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树种基地建设综合项目作业设计项目说明指导书_第1页
珍稀树种基地建设综合项目作业设计项目说明指导书_第2页
珍稀树种基地建设综合项目作业设计项目说明指导书_第3页
珍稀树种基地建设综合项目作业设计项目说明指导书_第4页
珍稀树种基地建设综合项目作业设计项目说明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县-珍稀树种培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作业设计二O一O年十二月作业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设计单位:单位法人:设计单位资质:资质等级:乙级证书编号:发证机关:设计责任人(署名):设计人员:审核:设计时间:目录TOC\o"1-2"\h\z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概要 11.2项目建设目标和指导思想 11.3项目建设标准 2第二章基础情况 22.1地理位置 22.2社会经济情况 22.3自然条件 32.4项目区概况 6第三章珍稀树种造林及抚育作业设计 73.1设计标准 73.2设计依据 73.3树种特征 83.4各项作业设计 9第四章投资概算 154.1概算依据 154.2投资概算 15第六章效益评价 166.1直接经济效益 166.2生态效益 166.3社会效益 17第七章保障方法 187.1组织保障 187.2资金保障 187.3技术保障 197.4管理保障 19附表:XX县-珍稀树种培育示范基地建设造林作业设计汇总表XX县-珍稀树种培育示范基地建设造林作业设计一览表XX县-珍稀树种培育示范基地建设造林调查设计表XX县XX林场珍稀树种培育示范基地建设造林立地类型表附图:XX县-珍稀树种培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作业区位置示意图XX县-珍稀树种培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作业设计图XX县-珍稀树种培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造林栽植配置图XX县-珍稀树种培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造林整地图式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要●项目名称:XX县-珍稀树种培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单位:XX县林场●单位法人:●技术责任人:●项目主管部门:●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内容:项目拟建设南酸枣人工造林11hm2(约合165亩),栓皮栎改培55.67hm2(约合835亩)。●建设期及进度:建设期十二个月(-),第十二个月完成南酸枣人工造林和栓皮栎改培,第二、三年对林地实施抚育。●投资规模及资金起源:。1.2项目建设目标和指导思想珍稀树种示范基地建设目标:充足发挥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优势,对现有珍稀树种资源合理经营,逐步加大珍稀树种人工造林和人工更新力度,不停扩大培育面积,逐步提升现有森林资源中珍稀树种百分比,并改善其生长条件和生长情况,提升林地生产力。资源,提升林分质量,积累对珍稀树种经营管理技术经验,提升林地经济效益,从而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珍稀树种培育主动性。1.3项目建设标准1.坚持发挥区域优势,促进地方生态经济发展;2.尊重自然科学规律,加强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充足发掘和利用当地乡土珍稀树种实用培育技术和成功经验;3.集中连片,科学培育,表现科技结果利用,起到示范作用;4.结合珍稀树种生物学、生态学特征,综合考虑造林地立地条件和现有林现实状况,遵照适地适树,充足利用现有资源。第二章基础情况2.1地理位置XX县位最南端,地处北纬29°24′~30°02′,东经117°39′~118°26′之间;。XX县是经典“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以林、茶为主山区县。2.2社会经济情况XX县在两省交界,面积2151km2,辖9个镇、,人口27.4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75万人。XX县生产总值达成36.33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708元。XX县是15个以林为主基地县之一,境内有齐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岭南省级自然保护区。全县现有土地总面积21.37万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7.74万hm2,有林地面积15.05万hm2,林业用地占全县上地总面积81.9%,活立木蓄积量647.6万m3,森林覆盖率75.95%。XX县森林植被中关键优势树种有杉木、马尾松、柳杉、擦树、乌柏、油桐、油茶、厚朴、山核桃、樟树、毛竹等。早在南宋时,XX就有“徽杉仓库”之称。多年来坚持“打生态牌,走绿色路”,取得显著成效,分别被列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县”、“国家级有机茶标准化示范区”和“全国生态示范建设试点县”。XX县区位优势突出,交通十分便捷,县城距黄山市中心城区约18km,皖赣铁路、屯黄公路、205国道和慈张公路穿境而过。2.3自然条件1.气候XX县地处中亚热带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含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日照适宜,无霜期长。春秋短,夏冬长特点。年平均气温16.2℃,年平均降水量为1613.7mm,年平均日照时数1931h,无霜期231天,大部分地域冬无严寒,很有利于林、茶、桑、果和农作物生长。2.地形、地貌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占全县总面积76.7%,全县地势走向为南部、北部为山体隆起较大中山或低中山;中部为陷落山间河谷盆地;含有中山、低山、丘陵、河谷平原地貌。海拔最高峰为1629.8m六股尖,最低为海拔130m梅林茶馆村,相对高差1500m。中山关键分布于南部和西部,组成皖淅赣三省汇合处界山。低山关键分布于县境中部、北部及山间盆地边缘地带。丘陵关键分布于县境率水、横江沿岸及山间盆地边缘,海拔高度低于400m。沿河平原关键分布于新安江主、支流沿岸及交汇地域,尤以海阳、万安、五城平原较为宽广。3.地质及土壤XX县境内山丘连绵,地势崎岖。土壤母质种类很多,有千枚岩为主变质岩类、花岗岩类(包含花岗岩、花岗片麻岩、流纹岩等),红砂岩和砂页岩和第四纪河流冲积物。自然土壤有:红壤、黄壤、山地黄棕壤和山地草甸土;河谷盆地和坞冲则分布着多种类型水稻土。全县土地总面积中,山地占55.65%、丘陵占21.05%,河谷平原占23.3%;从分布情况看,海拔600m以下山丘地带,多为黄红壤,占总土地面积59.3%;海拔600m以上至1000m,多为山地黄壤,占总土地面积17.5%;南部海拔1000m以上地带,多为山地黄棕壤,占总土地面积1.6%;海拔1400m以上部分山顶、坡地为山地草甸土,占总土地面积0.1%;横江两岸岩前、月潭、五城河谷平原边缘地带,多为紫色土,占总土地面积10.3%;山区成土母岩关键是花岗岩、千枚岩。4.植被XX县原始生态植被保持良好,山高林密,植被丰富,层次分明,是全国关键林茶生产基地县之一。据调查,XX县境内有维管植物173科,553属,1300余种,其中,被列为国家和省级保护植物就有56种,能被采集、加工、炮制成药用植物,有165科,677种;生长有银杏、香果树、凹叶厚朴、长序榆、领春木、金钱松、连香树、华东黄杉、栓皮栎、南酸枣、紫楠等珍稀树种。植物垂直分布尤其显著,其植物群落由低而高分为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阔叶针叶混交林、人工林、山地灌丛和山顶草甸六种类型。整个地形因为相对高差比较大,气温、日照、降水、土壤、植被等生态条件垂直差异显著,形成有多个类型小地形和小气候。另外,XX县境内有黑熊、金钱豹、猕猴、麂、狐狸、灵猫、野猪、娃娃鱼、画眉、猫头鹰、相思鸟等珍禽异兽达近百种。其中,列为国家保护珍稀野生动物30多个。XX县是一个生态系统相对完备,森林植被垂直分布及珍稀物种丰富天然基因宝库。全县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没有现代大型化工企业“三废”污染,被誉为桃源里“大氧吧”。5.水文XX县水系分属钱塘江、长江两大流域,汇入新安江、遂江、衢江、阊江四条水系,共有大小河流237条。新安江水系率水、横江及199条大小溪流,遂江水系10条,街江水系6条,阎江水系20条。其中,绝大部分径流是来自县境内降水,降水量是河川径流关键补给起源,年平均径流深1050毫米、地表水径流总量约为22.42亿m3;XX县地处这四条水系上游。六股尖,东北坡为钱塘江正源—新安江起源地。XX县关键河流为率水和横江,分别由北部和南部,自西向东,横贯全县。2.4项目区概况XX县珍稀树种培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具体落实在林场始建于1958年,地处东径118°20′-118°30′,北纬29°30′-29°40′,在,地处XX县西北部,距黄山市20km;场址设在榆村,,南和本县白际乡接壤,西北和源芳乡芳田村、万金台村,各村相连。林场场部设有办公、财务、木竹经营三个管理室,场下设2个工区和防护站,现有职员30人,其中:退休9人,待岗14人,在职7人;全场经营总面积330.5hm2,林业用地面积329.2hm2,非林业用地0.67hm2;有林地面积有260.6hm2,灌木林地58.3hm2,未成林造林地10.3hm2;森林覆盖率达96%。因为XX林场大部分林地在河流源头,山高、土层瘠薄,生态脆弱,依据国家关键公益林区划措施划定国家关键公益林216.4hm2,国家关键公益林占林场经营总面积65%;全场活立木总蓄积34880m3,其中:公益林蓄积14613m3,商品林蓄积20267m3,商品林面积112.8hm2,其中:幼林龄林面积0.87hm2,中龄林面积23.5hm2,蓄积3036m3,近熟林面积23.6hm2,蓄积4473m3,成熟林面积21.1hm2,蓄积为6503m3,过熟林面积21.7hm2,蓄积6255m3,竹林面积1.53hm2,灌木林地10.2hm2,未成林造林地10.3hm2。XX林场中有些人工栽培南酸枣林,现在,生长势良好,形质指标较高,丰产效果好,林分稳定性高。栓皮栎为当地乡土树种,有大量天然次生林存在,生长势极好,只要对现有林分加以改造、抚育管理,便能够形成高质高效林分。XX林场现在存在关键问题有:(一)人员多、文化素质低,职职员资、采伐工价大幅度上调,致使林场管理等非生产性费用大大增加,造成经济较为困难;(二)基础设施严重滞后,职职员作生活条件差,大大影响了职员工作主动性;(三)资源少、社会负担重,06、07两年接连遭受水灾、雪灾攻击,致使林场基础设施、林道及护林了望台受损严重,直接经济损失10余元,严重影响了林场正常生产经营。第三章珍稀树种造林及抚育作业设计3.1设计标准(1)坚持生态效益优先标准。(2)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标准。(3)坚持保护和发展并重标准。(4)坚持统筹计划、分类指导,突出关键、重视实效标准。(5)尽可能集中连片标准。3.2设计依据1.《相关下达中央预算内林业基础建设投资计划通知》(国家林业局林计发[]240号);2.《全国珍稀树种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国家林业局,10月);3.《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国家林业局,1月);4.《造林技术规程》(DB34/1267-);5.《相关印发安徽省省统筹投资计划通知》(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皖发改投资[]442号);6.《相关下达中央预算内林业基础建设投资计划通知》(安徽省林业厅林计[]145号);7.《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T1607-);8.《营造林工程建设项目文件组成及深度要求》(LY5141-99)。3.3树种特征1.南酸枣:[Choerospondiasaxillaries(Roxb.)BurttetHill]又称酸枣木、五眼果、四眼果、酸枣树、连麻树、山枣树等,为漆树科南酸枣属,落叶乔木,高8-20南酸枣适应性强,生长快;关键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西藏等省区。垂直分布多在海拔1000m以下,上限1600m。为大乔木,高达30m,胸径可达1m以上。本省自然生长在900m以下湿润、肥沃山谷、坡地、沟旁阔叶林中。阳性树种,喜光,要求湿润环境。深根性,水平侧根发达。萌芽性强。在酸性、中性、钙质土中均能生长。喜生长在土层深厚、水份充足地方,在瘠薄干燥或风口、积水地及盐碱土上生长不良。南酸枣木材纹理直,材质轻软,强度中等,易于加工,干燥后不易开裂。耐腐、抗虫,可作建筑、车辆、造船、家俱和农机具等用材。果味酸甜,可食。茎皮纤维可制绳索。树皮和果实供药用。果核可制活性炭。2.栓皮栎:栓皮栎(QuercusvariabilisBlume)属壳斗科栎属,落叶乔木,树皮深灰色,纵深裂。因为韧皮发达,老干树皮厚,剥下可用于软木塞、绝热、隔音和绝缘材料。木材坚硬,纹理直,结构粗,为优良木材树种。高达25m;木栓层发达,树皮深纵裂,黑灰色。叶互生,宽披针形,边缘具芒状锯齿;叶背灰白,密生细毛。壳斗碗状,径2cm,包坚果2/3以上,苞反曲;坚果球形,直径1.5cm,顶圆微凹。栓皮栎世界各地广泛栽培。中国产于辽宁省以南直到广东省,而以鄂西、秦岭、大别山区为其分布中心。分布海拔300-800m,生于向阳山坡。栓皮栎关键以栓皮为软木工业原料;种子含淀粉,可酿酒或作饲料;壳斗含鞣质,可作染料或提取栲胶;木材纹理平直,结构较粗,供建筑、车辆等用。3.4各项作业设计XX县珍稀树种培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总面积66.67hm2(约1000亩),共四个小班。其中新造南酸枣人工林11hm2,栓皮栎改培55.67hm2,项目地点在XX县国有XX林场境内,作业区地类关键是采伐迹地、疏林地和次生林地。模式一:新造南酸枣人工林1.造林设计(1)造林地选择南酸枣喜生于山谷、沟边或溪河旁、山坡中下部,适宜酸性或弱酸性土壤,土壤厚度30-80cm,最好是在有坡度阴山或半阴山造林。依据项目选定树种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结合XX县XX林场现有林自然分布和生长情况调查,南酸枣造林所选林地为皆伐迹地。具体位置见附图中1号林班1、2号小班,总面积11hm2,约合165亩。(2)造林时间造林时间为3月底前完成。造林栽植时尽可能在雨后或阴雨天栽植。(3)造林方法①林地清理根据《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要求,对造林地进行砍灌、割草等清理,清理方法为水平带状,带间距为2m,带宽1m。砍伐带内全部杂草、杂灌、非目标树种,可将杂灌就地掩埋,或集中堆坝。②整地造林地以穴状整地为主,造林前完成整地。严禁全垦炼山。采取穴状整地方法,穴规格为80×80×40(cm),整地时间为冬季。附整地图式。③造林株行距及配置方法南酸枣造林株行距为2m×3m,定植采取“品”字型配置。附造林图式。④造林方法采取植苗造林,栽植要做到根舒、苗正、分层扎实。苗木入穴扶正,先填表土后填新土,分层压实后,深栽5-10cm。穴面覆一层松土,使其略高于地表,并形成兜状,以利积蓄雨水。造林宜在3月上旬进行,宜选择阴天,做到随起苗,随造林为好,不宜假植。用截干造林可对应提升成活率,并有利于培养成直立主干。(4)种苗组织设计苗木规格:南酸枣采取优质壮苗,苗木规格高为80㎝以上,地径1.2㎝以上。详见表3.1。南酸枣十二个月生苗木质量等级表表3.1苗木等级质量指标综合控制指标地径(cm)苗高(cm)主根长(cm)大于5cmⅠ级侧根数Ⅰ级≥1.2≥100≥12≥11树干通直、充足木质化、色泽正常、无损伤Ⅱ级0.8~1.2≥10010~127~11种苗需求量测算:依据作业设计要求,初植密度为2m×3m,每公顷需苗量1667株,11hm2造林地共需南酸枣苗木18704株(含2%损耗)。详见苗木需求量表3.2。种苗供给方案:由XX林场自给或市内就近采购。2.幼林抚育设计抚育连续进行3年,前两年每十二个月2次,分别安排在5-6月和8-9月进行。第三年1次,宜选择在7-8月进行。造林后应立即进行松土除草,扩穴抚育和扶苗、除蔓等结合进行,做到除早、除小、除了,对穴外影响幼树生长高密杂草,要立即割除,松土。3.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作业次序、时间安排造林整地依据造林模式确定整地方法、方法、规格11-12月份栽植依据树种确定造林方法、密度、配置2-3月份抚育管理依据造林模式和树种确定抚育方法5-6月,8-9月5-6月,8-9月7-8月4.项目建设进度春节前完成林地清理、整地等工作,3月底完成造林。模式二:栓皮栎改培1.改培技术设计(1)林分选择依据当地林地资源条件和经营水平,在全方面计划,因林制宜,抚育为主,抚育、改造、利用相结合基础上,所选择改培林分为疏林地,林地内有不均匀分布栓皮栎幼苗,密度大约为1400株/hm2。具体位置见附图中2号林班1、2号小班,累计面积55.67hm2,约合835亩。(2)改培完成时间改培完成时间为年底。(3)改培方法伐造结合,综合改造。将抑制目标树种生长次要树种按一定强度普遍砍除,同时砍伐品质低劣目标树种,保留目标树种中生长健壮林木,并在林冠下或林中空地上进行栽植目标树种补植造林。(4)透光抚育①透光抚育对象抑制目标树种生长次要树种、灌木、藤本、高大草本植物;对于目标树种幼苗密度过大,树冠相互交错重合、树干纤细、生长落后、干形不良植株;林冠下补植后,新幼林已经长成,需要砍除上层老龄过熟木,以利于下层目标树种生长。②透光抚育方法带状结合扩穴抚育:将林地分成若干带,带宽2.0m,带间距为1.5m,在带内除保留目标树种外,全方面清除非珍稀次要树种、灌木、杂草及形质低劣目标树种。带外对目标树种进行扩穴抚育。带方向和等高线平行,以利于水土保持。③抚育时间、次数夏初,当落叶非目标树种处于春稍已经长成,叶片完全展开物候阶段,此时进行透光抚育最好,可降低伐根萌芽能力。因为冬季幼树枝条较脆,间伐上层木时易碰断保留木,所以冬季间伐效果最差。抚育次数通常依据次要树种萌芽情况确定反复次数,每隔3-5年再进行1-2次透光抚育。④抚育强度第一次抚育伐去原有株数25%以内。(5)补植造林①整地在带状抚育基础上实施穴状整地,规格50×50×40㎝,整地时间为冬季。附整地图式。②补植造林密度及配置方法经过实际调查改培林分目标树种数量情况及分布,并考虑抚育过程中对目标树种损伤,补植后林分内目标树种平均数量不少于株/hm2,且相对分部均匀。设计株行距为2×2.5m,采取均匀配置。但依据林地实际情况在补植时也可采取见缝插针和小块状造林方法。附造林图式。③造林方法对林地中目标树种分部稀疏或缺乏地方采取植苗造林,栽植时要做到根舒、苗正、分层扎实。苗木入穴扶正,先填表土后填新土,分层压实后,穴面覆一层松土,使其略高于地表,并形成兜状,已利积蓄雨水。④种苗组织设计苗木规格:栓皮栎采取优质壮苗,苗木规格为二年生实生苗,苗高为1.5m以上,地径1.2㎝以上。种苗需求量测算:经过对林地实际调查目标树种数量情况及分布,并考虑抚育过程中对目标树种损伤,依据作业设计要求,使补植后林内目标树种数量每公顷不少于株,补植率按30%计算,每公顷需补植苗木量600株,55.67hm2改培林分共需栓皮栎苗木34070株(含2%损耗)。详见表3.2苗木需求量表。种苗供给方案:由XX林场自给。2.幼林抚育设计改培后连续抚育进行3年,前两年每十二个月2次,第三年1次,分别安排在5-6月和8-9月进行。改培后应立即进行松土除草,扩穴抚育和扶苗、除蘖、除蔓等结合进行,做到除早、除小、除了,对穴外影响幼树生长高密杂草,要立即割除,松土。3.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作业次序、时间安排透光抚育依据透光抚育确定方法、方法进行6-9月份造林整地依据造林模式确定整地方法、方法、规格11-12月份栽植依据树种确定造林方法、密度、配置2-3月份抚育管理依据造林模式和树种确定抚育方法5-6月,8-9月5-6月,8-9月7-8月4.项目建设进度春节前完成林地清理、整地工作,3月底完成补植造林。6-9月进行透光抚育。表3.2苗木需求量表序号树种株行距(m)公顷株数面积(hm2)数量(株)损耗(2%)累计(株)单价(元/株)金额(万元)1南酸枣2×3166711.0018337367187042.063.862栓皮栎2×2.5(补植30%)60055.6733402668340701.956.64第四章投资概算4.1概算依据1.苗木、材料、物资等价格按当地市场平均价计算;2.林业生产劳动定额及劳动力价格按当地劳动力市场平均价60元/工日计算;3.作业设计费、技术支持费和建设单位管理费分别按总投资2.4%、3%和1.6%计算。4.2投资概算1.苗木费南酸枣3.86万元,栓皮栎6.64万元,累计10.5万元;2.南酸枣造林费林地清理每公顷22.5工日,总用工为247.5工日,每工日60元(以下同),林地清理费为1.485万元;整地每公顷用工22.5工日,总用工量为247.5工日,整地费为1.485万元;栽植每公顷7.5工日,总用工量为82.5工日,苗木栽植费为0.50万元。3.栓皮栎改培费透光抚育及造林补植林地清理每公顷30工日,总用工为1670工日,每工日60元(以下同),费用为10.02万元;整地每公顷用工15工日,总用工量为835工日,整地费为5.01万元;补植栽植每公顷7.5工日,总用工量为418工日,苗木栽植费为2.50万元。4.抚育费造林及补植后抚育5次,每次用工500工日,累计总用工2500工日,抚育费为15.0万元。5.技术服务费。6.项目作业设计费。7.建设管理费。(详见表4.1)XX县珍稀树种培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投资安排表表4.1序号建设项目单位规模(hm2)用工量(个)单价(元)投资(万元)百分比%总投资66.67一直接投资1苗木南酸枣hm211.0栓皮栎hm255.672南酸枣造林林地清理hm211.00247.560整地hm211.00247.560栽植hm211.0082.5603栓皮栎改培透光抚育hm255.67167060整地hm255.6783560栽植(补植)hm255.67417.5604抚育费hm266.672500605技术服务费二间接费用1作业设计费2项目管理费第六章效益评价6.1直接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后,估计林木达成25-30年一个轮伐周期后,可生产木材0.8万立方米,每立方米按800元计算,可实现产值达640万元以上。另据相关资料分析,南酸枣果味酸甜,可食;茎皮纤维可制绳索;树皮和果实供药用;果核可制活性炭。栓皮栎栓皮为软木工业原料,种子含淀粉,可酿酒或作饲料,壳斗含鞣质,可作染料或提取栲胶。6.2生态效益珍稀树种资源是国家关键战略资源,经过项目标实施,可使当地有林地面积增加,项目区森林覆盖率得到增加,林分质量得到深入改善和提升。同时,增加了该县珍稀树种后备资源,丰富当地栽培树种多样性。促进项目区陆地生物能量转换和物质生产循环,能够为野生动植物提供生存环境和繁衍场所;提升森林调整气候,涵养水源功效,项目实施后可增加降水,降低蒸发量,提升相对湿度,降低干燥度;而且在基地建设过程中,为以后珍稀树种培育提供了科学依据。对缓解珍稀木材市场供需矛盾,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树种结构,增强林业发展后劲全部相关键意义。6.3社会效益珍稀树种项目建设,为林场和当地村民直接提供6000个工日劳动就业机会,可实现劳务工资近36万元。另外还增加了地方税源,繁荣了林产品市场,滿足了社会对林产品多个需求。带动了周围地域加紧珍稀树种栽培,为农村奔小康起到主动地推进和示范作用。经过项目标实施,能够深入调整完善项目区林种结构,改善和增强社会化服务程度,推进产业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同时经过技术培训及新技术、新品种广泛应用,增强了农民科技生产技能,提升了林业生产科技含量,促进生产力发展。项目标实施,维护了项目区生物多样性,深入改善林场森林景观,提升当地旅游资源品位,促进当地森林旅游业发展,增加当地林农经济收入,愈加好地实施林地建设和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