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_第1页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_第2页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_第3页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_第4页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积累文言文词,品味语言情致;

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3、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1、文章论点及论证方法;

2、文章“义”的理解及其现实意义。

教材设计

本文说理较深,对初中学生来说,文字理解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基于此,学习课文

前,首先安排学生做好课前预习,疏通文意;其次,利用互联网查找作者的相关资料,并

设计课件;最后,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完成课文学习及拓展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作者情况介绍,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查找的资料来完成,教师选出具有代表性

的课件,向大家展示。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

派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

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

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

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辨认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

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

1、朗读。

1)在自由散读的基础上抽读(4名左右),抽读学生可任意选取文段朗读,其他学生

认真聆听,并作好点评准备。

2)朗读点评(由学生完成,教师点拨、引导即可)。

点评着重强调咬字、语气、节奏、断句等几个方面,注意突出演讲式朗读的特点。

3)全班根据以上朗读点评的要点,齐声朗读课文。

2、串译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相互交流预习成果,对于小组内共同出现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

课文翻译放在预习中完成,课堂上只解决学生难解的词、句。对于词语的解释,尽量

用成语积累的方法,做到古今沟通。例如:

欲(欲盖弥彰)兼(德才兼备)(风雨兼程)

患(后患无穷)丧(丧尽天良)

屑(不屑一顾)与(与人为善)

已(死而后已)舍生取义(出自课文)

3、熟悉课文,概括文意。

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自由朗读课文,并用最简洁的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学生概括不要强求统一,关键是要引导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一些警句进行思考。

参考答案: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作出正确的选择。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要求学生根据前面所学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积累的

有关议论文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1、课文的论点是什么?结合课后练习,思考你赞同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2、为了阐明观点,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找出来,大家交流。

3、课文导语说“文中孟子对于'义'的论说,对于今人仍不无启迪”,想想你从课文

中得到了哪些启迪,整理思路并与小组同学交流。

说明:以上问题采取小组内自主、合作的方式完成,小组内每个同学承担一道思考

题,思考结果交由小组讨论,组长记录讨论结果,并由中心发言人汇报讨论成果。

第一题的回答,不要强调答案的统一,注意要求学生做到有理有据,言之成理。

第二题论证方法,学生往往比较熟悉举例论证,至于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可能相对

生疏一些,教师不妨运用浅显易懂的例子,以帮助学生理解。

第三题的回答要强调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启迪不必局限在某一、二个方面,只要和课

文内容相关,都应该肯定。

四、自主质疑,探究学习

此环节主要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意识,要求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质疑问难,提出有

一定创新价值的问题,教师可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问题,由学生小组探讨,全班交流。

说明:这个环节,学生质疑提问应提前布置,由学生在课前完成,上课前提交问题即

可。另,学生的提问,教师也可给予一定的启发、点拨,注意问题的质量。

参考问题:

1、课文中“本心”指人的天性,那么从全文看,作者认为人应该具有怎样的天性呢?

按照你的理解,人的天性除课文所指外,还应该有哪些?不妨说说。

参考答案: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人的这四种“本

心”不必要求学生的回答完全一致,只要意思大致相同即可,也不必仅局限在这四种回答

里。

2、能否为课文补充一、二个现实材料•,以突出论点。

五、朗读背诵,积累巩固

课堂背诵,可采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完成。例如:运用幻灯,打出相应的译句,由学

生在课文中找出原文进行诵读,记忆;学生相互间提问背诵,教师抽查背诵等。

六、比较阅读,拓展学习

1、教师提供相关资料,学生回家查阅,并同课文进行阅读比较,看看它们各自表现出

怎样的价值取向。

参考资料:文天祥《过伶仃洋》、夏明翰“就义诗”、裴多菲《爱情,自由》、李清

照《夏日绝句》、陈毅《梅岭三章》、叶挺《囚歌》等。

2、查阅“嗟来之食”的故事,与课文比较,看看内容上有哪些不同,思考为什么有这

样的不同。

3、孟子主张的“义”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可作哪些理解?它有没有现实意义?搜集整理

资料具体分析说明。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2

【设计思路】

《鱼我所欲也》是一篇逻辑严密、气势饱满的议论文。关于课文的论点尚有争议,有

人认为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也有人认

为是保持本心的重要性。不管学生赞同哪种观点,都应该让学生了解本文围绕观点行文严

密的特点,同时也让学生体会本文运用排比增强感染力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理解全文的论证逻辑。

2、体会排比所形成的论证气势。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如果说孔子的仁是指一种内在修养,那么孟子的义就是指人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孔

子对仁学有一种坚定的信念,即使为此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而当义与生命在人生的天平

上等待裁决时,孟子也会毫不犹豫地舍生取义。为什么孟子把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呢?当

生与义不可同时拥有时,怎样才能做到舍生取义呢?现在让我们从孟子的《鱼我所欲也》

中寻找答案。

2、整体把握:

课文提出了舍生而取义这一中心观点,作者是怎样论证的呢?在第一段中,孟子通过

列举一组生活常识,深入浅出地告诉人们:在面临抉择的时候,人们总会选择那些更加重

要更有价值的事物。这可以看做全文的大前提。由此推演出一个十分具有说服力的结论:

人们如果能够把义看得高于生,就一定能够做到舍生取义。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二、三两

段中,孟子从事例和道理上说明了保持本心是舍生取义的前提条件。

3、重点难点突破:

进一步理解全文的内在逻辑:

⑴有的人舍生取义,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有灾祸也不躲避。这是从正面讲为什么要舍生取义。假如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人之所恶莫甚

于死,那么就会相反,凡是可以求生的手段,哪一样都可以采用,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

事,哪一桩都可以干。这样正反对比就显示出义的重要。

作者强调有人把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是因为没有丧失本心,这个本心在孟子看来就是

指人善的天性,它包括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以上是道理论证。

⑵二、三节是事例论证,两种事例形成一种对比。虽然是一箪食,一豆羹,但很重

要,决定着生死,但有人却不受。而万钟虽多,只是为了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

者得我,不重要,但有人却接受了。前者重义,后者不辨礼义,根本原因是一个保持了本

心,而另一个丧失了本心。由此可见本心的重要,有了本心,人们就会重义,社会才能安

定。

四、拓展延伸

1、小组交流搜集到的关于舍生取义的诗句、名言或故事。每小组推荐一个代表在全

班交流。

2、在网上收集资料.,了解孟子所讲的礼义与仁的区别。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1、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

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3、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教学重难点】

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2、对论证方法的理解。

【教学设想】

《鱼我所欲也》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出自《孟子》,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

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难度,又是以议论为主,初中生学习起来可能兴趣不大。但教师应对

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充分的自信,允许他们提问,提倡进行探究性学习。其次,在文言文的

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诵读,采取不同的形式,如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

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陶。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所谓诵读,就是朗读和背诵。要求做到准确、流利、有感情,在诵读的过

程中疏通字句,梳理层次,加深理解,探究特色,习得语感,培养能力。这种方法是最基

础的也是最重要的。

2、质疑法:这里所说的质疑,并非指教师想提问学生,而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自

己不懂之处提问,或者是对文章的观点或其他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

胆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媒体设计】

可以设计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或者幻灯片,简介作者及其作品,投影重要的字词,将

文中的重点词句投影出来并配上朗读.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方案一

第一课时

一、导入解题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孔的门人,是孔

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

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

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

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

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的两个小节,读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

3、教师运用投影将本课中的生字、词打出,全班齐读(或指名读)。

4、齐读全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划出来,准备

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实)。

参考答案: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作出正确的选择。

三、分步品味

1、质疑及交流:

前面我们说过,《孟子》的文章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

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那么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

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解说:要求引原文答,教师可适当点拨。回答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第一、二节的内容进

行质疑,教师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或相互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

2、齐读课文。

3、读后让学生进行自由质疑或说说文中有哪些出彩的句子。

(解说:重点解决“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和“万钟则不

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的意义。)

4、教师提问: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一节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

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

指什么?请依据原文回答。

参考答案:“本心”就是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心,“是心”就是“这样的心”,

其义与“本心”相同。

(解说: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目的在于尝试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把握整体文意,

理解文中的字、词、句。)

四、小结

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

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所学内容

1、抽查朗读情况。

2、用媒体出示字词,检查对字词的理解。或者由学生相互出题,考查对字词及语句的

理解情况。

二、朗读训练,体会文意

1、分组朗读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尝试删除某个句

子,而后再读,体会文章论说的气势;进行演讲式背诵,感受其表达效果。

2、跳读课文,找出为论证中心论点,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论证方法,并思考本文作

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

⑴论证方法:道理论证(第一节)、举例论证(第二节)。

⑵作者的写作意图:赞颂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将正义放在首位,而摒弃利己私心的

做法。

3、齐读全文。

三、课堂练习

1、速读课文第二节,说说本节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应将正义放

在首位的。

2、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材料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材料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材料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解说:以上材料供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要正确对待生与死、义

与利。)

四、延伸思考

思考、讨论: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

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

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解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五、课后延伸

1、背诵课文。

2、在课外查阅有关孟子、《孟子》的资料“嗟来之食”的故事以及吴啥《谈骨气》。

方案二

1、整体感知课文,明确文章中心论点。

2、进行朗读训练,在此基础上讨论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运用哪些方法来进行论证的。

3、设计精当的思考题或安排延伸阅读,探讨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方案三

1、引用孟子的名言和裴多菲的诗(参见方案一第二课时步骤三导入,引出价值观的问

题)。

2、整体感知课文,并自由诵读至流畅的程度。

3、学生自主质疑,主要讨论孟子在本文中所阐述的对价值观的看法及其现实意义。

4、进行朗读训练,弄清论证方法。

【备教资料】

卡片1:

字词积累:

易错字注音:

所恶(wu)辟患(bihuan)

一箪(dan)食蹴(cii)尔

不屑(xi6)苟(g6u)得

通假字:

“辟”通“避”,躲避

“辩”通“辨”,辨别

“得”通“德”,恩惠(动词)、感激“与”通“欤”,语气词

成语:

舍生取义

卡片2

难句释义: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意思是:事实上有这种情况,有时通过某种方法可以保全生命,然而人们却不愿采用

这种方法;通过某种方法可以逃避患难,人们却不愿采取这种行动。

卡片3:

本文主旨:

本文指出“义”之价值高于生命,贤者在必要时应舍弃生命而“取义”;不辨礼义而贪

求富贵的行为更是不足取的。当然,孟子所宣扬的“义”有具体的阶级含义,但在本文的

学习中,这一点可以忽略不谈。

卡片4:

嗟来之食:

语出《礼记•檀弓上》: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

屐,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日:“予唯不食

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意思是: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走来,

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就是因为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终不肯吃,

最后饿死了。

不食嗟来之食历来是有气节的表现,吴啥先生就曾著文谈到这一问题。

卡片5:

鱼:

鱼是古代的佳肴之一。鱼在今天,特别是南方人看来,是极平常的菜肴。但是在古

代,尤其是对古代的北方人,鱼是上等佳肴,而猪肉、狗肉乃至鸡肉、羊肉是普通食品,

一般人都可以吃到。所以孟子把“鱼”和“熊掌”相提并论。北方少河流,当然鱼也不

多,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食有鱼是富贵人家的生活。《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不

满意在孟尝君门下吃粗劣的食物,就唱道:“长锲归来乎,食无鱼!”

卡片5:

钟:

钟,古代的容量单位。古代计容量的单位由小到大排列:最小的是“勺”,相当于今

天的一小汤匙;10勺为一合(养),10合为一升,10升为一斗,10斗为一斛,6斛4斗为一

钟。按此计算,“万钟”是6。4万斗,这个年俸是相当大的。当然,在本文中,孟子仅仅

是用“万钟”来表示优厚的俸禄而己。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4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2.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过程与方法

1.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2.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

心,做一个大写的人。

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难点理解本文论证层次,把握文章主旨。

教法诵读法、质疑法、鉴赏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朗读音频。

课时2课时

导入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永恒的选择题,以至于到最后,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可

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选择无处不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

选择;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是海明威的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是司马迁的选择……”这是董卿在《朗读者》第三期《选择》中的开场白。人生常常会面

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我们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

《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吧。

1.解题。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

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能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

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

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

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

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

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宏。体现了《孟子》一书的文笔特点。

2.时代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周朝的王纲解体,礼崩乐坏,辩士奔走,百家争鸣,人的思想得到空前

的解放,文化学术空前发达,于是产生了九流十家丰富多彩的散文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

是儒、道、墨、法四家。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学说,是孔子之后影响最大的儒

家大师。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言障碍。

2.点名朗读并点评。

要求:教师应注意朗读指导要循序渐进。

注意节奏停顿及重音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己乎

3.理解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4.串译课文,了解大意。

(1)字词注解补充。

得兼:同时得到。

有甚于:比……更重要。

箪:古代盛饭用的一种圆形竹器。

苟得:苟且偷生。

患:祸患,灾难。

已:停止、放弃。

非独:不仅仅。

辟:同“避”,躲避。

万钟:优厚的俸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

奉:侍奉。

穷乏:贫穷。

(2)通假字。

得:同“德”感恩、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辟:同“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也。

辩:同“辨”辨别。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乡:同“向”先前、从前。例:乡为身死而不受。

与:同“欤”,语气词。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⑶一词多义。

①为:

今为(为了,介词)宫室之美为(接受)之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乡为身死而不受(宁愿)

②得:

故不为苟得也(得到)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感恩、感激)

③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种)

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做法)

(4)虚词(注意“之”“而”“于”的用法)。

①之:

呼尔而与之(代词“他”)

为宫室之美(助词“的”)

②而:

呼尔而与之(表修饰,不译)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去Q

③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比)

万钟于我何加焉(对)

(5)翻译重点句子。

如: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按照这种方法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按照这种方法就能够躲避灾祸,

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

1.请说说这篇文章给你的启迪。

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作出正确的选择。或:人在进行选择

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2.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主旨?

舍生而取义者也。

3.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舍生取义,为义而不避死。这个论点是由比喻引出来的,以“鱼”喻“生”,以“熊

掌”喻“义”,点明“义”的价值高于生命,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

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

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同理,生命和正义

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

正义。这样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运用了比喻论证,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

然、明晰。

4.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首先运用了道理论证,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很多人都有“欲

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

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

这里运用了对比论证,论证了“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

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

接着举例说明,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

的人。然后,文章陡然一转,“乡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又

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先前为了“义”可

以“舍生”,现在却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了

吗?

文章最后总结,能做到舍生取义是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辨礼义而受“万

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

5.“故患有所不辟”的“患”指什么?

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6.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1自然段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

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

“是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本心”指舍生

取义。

7.为什么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

守而不丧失善心(天性、天良)。

8.“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在数量上孰多孰少?在意义上呢?为什么会作出不

同的选择?

“一箪食,一豆羹”在数量上是少之又少,但它关系性命,因而是比“万钟”还要贵

重的,然而“蹴尔而与之”就是乞丐也不愿接受,它强调的是要讲“义”,宁死也不能忍

受羞辱,而“万钟”都接受的人是见利忘义,失去了本心。

上节课,我们通过集体努力,疏通了课文,了解了大意和作者的观点。作者怎样论证

自己的论点?这样的主张在今天又有什么样的意义?我们将在这节课一起来讨论。

1.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

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

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

论点。

2.“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和“所恶有甚于死者”的“所恶”分别指哪些事

情?

这里的“所欲”指正义的事业。“所恶”指不正义、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

3.孟子有一段话解释了“骨气”的含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那么“万钟则……”这句话应指其中的哪一句?

“富贵不能淫”,即高官厚禄收买不了。

4.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5.孟子所说的“义”有它特定的阶级内容,是儒家提倡的忠君、孝亲、尊长等一套封

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秩序,提倡重“义”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而于

后世,特别是当今社会来说,“义”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请简要归纳。

如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不少仁人志士坚持民族气节,坚持正义事业,他们的壮举

己彪炳史册;他们所坚持的“舍生取义”突破了孟子当时的规范,成为正义事业、正义行

为的代称。现在,我们把“义”更赋予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内涵,“舍生取义”就是一种

高尚的品质一一为了正义事业和真理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

6.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试找出两

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D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

患有所不辟也。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1)句前后意思相反,第(2)句前后意思相近。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语

气连贯、气势恢弘。

7.小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

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

心”。

8.引导学生讨论本文的'论证方法。

运用了道理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1)比喻论证:

“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

西,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

贵重,在两件事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

(2)正反对比论证:

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如使人之

所欲莫甚于生……”)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

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3)道理论证。第1自然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

(4)举例论证。第2自然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举“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推

理更加有力,强调了要讲“义”,不能忍受羞辱,“蹴尔而与之”连乞丐都不接受,何况

是把“义”看得很重的人了;举“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事例,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

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

9.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请举例说明。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反问等手法。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

实作对比,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辨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

排比:多处运用。排比句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语势和论辩力量。如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

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反问:一个反问句否定了三种不“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

得我”。

10.归纳《孟子》文章的语言特点。

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11.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

点,那么在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作出怎样的

选择呢?

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生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

代有积极意义,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

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在于

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

“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在当今社

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

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阐述了“生”“死”和“义”的关系,从而论证了舍

生取义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一人都有的“本心”,那些不义之人不过是丧失了他

们的“本心”罢了。

1.逻辑严密,雄辩有力量。

不管是分别来看各部分,还是纵观全文,都会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例如文章的第一

部分,开头以“舍鱼而取熊掌”为喻,提出“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然后先从正面说

明,因为有比生更可贵的东西,有比死更可恶的东西,所以要舍生取义;接着用推理和事

实证明,“义”比求生恶死更重要,所以应该舍生取义;最后归结到人本来都有“舍生取

义”的美德,不应丧失。一层紧扣一层,紧密无间,两大部分之间也是如此,在第一部分

推理的基础上,第二部分用事例进一步论证“义”重于生死,“义”重于利;并批判了重

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最后着重指出这种行为就是失掉了原来固有的“羞恶之心”。

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补充和深入,前后连贯,密切呼应。

2.善用比喻和举例论证的手法,颇富说服力。

文章一开始便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自然引出文章的题旨:“舍

生取义”。这种以一般的生活经验作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能把抽象而深刻的道理说得十

分浅显明白,又十分形象生动、引人入胜。文中还以行人不受“呼尔”之食和乞人不受

“蹴尔”之食为例,更加深入地论述了“舍生取义”是人共有的本心,使文章的题旨不断

深化。

3.正反论证,层次清晰。

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在论述“生死”问题与“义”发生矛盾,应该舍生取义时,就先从

正面论述了义重于生的道理,又从反面论述了不义恶于死的道理,从而深刻地阐明了舍生

取义是人之本性的道理。又如,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以乞人不受不义之食为例,从正面论证

了舍生取义是人之共性;又以“万钟”虽好也不能接受为例,从反面论证了舍义取利是丧

失本心。论证极为严密,说理极为深刻,层次十分分明。

4.语句流畅,气势充沛。

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常使用排比句式。如第2自然段中连用

三组排比句,对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加以批判,语言极为流畅,气势也很充沛。

本课的教学是在--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下进行的,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

师为主导”的课程理念,学生在与文本、与同学、与教师的对话中品味了孟子的

“仁”“义”思想,感受了孟子雄辩的文风,体验了孟子侃侃而谈的大家风度。具体做到

了以下几点:

1.用对话的方式串联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师生的互动。

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用对话的方式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走进文

本,与文本对话,引起学生思考,教师的引领性得到了很好的展示。让生生之间的对话在

恰到好处的时机展开,学生合作探究也就自然呈现出来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

到了充分的展示。最后我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三维目标中

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自然融入。

2.注重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培养。

有人说:新课改就是让学生上课热热闹闹,就是只要过程不要结果。我认为不是这样

的,课改后,学生能力的运用应更加全面。我在执教时,注意了基础知识的积累:文言文

中的字、词、句的理解,议论文中的论证方法,中心论点的提出方式等,这些都是学生应

掌握的。教学中把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认真落实了,就会让学生学有所得。同时.,我注意新

的教学方式的引入,比如让学生先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之后分小组合作探究……其学习

能力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进程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5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简介孟子,导入新课

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子思(孔

子之孙)的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也是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

文家。

孟子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予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

说: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其目的虽在维护和巩固统治阶

级的长远利益,但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提出“性善”论,肯定人性生来是善

的,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主张社会分工,却由此导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

治于人”的论点。他的哲学体系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断言

“万物皆备于我”,对后来宋代儒学影响很深。

孟子为了实现他的政治主张,曾游说齐、魏、滕、宋等国。当时各国诸侯正以攻伐争

霸为贤,视孟子的“行仁政”学说为,脱离实际,因而不予采纳。孟子退而讲学著述,其

言行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现存七篇。每篇都以第一句中的两个或三个字作为篇名。内容包括孟子的政

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

学》、《中庸》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者初学必读的书籍。

《孟子》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著。其文气势

磅礴,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

世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

二、初读课文,把握关键词句,疏通文意

1.请一位同学诵读全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在聆听的过程中注意发现读音、句读的差

错,标记出来以便纠正。估计要正音、正句读的如下:

(1)正音(下面这些注音系课文注释以外的正音):

①不为苟得也(读w6i,动词,做,干。)

②所恶(渎WU,动词,厌恶)

③为宫室之美(读wM,介词,为了)

(2)正句读: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③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④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⑤是/亦不可以已乎

(3)全体同学朗读课文一遍。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解初步感知课文,标记出有障碍的字、词、句。

(1)虚词:所使如使则而弗于为之非独

(2)实词:欲苟丧蹴屑加已谓

(3)句式:

有...者有所....何不....

所……者亦不……乎

(4)难句点拨: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译:采用某种手段就能生存,可是有些人却不采用它。

②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译:采用某种手段就可以避免患难,可是有的人也不采用。

③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译:由此可见,人们所想望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义”),人们所厌恶的东西,

有比死更厉害的(“不义”)。

④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不只是有道德的人有这颗心(辨别"义’'与“不义”,并保持它),人人都有这

颗心(孟子认为人生下来本性是善良的),只是有道德的人能永远不失去它罢了。

⑤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过路的人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他(吃),乞丐也不愿

意接受。(注:“而”相当于“地”或“着”。)

⑥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一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呀!(注:“于我何加焉”即“何加于我焉”。)

⑦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译:先前有的人宁可让身体死去而不接受的东西,现在为了能够享受美好的宫室而去

接受了。

⑧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这就叫做失去了本来的良心(也就是忘了本)。

3.学生口头翻译全文,教师巡视答疑。

三、布置作业

1.朗读《鱼我所欲也》,背诵第一段。

2.在作业本上翻译第二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再读课文,分析讨论文章思路

1.学生朗读课文,思考: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

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

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

兼得,取其中土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人深,引出“生”与“义”

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明确:提出“生与义不可得兼,则舍生取义”的论点后,首先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

“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

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

“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

失。接着举例说明,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

的人。最后,文章陡然一转,“乡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又

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先前为了“义”可

以“舍生”,现在却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

总之,这段文章是说,能做到“舍生取义”是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

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

二、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明确: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

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

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

了主题。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

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

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

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三、引导学生讨论本文的论证方法。

明确:

1.用类比论证法提出论点。文章一开头,就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

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

重,

2.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显出两类不同的人,有的能保持本心,有的则失去本心。

第一部分中用假设的推理,第二部分中用前后两种不同的态度作对比,然后得出结

论,使读者心悦诚服

四、讨论:《鱼我所欲也》一文在思想内容上有何进步性、局限性?

《鱼我所欲也》的论点是“舍生取义”。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

会做出各种不义的坏事来。他表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

生、贪图享受、为利忘义的人。这种思想显然有它的进步性。当然,孟子在文中阐发了唯

心主义的性善说,说什么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不合事实的。此类糟粕,应予剔除。

五、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6

[教学要点]

理清课文的论证思路,掌握论证方法,理解本文的主旨,深入鉴赏本文的说理艺术;

品味《孟》散文的语言特色;古今对读,品评孟子的思想价值,欣赏其人格魅力。

[教学步骤]

一、师生齐背课文

二、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提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

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

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

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

自然,明晓。

提问:论点提出以后,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学生讨论:明确: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

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

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

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

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

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

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3)从上述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

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逻辑性。

2.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疑。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①“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②本文分两段,结构上不够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请问我的这种看法对吗?

师生讨论。明确:①“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

“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②这位同学的看法有道理。就行文思路来说,贤者舍生取义,行道之人、乞者以义为

先,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

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于反面论证。所以,“一箪食。一豆羹,得之

则生,弗得则死……乞人不屑也”应归入第一段。

(2)教师总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

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

“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朱熹说:“此章言羞恶

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

不省察于斯焉。”(《四书章句集注》)这段概括主旨的话是比较恰当的。

三、赏析《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提问:这篇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学生讨论。

成果展不: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

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

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

了主题。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

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

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

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四、古今对读,品评思想价值,欣赏其人格魅力

1.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

学生讨论,明确: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身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

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

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

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

“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当今社

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

2.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

围绕“我心目中的孟子”这一话题,学生自由发言.

生1: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炎附势。他说:“富贵不

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

齐王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齐卿回家,断然拒绝了齐王“万钟”的诱惑,这些言行都表现

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生2: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

利益。“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约束一己之私欲,成就集体、民众的大利。孟子可谓高

屋建令瓦。

生3:孟子是一个肩担天下的政治家、思想家。就孟子的人格而言,他有着“如欲平

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宏愿伟志。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遭挫折而矢志不渝,表

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参与意识,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生4:孟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沦辩家。他义正辞严,直言不讳,敢于抨击

统治者,展示了一个狂放不羁、泼辣大胆、无私无畏的论辩家的形象。

五、课堂小结

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

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义,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是

怎样的气魄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

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谱写生命的壮丽篇章。

六、布置作业

请以“义与利”为话题写一篇,5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7

教材分析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是一篇论述道德标准和政治节操的说理散

文。孟子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语言,阐述了一个重要的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

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一个正直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应该为义而生,为义而死,必

要时要“舍生取义”,而不能“见利忘义”。不辨礼仪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足取的。

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难度,又

是以议论为主,初中生学习起来可能兴趣不大。但教师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有充分的自

信,允许他们提问,提倡进行探究性学习。其次,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诵读,采

取不同的形式,如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

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陶。

学习任务

1.理解孟子所阐述的“义”的含义,懂得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

重要抉择,把握人生,慎重选择。

2.学习经典论说文在论证结构和方法的独到之处。

3.感受孟子文章语言自然流畅,节奏鲜明的特点,多朗读,多背诵。

学习方法

1.采用“诵读一积累一感悟”的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

2.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资料,为文章观点找论据,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

3.善于联系当代,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拓展探究,更好地借鉴古人的思想精华。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基本疏通课文大意,找出疑难之处,留待课堂解决。

2.默读课文,基本断句准确。

3.教师推荐网站,了解孟子。

学生根据教师推荐网站,或自行搜索,全面了解孟子,分组查找以下内容,并用简洁

的语言概括介绍:孟子简介、孟子人生、孟子思想、孟子学说、孟子故居、孟子故事、孟

子名言、出自《孟子》的成语。

二、激趣导入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引出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打消畏难情绪。

1.由一二位同学讲一则跟孟子有关的小故事,如“孟母三迁”“孟母对织”。

2.归纳至今为人们所乐于运用的孟子名言。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

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尽信书不如无书。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孟子》还留下了很多有生命力的成语,抢答说出哪些熟悉的成语是出自《孟子》

的。例:专心致志、与人为善、舍己为人、明察秋毫、缘木求鱼、掴苗助长、五十步笑百

步等。

4.课文涉及的孟子的名言是哪一句,蕴含的成语是什么?

“鱼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

三、整体感知

1.教师和学生一起以不同的方式默读、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节奏。

在诵读的过程中疏通字句,梳理层次,加深理解,引发质疑。在梳理过程中对重点实词

如:“欲”“得兼”“莫”“由是”“与”“蹴”“万钟”要特别关注。对文中出现的五

个通假字进行归纳整理。找出课文中出现的对称句和排比句,感受文章语言特点。背诵也

以这些句子为基础,先背诵对称句,再连句成段,连段成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