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中考化学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中考化学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中考化学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中考化学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中考化学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中考化学考试模拟冲刺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按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检验氧气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硬水软化D.加热液体2.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 B.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C.用洗涤剂去除油污 D.石油的分馏3.下列替换能达到预期目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用木炭代替红磷也能得到同样结论B.硫粉在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瓶底的水可用细沙代替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D.用药匙向试管内添加粉末状固体,可以用纸槽代替4.焊接铁轨时的化学方程式为2Al+X2Fe+Al2O3,则X的化学式为()A.Fe3O4 B.Fe2O3 C.FeO D.FeO25.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与方法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 B.过滤C.点燃酒精灯 D.称量氯化钠6.下列实验符合下图所示关系的是()A.向稀盐酸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B.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锌粉C.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D.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7.进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常出现以下错误操作,其中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的是()A.氯化钠放在右盘 B.氯化钠洒出C.俯视读数 D.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溅出8.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粉末状固体药品 B.加热液体C.过滤 D.稀释浓硫酸9.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Cl2—2个氯原子 B.FeSO4—硫酸铁C.2CO2—2个二氧化碳分子 D.Mg+2—镁元素的化合价为价10.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例为1:8 B.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甲可能是单质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___乙(填“<”“>”或“=”);P点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2℃时,把20g固体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_g欲将t2℃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若要提纯甲,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将30g碳酸钠溶液与48.2g氯化钡溶液混合,碳酸钠和氯化钡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为58.5g,试计算:⑴反应后生成的沉淀质量为____克.⑵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_____(用百分数表示,写出计算过程)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一瓶氢氧化钠溶液较长时间敞口放置,取出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氯化钡溶液,发现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加入少量稀盐酸,白色沉淀溶解,并有气泡产生。解释上述现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14.要解决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应采取的两条措施是_____、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人教版新化学教材关于“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Ⅰ.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Fe2O3)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Ⅱ.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实验,观察现象。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Ⅲ.将实验Ⅱ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虑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Ⅳ.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实验结论)(1)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2)实验Ⅱ、Ⅲ证明:氧化铁(Fe2O3)的_____和________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3)写出氧化铁(Fe2O3)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实验评价)(1)设计实验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实验Ⅳ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实验拓展)查阅资料得知:CuO、CuSO4、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A.MnO2只能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B.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D.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它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16.在今年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探究纯碱的性质”中,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并将A、B、C、D四支试管中的废液全部倒入一个干净的大烧杯中。考试结束后,某兴趣小组发现大烧杯底部有沉淀,上层溶液呈红色。为了探究上层溶液的成分,进行了以下实验。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除了含有水和酚酞外,还含有哪些离子?(假设难溶物质、水和酚酞均不会解离出离子)小明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Na+、CO、H+、Cl-、Ba2+、Ca2+、OH-七种离子。你认为上层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最多可能有____种,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1)小红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H+,因为上层溶液呈红色。请你分析上层溶液中不含有H+的另外一个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李取一定量的上层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CO。小红认为他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为进一步确定上层溶液中是否含有CO,请你和小红一起参与下列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少许于一支试管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静置①________②试管中的上层溶液仍显红色①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CO②同时还能得出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一定还含有离子是___(填离子符号)(实验结论)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解析】

A、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否为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能达到实验目的,故符合题意;B、有气体参与或生成时,要在密闭容器中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因为,气体容易逸出,导致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相等,无法达到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C、硬水软化常通过煮沸的方法,过滤达不到软化的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D、给烧杯中液体加热时,液体的量应以容积的1/3~2/3为宜,加热时,须垫石棉网,该选项中没有石棉网,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2、B【解析】

A、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有新物质金刚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用洗涤剂去除油污,只是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石油的分馏,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3、D【解析】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瓶底的水不能用细沙代替,故选项说法错误;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故选项说法错误;D、用药匙向试管内添加粉末状固体,可以用纸槽代替,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4、B【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的原子个数有铁原子2个、铝原子2个、氧原子3个;反应前的原子个数有铝原子2个,X中含有铁原子2个、氧原子3个,故X的化学式是Fe2O3。故选:B。5、A【解析】

A、烧杯中的玻璃导管有气泡产生,则装置气密性良好;故选项正确。B、过滤实验,需要玻璃棒引流;故选项错误。C、酒精灯禁止对燃;故选项错误。D、托盘天平称量药品质量时,左物右码;故选项错误。故选:A。6、B【解析】

A、向稀盐酸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气体、沉淀生成,随着氢氧化钠的不断加入,溶液质量逐渐增加,不符合题意;B、向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锌粉,,65份的锌置换出64份的铜,固体质量减少,溶液质量增加,随着锌的加入,溶液质量逐渐增加,待硫酸铜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不变,符合题意;C、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剂质量减少,且反应放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有溶质析出,溶液质量减小,不符合题意;D、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溶液质量不断减少,待过氧化氢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为0,不符合题意。故选B。7、D【解析】A、砝码与药品放翻以后,被称药品的实际质量是砝码质量减去游码质量,所以氯化钠的质量偏少,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错误;B、氯化钠洒出,溶质偏少,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错误;C、俯视读数,量取的液体偏少,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错误;D、溶液具有均一性,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溅出,不影响所配溶液的浓度,正确。故选D。点睛: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指的是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不变。8、A【解析】A、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平放,再将盛有药品的药匙伸入试管中,然后将试管直立,使药品慢慢滑落至试管底部,正确;B、给试管里的液体药品加热,液体药品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错误;C、过滤操作时要使用玻璃棒引流,漏斗末端要紧靠烧杯内壁,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并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错误。故选A。点睛: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9、C【解析】

A、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Cl2可表示1个氯分子;2个氯原子表示为2Cl,故选项错误;B、FeSO4中铁元素显+2价,从右向左读,读作硫酸亚铁;硫酸铁表示为Fe2(SO4)3,故选项错误;C、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CO2可表示2个二氧化碳分子,故选项正确;D、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可表示为,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10、B【解析】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增加了19%−17%=2%,故甲是生成物;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丁的质量分数减少了48%−30%=18%,故丁是反应物;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1%−25%)=16%,丙是生成物。A、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9%−17%):(41%−25%)=1:8,正确;B、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错误;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丁,生成物是甲和丙,符合“一分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所以甲可能是单质,正确;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丁,生成物是甲和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丙的质量之和,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1)<;(2)t3℃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3)62.5;(4)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5)降温结晶【解析】(1)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2)P点的含义:t3℃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3)t2℃时,甲的溶解度为25g,把20g固体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只能溶解12.5g,所得溶液的质量是62.5g;(4)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欲将t2℃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方法是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5)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且随温度降低溶解度变小,降温时会结晶析出;乙的溶解度受温度较小,降温时几乎不结晶,如果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若要提纯甲,一般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19.720%【解析】

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生成的沉淀质量为30g+48.2g-58.5g=19.7g。⑵解∶设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g。解得x=11.7g.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⑴反应后生成的沉淀质量为19.7克;⑵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2NaOH+CO2=Na2CO3+H2ONa2CO3+BaCl2=BaCO3↓+2NaClBaCO3+2HCl=BaCl2+H2O+CO2↑【解析】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2NaOH+CO2=Na2CO3+H2O;(2)Na2CO3+BaCl2=BaCO3↓+2NaCl;(3)BaCO3+2HCl=BaCl2+H2O+CO2↑。14、超市、商场等禁止提供免费塑料袋研制开发可降解塑料等【解析】

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长期堆积会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等等.对于如何减少白色污染,是当前环保非常重视的问题;比较好的办法目前有以下几个方面:(1)超市、商场等禁止提供免费塑料袋;(2)研制开发可降解塑料等。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氧气质量化学性质H2O2H2O+O2氧化铁与二氧化锰哪一个更适合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二氧化锰更适合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B【解析】

实验结论:(1)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所以由实验现象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可知A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2)实验Ⅱ、Ⅲ证明:氧化铁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3)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符号表达式为:H2O2H2O+O2;实验评价:(1)二氧化锰也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催化剂,所以设计实验Ⅳ的目的是氧化铁与二氧化锰哪一个更适合做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催化剂;(2)若实验Ⅳ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二氧化锰更适合做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催化剂;实验拓展:A.MnO2不止能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还可以作其他反应的催化剂,故A错误;B.根据题目的信息可知,同一个化学反应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