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病害完整_第1页
大豆病害完整_第2页
大豆病害完整_第3页
大豆病害完整_第4页
大豆病害完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大豆病害完整第2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3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豆胞囊线虫1.二龄幼虫;2.三龄幼虫(雌);3.四龄幼虫;4.雌虫;5.胞囊;6三龄幼虫(雄);7.四龄幼虫(雄);8.成熟前的雄虫;9.雄虫第4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此病的发生和流行主要决定于土壤条件.耕作制度.气候条件和作物种类等.

1.土壤条件的影响:

土壤温度在19℃~26℃范围内,土温越高就越有利于幼虫的生长发育。

土壤湿度方面,胞囊线虫对干旱的抵抗力较强,一般以土壤湿度60%~70%为最适宜。土壤过湿,氧气不足,线虫容易窒息死亡。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病条件第5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从土壤质地看,通气良好的砂质土、砂壤土、冲积土和轻壤土,有利于线虫的发育和侵染,线虫病发生严重;而潮湿的通透性差的粘重土壤(如白浆土),不利于线虫的发育和侵染,虽有线虫病发生,很难构成严重的危害。胞囊线虫病在碱性土壤中比酸性土壤中发生重。第6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土壤中生物的影响,土壤中存在许多真菌、细菌、食线虫动物及蚯蚓等自然天敌,均可控制线虫繁殖。例如,淡紫拟青霉对胞囊线虫卵的自然寄生率一般为5%-10%,最高可达20%—30%,人工接种该菌配合施有机肥对线虫卵的寄生率有明显提高。真菌对胞囊线虫卵种群数量增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第7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耕作制度的影响:

重茬、迎茬地块胞囊线虫病发生严重,连作年限越久发病越重,而在轮作地块发病程度较轻。特别是与水稻、线麻和禾本科作物轮作发病程度大幅度减轻。第8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作物种类的影响:①禾谷类作物根系分泌物能刺激线虫卵孵化,幼虫从胞囊中孵出后,因找不到适当寄主而死亡,土壤中线虫数量急剧下降,从而使病害逐年减轻。

第9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②水稻田长期处于灌溉水状态,使土壤含水量长期处于饱和状态,土壤中氧气含量极低,而线虫是好氧动物,所以使线虫窒息而死,大幅度减少土壤中胞囊线虫的数量。③线麻根系分泌物对胞囊线虫有很强的致死和抑制作用,从而减少土壤中胞囊线虫的数量。第10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④“诱捕作物”:如种植线虫能侵染而不能繁殖的作物,如菜豆、豌豆、三叶草等,则可促使线虫卵孵化,但不增加后期胞囊数量,这种植物比休闲或种植其他非寄主作物更有效,往往称这类作物为“诱捕作物”。第11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施肥与灌溉的影响

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大豆植株生长健壮,耐病能力强,可减轻线虫的危害。在中等偏轻的发病地块,大豆叶片开始变黄后,及时灌水和适当追肥可使植株恢复正常生长,增强植株耐病性,胞囊线虫病的危害大幅度减轻。第12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防治策略是首先注意防止把虫源传到无病区。在病区应采取以合理轮作和加强栽培管理,种植抗、耐病品种,辅以药剂防治的综合措施。大豆胞囊线虫病—病害控制第13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种植抗、耐病品种

2.采取合理的种植制度与禾谷类作物等非寄主作物轮作,特别是水旱轮作,是防治本病的行之有效的农业措施。轮作年限愈长越好。大豆胞囊线虫病—病害控制第14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些非寄主植物可能通过根系分泌物或毒素控制线虫群体密度。例如甘蓝、油菜、芥末等分解产生对大豆胞囊线虫病毒性物质。小麦等禾谷类作物产生的酚醛树脂酸也能够降低大豆胞囊线虫病虫口密度。一些不良寄主如豌豆,能够刺激大豆胞囊线虫病孵化,但线虫不能很好繁衍。据报道科学家已从多种植物中析出植物碱类、萜类、酚类等多种多样的杀线虫物质,如万寿菊含有一种叫α-三连噻吩的物质。第15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万寿菊被线虫侵入后会发生过敏反映,即侵入点周边细胞迅速坏死,使线虫不能摄取养分,从而使线虫完全不能发育或是发育中途死亡。这可能是拮抗植物万寿菊抗胞囊线虫的细胞及组织病理学机制。因为拮抗植物品种和品系间对线虫防治效果不同,连代表性的拮抗植物万寿菊也有品种的差异,在利用的时候要通过试验选择合适的品种加以利用。第16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种植万寿菊、红三叶草和大麦茬后复种红三叶草三个处理的土壤中卵的数量明显减少万寿菊—玉米—大豆。第17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种子检验和药剂拌种

严禁将携带线虫的泥花脸豆、混有线虫土粒的豆种调入或调出,以防止远距离传播。大豆胞囊线虫病中等偏轻发生时,采用药剂拌种方法有效,中等偏重发生或严重发生地块不能种大豆。①用种子重量1.5%的35%多克福大豆种衣剂(ND牌)进行拌种。大豆胞囊线虫病—病害控制第18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加强农业技术措施

选保水、保肥、有机质含量高的壤土地种植大豆;或改良土壤,增施牛、马、猪粪等腐熟有机肥(每公顷施30吨以上)或翻压绿肥(特别是线麻做绿肥);发病较重及时灌水。

防止机械传播,尤其拖拉机和农机具不要将病田土壤带人无病田,作业时先从无病田开始作业,再到有病田作业,作业后及时清除机具上的病田土壤。大豆胞囊线虫病—病害控制第19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土壤施药目前可用于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的杀线虫剂有3类;种衣剂(含呋喃丹)、熏蒸剂(25%DD混剂)和非熏蒸剂(涕灭威)。由于土壤施药用药量大,成本高,因此仅限于发病严重的地块才能应用。

3%呋喃丹颗粒剂,每公顷用药量为75—90千克。6.生物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病害控制第20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刘杏忠等分别从我国不同地区的大豆胞囊线虫的胞囊上分离到生防真菌51个种,其中以柱孢菌(Cylindrocarponspp.)、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lilacinus)、厚垣轮枝菌(Verticilliumchlamydosporium)等出现频率最高第21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现正在探索菌株保藏技术。筛选出优良菌株并研制成新型生防菌剂大豆保根菌剂。现在应用的大豆胞囊线虫生防菌剂多为菌体和培养基质混合制剂,它存在用量大、成本高等缺点,生防菌剂的剂型和储存问题等也都尚未很好的解决,这些均为限制因子,使真菌生防制剂商品化困难。第22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厚垣轮枝菌G用量800g·667m-2防治效果为42.9%[17],豆丰一号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抑制率可达50%~60%,在黑龙江示范的防效为59%~74%。用厚垣轮枝菌HDQ18活性产物制备的生物种衣剂75%HND1防效35%多克福种衣剂。第23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盐酸和醋酸在7个pH条件下对SCN卵的孵化均表现抑制作用。硫酸在pH为4.0、4.5、5.0时促进SCN卵的孵化;磷酸仅在pH6.0时促进孵化;pH值为5.0、5·5、6.0的钼酸对SCN的孵化表现促进作用。在所有处理中,pH5.0硫酸对SCN卵孵化的刺激作用最强,校正孵化率达51.00%。,在SCN的休眠期可以考虑应用pH5.0硫酸和9.0氢氧化钾代替硫酸锌来刺激孵化。该结果也可为SCNJ2及休眠期卵孵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基础。第24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撂荒的耕作方式对大豆胞囊线虫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水改旱的防治效果,轮作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差,但玉米~玉米~大豆的轮作方式能够更好的减少大豆胞囊线虫的数量第25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26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27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28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可以使用防效好产量高的营养活化拌种剂、微生物磷钾制剂、速发2号种衣剂及抗线品系。目前丁硫克百威、毒死蜱和阿维菌素等替代高毒的克百威与福美双、多菌灵混配的种衣剂产品登记发展较快第29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30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豆菌核病--症状

主要危害植株的地上部分,以花期危害最重,产生苗枯、叶腐、茎腐、荚腐等症状,最后导致全株腐烂枯死。在植株上产生颗粒状的菌核。第31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幼苗发病茎基部呈湿润状变褐,潮湿时病部生长出絮状菌丝,病部干缩呈黄褐色,苗倒伏枯死,表皮撕裂状。叶片发病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初为暗青色水渍斑,后渐扩展成圆形或不规则形斑。病斑中心灰褐色,边缘暗褐色,外具黄色晕圈。潮湿时产生絮状菌丝,叶片腐烂,可提早脱落。大豆菌核病--症状第32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茎秆发病(主要侵染部位)多从茎中下部分枝处开始,病斑褐色,水渍状,后褐色变浅近白色,故称白腐病。病斑不规则形,可扩展环绕茎部并上下蔓延,造成折断。潮湿时亦产生絮状菌丝,其中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后期干燥时茎部皮层纵向撕裂,维管束外露呈乱麻状。严重时全株枯死,颗粒不收,病轻时部分枯死,种子不饱满。豆荚发病形成水渍状不规则病斑,潮湿时产生絮状菌丝,病荚内外均可形成菌核。大豆菌核病--症状第33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豆菌核病初期发病症状第34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子囊菌亚门核盘属核盘菌

(Scleroliniasclerotiorum)大豆菌核病—病原第35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豆菌核病菌1.子囊盘;2.子囊及侧丝;3.菌核长出子囊盘第36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豆菌核病病菌第37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此病以菌核在土壤、种子、堆肥和病残体内越冬或越夏。土壤和病残体内的菌核是此病的主要初侵染来源。在田间主要靠气流传播,即气候适宜时土壤表层的菌核陆续萌发产生子囊盘,子囊盘成熟释放大量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侵染大豆茎及其他部分.大豆菌核病—病害循环第38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病菌侵入途径:主要通过伤口或侵入寄主,偶尔也可经气孔侵入。衰老的叶片和瘦弱的茎及凋萎的花最易被侵染。此病初侵染为主,再侵染对本病影响不大.大豆菌核病—病害循环第39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此病的发生与流行主要决定于气候条件、菌源数量、栽培和耕作制度等。

地表温湿度直接影响菌核的萌发、子囊盘的形成和子囊孢子的成熟;空气湿度则影响子囊孢子的萌发和侵入。大豆成株期,阴雨连绵,田间湿度过大,最容易发病

田间有效菌核数量越多,发病越重。田间土壤菌核数量的多少决定于土壤、肥料、病残体和种子带菌核的数量。因此,连作地发病重,轮作地发病轻。在气候相同条件下,连作大豆发病率高达76%,而轮作2年地块发病率低于20%。大豆菌核病—发生条件第40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要求适宜的土壤持水量为27%至饱和水,过饱和不利于菌核萌发,却会加快菌核腐烂。要求大气相对湿度85%以上,低于这个湿度子囊盘干萎,不能弹射子囊孢子。本病发生流行的适温为15~30℃、相对湿度85%以上。当旬降雨量低于40mm,相对湿度小于80%,病害流行明显减缓;旬降雨量低于20mm,相对湿度小于80%,子囊盘干萎,菌丝停止增殖,病斑干枯,流行终止。第41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农业技术措施:深翻可将表土层的菌核深埋土中,阻止萌芽菌核形成子囊盘。埋人土表3厘米以下的菌核一般不能形成子囊盘。中耕培土也能破坏和阻止子囊盘的形成。

排水良好的地块发病轻,积水和低洼地块发病重。施用氮肥过多,致使植株生长过度繁茂,茎秆软弱,倒伏地段发病亦重。此外过度密植,通风透光条件不好,相对湿度高的地块发病重。以及邻近向日葵或油菜田的大豆地发病均较重。大豆菌核病—发生条件第42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防治策略应采用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的综合防治措施。但株型紧凑、尖叶或叶片上举、通风透光性能好的品种相对耐病1.耕作制度病区必须避免大豆连作或与向日葵、油菜等寄主植物轮作。大豆与向日葵、油菜邻作或前邻作都能引起严重发病。可与玉米、小麦,高粱等禾本科作物实行两年以上的轮作。2.选用无病种子从无病田留种或用过筛法严格选种,清除种子中菌核,避免通过种子作远距离传播。大豆菌核病—病害控制第43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栽培管理病害常发区的病田收获后要深翻,清除或烧毁残茬。大豆封垄前,应及时进行2—3次中耕培土,防止菌核萌发出土或形成子囊盘,以减少田间发病菌源。注意排淤治涝,平整土地,开沟排水,防止积水和流水传播。4.药剂防治在菌核萌发出土后到子囊盘形成盛期,即在大豆开花期,于土表喷洒杀菌剂,主要有50%菌霜、50%速克灵等。第44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25%使保克乳油、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加收米和菌克毒克拌种,并在发病前用菌克毒克喷施茎部防治效果较好,防效达69.7%,只用加收米拌种,并在发病前用菌克毒克喷施茎部防治,防效达51.9%,增产13.16%~20.28%。第45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大豆疫霉根腐病是重要的检疫性病害,是危害大豆三大严重病害之一,感品种几乎绝产.

该病最早于1948年在美国印地安纳州东北部发现,以后相继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匈牙利、日本、阿根廷、前苏联、意大利和新西兰发现。我国黑龙江省也发生此病,但仅发生在长期积水的黏土和高感品种上,必须预防和加强严格检疫。大豆疫霉根腐病第46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47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豆疫霉根腐病--症状出苗前引起种子腐烂幼苗发病,茎基部腐烂,根变褐真叶期发病,茎上出现水浸状病斑,叶黄化萎蔫,主根变为深褐色侧根腐烂。成株期发病,叶片褪绿凋萎,植株萎蔫,病茎的皮层及维管束组织均变褐。抗病品种上仅茎部出现长而下陷的褐色条斑。第48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症状诊断注意事项

Phytophthora

引起的根腐症状往往易与Pythium、Fusarium

和Rhizoctonia引起的根腐症状相混淆,所以单凭症状鉴别大豆疫霉根腐病很不可靠。第49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鞭毛菌亚门疫霉属大豆疫霉

(Phytophthorasojae)大豆疫霉根腐病—病原第50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病原菌生理分化: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寄生专化性很强,除为害大豆外,也可侵害羽扁豆属、菜豆、碗豆。侵染苜蓿和三叶草的疫霉是另外一个专化型。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生理小种分化十分明显大豆疫霉根腐病—病原第51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豆疫霉根腐病--病害循环初侵染:此病为典型土传病害。初侵染来源于土壤大豆残体中的卵孢子。传播:刚播种以后或植株较大时灌溉,都会加重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发生。水分饱和,有利于孢子囊释放大量游动孢子,而且水流还可直接传播。带病土壤飞溅引起的叶部侵染会导致比根部侵染严重得多的叶部病害症状。大豆疫霉根腐病—病害循环第52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侵入和发病:当土壤中有自由水时,孢子囊萌发产生大量游动孢子,随水传播,侵入寄主根部。病菌在根的细胞间生长,形成球状或指状吸器吸收营养,引起发病。再侵染:生长季节中病组织上可以迅速地不断形成孢子囊,并萌发形成游动孢子进行再侵染。但寄主以苗期为最易感病,随着植株生长发育,寄主抗病性也随之增强。大豆疫霉根腐病—病害循环第53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品种抗病性:对发病流行程度影响很大。

土壤湿度:该病流行重要因素。土壤含水量饱和是卵孢子萌发形成孢子囊的必要条件。

耕作栽培:影响土壤含水量和排水,影响通风透光,直接影响发病。及时耕地、排水,发病轻;少耕和免耕板结地病重。轮作与发病关系不大。

地势低洼、黏土、排水不良地块发病重。土壤温度达15~20

C后,遇大雨田间积水,严重发生。大豆疫霉根腐病—发病条件第54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防治策略是利用抗病和耐病品种,加强耕作栽培措施,作好种子及土壤药剂处理的综合防治措施。

1.利用抗、耐病品种(绥农系列品种对疫霉根腐病菌的抗性最丰富。在鉴定的18个绥化品种中,有9个品种分别抗4~8个菌株,占其品种数的50%。其它地方的大豆品种也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性多样性。)

2.耕作栽培措施适期播种,保证播种质量,合理密植,宽行种植,及时中耕增加植株通风透光是防治病害发生的关键措施。

3.药剂防治

利用瑞毒霉进行种子处理可控制早期发病,但对后期无效。利用瑞毒霉进行土壤处理防治效果好,有沟施、带施或撒施。大豆疫霉根腐病—病害控制第55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研究抗大豆疫霉根腐病种质在不同脐色大豆类群中的分布特点,初步分析表明,在脐色为黑色的种质中,抗病材料的比率较低,而在脐色黄色以及褐色的种质中,抗病种质较多,分别为29.9%和0.2%,明显高于黑色种质的20.2%。在脐色为黑色的种质中,感病材料的比率较高,而在脐色黄色以及褐色的种质中,感病种质相对较少,分别为41.7%和35.7%,低于黑色种质的56.6%第56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5%甲霜灵种衣剂内吸性强,通过种子和种子发芽期间导入体内的有效成分控制疫霉根腐病的效力可持续到大豆开花前。,C95制剂是引进的一种生物活性制剂,具有抗菌活性,同时具有化学免疫功能,可诱导植物产生抗性,提高被害植株的抗病性第57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大豆根部腐烂统称为根腐病。该病在国内、外大豆产区均有发生。在我国,以黑龙江省东部发生最重,一般年份大豆生育前期(开花期以前)病株率为75%左右,病情指数为35%-50%;多雨年份病株率为100%,病情指数为60%以上。由于大豆根部腐烂,侧根减少,根瘤明显下降,导致植株高度下降,株荚数和株粒数显著减少,株粒重和百粒重显著下降,减产20%—50%。大豆根腐病第58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感病部分为根部和茎基部。大豆根腐病由多种病原菌感染。常见的症状:

主根病斑呈褐色至赤褐色,椭圆形、长条形及不规则形,凹陷或不凹陷,严重者可以延及到须根,上述特征可作诊断该病的主要标志。大豆根腐病--症状第59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大豆根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侵染所引起的:尖孢镰刀菌芬芳变种[FusariumoxysporumVar.(Wouenum)Gerdon],燕麦镰刀菌(Fusariumaveneum(Fr.)Sacc.),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Schw.],茄腐镰刀菌[Fusariumsolani(Martium)App.etWr.,终极腐霉菌(PythiumultimumTrow),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uhu]大雄疫霉菌[Phytophthoramegasperma(Drech.)f.sp.glycineaYuan&Erwin]等。大豆根腐病—病原第60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病原菌的菌丝体和厚垣孢子或菌核或卵孢子等休眠体在残留的大豆病根和土壤中越冬。大豆种子萌发后,在子叶期病菌就可以侵入幼根,以伤口侵入为主,自然孔口和直接侵入为辅。病菌可以靠土壤、种子和流水传播。病菌侵入大豆的根部后,菌丝不断伸长扩展,危害根皮层细胞和导管组织。大豆根腐病—病害循环第61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菌源由于大豆根腐病的大多数种类病原菌在土壤中均能长期存活,一旦传人,很难根除,并且逐年积累。目前黑龙江省各地区镰刀菌、立枯丝核菌和终极腐霉菌的数量完全能满足病害流行,但不同地区之间病原菌的群体结构有显著差异。特别是大雄疫霉仅在极少数地区发生,但危害性极大。大豆根腐病—发病条件第62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土壤环境大豆根腐病的病情指数(Y)与10厘米处耕层土壤温度(X)呈高度正相关,土壤温度在15℃~25T;范围内,温度越高,病情越重。土壤含水量增加,可促进病情增长。土质粘重、有机质含量低的地块发病较重。大豆根腐病—发病条件第63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农业措施

连作、平作发病重。早春土温低,种子萌发及幼苗出土慢,抗逆性差,易受病原菌侵染,播种过早发病较重。播种过深,发病较重。最适宜播种深度为4厘米左右。而施用过多氮肥会导致病情加重。田间积水或长期大量灌水有利于根腐病的发生。施用除草剂不当,易产生药害,如氟乐灵抑制大豆幼根伸长及侧根生长,使大豆根畸形(变粗、变短),加重病情。另外,大豆根部机械伤口多,有利于病菌的侵入,病害发生较重。大豆根腐病—发病条件第64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土壤中生物土壤中放线菌、腐生真菌和细菌群体数量增加,由于空间竞争效应,抑制病菌群体数量增加速率,阻碍病菌与大豆根系的接触,降低侵染机率。大豆根腐病—发病条件第65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茬口、土温、土壤肥力、播深、播种期、土壤含水量、根部虫害等有关。第66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主要采取药剂拌种和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尚未发现有免疫或高抗品种,但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的差异。大豆根腐病—病害控制第67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农业技术措施坚持三年以上轮作,如豆~麦—麦,豆-玉-麦等轮作体制。适期播种。播深控制在4厘米。采取垅作,进行深松。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改善土壤通气条件。增施有机肥、磷肥和钾肥,进行叶面喷肥,增强大豆抗病和耐病能力。尤其要适时进行中耕培土,以利于侧生根形成。避免机械伤根、防止大豆根部产生药害、防治根部害虫,以减少病菌侵入途径。大豆根腐病—病害控制第68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药剂拌种①35%多克福大豆种衣剂(ND牌)用种子重量的1.5%剂量拌种;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重量0.3%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重量0.2%进行拌种。提高保苗率,避免大豆前期根系受害。

第69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70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71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在大豆感病的生育期内,感病愈早,种传率越高;大豆开花前发病种子带毒率高,多数品种盛花期以后受病种子不再传毒,但某些高感品种初荚期发病仍有较低种传率。

气温直接影响潜育期。一定的温度内,温度高,潜育期短,流行速度快。但温度高于30

C时病株可出现隐症现象。气温较高的黄淮流域比东北发病重。带毒种子不一定都形成褐斑粒,即种子表面无褐斑不一定不带毒。大豆花叶病—发病条件第72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防治策略:应采用不带毒种子,选育抗病品种和治蚜防病的综合防治措施。1.选育抗病品种我国现有栽培品种中多数属高感品种,目前也选育出一些抗病品种如铁丰18号(辽宁)、科系8号(黄淮地区)、吉林3号、绥农3号(黑龙江)等。大豆花叶病—病害控制第73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用不带毒种子,建立无病田,提倡在无病田留种。(1)播种前严格筛选,清除褐斑粒;(2)大豆生长期间彻底拨除病株;(3)种子田应与周围毒源(大豆及其他寄主作物)隔离100m以上,以防外源传播;(4)避免晚播,使大豆易感期避开蚜虫高峰期。大豆花叶病—病害控制第74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治蚜防病大豆花叶病发生流行与蚜虫数量和高峰出现早晚关系密切,所以将蚜虫消灭在点片阶段,才能取得防病效果。除用药剂灭蚜外,新疆用银灰薄膜放置田间驱蚜,防病效果达80%,此法只适用于小规模田应用。大豆花叶病—病害控制第75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幼苗、荚、茎,豆粒上也可发生。叶片上病斑初产生褪绿圆斑,后变为边缘褐色、中央灰色或灰褐色蛙眼状病斑或椭圆形不规则病斑,潮湿时叶背病斑中央部分密生灰色霉层。

大豆灰斑病—症状第76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豆灰斑病—症状第77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半知菌亚门尾孢属大豆尾孢菌

(Cecosporasojina)大豆灰斑病—病原第78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品种抗性黑龙江省内大豆种植区主要以1号小种占优势,各地小种的组成和比例均有所不同。2.病原菌3.气象条件多雾、多露、日照少、微风、有利于叶部发病,病情较重。结荚盛期至鼓粒中期高温、高湿、多雨,籽粒病斑较多。灰斑病病粒率的多少和轻重与大豆豆荚受侵染时间有关。

8月份平均气温和7月份降雨量与病情指数达显著正相关4.耕作栽培措施重茬或迎茬、未深翻或翻地质量差、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播种迟、种植晚熟品种、种植密度过大、田间杂草多的地块发病较重。大豆灰斑病—发病条件第79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防治策略是选育和利用抗、耐品种,加强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1选育和利用抗(耐)病已育成抗病推广品种有合丰27、合丰28、合丰29、合丰30、合丰32、合丰33、合丰34以及绥农8(已丧失抗性)、绥农9、绥农10、宝丰7、宝丰8、垦农7、垦农8等20多个,同时也育成了东农9674、东农593、绥945007、绥45025等抗病品系。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选育出一批高抗品种(系),如东农42、东农43、9674、593、1574、1572等。另外垦农18、合辐93154-2、黑生101、建农1号和建丰2号、北豆30、北豆35等抗灰斑病品种也开始在黑龙江省推广。这些品种在生产上对控制大豆灰斑病的危害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东农9674、合丰29和合丰34能抗黑龙江省8个以上生理小种。有的品种只具有单一的专化抗性,有的则可以分别抵抗几个甚至全部生理小种,具有广谱抗性。抗8个生理小种的主栽品种有5个,它们是绥农10、宝丰7、黑河22、合丰41和新品系东农163,这几个品种中,前3个是高产类型,后2个是高产、高油类型。大豆灰斑病—病害控制第80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加强农业防治措施因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越冬,因此合理轮作,避免重茬,清除病残体,收获后及时翻耕,减少越冬菌量。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控制杂草,降低田间湿度。3药剂防治根据气象预报和病情发展,作好药剂防治准备。一般于结荚与籽粒期为最易感病期,即盛期喷药控制籽粒病害。常用的药剂有40%多菌灵、70%甲基硫菌灵、50%退菌特等。在大豆初花期(7月初)对水喷雾,防治叶部病害;初荚期(7月15日~25日)对水喷雾,主要防治荚部和籽粒病害,兼防大豆生育后期叶部病害。第81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以80%多菌灵微粉剂商品量1200g/hm2效果最好,病粒率防效67.1%,粒病指防效58.9%,增产18%,可有效地控制全大豆灰斑病的危害。生产上,选用50%多菌灵WP商品量1500g/hm2喷施一次防治大豆灰斑病时,以结荚至鼓粒初期用药为最佳时期,病粒率防效75.3%,病指防效50.0%,产量防效14.3%;如果选择喷施二次药剂防治大豆灰斑病,应在大豆盛花期喷一次,在大豆结荚到鼓粒初期喷第二次,防治效果最好。第82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主要危害叶片,开始为灰白色至淡黄色小斑点,后扩展成圆形或受叶脉限制的大小不一的不规则病斑,灰褐色至暗褐色,潮湿时叶背长出灰色霉层。大豆霜霉病第83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豆霜霉病第84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豆霜霉病原

鞭毛菌亚门霜霉属

(Peonosporamanschurica)第85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豆霜霉病菌第86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种子带菌率种子带菌率高,又遇到适宜于发病的条件,发病则重而早。种子不带菌或带病菌低的,不发病或发病轻。

2.品种抗病性高抗品种种子不带菌,而感病品种的带菌率可达40%以上。感病品种叶斑大,而且病情发展迅速,危害性大。抗病品种的病斑小,病情发展较慢,危害轻。大豆霜霉病—影响发病因素第87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气候条件由于较低的温度(10℃~24℃)和较高的相对湿度有利于病菌的卵孢子萌发以及病菌的孢子囊的形成与萌发,所以在大豆生长季节遇冷凉、高湿的条件下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流行;高温干旱则不利于病害的发生流行。4.叶龄展叶5—6天最易感病,展叶8天后的叶片则抗病。大豆霜霉病—影响发病因素第88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抗病力强的品种有绥农4号、绥农6号、合丰25号、东农36号、黑农21号、丰收2号等。各地可针对本地区病菌的生理小种选育抗病品种。

2.选用无病种子采用无病种子播种,轻病田种子须清除病粒后使用。大豆霜霉病—病害控制第89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种子处理通常采用药剂拌种,常用的药剂有:①克霉灵可湿性粉剂,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3%;②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3%;③80%疫霉灵可湿性粉剂,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3%。大豆霜霉病—病害控制第90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合理轮作病残体上的卵孢子虽不是主要的初侵染来源,轮作或清除病残体也可减轻发病。

5.铲除病苗系统侵染的病苗症状明显,并出现早,因而可结合铲地清除病苗。6.田间喷药发病早期及时喷药可控制蔓延,减轻危害。常用的药剂有: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药1.5千克;②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药1.5千克。每10-15天喷药1次,共喷2—3次。大豆霜霉病—病害控制第91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细菌斑点病主要发生于叶片,也可为害叶柄、茎、荚等。叶片:病斑初为圆形或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小斑点,水浸状,明显退绿,病斑大小为1-1毫米,以后逐渐扩大至3—4毫米,中央变黑褐色至黑色,周围有黄色晕环。病斑可互相联合形成大形块斑,可使叶片变黄枯死,早期落叶。大豆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症状第92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细菌叶烧病主要发生于叶片,也可为害叶柄和荚。叶片:病斑初为圆形或不规则形小斑点,褐色或暗褐色,后期病斑不扩大或稍扩大,呈多角形,颜色变深,外围黄色晕环不明显,病斑隆起,背面成肿瘤状木栓化;后期多数小病斑常连成片,使叶片部分或全部变黄枯死,早期落叶.细菌性病害--症状第93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豆细菌性斑疹病第94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豆细菌斑点病菌(PseudomonassyringaePv.glycinea)

细菌性叶烧病菌(Xanthomonasca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