆经验由脱氧核糖核酸(DNA)借助核糖核酸(RNA)来传递遗传信息三记忆的加工过程〔1〕编码〔encoding〕: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在整个记忆系统中,编码有不同的层次或水平,而且是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的。〔2〕存储〔storage〕: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3〕提取〔retrieval〕:指从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四记忆的分类〔一〕情景记忆Vs语义记忆情景记忆〔episodicmemory〕: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语义记忆〔semanticmemory〕: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它表现在单词、符号、公式、规那么、概念这样的形式中。〔二〕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感觉记忆〔sensorymemory〕: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1〕进入感觉记忆中的信息完全依据它所具有的物理特征编码,并以感知的顺序被登记,具有鲜明的形象性〔2〕进入感觉记忆的信息保持时间很短暂。图像记忆保持的时间约1秒左右,声像记忆虽超过1秒,但不长于4秒〔3〕感觉记忆的记忆容量由感受器的解剖生理特点所决定短时记忆〔short-termmemory〕: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容量为7±2个组块〔chunking〕。〔1〕信息的保持时间:在无复述的情况下一般只有5~20秒,最长也不超过1分钟〔2〕容量有限。人类记忆广度为7±2,即5—9个组块,其平均数为7。组块:短时记忆的单位,是加工处理信息材料的意义单元。它将假设干单位联合成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信息加工的记忆单元。长时记忆〔long-termmemory〕: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存下来。它的保存时间长,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1〕信息保持时间长久,它能够按时、日、月、年乃至终身〔2〕容量无限〔三〕外显记忆Vs内隐记忆〔1〕定义:外显记忆〔explicitmemory〕:指个体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相关经验用以完成当前面临的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这种记忆是个体有意识回忆的,因此又被称为意识控制的记忆。内隐记忆〔implicitmemory〕: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所从事任务产生的无意识影响。由于这种记忆对行为的影响是自动发生的,是个体无法意识到的,因此又被称为自动的无意识记忆2关系〔1〕加工深度:内隐不受加工深度因素影响〔2〕保持时间:内隐保持时间较长〔3〕记忆负荷量的变化产生的影响不同:内隐不受影响〔4〕呈现方式:内隐受到严重影响〔5〕干扰因素:内隐很少受到影响〔四〕陈述性记忆Vs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declarativememory〕:指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程序性记忆〔proceduralmemory〕: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四记忆的作用1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条件2个体心理开展的重要条件3形成主观世界的重要条件五记忆的测量(一)回忆法:保持量=正确回忆的工程量/原来学习的工程量100%(二)再认法:保持量=〔认对数-认错数〕/呈现材料的总数100%〔三〕节省法:保持量=〔初学时间或次数-再学时间或次数〕/初学时间或次数100%〔四〕重建法:在记忆测量中,要求被试再现学习过的刺激次序。第二节记忆系统记忆是一个结构性的信息加工系统。所谓结构性是指记忆在内容、特征和组织上有明显的差异。记忆结构由3个不同的子系统构成: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一感觉记忆系统〔一〕编码1编码形式:刺激物的物理特征。2编码方式:〔1〕视觉编码〔2〕听觉编码〔二〕存储1存储方式:视像〔icon〕、回声〔echo〕。2存储特点〔1〕视像记忆保持的时间相当短,超过250毫秒,遗忘就开始了,保持的容量在5-9个字母之间。〔2〕回声记忆的的保持时间要比图象记忆长,可以到达4秒之久,容量要比视像记忆小,平均只有5个左右。二短时记忆系统〔一〕编码1编码方式:〔1〕语音听觉编码:e.g听觉混淆语音听觉编码实验实验任务:依次呈现B、C、P、T、V、F等辅音字母,要求被试严格按顺序进行回忆。实验条件:发音相似〔B和V〕、形状相似〔E和F〕实验结果:在视觉呈现条件下,发音相似字母容易发生混淆,而形状相似字母之间很少发生混淆。〔2〕视觉编码视觉编码实验实验任务:让被试判别两个字母是否是同一个字母。实验条件:〔1〕字母特征:同形同音〔AA〕,同音异形〔Aa〕〔2〕呈现方式:同时呈现、继时呈现。两个字母的关系分两种,一种是两个字母的音和形都一样称为同形关系;另一种是两个字母的音一样,而形不一样称为同音关系。实验结果:当两个字母同时呈现时,同形关系的字母反响更快;继时呈现时,同形关系和同音关系的反响时没有差异。2影响因素〔1〕觉醒状态〔2〕组块〔3〕加工深度〔二〕存储1方式:复述〔rehearsal〕:复述是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有效方法,它可以防止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受到无关刺激的干扰而发生遗忘。2分类:〔1〕机械复述:即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不断地简单重复;〔2〕精细复述: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分析,使之与已有的经验建立起联系。研究方法Brown-Peterson法〔在呈现刺激和回忆之间插进干扰作业〕实验〔等〕〔1〕实验任务:记住以听觉形式呈现的三个字母,为了阻止被试进行复述,呈现字母之后马上让被试对一个数字进行连减3的计算,直到主试发出信号再回忆刚刚呈现的三个字母。〔2〕实验结果:当时间间隔为3秒时,回忆正确率为80%,当时间间隔延长到6秒时,正确率迅速下降到55%,而延长到18秒时,正确率就只有10%了。〔3〕结论:短时记忆存储的时间很短,如得不到复述将会迅速遗忘。〔三〕提取:e.gSternberg的实验〔1966,1969〕1平行扫描:同时对短时记忆中保存的所有工程进行提取。2系列扫描:逐项依次地提取〔1〕自动停止的系列扫描:对工程逐个进行的提取,一旦找到目标工程就停止查找。〔2〕完全的系列扫描:是对全部工程进行完全的提取,然后再作出判断。Sternberg的短时记忆研究实验指标:反响时实验方法:相加因素法实验程序:〔1〕储存期:呈现记忆集合〔memoryset〕;被试将该记忆集合纳入短时记忆〔2〕检索期:呈现检验数字,被试作出反响〔有/无〕三长时记忆系统〔一〕编码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编码方式是以意义编码为主。意义编码有两种形式:语义编码、表象编码。它们被称为信息的双重编码。〔1〕表象编码:事物不在眼前时,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主要是加工处理非言语对象和某事件的知觉信息〔2〕语义编码:按言语发生的顺序以系统方式来表征信息,包括言语听觉和言语运动两方面的信息。〔二〕信息存储的动态变化1量的变化:存储信息的数量随时间的迁移而逐渐下降。e.g.记忆恢复〔P.B.Ballard,1913〕。2质的变化:〔1〕内容简略和概括,不重要的细节将逐渐趋于消失〔2〕内容变得更加完整、合理和有意义;〔3〕内容变得更加具体,或者更为夸张和突出。记忆恢复1定义::指学习某种材料后间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实验:Ballard,19132影响因素〔1〕年龄〔2〕学习程度〔三〕信息存储的条件和方法1组织有效的复习2利用外部记忆手段3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四〕信息提取:再认和回忆1再认〔1〕对原有事物或材料识记的稳固程度〔2〕当前呈现的事物或材料同过去识记过的事物或材料相类似的程度2回忆〔1〕联想是回忆的根底:接近、相似、比照、因果、隶属联想: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活动。〔2〕定势和兴趣直接影响回忆的方向和效果。〔3〕线索提示〔4〕暗示第三节记忆品质和遗忘一记忆品质1敏捷性2持久性3准确性4准备性二遗忘1定义: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2分类〔1〕不完全遗忘:能再认不能回忆〔2〕完全遗忘: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3〕临时性遗忘:一时不能再认或回忆〔4〕永久性遗忘:永久不能再认或回忆3遗忘的过程4遗忘的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不是匀速进行的,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刚学过以后在短时间内的遗忘比拟快,量也比拟多。随着时间的消逝,遗忘逐渐缓慢下来,到了一定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5遗忘的影响因素〔1〕时间〔2〕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3〕学习的程度〔4〕识记者的态度〔5〕识记材料的数量与性质6遗忘的原因〔1〕记忆痕迹衰退:强调生理活动过程对记忆痕迹的影响。认为遗忘是因为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衰退以至消失。这种说法接近于常识,容易为人们接受,因为某些物理的、化学的痕迹有随时间而衰退甚至消失的现象。〔2〕干扰抑制说:遗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它刺激干扰的结果。一旦排除了这些干扰,记忆就可以恢复。干扰抑制分为两类: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干扰抑制理论与记忆衰退理论的不同点在于记忆痕迹并没有从头脑中不消失,只是由于相互抑制而造成了遗忘。前摄抑制:先学习与记忆的材料对后继学习与记忆材料的干扰倒摄抑制:后学习与记忆的材料对先前学习与记忆材料的保持与回忆的干扰〔3〕动机性遗忘说:动机性遗忘说又称为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某种动机的压抑所致。〔4〕线索依赖性遗忘:遗忘不是由于痕迹的消退,而是因为检索线索困难所致。即,信息仍存储在记忆系统里,但一时不能被提取出来。三记忆的策略结果反响背诵〔recitation〕重复选择组织整体学习和局部学习相结合系列位置效应记忆线索〔memorycue〕过度学习〔overlearning〕保证睡眠复习第五章思维和想象第一节思维一思维界定1定义: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2特征〔1〕概括性:在感性材料的根底上,抽取一类事物共同特征和规律。〔2〕间接性:人借助于一定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超越感知觉的局限,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二思维与感知觉的关系1联系: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2区别:①反映的内容:感觉和知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整体特征、外表现象及外部联系,而思维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与特征和内部联系②反映的形式:感觉和知觉属于感性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外部特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