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人口专题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人口专题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人口专题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人口专题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人口专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生姓名年级高三授课时间:2023.09.9辅导老师梁老师科目地理授课主题:人文地理——人口与环境教学目标高考地理知识点分布人文地理专题之人口与环境部分基础概念讲解人口相关题目考察点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人口迁移、人口分布、人口容量与环境承载力二.教学难点:影响人口的因素、人口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一.人口与社会的关系1、人口变化:人口的变化既受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又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着重大作用。2、人口问题:当今世界存在的资源、环境、发展问题往往与人口问题关联。3、人口变化影响自然和社会经济,自然和社会经济反作用于人口变化二.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1、中国人口分布特点2、世界人口分布特点3、影响人口的因素(which有利于生产生活——人口多)?为什么某地人口众多/稀少?某地xx生产发达或不发达的原因人口发展过程:农业发达区——工业发展,人口向工业企业集聚的城市聚集自然环境气候:适宜区:中低纬度不适宜区:过于寒冷(高纬、高海拔)/干旱(沙漠戈壁)/过于湿热(雨林)地形适宜区:地势低平(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恒河平原)土壤水矿产资源生态环境改变人文环境政治/军事经济发展水平思想/文化/教育历史因素4、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地理实践力)1)人口统计图判读的一般步骤:读图名→读图例→读坐标→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分析数据→概括联系或规律→图表转换(或图图转换)。2)常见人口统计图判读方法(a)曲线图/折线图:判读时,主要根据曲线/折线的大体走向来分析统计对象的数值随时间或空间连续变化的规律,要特别注意曲线图中的高峰和低谷等极值,以及折线图中明显的转折点。(b)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①找塔型、定类型。②找比重、判内容。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人口所占比重或数量的计算,可分析判断人口问题。③找特殊、析原因。影响人口金字塔结构的因素包括政策(计划生育或鼓励生育)、较大的自然灾害、战争、生育观念、工业发展、人口迁移等。如下图所示:【课本例题解析】【基础练习】(2020浙江7月选考,4,2分)2018年9月,浙江省结对帮扶的青海省海西州率先实现整体脱贫。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是我国东西部互利共赢之举。完成下题。1.我国西部许多农村贫困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较低,主要体现在()A.人口密度大B.经济规模小C.土地生产力低D.生产技术水平低2.[2021北京,18(2),4分]草地出现退化时,植被覆盖度降低。下图示意蒙古高原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及采样点植被覆盖度。读图,回答下题。1、蒙古国面积156.65万平方千米,2020年全国人口约336万,其中乌兰巴托人口约160万。该国城乡人口比例约7∶3。2、概述该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提升练习】(2022山东济南上学期期末,2)石羊河流域是河西走廊人口密集、生态脆弱的区域。近年来,该地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合理协调人口分布,生态环境已经大大改善。据此完成下题。3.为使流域内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分布相协调,该地首先应()A.促进经济发展B.提高科技水平C.优化水资源配置D.加大地域开放程度(2021重庆模拟,5—6)下图是南非人口密度和资源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4.据图判断影响南非人口分布的首要因素是()A.自然条件B.资源分布C.边境贸易D.政治文化5.21世纪以来,南非人口重心从(27°47'10″E,28°20'32″S)迁移到(27°39'1″E,28°15'37″S),其原因最可能是新地区()①种族隔离制度的废除②交通运输设施的完善③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④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020北京朝阳期末,1—2)读图,回答下面两题。6.图示地区()A.人口集中区向地势低平地区移动B.环境承载力的直接影响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C.未来的人口合理容量有可能提高D.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扩大绿洲面积7.图中现在城镇相对于古城位置的变化反映了()A.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B.人类对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C.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率越来越高D.交通条件成为现在城镇选址的首要条件三.人口的空间变化1、人口迁移的变化什么是人口流动?人们总是不断地进行空间移动,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数量上有多有少,时间上有暂时性有永久性;(如探亲访友、出差、旅游、春运等)什么是人口迁移?涉及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称为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人口迁移影响区域人口数量变化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2、国际人口迁移的变化世界人口迁移世界人口迁移我国人口迁移我国人口迁移3、3、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变化 4、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推力(排斥力)与迁入地的拉力(吸引力共同构成。迁出地的一种或多种不利因素所产生的推力迫使人们迁出;迁入地的一种或多种有利因素所形成的拉力,促使人们迁入。5、人口迁移的影响拓展:企业迁移拓展:企业迁移【拓展延伸】我国庞大的民工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谋求发展,特别是涌向沿海各个大中城市,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人口流动——民工流。农民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劳动力转移)农民工返乡创业农民工现状【课本例题解析】?说明不同时期形成大规模人口迁移的原因【基础练习】(2022河北张家口一模,10—11)人口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几百年来,全球各国和各地区人口大迁移引发了区域兴衰、产业更替。在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口迁移的特点不同。下图为1954—2020年日本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人口净迁移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1954—1972年,三大都市圈具有人口迁移的巨大拉力,主要表现为()A.医疗先进,医术高超B.产业集聚,工资较高C.信息通达,教育优质D.宜居宜购,生活便利2.1972年后,大阪和名古屋都市圈人口迁入量减少,说明两大都市圈()①金融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②污染严重,环境恶化③总部经济规模较小④土地紧缺,发展空间受限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3.[2017天津文综,12(1),4分]读材料,回答问题。义乌市是著名的国际商贸之都,目前外来人口约占常住人口的37%。说明义乌市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请回答两项。(2022福建漳州一模,11—13)东京都市圈包含东京都和近邻三县(埼玉县、千叶县、神奈川县),是日本人口集聚的核心。20世纪90年代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空心化”问题日趋严重,政府对此提出了“都市再生战略”,其中包括恢复核心区的居住功能、解决长距离通勤问题等。2015年东京都市圈人口约为3612.7万,占日本总人口的28.4%。下图是1960—2015年东京都市圈人口净迁入率变化图(单位:‰)。据此完成下面三题。4.据图可推测东京都市圈()A.1995—2015年郊区优势弱化B.1995—2015年人口持续增加C.1965—1995年经济发展衰退D.1965—1995年人口持续减少5.促使1995年后东京都人口净迁入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资源开发B.基础设施建设C.环境压力减小D.国家政策导向6.日本是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国家,近年的人口迁移可能导致东京都市圈的老年人口比重()A.东京都<近邻三县<全国平均B.东京都>近邻三县>全国平均C.东京都<全国平均<近邻三县D.东京都>全国平均>近邻三县(2021山东,7—9,9分)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级市2007—2019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面三题。7.推测该市2016—2019年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育政策调整B.落户政策放宽C.医疗条件改善D.行政区划变动8.2010年后,该市常住人口变化缓慢,主要是由于当地()A.人口老龄化加剧B.GDP增长缓慢C.环境承载力下降D.产业结构优化9.该市的支柱产业是()A.采矿业B.旅游业C.制造业D.物流业(2021浙江6月选考,12—13,4分)近年来,我国宁夏、贵州、云南等省区成功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大大改善了移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完成下面两题。10.实施生态移民考虑的首要因素是()A.人口密度B.交通运输C.环境承载力D.移民意愿11.生态移民工程的成功实施()①促进了迁入区的资源开发②缓解了迁出区人口老龄化程度③减轻了迁入区的就业压力④实现了迁出区人口的脱贫致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提升练习】12.[2019天津文综,12(3),6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宁夏中南部一些地区气候干旱,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劣。为了使当地居民摆脱贫困,政府采取了“生态移民”的举措,将部分贫困人口迁至本自治区北部。安置“生态移民”的迁入地应具备哪些条件?四、人口容量与环境承载力数量庞大、与日俱增的人口必然要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产生更严峻的生态环境影响。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从环境中获取事物并排放废弃物。食物获取供需不平衡,则会导致资源匮乏和资源衰竭,造成生态破坏;向大气、水、土壤排放废弃物,当自然环境自净能力过小,则会造成环境污染资源、环境对人口数量的支撑能力是有限度的。1、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的水平,同时又在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2、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1)概念:是指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2)意义: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一个警戒值。在人口数量达到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前,可以努力控制人口,最终人口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内保持稳定。人口增长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最终由于饥荒、疾病、污染和资源枯竭,造成人口大量减少,新的资源承载力重新建立。(3)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们的消费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程度等。【课后作业】原理规律原理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2022辽宁锦州质量检测,5—6)上海外环是中心城区和郊区的边界。目前产业园区和大学城主要分布在郊区,仅西部、南部等远郊和崇明岛为农村。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上海常住人口中老龄人口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下图为“上海中心城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下列四图中正确示意上海老龄化率空间分布特点的是()ABCD2.上海老龄人口分布差异的形成原因有()①政策鼓励年轻人由上海郊区流向中心城区②郊区就业机会多,吸引大量的劳动力流入③上海的房价过高,年轻人由郊区流向农村④因环境熟悉、医疗便捷,老人留守老城区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022辽宁一模,12—14)城市群是流动人口的主要承载地。大都市边缘是未来城镇化的主体空间,人口、产业结构会发生变化。下图示意某都市群及其边缘的空间系统。据此完成下面三题。3.对外来人口吸引最大的空间是()A.城市核心区B.城市边缘区C.半城市地区D.人口稠密的乡村地区4.都市群小型城镇并未形成自己的边缘区,主要是因为()A.位置偏远B.等级较低C.交通不便D.流动人口多5.人烟稀少的边界地区的小县城应该()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②接受城市边缘区辐射③加大综合服务能力④建立专门生产基地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2018海南单科,10—11,6分)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安徽省2017年常住人口达6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图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据此完成下面两题。6.2005年和201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B.外出务工人员激增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D.外来务工人员剧减7.2013年后该省()A.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B.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C.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D.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概念题型题型一地理特征题型解读:地理特征反映了地理事物和现象存在的显著征象和标志。本专题涉及地理特征的内容主要包括人口分布的特点等。设问常结合区域图描述不同区域的人口分布特点,解答时要充分结合区域图进行分析判断,常按照“先分析判断再描述说明”原则进行答题。1.[2018天津文综,13(3),6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攀枝花市人口统计图攀枝花市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由乡村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据图中信息,概括攀枝花市人口分布的两个特点。2.[2019北京文综,40(2),10分]2018年德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量的20.6%。下图示意德国各州65岁及以上人口密度分布。据图,回答下题。描述德国老龄人口密度的分布特征,列举人口老龄化对该国可能带来的影响。题型二地理联系题型解读:地理联系反映地理要素、区域、人地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本专题涉及地理联系的内容主要包括人口分布的变化、人口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口迁移等。设问呈现的方式以影响类、关系类问题为主。解答该类试题首先要审清题意,注意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析人口分布变化的原因、人口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和人口迁移的影响,最后适当运用原因类、影响类答题模板规范答题。(2021湖南,1—2,6分)永久迁移是指户籍发生改变的人口迁移类型;务工迁移是指离开户籍地外出务工的人口迁移类型(不包括永久迁移)。下图示意1990—2015年我国人口迁移的数量变化,图中永久迁移人数为每五年的累积数量,务工迁移人数为当年的数量。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990—2015年的永久迁移人数持续增加B.2000年以后,永久迁移的累积人数下降C.1990—201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呈下降趋势D.1990—199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增速比2005—2010年的慢2.2010年后务工迁移人数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①“三农”政策利好②出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