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水土流失及治理_第1页
区域水土流失及治理_第2页
区域水土流失及治理_第3页
区域水土流失及治理_第4页
区域水土流失及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区域水土流失及治理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每年流失土壤占世界流失总量(600亿吨)相当于毁坏耕地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150~160万km250多亿吨1/12100万亩80%~90%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黄土高原地区问题引领此材料说明什么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第2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水土流失影响因素水土流失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资源生产力遭受到的破坏及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流失土壤受到侵蚀。一般在坡耕地、放牧的荒山荒坡、沟壑等三种土地产生这种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长江中上游地区、东北黑土地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红壤丘陵地区等地区,都有水土流失发生。第3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组试验:同样的一场大雨落在下列三种不同坡度的区域,三个区域都没有植被的保护,水土流失哪个最严重,哪个最少?规律是什么?影响因素第4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组试验:同样坡度的两个区域,A是和风细雨,B是暴雨倾盆,那么哪一个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第5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组试验:同样的坡度、同样是暴雨倾盆,区域A是松散的泥沙,区域B是粘性较好的粘土,哪一个水土流失严重呢?AB第6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四组试验:坡度一样,地表土质都比较松散,都是暴雨倾盆,但是A表面植被繁茂,B表面植被已经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幸运的是还保留了一部分植被,C表面的植被已经被破坏殆尽。哪一个水土流失最严重,哪一个几乎没有水土流失?

ABC第7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植被引起地表土壤加速破坏和移动的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其他人为活动(战乱等)第8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黄土高原是我国甚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第9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脆弱的环境第10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1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2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3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看地图,熟悉黄土高原区的位置和范围第14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太行山长城秦岭乌鞘岭第15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黄土高原的过渡性400毫米400毫米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森林向草原过渡种植业向畜牧业过渡第16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黄土高原的概况位置范围主要跨越省区土壤地貌小结位于我国内陆腹地,黄河中上游地区和海河上游地区青、甘(陇)、宁、陕、晋、豫和内蒙古七省区的大部或一部分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的广大区域黄土广布第17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思考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自然原因1地形地貌:地貌形态不稳定2土壤:黄土易侵蚀性3气候:降雨集中,多暴雨4植被稀少人为原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例如:露天开矿,轮荒制度,工程建设等)对植被的破坏加剧水土流失第18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千沟万壑第19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植被稀少第20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水带走了什么?2.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

3.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

4.这样会对耕地造成怎样的影响?

5.水带着泥沙流向了何处?

6.给黄河带来了什么问题?

讨论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有哪些?第21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1、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3、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地上悬河2、加剧沟壑发展,威胁工矿交通安全设施安全4、淤积江河湖泊,加剧洪涝灾害5、影响水资源合理有效利用第22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23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24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开封铁塔地上悬河的形成过程>7米第25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水土流失的治理:治理水土流失,应以人类活动为着眼点,努力控制对黄土高原人为的破坏。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有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第26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生物措施(恢复植被)为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应采取哪些措施恢复植被?植树种草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根本措施第27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修建水平)梯田修建水平梯田为什么能减少水土流失?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坡面水流坡面水流第28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打坝淤地)淤地坝

坝地玉米打坝淤地有何作用?1、拦蓄泥沙,防止泥沙流入下游河中。

2、坝上泥沙淤积成“坝地”,土层深厚,土质良好。第29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小流域的综合治理1、小流域的含义小流域是指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它在黄土高原上多达百万条以上,遍及整个地区。是黄土高原泥沙产生和输水输沙的源头。2、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法重点: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措施:“三结合”——工程、生物、农技三大措施,有机结合,效益互补。工程措施见效快,工程养林草;林草治根本,林草固工程;提高土地生产率,农技是关键。第30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措施功能工程措施打坝建库贮水拦沙,改善生产条件,合理利用水土平整土地修基本农田抽、引水灌溉生物措施植树(乔、灌木)、种草蓄水保土,发展多种经营农技措施深耕改土蓄水保土,提高肥力,充分利用光热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轮作套种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第31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①保塬:平整土地,增加水流入渗,削减地表径流;营造护田林网,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治理方针“保塬、护坡、固沟”实例:甘肃西峰南小河沟的综合治理第32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②护坡:缓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封坡育林育草。第33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③固沟:在主要沟道打坝建库,拦泥蓄水,支沟分段营造防护林。第34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35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是黄土高原在水土保持工作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之一。要注意工程、生物、农业技术三结合,做到效益互补。这是小流域治理的成果:第36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丰硕的成果第37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丰硕的成果第38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工程措施兴修水库修建水平梯田打坝淤地小流域综合治理

水土流失的治理第39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自然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水土流失B、风力强盛C、土质疏松D、高原地貌2、人类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是()A、人类活动只能加速水土流失,不会引发水土流失B、人类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但不能治理水土流失C、人为因素是现代化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人类也可以防治水土流失D、人类只能减轻或者减缓水土流失,但不能根治水土流失3、下列属于黄土高原环境脆弱的表现的是()A、地下矿产多,地面开矿多B、处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的地区C、土壤遭到侵蚀,难以恢复原来的肥力D、水旱灾害频繁ACC第40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读黄土高原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⑴、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A

B

省会名称:C

D

太行山秦岭兰州银川第41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特征是

,水土流失是形成这一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主要有:千沟万壑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5、图甲表示我国中部某主要地形区中某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图乙是该地形区中某城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读图甲和图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第42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该地形区的名称:(2)指出导致图中山地两坡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原因:(3)描述该地形区气温、水分条件特征:(4)该地形区哪些气候条件不利于农作物种植?,应采取什么对策?(5)该地形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为此应采取哪些相应的治理措施?黄土高原水分(或降水、湿度)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量全年较少且季节差异大(或集中夏季),雨热同期。全年降水较少且季节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尤其是春季气温快速上升且降水少,易发生春旱;低温时间较长,不利于作物生长。应种植耐旱作物,发展节水农业。防霜冻。水土流失。退耕还林还草,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第43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南方地区开发早,利用不合理是其环境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这就包括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酸雨蔓延等.由于南方在古代战乱少等原因造成经济重心的南移人口的激增,同时也就造成南方开垦过度(如刀耕火种造成南方植被的减少).

同时在中国的近代签定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主要在南方地区,这样无形之中就加快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使劳动力更为集中,环境更加破坏严重.补充资料第44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思考讨论江南地区的水土流失又该如何治理呢?能照搬黄土高原的措施吗?第45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在自然状态下,要形成1米厚的土壤需要1万到4万年,也就是说,形成一厘米厚的土壤要100到400年,而根据测算,目前,黄土高原每一年流失的土层就有1厘米厚.现黄土高原每年流失掉的土壤就相当36万公顷(商河11.6万公顷)土地的30厘米耕作层,伴随失去的氮、磷、钾养分4200万吨,相当于1989年我国化肥使用量的177%。第46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47页,共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