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育英外校2024届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育英外校2024届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育英外校2024届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育英外校2024届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育英外校2024届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育英外校2024届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纯碱、烧碱都属于碱B.金刚石、汞都属于单质C.石灰乳、波尔多液都属于纯净物D.生石灰、熟石灰属于氧化物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甲是纯净物B.图中乙是熔点最低的金属C.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每年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毒品冰毒的化学式为C10H15N,下列关于冰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0:15:1B.该物质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该物质由10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D.该物质充分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4.属于溶液的是A.矿泉水 B.果酱 C.冰水 D.酸奶5.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微量元素:Fe、I、ZnB.氧化物:Fe2O3、Mg(OH)2、CaCO3C.合金:生铁、焊锡、黄金D.合成材料:棉花、蚕丝、聚乙烯6.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3B.+2C.+3D.+47.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结果正确的是()A.CO、C2H5OH在氧气中燃烧都能生成CO2,则在氧气中充分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则铁在氧气中燃烧也一定能发出蓝紫色火焰8.用尿素溶液来处理汽车尾气,化学方程式为:2CO(NH2)2+4X+O2=2CO2+4N2+4H2O,则X的化学式是()A.NO2 B.NO C.N2O D.NH39.氦(He)核聚变会释放出巨大能量,给人类能源危机提供了途径,各国都对这一科技感兴趣,我国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如图是核聚变燃料氦的原子结构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示的是质子B.氦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C.氦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D.氦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10.为了让煤炭充分燃烧,方法可行的是()A.碾成粉末 B.升高燃烧温度C.加以湿润 D.加入石灰石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复兴号是由我国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列车利用碳滑板与接触网接触来获取电能。碳滑板通常用石墨制成,是因为石墨具有_________性;石墨在常温下,受日光照射或与空气、水分接触都不容易起变化,说明其化学性质__________。制造列车需要用到铝合金、不锈钢、高强度钢、有机玻璃等多种材料。其中有机玻璃属于______(选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铝合金不易生锈的原因是_________。列车轨道建设中常用铝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熔融状态的铁,用于焊接钢轨中的缝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工业上采用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得到高浓度的烧碱溶液(含NaOH35%~48%),某兴趣小组欲验证一化工厂生产的NaOH溶液是否达到了高浓度标准,进行了如下操作,请你参与计算:用37%的浓盐酸配制200g7.3%的盐酸,需要加水(密度为1g•mL﹣1)_____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采集该化工厂电解槽中的NaOH溶液20g,向其中滴入所配制的盐酸,当溶液的pH=7时,消耗盐酸100g,判断电解槽中NaOH溶液是否达到高浓度标准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铝元素的粒子结构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若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相同,则铝元素排在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周期;Al3+可通过________电子变成了Al(选填“得到”或“失去”);B与C的化学性质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14.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1.72.27.90.9反应后质量/g待测6.602.7该反应中B和D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_____;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某研究性课题小组对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中和反应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I:(1)甲同学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够发生反应,设计并完成了如图1所示实验,则X是_____溶液。(2)乙同学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2所示。通过分析可知,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会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60s时,溶液中的阴离子为_____(写离子符号)。Ⅱ:丙同学为了验证上述实验,也将盐酸滴入某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现有气泡产生,他认为该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原因用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为了测定该氢氧化钠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丙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知分液漏斗中装有10%的稀盐酸,装置内试剂均足量。[实验步骤]①按如图3连接好装置后,并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关闭K1和K2,向B装置中加入100.0g该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忽略原装置内空气中二氧化碳对实验的影响);③打开K2,向锥形瓶内滴加盐酸,直到B中不再产生气泡为止;④打开K1关闭K2,通入一段时间空气,至装置C中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实验分析]①A装置的作用是_____。②若缺少步骤④,则测定结果将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实验反思]①有同学提出,图3装置不变,可以分别称量装置C反应前后的质量,其差量为装置B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经进一步计算可求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意见?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②下列各项措施中,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A缓缓滴加稀盐酸B增加盐酸的浓度C把稀盐酸换成稀硫酸D在装置B、C之间先后增加盛有饱和NaHCO3和浓硫酸的洗气瓶[定量分析]改进装置后,将装置C中的固液混合物过滤、洗涤、烘干后称得固体质量为3.94g。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16.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酸碱中和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小华将稀硫酸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发现没有明显现象。于是按如图1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到_____,证明了稀硫酸确实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小方选取了氢氧化铜和稀硫酸进行实验,直接观察到_____,得出了和小华一致的结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珊珊选取了一定浓度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用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获得了如图2所示的溶液的pH、温度变化曲线。①进行实验前,烧杯中的溶液是_____(选填“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②根据图象,能证明酸碱中和反应确实发生的依据是_____。③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珊珊从实验室里发现了草酸(H2C2O4)溶液,用它与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同时用传感器测定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如图3所示。草酸是一种有机酸,少量的氢氧化钠与草酸反应生成草酸氢钠(NaHC2O4),过量的氢氧化钠与草酸反应生成草酸钠(Na2C2O4)。草酸氢钠溶液显_____(选填“酸”或“碱”)性。[注意若答对以下题目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在曲线到达a点之前,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是_____。曲线ab段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析】

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是盐不是碱,故A错误;

B.由同种元素能成的纯净物叫单质。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汞是由汞元素组成的单质,故B正确;

C.石灰乳、波尔多液都属于都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故C错误;

D.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熟石灰是由钙、氧、氢三种元素组成的,故D错误。

故选:B。2、C【解析】

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氧化汞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汞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gO2Hg+O2↑。

A.图中甲物质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正确;

B.图中的乙是金属汞,是熔点最低的金属,故正确;

C.乙是金属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故错误;

D.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氧化汞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汞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gO2Hg+O2↑,故正确。

故选:C。3、B【解析】A、冰毒中的C、H、N元素的质量比=(12×10):(1×15):14=120:15:14,错误;B、根据冰毒的化学式可知,冰毒有C、H、N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正确;C、根据冰毒的化学式可知,一个冰毒分子由10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构成,错误;D、根据冰毒的化学式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充分燃烧除额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还应生成含有氮元素的物质,错误。故选B。4、A【解析】

A、矿泉水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正确;

B、果酱属于悬浊液,不均一、不稳定,错误;

C、冰水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错误;

D、酸奶不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不属于溶液,错误。故选A。5、A【解析】

A、铁、碘、锌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正确;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Mg(OH)2属于碱、CaCO3属于盐。B错误;C、合金属于混合物,而黄金是一种金属单质,不属于合金。C错误;D、棉花、蚕丝属于天然材料。D错误。故选A。6、C【解析】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正负总价代数和为零原则,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1﹚+x+﹙-2﹚×2=0,x=+3。故选C。7、A【解析】A、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碳元素,正确;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是一种混合物,只含有一种元素,错误;C、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氯酸钾,含有氧元素不是氧化物,错误;D、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错误。故选A。8、B【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化学方程式为:2CO(NH2)2+4X+O2=2CO2+4N2+4H2O,则X的化学式是NO。故选B。点睛∶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必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划分,原子的重新组合,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均不变。9、C【解析】

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详解】A、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氦(He)的质子数为2,则“”表示的是质子,故A不正确;B、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氦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故B不正确;C、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氦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故C正确;D、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由题意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质子数也是2,核电荷数也是2,故D不正确。故选C。【点睛】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10、A【解析】

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1)增大氧气的浓度;(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详解】将煤粉碎,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鼓入空气,增加氧气的浓度,都可以使煤充分燃烧,只有A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涉及到日常生活中的知识点,和课本上的燃烧知识结合紧密,学生平时要学以致用,提高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导电稳定合成材料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防止铝的进一步氧化Fe2O3+2AlAl2O3+2Fe【解析】

(1)列车利用碳滑板与接触网接触来获取电能。碳滑板通常用石墨制成,是因为石墨具有导电性;石墨在常温下,受日光照射或与空气、水分接触都不容易起变化,说明其化学性质稳定。(2)有机玻璃属于合成材料;铝合金不易生锈的原因是常温下,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防止铝的进一步氧化。(3)列车轨道建设中常用铝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熔融状态的铁,用于焊接钢轨中的缝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2AlAl2O3+2Fe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160.5电解槽中NaOH溶液达到高浓度标准。【解析】

根据浓盐酸在稀释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来计算加入水的质量,溶液pH=7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根据盐酸的质量求出氢氧化钠的质量。【详解】(1)用37%的浓盐酸配制200g7.3%的盐酸,需要加水的质量为200g-200g×7.3%37%=160.5g,(2)设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NaOH+HCl=NaCl+H2O4036.520g×x100g×7.3%40x=40%,介于35%到48%所以电解槽中NaOH溶液达到高浓度标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26.983得到不同【解析】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2)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相同,铝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3,则铝元素排在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3)Al3+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得到3个电子变成了Al;(4)B是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3个电子,C是铝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已达到稳定结构,在化学变化中比较稳定。B与C的化学性质不同。点睛: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形成离子,离子可以得失电子形成原子。14、22:9分解反应【解析】

由表中的数据可知:C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了7.9g;BD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B生成了4.4g,D生成了2.7g﹣0.9g=1.8g;因此A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生成了7.9g﹣4.4g+1.8g=1.7g,因此反应后A的质量为1.7g+1.7g=3.4g;B和D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4.4g:1.8g=22:9;该反应中C是反应物,ABD是生成物,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故答案为22:9;分解反应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酚酞放出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偏小不同意A2.12%【解析】

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生成碳酸钠和水,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详解】I:(1)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图1酸碱中和反应的颜色变化,溶液先变红再变无色是用了指示剂的原因,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变红的指示剂为酚酞试液,故X是酚酞溶液。(2)由图2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在反应结束前,温度是逐渐升高的,故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会放出热量;在反应进行中,溶液的pH值小于7逐渐到大于7,得出此反应是往盐酸溶液中逐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在约45秒时,溶液pH=7,反应恰好完全,60s时,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溶液中的阴离子为氯离子,氢氧根离子,离子符号为。Ⅱ: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分析]①此实验是B装置产生的二氧化碳鼓入C装置完成实验及数据的测定。为了使B装置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进入C装置,用空气促使气体进入,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影响到C装置的数据测定。故A装置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②若缺少步骤④,即反应停止后就停止通入空气,则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无法全部进入吸收装置C,测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会偏小,测得碳酸钠的质量会偏小。[实验反思]①盐酸具有挥发性,二氧化碳气体中可能含有氯化氢气体,会导致装置C中的质量增加,求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大,故不同意。②A、缓缓滴加稀盐酸,可以避免反应太块,导致生成的二氧化碳气流流速过快,引起二氧化碳不充分吸收,可以提高准度,故A正确;

B、增加盐酸的浓度,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反应速率加快,导致生成的二氧化碳气流流速过快,不能提高准度,故B不正确;

C、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速率较快,导致生成的二氧化碳气流流速过快,不能提高准度,故C不正确。D、挥发出来的HCl进入盛有NaHCO3溶液的洗气甁,NaHCO3+HCl=NaCl+H2O+CO2↑使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偏多,造成误差,不可以提高准度,故D不正确。故选A。[定量分析]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氢氧化钠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点睛】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均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16、溶液由红色变成了无色蓝色固体消失,溶液变蓝Cu(OH)2+H2SO4=CuSO4+2H2O稀盐酸溶液的pH增大,t1时pH=7酸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