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基本知识过关训练_第1页
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基本知识过关训练_第2页
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基本知识过关训练_第3页
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基本知识过关训练_第4页
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基本知识过关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小红和同学们一起,坐在过山车上沿轨道飞驰而下的惊险瞬间。小红感觉自己是运动的,而有的同学感觉自己是静止的,他们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过山车和地面B.过山车和轨道C.地面和过山车D.轨道和地面答案:C解析:AB.小红相对于过山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小红相对于过山车而言是静止的,故AB不符合题意;C.小红相对于地面位置发生了变化,故以地面作为参照物,小红是运动的,而有的同学相对于过山车而言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以过山车为参照物,有的同学是静止的,故C符合题意;D.小红相对于轨道位置发生了变化,故以轨道作为参照物,小红是运动的,有的同学相对于地面位置发生了变化,故以地面作为参照物,有的同学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教室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天空,是陪伴我们的第二个家”,下列说法最符合实际的是()A.教室里最舒适的温度约为40℃B.教室里一支新粉笔的质量约为10kgC.教室内每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40WD.同学们进出教室行走时的速度约为5m/s答案:C解析:A.人的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6g,一支粉笔的质量略大于此数值,在10g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C.教室中普通日光灯的额定功率在40W左右。故C符合题意;D.同学们进出教室行走时的速度在1m/s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下列现象中速度最大的是()A.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B.高空翱翔的超音速战机C.从太阳射向地面的阳光D.把“神七”送上天的火箭答案:C解析:A.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速度约为400km/h~500km/h;B.高空翱翔的超音速战机速度约为3500km/h~4000km/h;C.从太阳射向地面的阳光的速度约为3×105km/s;D.把“神七”送上天的火箭速度约为8km/s;由此可见,光的速度最大,故C符合题意。故选C。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C.t=1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D.0~3s内,甲物体运动了6m答案:D解析:A.由图象知道,随着时间的变化,甲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而乙的速度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即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以甲为参照物,乙的位置相对甲发生了变化,所以,乙是运动的,故B错误;C.在v-t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代表物体通过的路程,由图知道,t=1s时,甲、乙两物体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不相同,即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同,说明两物体没有相遇,故C错误;D.由图知道,甲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为v甲=2m/s,由知道,在0~3s内,甲物体运动的路程为s甲=v甲t=2m/s×3s=6m故D正确。故选D。5、中国运动员苏炳添在国际百米大赛中成为首位跑进10秒内的中国人。赛跑过程中关于运动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以运动员为参照物,坐着的观众是运动的B.运动员冲刺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人具有惯性C.运动员蹬地起跑,说明力可以改变人的运动状态D.运动员的鞋底花纹很深,是为了减小摩擦答案:D解析:A.比赛中的运动员与坐着的观众之间的位置不对发生变化,以运动员为参照物,坐着的观众是运动的,故A正确;B.运动员到达终点前,以较快的速度向前运动,达到终点后运动员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不能立即停下来,故B正确;C.运动员用力蹬地起跑,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D.运动员的鞋底花纹很深,是采用了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可以增大与地面间摩擦,故D错误。故选D。6、如图所示,是小红和同学们一起,坐在过山车上沿轨道飞驰而下的惊险瞬间。小红感觉自己是运动的,而有的同学感觉自己是静止的,他们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过山车和地面B.过山车和轨道C.地面和过山车D.轨道和地面答案:C解析:AB.小红相对于过山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小红相对于过山车而言是静止的,故AB不符合题意;C.小红相对于地面位置发生了变化,故以地面作为参照物,小红是运动的,而有的同学相对于过山车而言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以过山车为参照物,有的同学是静止的,故C符合题意;D.小红相对于轨道位置发生了变化,故以轨道作为参照物,小红是运动的,有的同学相对于地面位置发生了变化,故以地面作为参照物,有的同学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7、2020年6月23日,我国完成了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收官卫星的发射,全面建成了北斗系统。该系统通过“星间链路”——也就是卫星与卫星之间的连接“对话”,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和国际搜救等服务。关于图所示的情景,说法正确的是()A.北斗卫星绕轨道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动能增大,势能减小B.星箭分离前,卫星相对于运载火箭是静止的C.北斗卫星绕轨道运行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卫星与卫星之间的连接“对话”利用了光纤通信答案:B解析:A.当北斗卫星绕轨道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卫星的质量不变,速度减小,所以,动能减小,相对于地球的高度增加,所以,重力势能增大,故A错误;B.由于星箭分离前,二者的位置是固定的,卫星相对于运载火箭并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卫星相对于运载火箭是静止的,故B正确;C.北斗卫星绕轨道运行时做圆周运动,由于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所以,受的力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D.卫星与卫星之间的连接“对话”利用了卫星通信,而不是光纤通信,故D错误。故选B。8、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中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船组合体,携手遨游太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舟十三号飞船”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B.“神舟十三号飞船”和“天和核心舱”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C.“神舟十三号飞船”相对于“天舟三号”是静止的D.“神舟十三号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舟二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答案:C解析:中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船组合体,携手遨游太空。A.“神舟十三号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没有位置变化,则“神舟十三号飞船”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故A错误;B.“神舟十三号飞船”和“天和核心舱”与地球有位置变化,则“神舟十三号飞船”和“天和核心舱”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故B错误;C.“神舟十三号飞船”与“天舟三号”没有位置变化,则“神舟十三号飞船”相对于“天舟三号”是静止的,故C正确;D.“神舟十三号飞船”与地球有位置变化,则“神舟十三号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舟二号”与地球有位置变化,则“天舟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C。多选题9、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2m/sC.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小答案:ACD解析:A.由图象可知,0~5s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5s时表示的是时刻,通过的路程不是2.5m,故A错误,符合题意;B.由图象可知,物体在20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4m,则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物体在0~5s内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一过原点的直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5~10s内静止,10~20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符合题意;D.物体在0~5s内的速度10~20s内的速度可见v1>v2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ACD。10、如图是表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4~7h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0kmB.整个10h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12.5m/sC.这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静止的时间是3hD.物体在0~4h时间内的速度比7~10h内的速度小答案:AB解析:AC.由图象可知,在4~7h内,物体的路程不变,即处于静止状态,所用时间为3h,故A不正确,符合题意,C正确,不符合题意;B.整个10h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45km,所以此段的平均速度故B不正确,符合题意;D.0~4h内,通过的路程是20km,对应的平均速度7~10h内,通过的路程是25km,对应的平均速度即v1<v2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B。11、观察图中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车向右运动、乙车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可能甲车静止,乙车向右运动D.可能甲车静止,乙车向左运动答案:AD解析:由由图可知,房子的烟向左飘,所以风是向左吹,所以甲车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①向右运动;②静止;③向左运动,但运动速度小于风速。因为乙车旗向右飘,所以乙车只能向左运动,且速度要大于风的速度。综上分析可知,BC错误,AD正确。故选AD。12、《龟兔赛跑》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为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赢。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是静止的,兔子是运动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答案:BD解析:AB.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与兔子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乌龟是静止的,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静止的,故A错误,B正确;CD.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乌龟和兔子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因此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13、秋季运动会上,“4×100”是一个展现团队合作水平的重要项目,参赛组成员的速度整齐与否是一个影响胜利的重要因素。我们将模型简化成“2×100”,若第一小组两位同学跑前、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均为v;而第二小组两位同学跑前、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a和v-a(a>0)。则跑完全程()A.第二小组的平均速度为B.第二小组的平均速度为C.两个小组完成比赛的时间之差与a成正比D.水平整齐的参赛组更容易赢得比赛答案:AD解析:第一小组所用时间第二小组所用时间第二小组的平均速度两个小组所用时间之差这不是正比例函数,全组跑完全程的时间第一组的时间不变,第二组的时间随a的增大会增大,故水平整齐的参赛组更容易赢得比赛,故AD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故选AD。14、下图是小明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拍摄到的同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小明对照片进行了分析:他从A点起始,用刻度尺依次测量小球运动到各点时到A点的距离s,并记录在图下方的表格中。位置A点B点C点D点E点F点s/cm04.47.810.211.612.0小明得出的以下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A.小球从A点到F点是做匀速直线运动B.小球从B点运动到E点,通过的路程是7.2cmC.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是10cm/sD.小球在E、F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小答案:BD解析:A.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若小球从A点到F点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B、BC、CD、DE、EF之间的距离应该相等,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距离不相等,所以A到F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根据表格可知,小球从B点到E点通过的路程为10.2cm和4.4cm之差,通过的路程是7.2cm,故B正确;C.根据速度公式可知,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D.根据速度公式可知,当时间相同时,速度和路程成正比,因为E、F两点间的路程最小,所以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小,故D正确。故选BD。15、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南运动C.甲车可能向南运动D.乙车可能向南运动答案:AC解析:由于乙车上的乘客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南运动,说明乙车向北运动;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向北运动,有三种可能:一是甲车静止不动;二是向南运动;三是也向北运动,但速度比乙车慢,故AC符合题意。故选AC。16、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B.0~2s内的平均速度小于5~7s内的平均速度C.5s~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2m/sD.2s~5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ABC解析:A.由图可知,0~5s内,小车运动的路程s1=2m,所用时间t1=5s;则小车在0~2s内运动的平均速度v1===0.4m/s故A符合题意;BC.由图可知,0~2s内,小车运动的路程s2=2m,所用时间t2=2s;则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v2===1m/s5s~7s内,小车运动的路程s3=6m-4m=2m所用时间t3=7s-5s=2s则5~7s内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v3===2m/sv2<v3,故BC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2s~5s内,小车的路程不变,所以此时段小车静止,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BC。填空题17、“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描绘了山水相依的美丽风景,青山“走”的参照物是______;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能听出声音是钟声而不是鼓声,这是根据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来判别的。答案:

竹排

音色解析:[1]青山相对于竹排有位置变化,因此青山“走”的参照物是竹排。[2]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我们由此可以区分发声体是什么。因此,能听出声音是钟声而不是鼓声,这是根据音色来判别的。18、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五星红旗经各民族、各行业的176名代表的传递被郑重地交给国旗班……。传递国旗过程中,以国旗为参照物,站在地面不动的传旗手是_______的。(填“静止”或“运动”)答案:运动解析:传递国旗过程中,以国旗为参照物,传旗手有位置变化,是运动的。19、五一假期,小明同学在游乐场体验了一次极限运动,当他乘坐过山车在环形轨道上高速运动时,感觉“天旋地转”,好像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这时他选取的参照物是______。当他乘坐的过山车位于如图位置时,他自身受到的重力方向是______的,该过程中他______(选填“受平衡力”、“受非平衡力”或“不受力”)作用。答案:

过山车

竖直向下

非平衡力解析:[1]感觉“天旋地转”,好像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是以自身乘坐的过山车为参照物的。[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3]该过程中过他乘坐的山车的速度和方向一直在变化,故他受非平衡力作用。20、2021年2月25日晚,遵义老城区上空上演了一场无人机灯光秀,3000架无人机在空中拼出遵义会议会址、红军烈士陵园纪念碑等图案,以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如图所示,无人机在空中悬停,组成了会址的图案,此时无人机相对地面是___________的;若一架无人机竖直升高200m用时20s,则该无人机上升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m/s。答案:

静止

10解析:[1]无人机悬停在空中,此时无人机相对地面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2]无人机竖直升高200m用时20s,则该无人机上升的平均速度21、、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其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0~5s内,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速度为________m/s;比甲车的速度______(选填“大”或“小”):甲车在追上乙车时离出发地点_______m。答案:

4m/s

20m解析:[1]由图像知,0~5s内,乙车速度为v===4m/s[2]在相同时间内乙车通过的路程大于甲车通过的路程,所以v乙>v甲。[3]由图像知,在15s时,甲车在追上乙车,此时离出发地点20m。综合题22、阅读《火星,你好!》回答题。火星,你好!2021年5月15日,中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在环火轨道遨游数月后,终于从“天问一号”飞船中分离并下降,成功着陆于火星(见图甲)。这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功!在太阳系中,火星离地球是比较近的,是和地球酷似的星球。图乙为示意图,以半径、质量、表面重力来说,火星约介于地球和月球中间,火星直径约是地球的一半,质量约为地球的,物体在火星表面所受重力约为地球的。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沙尘悬浮其中,每年常有尘暴发生。与地球相比,地质活动不活跃。这一次火星来客——祝融号(图丙),是以中国上古神话人物火神的名字命名,寓意着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宇宙未知的持续探索和自我超越,彰显着中国人的探索精神和文化自信。祝融号火星车的高度为1.85m,长3.3m,宽3.2m,质量达到240kg左右,设计寿命为3个火星月,相当于约92个地球日。祝融号火星车搭载了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多光谱相机、导航地形相机、火星车次表层探测雷达、火星表面磁场探测仪、火星气象测量仪,共6台科学载荷。祝融号相较于国外的火星车其移动能力更强大,它的6个车轮均可独立驱动,独立转向,除前进、后退、四轮转向行驶等功能外,还具备蟹行运动能力,用于灵活避障以及大角度爬坡。但它在火星表面实际移动速度仅为cm/s级别。千言万语不如一张图,祝融号可以拍下火星的地形,还可以通过雷达寻找地下的物质,这不仅是中国航天工程任务难度的新突破,更是我国在行星科学领域的史无前例突破。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祝融号与国外的火星车比,它的优势是________。(2)截至到2021年8月23日,祝融号已经累计行驶1000m,由此可大致估算出它移动的时间是_________s。(3)如果用来估算祝融号的密度,你认为这样估算是否合理?说明理由。()答案:

移动能力更强大

105s

不合理。祝融号的体积估算误差太大解析:(1)[1]从文中“祝融号相较于国外的火星车其移动能力更强大,它的6个车轮均可独立驱动,独立转向,除前进、后退、四轮转向行驶等功能外,还具备蟹行运动能力,用于灵活避障以及大角度爬坡。”可知祝融号与国外的火星车比,它的优势是移动能力更强大。(2)[2]由题知它在火星表面实际移动速度仅为cm/s级别,假设根据可得(3)[3]如果用来估算祝融号的密度,这时的体积是祝融号的轮廓体积,它的实际体积要小的多,这样估测的体积误差太大,所以不合理。2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区间测速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我国交通管理部门在高速公路中设置固定测速仪,进行区间测速,打击超速现象。区间测速是在同一路段上布设两个相邻的监控点,基于车辆通过前后两个监控点的时间来计算车辆在该路段上的平均行驶速度,并依据该路段上的限速标准判定车辆是否超速。如图甲所示,区间测速采取计算平均车速的方法来检测车辆是否超速,堵住了司机投机取巧的心思,更加科学公正,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防止某些车主采取部分路段超速、部分路段低速行驶,使得在测速区间平均速度不超速,在区间测速路段还会设置瞬间测速,只要测速区间路段中某一时刻速度超过规定限制速度,仍然会判定为超速行驶,所以投机取巧不可取,遵守交通法规,安全规范驾驶才是正道。(1)如图乙所示,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在该区间测速路段允许的最大行驶速度为______,通过该区间测速路段的时间不得少于______min。(2)在通过图乙所示的区间测速路段时,某司机这样操作:前13.5km控制车速为90km/h,剩余测速路段控制车速为130km/h,则该汽车通过全部测速路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km/h。结合短文内容,该汽车______(选填“超速”或“不超速”)。(3)瞬间测速通常利用超声波来进行,检测到汽车进入测速区域时测速仪立即发出超声波信号,接着每隔1s发出一次信号。某汽车匀速进入某直线测速区域时,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返回信号用时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返回信号用时s,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取340m/s,测速仪与汽车在同一水平面,则汽车的速度为______m/s,测速区域边缘距测速仪______m。答案:

120km/h

10

100

不超速

16.19

48.57解析:(1)[1][2]从图乙可知,表示汽车在该区间测速路段允许的最大行驶速度为120km/h;通过该区间测速路段的时间不得少于(2)[3][4]前13.5km控制车速为90km/h,前13.5km所需的时间为剩余测速路段控制车速为130km/h,剩余测速路段所需的时间为该汽车通过全部测速路段的平均速度为该速度小于该区间测速路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