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诚信合法用工宣传手册样本_第1页
企业诚信合法用工宣传手册样本_第2页
企业诚信合法用工宣传手册样本_第3页
企业诚信合法用工宣传手册样本_第4页
企业诚信合法用工宣传手册样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劳动保障监察为您服务规范劳动关系联合惩戒失信桃源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印二〇一七年十一月目录一、《公司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级别评价办法》…(1)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告知……(5)三、《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发布办法》…(10)四、关于印发《常德市公司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暂行办法》告知…………(13)五、关于印发《湖南省公共资源交易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办法》告知………(24)六、《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勉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动社会诚信建设指引意见》………(33)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合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44)八、《湖南省高档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执行数额原则规定》……(47)《公司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级别评价办法》人社部规〔〕1号第一条为增强劳动保障监察针对性和效率,实行公司分类监管,督促公司遵守劳动保障法律规定,履行守法诚信义务,依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关于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公司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级别评价是依照公司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状况,对公司进行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级别评价行为。第三条开展公司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级别评价,应当依照事实,遵循依法、公正原则。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劳动保障监察管辖范畴负责公司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级别评价工作,由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负责组织实行,每年开展一次评价。第五条公司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级别评价重要根据寻常巡视检查、书面材料审查、举报投诉查处以及专项检查等劳动保障监察和其她关于工作中获得公司上一年度信用记录进行。开展公司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级别评价应注意听取本地政府关于部门及工会组织意见和建议。第六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照下列状况对公司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级别进行评价:(一)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状况;(二)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状况;(三)遵守劳务派遣规定状况;(四)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状况;(五)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状况;(六)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状况;(七)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原则状况;(八)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状况;(九)其她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状况。第七条公司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级别划分为A、B、C三级:(一)公司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未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被查处,评为A级。(二)公司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被查处,但不属于C级所列情形,评为B级。(三)公司存在下列情形之一,评为C级。1.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被查处三次以上(含三次);2.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引起群体性事件、极端事件或导致严重不良社会影响;3.因使用童工、逼迫劳动等严重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被查处;4.拒不履行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整治指令、行政解决决定或者行政惩罚决定;5.无理抗拒、阻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实行劳动保障监察;6.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第八条作出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级别评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恰当方式将评价成果告知公司。第九条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级别评价成果应归入公司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至少保存3年。第十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照公司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级别评价状况,对劳动保障监察管辖范畴内公司实行分类监管。对于被评为A级公司,恰当减少劳动保障监察寻常巡视检查频次。对于被评为B级公司,恰当增长劳动保障监察寻常巡视检查频次。对于被评为C级公司,列入劳动保障监察重点对象,强化劳动保障监察寻常巡视检查。第十一条对于被评为C级公司,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对其重要负责人、直接负责人进行约谈,敦促其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第十二条公司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级别评价成果拟定后,发生劳动保障违法行为需要降级,作出评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重新评价,及时调节其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级别。第十三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与工商、金融、住房城乡建设、税务等部门和工会组织建立信用信息互换共享机制,对公司实行守信联合勉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第十四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劳动保障监察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手段,整合信息资源,提高公司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级别评价工作效率。第十五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在公司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级别评价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按照关于规定予以处分。第十六条对其她劳动保障监察对象开展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级别评价工作,依照本办法执行。第十七条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可依照本办法和本地实际,制定实行办法。第十八条本办法自1月1日起施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告知人社部规〔〕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已经第134次部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循执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9月25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规范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工作,加强对拖欠工资违法失信用人单位惩戒,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依照《公司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勉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动社会诚信建设指引意见》(国发〔〕3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意见》(国办发〔〕1号),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如下简称拖欠工资“黑名单”),是指违背国家工资支付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存在本办法第五条所列拖欠工资情形用人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其她负责人。第三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指引监督全国拖欠工资“黑名单”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指引监督本行政区域拖欠工资“黑名单”管理工作,每半年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报送本行政区域拖欠工资“黑名单”。地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根据行政执法管辖权限,负责拖欠工资“黑名单”管理详细实行工作。第四条拖欠工资“黑名单”管理实行“谁执法,谁认定,谁负责”,遵循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客观真实原则。第五条用人单位存在下列情形之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查处违法行为并作出行政解决或惩罚决定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按照管辖权限将其列入拖欠工资“黑名单”。(一)克扣、无端拖欠农民工工资报酬,数额达到认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数额原则;(二)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行为引起群体性事件、极端事件导致严重不良社会影响。将劳务违法分包、转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组织和个人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且符合前款规定情形,应将违法分包、转包单位及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组织和个人一并列入拖欠工资“黑名单”。第六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将用人单位列入拖欠工资“黑名单”,应当提前书面告知,听取其陈述和申辩意见。核准无误,应当作出列入决定。列入决定应当列明用人单位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其她负责人姓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列入日期、列入事由、权利救济期限和途径、作出决定机关等。第七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关于规定,将拖欠工资“黑名单”信息通过部门门户网站、“信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站、国家公司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予以公示。第八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关于规定,将拖欠工资“黑名单”信息纳入本地和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由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畴内依法依规实行联合惩戒,在政府资金支持、政府采购、招投标、生产允许、资质审核、融资贷款、市场准入、税收优惠、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限制。第九条拖欠工资“黑名单”实行动态管理。用人单位初次被列入拖欠工资“黑名单”期限为1年,自作出列入决定之日起计算。列入拖欠工资“黑名单”用人单位改正违法行为且自列入之日起1年内未再发生第五条规定情形,由作出列入决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于期满后20个工作日内决定将其移出拖欠工资“黑名单”;用人单位未改正违法行为或者列入期间再次发生第五条规定情形,期满不予移出并自动续期2年。已移出拖欠工资“黑名单”用人单位再次发生第五条规定情形,再次列入拖欠工资“黑名单”,期限为2年。第十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决定将用人单位移出拖欠工资“黑名单”,应当通过部门门户网站、“信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站、国家公司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予以公示。第十一条用人单位被列入拖欠工资“黑名单”所根据行政解决或惩罚决定被依法变更或者撤销,作出列入决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及时改正拖欠工资“黑名单”。第十二条用人单位被移出拖欠工资“黑名单”管理,有关部门联合惩戒办法即行终结。第十三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在实行拖欠工资“黑名单”管理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依法予以解决。第十四条各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可依照本办法制定实行细则。第十五条本办法自1月1日起施行。《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发布办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9号第一条为加强对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惩戒,强化社会舆论监督,增进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依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公司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等关于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向社会发布用人单位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合用本办法。第三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向社会发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应当遵循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客观真实原则。第四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指引监督全国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发布工作,并向社会发布在全国有重大影响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指引监督本行政区域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发布工作,并向社会发布在本行政区域有重大影响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地市级、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根据行政执法管辖权限,负责本辖区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发布工作。第五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下列已经依法查处并作出解决决定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应当向社会发布:(一)克扣、无端拖欠劳动者劳动报酬,数额较大;拒不支付劳动报酬,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二)不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或者不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情节严重;(三)违背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情节严重;(四)违背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情节严重;(五)违背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六)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导致严重不良社会影响;(七)其她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第六条向社会发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应当列明下列事项:(一)违法主体全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者注册号)及地址;(二)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姓名;(三)重要违法事实;(四)有关解决状况。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信息不得发布。第七条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应当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门户网站发布,并在本行政区域重要报刊、电视等媒体予以发布。第八条地市级、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本辖区发生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每季度向社会发布一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每半年向社会发布一次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依照工作需要,对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可随时发布。第九条县级以上地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在向社会发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之前,应当将发布信息报告上一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第十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将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及其社会发布状况记入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纳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用体系,并与其她部门和社会组织依法依规实行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对社会发布内容有异议,由负责查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复核和解决,并告知用人单位。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解决决定被依法变更或者撤销,负责查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变更或者撤销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对社会发布内容予以改正。第十二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在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发布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依法予以解决。第十三条本办法自1月1日起施行。关于印发《常德市公司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暂行办法》告知常政办发〔〕10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西湖管理区、西洞庭管理区管委会,市直和中央、省驻常关于单位:《常德市公司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暂行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行。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6月28日常德市公司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快推动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改进全市信用环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492号)、《公司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654号)、《湖南省信用信息管理办法》(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02号)和《湖南省公司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暂行办法》(湘政办发〔〕88号)等规定,制定本暂行办法。第二条本暂行办法所称公司,是指公司、社会团队和非法人经济组织(如下统称公司)。本暂行办法所称失信行为,是指公司在生产、经营、服务活动中被人民法院、各级行政机关和经依法授权或者委托承担行政管理职能组织(如下统称各级司法和行政机关)依法予以认定形成失信记录行为。本暂行办法所称市信用主管部门是指市人民政府拟定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牵头部门。本暂行办法中关于失信信息互换统一通过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进行。第三条凡在我市行政区域内登记注册从事各项经营活动公司,在寻常交易活动中失信行为合用本暂行办法。第四条实行失信惩戒联动信用信息,应当以工商、税务、合同履约、产品质量、食品药物监管、物价、环保、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安、法院、信贷等信用记录为重点。第五条本暂行办法由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实行,各级司法和行政机关为执行本暂行办法主体。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加强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记录管理,推动全市范畴内实行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工作。各区县市人民政府(管委会)负责推动本行政区域内公司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工作实行。第六条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分为信用记录核查、失信行为认定及实行失信惩戒三个环节。第七条第七条各级司法和行政机关在寻常监督管理、行政审批、采购招标、评级评优、公共资源交易、安排关于财政资金等工作中,应按本暂行办法规定查询公司信用记录。第二章失信信用信息分类第八条公司失信信用信息分为提示信用信息和警示信用信息。第九条公司提示信用信息涉及:(一)未及时到各级行政机关办理验证、换证、备案、注销、撤销、变更等记录;(二)未按各级行政机关规定实行有关原则、规范、办法等记录;(三)纳税人被税务机关认定为“非正常户”记录;(四)不依法订立或履行劳动合同、开展集体协商、订立和履行集体合同记录;(五)拖欠劳动报酬、社会保险、银行贷款、合同款等金额较少,但未经各级行政机关行政惩罚、且无主观恶意记录;(六)发生普通产品质量安全或生产安全事故记录;(七)因违法行为被行政机关合用普通程序惩罚记录;(八)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可以记入其她提示信用信息。第十条公司警示信用信息涉及:(一)未通过行政机关依法进行专项或者定期检查记录;(二)因违法行为被行政机关责令停产停业、吊销允许证或者执照、处以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惩罚记录;(三)因违背财经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受到财政、审计机关解决并列入财政、审计公示记录;(四)依法被认定骗税或偷逃欠税费记录;(五)被依法认定违法开展关联交易或者违规担保记录;(六)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记录;(七)被追究刑事责任记录;(八)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和侵犯知识产权记录;(九)在申请行政审批等事项以及公证和法律服务中提供虚假材料、弄虚作假行为记录;(十)违背城乡规划允许、建设工程施工允许、商品房预售允许,受到行政机关惩罚记录;(十一)在招投标活动中,有围标、串标等违法行为,受到行政机关惩罚记录;(十二)纳税人被税务机关认定为“非正常户”,并且该纳税人存在欠税、发票结存或稽查在案状况记录;(十三)发生重大产品质量安全或生产安全事故记录;(十四)公司被处以行业禁入惩罚记录;(十五)运用非法手段获取公民、法人和其她组织信息用于经营活动记录;(十六)被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或省级以上行政机关通报或曝光记录;(十七)拖欠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税款、银行贷款、合同款等数额巨大、时间较长,且存在明显主观恶意记录;(十八)因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记录法》受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记录机构公示严重失信公司记录;(十九)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可以记入其她警示信用信息。第十一条公司法定代表人或重要负责人、董事、监事及其她高档管理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记入公司警示信用信息(违背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六条关于规定,应当依法解除关于董事、监事及其她高档管理人员职务):(一)正在被执行刑罚;(二)因犯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5年;(三)担任因经营不善破产清算公司法定代表人或重要负责人,并对该公司破产负有个人责任,自该公司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满3年;(四)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公司法定代表人或重要负责人,并负有个人责任,自该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满3年;(五)被处以行业禁入惩罚,禁入期限届满后未满3年;(六)公司存在未执结债务,依照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作出限制其法定代表人或重要负责人、董事、监事及其她高档管理人员出境;(七)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其她情形。第三章失信黑名单认定和披露第十二条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列入失信黑名单:(一)有3条以上提示信用信息;(二)有1条以上警示信用信息;(三)被列入省、市典型失信案件名单并被公开予以曝光;(四)各级司法和行政机关依法认定并以失信黑名单公司报送,经有权信用主管部门审核确认,应列入失信黑名单;(五)经市失信投诉举报平台受理,并由有权信用主管部门审核后,认定为具备严重失信行为;(六)其她应列入失信公司黑名单情形。第十三条对公司失信行为认定,应由最初对公司失信行为作出决定部门提出失信行为认定建议,供其她司法和行政机关参照。失信公司黑名单有效期与失信记录存续期一致,直至被列入失信黑名单事由消失。列入黑名单失信公司须是未注销、未破产存续公司。第十四条失信公司黑名单通过有权部门审核后,按照一定程序在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等网络平台系统,以及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指定其她新闻媒体向全社会公开披露。第十五条第十五条失信公司黑名单披露,应当客观、精确、公正,保证所披露信息合法性、真实性。禁止披露公司商业秘密。第十六条失信公司黑名单披露时限,应当与其有效期保持一致。第十七条第十七条各级司法和行政机关按照“谁报送、谁负责”原则,在公司失信行为认定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将有关信息推送至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保证信息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第四章失信惩戒联动第十八条各级司法和行政机关在寻常监督管理、行政允许、采购招标、评先评优、公共资源交易、资质级别评估、定期检查、安排关于财政资金等工作中,必要依法查询失信公司黑名单数据库,并针对被列入黑名单公司按照各自职能分工采用如下失信惩戒联动办法:(一)列为寻常重点监控和监督检核对象,并提高监督检查频次。(二)不列入各类免检、免审事项范畴。(三)对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和负责人,撤销有关荣誉称号,禁止参加评优评先。(四)招投标时在招标文献中设立相应限制性条款。(五)在申请列入政府信用担保管理体系时,不予批准;已列入政府信用担保管理体系,予以黄牌警告或取消资格。(六)取消其财政扶持资格,不予以考虑享有政府财政资金扶持(拨付财政性资金)等国家政策。(七)在办理资质评估、申报、升级、验证、年检中,根据法律、法规对其做出有关限制,或者依法取消关于申请资格。(八)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有重大违法记录,禁止其参加政府采购活动。(九)发票供应实行收(验)旧供新、严格限量供应等办法。情节严重者,依照税法等规定收缴其发票或者停止发放发票。(十)申报出口货品退(免)税时应从严审核、审批。情节严重者,依照税法规定停止其出口退(免)税优惠。(十一)海关行政管理中,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暂缓办理新加工贸易合同备案,此前已备案,提高寻常核查率,核销时进厂实地核查。进出口货品逐票开箱查验,经营活动列入稽查重点。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暂停或撤销公司报关资格、载运海关监管货品业务资格、保税存储业务资格。作为重点税收监控公司。对进口减免税货品,实行减免税后续重点管理。(十二)其她失信惩戒办法。公司对各级司法和行政机关认定失信行为原则有异议,自被告知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可向实行惩戒司法和行政机关提出异议申请。第十九条司法和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并出示经所在机关重要负责人签发正式函件,可以向有关部门和征信机构查询公司提示信用信息和警示信用信息。第二十条各级司法和行政机关接受公司信用记录异议申请后,应对已发布异议信用记录予以标注,并与公司信用记录提供者核对。公司信用记录提供者应自被告知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出具书面意见,并附佐证材料。各级司法和行政机关应当自接到公司信用记录提供者书面意见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提出异议申请公司作出书面答复。异议信用记录与实际状况不一致,应当及时改正。与实际状况一致,不予变更。由于信用记录错误导致失信行为认定不精确,致使公司受到惩戒或过重惩戒,原认定失信记录司法和行政机关应及时将信用记录改正成果告知实行惩戒行政机关,各级司法和行政机关应根据改正后信用记录拟定与否实行失信惩戒或重新调节信用信息级别。公司对行政机关不予变更异议申请解决决定不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第二十一条公司对失信行为认定产生异议,各级司法和行政机关应当自接到异议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向提出异议申请公司作出书面答复。失信行为认定不符合本暂行办法,应当及时纠正调节失信级别和惩戒办法。第五章信用修复第二十二条存在失信记录公司,在一定期限内能积极纠正失信行为,可以按照一定条件和程序实行信用修复,重塑公司信用。第二十三条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可进行信用修复,从黑名单上解除:(一)公司已履行义务,修复不良信用记录,并经原信息报送单位批准;(二)公司对失信行为作出实质性改正,信用意识明显增强,失信风险明显减少且列入黑名单期间未发生本暂行办法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失信内容,并经原信息报送单位批准;(三)浮现可从黑名单上解除其她因素。第二十四条符合信用修复条件失信公司,自各级司法和行政机关作出失信惩戒解决成果生效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毕对存在问题整治,并向最初对公司失信行为作出决定部门提出信用修复申请。第二十五条有关部门应在规定期间内完毕公司整治状况核查。对已经整治到位公司,其信用修复按《湖南省公司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暂行办法》规定程序进行。第二十六条信用修复并不去除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等网络平台系统发布真实未过期失信记录。第二十七条公司信用修复成果发布生效后,各级司法和行政机关对该公司采用失信惩戒办法应予以解除。第六章制度保障及责任追究第二十八条各级司法和行政机关按照规定,向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及时推送提示信用信息、警示信用信息、黑名单等信息,定期向市信用主管部门报备档案资料。第二十九条建立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顾客保密制度。有关工作人员要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履行保密义务,依法承担有关法律责任。第三十条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因不查询失信公司黑名单数据库而导致决策或者工作失误并导致严重后果,关于主管部门要依法追究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负责人责任,并通过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等网络平台系统予以披露。人民法院与各行政机关建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实时推送机制,各行政机关应积极配合,做好信息接受、反馈、惩戒工作。第三十一条市信用数据征集机构要尽快建立失信黑名单公司数据库,并提供查询和共享服务,贯彻失信黑名单公开披露制度,保证失信黑名单更新及时、精确、有效。第三十二条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定期督查、考核有关部门失信惩戒联动工作贯彻状况,及时推介失信惩戒经验。第三十三条市、区县市人民政府(管委会)将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和服务中实行联合失信惩戒工作作为对行政机关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并定期对行政机关贯彻联合失信惩戒工作状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查处违背本暂行办法规定行为。第七章附则第三十四条外市公司、无照经营公司、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在我市行政区域内失信行为参照本暂行办法执行。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6月28日关于印发《湖南省公共资源交易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办法》告知湘发改法规〔〕966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直关于单位:为规范全省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建立健全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制度,实现跨部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现将《湖南省公共资源交易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行。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南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10月23日附件:湖南省公共资源交易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办法第一条为建立健全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制度,统一规则,实现跨部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勉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动社会诚信建设指引意见》(国发〔〕33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完善失信联合勉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诚信建设实行意见》(湘政发〔〕5号)等文献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凡在我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药物、医用设备和医用耗材采购、国有产权交易、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交易等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失信行为合用本办法。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公共资源交易失信行为是指由行政监督部门、司法机关等依法认定法人、其她组织或个人在从事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违背法律法规法行为。重要涉及:(一)经我省各级关于行政监督部门依法认定违法违规行为记录、不良行为记录或列为失信行为黑名单;(二)被司法机关依法认定有行贿、受贿、串通投标等关于犯罪行为;(三)被最高人民法院在“信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站(.)或各级人民法院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依法列入失信被执行名单;(四)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全国公司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依法列入严重违法公司名单。第四条本办法所称公共资源交易行为当事人涉及参加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招标人、采购人、出让人、转让方、委托人等项目发起方,招标代理机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拍卖机构、产权交易机构等中介代理或服务机构,投标人、供应商、竞买人、受让方等项目响应方,中标人、竞得方,评标(评审)专家以及与公共资源交易行为关于个人(自然人)等。第五条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建立“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信用联合惩戒机制。第六条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失信行为信息和惩戒办法汇总、发布。第七条招标人、采购人、出让人、转让方、委托人、招标代理机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拍卖机构、产权交易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作为失信行为予以发布:(一)擅自对必要进行招标项目不招标,对必要进行招标项目化整为零或以其她方式规避招标;(二)向她人透露潜在投标人、竞买人名称、数量以及也许影响公平竞争关于其她状况,或者泄露招标标底、拍卖和挂牌底价(行业行政监督部门另有规定从其规定);(三)为她人出借、转让或涂改资格证书;(四)与交易活动其她当事人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她人合法权益;(五)不履行行政惩罚决定或未按照主管部门规定及时停止、纠正违法行为;(六)与受让方串通,低价转让国有产权,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七)非法干预评标(评审)专家评标活动;(八)与投标人、供应商、竞买人、受让方有利害关系应当回避而不回避;(九)擅自修改评标、竞买成果,不按照评标委员会评标成果公示;(十)收受回扣或者谋取不合法利益;(十一)故意隐匿应当纳入评估范畴资产,或者向中介机构提供虚假会计资料,导致审计、评估成果失真,以及未经审计、评估,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十二)转让方未按规定贯彻转让标公司债权债务,非法转移债权或者逃避债务清偿责任;以公司国有产权作为担保,在转让该国有产权时未经担保权人批准;(十三)招标采购人不按招标文献和投标文献商定订立书面合同或背离合同实质内容订立补充合同;(十四)其她违背法律法规行为。第八条投标人、供应商、受让方、竞买人有下列行为之一,作为失信行为予以发布:(一)互相串通投标、竞买或与招标人、采购人、转让人、委托人串通投标;(二)向招标人、采购人或者评标委员会成员行贿谋取中标;(三)通过转让或出租、出借资质方式进行投标、竞买;(四)故意捏造事实、伪造证明材料投标或虚假恶意投诉;(五)采用不合法手段诋毁、排挤其她投标人、竞买人;(六)在招标、投标、竞买过程中与招标人、采购人、竞买人进行协商谈判;(七)伪造、变造资格、资质证书或者其她允许证件骗取中标、竞得;(八)回绝关于部门监督检查或者提供虚假状况;(九)采用欺诈、隐瞒等手段影响转让方选取和产权转让合同订立;(十)其她违背法律法规行为。第九条中标人、受让方、竞得方有下列行为之一,作为失信行为予以发布:(一)无合法理由放弃中标、竞得,或者在规定期间内不与招标人、采购人、发起人订立成交确认书、合同,或者无合法理由抗不履行合同;(二)将中标项目中明确规定不得分包转让某些转让给她人或者违背规定将中标项目肢解后分别转让给她人,将中标项目某些主体、核心性工作分包给她人;(三)不按照招标文献和投标文献商定订立书面合同或者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订立补充合同;(四)未按合同商定履行,恶意迟延履约期限;(五)严重拖欠劳动者工资或材料供应商货款;(六)其她违背法律法规行为。第十条评标(评审)专家失信行为按照国家和省关于管理规定予以认定。第十一条与公共资源交易行为关于个人(自然人)有下列行为之一,作为失信行为予以发布:(一)参加或组织围标、串标;(二)参加或组织违规转包;(三)干扰制止开标评标活动正常进行;(四)行贿受贿;(五)挂靠、借用资质;(六)运用技术手段修改交易有关数据和资料;(七)其她违背法律法规行为。第十二条各级行政监督部门、司法机关对公共资源交易行为当事人失信行为依法进行认定或惩戒,生效认定成果或惩戒决定及时抄送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作为失信行为信息采集根据。对失信行为当事人进行穿透式惩戒,惩戒决定应涉及失信事实、失信行为当事人、失信行为认定根据、失信行为认定成果及失信行为惩戒决定。第十三条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对依法列入失信名单公共资源交易行为当事人惩戒决定,在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予以发布。第十四条公共资源交易行为当事人对发布失信行为认定或惩戒决定有异议,可向作出认定行政监督部门申请异议解决。第十五条作出认定行政监督部门应当自受理异议解决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依法作出解决决定,将解决决定回答申请人,同步抄送湖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对变更或撤销解决决定,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应当于5个工作日内重新发布。第十六条被列入公共资源交易失信行为当事人对异议解决决定不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第十七条对依法列入失信名单,行政监督部门、司法机关规定了惩罚惩戒期限,惩戒期限内依法对失信行为当事人在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采用限制办法。(一)限制失信行为当事人投标活动。项目发起方在资格预审公示、招标公示、投标邀请书及资格预审文献、招标文献中明确规定对失信行为当事人解决办法和评标原则。在评标阶段,招标人或者中介代理或服务机构、评标专家委员会应当查询公共资源交易行为当事人与否为失信被执行人,对属于失信被执行人投标活动依法予以限制。(二)两个以上自然人、法人或者其她组织构成一种联合体,以一种投标人身份共同参加投标活动,应当对所有联合体成员进行失信被执行人信息查询。联合体中有一种或一种以上成员属于失信被执行人,联合体视为失信被执行人。(三)限制失信行为当事人中介代理或服务机构代理活动。项目发起方委托中介代理或服务机构开展招标事宜,应当查询其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四)限制失信当事人评标活动。依法建立评标专家库管理单位在对评标专家聘任审核及寻常管理时,应当查询其信息,不得聘任失信行为当事人为评标专家。对评标专家在聘任期间成为失信当事人,应及时清退。(五)限制失信行为当事人招标从业活动。项目发起方、中介代理或服务机构在聘任招标从业人员前,应当明确规定对失信行为当事人解决办法,查询有关人员信用信息,对属于失信行为当事人应按照规定进行解决。(六)取消失信行为当事人在财政部门享有财政补贴资格。(七)引导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定价原则,对严重失信主体提高贷款利率,或者限制向其提供贷款等服务。(八)将失信行为当事人列入税收管理重点监控对象,加强纳税评估,提高监督检查频次,并对其享有税收优惠从严审核。(九)限制失信行为当事人从事本办法第二条所列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十)行政监督部门、司法机关未作出禁止参加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从其规定。第十八条国家法律法规对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失信行为有专门规定,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在跨行业或地区合用失信行为惩戒办法,按交易发生地行业行政监督部门规定执行。第十九条在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应当在招标文献、采购文献、拍卖文献、挂牌文献中对列入失信名单单位和个人依法设立相应限制性条款。第二十条各行政监督部门协调配合,保证失信信息共享、惩戒办法互认,保障本办法有效实行。第二十一条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制定失信行为名单公开披露制度,提供失信行为信息免费查询和共享服务,及时、精确更新失信行为主体名单。第二十二条建立湖南省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库,实现行政监督部门与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市场主体信用信息互换共享,各公共资源交易行政监督部门应制定详细办法,健全守信勉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第二十三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勉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动社会诚信建设指引意见》国发〔〕3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快构建以信用为核心新型市场监管体制,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简政放权和政府职能转变,营造公平诚信市场环境。为建立完善守信联合勉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动社会诚信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规定(一)指引思想。全面贯彻党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发言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布置,紧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贯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规定,加快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依法依规运用信用勉励和约束手段,构建政府、社会共同参加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守信联合勉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增进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维护市场正常秩序,营造诚信社会环境。(二)基本原则。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充分运用信用勉励和约束手段,加大对诚信主体勉励和对严重失信主体惩戒力度,让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形成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制度机制。部门联动,社会协同。通过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联合勉励与惩戒机制,形成政府部门协同联动、行业组织自律管理、信用服务机构积极参加、社会舆论广泛监督共同治理格局。依法依规,保护权益。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科学界定守信和失信行为,开展守信联合勉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建立健全信用修复、异议申诉等机制,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突出重点,统筹推动。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当前危害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对经济社会发展导致重大负面影响重点领域失信问题。勉励支持地方人民政府和关于部门创新示范,逐渐将守信勉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推广到经济社会各领域。二、健全褒扬和勉励诚信行为机制(三)多渠道选树诚信典型。将关于部门和社会组织实行信用分类监管拟定信用状况良好行政相对人、诚信道德模范、先进青年志愿者,行业协会商会推荐诚信会员,新闻媒体挖掘诚信主体等树立为诚信典型。勉励关于部门和社会组织在监管和服务中建立各类主体信用记录,向社会推介无不良信用记录者和关于诚信典型,联合其她部门和社会组织实行守信勉励。勉励行业协会商会完善会员公司信用评价机制。引导公司积极发布综合信用承诺或产品服务质量等专项承诺,开展产品服务原则等自我声明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形成公司争做诚信模范良好氛围。(四)摸索建立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在办理行政允许过程中,对诚信典型和持续三年无不良信用记录行政相对人,可依照实际状况实行“绿色通道”和“容缺受理”等便利服务办法。对符合条件行政相对人,除法律法规规定提供材料外,某些申报材料不齐备,如其书面承诺在规定期限内提供,应先行受理,加快办理进度。(五)优先提供公共服务便利。在实行财政性资金项目安排、招商引资配套优惠政策等各类政府优惠政策中,优先考虑诚信市场主体,加大扶持力度。在教诲、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领域对诚信个人予以重点支持和优先便利。在关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倡导依法依约对诚信市场主体采用信用加分等办法。(六)优化诚信公司行政监管安排。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应依照监管对象信用记录和信用评价分类,注重运用大数据手段,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办法,为市场主体提供便利化服务。对符合一定条件诚信公司,在寻常检查、专项检查中优化检查频次。(七)减少市场交易成本。勉励关于部门和单位开发“税易贷”、“信易贷”、“信易债”等守信勉励产品,引导金融机构和商业销售机构等市场服务机构参照使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信用积分和信用评价成果,对诚信市场主体予以优惠和便利,使守信者在市场中获得更多机会和实惠。(八)大力推介诚信市场主体。各级人民政府关于部门应将诚信市场主体优良信用信息及时在政府网站和“信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站进行公示,在会展、银企对接等活动中重点推介诚信公司,让信用成为市场配备资源重要考量因素。引导征信机构加强对市场主体正面信息采集,在诚信问题反映较为集中行业领域,对守信者加大勉励性评分比重。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加强诚信建设和行业自律,表扬诚信会员,讲好行业“诚信故事”。三、健全约束和惩戒失信行为机制(九)对重点领域和严重失信行为实行联合惩戒。在关于部门和社会组织依法依规对本领域失信行为作出解决和评价基本上,通过信息共享,推动其她部门和社会组织依法依规对严重失信行为采用联合惩戒办法。重点涉及:一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行为,涉及食品药物、生态环境、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强制性产品认证等领域严重失信行为。二是严重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和社会正常秩序行为,涉及贿赂、逃税骗税、恶意逃废债务、恶意拖欠货款或服务费、恶意欠薪、非法集资、合同欺诈、传销、无证照经营、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和故意侵犯知识产权、出借和借用资质投标、围标串标、虚假广告、侵害消费者或证券期货投资者合法权益、严重破坏网络空间传播秩序、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等严重失信行为。三是拒不履行法定义务,严重影响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公信力行为,涉及当事人在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作出判决或决定后,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逃避执行等严重失信行为。四是拒不履行国防义务,回绝、逃避兵役,回绝、迟延民用资源征用或者阻碍对被征用民用资源进行改造,危害国防利益,破坏国防设施等行为。(十)依法依规加强对失信行为行政性约束和惩戒。对严重失信主体,各地区、各关于部门应将其列为重点监管对象,依法依规采用行政性约束和惩戒办法。从严审核行政允许审批项目,从严控制生产允许证发放,限制新增项目审批、核准,限制股票发行上市融资或发行债券,限制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融资,限制发起设立或参股金融机构以及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创业投资公司、互联网融资平台等机构,限制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等。严格限制申请财政性资金项目,限制参加关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限制参加基本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对严重失信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重要负责人和对失信行为负有直接责任注册执业人员等实行市场和行业禁入办法。及时撤销严重失信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高档管理人员和对失信行为负有直接责任董事、股东等人员荣誉称号,取消参加评先评优资格。(十一)加强对失信行为市场性约束和惩戒。对严重失信主体,关于部门和机构应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索引,及时公开披露有关信息,便于市场辨认失信行为,防范信用风险。督促关于公司和个人履行法定义务,对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严重失信主体实行限制出境和限制购买不动产、乘坐飞机、乘坐高级别列车和席次、旅游度假、入住星级以上宾馆及其她高消费行为等办法。支持征信机构采集严重失信行为信息,纳入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引导商业银行、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定价原则,对严重失信主体提高贷款利率和财产保险费率,或者限制向其提供贷款、保荐、承销、保险等服务。(十二)加强对失信行为行业性约束和惩戒。建立健全行业自律公约和职业道德准则,推动行业信用建设。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完善行业内部信用信息采集、共享机制,将严重失信行为记入会员信用档案。勉励行业协会商会与有资质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合伙,开展会员公司信用级别评价。支持行业协会商会按照行业原则、行规、行约等,视情节轻重对失信会员实行警告、行业内通报批评、公开谴责、不予接纳、劝退等惩戒办法。(十三)加强对失信行为社会性约束和惩戒。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加失信联合惩戒。建立完善失信举报制度,勉励公众举报公司严重失信行为,对举报人信息严格保密。支持关于社会组织依法对污染环境、侵害消费者或公众投资者合法权益等群体性侵权行为提起公益诉讼。勉励公正、独立、有条件社会机构开展失信行为大数据舆情监测,编制发布地区、行业信用分析报告。(十四)完善个人信用记录,推动联合惩戒办法贯彻到人。对企事业单位严重失信行为,在记入企事业单位信用记录同步,记入其法定代表人、重要负责人和其她负有直接负责人员个人信用记录。在对失信企事业单位进行联合惩戒同步,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有关负责人员采用相应联合惩戒办法。通过建立完整个人信用记录数据库及联合惩戒机制,使失信惩戒办法贯彻到人。四、构建守信联合勉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协同机制(十五)建立触发反馈机制。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下,建立守信联合勉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发起与响应机制。各领域守信联合勉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发起部门负责拟定勉励和惩戒对象,实行部门负责对关于主体采用相应联合勉励和联合惩戒办法。(十六)实行部省协同和跨区域联动。勉励各地区对本行政区域内拟定诚信典型和严重失信主体,发起部省协同和跨区域联合勉励与惩戒。充分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指引作用,建立健全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合伙机制,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和信用评价成果互认。(十七)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公示机制。推动政务信用信息公开,全面贯彻行政允许和行政惩罚信息上网公开制度。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要将各类自然人、法人和其她组织行政允许、行政惩罚等信息在7个工作日内通过政府网站公开,并及时归集至“信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站,为社会提供“一站式”查询服务。涉及公司有关信息按照公司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规定在公司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推动司法机关在“信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站公示司法判决、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信用信息。(十八)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使用机制。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立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发挥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枢纽作用。加快建立健全各省(区、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各行业信用信息系统,推动青年志愿者信用信息系统等项目建设,归集整合本地区、本行业信用信息,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依照关于部门订立合伙备忘录,建立守信联合勉励和失信联合惩戒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发起响应、信息推送、执行反馈、信用修复、异议解决等动态协同功能。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将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信用信息查询使用嵌入审批、监管工作流程中,保证“应查必查”、“奖惩到位”。健全政府与征信机构、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信息共享机制,增进政务信用信息与社会信用信息互动融合,最大限度发挥守信联合勉励和失信联合惩戒作用。(十九)规范信用红黑名单制度。不断完善诚信典型“红名单”制度和严重失信主体“黑名单”制度,依法依规规范各领域红黑名单产生和发布行为,建立健全退出机制。在保证独立、公正、客观前提下,勉励关于群众团队、金融机构、征信机构、评级机构、行业协会商会等将产生“红名单”和“黑名单”信息提供应政府部门参照使用。(二十)建立勉励和惩戒办法清单制度。在关于领域合伙备忘录基本上,梳理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明确联合勉励和惩戒事项,建立守信联合勉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办法清单,重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强制性办法,即依法必要联合执行勉励和惩戒办法;另一类是推荐性办法,即由参加各方推荐,符合褒扬诚信、惩戒失信政策导向,各地区、各部门可依照实际状况实行办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应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两类办法清单,并推动有关法律法规建设。(二十一)建立健全信用修复机制。联合惩戒办法发起部门和实行部门应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明确各类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期限。在规定期限内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不再作为联合惩戒对象。建立有助于自我纠错、积极自新社会勉励与关爱机制,支持有失信行为个人通过社会公益服务等方式修复个人信用。(二十二)建立健全信用主体权益保护机制。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异议、投诉制度。关于部门和单位在执行失信联合惩戒办法时积极发现、经市场主体提出异议申请或投诉发现信息不实,应及时告知信息提供单位核算,信息提供单位应尽快核算并反馈。联合惩戒办法在信息核算期间暂不执行。经核算有误信息应及时改正或撤销。因错误采用联合惩戒办法损害关于主体合法权益,关于部门和单位应积极采用办法恢复其信誉、消除不良影响。支持关于主体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二十三)建立跟踪问效机制。各地区、各关于部门要建立完善信用联合勉励惩戒工作各项制度,充分运用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有关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健全信用联合勉励惩戒跟踪、监测、记录、评估机制并建立相应督查、考核制度。对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勉励惩戒办法贯彻不力部门和单位,进行通报和督促整治,切实把各项联合勉励和联合惩戒办法落到实处。五、加强法规制度和诚信文化建设(二十四)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继续研究论证社会信用领域立法。加快研究推动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公开和使用,以及失信行为联合惩戒等方面立法工作。按照强化信用约束和协同监管规定,各地区、各部门应对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献关于规定提出修订建议或进行有针对性修改。(二十五)建立健全原则规范。制定信用信息采集、存储、共享、公开、使用和信用评价、信用分类管理等原则。拟定各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规范,统一数据格式、数据接口等技术规定。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公开、使用和守信联合勉励、失信联合惩戒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二十六)加强诚信教诲和诚信文化建设。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引导广大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树立“诚信兴商”理念,组织新闻媒体多渠道宣传诚信公司和个人,营造浓厚社会氛围。加强对失信行为道德约束,完善社会舆论监督机制,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对失信主体监督力度,依法曝光社会影响恶劣、情节严重失信案件,开展群众评议、讨论、批评等活动,形成对严重失信行为舆论压力和道德约束。通过学校、单位、社区、家庭等,加强对失信个人教诲和协助,引导其及时纠正失信行为。加强对公司负责人、学生和青年群体诚信宣教,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