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二年级上数学教案_第1页
北师版二年级上数学教案_第2页
北师版二年级上数学教案_第3页
北师版二年级上数学教案_第4页
北师版二年级上数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加与减

第一课时谁的得分高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

教学目标:

1、掌握两级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

2、培养工整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和利用竖式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与方法:

课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老师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情境图及成绩统计表。

师:这是淘气和笑笑进行套圈比赛的成绩记录。观察这张表你了解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讨论,自主发言

学生可能会说:

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第二次得30分,第三次得41分。

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笑笑第一次得23分,淘气第一次得分比笑笑高。

淘气第二次得30分,笑笑第二次得44分,笑笑第二次得分比淘气高.

淘气第三次得41分,笑笑第三次得29分,淘气第三次比笑笑高。

师:同学们发现数学信息真不少。还有同学看出了淘气的得分两次超过了笑笑,真细心!

二、自主探究

1、进行估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对话情境图。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对好朋友因为比赛的输赢发生了争执,你觉得他们谁说得对呢?

为什么?

生讨论,汇报。

2、尝试计算。

师:刚才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了粗略的比较,觉得笑笑说得有道理,可能是笑笑获

胜了。那么到底谁获胜了呢?让我们来算一算,看结果是怎样的。先计算淘气的总分吧!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得?

学生可能出现多种计算方法:

无论学生做出怎样的方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三个数连加的竖式以前没有用过,如

果交流不出来,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交流。提示学生观察:由于这三个数中有一个是整十数,

计算时,采取竖式和口算结合的方式比较简单。

师: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淘气的得分是95分,现在大家再计算一下笑笑三

次一共得多少分?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学生分小组交流计算结果和方法。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三、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一开始我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淘气和笑笑套圈比赛的问题。现在,老师提

一个建议,下课后,请同学们自由组合,也进行一次套圈比赛,把比赛的情况记录下来,下

节课大家汇报一下。

练习设计:

教材第3页。

教学反思: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算法多样化是学生学习个性化的必然反映。提倡算法多样化不是

标新立异、无中生有,而是还计算教学于本来面目。算法多样化带来的另一个现实要求是适

时引导学生对多种算法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其中的规律,最终能够实现算法的优化。对于多种

算法,不应急于做出选择优化,应该适时引导学生自我选择,实现算法的优化。要尽量引导学生

自己去思考,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的条理

性。

第二课时秋游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选择合适的信息解决简单的问题,学习连减计算的过程。

2、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确地进行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

3、培养学生选择信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

系。

教学重难点:

掌握竖式计算的连减的方法,能正确进行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

教学准备与方法:

课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秋天到了,正是出游的好时节。同学们喜欢秋游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情境图

师:从秋游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这条船可以坐90人。

有两队,一队有45人,二队有25人。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很准确。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生1:一共有多少人呢?

生2:这条船能坐得下这些人吗?

生3:船上还有空座位吗?

二、自主探究

1、乘船问题。

师:是啊,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呢?你觉得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尝试自己解答,教师巡视,了解不用的算法。

请不同算法的学生到黑板板书,并说明理由。

2、乘车问题。

师:同学们之前的表现非常棒!解决了乘船时的问题。如今啊,同学们的秋游就要结束

了,要乘车返回学校。

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情境图。

师:根据图中给出的数学信息你能计算出第3辆车上有多少人吗?自己试一试,然后

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尝试解答后小组内交流解法,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交流,重点强调用竖式计算的写法。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教材第5页

板书设计:

秋游

90-45-25=20(个)90-25-45=20(个)

教学反思:

要尽量去引导学生自己多思考、多表达。学生做得对,就让他们自己说说是怎么想的;

学生做得不对,就把错误指出来,让全体学生引以为戒,从而使犯错误的同学对错误的认识更

加深刻。当课堂上出现多种算法时,教师不要急于去优化哪一种,而是让学生经过选择、比较,

自己实现算法的优化,让他们经过自己的切身体会,选择最佳方法。

第三课时星星合唱队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计算,优化算法。

教学准备与方法:

课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喜欢唱歌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情境图

师:谁能看着情境图说说图中的合唱队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时,关注学生是否发现了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

合唱队的人数变了。

合唱队原来有52人,今年有9人毕业了,又新加入15人。

合唱队加入的人比毕业的人多。

师:同学们发现的数学信息真多呀!可是老师没弄明白,合唱队人数比原来多了还是少

了?

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思考。

二、自主探究

1、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呢?

师: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谁能提出数学问题I

对学生提出的一步计算的简单问题可以现场解答。

比如: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学生提不出来教师参与启发提出。

师:要求?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怎样列式?

学生可能出现一步计算的。如果学生的答案没有出现综合算式,师生就一起把两个算式改

为一个算式,并告诉学生这样的算式叫做加减混合算式0

师:这样的加减混合算式,你会计算吗?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及时巡视。及时纠正。

2、说一说,再列式计算。

师:同学们,这两道题你能解答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练习题

学生尝试解答第一题后,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说是怎样想的。然后再进行第二题的解答

并组织学生交流想法和计算过程。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

教材第7页第3、4题。

板书设计:

星星合唱队

52-9+15=58(人)

答:合唱队现在有58人。

教学反思:

让学生自主地去讨论、思索,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

题的过程。当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想法,遭遇“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教师就要以

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恰当点拨、引导,使学生对自己发现的结论进一步反思,澄清认识,找到

正确的方法和答案。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

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联系。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不必做过多的铺垫,不用多

余的提问引导。

第四课时练习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8、9页。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

2、培养工整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和利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与方法:

课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100以内的两位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你学会了吗?有什么收获?

二、自主探究

引导学生整理相关知识点,在小组内交流、班上集体汇报。

师: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你有什么想法呢?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第1题右面的习题

师: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学生尝试解答。

了解不同的算法后,组织学生交流。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

教材第8、9页

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验之间的关联方面,在于提供把学

生置于问题情境的机会,在于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情境与空间。

第二单元购物

第一课时买文具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1页。

教学目标:

I、在实际情境中认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在实际情境中认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准备与方法:

课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教师谈话导入。教师可以和学生谈谈对人民币的认识,从而引入今天的课题。

二、自主探究

1、认一-认,填一填。

师:要想购物就离不开人民币,你认识图中的人民币吗?能完成填空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插图

学生能够认出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这些不同

面值的人民币。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是从哪里看出人民币的面值的。

结合生活经验及图片,完成填空,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买1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

师:瞧,淘气和笑笑跟我们一起来到了文具店。同学们已经认识了10元以内不同面值

的人民币,能自己买文具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最上面的插图

师:买1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用你手中的人民币样张,演示给大家看看。

学生可能会说:

我想直接给售货员一枚1元的硬币或一张1元的纸币,这样比较简单。

我可以给售货员2张5角的。

我可以给售货员10张1角的。因为1元=10角。

我可以给售货员I张5角、1张2角和3张1角,这样加起来也正好是10角,

就是1元。

师:同学们的付钱方式真多。实际生活中我们这些付钱的方法都是可以的。

3、用1元买I把尺子应找回多少钱?

师: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没有正好足够的零钱,就需要付整钱后再由售货员找回零钱。

这样的问题你能解决吗?

师:如果用1元钱买1把尺子,应找回多少钱?同学们算一算,一会儿把你的想法

告诉大家,好吗?

学生讨论解答,集体订正。

4、和同伴说说,1元正好可以买哪些物品?

在小组内交流,然后交流汇报。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

教材第11页。

板书设计:

买文具

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反思:

通过创设购物这个具体情境,让学生学会简单计算,学会计算的思考过程和如何付钱的方

法,并体会到付钱的方法有多种形式。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

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第二课时买衣服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13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

2、通过购物等活动,体验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

3、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与方法:

课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知道今天咱们要去哪转转吗?今天咱们一起去服装店看看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了一套连体衣的价钱是41元.

我知道了长袖上衣的价钱是26元,短袖上衣的价钱是31元。

我知道了一条裙子的价钱是23元。

笑笑还告诉我们,今年暑假,她的妈妈给她买了1件长袖上衣和1条裙子。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获得的数学信息真不少。

二、自主探究

1、认一认。

师:你认识这些面值的人民币吗?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教师依次出示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样张,让学生回答问题,

介绍自己能认识这些人民币的依据。

2、妈妈买一件短袖上衣,可以怎样付钱?

师:如果笑笑的妈妈买一件短袖上衣,可以怎样付钱?用你手中的人民币样张摆一摆,

然后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说,然后抽生答。只要学生说的合理,教师就要予以肯定。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师:你还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出不同问题后,可以当场引导学生回答,有难度的就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探究解

决,或给予适当的提示。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

教材第13页。

板书设计:

买衣服

1张20元,1张10元和1张1元,一共是31元。

1张20元,2张5元和2张5角,一共是31元。

3张10元和5张2角,一共是31元。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培养了学生的观

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交流意识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本节

课能很好地把握新课程理念,遵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精心

设计形式新颖、富有意义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

第三课时小小商店

教学内容:

教材第14、15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领悟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在购物情境中学会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与方法:

课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除了买文具、买衣服之外,同学们最喜欢的是逛商店,自己挑选喜欢的玩具、文

具等等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情境图

师:来到了小小商店,看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了1架玩具飞机的价钱是12元。

我喜欢的玩具坦克价钱是9元。

画画用的水彩笔一盒是15元。

1个足球72元,1个篮球68元,足球比篮球贵。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获得的数学信息真不少。

二、自主探究。

1、师:现在咱们注意看第一幅图,笑笑买了1架玩具飞机和1辆玩具坦克,一共需

要多少元?

学生自主学习解答。

2、师:看第二幅图,奇思付给售货员20元,买了1盒水彩笔,找回多少元?

学生自学学习解答。

3、如果你有30元,可以买哪两样物品呢?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了解学生交流的情况,再组织汇报。

4、淘气想买一个花皮球,他有3张1元和2张2元,他可以怎样付钱?

小组讨论交流,组织汇报。

5、请你算一算,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6、你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吗?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小小商店

共需要多少钱?用加法

应找回多少钱?用减法

如何付钱?凑钱数

教学反思:

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把购物这一现实的生活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

通过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由于学生的

生活背景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他们选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学生积极主

动、充满自信,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心理上得到了满足。

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第一课时有多少块糖

教学内容:

教材第16、17页。

教学目标:

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

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

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3、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教学重难点:

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

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教学准备与方法:

课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教师谈话导入,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糖的个数,教师巡视了解不同的数法。

师:谁愿意把自己数的方法和结果告诉大家?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一块一块地数:1、2、3、

两块两块地数:2、4、6、8

五块五块地数:5、10、15、20、

师: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只要学生说的合理,教师就予以肯定。

二、自主探究

1、数一数,填一填。

课件出示:教材第16页插图

学生自己数数,完成填空后,交流汇报。

师:你能分别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第一幅图应该是7+7=14(块);

第二幅图应该是4+4+4=12(块)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第一幅图中的棒棒糖按列数数一数,把第二幅图中的块数按行数数一

数,然后交流。

生1:第一幅图如果按列数,每列有2块,有7歹U,一共有14块。

生2:第二幅图如果按行数,每行有3块,有4行,一共有12块。

师:用算式又该怎样表示呢?学生回答。

2、说一说,算一算。

师:现在咱们重点来研究第一幅图,说说分别横着看,竖着看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

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研究,集体汇报。

总结:无论是横着看还是竖着看,结果都是相同的。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

教材第17页

板书设计:

有多少块糖

横着看,每行5块,有3行:5+5+5=15(块)

竖着看,每列3块,有5列:3+3+3+3+3=15(块)

教学反思:

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情境里亲自动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过如此简单,

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小学生学习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说教”,应该

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第二课时儿童乐园

教学内容:

教材第18、1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儿童乐园这一现实的生活情境,逐步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

识和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

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知道它们各部分的名称、读法,并应用

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教学重难点:

乘法算式的写法和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与方法:

课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有一个充满欢笑的地方,那就是儿童乐园。

课件出示:教材第18页情境图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你都看见了些什么?

1、让学生从情境图中找数学信息。

2、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3、试着解决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究

根据提出的数学问题,先在小组里交流,并列式计算。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时,教师有意识地把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板书在一起。

师: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每个算式中的加数是相同的。

师:像这样的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还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计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与加

法相关的乘法知识。

1、针对2+2+2+2=8(人)进行教学。

师:这个算式中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

生:相同的加数是2,有4个这样的加数。

师:4个2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

边说边板书2x4=8或4x2=8,并结合所写的乘法算式介绍各部分的名称和算式的读法。

2、根据儿童乐园的其他问题,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先写一道连加算式,再改写成乘

法算,并说一说改写的理由。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

教材第19页

板书设计:

儿童乐园

2+2+2+2=8(人)2x4=8(人)或4x2=8(人)

2x4=8读作:2乘4等于8

4+4+4+4+4+4=24(人)6x4=24(人)或4x6=24(人)

3+3+3=9(人)3x3=9(人)

教学反思:

创设问题情境,把乘法的学习与生活密切结合。教师充分利用了教材的主题图,使学生感

受到生活中有相同加数求和的数学问题,从而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让

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空

间,引导学生发现相同加数连加与乘法的联系。

第三课时有多少点子

教学内容:

教材第20、2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点子数,初步学会用乘法解决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数排列的物体的个数,列出乘法算式。

3、在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具体情境和加法算式准确列出乘法算式。

难点:进一步学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与方法:

课件、点子图、小圆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将下列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2+2+2+2+2+2=5+5+5=

7+7+7+7+7=1+1+1+1+1=

二、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白板出示一副点子图)

生:点子图。

师:你们玩过点子图吗?

生1:没有玩过。

生2:玩过。

师:今天,淘气和笑笑就在玩有多少点子的游戏,你想去看看吗?

生:想。

(板书:有多少点子)

三、学习新知

1、用点子图照样子做一做,说一说。(出示图片)

2、师:这是10x10的点子图,淘气盖住一部分点子,你知道露出来的这部分是由多少

个点子组成的呢?

生:6个。

师: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呢?

①生:2+2+2=6

师:这里的2从哪里来的呢?

生:每行2个。

师:每行2个,说明你是横着看的。

生:是的。

师:每行2个,有3行,所以用加法算式2+2+2=6来计算。

师:谁还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吗?

生:3x2=6或2x3=6

师:刚才我们是横着看的,每行2个,有3行,可以列出加法算式2+2+2=6。

乘法算式3x2=6或2x3=6

②师:同学们除了能横着看,还能怎么看呢?

生:竖着看。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竖着看,每列3个,有2歹h

加法算式:3+3=6

乘法算式:2x3=6或3x2=6。

师:你真聪明。

师:一副点子图既可以横着看,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乘法算式,又可以竖着看,

也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乘法算式。请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呢?

生:每次列出的乘法算式都相同。

师:嗯,你有着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结论:一副点子图,无论横着看还是竖着看都能写出两道相同的乘法算式。

3、你们能像淘气和笑笑一样做一做,说一说吗?

生:能。

师:请同学们先认真听游戏规则,当我说开始的时候才开始。

游戏规则:

(1)同伴两人玩同一副点子图。

(2)其中一人用两张白纸盖住点子的一部分,从横着或者竖着两个角度去观察露出来

的点子,并写出加法算式,另外一人根据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

(3)两人交换角色。

师:开始。

同桌之间进行,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在刚刚的游戏中,你们一人做加法,一人做乘法,那你喜欢那种计算

方法?为什么?(绝大多数同学都喜欢用乘法计算)

生1:乘法。

生2:乘法

生3:喜欢用乘法计算,因为乘法简单。

因此得出结论:直接用乘法计算会简便很多,因为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师:仔细观察上面的乘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积是一样的。

师:你真会观察,还发现了什么?

生:乘数倒过来了。

师:倒过来了,是交换位置的意思吗?

生:是的。

小结:两个乘数前后交换位置,积不变。

4、现在我们去看看淘气和笑笑又在怎么玩游戏!请仔细观察。

(1)4x7用点子图怎么来表示?

①(淘气:遮住一部分,露出7行4歹IJ。)

师:请仔细看,谁知道淘气是怎么摆的?

生:他每行摆了4个,摆了7行。

师:每行4个,有7行,也就是几个几?

生:7个4。

②(笑笑:遮住一部分,露出4行7列。)

师:请仔细看,笑笑又是怎么摆呢?

生:她每行摆了7个,摆了4行。

师:每行7个,有4行,也就是几个几?

生:4个7。

师:通过这两种摆法我们可以知道4x7可以表示4个7,也可以表示7个4。

师:你们能照样子做一做吗?(想一想,摆一摆)

生:能。

师:同桌两人各用一种方法摆出白板上的乘法算式。(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x65x85x44x9

5、圈一圈,在点子图上用两种方法表示3x8。

师:机灵狗看到大家做游戏做得如此开心,就想考考同学们,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生:愿意。

①给学生分析题意,圈起来的部分表示3x8o

②学生独立完成,同时两名同学到黑板上做。

③讲评。

四、巩固应用

1、分别用两种方法在图上表示算式

2x7=3x9=

2、我说你摆

两人一组,一人说算式,一人摆积木。

3、看图写算式

(1)你能算一算玩游戏的一共有几人吗?(出示图片)

加法算式:4+4+4=12(人)

乘法算式:4x3=12(人)或者3x4=12(人)

(2)中途,老师为大家送来了饮料,一共送来了多少瓶呢?(图片)

加法算式:7+7+7+7=28(瓶)

4+4+4+4+4+4+4=28(瓶)

乘法算式:4x7=28(瓶)

7x4=28(瓶)

4、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图片)

学生观察,汇报。

能根据你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思考后同伴交流、最后代表汇报。

可能:

①第一张桌上有几块积木?

②第二张桌上有几块积木?

③第三张桌上有几块积木?

④3张桌子一共有几条腿?

⑤3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独立写出两个,并解答。

5、在教室中找一找,提出能用乘法解决的问题。

五、课堂总结

1、一副点子图,无论横着看还是竖看,都能写出两道相同的乘法算式。

2、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3、两个乘数前后调换位置,积不变。

4、一个乘法算式有两种表示方法。

练习设计:

教材第19页

板书设计:

有多少点子

横着看:

都能列出两道相同的乘法算式

竖着看:

两个乘数前后调换位置,积不变

4个7相加

4x7表示

教学反思: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

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上,应始终与学生处

于平等地位,和他们一起思考,一起游戏,一起探索,共同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中。和学生一起探讨

解决问题的方法,尊重学生的看法,创造良好的师生合作、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第四课时动物聚会

教学内容:

教材第22、2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动物聚会”的具体情境,能够说出相同数连加与乘法之间的关系。

2、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说出一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体会到同一个乘法算式在不同

的情境中所表示的意义有所不同。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义,能够列出乘法算式进行计算,体会乘法的

简单应用。

难点:体验、比较和区分似“3个6”和“6个3”的不同含义。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老师点名学生回答。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简单,可以当场引导学生解答,尽量引导学生提出有关乘法计算的

问题,并重点说清解题思路。

二、自主探究

师:老师这儿也有几个问题请同学们帮忙解答。

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插图

1.想一想,连一连。

师:你能看懂图意吗?该怎么做呢?先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各自的想法后,组织汇报。

2.看一看,说一说,你能想到哪些算式?

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情境图

师:说说从每幅图中你想到了哪些算式?是怎么想的?

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解答,抽生汇报。

3.想一想,3x6还能解决生活在的哪些问题?

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解答,抽生汇报。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1.理解乘法,会运用乘法算式来解决求几个几是多少的问题。

2.知道求几个几是多少可以列两个不同的乘法算式。

3.会用加法来计算乘法算式的结果。

练习设计:

教材第23页。

板书设计:

动物聚会

(1)一共有几只小鸟?3+3+3=9(只)

(2)一共有多少个松果?3+3+3+3+3+3=18(个)

(3)一共有多少个桃子?6+6+6=18(个)

(4)一共有多少根胡萝卜?4+4+4=12(根)

教学反思:

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创设宽松的教学

环境,组织学生看图提问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列出算式,调动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积极

性。

第五课时练习二

教学目标:

教材第24、25页。

教学目标:

1、认识乘号,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进一步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

2、进一步理解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正确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与方法:

课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教师谈话导入。

二、自主探究

师:同学们告诉大家,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

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知道乘法算式怎样读,怎样写。

师:说得真好,下面就看看你对这些知识掌握了没有。

课件出示:教材第25页第8题。

师: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买了2把香蕉,每把有5根。

生2:买了4捆萝卜,每捆有4根。

生1:买了5行馒头,每行有4个。

师:你能用乘法算式算出每样东西各买了多少吗?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

师:能看图列式计算。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图形,画图表示乘法算式。

课件出示:教材第25页第6题。

学生尝试画图解答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清每个乘法算式可以有两种图形来对应地表示。

三、总结提升

让学生感受这节课的学习有所提高,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引导学生谈感受、收获。

练习设计:

教材第24、25页

板书设计:

练习二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乘数x乘数=积

教学反思:

通过多种形式的复习,帮助学生了解乘法的含义和乘法与加法的联系。结合具体情境练

习,使学生感受到可以用加法或者乘法来解决问题,同时感受到在加数相同时用乘法计算更简

便。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评价别人。

学生在画图操作、观察思考的活动中列出了不同的算式,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中得到新

发现,获取新知识,感受成功的喜悦,体会成长的快乐。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

第一课时折一折,做一做

教学内容:

教材第26、27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观察、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作品,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感知显

示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2、通过“折一折,剪一剪”“猜一猜,剪一剪”“画一画”和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使学生

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教学准备:

剪纸艺术作品,绘画颜料,白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活动,揭示课题

1、教师动手操作,学生认真观察。

(1)教师取一张白纸、对折。

(2)在白纸的一边画上一个图案。在图案中,添加彩色颜色。

(3)把白纸沿原来的折痕对折,并用力按一按,使这个图案印到白纸的另一边上。

整个过程,要让全体学生看得清清楚楚,然后把它贴在黑板上。说说这图案有什么特点?(沿

中线(对称轴)左右两边图形是一样的。)

这些图形,都是“对称图形”(板书:对称图形)

二、认识对称图形

1、展示民间剪纸艺术。(出示课本上剪纸图)

2、学生动手操作。

(1)各人取出一张纸,对折,并画上图案(参照课文)。

(2)用剪刀剪下图形,再打开。

(3)告诉学生,这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

3、认识对称轴。

(1)告诉学生,刚才对折时出现的折痕,是这幅图的对称轴。对称有什么功能呢?

(2)把图形沿着对称轴对折,发现对称轴左右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

(3)让学生自己试一试。

4、猜一猜,剪一剪。(课本27页的下半页部分)

三、课堂活动

1、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图形是对称的?

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在这样交流中,能进一步感受对称图形在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

用。

2、练一练第1、2、3和4题。

板书设计:

折一折,做一做

对称图形

对齐、描线、剪

教学反思:

让学生在折、剪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特征,感受不同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发现一些有

趣的几何现象或问题,从而引发进一步探索的愿望,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兴趣。这些操作活动

的本质是借助直观表象重现那些已经认识的图形,进一步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组织这种

操作不仅有利于唤起学生对有关图形特征的感知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激发富有个性的尝试和

探索。重要的是活动本身要体现一定的层次性,以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收获。

第二课时玩一玩,做一做

教学内容:

教材第28、2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游戏活动,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能够自己动手解决图形或评议或旋转的运动问题。

3、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准备:

课件、圆形、正方形硬纸板、三角形、火柴棍、竹蜻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小朋友们喜欢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棋,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棋类商店看看,知道这是什么

棋吗?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活动一玩一玩,华容道

1、教师介绍华容道游戏的由来。

师:华容道是个非常有趣的游戏,发明的人受到三国故事华容道的启发,制作了这个游

戏棋。了解故事。

华容道的玩法介绍。游戏规则:4个人物只能横向或纵向移动。

谁来演示?(板书:左右、上下)

(1)分组活动。

(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

2、练一练:超级小司机

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前进、后退)

3、列举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升国旗、缆车。

你还知道哪些?

4、小结:玩一玩,发现了物体可以上下、左右、前进、后退,真有数学的眼光。

活动二、做一做,制作陀螺

1、任选一个喜欢的图形,制作陀螺

2、自己选择图形,制作。

3、反馈。转一转,发现了什么?

4、列举生活中物体旋转的样子。

5、对比小结。这些运动和棋子运动一样吗?用手势做一做。

活动三、做一做,竹蜻蜓

1、介绍竹蜻蜓。演示玩法。

2、放飞竹蜻蜓。观察竹蜻蜓翅膀是怎样飞的。

3、介绍书上的竹蜻蜓,回家做竹蜻蜓。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玩中学习,在完整感受了物体的运动,希望你们带着一双数学的眼睛去

发现玩中的数学,玩中的乐趣,玩中的美。

板书设计:

玩一玩,做一做

平移

旋转

教学反思:

让学生做游戏的目的是在游戏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在自主

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建立了平移和旋转的表象,丰富了感性认识,发展了空间观念。给学生创设

自由度较大的学习空间与时间。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展进度,尤其是动手环节,

为学生提供判断思维的空间,有猜测,有验证,一层紧扣一层,层层都体现出学生的自主参与。

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

第一课时数松果

教学内容:

教材第30、31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使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体会口诀

的优越性。

2、掌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

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出示下面各题,指名口算,并把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

3+3+3=2+2+2+2+2=4+4+4+4=7+7=

二、学习新知。

1、创设数松果情境,导入新课。

2、提出问题,探究新知。

(1)看着主题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2)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那可以怎样数呢?

①1,2,3,4,?1个I个地数。

②5+5,10+5,15+5,20+5,?连续加5算出得数。

③5,10,15,20,?5个5个地数。

(3)大家的数法真多,你喜欢哪一种数法?为什么?

(4)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

生答师板书:1x5=52x5=103x5=154x5=20

5x5=256x5=307x5=358x5=409x5=45

(5)你知道这些算式表示的意义吗?

(6)刚才我们根据松果的排数,写出了这些乘法算式。看着这些算式,你有什么想法?

(算式和得数都有一定的规律。)

(7)你能记住这些算式吗?动脑筋想想,然后4人小组商量一下,看谁有好办法记住这

些算式和得数。(学生讨论。)

(8)利用口诀顺口、方便。1个5是5,为了记起来顺口,编成口诀是:“一五得五”。

你们能编出下面的口诀吗?如果有困难,可以先看图数一数有几个5,再根据乘法算式编出

相应的乘法口诀,能编几句就编几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编制口诀,组织汇报,教师将相应的口诀卡片贴在黑板上。)

三、巩固练习。

(1)教师和学生对口令记口诀。

(2)任意两小组“开火车”背口诀。

(3)同桌一人说口诀,另一人口答相对应的两道乘法算式。

(4)自由读口诀,比一比,谁能最先背出口诀。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哪些进步?

在实际生活中,你发现有哪些问题可以用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板书设计:

数松果

5的乘法口诀

1x5=5一五得五2x5=10二五—H

3x5=15三五十五4x5=20四五二十

5x5=25五五二十五5x6=30五六三十

5x7=35五七三十五5x8=40五八四十

5x9=45五九四十五

教学反思:

数学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教师要充分运用主题图,让学生观

察、思考,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他人合作交流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准学生学

习的起点。虽然学生第一次在课堂上接触乘法口诀,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会背乘法口

诀,对5的乘法口诀甚至是脱口而出,所以教师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上,使学生在真正理解口诀含义的基础上记忆和运用,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做家务

教学内容:

教材第32、3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摆筷子”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

口诀的方法。

2、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编制2的乘法口诀,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

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利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在家里会做家务吗?(投影仪出示主题图)

2、星期天,家里来了好多客人,爸爸妈妈都忙着招待客人,烧菜、做饭,小明也过来帮

着做家务活,你们看小明在做什么呢?

3、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做家务(摆筷子)”这一情境来学习2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做家务)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看图说一说。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明摆碗筷这幅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说,

再汇报。)

(2)请同学们看看小明是怎样摆筷子的呢?你们能帮助小明把其余的筷子摆好吗?

2、摆一摆,数一数。

(1)请每位同学用小棒代替筷子摆一摆。想一想:共要摆几次。(9次)要求边摆边说:

一双筷子有2根,2双筷子有4根?

(2)学生自己动手摆,边摆边说。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帮助,请个别同学示范。)

(3)你摆了几双筷子?共几根?你是怎样数的?

(4)比一比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有的学生一根一根地数:1,2,3,4,……,18根;

有的学生两根两根跳着数:2,4,6,81....18根。

先让每个学生看着摆的小棒与同桌互相说,然后全班闭着眼睛说,小组内说。

3、填一填。(用小黑板出示这个表格)

几双筷子123456789

几根筷子24681012141618

(1)观察思考。这个表格表示什么意思?

(2)试一试。独立把书上的表格填完整。

(3)你填的数是几?为什么填这个数?说说你的算法。

4、试一试。

(1)根据表格写乘法算式。

①1双筷子2根也就是几个2?(1个2),那么1个2是2,用乘法算式表示,你们

会吗?(同桌交流、汇报。老师板书:1x2=2。)

②2双筷子呢?(2个2)2个2是4,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又是怎样的呢?

(交流、汇报。老师板书:2x2=4。)

③同学们很聪明,那你们能根据表格写出3双、4双、5双?9双所对应的乘法算式吗?

(2)根据乘法算式,编一编乘法口诀。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学了5的乘法口诀。想一

想,5的乘法口诀是怎么编的呢?你们能根据这9个乘法算式编出对应的2的乘法口诀吗?

(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3)交流订正。让个别学生说说他们的想法,其他小组同学补充,根据学生的回答按顺序

写出乘法口诀。

(4)学生齐读乘法口诀。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编出了“2的乘法口诀”;仔细观察,同

桌讨论“2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学生口述发现的规律,老师用彩色粉笔圈注。)

5、读一读、记一记。

(1)按顺序齐背。

(2)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口令。

(3)教师指表格中任一组信息,学生说口诀。

三、巩固新知、拓展思维。

1、游戏(对口令)。两道乘法算式与一句口诀对。如,2x3,3x2,对口诀二三得六。

2、圈一圈。观察这些圈起来的数,你发现了什么?没有圈起来的数呢?

3、综合拓展题(15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反馈订正,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总结。

请小朋友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

做家务

2的乘法口诀

1x2=2一二得二2x2=4二二得四

2x3=6二三得六2x4=8二四得八

2x5=10二五一十2x6=12二六十二

2x7=14二七十四2x8=16二八十六

2x9=18二九十八

教学反思: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充分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

的联系,创设了亲切、自然、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让学生

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重视培养能力。教学中教师不失

时机地引导学生由直观向抽象过渡,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

时,自主学习、归纳整理的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第三课时课间活动

教学内容:

教材第34、35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生活场景,能运用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

过图与式的对应,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提高灵活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的意识,体验口诀在

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运用2和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并掌握乘加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与方法:

课件、引导法、自主探究法、数形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背诵2的乘法口诀。

我能准确口算:

2+2+2+2+2+2+2=7x2=2x5=7+7+7+7+7=

二、学习新知。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引入新课: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乘法,而且还学习了2和5的乘法口诀。这

节课,老师想请同学们用这些跟乘法有关的知识来帮助老师一起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一

起来看一看吧。

(二)灵活运用,巩固复习。

1、出示“课间活动''主题图,引导观察。

请你先认真看图,说说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具体的数学信息?

学生看图交流汇报

2、引导完成活动一:说一说,5x2能解决操场上的什么问题呢?

(幻灯片呈现问题:说一说,5x2能解决操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