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1页
山东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2页
山东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3页
山东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4页
山东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起源于古希腊的摹仿说的基本观点是:文艺起源于人天生具有的摹仿自然和社会人生的本能天性。这种观点在欧洲文学批评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他认为,文艺起源于人的摹仿天性和天赋的美感能力。摹仿出自人的天性,人们既从摹仿中获得知识,又从摹仿的作品中获得快感。因此,文艺作为摹仿,总体上是一种理性的创造行为,其中也包含着感性的愉悦。文艺摹仿的对象是现实人生。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明确指出,文艺的摹仿对象是“在行动中的人”。在谈到悲剧时他又指出,悲剧的摹仿对象是人的行动、遭遇、性格和思想。可见,亚里士多德是把人的生活确立为文艺的摹仿对象。摹仿的文艺能够揭示出现实生活的普遍本质和必然规律。亚里士多德把诗与历史作了比较,认为“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也就是说,与历史相比,诗对生活的描述更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之所以如此,在于历史叙述的是已经发生的个别事情,而诗则描述可能发生的事情,“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可见,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诗的可贵之处不在于它对生活中的事件做出如实的摹仿,而在于它描写的事情符合事物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一方面,历史学家记述的事情是真实发生过的,但可能是偶然的、个别的,未必具有普遍必然性。而诗人所描述的事情,则是某一种人可能或必然要做出的事情。另一方面,在历史学家的记述中,两件前后发生的事情之间可能只有时间上的承续关系。但在诗人的描写中,前后相继发生的事情之间存在着因果必然关系。因此,诗人所描写的事件,虽然也是特定人物的特定行动,也具有个别性,但其中却能见出普遍必然性。为了达到更高的艺术真实,文艺需要虚构,需要对现实生活进行提炼加工。亚里士多德认为,诗的摹仿对象主要有三种:过去的或现在有的事、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应当有的事。其中,他更加推崇第三种摹仿对象。可见,为了达到更高的艺术真实,诗人不必受现实真实性的局限,他可以虚构一些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事物,只要他虚构的合情合理,能够体现出事物的普遍必然性。亚里士多德的这些主张表明,文艺创作不应照搬现实,而要对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地提炼和加工。(摘编自马工程《亚里士多德的艺术摹仿论》)材料二:中国古人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抒情,早在《尚书·尧典》中,就提出了“诗言志”的著名命题。抒情性质使中国古代文学在总体上具有诗的光辉,即使是叙事文学也不例外。例如《史记》

就因为洋溢着司马迁的悲愤情感而被鲁迅先生誉为“无韵之《离骚》”。而杂剧《西厢记》、

小说《红楼梦》也因浓郁的抒情色彩而使人百读不厌。正是抒情性质使我国古代文学在写物手

法上不重写实而重写意,例如山水田园诗本来可以处理成叙事性或描述性的作品,但在唐代王

维、孟浩然的诗中,却往往以抒情手段虚化了即目所见的景象,他们诗中的山水田园其实是他

们宁静心境和淡泊志趣的外化。又如戏剧在西方历来是以写实为主的,但中国古代的戏曲作家

及理论家却强调戏曲首先要表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即“意”,而不是简单地模仿生活。明

代戏曲理论家王骥德指出“剧戏之道,出之贵实,而用之贵虚”。元杂剧作家在创作实践中也

确实是如王国维所说“但摹写其胸中之感想,写时代之情状”。抒情性质和写意手法使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以下文化特征:首先,中国古代文学是古代中

国社会的生动图卷,但更是古代中国人的心灵记录,这使它成为我们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

理的最好窗口。假如我们要想了解禅宗思想与理学思想对宋代士大夫的影响,最好的资料不是

禅宗语录或理学讲章,而是宋诗。只要你仔细阅读一下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人的诗歌,就

能对宋人融儒、道、释为一体的思想面貌有直观而真切的把握。其次,中国古代文学追求的艺

术境界不是真实而是空灵,不是形似而是神似,那种为历代文学家所憧憬的变化莫测、知其妙

却不知其所以妙的艺术化境界,正是在精练含蓄的艺术表现形态基础上才有可能达到的目标。(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亚里士多德认为文艺起源于人类的摹仿,这种摹仿不一定是对生活的如实描写。

B.诗歌比历史更能揭示生活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在于诗描述的是将要发生的事情。

C.王骥德认为戏剧“出之贵实,而用之贵虚”,指出戏曲不追求逼真地再现生活。

D.中国古代文学记录了古代社会和古人心灵世界,有助于我们了解传统文化心理。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能从文艺作品中得到愉悦,与人天生具有摹仿自然和社会人生的本能有关。

B.诗的可贵之处在于对现实生活的虚构加工,虚构的成分越多,文艺作品的艺术价值越高。C.阅读禅宗语录或理学讲章,无法帮助我们了解到禅宗与理学思想对宋代士大夫的影响。D.中国古代文学讲求精练含蓄的艺术表现形态,这使得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境界是空灵的。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材料二中关于中国古代文学“重写意”的一项是(3分)

A.《窦娥冤·法场》写窦娥到达法场后,通过大量的唱段和三桩誓愿畅快淋漓地指斥天地,抒写出窦娥对黑暗现实的无情鞭挞。

B.《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写崔莺莺和张生的离别,由离别的情境生发出大量的抒情歌唱,把离别之情写得缠绵悱恻。

C.《送孟浩然之广陵》前两句描写烟花三月的风景,后两句借写孤帆远影和长江浩渺抒发作者对友人的一片深情。

D.《红楼梦》第十三回“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写秦可卿死后王熙凤在宁国府大展治家才华,受到宁国府阖府上下的一致称扬。

4.两则材料关于“文学与生活”关系的观点有何异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5.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6分)迷娘(节选)

[德]歌德你可知道那所房子,圆柱成行,

厅堂辉煌,居室宽敞明亮,

大理石立像凝望着我:

人们把你怎么了,可怜的姑娘?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恩人啊,随你前往!(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1.(3分)B(“在于诗描述的是将要发生的事情”错)

2.(3分)A(B项“虚构的成分越多,文艺作品的艺术价值越高”错,C项过于绝对,D项“这使得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境界是空灵的”错)

3.(3分)D(D项是写实的)

4.①两则材料都强调现实生活是文学的源泉,文学也应当对现实生活进行虚构加工。

②材料一认为文艺的本质是摹仿,在文学上表现为重叙事和描述,展现事物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材料二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抒情,在写物手法上重写意,具有展现个人与民族心理的特征。(4分。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5.①文艺是对人的生活的摹仿。迷娘口中的华屋实际上是对她幼年生活的摹仿,表达了她对家乡的怀念。②文艺要对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地提炼和加工,可以有合情合理的虚构。迷娘口中的“那所房子”是对现实生活的虚构,传达出她对未来生活的憧憬。③迷娘在现实生活中一生飘零,至死未能回到家乡,但对“那所房子”的虚构符合事物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容易引起读者的理解和对迷娘的同情。(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鲁迅和沈从文都出生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他们都怀着爱国之心和救国之愿将自己的全副心灵投向了广袤的乡村大地。知识者的理性让鲁迅自觉肩负起改造传统文化,使之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重任,对于大众启蒙的自觉承担成了他从事小说创作的最重要的立足点。在《阿0正传》《故乡》《祝福》《风波》《药》等小说中,鲁迅选择了乡土农民的生活为描写对象,他把对民族现实的关注和对未来的焦虑,落实在对鲁镇、未庄等社会的剖析描写中,一方面忠实记录了生活在贫困凋敝的乡村中的农民的悲惨命运,另一方面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了乡土中国沉重的封建意识。对于乡村世界,他既有清醒的认识又有冷静的批判,他更关心的是农民不能真正认识自身的生命意义和生存价值,提出了农民如何突破旧的精神枷锁、获得新的理性认识的命题,表现出他冷峻的思想革命意识和启蒙精神。而沈从文乡土抒情小说的出现,则在描绘乡土人物与场景上带给人们耳目一新之感这些作品所展示的中国遥远边地的自然山水、风土人情与人物剪影显得别具一格。作品中表现出对于乡村生活极为温柔的眷恋和对于地方风俗充满温馨的欣赏与陶醉,本色质朴读起来津津有味。他总是以全副笔力赞颂美好的自然、生命的力量和纯洁朴实的人性。《边城》中渡船老人的勤劳、善良、敦厚,凡一切传统美德都不缺少;有头有脸有身份的船总顺顺,大气豪迈,正直公平,扶贫救困,很受茶峒人的敬重;顺顺的两个儿子,皆结实如虎、豪勇爽直,与人搏斗敢挺身而出,吃苦出力也不畏缩;翠翠更是沈从文向往的优美人性与人情的化身,隽秀的山水和古朴的民风,造就了翠翠清澈透明的性格。她美丽、热情、纯真,心怀美好的憧憬与期待,她那循乎自然的生活方式与在爱情中表现出来的典型的中国式思恋与坚贞,都是作家讴歌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生与人性。这种自然的人生与善良的人性在沈从文特异的“湘西世界”里比比皆是。他们热情、勇敢、诚实、勤劳、朴素的人性超乎自然,这是“乡下人”的道德状态与人格气质。沈从文把民族出路的探索和变革现实的希望寄托在对完美人生形式的再造上。因此,我们可以说,沈从文的重塑民族品德与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有着大体一致的目标唯表现方式不同而已,其终极目标都是如何使我们的民族强盛起来。(节选自《鲁迅与沈从文乡土小说比较研究》,有删改)材料二:虽然鲁迅与沈从文的乡土小说都与民俗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但因为各自民俗文化的差异,他们乡土小说的创作又呈现出不同的文学风貌。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主要内容,作家创作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人物形象的设置与安排。鲁迅的小说创作从一开始就是以启蒙为目的,并且一直坚持到最后,因此,自决意弃医从文以文艺来改造国民精神后,鲁迅的注意力更多地从世界的科学物质文明的介绍,转入对人类精神文明的推崇。这一创作目的在其乡土小说中尤其集中反映在人物形象的设置与刻画上,他要画出“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并借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反映中国专制统治者的高压政策和愚民手段。因此,我们随处可见鲁迅笔下的人物普遍主体性缺乏、生命意识盲目、高度压抑和病态,甚至奴性十足。相对而言,在沈从文的乡土小说中,我们看到的则是另外一副情景。“湘西世界”中的人们与现实世界抗衡,不断地坚守着人的情怀、价值理想和灵魂,他构建了另外一个区别于鲁迅所构建的乡村世界的“湘西世界”,无论是自然景致、生活景观,还是传统习俗,都是原始的、未开化的,人们没有奢华的物质享受,没有高深的知识学问,甚至没有高雅的举措,但正是这种自然状态里生存的没有被异化的“自然人”,充满了“野性”,如翠翠、萧萧、老船夫等人。他们虽然也各有人生困境,却不为物累。他们热情乐观、自由单纯而自然健康,与周围的山水景致和谐地融为一体。同时,鲁迅和沈从文分别代表了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史上的两种不同倾向。以鲁迅为代表的作家群,他们上承五四初期作家对农村疾苦的反映,下启三四十年代的作家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力图再现二十年代的中国农村面貌,写出“乡间的死生”和“泥土的气息”力图表现中国农村的凋敝,以写实的手法,再现中国农村的景象。而沈从文则是相反,属于乡土小说中的浪漫派,表现的是中国农村的田园式的景象和理想化的生活。所以,沈从文的小说是把美和爱推向极至,美和爱浸透在每篇小说中,这是他审美观念的核心。(节选自《民俗视角下鲁迅、沈从文乡土小说创作比较》,有删改)1.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迅对乡土生活的描写,对鲁镇、未庄等社会的剖析,解决了农民如何突破旧的精神枷锁、获得新的理性认识的问题。B.《边城》塑造的“乡下人”集多种“爱”与“美”的人性于一身,构建了自然原始的湘西世界,再现了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C.沈从文的作品构建的世界,都是原始的,未开化的,在这种自然状态里生存的没有被异化的“自然人”,都充满了“野性”。D.沈从文属于乡土小说的浪漫派,他的小说描绘与赞颂美好纯洁的人生人性,把美和爱推向极致,是对完美人生形式的再造。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迅身上具备的思想革命意识和启蒙精神,在他关心农民的命运、希望农民能突破精神枷锁进而获得理性认识上面得以体现。B.《边城》中的各色人物,或者体现纯洁美好的人性,或者充满生命的力量,正因如此,小说显得本色质朴,让人读来津津有味。C.沈从文笔下的渡船老人、翠翠、顺顺、顺顺儿子等,都是不为物累、热情乐观的“自然人”坚守着人的情怀、价值、理想和灵魂。D.两则材料都对鲁沈二人的乡土小说进行了分析比较,材料一侧重两人表现方式的不同,材料二侧重小说文学风貌不同的具体表现。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能体现鲁迅对“沉默的国民的魂灵”的描绘(3分)A.《祝褔》中,祥林嫂在多座“大山”的压迫下,最终在祝福时孤苦无依地死去B.《药》中,夏瑜在对敌斗争中不要命,不动摇,甚至觉得打他的阿义“可怜”C.《阿Q正传》中,阿被打后,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D.《狂人日记》中,满村尽是“吃人”之人,他们将狂人锁住,似是想吃他的肉。4.鲁迅与沈从文心怀救国之愿,他们的乡土小说目标皆是以“文”强国,但表现方式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4分)5.有人认为,“乡间的死生”包括宗法制农村中的世态炎凉、无产者的不幸、封建等级制度延伸出的社会心理对弱者的压迫等内容。请任选两点,分析《阿Q正传(节选)》是如何体现“乡间的死生”的。(4分)1.D(A项“解决了农民如何突破旧的精神枷锁,获得新的理性认识的问题"错:B项“再现了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错;C项“沈从文的作品构建的世界,都是原始的、未开化的”错)2.B(“正因如此,小说显得本色质朴,让人读来津津有味”强加因果,原文“作品中表现出对于乡村生活极为温柔的春恋和对于地方风俗充满温馨的欣赏与陶醉,本色质朴,读起来津津有味”,可见二者没有因果关系)3.B(夏瑜是民主革命者,英勇无畏敢于反抗,最终慷慨就义,表现出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4.①鲁迅以“文”突破人的精神枷锁:小说饱含对民族现实的关注和对未来的焦虑,对乡村世界有冷静的批判,希望人们获得新的理性,实现民族强盛。②沈从文以“文"再造完美人生:小说赞颂美好的自然、生命的力量和纯洁朴实的人性,希望通过完美人生形式再造的方式探索民族出路。(4分。每个要点2分)5.①在未庄,望族大姓更威风,而姓名籍贯渺茫的阿Q却受人无视甚至欺侮。有势奉承,无势冷淡,体现了宗法制农村的世态炎凉。②无产者阿Q被地主阶级压迫剥削而贫苦落后,却只用“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而不反抗,体现了无产者的不幸。③阿Q被强者欺侮转而去欺负更弱的小尼姑。封建等级制度延伸出的欺软怕硬的社会心理让人“抽刀向更弱者”,体现了社会心理对弱者的压迫。(4分。每个要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山东省泰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自然和人文景观历来备受欢迎,而文学景观在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当代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学界既有从宏观层面探讨文学景观的理论建构与研究价值,也有关于文学景观的数据整理与分析,更有不少从微观层面具体分析一地一城的文学景观或者一个朝代一种文体中出现的文学景观,而文学景观与吉典文学之间的关系则鲜有论及。本文正是从二者之间的关系入手窥探文学景观与古典文学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具体表征和深层意蕴。文学景观的生成离不开古典文学。古典文学赋予文学景观生命与内涵。从形成因素考察,一个文学景观的生成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名篇效应、名人效应或叠加效应,当然也存在两种或三种效应的综合体。所谓名篇效应,指文学景观的生成是依托一两篇著名的文学作品而名闻天下。比如苏州的寒山寺因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而名垂千古。名人效应,指文学景观的生成是因为著名文学家的名气二蜚声中外,正如明代袁中道说:“名人托迹之地,江山千载犹香"。比如成都杜甫草堂,眉山的三苏祠等。是历代文人雅士游赏之地,凭吊之地。而叠加效应,指文学景观在生成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又不断被后人題咏,最终形成了闻名遐迩的文学景观。比如黄鹤楼在唐代诗人崔颢登楼所题《黄鹤楼》诗之后,再经李白、岳飞等人的歌咏,其内涵不断丰富,影响越来越大。还有一些文学景观是名人名篇的综合效应,或其他两至三种效应的综合体现,情况较为复杂。文学景观推动古典文学的传承与发展。文人通过自己的书写将景观展现在世人面前,同时在后人的追慕过程中产生了更多的文学作品,再现了景观的面貌和发展、演变。这些文学作品因文学景观的存在而代代相传,并逐渐凝固为一座城市或一个地方的集体记忆,而这一集体记忆又唤醒了对该城该地文脉的传承与发展,故文学作品不断得以传播,在古今读者和游人中形成广泛的影响。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云:“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孟浩然与诸子游览岘山,拜谒羊山碑,这些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让其感慨万千,遂写下这一首著名的诗歌。很多古代诗人在登临岘山这一文学景观的时候,也留下相关诗篇,如张九龄《登襄阳岘山》李白《岘山怀古)等。总而言之,文学景观具有独特性与唯一性,体现出自然与人文的统一,表现出对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散发出生生不息的文学魅力。古典文学形塑了文学景现,而文学景观本身既承载了传统文脉,也进一步催生了新的文学作品。(摘编自李忠玲《古典文学与文学景观的双向互动》)材料二:在曾大兴教授看来,文学景观是一个具有多义性的象征系统,就其存在形态而言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虚拟性文学景观,一种是实体性文学景观”。“所谓虚拟性文学景观,是指文学家在作品中所描写的景观,大到一山一水,小到一亭一阁,甚至一草一木。”“所谓实体性文学景观,是指文学家在现实生活中留下的景观,包括他们题咏过的山、水、泉、亭、楼、阁,他们的故居,后人为他们修建的墓地、纪念馆,等等。”要言之,“实体性文学景观以历史建筑和自然风景为基本载体,同时又被赋子了文学的内涵和审美的价值”。笔者认为,实体性文学景观是分布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以实地景观为基础,又融入了作者浓郁的主观情感。最典型的莫过于岑参笔下的西城、柳宗元笔下的永州,前者反映在岑参的边塞诗中,后者反应在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中。虽然历经千年,岑参笔下西域的荒远神秘、柳宗元笔下永州山水的幽清奇丽,依然情景宛然,历历在目,这就是文学素观的价值和魅力。在笔者看来,实体性文学景观是一种地理上的呈现,是在空间上展开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确定性和不可移动性。所谓确定性,就是它必须是以实体的形式呈现,是眼前实景,而非想象中的虚景;所谓不可移动性,是指它与特定的地理环境关系密切,生于斯,成于斯,它只能存在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中,与绵延的长城血肉相连,共生共存,一旦移动,就不再是文学景观意义上的嘉峪关、山海关。无论是实体还是虚拟,文学景观都是诗人、作家思想与情感的审美呈现,经过了长时间的积淀,受到历代读者的认可与青睐,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观照、审视、解读。文学家的活动特别是题咏赋予文学景观以意义,是文学熔铸了景观的灵魂,为景观注入了血液。“在景观的多重价值中,文学的价值无疑是最高价值。换句话说,一个景观只有具备了文学的价值,才算具备了最高的价值”。只有具备了文学价值,才能进入读者的审美视野,这样即使实体景观消失了,文学景观也会长存于文本之中,长存于观赏者(包括读者)的心里,并由此成为一个民族最深邃的文化记忆、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摘编自高建新《文学景观理论的建构及其意义》)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是(3分)A.文学景观在当代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学界多从宏观或微观角度进行探讨,并未涉及其与古典文学的关系。B.张九龄、李白等人继孟浩然之后登临岘山并留下诗篇,可以证明文学景观能推动古典文学的传承与发展。C柳宗元笔下的永州山水之所以成为实体性文学景观的典型,主要是因为它融入了诗人浓郁的情感。D.所有的实体性文学景观因其不可移动性且具有文物的性质,所以只能存在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中。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学景观与古典文学相互推动,其中,古典文学作品的流传催生了文学景观的形成与文学景观内涵的不断丰富。B.文学景观因文人的书写展现在世人面前,而由文学景观唤起的记忆不需要再借助文学来表达。C.大凡能让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看得见,摸得着,具有可视性和形象性的土地上的景、物和建筑,都可称为虚拟性文学景观。D.历代文学家留下的题咏极其丰富,景观一旦有文人题味,就会打上永不褪色的,鲜明的中国烙印。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说明“名人效应”的一项是(3分)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南昌的滕王阁因王勃的一篇《膝王阁序》而人尽皆知。B.宣城的敬亭山本声名不显,后因谢朓《游敬亭山诗》和李白《独坐敬亭山》中提到“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而著称。C.黄冈的赤鼻矶本不为人熟知,后因苏轼的《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而蜚声中外。D.沈园因陆游、唐婉美丽而悲惨的爱情故事独具浪漫色彩,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前来寻觅爱情的足迹。4.下列选项中,都是“实体性文学景观”的是(3分)A.淮安古城的吴承恩故居洛阳琵琶峰下的白居易墓B.李白题咏过的庐山瀑布孙悟空住过的花果山C.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丝绸之路沿线的玉门关D.宋江题诗的浔阳楼绍兴城里的咸亨酒店5.“岳阳楼”因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杜甫的《登岳阳楼》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诗篇闻名至今。请结合材料分析其作为文学景观的特点和意义。(6分)1.B(A“并未涉及”错;C“主要是因为它融入了诗人浓郁的情感”错;D“所有的实体性文学景观”错)2.B(“由文学景观唤起的记忆不需要再借助文学来表达”错)3.D(A名篇效应;B名人效应和名篇效应的叠加;C名篇效应)4.A5.特点:①独特性,唯一性;(1分)②确定性和不可移动性。(1分)意义:①岳阳楼这一文学景观承载了传统文脉,推动了古典文学的传承与发展。(或李白、杜甫等文人通过自己的诗篇将岳阳楼景观展现在世人面前,唤醒了对该地文脉的传承与发展,吸引读者和游人前往游览。)(2分)②岳阳楼呈现着诗人的情感与审美,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长存于文本和观赏者心里,并由此成为汉民族的文化记忆。(2分)(共6分)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高二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中国传统艺术自唐宋以来出现一种思想观念:真正的艺术创造,不是追逐时尚潮流,而是要与这种潮流保持一定距离。艺术家应是冷静的思考者,而不是追赶热流的弄潮儿。“不作时史”便是在这一过程中凝结的重要观点。“时史”概念是由早期“画史”发展而来的。五代北宋以来,画院制度兴起,画院画家一般被称为“画史”(又称“画工”),作为职业画家,经过集中训练,重视形式工巧是其基本倾向,后来将画院外重视技巧的画家也称为“画史”。进而“画史”又泛指唯论工巧、不论情性的一类画者。明清以来,艺术论中又以“时史”去取代“画史”概念。“画史”与“时史”二者含义并无多大差别,但明清以来易“画史”为“时史”,关注的中心已从元之前的技巧斟酌转向与时代、社会、历史关系的思考。艺坛人士反“时史”的倾向,就是从“时”切入,来思考艺术的本质。在他们看来,染上“时史”的习气,艺术成为时代风气的传声筒、应声虫,附庸世俗,这是艺术的堕落。这种观念转换,也有现实针对性。明代中期以来随着经济发展,艺术与普通人生活的密合度增强,为艺者迎合时尚、沾染流俗的气息也较浓厚。文人艺术反“时史”,不是远离时代,远离普通人,而是在超越时代和历史中,更好地呈现人的真实生命感觉。在艺术与时代关系的论述中,明末清初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影响很大。如今在学界,它成为艺术与时代密合关系的简洁口号。按一般理解,石涛这句话强调艺术创造要顺应时代、追随时代,但这种理解有片面性。他认为画家笔墨情趣会受时代影响,就像诗文风格的流变,早期的笔墨简朴,唐五代至北宋时趋于繁复壮丽,而发展到元代,复归于平淡幽深,并转出新的风调。画家陶染在不同时代风气里,思想感情在具体生活中激荡,创造动能也主要来源于与时代的互动,任何一个人都无法脱离时代。切入时代,直面当下体验,是艺术创造的源泉。这里说的“随”是受时代风气影响,陶染于直接生活,而不是“随顺”某种外在的法度和律令,去按谱按法为之。艺术不是要跟着时代节拍,成为某种时尚的传声筒,而是要跟上自己“性灵的节拍”——来源于时代、又超越于时代的生命节拍。石涛认为,文章翰墨一代有一代之神理,一人有一人之体验。画家不能固步自封、因循古法,不能随波逐流,而是画由心出,由生命真性酿造而成。他还提出了“不入时品”的创作主张。逸品、神品、妙品、能品是中国古代理论家对中国画评判的四个品级,由能到逸,渐次提升,能品主要指技巧上的功夫,而神、妙、能三品之上的逸品,则是価规矩,逸法度,独标孤帜。然而,石涛在四品论之外,特列“时品”一目。他认为,逸神妙能各有品第,均可论之,而“时品”是艺术的大敌,所谓“自不相类”,一落时品,即入俗流,一入俗流,笔墨成为时流的传声筒,就会丧失艺术的基本品质。中国艺术推崇空山无人之境,尤其在绘画创造中,抽去人的活动场景,略去人的活动过程,如元代以来的山水面目,大都是空山、空林、空亭、无人的山村、空空的院落,营造出浓浓的荒寒意境。这不是个别人的趣味,而几乎是整个文人艺术的基本趣尚。艺术是人的创造,为什么要刻意排斥人的活动?中国艺术的空山无人之境,与突出隐居、突出环境的阅寂没有多大关系,其要义在与十丈红尘隔开。艺术家表面上看似乎对人的活动失去兴趣,其实是在超越时间、历史的情境里营构人的存在世界。在艺术中抽离人的活动,是为了更好表现人的存在境遇。北宋以来,文人艺术以“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东坡语)为八字真髓,人们创造寂寞的境界,并非要表达老僧入定、心如枯井的感受,而是要通过它,感受世界的活泼,高扬性灵的腾踔。艺术“不作时史”,又如何体现社会责任感?一种连人都不愿意触及的艺术,会对人生有什么价值?文人艺术的“为一己陶胸次”,绝不是一种自私行为。李流芳说:“夫人之性情,与人人之性情,非有二也。人人之所欲达而达之,则必通;人人之所欲达而不能达者而达之,则必惊,亦非有二也。”文人艺术追求的就是“人之性情”与“人人之情性”的合一,反映的是对艺术普遍价值的关切。文人艺术的荒寒之旅,常为人误解,被讥为一己之哀鸣。而恽向认为,以元画为代表的文人艺术所表现出的精神气质,如高柳上的寒蝉,瓦砾间的飞蛩,声虽细,意悠长,以萧瑟冷寒之音,发人深省,觉人所未觉。艺术家超越自身限制,横绝时空之域,唱出生命的清曲。千余年来,中国艺术特别强调对时间、历史的超越,推崇荒寒境界的创造,艺术家的意绪常在寂寞无人世界里徘徊,这是世界艺术史中的独特现象,所体现的不是对人生存环境的疏离,恰恰蕴含着对人类真实生命的殷殷关切。对这种传统艺术观念的准确诠释和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遗产,从而将其转化为当今文化艺术创造和精神营构的有效动能。(摘编自朱良志《中国艺术的“不作时史”问题》)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作时史”是中国传统艺术自唐宋以来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的思想观念。B.以“时史”取代“画史”,表明艺术家已不再像以前那样只关注作品的技巧。C.中国艺术追求空山无人之境,并非要突出环境的阅寂,而是意在与世俗隔开。D.“不作时史”是中国艺术千百年来的优良传承,是世界艺术史中的独特现象。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明代中期以来,艺术与普通人生活的密合度增强,导致为艺者产生了迎合时尚、沾染流俗的气息。B.古代理论家认为中国画由能品到逸品渐次提升,这充分体现了古人对超越法度的艺术作品的肯定。C.艺术作品营造的荒寒境界,在超越时间、历史的情境里营构人的存在,这是传统文人艺术的追求。D.艺术作品应该呈现出人的真实生命感觉,而不是迎合时尚,附庸世俗,否则就会丧失艺术的基本品质。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本文观点的一项是(3分)A.艺术家是艺术创造的主人,不能自甘奴役,艺术应是心灵自然而然的流露。B.中国文人艺术的创作主体大都熟稔技法,拥有丰厚学养,追求独立精神。C.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D.古人画高山,以烟霞锁其腰,以显其高;画远水,以一丛树林阻挡,水有尽而意无尽。4.根据原文内容,谈谈你对“笔墨当随时代”的理解。(4分)5.“不作时史”的中国传统艺术的社会责任感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全文内容简要概括。(6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1.D(曲解文意)2.A.(因果关系错)3.D(属于中国画的画法技巧)4.①艺术家的风格会受其所在时代风格的影响;②艺术家的创造动能主要来源于与时代的互动体验;③艺术家要体现其自身对时代生活的真实生命感悟,不能成为时代风气的传声筒。(4分。1点1分,3点4分)5.①艺术家关注作品与时代、社会、历史关系的思考;②通过创造的寂寞境界,感受世界的活泼;③作品蕴含着对人类真实生命的殷殷关切。(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农耕词汇是一类独特的语言资源,与农具、环境和农业耕作方式等农业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现代工业社会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今社会语境下,农耕词汇并未完全消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迸发出新的活力。一方面,播种、栽培、嫁接、灌溉、施肥、耕耘等常用农耕词汇,在使用与传播的过程中纷纷发生语义泛化现象,融入了汉语的基本思维习惯,成为日常语言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部分农耕词汇不仅自然融入大众话语之中,还现身于新闻话语、学术话语等专业话语中,并在与这些专业话语的良性互动中显示出无可比拟的表达优势。一类农耕词汇与农事生产活动有关,如耕、割、播、藏、锄等。“耕”指用犁翻松填土以备播种。“深耕”是土壤耕作的最基本措施,播种、插秧等农事活动之前必先犁田,上翻深层土壤,下盖浅层土壤,耙地等耕作劳动必须以深耕为基础。中国自古就有“深耕浅种”“深耕细作”等表达。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深耕”一词的使用愈加广泛,与其相关的新闻话语表达越来越常见,如“深耕国内市场”“深耕本土文化”“深耕数十载”等。另一类农耕词汇与耕地类的农业生产工具有关,如耙、犁、磨等。“耙”原为名词,指由竹、木质长柄及铁、竹或木制梳齿耙头构成的用于平地、接草、搜剔土块、摊翻物料、聚拢谷物等活动的手工农具,后引申为动词,指用耙子平整土地,或聚拢、摊开谷物和柴草等。“耙梳”一词在“耙”的基础上构成,字面上表达了使用耙子这种农具进行平土、摊谷等特定农业生产活动,实指整理、梳理。当前学术话语中,“耙梳史料”“耙梳文献”“耙梳历史”等表达出现的频率逐步升高。上述语言现象与农耕词汇在形成、发展和使用过程中呈现的特征密切相关。农耕词汇的形成与发展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体认性。语言学家王寅在其语言学理论“体认语言学”中,主张语言来自对现实世界的“体”(互动体验)和“认”(认知加工),强调“体验”,凸显身体与世界的互动关系。中国人在“体认”实践中认知世界,创造并使用语言,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图景。这在中国传统农耕社会生活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高二语文试题第1页(共10页)一方面,身体与客观世界的互动体验,促进了语言和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深耕”“耙梳”等源自农耕生产的词汇,生动勾勒出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直接参与农业生产的热闹场面,鲜活再现了忙碌的农耕劳动场景:人们充分调动身体资源,手脚协同配合,熟练地使用农业工具平整土地、翻松土壤。与此同时,长期的农耕生产活动使人们建立起对以土地为代表的大自然的深厚感情,孕育出独特的中华农耕文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天人合一”思想及人类能够抗衡大自然的“人定胜天”观念。另一方面,语言与文化对各种身体经验作出忠实记录,并在身体与世界的互动体验中不断丰富完善,也反过来对身体施加重要影响。“寒耕暑耘”“精耕细作”等根植于农业生产的农耕语言,切实指导着人与自然打交道的农耕生产实践,引领人们在掌握时节交替变化和万物生长规律的基础上养育万物。“天人合一”“人定胜天”等以语言形式流传下来的文化观念,将天、地、人和谐统一起来,成为农业实践的参照系。这些语言文化观念深刻影响着以身体为中介的农事活动。它们不仅间接调节身体的物理性机能,还通过不断重构人们对身体与世界的认知,调节身体的社会性机能,让人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造世界、使用语言和创造文化。(摘编自胡雯《农耕词汇在当代语境焕发生机》)材料二:语言发展究其根本有三个方面的推动力:一是体认对象的发展变化;二是认知主体认知能力的提升;三是前两方面之间的互动对语言表达的需求。体认对象不是静态不变的,而是随时空发生动态的同质或异质的改变。体认对象处于同质时,物理属性如形状、颜色、大小等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地理环境的变化使“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于是对同一事物体验的深度得以增加。异质的改变涉及物质世界中新旧事物的更替,同样为主体提供了丰富的体验场景。譬如电脑和网络的发明使体认对象拓展到虚拟世界,拓宽了体验的广度。另外,身体不仅处于物质世界中也存在于社会世界里,语言的发展与作为体认对象的社会密切相关。社会制度更替、全球化进程等社会因素也会丰富人们的体验,并产生以社会世界为依托的复杂概念。认知能力的提升使认知主体对于物质世界和社会世界所获经验的心理投射能力增强,对语言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除了受益于丰富的体验,主体的认知能力还受到生理条件的制约,且与物质世界中体认工具的优化相辅相成。譬如,原始人类所获的感觉信息仅停留在物质世界中肉眼可见的表层,感知还受限于躯体的空间移动。但现代人发明的显微镜和望远镜拓宽了自身原有的视觉范围,虚拟现实技术使主体对事物的识解也不再局限于当前所处的空间位置。这些体认工具辅助主体扩展对体认对象的体验和认知边界。体认对象和认知主体的发展拓宽和加深了两者之间的互动,新生概念不断涌现,语言表达的需求不断增加,由此促进了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发展既依赖于物质世界、社会世界和心理世界体验的丰富化,也受制于主体躯体和认知能力的改变,更受二者互动的影响。反过来,语言作为思维和知识的载体,为人类的进化创造条件,最后不仅扩大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