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1页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2页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3页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4页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有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需要不断推进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从而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稳定高效的发展。而国有企业的运营发展,离不开资产的支持,更是需要国有企业采取科学的管理手段,强化资产的管理,推进企业高效益经营,以实现企业稳定长远的发展。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国有企业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管理意识薄弱等方面的问题,不利于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必须要加强对资产管理问题的关注。一、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体现(一)有助于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的发展目标在新常态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推进,但仍然任重道远。从宏观层面来看,国有企业加强资产管理,可推动企业改革工作顺利进行,也可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具体而言,我国实施的是以公有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国有企业是公有制的代表,同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国有企业肩负经济发展和政治基础双重责任,国有企业只有不断实现自身的发展,才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及有效推进党和国家各项改革事业的发展。而资产作为国有企业管理发展的重要基础,国有企业必须要重视资产的管理,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切实提升国有资产的价值水平,从而推动国有资产实力不断壮大,并为企业全面深入改革及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从微观层面来看,科学有效的资产管理,是国有企业在当下竞争尤其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脱颖而出的关键,是国有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因此就必须要加强资产管理。具有来讲,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的资产潜力、管理运作潜力紧密相关。相对于私营企业,国有企业的资产规模较大,但却存在资产运营效益不理想的问题,表现为资产高度集中、资不抵债等。而导致这一问题的产生,主要与国有企业在资源分配上并不科学合理有关,表现为与企业管理需求及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国有企业要想在当下竞争尤为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有优势,就必须要从“练好内功”开始,即在内部管理中,在各类资产有效整合的基础上,实现各类资产的优化配置,并充分挖掘资产的潜力,实现资产增值保值,进而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二、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现状分析(一)管理意识淡薄,缺乏专业人员管理缺乏管理意识及管理专业性不足,是导致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问题频频出现的主要原因。现阶段仍有部分国有企业缺乏对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在考核管理中,主要侧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安全生产等,所制定的考核指标也侧重于经营性的业务指标,如资金回报率、利润增长率时,对于资产管理的相关指标缺乏,这一结果便导致企业管理人员对资产管理缺乏关注和重视。同时,本身国有企业中具有的资产种类非常多,使得资产管理难度较大,加之一些国有企业兼有政府性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就会使得企业管理层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经营和轻管理的思想,缺少先进的资产管理理念,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资产管理工作难以落到实处,资产的增值保值更是无从说起。另外,在资产管理无法得到充分重视的情况下,企业普遍存在资产管理缺位的问题,尤其是专业的人员配备不足,包括资产的询价、采购、验收、处置等诸多环节,都缺少专职人员进行跟踪管理,而这也加剧了资产重复购置、资产闲置、资产流失等问题的发生,继而导致国有资产管理效率与效益无法全面体现。(二)难以获得理想的资产运营效率与效益目前在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中,资产运营效率与效益不高的问题也较突出,具体表现为投入与产出不匹配,且投入多,亏损大。而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有许多,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首先是资产普遍老化陈旧,一些企业并不重视资产的升级改造,以至于高能耗、低产出的矛盾较突出。同时在生产过程中,所生产的产品品质无法保证,档次较低,市场销路不佳,难以获得高利润;其次是部分企业现有的资产结构不合理,加之管理意识淡薄,使得管理工作难以落实到位,资产配置不合理,最终导致大量的资产闲置浪费,甚至是流失;最后是许多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以至于无法及时获取资产供需信息,有关信息无法及时有效传递,同时也不能灵活进行资产的盘活、处置,进而降低了资产运营的效率和效益。(三)入账不及时,资产真实性不足目前在国有企业资产管理过程中,资产真实性不足的问题较突出,主要表现为资产账面与实际价值并不一致,且存有较大的偏差,这不仅削弱了资产管理的质量,也不利于资产的增值保值。究其原因,主要因为入账不及时,对资产的真实性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一是国有企业的资产入账时间较滞后。通常在项目结束后,企业的资产往往已经达到可使用的状态,甚至是部分资产已经投入使用,且获得一定的收益,但由于竣工结算开展不及时,使得工程款难以顺利结清,账务长期挂账。这一结果导致企业无法及时开展资产的计提折旧工作,这样就容易导致账实不符等问题,影响资产的真实性。二是在资产购置环节,对新购置的资产未及时办理入账手续,形成账外资产,同时在资产改造、处置等环节中,也未能及时办理价值转移手续,进而导致资产账面与实际存在的偏差,严重降低会计信息的质量。三是因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引起产权界限不清晰的问题,虽然在实际管理中对资产进行建卡入账,但由于财务部门未提供信息,导致资产入账缺乏支持文件。四是有的企业在资产管理上缺乏有力的数据支持,表现为不具备完善的资产网络管理系统,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的机制,特别是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难以实现信息数据的互通和共享,加之财务部门往往只关注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并未深入基层了解资产使用的情况,没有及时进行资产的维护、盘点等工作,也很少对已入账的资产进行再次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对照,容易导致账实不符。(四)资产管理的内控措施落实不到位要想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风险防控尤其重要,国有企业需要结合实际构建一套完善内控机制并有效实施,这也是确保资产完整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基础。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许多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的内控措施落实并不到位,成为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具体表现为: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忽视内控管理的重要性及在资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也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内控制度;有的国企虽然形成了内控机制,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然不足,并不能够有效保障内控机制落地实施,制度在许多情况下流于形式。在内控失位的状态下,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面临较大的风险,难以有效保障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五)资产管理的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从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来看,也普遍存在资产管理的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绩效考核侧重于资产的盈利和保值增值方面,忽视资产管理实效和资产质量方面的考核评价,所设计的考核指标也仍然沿用以往的监管方式,缺乏创新。另外,也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不重视个人的奖励,难以充分体现绩效考核的作用,严重降低整个管理队伍的管理热情,大多数人员并不愿意付出,加之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致使企业资产管理效益的提升的动力不足,资产质量也无法有效保证。三、完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对策(一)提升管理意识,配置专业人员管理国有企业要想提高资产管理的效率与效益,企业管理层必须要从根本上认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管理意识,从而推动资产管理工作有效进行。首先,应加大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使其能重视资产管理,同时在教育培训中注重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使其能够充分掌握科学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理念和方法,进而提升国有资产管理的综合效益。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下,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不仅要及时更新观念,同时也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管理手段,对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进行改造,创新管理手段,不断挖掘资产管理的潜能,促进企业资产管理的效益与水平不断提升。其次,在企业考核管理中,将资产管理作为重点内容开展,并立足于实际设计科学的资产管理考核指标,同时将考核结果紧密联系员工的业绩与薪酬,以此增强企业全体员工的资产管理意识。与此同时,通过建立全员参与资产管理的有效机制,在思想上,促使人人都关注资产管理;在行动上,促使人人都积极参与资产管理制度的建设,建立起完善的资产购置、保管、维护、处置等各项制度,同时形成可持续的员工教育培训体系,提升员工参与资产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以更好地实现全员和全过程的资产管理,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在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方面强化资产管理,国有企业需要设立专门性的资产管理部门,并配置足够的专业人员开展资产管理工作,尤其是在资产采购、验收、处置等各个工作环节,均需要设置专门的人员实现全面的跟踪管理,最终成为企业资产管理水平提升的动力。(二)资产结构优化调整,促进资产运营效率及效益提升首先,国有企业要及时观念,在加强资产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低效产能淘汰机制,针对老化过时的资产,及时淘汰更新,同时加大资产的整合力度,及时落实资产的维护管理工作,避免出现资产闲置、积压等现象,优化企业资产结构的同时,通过管理持续推进资产效益的提升。其次,在集中企业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在产品生产研发中积极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扩大产品市场的销路,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提升资产的运营效益。最后,及时更新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对现有的管理流程进行改造,并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管理方式,可通过搭建ERP信息平台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从而最大化地发挥资产管理的潜能,获得理想的资产运营效率与效益。(三)完善资产账务处理,确保资产的真实性首先,国有企业要规范资产的会计核算制度,应在分类的基础上,按照取得资产的不同来源,对资产的原始价值进行准确的估算,并依据计算结果及时做好入账工作。与此同时,应明确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之间的界限,在会计核算时,严格按照企业资产分类明细进行。其次,针对资产购置、出入库、租赁、内部转移等重要环节,企业需要组织有关部门及时办理相关的会计手续,确保账实一致,尤其是对新增的资产,必须要由资产管理人员确认签字后,财务部门才可进行报销手续的办理。另外,财务部门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开展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报废处理及残值回收等工作,完善资产账务处理,确保资产的真实性。最后,积极寻求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契合点,可充分利用财务管理中价值核算这一工具,确保资产核算的准确性,并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与此同时,促进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有效协同,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资产清仓查库,实现对企业全部资产全生命周期的动态化监管,并完善资产建账机制,采用分类条码的方式进行资产的跟踪管理,从而保证资产的真实性。(四)加强资产内控管理强化内控管理,防范和控制风险,是确保国有资产完整性和安全性的内在要求,更是保障国有资产增值的重要前提。为此,国有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并推动资产内控管控工作规范化开展。首先,国有企业要确定好资产内控管理的目标,并以此为基础来强化组织建设,搭建专门的内控内审机构,同时制定和落实责任制度,从而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清晰的资产内控体系,为内控管理水平奠定基础。其次,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加大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度,强化财务监督的角色,财务部门应注重对资产管理的全面控制,同时也要加强资产使用情况的分析,及时更新资产信息并适时调整,以防出现资产闲置或流失风险。另外,对于涉及资产的重大事项和业务,必须严格执行集体决策审批机制,有效防范和控制资产风险。最后,对于企业资产流通的各个环节工作,也需要采用多样化的内控措施加以控制,特别是一些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需要构建畅通的信息沟通机制,并充分发挥内外部监督的联合作用,强化监督职能,从而实现对风险有效地防范和控制,保障企业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五)完善资产管理绩效考核机制首先,国有企业应明确资产管理的目标,并完善企业的考核制度,将资产管理指标纳入企业绩效考核的范围中,重视对资产管理效益和资产质量进行客观、准确地考核评价,切实提升企业资产管理的效益。其次,不断提升企业资产管理的动力与责任意识,建立完善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各个部门及人员的资产管理责任,以防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责任推诿的现象。与此同时,为有效激发企业资产管理的动能,也需要企业编制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采用科学的考核办法,提高企业员工资产管理的积极性,提升企业资产管理的效能。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