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部分学校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部分学校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部分学校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部分学校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部分学校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22页,共=sectionpages33页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部分学校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能确证地球形状的是()A.天圆地方

B.太阳和月亮

C.地球卫星照片

D.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2020年9月4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据此回答2~4题。航天器发射之日,发射地酒泉的昼夜长短情况是()A.昼短夜长 B.昼长夜短 C.昼夜等长 D.处于极昼成功发射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之日,我国正处于()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要想查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应该查阅()A.世界政区图 B.中国政区图 C.中国地形图 D.中国气候图在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不同的两幅地图中,同一个城市可分别用点状和面状两种符号表示。据图4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比例尺比乙图小 B.甲图反映的区域范围比乙图大

C.甲、乙两图中的铁路长度相等 D.甲图中的S市城区面积和乙图相同下列图例表示国界线的是()A. B. C. D.某同学跟父母一起到外地旅游,发现住宿的宾馆有四个钟(分别代表北京时间、东京时间、巴黎时间、纽约时间)显示的时间各不相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D.昼夜长短不同如图某地区平面图,读图完成8~9题。读图可知,火车站在()A.学校的正南方向 B.医院的西南方向

C.农业实验区的正西方向 D.科技园东南方向图上的铁路长度约5厘米,铁路实际长度约()A.50米 B.100米 C.500米 D.1000米“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表示的地形是A.高原 B.平原 C.山地 D.丘陵读图“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1~12题。乙河流干流流向大致是()A.从北向南流 B.从东南向西北流

C.从西向东流 D.从西南向东北流图中四个区域①②③④,哪个更适合攀岩活动()A.① B.② C.③ D.④读图回答13~14题。四幅图分别是东西南北四个半球,其中属于北半球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从图④可以看出,陆地相对集中在()A.北半球和东半球 B.北半球和西半球

C.南半球和东半球 D.南半球和西半球由亚洲、欧洲、北美洲三个大洲包围的世界大洋是()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同学们绘制了不同形式的统计图,图中深色区域代表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比例,图中能正确表示全球海陆分布状况的是()A. B. C. D.小柳同学搜集了一些关于海陆变迁的证据:①在上海市的西部自北向南可以找到一条断断续续的古贝壳沙带,这是五六千年前的古海岸线;②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③东海海底发现了古河道和水井等人类活动遗迹;④澳门总面积因沿岸填海造陆不断扩大。据此回答17~18题。说明桑田可以变成沧海的实例是()A.① B.② C.③ D.④因人类活动引起海陆变迁的实例是()A.① B.② C.③ D.④如图是不同时期世界海陆分布变化示意。读图,回答19~21题。大陆漂移说的提出者是德国科学家()A.哥伦布 B.魏格纳 C.麦哲伦 D.哥白尼根据大陆漂移说的观点,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④③ B.④③②① C.②④③① D.③④②①下列事实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A.太平洋是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大洋

B.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

C.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具有相似性

D.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古河道遗迹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比较()A.活跃 B.稳定 C.多火山地震 D.多山脉海沟2014年10月7日21时49分在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发生6.6级地震(震中位置见图),回答23~24题。造成此次地震的原因是()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张裂运动

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

C.火山喷发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为海洋的板块是()A.北冰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南极洲板块喜马拉雅山脉因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但是其主峰“珠穆朗玛峰”从1975年到2005年“身高变矮”,其主要原因是()A.全球变暖 B.火山喷发 C.板块挤压 D.板块张裂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按要求完成下列表格。经线纬线形状____________长度____________指示方向____________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地的经纬度:经度是______,纬度是______。

(2)按五带的划分,A地属于______带,这个温度带的最明显特征是______。

(3)从图上判断,C地在A地的______方;A地在B地的______方。

(4)A、B、C、D四地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______地,有极夜极昼现象的是______地。

(5)A、B、C、D四地中,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地,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地。

(6)A、B、C、D四地中,位于低纬度的是______地,位于高纬度的是______地。

(7)已知E点的经纬度大约为(60°S,40°E),请在图上标出E的位置。如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大约为15天,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地球公转轨道处的短线上补绘箭头,以正确表示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

(2)地球在轨道上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是______。

(3)“二十四节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单选)。

A.海陆分布

B.地形地势

C.地球自转

D.地球公转

(4)2021年9月22日,我国迎来了第四届“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一天地球位于图中A、B、C、D四点中的______点,是______节气,此时太阳直射______(纬线)。

(5)寒假时,地球位置位于图中______两点之间,成都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

(6)当地球由A往B运动过程中,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______。如图是某市初中地理实践社同学绘制的某区域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__,乙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__。

(2)本图中等高距是______米。图中A点的海拔高度为______米,A点与B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米。

(3)A点在B点的______方向;A点与B点两地,坡度较陡的是______点附近。

(4)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防火瞭望台,在①②③三地中,瞭望范围最大的是______地。

(5)图示区域西部的地形类型是______。沿图1中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图2中的______。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

大洲:A______、B______、D______、F______。

大洋:G______、H______。

(2)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大洲与大洲的分界线的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

(3)图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______(填字母),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______(填字母)。

答案和解析1.【答案】C

【解析】解:直觉认知“天圆地方”是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第一阶段;看到了月亮和太阳的形状,认为地球也应该是一个球体,属于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应该属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第二阶段;麦哲伦环球航行属于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应该属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第三阶段;最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依据是从卫星上拍摄的地球图片,属于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应该属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第四阶段;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本题考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阶段,要理解不同阶段取得的成绩,仔细分析答题。

2~4.【答案】B、C、B

【解析】1.

【分析】四个节气是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四个节气,时间分别是3月21日前后、6月22日前后、9月23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

考查不同的时间昼夜长短的变化,结合太阳直射点的半球位置来解答即可。【解答】解:9月4日介于夏至日和秋分日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向南移动,此时北半球酒泉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该地无极昼极夜现象。

故选:B。2.

【分析】地球绕太阳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本题考查地球的公转,结合题目理解回答即可。【解答】解:2020年9月4日,日期接近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此时正值北半球的秋季。

故选:C。3.

【分析】地图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可依据相关地图的作用解答此题。

本题考查地图的分类和应用,在把握相关地图作用的基础上,理解解答即可。【解答】解: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要想查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应该查阅中国政区图,在该图上找到酒泉的位置即可。

故选:B。

5.【答案】D

【解析】解:A、读图可知,甲图的范围小于乙图,因此甲图中的比例尺比乙图大,故错误;

B、根据图中的详细程度可知,甲图比乙图详细,因此甲图的比例尺大,甲图反映的区域范围比乙图小,故错误;

C、甲图的比例尺大,因此甲图的铁路长度比乙短,故错误;

D、两图反映的是同一地区图内容,甲图中的S市城区面积和乙图相同,故正确。

故选:D。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本题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内容和范围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6.【答案】D

【解析】解:阅读地图要先看地图上的图例,看看各种地理事物在地图中是用哪些符号表示的,图例一般附在地图上。读图可知,图中A表示省区界线,B表示铁路线,C表示高速公路,D表示国界。

故选:D。

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

本题考查图例和注记的认识,牢记即可。

7.【答案】A

【解析】解: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地方产生时间差异,且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这是由地球的自转引起的。所以,该同学发现住宿的宾馆有四个钟(分别代表北京时间、东京时间、巴黎时间、纽约时间)显示的时间各不相同。根据题意。

故选:A。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相邻的时区,时间相差1小时,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

该题主要考查了时间差异形成的原因,读图理解解答。

8~9.【答案】C、D

【解析】1.

【分析】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本题考查地图上方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解答】解: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读图分析可知,火车站在学校的西南方向,医院的东南方向,农业实验区的正西方向,科技园西南方向。

故选:C。2.

【分析】(1)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2)比例尺的表示方式有: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本题考查比例尺的应用,根据数字式比例尺计算即可。【解答】解:从图示线段式比例尺得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米,图上的铁路长度约5厘米,铁路实际长度约1000米。

故选:D。

10.【答案】A

【解析】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即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本题考查陆地地形的特点,理解记忆即可。

11~12.【答案】A、D

【解析】1.

【分析】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网判断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判断方向,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

本题考查了地图中方向的判断方法,读图分析解答此题。【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有指向标,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向以及地势高低判断,乙河流干流流向大致是从北向南流。

故选:A。2.

【分析】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组成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方法,结合图示解答此题。【解答】解:图中④地为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陡崖处适宜开展攀岩活动。

故选:D。

13~14.【答案】C、A

【解析】1.

【分析】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本题考查海陆的分布及半球的判读,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据图中所示的信息解答。【解答】解:依据大洲大洋的分布,读图分析可知,①为西半球,主要大洲有北美洲和南美洲;②为东半球,主要大洲有亚洲、非洲、欧洲和大洋洲;③为北半球,其中心的大洋是北冰洋;④为南半球,其中心的大洲是南极洲。

故选:C。2.

【分析】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29%,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将地球分为水半球和陆半球,陆半球上依然是海洋多于陆地。所以,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

本题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特点,结合图中所示的信息和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解答】解:读图可知,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

故选:A。

15.【答案】D

【解析】解:太平洋跨南北半球,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一半,在四大洋中最大、最深,岛屿也最多。大西洋也跨南北半球,形状略呈“S”形,是世界第二大洋。印度洋大部分位于南半球,是世界第三大洋。北冰洋大致以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大陆北岸之间,被海冰广泛覆盖,是四大洋中最小、最浅的大洋。

故选:D。

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划分为四大部分,分别命名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

考查世界主要大洋的分布,要理解记忆.

16.【答案】A

【解析】解: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读图可知,A图能正确表示全球海陆分布状况。

故选:A。

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

本题考查世界海陆分布概况,牢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17~18.【答案】C、D

【解析】1.

【分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气候、灾害和人类活动,如暴雨冲刷、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

本题考查海陆变迁的成因,理解解答即可。【解答】解:桑田可以变成沧海,是指陆地变为海洋;③东海海底发现了古河道和水井的人类活动遗迹,是由陆地变为海洋,符合题意;①在上海市的西部自北向南可以找到一条断断续续的古贝壳沙带,这是五六千年前的古海岸线,是由海洋变为陆地;②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是由海洋变为陆地;④澳门总面积因沿岸填海造陆不断扩大,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海陆变迁。

故选:C。2.

【分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气候灾害和人类活动,如暴雨冲刷、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

本题考查海陆变迁的成因,解答此题的方法是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要比较记忆。【解答】解:19世纪末,澳门陆地面积只有10.3千米2,因珠江口西侧泥沙大量淤积,尤其是当地人民不断填海造陆,使得澳门的陆地面积逐渐扩大,现在澳门的面积有32.8千米2,1995年通航的澳门国际机场,就是采取人工填海方式建成的。①②③中的现象都是自然因素造成的海陆变迁,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19~21.【答案】B、D、C

【解析】1.

【分析】20世纪初,魏格纳首先对大陆漂移假说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他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以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这些漂移的大陆漂到今天的位置,形成现在海陆的基本轮廓。

本题考查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者,属于基础题,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解答】解: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

故选:B。2.

【分析】大陆漂移假说的观点认为,很早以前,地球表面的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发生了断裂,漂移到现在成了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

本题考查了大陆漂移假说的知识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大陆漂移假说的内容,读图解答即可。【解答】解:大陆漂移假说的观点认为,很早以前,地球表面的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发生了分裂,慢慢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了今天的海陆分布状况。观察图示,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3.

【分析】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

本题考查大陆漂移假说的依据,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属于常见的选择题。【解答】解: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他坚信这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故C正确。

故选:C。

22.【答案】B

【解析】解: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故选:B。

板块构造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

本题考查板块分布及影响,解答此题的方法是结合所学知识点分析解答。

23~24.【答案】B、B

【解析】1.

【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此题主要考查板块运动的有关知识,要理解记忆。【解答】解: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由云南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云南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故选:B。2.

【分析】全球地壳可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澳洲)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六大板块的认识,读图解答即可。【解答】解:几乎全部为海洋的是太平洋板块,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我国位于亚欧板块的东部。

故选:B。

25.【答案】A

【解析】解: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地球变暖的一个征兆是永久冰雪的快速消融,山顶冰雪融化及雪线上升,因此珠峰比原来测量的高程“矮”了。

故选:A。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与生存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形成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26.【答案】半圆形

圆圈

相等

不相等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解析】解:经线是半圆形,纬线是圆圈,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纬线的长度不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故答案为:特点经线纬线形状半圆形圆圈长度相等不相等指示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

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是指环绕地球仪一周并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纬线的特点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

本题考查经纬线的特点,牢记即可.

27.【答案】60°W

40°S

南温

四季变化明显

正北

西南

B

D

A

B

B

D

【解析】解:(1)据图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得,A地的经纬度是60°W,40°S。

(2)按五带的划分,A地属于南温带,这个温度带的最明显特征是四季变化明显。

(3)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从图上判断,C地在A地的正北方;A地在B地的西南方。

(4)A、B、C、D四地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B地,该点的纬度是20°N;有极夜极昼现象的是D地,该点的纬度是80°N,位于北寒带。

(5)A、B、C、D四地中,位于南半球的是A地,该点的纬度是40°S;位于东半球的是B地,该点的经度是60°E。

(6)A、B、C、D四地中,位于低纬度的是B地,该点的纬度是20°N;位于高纬度的是D地。

(7)据E点的经纬度位置60°S,40°E标注即可。

故答案为:(1)60°W;40°S;(2)南温;四季变化明显;(3)正北;西南;(4)B;D;(5)A;B;(6)B;D;(7)

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据图中不同字母的位置解答。

本题考查经纬网图的判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经纬度的变化规律、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纬度的划分及不同温度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8.【答案】一年

D

B

秋分日

赤道

CD

昼短夜长

昼渐短,夜渐长

【解析】解:(1)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地球在轨道上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是一年。

(3)“二十四节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公转。

(4)2021年9月22日,我国迎来了第四届“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一天地球位于图中A、B、C、D四点中的B点即北半球的秋分日,此时太阳直射赤道。

(5)寒假时,地球位置位于图中CD两点之间即北半球的冬至日与春分日位置之间,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成都昼短夜长。

(6)当地球由A(北半球夏至日)往B(北半球秋分日)运动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昼渐短,夜渐长。

故答案为:(1)

(2)一年;(3)D;(4)B;秋分日;赤道;(5)CD;昼短夜长;(6)昼渐短,夜渐长。

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据图中不同字母的位置解答。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及地球公转运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9.【答案】山脊

陡崖

100

600

300

正西

B

山地

A

【解析】解:读图可得,(1)甲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脊。乙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2)图中的等高距是100米,A点的海拔高度是600米。B点的海拔是300米,A点与B点的相对高度是600-300=300米

(3)在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