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9月调研考历史试题_第1页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9月调研考历史试题_第2页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9月调研考历史试题_第3页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9月调研考历史试题_第4页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9月调研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年级九月调研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公元前645年,晋国在韩原之战中大败于秦,国君被擒,黄河以西的土地被割让。面对不利局势,晋国贵族鼓励“国人”和“野人”到农村地区开垦荒地,向新垦土地征收税赋,并从开荒者中征召士兵。这反映了春秋时期()A.秦晋争霸促进民族交融 B.土地国有制开始兴起C.诸侯纷争引发社会变动 D.户籍制度已普遍推行【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根据材料,晋国因为战败面对不利局势而开辟荒地并征税,有利于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和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因此得出诸侯纷争引发社会变动,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民族交融,排除A项;土地国有制在西周时期就实行,即井田制,排除B项;户籍制度普遍推行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2.云梦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中多处谈到“忠”的要求,其中“吏有五善”中的第一条是“中(忠)信敬上”,“吏有五失”中最严重的就是“非上”,对其惩罚可以“身及于死”。上述记载表明秦朝()A.德治与法治之争激烈 B.重视约束官员行为C.统一的中央集权建立 D.注重改良社会风俗【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材料“《为吏之道》……‘吏有五善’中的第一条是‘中(忠)信敬上’,‘吏有五失’中最严重的就是‘非上’”可知注重约束官员行为,B项正确;材料与德治、法治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C项;材料的主旨为对官员的约束,并非注重改良社会风俗,排除D项。故选B项。3.南朝梁萧子显所撰《南齐书》用“魏虏”“索头”等称呼北方鲜卑族等少数民族;而北朝北齐魏收所撰《魏书》则记载“魏所受汉传国玺”,将南朝的宋齐梁三朝称为“岛夷”。上述现象体现了()A.历史人物存在不同称谓 B.史籍体例呈现出多样性C.正统观念左右历史编纂 D.历史认识依靠文献记载【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北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南北朝政权都将自己视为正统,将对方视为蛮夷,说明正统观念左右历史编纂,C项正确。材料主旨不属于历史人物的不同称谓,排除A项;材料中的史籍体例都属于同一类,不属于多样性,排除B项;材料强调历史文献中的称谓,无法体现历史认识依靠文献记载,排除D项。故选C项。4.如表反映了唐代江南地区润州、常州、苏州和湖州的户数变化。据此推论()典籍时间户数《旧唐书·地理志》唐贞观年间(627—649)72000户《新唐书·地理志》唐天宝年间(742—756)354000户《元和郡县制》唐元和年间(806—820)164000户A.政权更替扩大南北经济差距 B.社会环境影响人口数量变化C.北民南迁促进江南经济开发 D.土地兼并推动赋税制度调整【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朝初期到后期,南方地区户数先增加后减少,说明唐朝前期,社会繁荣,人口增加,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带来政治动荡,人口减少,B项正确;材料只提到唐朝,并未涉及政权更替,排除A项;北人南迁促进江南经济开发只能说明南方人口增加,材料并未体现,排除C项;材料强调户数的变化,并未体现对赋税制度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5.明朝法律对边境关卡的茶贸易有严格规定:“凡犯私茶者与私盐同罪,私茶出境与关隘不讥(查问)者,并论死”。明朝政府实行针对茶叶的不定期的巡视监察制度;让西部边民以马为赋,实行茶马互易。这表明明代()A.重视边疆地区的管辖 B.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关系C.改善边疆民众的生活 D.推动内地与边疆管理一体化【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可知明朝法律对边境关卡的茶贸易有严格规定,让西部边民以马为赋,实行茶马互易,这可见明朝重视边疆地区的管辖,A项正确;材料不涉及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关系,排除B项;材料与边疆民众生活无关,排除C项;材料内容得不出内地与边疆管理一体化,排除D项。故选A项。6.19世纪70年代,清廷内部出现“塞防”与“海防”的争论。左宗棠认为,“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外患自无隙可乘”;浙江巡抚杨昌濬则指出:“西洋各国以船炮利器称雄海上已三十余年,包藏祸心,莫不有眈眈虎视之势。”上述材料说明()A.沿海地区经济实力远超西北 B.顽固派与洋务派间分歧严重C.外交关系影响晚清国防战略 D.边疆危机强化清廷忧患意识【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19世纪70年代中国。根据材料,左宗棠认为“西北地区形势完整则外患无隙可乘”,浙江巡抚指出“西洋各国称雄海上……莫不有眈眈虎视之势”得出当时已经出现边疆危机,一些官员认识到了边疆危机,因此材料说明边疆危机强化清廷忧患意识,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沿海和西北的实力对比,排除A项;材料只是体现对边疆危机的忧患意识,没有体现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分歧,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清朝和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无法得出外交关系对晚清国防战略的影响相关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7.如表是民国时期历史教科书关于印刷术和其他发明的表述。教科书表述的变化反映了()内容出处自文学复兴,学子日增,需书日亟,适德意志人约翰哥丁(JohnGutenberg)于西元一四五○年发明活版术《共和国教科书·西洋史》,傅运森,1913年公元一四五○年,德国人约翰哥敦堡(JohnGutenberg)发明活字版法,按中国发明活字版在北宋时,概比欧洲早得多《现代初中教科书·世界史》,傅运森,1929年欧洲中古末的三大发明(罗盘、火药、印刷术),显然是中国文化的西渐所影响,因为他们所自称的发明,都在中国已经盛行之后《本国史第2册·新课程标准适用(第15版)》,傅纬平,1933年A.政府宣扬传统思想 B.西方科技影响了中国社会C.国人追求民族复兴 D.中国近代教育与国际接轨【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关于印刷术和其他发明的表述的出现以下变化:“德意志人约翰哥丁(JohnGutenberg)于西元一四五○年发明活版术”到“中国发明活字版在北宋时,概比欧洲早得多”,再到认为“欧洲中古末的三大发明(罗盘、火药、印刷术),显然是中国文化的西渐所影响,因为他们所自称的发明,都在中国已经盛行之后”,即认为印刷术和其他发明西方更早出现,到认为中国更早,再到认为西方是深受中国影响的;这些变化反映了国人追求民族复兴,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了是中国印刷术和其他发明早于西方,中国影响西方科技,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中国近代教育与国际接轨,排除D项。故选C项。8.1937年9月2日,一二○师在陕北庄里镇举行誓师大会。师长贺龙说:“现在国难当头,我愿带头穿国民政府发的衣服,戴青天白日帽徽,和国民党部队统一番号。看起来我们的外表是白的,但我们的心却是红的,永远是红的。”贺龙的动员讲话()A.调动了根据地民众抗战热情 B.有利于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C.坚定八路军持久抗战的信念 D.顺应了合作抗日的时代潮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抗战时期。根据材料,贺龙所说穿国民政府的衣服,戴青天白日帽徽,和国民党部队统一番号,得出当时红军整编到国民政府下,是因为抗战全面爆发,中日民族矛盾已经是主要矛盾,因此贺龙讲话顺应了合作抗日的时代潮流,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民众的抗战热情,排除A项;全面抗战路线形成是在1937年8月洛川会议上,排除B项;全面抗战刚刚开始,持久抗战是在进入相持阶段后,排除C项。故选D项。9.20世纪60年代初,中共中央根据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开展三线建设,重点开展以国防工业和基础工业为主体,包括交通运输等国家战略后方基地的建设。湖北十堰地区建成的第二汽车制造厂是三线建设的重要成果。以二汽为代表的三线建设()A.推进了中西部社会经济的发展B.打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C.提高了新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D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据材料“中共中央根据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开展三线建设,重点开展以国防工业和基础工业为主体,包括交通运输等国家战略后方基地的建设”并结合所学可知三线建设推进了中西部社会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三线建设无法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排除B项;男女职工开展劳动竞赛并不一定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排除C项;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排除D项。故选A项。10.1980年,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撰写的《短缺经济学》出版,该书从企业生产资料和个人消费资料的短缺入手,分析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运行图景,系统揭示了长期短缺经济现象及出现的原因。1986年,该书中文版面世,社会反响强烈。这一现象出现是由于当时()A.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建立 B.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C.东欧改革经验影响深远 D.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据材料可知1986年出版了中文版的《短缺经济学》,该书能够出版并引发社会反响,是因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D项正确;1993年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排除A项;材料与经济全球化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东欧改革经验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1.罗马帝国早期的纪念碑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皇帝出征和向士兵讲话的场面,到了帝国后期,皇帝形象高大,超乎常人,士兵形象则渺小模糊。皇帝的不同形象体现了罗马帝国()A.君主政治的发展 B.对外扩张的频繁C.海外贸易的发达 D.文学艺术的繁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罗马帝国。据材料可知罗马帝国的皇帝形象变得超乎常人的大,可知君主权力增强,A项正确;材料与对外扩张无关,排除B项;皇帝的形象与海外贸易无关,排除C项;皇帝的形象与文学艺术的繁荣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2.如表为1314世纪英国中等农户收支情况,这反映了该时期的英国()收入部分粮食收入:78先令畜牧收入:25先令4便士直接消费部分口粮消费:32先令种子扣除:224先令进入市场部分穿衣支出:17先令租税支出:15先令商品率53%储蓄率(扩大再生产部分)26%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 B.农村商品市场逐渐扩大C.城市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D.农民消费观念根本改变【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314世纪英国。据材料可知英国中等农户收支情况中,有直接缴费部分、进入市场部分,其中商品率高达百分之五十三,可知农村商品市场逐渐扩大,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情况,排除A项;材料展示的是收支状况,通过收支情况无法得出城市经济联系密切,排除C项;“根本”过于绝对化,排除D项。故选B项。13.有一位地理学者这样描述独立前的拉丁美洲:“拉美多数人口居住在环大陆一圈的城市集镇中,其中多数集镇人口不多于400人。内地则是一些极分散居民点,庄园是其活动中心,庄园面积极大,而庄园牧场上的工人寥寥无几。”这种环境造成拉美地区()A.封建统治得以长期延续 B.种植园经济趋于衰落C.统一政治权威难以形成 D.印第安文化毁灭殆尽【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拉美。据材料“内地则是一些极分散居民点,庄园是其活动中心,庄园面积极大,而庄园牧场上的工人寥寥无几”可知,拉丁美洲的城镇人口数量少且居民点分散,这种环境导致统一权威难以形成,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经济,与封建统治无关,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庄园经济,与种植园经济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印第安文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4.如表为1923—1925年苏俄(苏联)租让简况。租让制的实施旨在()年代国家内容1923德国一百万公顷森林资源1923英国勒拿河地区的金和铜及其他有色金属的开采1923瑞士兴办轴承厂1925美国开发12492英亩的锰矿和萨哈林岛的煤1925荷兰建立俄荷木材公司A.赢得国内战争的胜利 B.建立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C.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D.实现与西方关系正常化【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3—1925年苏俄(苏联)。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新经济政策推行期间,苏俄(苏联)实行租让制,允许外国资本兴办企业,目的是恢复和发展经济,C项正确;1920年国内战争已经取得胜利,排除A项;1928年后苏联才建立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排除B项;材料只是强调苏联经济发展,并未实现与西方关系正常化,排除D项。故选C项。15.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通过限制对印度的粮食出口,迫使印度在越南战争中保持中立立场。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指出:“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上述材料说明()A.亚非国家农业发展推动全球治理完善B.资源对国际政治格局具有重要影响C.欧美大国能源争夺决定国际秩序演变D.贸易在区域集团化中占据核心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世界)。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美国通过控制石油和粮食来控制其他国家,说明资源对国际政治格局具有中药形象,B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到亚非国家农业发展与全球治理完善,排除A项;欧美大国能源争夺影响国际秩序,而不是决定,排除C项;美国和印度属于两个不同区域,无法体现贸易在区域集团化中占据核心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16.【市镇演变与区域经济发展】材料一唐末五代时期,藩镇长官在辖内各军事要冲设“镇”控扼地方,“镇”自创始之初便兼具军事、行政和商业功能。进入宋代以后,藩镇实力不断削弱,军事职能逐渐退却,随着乡村社会经济商品化和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镇”的经济功能日渐凸显。同时,随着草市大量出现,其中一些草市因辐射区域人口众多,拥有相对优越便捷的交通条件而成长为镇市,成为各地乡村中介于村市和城市之间的次级商业中心。南宋时期,随着镇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功能的渐趋完善,镇市居民人口的不断增多,镇市用地日趋紧张,一些经济成长条件较好和乡村社会分工较为细致的地区,其镇市开始发展出一些“子镇市”——摘编自张倩《宋代“镇”“市”结合的历史考查》材料二明清时期,江南农村的商品生产特别是手工棉纺织品的生产,促使一批农村市镇兴起和繁盛。娄定县娄塘镇,“所产木棉、布匹倍于他镇,所以客商鳞集,号为花、布码头,往来贸易岁必万余,装载船只动以百计”。上海开埠后,大量廉价外国机制棉纺织品的涌入,致使农民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趋于衰败,原先一批立足于手工棉纺织发展基础的农村市镇的商业活动归于萧条。另有一批市镇随着上海的发展而兴旺。江浙沪原先以苏杭为中心的城镇体系,逐渐形成以上海为中心、以上海口岸内外贸易为主要连接纽带的新的城镇体系。——摘编自戴鞍钢《中国近代经济地理:江浙沪近代经济地理》(1)根据材料,简述中国古代市镇的发展历程。(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晚清江南市镇发展出现的新现象并加以评价。【答案】(1)唐末五代,设立军镇;宋代,镇的经济功能增强,一些草市逐渐成长为镇市,部分镇市发展出一些子镇市;明清时期,兴起一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2)新现象:逐渐形成以上海为中心、以上海口岸内外贸易为主要连接纽带的新的城镇体系。评价:上海开埠后,江南地区新城镇体系的形成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变迁,加深了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有利于近代中国的城市化;改变了社会生活和社会风气;影响了“自强求富”思想的实践。(任意两点)但,就整体而言,传统的小农经济仍占优势地位。【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为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唐末五代时期,藩镇长官在辖内各军事要冲设‘镇’”可知唐末五代,设立军镇;根据材料“进入宋代以后,藩镇实力不断削弱,军事职能逐渐退却,随着乡村社会经济商品化和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可知宋代,镇的经济功能增强,一些草市逐渐成长为镇市,部分镇市发展出一些子镇市;根据材料“明清时期,江南农村的商品生产特别是手工棉纺织品的生产,促使一批农村市镇兴起和繁盛”可知明清时期,兴起一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小问2详解】本题为特点、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古代中国。第一小问新现象,根据材料“逐渐形成以上海为中心、以上海口岸内外贸易为主要连接纽带的新的城镇体系”可知逐渐形成以上海为中心、以上海口岸内外贸易为主要连接纽带的新的城镇体系。第二小问评价,根据材料“上海开埠后,大量廉价外国机制棉纺织品涌入,致使农民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趋于衰败”可知上海开埠后,江南地区新城镇体系的形成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变迁,加深了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有利于近代中国的城市化;结合城市近代化相关知识可知改变了社会生活和社会风气;影响了“自强求富”思想的实践。结合近代中国经济的特点可知就整体而言,传统的小农经济仍占优势地位。17.【中国共产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材料一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形势的发展对于干部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于是党决定将210万野战军变成工作队。1949年,毛泽东指出,军队就是一个学校,军队干部应当全体学会接受和管理城市,懂得在城市中对付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善于领导工人、动员组织青年、管理工业和商业、管理学校、报纸、通讯社和广播电台。此后,解放军所到之处,大量官兵被留在地方工作,大量干部人才前往东北、西南和西部地区支援党的解放与建设工作。材料二如表,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相继颁布多项文件加快干部培养教育工作,建立并不断完善新中国干部制度文件对干部工作的相关规定《关于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1949年)中央纪律监察委员会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领导下工作,建立党内监督机制《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草案)(1951年)党在学习问题上的任务,就是彻底纠正任何忽视理论的经验主义危险倾向,领导全体党员在统一的制度下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有系统的学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奖惩暂行条例》(1952年)条例包括总则、奖惩种类、奖惩办法、奖惩权限、奖惩程序以及附则共6章42条《关于政府干部任免手续的通知》(1953年)今后凡属中央人民政府或政务院任免范围的干部,在中央人民政府或政务院任免之前,仍需按党内管理干部的规定经过审批《关于1953—1954年干部理论教育的指示》(1953年)全党主要干部要有系统地了解苏联实现国家工业化、农业合作化和完成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以便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根据国家具体情况正确利用苏联经验——摘编自陈凤楼《中国共产党干部工作史纲(1921—2002)》(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阐述新中国成立前后干部队伍建设的变化及其背景。(2)根据材料二,概括建国初期干部队伍建设的特点。【答案】(1)变化:由在革命斗争中培养干部到通过理论建设、制度建设培养干部;由服务军事斗争为主到服务经济建设为主。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开展。(任意两点)(2)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加强制度建设;重视提升干部经济管理水平。(任意三点)【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对比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前后。变化:根据材料一可知新中国成立前干部队伍建设侧重于在革命斗争中培养干部,根据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相继颁布文件加快培养干部,得出新中国成立后侧重于通过理论建设、制度建设培养干部。结合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前服务于军事斗争,结合材料二“以便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根据国家具体情况正确利用苏联经验”得出新中国成立后是服务经济建设为主。背景: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相继颁布多项文件加快干部培养教育工作”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新中国成立,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经济恢复并逐步开展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量的建设干部,这是我国干部队伍建设变化的重要背景。【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材料“按党内管理干部的规定经过审批”得出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根据材料“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有系统的学习”得出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根据材料“建立党内监督机制,以便在经济建设中根据国家具体情况正确利用苏联经验”得出加强制度建设和提升干部的经济管理水平。18.【美国的扩张与新“西方”】材料一1803年,为了给欧洲的军事行动筹款,拿破仑向美国提出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整个路易斯安那领地。詹姆斯·门罗和利文斯顿大使当机立断,从拿破仑手中买下了整个路易斯安那,使美国的面积扩大了一倍多。1845年,美国总统泰勒批准兼并得克萨斯;1846年,美国总统波尔克将北纬49度以南的俄勒冈地区并入美国;1848年,他又通过美墨战争获得了墨西哥的加利福尼亚和新墨西哥两省(包括今天的加利福尼亚、犹他、内华达,以及科罗拉多州的一部分)。——摘编自(美)加里·纳什等《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上卷材料二自18世纪末期以来,美国人在界定自身文化身份时将欧洲视为美国的对立面和文化“他者”,信奉的是“美国例外”论;在思考美国的地缘政治特性时,把欧洲视为威胁,奉行的是远离欧洲纷争和排斥欧洲影响的大陆主义。两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通过发明和传播“西方文明”与“大西洋共同体”话语,原本相互隔离和对立的北美与西欧被置于同一个地理和文化空间中,拥有共同的利益、文化遗产和价值观,新的美欧关系和对欧政策被合法化,作为文化、意识形态和安全共同体的大西洋联盟得以建立,一个新“西方”被构建出来。——摘编自王立新《美国国家身份的重塑与“西方”的形成》(1)根据材料一,简述1900年前美国扩张的概况,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西方”的实质,并结合所学加以说明。【答案】(1)概况:1860年以前,主要是向西部扩张领土;1900年前,在海外扩张领土。原因:独立后统治集团奉行对外扩张政策;工业革命增强了对外扩张实力;(任意一点)内战结束刺激了向西部扩张的野心;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不断拓展海外市场。(任意一点)(2)实质:美国主导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联盟。说明:倡导建立国际联盟;推行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推行和平演变战略。(任意一点)【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00年前美国。概况:据材料一“1845年,美国总统泰勒批准兼并得克萨斯;1846年,美国总统波尔克将北纬49度以南的俄勒冈地区并入美国;1848年,他又通过美墨战争获得了墨西哥的加利福尼亚和新墨西哥两省”可知美国在南北战争前主要向西部扩张领土;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美国在1900年前,在海外扩张领土。原因:依据材料涉及的时间19世纪40、50年代,20世纪初,结合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工业革命等相关史实可知原因有独立后统治集团奉行对外扩张政策;工业革命增强了对外扩张实力;内战结束刺激了向西部扩张的野心;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不断拓展海外市场。小问2详解】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世纪末期以来的美国。实质:据材料二“原本相互隔离和对立的北美与西欧被置于同一个地理和文化空间中,拥有共同的利益、文化遗产和价值观,新的美欧关系和对欧政策被合法化,作为文化、意识形态和安全共同体的大西洋联盟得以建立”可知美国主导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联盟。说明: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冷战、两极格局及多极化趋势等相关史实可知,美国的经济实力逐渐增强,政治实力亦增强,新西方的建立与美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相关,结合史实可知美国倡导建立国际联盟;推行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推行和平演变战略。19.【历史的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材料在人类历史发展成世界历史的漫长过程中,包含着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纵向发展是指人类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横向发展是指各地区间由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成为整体的过程。纵横两方面发展的共同基础和最终推动力量是物质生产的进步。——摘编自《吴于廑学术论著自选集》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目录(部分)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第7课全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