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重组卷01(南京专用)_第1页
冲刺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重组卷01(南京专用)_第2页
冲刺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重组卷01(南京专用)_第3页
冲刺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重组卷01(南京专用)_第4页
冲刺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重组卷01(南京专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冲刺2022年中考化学精选真题重组卷01

化学(江苏南京专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7C-12N-140-16Na-23Mg—24Al-27

Cl-35.5Fe-56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年中考南京卷)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铝B.硅C.氧D.铁

【答案】C

【解析】根据记忆可知在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在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故选:C。

2.(2021年中考广东卷)下列成语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星火燎原B.披荆斩棘

C.死灰复燃D.百炼成钢

【答案】B

【解析】A.星火燎原指的是小火苗变大火,燃烧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

符合题意;

B.披荆斩棘指的是刀劈斧砍,清除掉路途上的障碍,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符

合题意;

C.死灰复燃涉及到了燃烧,燃烧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百炼成钢的过程中把生铁中的碳转化为了二氧化碳,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

符合题意。

故选:Bo

3.(2021年中考广西北海卷)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铜B.水C.氢气D.氯化钠

【答案】A

【解析】A.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B.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利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

选项错误。

故选A。

4.(2021年中考扬州卷)自然界中的物质大多数是化合物。下列化合物属于酸的是()

A.KCIB.NaOHC.CuOD.HNO3

【答案】D

【解析】A.KC1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错误;

B.NaOH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选项错误;

C.Cu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D.HNO3是由H+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酸,故选项正确。故选:D。

5.(2021年中考重庆A卷)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糖水B.空气C.黄铜D.干冰

【答案】C

【解析】A.糖水是由糖和水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是由同种物质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D.黄铜是由铜、锌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C。

6.(2021年中考南京卷)常温下为紫红色固体的是()

A.锌B.铁C.铜D.银

【答案】C

【解析】A.锌在常温下为银白色固体,选项错误:

B.铁在常温下为银白色固体,选项错误;

C.铜在常温下为紫红色固体,选项正确;

D.银在常温下为银白色固体,选项错误。故选:C»

7.(2021年中考苏州卷)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属于金属元素

B.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

C.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D.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答案】B

【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硅,

带“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

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故选

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兀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

质量为28.0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氧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

8.(2021年中考江苏镇江卷)实验室制备氢气并获得ZnSO4・7H2O,下列图示装置和操作

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D

【解析】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项能达到实验

目的;

B.实验室制取氧气,采用锌和稀硫酸反应的方法,属于固液常温型,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C.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氢气应从短导管通入,将空气从长导管排出,图中所示操作正

确,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D.ZnSO4«7H2O含有结晶水,蒸发结晶时,失去结晶水,制得ZnSO〃7H2O,不能用蒸发

结晶的方法,应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

9.(2021年中考山东临沂卷)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葡萄糖:C6Hl2。6B.鼠气:Ne2

C.金元素:AUD.2个铁离子:2Fe2+

【答案】A

【解析】A.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l2。6,符合题意;

B.锐气由值原子构成,化学式为:Ne,不符合题意;

C.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故金元素:Au,不符合题意;

D.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

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

故2个铁离子表示为:2Fe3+,不符合题意。故选A。

10.(2021年中考陕西卷)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

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夏天汽车轮胎爆炸——轮胎内气体分子变大

C.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不变——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改变

D.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可自由移动的离子

【答案】B

【解析】A.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使得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差

异很大,故该说法正确:

B.夏天汽车轮胎爆炸,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之间的间距增大,故该说法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总质量不变,微观解释是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的

种类、数目、质量均不改变,说法正确;

D.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离子,故说法正确;故选择B。

11.(2021年江苏常州卷)唐宋时期人们已能从柿子中提取具有利尿功效的甘露醇,其化

学式为C6Hl40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甘露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B.甘露醇与碳酸所含元素种类不同

C.甘露醇中C、O元素质量比为1:1

D.甘露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zO

【答案】D

【解析】A.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分数分别为:,,xl00%.

12x6十1x14十1r6xy6A

X1(X)%X100%

12x6+lxlt+16x6-12x6+ltu+16x6>所以氧元素质量分数是最高的,

故答案错误;

B.碳酸只含C、H、O三种元素,甘露醇也只含C、H、O三种元素,故选项错误;

C.甘露醇中C、。质量比为(12x6):(16x9)=1:2,故选项错误;

D.甘露醇也只含C、H、0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9,

故选项正确。故选D。

12.(2021年四川成都卷)60℃时,向100g水中加入一定量KNO3形成溶液,再降温至

20℃,析出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1,结合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的KNO3质量为41.6g

B.降温过程中KNCh溶液始终为饱和溶液

C.蒸发溶剂可将M点的溶液转化到N点

D.20C时,lOOgKNCh饱和溶液中有KNCh31.6g

【答案】A

【解析】A.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g

硝酸钾,故60℃时,向100g水中加入一定量KNCh形成溶液,再降温至20℃,共析出10g

硝酸钾,说明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41.6g,符合题意;

B.由图2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由图1可知,降温过程中,一开始

没有溶质析出,说明一开始是不饱和溶液,后有溶质析出,变为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C.M点为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N点为20℃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故增加溶

剂或恒温蒸发可将M点的溶液转化到N点,不符合题意;

D.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131.6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31.6g,不

符合题意。故选A。

13.(2021年中考湖南湘潭卷)能在pH=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透明的一组离

子是()

A.Ag+、K+、CO?-,crB.Fe3\Ca2+>Cl\NOj

C.Ba2\Na+、HCOs.SOS-D.Mg2\Na\SO孑、CI'

【答案】D

【解析】A.Ag\K+、CO*、cr,氯化银是白色沉淀,在pH=3的酸性溶液中不溶解,碳

酸根不能在酸性条件下存在,不符合题意;

B.Fe3\Ca2\Cl\NO3在pH=3酸性条件下能大量共存,但溶液显浅黄色,不符合题意;

C.Ba2+、Na+、HCCh、SOI,硫酸钢是白色沉淀,在pH=3的酸性溶液中不溶解,碳酸氢根

不能在酸性条件下存在,不符合题意;

D.Mg2+、Na+、SOB、Cl-在pH=3酸性条件下能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透明,符合题意;

答案:D。

14.(2021年中考江苏盐城卷)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在空气中点燃,检验生成物

B除去KC1溶液中的MgCl滴加适量Ba(OH)2溶液

C鉴别固体NaOH与NH4NO3取样,分别溶于水中,观察溶液温度变化

D分离Cu粉和Fe粉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C

【解析】A.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在空气中点燃,检验生成物,酒精燃烧,因为氧

气中含氧元素,无论酒精是否含氧元素,都能检测到氧元素,A错误;

B.氯化镁和氢氧化钢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钢,引入新杂质,B错误;

C.氢氧化钠溶解放热,硝酸镂溶解吸热,取样,分别溶于水中,观察溶液温度变化,可鉴

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镀,C正确;

D.分离Cu粉和Fe粉的混合物,既要得到铜粉还要得到铁粉,加入稀硫酸铁粉反应生成硫

酸亚铁和氢气,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C。

15.(2021年中考江苏苏州卷)利用铁粉、炭粉、氯化钠进行铁的锈蚀实验(装置如图所

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1min后温度计读数上升,8min后打开止水夹,水倒吸入锥形

瓶。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前的体积实验后的体积

锥形瓶内空气(含导管内空气)烧杯内水烧杯内剩余水

246.0mL100.0mL51.5mL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温度计

漫润NaG

溶清的浆纸

(混有铁

粉,炭粉的

混合物)

A.铁的锈蚀是放热反应

B.使用氯化钠溶液的目的是加快铁的锈蚀

C.此实验能推断出铁的锈蚀需要水的参与

D.计算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为19.7%

【答案】C

【解析】A.铁的锈蚀是放热反应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使用氯化钠溶液的目的是加快铁的锈蚀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此实验能推断出铁的锈蚀需要水的参与错误,因为没有用控制变量法证明需要水,错误

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D.计算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黑濡与"Lx]00%r9.7%,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

项错误;故选:Co

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16题5分,17题8分,共13分。

16.(2021年中考江苏宿迁卷)(5分)乘坐高铁是一种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

(1)高铁上提供的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从“饼干”、“牛奶”、“糖果”中

选填)。

(2)高铁上提供的某品牌矿泉水中除水之外还含有硫酸镁、氯化钾等物质。氯化钾中阴离

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3)疫情期间乘坐高铁出行需佩戴口罩。医用口罩的中间层是聚丙烯熔喷布,起过滤病毒

作用。聚丙烯属于(填“合成”或“复合”)材料。

(4)高铁列车的车体建设需消耗大量的铝合金和钢铁。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

成分是氧化铁)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o

【解析】(1)饼干富含糖类;牛奶富含蛋白质,糖果富含糖类,故填:牛奶;

(2)硫酸镁是由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镁离子是阳离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

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

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镁离子为:Mg2+;

氯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氯离子是阴离子,氯离子是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的,

氯是17号元素,质子数=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故氯禽子核外第一层有2个电子,

第二层有8个电子,第三层有8个电子,故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一〃

(3)聚丙烯属于合成材料;

(4)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高温2Fe+3co2。

17.(2021年中考江苏镇江卷)(8分)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2)用高镒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装置A和(填字母)组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试管中棉花团的作用是

(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选用装置C相对B的优点是

【答案】

(I)长颈漏斗;

(2)D或E;2KMnCh出=LMnCh+MnCh+CM;防止加热时高镭酸钾进入导管;

(3)CaCO3+2HCl=CaCh+HaO+COaf;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解析】(1)①是加热仪器酒精灯,②是添加液体药品时使用的长颈漏斗。

(2)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故选D或E收集;高钵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钵酸钾、二氧化铳和氧气,化学方程式

为:2KMn()4=KzMnCh+MnCh+ChT;局锦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要加一■团棉花,防止加

热时高镒酸钾进入导管。

(3)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大理石主要成分碳酸

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

CaCl2+H2O+CO2T:C装置可以通过控制旋塞调节装置内气压来实现反应物的分离与接触,

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三、解答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18.(2021年中考江苏扬州卷)以某菱镁矿石(主要成分是MgCCh,含少量MnCCh、SiO2)

制取MgSO#7H2O,流程如下:

英钱石一

(1)“酸浸”时,为了提高浸取率,除了搅拌、提高硫酸浓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一种)。此时,Mn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转化”时主要反应是NaClO+MnSO4+H2O=MnO21+NaCl+H2s04,氯元素反应前后

化合价变化情况是(填“升高”或“降低”)。

(3)硫酸镁溶液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浓缩结晶,可得到不同的晶体:

温度rc-39-1.81.8-48.148.1-67.567.5-200

析出晶体MgSO412H2。MgSO4-7H2OMgSO4-6H2OMgSO4-H2O等

①“操作1”的具体操作是:蒸发浓缩滤液至表面有晶膜出现(此时MgSCh溶液已饱和)、

、过滤、洗涤、低温干燥。

②“操作1”所得滤液中能分离出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物质,该物质是(填化学式)。

循环使用的目的是。

(4)若用100t菱镁矿石可制得246tMgSO#7H2。产品,忽略反应过程中镁元素损失,求

该菱镁矿石中Mg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1)粉碎菱镁矿石MnCO3+H2SO4-MnSO4+H2O+CO2t

(2)降低

(3)①降温至1.8-48.1C结晶②H2sCM⑥.提高原料利用率,节约资源和成本,

减少污染

(4)设参与反应的MgCCh的质量为x,根据镁元素守恒可得

MnCCh~~MgSC)4,7H2。

84246

x2461

84_上

246—246t

解得户84t

所以岭煤矿中碳酸镁质量分数为赢xl00%=84%

【解析】矿石中主要成分是MgCCh,含少量MnCCh、SQ,加入硫酸进行酸浸,二氧化硅

和硫酸不反应,依据流程图中信息,MgCCh和MnCCh与硫酸分别反应生成MgSCU和MnSO4

溶液,经过过滤操作将固液分离。向溶液中加入NaClO溶液,由图可以看出将MnSCU转化

为MnCh沉淀,MgSC>4和NaQO不反应,经过过滤操作将固液分离,得到MgSC)4溶液,可

通过浓缩结晶的方式得到MgSO4-7H2Oo

(1)酸浸时为了提高浸出率,可采用的操作有将矿石研磨成粉末、搅拌、提高硫酸浓度等。

根据上述分析,MnCCh与硫酸反应生成MnSO4、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

MnCO3+H2SO4=MnSO4+H2O+CO2fo

(2)反应前是NaClO中氯为+1价,反应后是氯化钠中氯为-1价,故化合价降低。

(3)①由表中可知,MgSO#7H2。在1.8-48.1℃析出,故在蒸发浓缩后的冷却结晶中应控

制温度为1.8-48.PC,故填降温至1.8-48.1℃结晶。

②操作I得到的滤液中溶质为H2s04和NaCL其中硫酸可至酸浸步骤进行循环利用,循环

使用的目的是提高原料利用率,节约资源和成本,减少污染。

(4)见答案

四、本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9.(2021年中考江苏苏州卷)(7分)碳酸氢镂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肥料。工业生产碳酸氢

钱的一种流程如图所示:

NH4HCO3溶满假巧、

已知:“合成”步骤中发生的反应为N2+3H2===都畿===2NH3。

(1)碳酸氢钱属于化肥中的肥。

(2)“造气”步骤中为加快反应速率,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写一条

即可)。

(3)“碳酸化”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该步骤在较低温度下进行

的原因是o

(4)“碳酸化”步骤的作用是制取碳酸氢镂和。

(5)“循环”的目的是o

【答案】

⑴氮;

(2)将煤粉碎(或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

(3)NH3+CO2+H2O=NH4HCO3;防止碳酸氢钺分解,减少氨水的挥发;

(4)吸收二氧化碳,分离出氮气和氢气;

(5)提高氮气、氢气的利用率,节约资源,。

【解析】(1)碳酸氢钱中含有氮兀素,属于氮肥;

(2)将煤粉碎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都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3)反应物是氨气、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物是碳酸氢镂,所以方程式是:

NH3+CO2+H2CUNH4HCO3;碳酸氢钱受热易分解牛.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在较低温

度下进行的原因是:防止碳酸氢钱分解,减少氨水的挥发;

(4)由图示可知“碳酸化”步骤的作用是制取碳酸氢铁和吸收二氧化碳,分离出氮气和氢

气;

(5)循环可以提高氮气、氢气的利用率,节约资源。

20.(2021年中考江苏南京卷)(7分)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H、C、

0、Na、Al>S、Cl、Ca、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只有D和E由两种元素组成,且

两元素的粒子个数比均为1:1;A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其进一步氧

化;C的溶液呈蓝色;I俗称苛性钠:B、G分别与足量的D反应的所有产物相同。图中“一”

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1”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

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I,H,F。

(2)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B-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答案】

(1)NaOH:Ca(OH)2;H2so4;

(2)2AI+3CUSO4=A12(SO4)3+3Cu;

(3)NaHCO3+HCl=NaCl+H2O+CO2To

【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A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

的氧化膜,阻止其进一步氧化,故A是铝;C的溶液呈蓝色,故C可以是硫酸铜;1俗称苛

性钠,故I是氢氧化钠;D由两种兀素组成,B、G分别与足量的D反应的所有产物相同,

故D可以是盐酸,E是氯化钠;G能生成氢氧化钠,故G是碳酸钠,B是碳酸氢钠;F能生

成硫酸铜和盐酸,故F是硫酸,H可以是氢氧化钙,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A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其进一步氧化,故A是铝;C的溶

液呈蓝色,故C可以是硫酸铜:I俗称苛性钠,故I是氢氧化钠;D由两种元素组成,B、G

分别与足量的D反应的所有产物相同,故D可以是盐酸,E是氯化钠;G能生成氢氧化钠,

故G是碳酸钠,B是碳酸氢钠;F能生成硫酸铜和盐酸,故F是硫酸,H可以是氢氧化钙,

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1分。

21.(2021年中考江苏淮安卷)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同学对氢氧化钠的性质进

行了如下探究:

港液

图2

图3图4

(1)将适量NaOH固体放入刚停止沸腾的水中,观察到水重新沸腾,说明NaOH固体溶解

时一(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取(1)中的溶液连入图1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发光,说明NaOH溶液具有导

电性,NaOH以(填“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在水中。

(3)在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酥试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边滴加

边用玻璃棒搅拌,当溶液颜色刚好时,稀盐酸和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4)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将H2。和NaOH溶液同时全部注入集气瓶中,观察到U形管内

液面,说明CCh和NaOH可以发生反应。

(5)探究NaOH溶液和FeSCU溶液的反应

【进行实验1】该同学将NaOH溶液滴入盛有FeSO4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短时间内即变为红褐色。

【查阅资料】FeSO4+2NaOH=Na2SO4+Fe(OH)2J.(白色);

Fe(OH)2容易被氧气氧化:Fe(OH)2+O2+2H2O=4Fe(OH)3(红褐色)。

【提出问题】如何使白色沉淀长时间存在?

【进行实验2】改进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观察到白色沉淀存在时间较长。

【交流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