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甘肃省酒泉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年甘肃省酒泉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年甘肃省酒泉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年甘肃省酒泉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年甘肃省酒泉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甘肃省酒泉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学校开展“寻美甘肃”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丝路古道1.(6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问题。文明肇始江河。以4大内陆河水系、19条主要内陆河串起的河西走廊,①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演进中贡献独特。2600多公里汉、明长城wānyán向前,护卫东西交往;5处世界文化遗产、53处石窟xīngluóqíbù蓄的文明之光;寓意武功军威、张国臂掖、有泉若酒、盛大辉煌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古城,历经两千多年仍活色生香,再现人间万象……丝绸古道两千里,文明交汇五千年。进入新时代,河西走廊循古而来,一幅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千里文化长卷正徐徐展开。走进莫高窟,从犍陀罗雕塑,到壁画上古印度秣菟罗风格的衣饰、帕提亚式的射箭图、波斯联珠纹样,令人不禁()惊叹敦煌艺术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从敦煌出发一路向东,依次可到酒泉、张掖、武威等古城。每一座城市都是历史遗迹众多,文化底蕴厚重。走进形形色色的综合性博物馆、专题性博物馆,②丰富的文物藏品和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立体再现了一条经济上繁荣昌盛的丝绸古道、一个文化上多姿多彩的河西走廊:展陈的古代文献中,不仅有汉简、汉文典籍,还有古藏文、回鹘文、于阗文、粟特文、梵文、西夏文文献,不仅有出自中原地区的丝绸,还有印度的香料、波斯的织锦、罗马的玻璃器皿等;展示的雕塑、砖画中,不仅有中原人(节选自“中国甘肃网”2024年01月24日)(1)根据拼音写汉字。①wānyán②xīngluóqíbù(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①并蓄②不禁(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画线句①中“在”“演进”“独特”的词性分别是介词、动词、形容词。B.“徐徐展开”“历史遗迹”“古代文献”三个短语的类型不相同。C.语段括号里应该填入的标点符号是冒号。D.画线句②的谓语动词是“再现”。书法驿站2.(4分)书法艺术是甘肃文化遗产的一大亮点。欣赏草圣张芝的书法作品,完成问题。(1)下列对张芝《冠军贴》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用笔淋漓酣畅,使转法度严谨,表现了书家良好的控笔能力。B.点画起止分明,收放有度。点画处的“实”与牵丝的“虚”相得益彰。C.结构简省,笔画连绵,书写迅捷,都令人叫绝。D.笔画严整规范,线条平直自然,结构匀称方正(2)喜欢书法的小宇拟出了上联,现邀请你补写下联。上联:妙笔生花字字珠联璧合下联:红色圣地3.(3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创造的,,。甘肃是一片红色热土,红色文化厚重,红色资源富集。多措并举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甘肃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对于助推甘肃经济社会高质量进展意义重大。,,红一、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都在陇原大地留下了战斗的足迹。光辉的历史印证甘肃是一片红色土地,拥有形式多样的红色资源、内涵丰富的红色文化。(1)把下面的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蕴含着丰富红色资源与厚重文化内涵的先进文化形态②是我们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③是党中央最终确定红军长征落脚点的战略决策地和结束长征、实现革命力量大团结的会师地④甘肃是红军长征队伍到达最全、活动时间较长、行经地域较广的省份A.④③①②B.③④②①C.②①④③D.①②④③(2)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4.(2分)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作为初中生的我该如何传承这红色基因呢?我来到了甘肃革命基地寻找答案。当我来到南梁革命纪念馆时,共产党人曾储存的星星之火,照亮了我的内心;当我来到腊子口英命胜迹时,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扎根进我的生命里;。我想,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已经跋涉在传承红色基因的道路上了。诗词乐园5.(10分)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空缺的部分。①“,”,在秦州的三个月是杜甫人生不同寻常的三个月,他虽然依旧清贫,又暂时摆脱了俗事杂务的纠缠。只是想到战事阻隔,兄弟离散(《月夜忆舍弟》)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是杜牧由宣州经江宁往扬州途中邂逅的如诗如画的江南春光;“,”,这是范仲淹在知庆州时描写的北雁南飞的塞下秋景。(《渔家傲•秋思》)③“,。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他的边塞诗里根植着边关将士们顽强不屈保卫家国的精神!(《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④“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这是李白《关山月》中描写的陇上边塞风光;“,”,这是李白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宣言,对理想执着追求的信念。(《行路难》)⑤王维奉命赴西北边塞慰问,途经居延(今甘肃张掖),在茫茫大漠看到了“,”的雄阔之景。(《使至塞上》)二、阅读(45分)6.(1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怀想一座花园杜永道①常想起半个多世纪前那座如梦如幻的花园。②一排高大的针叶松围成正方形,象征大地,其内开阔的圆形绿地喻示天穹,大地承天”。草地中央圆圆的水池喻指太阳。由池沼向外延伸的四条彩色石子路表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最有趣的是,花园四角各有一片花丛,夏芍药,秋菊,昭示着四季轮回。③每在花园散步,不免触景生情,感慨宇宙之大、时光流逝之迅疾④清晨上学,常在花园里遇见著名文学家、教育家、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叶圣陶先生。20世纪50年代至今,我国亿万儿童发蒙,神态安详,拎着咖啡色公文包,向办公室踱去。有时会遇见作家、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吴伯箫,他背着手,神情专注,仿佛总在思考着什么。先生描写延安大生产运动的名篇《记一辆纺车》我一直喜欢读⑤花园东侧有栋两层的方形灰楼,形制与位于东四北的段祺瑞执政府办公楼旧址酷似,是当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驻地。在这栋小楼里,1958年诞生了《汉语拼音方案》,二者对中国人民的文化生活和基础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那时,我瞧见在花园草坪的长椅上,有人在悠闲地读拼音报;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岭让路,大步跨过,豪气干云。⑥我家在花园西南方向的四合院。院中东、西各有一棵名贵的西府海棠。春夏之际,两树红花盛开,似绚烂晚霞。《红楼梦》里贾宝玉的怡红院,蔡元培、叶籁士、周有光等,曾先后居于此。⑦花园北墙外是三眼井胡同。20世纪20年代,父亲在北大听课时住这儿,睡大通铺,李大钊慷慨陈词,感染力极强⑧相传,花园所在院落系乾隆第四个女儿的“公主府”,清末为京师大学堂,屋角还摆放着一堆做实验用的各式玻璃瓶。⑨半个多世纪倏忽而逝,花园早已不复存在,但我仍清晰地记得三开间王府式大门内那对硕大而精美的石狮,花园北侧宏大的殿堂门口悬挂的“大讲堂”蓝色牌匾及殿内的阶梯教室……⑩当年,每天上午十点整,一位师傅用力拉动绳子,催促各单位干部出来做工间操,当当的钟声总是在花园里久久回荡。⑪每每怀想花园,那洪亮悠长的钟声仿佛依旧在耳畔。⑫如今,花园所在的区域分属几个单位,新建筑林立⑬我想把那个花园的美告诉左近工作、居住的人们,告诉年青一代,告诉园林艺术家⑭花园位于从前的景山东街,现在叫沙滩后街。(摘自《光明日报》2023年3月31日)(1)作者为何怀想那座花园?(2)跟一般写花园的作品相比,本文的选材有何独特之处?(3)第⑨段和第⑬段在行文上有什么特点?(4)本文题目、开头、结尾各有什么特点?7.(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全民阅读“走实走深”潘玉毅①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已连续11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足见国家对文化建设和阅读推广的重视。②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不仅关乎个人成长,更事关国家民族的未来。11年间,到“大力推动全民阅读”“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再到今年的“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意义深远。③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读书的传统。翻阅中国浩瀚如海的典籍,可发现围绕“阅读”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诸如师旷劝学、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2500多年前,告诉他“不学诗(《诗经》),无以言”“不学礼(《礼记》),至今还警示着我们,读书这颗“种子”无论对个人还是国家和民族来说都不可断绝。④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阅读已从古代“读书人”的事情,不分职业、性别、年龄。全民阅读最可贵的地方,在于“全民”的价值导向,不断“走实走深”,让更多民众从阅读中受益⑤近年来,中国逐步建立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需求的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资源和服务,想读的时候都可:以找得到地方。各地纷纷通过加强图书馆、书店、城市书房、农家书屋等阅读设施建设,创新服务手段,建成了覆盖村(社区)、企业、市场主体等载体多元、形态丰富的阅读设施体系⑥深化全民阅读活动,不仅要关注阅读的数量,更要关注阅读的质量。要从原来的泛泛而读、打发时间的消遣,主动选择那些有益身心健康、能够启迪智慧、提升学识素养的高质量的阅读内容,让阅读成为一个个知识的课堂、一场场心灵的旅行、一次次智慧的碰撞。这些年,让人们更好地感受阅读的魅力与力量,由内而外激发人们对阅读的兴趣,甚至与衣食住行一样,成为每个人的日常。⑦从倡导全民阅读到深化全面阅读的跨越,是对精神世界丰盈的向往与追求的一种折射。发展讲究可持续,阅读也如是。如何保持阅读的“全民性”,让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丰饶,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阅读中找到人生方向、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在阅读中提升自我修养,全社会“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将愈发浓厚。(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03月18日)(1)作者的观点是什么?(2)第⑥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3)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这则材料作为论据,放在原文中哪个段落最合适【链接材料】自幼博览群书的苏轼,以“读书万卷始通神”“腹有诗书气自华”等千古名句,点燃一代代中国人的阅读热情。(4)全民阅读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新风尚。请你选取一本部编初中语文教材必读名著推荐给大家,100字左右。8.(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子欲居九夷①。或曰:“陋②,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篇第九》)[注释]①九夷:即淮夷,其北境与齐、鲁接壤。②陋:僻陋、鄙陋,僻远而少文。(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无案牍之劳形②或曰:“陋,如之何?”(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②君子居之,何陋之有?(3)回答下列问题。①结合《陋室铭》全文思考,作者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②【甲】【乙】两文各表达了怎样的主题?9.(4分)阅读下面三首诗,完成问题。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为陶养文化品格,唤醒诗意灵魂,学校拟于暑假举办主题为“江山留胜迹,现面向全校师生进行研学路线提案征集。请以上面三首登临诗为素材,写出你的提案(提示:三首诗分别代表北京、山东泰安、浙江绍兴三条研学路线)10.(3分)《简•爱》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这本书告诉人们,一个小人物,只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勇往直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请根据小说情节,完成下列表格。主人公生活的地点跟主人公相关的主要情节主人公主要收获里德舅舅家②享受到读书的快乐洛伍德孤儿院继续受到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接受谭波尔小姐的教导,简•爱毕业后留校任教两年。③①当家庭教师,教一个不到十岁的女孩阿黛尔,与罗切斯特产生了爱情,简•爱出走,历经曲折收获了与罗切斯特的爱情11.(3分)彤彤认真阅读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收获很多,她想在“世界读书日”这天向同学们推荐这本书,写一段50字左右的推荐词。三、作文(50分)12.(10分)请以“我地一绝”为副标题,自拟主标题写一篇小作文,介绍家乡的一处风景名胜或传统小吃。120字左右。13.(40分)作文。题目:难忘那次班会课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套作,卷面整洁;④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请用XX代替。⑤完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14.作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每天的反省给了你怎样的启迪?请以“反省”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套作,卷面整洁;④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请用XX代替。⑤完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2024年甘肃省酒泉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25分)学校开展“寻美甘肃”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丝路古道1.【分析】(1)本题考查字形。“wānyán”写作“蜿蜒”,“xīngluóqíbù”写作“星罗棋布”。(2)本题考查字音。“并蓄”读作bìngxù,“不禁”读作bùjīn。(3)本题考查基础知识。ACD.正确。B.有误,“徐徐展开”“历史遗迹”“古代文献”三个短语都是偏正结构。故选:B。【解答】答案:(1)①蜿蜒②星罗棋布(2)①xù②jīn(3)B【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书法驿站2.【分析】(1)本题考查书法作品的赏析。根据题干可知,张芝《冠军贴》为草书。ABC.正确;D.有误,“笔画严整规范,线条平直自然,结构匀称方正,运笔流畅有度”是楷书的特点。故选:D。(2)本题考查补写对联。根据对联常识,对联的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结合书法艺术,可用“翰墨飘香”与“妙笔生花”相对,“人人”与“字字”相对,“博古通今”与“珠联璧合”相对。故下联可补写为:翰墨飘香人人博古通今。【解答】答案:(1)D(2)示例:翰墨飘香人人博古通今【点评】对联常识:1.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2.上联的末一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3.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4.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平:平声字;仄,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5.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红色圣地3.【分析】(1)本题考查语序的排列。仔细阅读待排句可知,①句是对第一段“红色文化”的阐释,②句承接①句将“红色文化”升华为“精神力量”;③④句是对第二段“甘肃红色资源”的解读,能作为开头句的肯定是主语为“甘肃”的④句,③句承接④句。故选:D。(2)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画横线的句子中“经济社会”与“进展”搭配不当,应该将“进展”改为“发展”。【解答】答案:(1)D(2)将“进展”改为“发展”。【点评】病句辨析类答题技巧:①读一遍句子,通过语感感受一下是否通畅,如果不,那就可能意味着这个句子是病句。②看主干,缩句。看句子主干有无问题,主谓宾是否都有,是否搭配不当。③看语序,尤其是形容词的顺序问题。④看搭配,比如说可以“提高能力”,却不能“养成能力”;可以“提高水平”,却不能“培养水平”。⑤有关联词的复句,主语相同,关联词置于主语后;主语不同的句子,关联词置于主语前。4.【分析】本题考查仿写。根据前文,用“当我……,……”这样的句式来写即可。【解答】答案:示例:当我来到台儿庄战役遗址时,革命先辈舍生忘死的战斗精神。【点评】仿写的基本要求:1.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内容协调一致,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仿句和被仿句的内容要有内在的联系,要能够互相搭配,互相衔接;二是仿句与被仿句的内容和精神实质(感情色彩、正反对立关系、哲理性和启迪性等)要一致。一定要结合被仿句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前后呼应是指如果被仿句前面的句子与后面的句子在语意上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对应的关系,那么仿句也要在语意上体现这种相互联系、相互对应的关系。2.句式要统一。指仿句与被仿句的结构要一致。3.修辞要相同。指仿句和被仿句所用的修辞手法要完全相同。4.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诗词乐园5.【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①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②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注意“雁”的书写)③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⑤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二、阅读(45分)6.【分析】作者在行文中根据文章的内容引用了相关的诗文和名著中的描写,使文章洋溢着浓浓的书香味,表达了作者对那个花园的深切怀想。【解答】(1)本题考查提炼信息。根据第⑫段中的“人们早已不知这儿曾经是花草繁茂、水波涟漪的美苑,像个公园。根据第④段中的“清晨上学,常在花园里遇见著名文学家、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叶圣陶先生”“有时会遇见作家。根据第⑤段中的“花园东侧有栋两层的方形灰楼,形制与位于东四北的段祺瑞执政府办公楼旧址酷似。在这栋小楼里,1958年诞生了《汉语拼音方案》。根据第⑧段中的“相传,花园所在院落系乾隆第四个女儿的‘公主府’,民国以后是北京大学”可得:花园有深厚的历史积淀。(2)本题考查赏析选材。根据第④段中的“清晨上学,常在花园里遇见著名文学家、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叶圣陶先生,我国亿万儿童发蒙,作者在回忆自己经常会遇见叶圣陶时。根据“有时会遇见作家,他背着手,神情专注。先生描写延安大生产运动的名篇《记一辆纺车》我一直喜欢读,作者在回忆会遇到吴伯萧时。根据第⑤段中的“一次,有人在悠闲地读拼音报;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龙王,我来了”可知。根据第⑥段中的“《红楼梦》里贾宝玉的怡红院,作者在回忆自己家院子里的海棠树时。由此可知,使文章洋溢着浓浓的书香味。(3)本题考查行文特点。根据第⑨段中的“但我仍清晰地记得三开间王府式大门内那对硕大而精美的石狮,雨后水池中高挺的荷叶上那骨碌碌滚动的晶莹水珠,第⑬段中的“告诉左近工作,告诉年青一代,告诉研究北京历史的学者……也告诉我的孙子”可知,增强了语势,增强了文章的抒情色彩。(4)本题考查语段赏析。题目中的“怀想”点明了文章主旨,表现了作者对那座花园深切的想念之情,继题目之后进一步表现了自己对那座花园的怀想,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现在叫沙滩后街”交代花园的位置及现在的名称像在是揭晓谜底。答案:(1)花园很美,像个公园;花园旁的建筑里诞生过对中国人民文化生活和基础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两个《方案》。(2)本文洋溢着浓浓的书香味,这源于作者在行文时能根据文章内容自然引用相关诗文,比如叶老,农民诗《我来了》。(3)都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抒情色彩。(4)题目“怀想一座花园”揭示了文章主旨;开篇点题;结尾交代花园的位置及现在的名称。【点评】“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7.【分析】本文是一篇议论文,开篇由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已连续11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足见国家对文化建设和阅读推广的重视引出论题,接着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证明了“全民阅读走实走深”这一观点。最后,总结全文,突出论点。【解答】(1)本题考查论点提炼。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常出现在题目。本文的题目直接亮明了作者观点。(2)本题考查论证方法。本段中的“要从原来的泛泛而读,引导人们甄别精华与糟粕、能够启迪智慧,让阅读成为一个个知识的课堂、一次次智慧的碰撞”属于讲道理。“这些年、符合年轻人习惯的阅读推广活动”列举了近年阅读推广活动的例子。联系本段中的“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更要关注阅读的质量”可知。根据“助推阅读成为‘悦读’,成为每个人的日常”可知,成为每个人的日常。(3)本题考查论据补充。根据材料中的“自幼博览群书的苏轼”可知,列举了中国知名古人苏轼读书的事例,这一实例可以证明本段中的“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读书的传统”的观点。(4)本题考查名著推荐。开放类试题。示例:我推荐《傅雷家书》、傅敏的家信摘编,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他们苦心孤诣,教育他们先做人,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答案:(1)全民阅读“走实走深”。(2)第⑥段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强调了关注阅读质量的重要性并列举近年阅读推广活动的例子,成为每个人的日常。(3)这则链接材料应该放在第③段。因为链接材料列举了苏轼读书的事例。(4)示例:我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小说讲述了保尔经历许多挫折和磨难。小说中的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非常精细。让我们走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点评】理解文章内容必须能够认真阅读文本,对每一段落内容理解透彻,包括每段分论点,所用的论据、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论证思路。只有读懂、读透文本,熟练掌握议论文有关知识,才能准确解答问题。8.【分析】参考译文:【甲】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出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显得神异。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主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蔓延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读书人一般有功名)。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草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乙】孔子想居住到中原以外边远的地方。有人说:“物质条件太差了,怎么办呢?”孔子说:“有君子(品德高尚的人)住在这里,有什么简陋的呢?”【解答】(1)本题考查对重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①句意是: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劳:使……劳累。②句意是:有人说:“物质条件太差了,怎么办呢?”。(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①重点词:斯,指示代词,此,这,简陋的屋子;惟,只;馨,散布很远的香气。句意:这是简陋的屋舍。②重点词:君子,品德高尚的人;居;何陋。句意:有君子(品德高尚的人)住在这里?(3)①本题考查情节的作用。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作者列举诸葛庐。这里作者采用类比的手法,说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主人品德高尚、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②本题考查主旨把握。从【甲】文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可知,只有“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往来无白丁,阅金经,无案牍之劳形”可知,不为世俗的公文所累。【乙】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的意思是:孔子说:有君子(品德高尚的人)住在这里?据此可知,表达了品德高尚的人住在一个地方可以用道德感化它。答案:(1)①使……劳累。②有人。(2)①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主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②有君子(品德高尚的人)住在这里,有什么简陋的呢?(3)①作者采用类比的手法,以历史上两个知名人物的居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②【甲】文表达了作者高洁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达了品德高尚的人住在一个地方可以用道德感化它。【点评】文言文翻译“六字诀”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9.【分析】《登幽州台歌》:诗歌写登上幽州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时的哀叹。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诗的前三句粗笔勾勒,以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深邃、壮美的背景加以衬托。第四句饱蘸感情,凌空一笔,使诗人慷慨悲壮的自我形象站到了画面的主位上,画面顿时神韵飞动,光彩照人。从结构脉络上说,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望岳》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登飞来峰》: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解答】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登幽州台歌》写诗人登上幽州蓟北楼远望,并以“山河旧。语言奔放,虽然只有短短四句,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以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深邃。第四句饱蘸感情,使诗人慷慨悲壮的自我形象站到了画面的主位上,光彩照人,前两句是俯仰古今;第三句登楼眺望;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格外动人,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再到凝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登飞来峰》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诗的第一句,借写峰上古塔之高。诗的第二句,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据此分析。答案:示例一:我力荐北京线路。登上幽州台,天地永恒的宇宙之思!示例二:我力荐山东泰安线路。在那里会看到泰山的高大雄伟,体会杜甫当年极目仰望!示例三:我力荐浙江绍兴线路。去飞来峰,看旭日东升!译文:登幽州台歌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自己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望岳泰山呵?你既挺拔苍翠。造物者给你,你高峻的山峰。望层层云气升腾,看归鸟回旋入山。有朝一日,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登飞来峰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鸡鸣时分在这可以看到旭日升起,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点评】古典诗词曲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10.【分析】《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作品讲述一位从小便成为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小说引人入胜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歌颂了摆脱一切旧习俗和偏见的精神,成功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解答】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内容理解和概括。第一空:这一空填写的是简•爱后来生活的主要地点。在桑菲尔德庄园,与庄园的主人罗切斯特先生相遇并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也是她爱情和人生价值观得以确立的关键时刻。第二空:这一空描述的是简•爱在里德舅舅家的生活经历。在舅母家,尤其是表哥的虐待,被舅母关进了红房子,她因此大病一场,也塑造了她日后坚韧不拔的性格。第三空:这一空描述的是简•爱在洛伍德孤儿院的收获。在孤儿院,更重要的是结识了海伦•彭斯这位朋友、宽容。与海伦•彭斯的友情让简•爱学会了如何面对生活的困境。这段友情对简•爱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答案:①桑菲尔德庄园②在舅母家饱受欺凌,一次,简•爱被关进了红房子。③收获了与海伦•彭斯的友情【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体裁、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11.【分析】《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经典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地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解答】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答题关键点在于抓住题干中关键词“成书过程、主要人物任选其一”“50字左右”“推荐词”,要选则自己最有把握的,推荐方面要侧重于人物的主要事迹和精神、概括相关语句。同时不要忽略字数要求。答案:示例:埃德加•斯诺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它是一部畅销八十年的长征经典。【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要记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作品的主题,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三、作文(50分)12.【分析】本题考查微写作。审题可知,题目介绍家乡的一处风景名胜或传统小吃,也就是以自己家乡的一处风景名胜或一种传统小吃为说明对象,拟写一段说明性的片段。字数要求是一百二十字左右。写作时,应首先确定说明对象,然后围绕着说明对象的特征进行拟写。如介绍风景名胜可按空间顺序介绍这处名胜优美的自然风光。如介绍传统小吃,可按逻辑顺序介绍这种小吃的制作过程和营养价值等内容。示例:栲栳栳是我的家乡著名的传统小吃,堪称家乡的美食一绝。它是用莜面精工细作成的一种面食。栲栳是指用柳条编成,形状像斗的容器,也叫“笆斗”。“栲栳栳”因其形如“笆斗”而得名。筱面栲栳栳不仅外观好看,还有着吉祥的寓意。在雁北和吕梁山区,吃筱面栲栳栳有“牢靠”和睦”。每逢老人寿诞、小孩满月、亲友生日或逢节待客,多以此为餐。【解答】答案:示例:我地一绝我的家乡有一处风景名胜,其景色之美。翠云峰高耸入云,犹如一片巨大的翡翠镶嵌在大地之上,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水声潺潺。此外,每当春夏之交,争奇斗艳,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还是赏花观景,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点评】综合读写题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13.【分析】本题考查命题作文。审题立意:题目“难忘那次班会课”明确指出了写作的核心内容——一次班会课,且这次班会课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审题时要抓住“难忘”这个关键词,明确要展现的是这次班会课的特点和给自己带来的深刻印象。立意方面,应体现出班会课的特殊意义、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或者对自己认知的提升等方面。选材构思:在选材上,可以围绕班会课的主题、氛围、同学们的表现、老师的发言等方面进行回忆和筛选。选取最能体现班会课特点和自己感受深刻的片段作为重点描述对象。例如,可以选择一次关于团队合作的班会课,描述同学们在活动中的互动和合作,以及自己从中领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