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地理】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地理】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地理】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地理】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分数:100分,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发生两次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KM。我国地震救援队于北京时间2月7日23时从北京出发,2月8日4时30分(东三区区时)到达阿达纳机场。救援队开展了为期9天的就援工作。如图示意两次地震震中位置。完成下面小题。1.我国地震救援队前往土耳其的航班()A.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 B.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C.飞机降落时北京时间为8日9:30 D.飞行用时约14.5小时2.地震救援队救灾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A.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B.地球的自转速度减慢C.安卡拉的昼长变长 D.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小3.有关此次土耳其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A.震源位于上地幔圈层 B.土耳其位于板块交界处C.由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产生 D.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多个烈度【答案】1.C2.C3.B【解析】【1题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救援队于2月8日4时30分(东三区区时)抵达阿达纳机场,北京(东八区)在阿达纳东侧,两地相差区时为5个小时。根据“东加西减”可得,救援队到达阿达纳时,北京时间为2月8日9时30分,C正确;据材料我国地震救援队于北京时间2月7日23时从北京出发,救援队到达阿达纳时,北京时间为2月8日9时30分,航行用时约10.5小时,D错误;该救援队是往西飞行,一直处于夜半球,B错误;最佳航向应该为先西北再西南,A错误。故选C。【2题详解】据材料,我国地震救援队于北京时间2月7日23时从北京出发,开展了为期9天的救灾工作,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A错误;地球的自转速度不会发生变化,B错误;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动,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白昼逐渐变长,C正确;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动,北京距离直射点的纬度越来越近,所以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大,D错误。故选C。【3题详解】据材料可知,震源深度20千米,据所学知识大陆地壳较厚,平均厚39~41公里,震源位于地壳,A错误;据所学知识,土耳其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B正确;地震是由地球内力作用产生的,C错误;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有无数个烈度,D错误。故选B。地理工作者通过钻探对M岩层(沉积岩)进行研究。下图示意钻探区地形及获得的钻探数据,下图中数据包括M岩层底面的海拔高度和埋藏深度(单位m)。据此完成下列小题。4.图示区域的地貌是()A.背斜山 B.背斜谷 C.向斜山 D.向斜谷5.下列四条线路,出露地表的岩层由老变新的是()①从钻探点Ⅰ到钻探点Ⅱ ②从钻探点Ⅱ到钻探点Ⅲ③沿左侧等高线b向北 ④沿右侧等高线b向西南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4.B5.C【解析】【4题详解】以Ⅰ、Ⅱ、Ⅲ三个钻探点为例,Ⅱ处岩层底部海拔为198米,较两侧的150米为高,所以岩层中间向上弯曲,为背斜,岩层底部海拔加上底层的深度应为地表海拔,故该地中间地面高度为255米,两侧为269米和270米,说明地势中间低,两翼高,应为谷地,所以该地为背斜谷(以Ⅳ、V、Ⅵ三个钻探点计算,结果一致),B正确,ACD错。故选B。【5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该地地质构造为背斜,背斜构造岩层中间老两翼新。由所学知识可知,沉积岩层具有沉积顺序,越往上,岩层越新。由上题计算可知,Ⅱ钻探点位于谷地,Ⅰ和Ⅲ钻探点位于谷坡。从钻探点Ⅰ(地表海拔为269米)到钻探点Ⅱ(地表海拔为255米),地表海拔降低,但M岩层底面海拔明显较高,说明上覆岩层可能被侵蚀,出露岩层逐渐较老,①错误;从钻探点Ⅱ(地表海拔为255米)到钻探点Ⅲ(地表海拔为270米),地表海拔升高,但M岩层底面海拔明显较低,说明其上覆岩层较多,出露岩层逐渐较新,②正确;沿左侧等高线b向北,由背斜中部向两翼,出露岩层逐渐变新,③正确;沿右侧等高线b向西南,由背斜两翼向中部,出露岩层逐渐变老,④错误。②③组合正确,故选C。1815年4月,地处东南亚的S岛发生人类历史上最强的火山喷发事件,在距离S岛800km以外的人们连续多日听到隆隆的雷声,看见飘动的灰尘。受此事件影响,1816年北半球盛夏出现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低温天气,造成西欧、亚洲、北美农作物大范围减产。如图示意火山喷发后海拔25km处大气温度距平和北半球陆地年降水量距平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6.造成北半球农作物大范围减产的主要原因是大气对()A.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 B.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C.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D.地面的保温作用减弱7.1816年北半球陆地年降水量距平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海陆温差减小,季风环流减弱 B.海陆温差增大,季风环流减弱C.海陆温差减小,季风环流增强 D.海陆温差增大,季风环流增强【答案】6.C7.A【解析】【6题详解】据材料可知,北半球农作物大范围减产的主要原因是1816年北半球盛夏出现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低温天气。根据材料“受此事件影响,1816年北半球盛夏出现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低温天气”得出火山喷发产生大量火山灰飘在空气中,增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而近地面大气直接的主要的热源是地面,所以大气温度降低,C正确,A错误;空气中的火山灰使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但保温作用增强会使气温升高,与材料信息不符,B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C。【7题详解】1816年北半球陆地年降水量距平值为负,说明1816年降水偏少。火山灰削弱太阳辐射,会使海陆温差减小,BD错误;海陆温差减小,海陆间的大气环流减弱,海陆间的季风环流减弱,来自海洋的水汽减少,降水减少,A正确,C错误。综上所述,故选A。内格罗河由发源于安第斯山脉的内乌肯河和利迈河汇合而成,注入大西洋。内格罗河上游兴建有多个水坝,蓄水为库。图1为“内格罗河水系分布”,图2为某水坝建成前、后大坝附近下游河床颗粒物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内格罗河上游兴建多个水坝的原因主要有()①地势落差大②河流流程长③水量季节变化大④航运发展需求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9.水坝建成后,水坝附近下游河段的流水作用表现为()A.径流量减少,侵蚀作用减弱 B.水流速度加快,侵蚀搬运加强C.径流量增加,沉积作用加强 D.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沉积增加【答案】8.A9.B【解析】【8题详解】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格罗河由发源于安第斯山脉的内乌肯河和利迈河汇合而成,上游地势落差大,流速快,兴建水坝可以发电,①正确;多个水坝修建在河流上游,与河流流程长关系小,②错误;内格罗河水量季节变化大,兴建水坝可以调节水量季节分布不均,③正确;上游地势起伏大,城镇少,航运需求小,④错误;故选A。【9题详解】读图2可知,建坝前,下游河床颗粒物多,建坝后泥沙减少、细颗粒物减少,因上游水坝建设会增加水坝和下游河段的水位落差,导致水流速度加快,侵蚀搬运作用加强,B正确,D错误;上游水坝建设只是改变水量的时间分布,径流量没变化,AC错误。故选B。某地理学习小组到郊区进行土壤的野外观测,在观测报告中绘制了土壤肥力影响因素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关于地形与土壤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B.阳坡的蒸发量大,土壤水分状况较阴坡好C.阳坡接收的太阳辐射多于阴坡,土壤温度状况比阴坡好D.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11.据图可知土壤肥力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其中()A.①为时间 B.①为地貌 C.②为腐殖质 D.②为成土母质12.同学们发现从山顶到低平洼地土壤颗粒物存在明显的变化,正确的是()A.砾质土-壤土-砂土-黏土 B.砾质土-砂土-壤土-黏土C.黏土-壤土-砂土-砾质土 D.黏土-砂土-壤土-砾质土【答案】10.C11.D12.B【解析】【10题详解】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水土流失严重,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A错误;阳坡的蒸发量大,水分状况应较阴坡差,B错误;阳坡接受太阳辐射多于阴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C正确;生物和气候影响土壤的有机质供给和消耗、生循循环的快慢和土壤的形成,故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应是生物和气候,D错误。故选C。【11题详解】土壤肥力主要来源于岩石风化形成的成土母质中的矿物质和生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的有机质,由图可知,①为有机质(腐殖质),②为成土母质,D正确,ABC错误。故选D。【12题详解】土壤根据质地不同,从粗到细可以分为砂土、壤土、黏土,而砾质土应该是由颗粒更大的砾石构成的,从山顶到低平洼地,土壤主要随着流水搬运向下运动,而流水的搬运具有分选性,山上流速大的时候留下大颗粒,越往下流速越小,颗粒物也越小,因此颗粒物从山顶到低平洼地的顺序应该是砾质土、砂土、壤土、黏土,B正确,ACD错误。故选B。每年冬春时节,不同性质的气团在乌蒙山脉东侧呈对峙状态,形成云贵高原特有的天气系统(图左)。但在异常年份,却会形成如图右所示的天气系统。完成下面小题。13.在图左情况下,贵阳附近()A.空气干冷,人们皮肤容易干裂 B.空气冷湿,果树容易遭受冻害C.空气暖湿,草长莺飞春暖花开 D.空气暖干,注意预防山火14.图右天气系统出现的原因是()A.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此时势力较强 B.南下的冷空气与北上的暖空气势力相当C.赤道中东部太平洋海域水温异常偏高 D.从南方北上的暖空气此时势力较强15.当出现图右状况时()A.临沧要做好防旱工作 B.临沧要做好防洪水工作C.曲靖要做好防寒工作 D.曲靖要做好防高温工作【答案】13.B14.A15.C【解析】【分析】【13题详解】读题可知,图左所示天气系统为冬半年在云贵高原形成的昆明准静止锋,此时,从西南来的暖气团与从北方来的冷气团在云贵高原的乌蒙山脉东部相遇形成准静止锋。贵阳位于准静止锋冷气团一侧的冷锋后暖锋前,易降水,故空气冷湿,因此果树容易遭受冻害,B正确,A、C、D均错误。故选B。【14题详解】读题可知,图右所示的准静止锋的位置在哀牢山附近,比正常年份偏向暖气团一侧。只有当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势力增强,才能将锋面移到更靠西南的位置,A正确;若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准静止锋锋面应该在乌蒙山脉附近徘徊,B错误;赤道中东部太平洋水域水温异常升高为厄尔尼诺现象,此时中国冬季出现的是暖冬,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势力应较弱,C错误;从南方北上的暖空气势力应较弱才对,D错误。故选A。【15题详解】读题可知,当出现图右状况时,临沧位于暖气团控制范围内,往年也是受暖气团控制,且这种年份暖气团较弱,不用特别防旱,排除A;锋面雨区都在冷气团一侧,临沧降水概率小,不需要防洪,排除B;曲靖位于冷气团控制范围内,而正常年份受暖气团控制,所以曲靖较往年气温低,当地农民应做好防寒工作,C符合题意,排除D;故选C。二、非选择题(满分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干流是淮河治理的关键,掌握干流的水沙输移特性,对治理淮河洪灾具有重要价值。淮河干流蚌埠—浮山河段受行洪区调度影响较小,几乎没有支流汇入,水沙运动被束缚在河道滩槽之间。受无序采砂的影响,在沙质较好的位置存在一些点状的采砂坑。某地理团队根据沿程水文站20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出蚌埠—浮山河段洪峰传播时间随洪水量级的变化(图1)。图2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河漫滩是在洪水时被淹没,枯水时出露的滩地,河漫滩地表摩擦力较大。当洪峰流量达到一定数值后,河道实现全断面过流。(1)描述主槽行洪、河漫滩行洪、全断面过流不同阶段洪峰传播时间的特征。(2)蚌埠—浮山河段河漫滩过流占比偏小,结合河流断面形态,试分析原因。(3)为提高蚌埠—浮山河段行洪能力提出合理建议。【答案】(1)随洪水量级增大,主槽行洪阶段,洪峰传播时间变短;河漫滩行洪阶段,洪峰传播时间变长;全断面过流阶段,洪峰传播时间变短。(2)该河段高滩深槽的断面形势,使得通过河漫滩的洪峰水量有限;滩涂宽度较小,通过面较窄,过流量较小;(与主槽相比,)滩涂摩擦阻力较大,削弱河漫滩水流的泄洪能力。(3)合理修复主槽河底,适当的位置可连接点状采砂坑;扩挖主槽,发挥主槽的强大泄洪能力;疏浚河漫滩淤沙,降低河漫滩高程。【解析】【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随洪水量级增大,主槽行洪阶段,洪峰传播时间由50小时降至38小时左右,洪峰传播时间变短;河漫滩行洪阶段,洪峰传播时间由38小时升高到66小时,洪峰传播时间变长;全断面过流阶段,洪峰传播时间由22小时变为12小时,洪峰传播时间变短。【小问2详解】由图2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可知,该河段断面是高滩深槽,洪水主要集中于深槽中,使得通过河漫滩的洪峰水量有限;滩面宽度较小,洪水通过的面较窄,因此洪水通过流量较小;结合材料信息“河漫滩地表摩擦力较大”,与主槽相比,河漫滩滩面摩擦力较大,洪水通过的阻力较大,从而使河漫滩水流的泄洪能力降低。【小问3详解】结合图示及材料信息可知,由“受无序采砂的影响,在沙质较好的位置存在一些点状的采砂坑”可知,要合理修复主槽河底,在适当的位置上可连接点状采砂坑,增大行洪能力;由“淮河干流蚌埠—浮山河段受行洪区调度影响较小,几乎没有支流汇入,水沙运动被束缚在河道滩槽之间”可知,水沙运动被束缚在河道滩槽之间,可以通过扩宽主槽,充分利用主槽的强大泄洪能力,增大行洪;由“河漫滩地表摩擦力较大”可知,河漫滩滩面摩擦力较大,洪水通过的阻力较大,流水携带的沙子在河漫滩沉积,降低行洪能力,可以通过疏浚河道,清理河漫滩淤积的泥沙,降低河漫滩高程,增加行洪能力。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河口附近水域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不同程度海水与河水分层现象,一般来说,淡水位于密度较大的海水之上。戴维森海流(如图)是发生在美国西海岸固定时段的局地沿岸流,其主要是陆地大量径流汇入海洋后,在海洋表层形成高于邻近海水面的淡水楔,在重力、风力与地转偏向力平衡下形成的海流。(1)指出戴维森海流发生季节与流向,并说明判断理由。(2)简析淡水楔对所在海域生产力产生的不利影响。【答案】(1)发生季节:冬季。流向:向北流。判断理由:图示区域为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量大,入海径流量大,形成淡水楔;冬季,该海域受盛行西风影响,在海陆­轮流、地转偏向力等作用下,表层海水向北流。(2)海域生产力主要与海洋生物量有关,海洋生物量主要与营养盐、温度(热量)、光照条件等呈正相关;淡水楔使得表层海水盐度降低,海水密度降低,使海水分层现象加剧,层结稳定;稳定的层结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沿岸上升流,使得底层营养盐不易上泛至表层,海洋生物缺乏营养盐来源导致生产力降低。【解析】【小问1详解】由材料可知,戴维森海流是陆地大量淡水汇入海洋之后形成的,且发生在固定的时间段,戴维森海流出现在美国西海岸37°N左右的水域,此区域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区域受西风带影响,西南风带来大量的降水,此时,陆地大量的淡水汇入海洋形成了淡水楔;冬季受北半球西风带影响,在西南风的影响下,水流受陆地阻挡,呈现出向北流动的海流。【小问2详解】海洋生物量是影响海洋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海洋生物量受海域光照、热量和营养物质等影响,淡水楔主要通过影响海域营养物质来影响海域生产力;由材料可知,淡水楔形成之后,淡水位于密度较大的海水之上,由于淡水楔的存在,大大降低了大洋表层海水的盐度和密度,不仅加剧了大洋表层海水的分层现象,使得层结更加稳定,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沿岸的上升流,使得上升流带来的海洋底层营养盐和营养物质不易上泛至大洋表层,大洋表层海洋生物缺乏营养物质来源,导致生物量降低,使海域生产力降低。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大气层中中性分子的光电离效应(中性粒子在光辐射的作用下产生的电离)是电离层电子和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以30°左右为界,将我国区域划分为北方和南方地区,并选取了不同纬度带(15°N、25°N.35°N、45°N和55°N以上述纬度为中心取±1°范围的均值)。下图示意太阳活动低年期我国不同纬度带电离层电子总含量(TEC)的季节性日均变化曲线。(1)概括我国中低纬度电离层电子总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2)指出影响中性分子发生光电离效应的因素。(3)分析夏季我国中低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