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校三年发展规划(2024-2026)_第1页
小学学校三年发展规划(2024-2026)_第2页
小学学校三年发展规划(2024-2026)_第3页
小学学校三年发展规划(2024-2026)_第4页
小学学校三年发展规划(2024-202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着眼高质量的教育,奠基最真实的成长——XXXX小学三年发展规划(2024-2026)

一、现状分析(一)基本情况XXXX小学总校位于XXXX西路9号,于1992年9月正式建校。学校占地面积7600平方米,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现有28个教学班,学生1338人;XXXX小学北校区位于张店区潘庄社区,占地面积10690.62平方米,现有25个教学班,学生1048人。学校在岗教职工143人。学校二十余年来,一直坚持不懈全方位实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教育信息化研究,体现出办学理念起点高、效果好,赢得了社会及广大家长的信任,成为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省级规范化学校。学校成立以来,获得区级以上各类表彰一百余项。学校是中国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优秀单位;全国少先队先进集体;全国红旗大队;是XX省规范化学校、XX省文明校园、XX省绿色学校、教学工作示范学校、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少先队工作规范化学校、校本培训示范学校、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XX市家长学校示范学校;首批XX市文化名校;巾帼岗位文明岗;被中国教育学会授予优秀校园文化建设单位等等。(二)发展优势一是学校注重理念支撑、深度思考、创新思维,形成了“遵循教育规律,做教书育人楷模”良好的素质教育发展新局面。形成了一支具有良好师德修养和专业技能,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全力为学校的发展奉献精神、激情和智慧的教师队伍。二是实现了“人文管理、民主管理、规范管理和科学管理的有机统一”,形成了“校园整体美,环境艺术美,人文和谐美”高品位立意的学校文化。特色建设内涵不断丰富,优势特色项目日益凸显,“XX文化名校”的深厚底蕴,在省市区域内有较高的知名度。三是学校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文化特色研究”、“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两项省级课题研究。构建了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六条途径”基本模式,凸显“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知心姐姐”活动的人文内涵与学校文化特色的融合,学校被评为“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四是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结构新探索,学科骨干教师团队成为探索“高效课堂”的生力军,“高效课堂”教学结构已初步形成。五是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实施的“四项教育”德育品牌活动充满生命活力。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学习兴趣浓厚,学习能力较强。科技、艺术、体育等特色项目在省市乃至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六是创新家长学校工作机制,在“成功父母成长讲堂”中创新“家长心理成长工作坊”工作实践。从“成功父母,成长讲堂”的外显培训,到“家长心理成长工作坊”的内心自我调适,营造了“家校结合,携手共进”的良好育人氛围。(三)面临挑战一是两校区融合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班子成员管理理念需尽快转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信息化素养亟待提高的问题。二是教师专业发展需加强。从两校区学校发展要求来看,品牌课程、品牌教师的培养任务还十分艰巨,部分青年教师有发展潜力,个体素质较好,但进取心不强,还没有踏入成长的快车道。成熟教师经验丰富,教学驾轻就熟,然而不同程度的进入职业倦怠期。骨干教师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更加需要学校加以督促和鼓励。因此,学校要努力创造机会和平台,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都能不懈怠、不懒惰、不盲目,步入发展的高速路。三是教育科研与课堂研究存在两张皮的现象。校本教研应当立足于解决学校“智慧校园”新生态下所面临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四是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和标志还有待厘清,学生的阅读、媒介素养还需加强,责任意识、自主观念等方面还需增强。五是创建国家级心里健康教育示范校、全国文明校园、XX市平安校园等特色需要从硬件、软件上提升品质。二、规划愿景(一)办学理念学校核心理念——“金色XXXX”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金色,学校的色彩,即每一个师生都是一颗金色的种子,具有深厚、丰实的发展潜能,都会发出金色光芒;学校的个性,即每一个师生最能表达热忱和自信,有着金子般的心灵和纯洁高贵的品质。(二)总体目标1.办学目标价值理念——关心人的成长是教育的一种情怀。关心人的成长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培养人的素质,注重人的发展。学校不断提高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关注教师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品质,呵护师生身心健康成长。学校愿景——学校建成学习的乐园、成长的摇篮、精神的家园。学习的乐园,即教师持续学习,提升素养,丰富自我;学生主动学习,增长才能,全面发展。师生教学相长,获取“兴趣之光”。成长的摇篮,即学校更多地呵护师生身心健康的成长,焕发“温暖之光”。精神的家园,即师生心灵交融,乐在其中,有集体归属感,崇尚“精神之光”。2.培养目标校训——和谐、自信、勤奋、创新和谐,即和谐有序,和谐相处,体现人文关怀。自信,即相信自己,提高自己,展示自我魅力。勤奋,即不懈努力,扎实稳健,提高综合能力。创新,即思想解放,注重实践,表现积极精神。XXXX学子获得社会广泛好评。个个成长为精神饱满、身心健康、主动合作、勇于创新、充满自信、受人欢迎的小学生。3.办学特色(1)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全的人格魅力、精湛的业务功底以及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学习型教师队伍。区级以上骨干教师达到一线教师总数的50%。(2)打造“金色XXXX”的文化特色。教师、学生和家长形成“爱的共同体”。挖掘教育内涵,追求特色发展,提升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彰显“金色XXXX”教育品牌魅力,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3)班子建设稳步推进。班子建设体现“用心观察、耐心指导、诚心交流”的“三心”工作特点,做到“实事求是、思想过硬、角色到位、开拓创新、情操高尚”的“五做到”工作要求,倡导“管理者首先要成为工作的合作者”的理念,积极构建“精心、精细、精致”的“三精”育人环境。(4)持续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实现科学管理。进一步完善新形势下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遵循“以人为本、情理相融”的原则,尊重教师的劳动和智慧,形成良好的激励、制约机制,使教师产生对学校集体的归属感。三、重点发展项目(一)夯实多元立体专业化成长,打造全面优质教师队伍▼工作目标:以“和谐、自信、勤奋、创新”的教师培养理念,深入探索党员干部引领、多渠道师德浸润,多元化教师培训与发展,阶梯式教师团队发展等项目内容,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具有良好道德修养、健全人格魅力、精湛业务功底以及和谐师生关系的学习型教师队伍。▼目标达成标志2023-2024年,基于教师队伍现状,发挥党员干部引领作用,开展提升教师师德项目活动,以提升教师教学基本功、小课题研究等为重点开展教师培训活动,成立学校名师团队和青年教师团队,多层次促进教师发展。2024-2025年,通过实施党员干部带团队项目、丰富的师德提升活动、落实双减、强课提质、打造高品质教育方面专题和课题研究项目开展教师培训、以名师团队引领、青年教师团队自主发展等,发挥名师示范作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2025-2026年,通过各项目的特色开展,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学科特色教师队伍,实现学校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实施措施1.继续做好党建工作精品工程,深入探索党员干部引领示范作用,实施一个党员带一个团队,一个党员带一名年轻教师项目,充分发挥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党员干部的作用。2.强化师德教育,营造良好的师德建设氛围。重视理论学习、完善考核制度、提供培训机会,通过开展“强师德,铸师魂”身边的榜样、家风校风我来谈、教师团队合作、师德征文、师德演讲等系列活动,树立教师“校荣我荣”思想,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3.优化校本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每学年结合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制定专题教师培训项目,以请进走出、线上线下专题培训、基本功比赛等形式提升教师专业水平。4.

根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要求,结合我校信息化教育教学需求,组建信息化团队,加强教师信息化技能培训,形成专家引领、团队协作、教师实践行动三级一体化的培训与发展方式。5.以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为抓手,依托市区网络学习平台,实施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下的教学研究,不定期提供教师外出学习机会、课题研讨、论文评比、教育研讨会等,落实《XXXX小学信息化评价方案》,每学期进行一次“教师信息化水平评价测评”,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提高。6.加强校本研究,促进科研能力提升。通过加强教师小课题研究能力提升培训活动,以教研组集体课题研究与个人课题研究相结合方式,提高教师课题研究能力,提升市区级教师课题申报的通过率。7.创建学校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在教育课程改革及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中指导、示范与服务作用,通过“课堂教学指导”、“读书引领发展”、“反思促进提升”等活动为学校后备力量的培养、优秀骨干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提升教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8.加强青年教师发展团队建设。利用师徒结对、教师自主发展(导师引领式研修、团队互助式研修、主题研究式研修等机制,“三级联动”打通教师成长通道)等方式,在“落实高品质课堂的打造”、“落实高品质教师的培养”、“落实高品质学生的培养”上下功夫,通过有效教研的校本研修、新课标的学习、对教材的深度解析及作业的优化设计等途径,不断引领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9.建立青年教师成长记录册,将教师教育教学中反映成长过程的资料都存入成长记录册,定期展示,让青年教师既与自己纵向比较,又与别人横向比较,促进自身的持续发展。10.搭建展示平台,推动青年教师发展。定期开展名师工作室成果展示,青年教师成长课堂,教师发展论坛,优秀教师报告会、读书展示会等活动,力促教师专业化发展。11.健全评价体系,激励教师发展。通过开展“文明教师”和“感动XXXX十大人物评选”等评选活动,展示阶段性成果,表彰典型团队和个人。(二)党建引领——建设“养心育人”一体化德育课程;1.党建工作;▼工作目标:围绕“培育党建文化、聚焦立德树人、抓实支部建设、服务全体师生”的思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密切干群关系,凝聚思想共识,弘扬团结拼搏、爱生乐业的正能量,为创建人民满意的教育保驾护航。▼目标达成标志2023-2024年,以“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为契机,通过“微党课我来讲”活动,使党员教师做到“明党史守初心”。开展“我身边的‘四有’好教师”系列活动,用优秀教师引领和倡导优良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校党建制度,形成了积极学习党史、服务教育教学、党员创优争先的良好风气。2024-2025年,积极创先争优,学习型党组织初见形态。制度建设得到强化,认真贯彻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组织建设得到强化,党建常规工作效率提高,显成效。党员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变强。党建促师德落到实处,党员教师时刻参照“四有”好老师的标准,积极投身教育教学。2025-2026年,支部党建工作创优争先蔚然成风,进一步推行党务、校务公开,通过党务、校务公开。形成依法治教被严格执行,安全有序的教育环境。▼实施措施1.聚焦立德树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1)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以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带动全体党员和师生的跟进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2)加强思想政治课建设。把思想政治课列入学校的重要议程,领导干部带头进课堂,上好思政课。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到具体行动上。(3)推进党建工作全覆盖。强化政治监督,实现学校工作监督全覆盖。建立党建工作长效机制,争创党建示范点。2.落实一岗双责,大力推进清廉学校建设。(1)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落实“一岗双责”,保持全面从严治党高压态势。在全校开展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的专项行动,认真梳理重点岗位、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点,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推进风险排查化解制度化、常态化。(2)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利用专题民主生活会,坚持“教育、监督、惩治”的工作原则,定期开展警示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加强反腐倡廉理论学习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严把政治关、廉洁关、形象关。(3)签订《严守师德廉洁从教承诺书》,组织广大教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增强依法执教意识,定期开展师德师风宣传教育活动和专项整治活动,建立行之有效的清廉从教长效机制。3.创新党建活动,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1)创新党建活动载体。围绕庆祝建党、建国,开展诸如入党宣誓、红色经典诵读、优秀微党课、主题征文等主题突出、生动活泼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2)深入开展“双深双联”(党员联系非党群众、联系学生;深入教研组、深入年级组),引导党员教师开展亮身份、亮责任、亮承诺的“三亮”行动,不断锤炼党性,强化党员意识,争做“红烛先锋”。(3)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落实“党建+文化”和“一切工作到支部”的思路,建设党员之家、配齐配强专兼职党建队伍,加强支部建设,提升党员干部抓好党支部工作的本领和能力。(4)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推进党员志愿者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建设,充分发挥支部党员特长,走进结对帮扶社区、村庄,建立长期志愿服务项目,打造志愿服务品牌。4.以党建带群建,巩固省文明校园成果。(1)实施凝心工程,做好工会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教师业务生活,做好职工的慰问抚恤。多渠道收集教师意见和建议,利用教代会最大限度求同存异,凝心聚力。(2)以党建促团建,打造创新型、学习型、实干型团委。开展月月有主题的团员活动,扎实推进“智慧团建”“青年大学习”“志愿服务”“青春寻访”等学习教育活动。(3)持续开展省级文明校园建设,做好“双报到”志愿服务、“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活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2.德育工作▼工作目标:依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凸显学校“关心人的成长是教育的一种情怀”的价值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通过活动在学生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构建体验式德育模式,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体系。通过培养队伍、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拓宽领域等方法来构建“金色XXXX金色童年”德育大环境。▼目标达成标志2023-2024年,明确德育工作的主要措施,制订相关计划。由名师工作室班主任启动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组建完整的家长志愿者队伍。2024-2025年,依据制订的计划进行相关活动的开展。少先队活动系列化、规范化。2025-2026年,各项活动有成效、有过程性材料,较好的达成目标。实践活动规范化,有成果,有成效。德育活动系列化、品牌化。德育评价完善易操作。▼实施措施1.

管理育人——班主任队伍建设(责任处室:教导处)完善班主任考核机制,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组织开展班主任管理分享会,促进新任班主任发展,制定校级名师班主任评选方案,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和责任心强的班主任和中队辅导员队伍。成立名师班主任工作室,带领名师班主任工作室成员进行班本课程的开发与探究。制定班级民主管理制度,形成学生自我教育、民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2.协同育人——家长志愿者队伍建设(责任处室:大队部)组建一支校内、校外的家长志愿者队伍。定期组织开展活动,挖掘家长资源,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3.学科育人——深耕思政课堂,夯实德育教育主阵地(责任处室:教导处)坚持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思政课”课堂德育主阵地的作用,突出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作用,组建骨干教师团队,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团队。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完善课程思政一体化备课机制,积极构建活动化课堂,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让学生真实体验、主动构建,形成道德观念,实现道德成长。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积极进行课题研究,紧随当下热点,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在构建多元、开放的“思政课”阵地同时,积极落实常规教育,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4.

活动育人——在活动中引导少年儿童赓续红色血脉(责任处室:大队部)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对工作的意见》为工作遵循,落实《少先队活动课指导纲要》《XX市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20条措施》,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线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劳动教育等项目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在各项活动中不断引导少年儿童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5.

实践育人——落实“双减”突出实践育人功效(责任处室:大队部)立足校内、拓展校外,落实“双减”抓好实践活动育人功效,丰富实践内容,筑牢实践之魂。始终围绕培养爱党、爱国、爱家情怀,多采用全景式、体验式、沉浸式的实践活动,提升红色教育的代入感、时代感、获得感;立足校内,聚焦课后服务。乘“双减”东风,抓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这一育人大环境,精心设计实践育人活动,开设科学梦工厂、学农责任田、红领巾广播站、等实践性活动社团。同时,建立强大的辅导员队伍,除校内辅导员外,聘请优秀共产党员、团员、纪念馆讲解员、热心家长等担任校外辅导员,努力拓宽实践广度;拓展校外,丰富实践体验。拓展校外资源,整合区域红色、教育、文娱、体锻等实践资源,为队员就近就便开展实践活动提供便利,围绕“实践”,开设“绿色”+“红色”的课程体系。

“绿色”—劳动生态教育。组织队员进社区,开展劳动实践、垃圾分类、小手拉大手、植绿护绿等主题活动;探索开发队员喜闻乐见、富有时代气息的创新性项目。“红色”—爱国、理想信念教育。充分利用当地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加强与军队、党政机关等单位的协同,形成联建共育,研发“红色”实践地图,指导少年儿童校外实践活动。6.环境育人——校级德育活动(责任处室:德育室)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德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向上向善。继续延续开展品牌活动,修改方案,丰富形式如:学科节、艺术节、体育节、歌咏比赛、经典诵读等。给学生搭建更多的展示平台。德育活动形成过程性材料,品牌活动形成体系,出书成册。7.安全育人——教书育人安全先行(责任处室:安办)学校安全工作直接关系着学生自身的安危、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安定,对于学校而言,安全是前提,是保障。在安全教育方面一定“抓细、抓小、抓实”,落实安全责任,讲究智慧和策略。安全教育形式多样化,如:专题讲座、家校联动、国家安全教育活动、安全知识竞赛、安全倡议书、安全演练、安全主题班队会等。安全教育是每个学校的重中之重,一定做好每一位同学的安全教育,力争创建平安和谐校园。8.激励机制——多元评价促成长(责任处室:大队部)坚持“育人”目标宗旨,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多元化成长激励体制,激发少年儿童成长内驱力。促进道德的真正养成。注重对班集体基础建设过程的综合评价,根据学校《养成教育实施细则》和《四J文化》要求,评价模式完善学生的综合性评价。制定学校《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型家庭》、《文明示范班级》等一系列评价方案,评选出一批优秀的学生、家长和班级成为学校的榜样并进行表彰和宣传。不断完善修改,形成学校特有且易操作的德育评价模式。落实《关于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的指导意见》发挥红领巾奖章、分批入队、岗位激励、评优激励等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的激励措施,引导少先队员在少先队组织中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三)拓展心育之路——让健康心理成为学校文化▼工作目标: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拓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途径,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让健康心理成为学校文化,让每位教师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灵,健全的人格。▼目标达成标志2023-2024年,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支持系统建设,依托心灵快递心理测评系统,初步建立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档案。2024-2025年,进一步补充一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做好特殊学生的个体心理疏导和知心姐姐团体心理辅导,依托区级课题《“双减”背景下教师负性情绪产生原因及对策的实践研究》,以课题研究带动和引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2025-2026年,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的培养力度,打造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团队,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志愿服务,使更多的教师、家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阳光健康的心理品质得到提升。▼实施措施1.软硬件优化,创设心灵优质环境(1)按照XX市心理健康特色学校评价标准,结合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现状,及时升级、优化现有的心理辅导活动室、心理咨询室,包括资源配置、环境优化等。购买心灵快递心理测评系统,对特殊学生生进行心理测试,初步建立起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档案。(2)创设良好的校园心育氛围,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要通过宣传展板、橱窗、广播、校园网等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如心理保健常识、调节情绪的方法、教师论坛、学生论坛等等。通过“知心姐姐”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和谐的人际关系等人文因素,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健康人格。通过创建良好的校风、班风以及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氛围,使学生耳濡目染,提高心理素质。(3)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依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构建模式实施方案,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以六条途径为主,发挥骨干教师的力量,创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4)加强心理咨询师和家庭教育培训师队伍建设,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关注年轻班主任教师的追踪培养,不定期提供教师外出学习机会、课题研讨、论文评比、教育研讨会等,构建专家引领、专业教师带动、志愿者教师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2.坚持实操,引导学生健康心理(1)完善知心姐姐心理团队建设。在全校成立“知心姐姐”团队,对各班推选的“知心姐姐”进行系统培训,传授心理学知识,教给预防、缓解、疏导情绪的技能,并加强在日常学习生活的实践运用,让她们掌握有效解决心理困扰的知识和技能,在心理教师不在身边的时候,能发挥“知心姐姐”的作用,代替老师关心同学,帮助同学缓解不良情绪。为在校的学生开设知心姐姐信箱,为孩子打开心结,以此拓宽咨询领域,让心理咨询更大限度服务于家庭。(2)汇编心理疏导指南画册。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工作,针对小学生所面临的各种心理健康风险,多角度、多渠道地进行知识普及,总结平时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和网络资源,汇总形成系列心理疏导指南画册。(3)开展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根据学生的年级、年龄的特点,积极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充分利用学校沙盘、OH牌等心理学工具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采用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集体心理健康教育与情绪管理指导,让学生在团体活动中互相倾诉,互相抚慰,互相帮助,在相互理解与相互鼓励的团体氛围中减轻心理压力,消减焦虑情绪,形成阳光心态。(4)丰富个体心理咨询方式。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主要采取表达性艺术咨询与治疗的方式,如“沙盘游戏疗法”“曼陀罗绘画”“欧卡牌”“房树人”等方式,对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学生,对于存在的问题给予适时指导。探究多种心理咨询与辅导方式,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心理健康水平。(5)挖掘心理健康活动课特色:加强心理辅导活动课课程建设,初步形成特色课例,心理活动课面向全体学生,是立足于学生发展性、预防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到预防、疏导为主,干预、治疗为辅。加强每周心理健康课的指导与研究工作,密切与班主任的联系,更好地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3.动向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持续开展心理辅导(1)持续做好学生心理筛查:利用《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对本校学生开展线上线下问卷调查,并统计分析得出数据,以专业心理老师为问卷负责人,以班级为单位,与兼职心理教师共同以问卷结果为出发点,结合各年级不同的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培训课程。(2)探索疫情时期小学生体验式团体心理游戏辅导的有效模式。采用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集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情绪管理指导,使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焦虑情绪并在活动中调节自己的焦虑情绪。(3)做好青春期专题培训规划。做好孩子的青春期教育非常重要,帮助孩子克服在青春期时对自己身体变化的恐惧,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使他们的身心都能健康地成长。4.家校携手,共建阳光育人环境(1)提升“智慧父母,空中讲堂”家庭教育服务品质。根据《XX市家庭教育指导必开课程目录》,结合学生各学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师团队开发录制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学校开设学校微信公众号家长学校微课堂和线下家长成长小课堂。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影响不容忽视,学校在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同时,还要关注小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以提升孩子的心理健康素养。研究过程中,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积极进行网络宣传,在学校微信公众号开设“家长学校微课堂”,给家长传授亲子陪伴的好方法,告诉家长怎么和孩子沟通等,提升家长家庭教育的能力,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和专题班会。疏导家长的不良情绪,促进家长的自我成长。(2)健全教师心理健康干预及辅导机制。通过团体沙盘辅导的形式,带领新教师尽快适应新的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依托课题研究《“双减”背景下教师负性情绪产生原因及对策的实践研究》,研究制定“亲情式管理”系列举措并进行实践推广实验。积极策划,定期开展“教师心理疏导”工作,通过系列活动,拉近教师彼此之间的距离,提升小学教师的心理素质与人格修养,为教师幸福工作,为小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更加优质的学校人文教育环境。5.注重总结提升以科研促进步(1)加大科研力度,学校积极申报相关课题,在课题的引领下,强化工作的科学性、时效性。以课题为引领,带动更多的青年教师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服务班级、服务家庭、服务社会。(2)优秀教育理念推广,根据学校实际安排家长培训内容,对优秀的家庭教育理论、实践研究进行推广学习。重点抓好教子案例征集、学习。通过家教专栏,学习和写一篇教子案例,交流案例,育子心得,撰写家校共育日志。计划通过班级讲台让优秀家长走上讲台为家长上课,“现身说法”定期。召开班级、学校心理家庭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开展健康心理型家庭创建表彰活动,开展优秀家长评选,组织家长报告会表彰一批优秀家长,家校形成教育合力。(3)加大宣传力度,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品牌学校建设助力。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培训:专家引领、教师实施“一对一”教学研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课赛课和展示活动,在本校优秀老师中选拔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加以重点培养与打造,以达到以点带面的良好效果。

(四)全学科推进“学为中心素养为本”课堂教学变革;▼工作目标:以行动研究为核心,构建“学为中心素养为本”课堂教学模型,通过研究、实践,引发全体教师教学理念提升及教育行为的转变。基于教师队伍现状和学情,构建学科课程目标(校本化内容)体系和教学支架系统,以大单元视角,精准教学目标,丰厚学科教学内涵。教师着力加强教学支架策略的研究和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落实“统整层阶活学效实”8字方针,推进课堂教学“减负提质”。推动各学科教师团队阶梯式成长,推进“学为中心素养为本”课堂教学变革落地落实。▼目标达成标志2023-2024年,找准教学目标,深化学科内涵,构建学科课程目标(校本化内容)体系和学科支架体系、拓展课程群。1.构建完善学科课程目标(校本化内容)体系。以大单元视角,整理构建每个年级、每册课本、每个单元、每个主题的课程目标;对学生的学情、学科的逻辑体系、课堂教学支架等进行深入研究,关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基于目标设计有效的教与学活动,搭建有效支架,促进学生学科思维的发展。2.从纵(学科拓展)深(学科内涵)两个方面构建学科融入STEAM体系,开发拓展课程,加强学科教学内涵研究,促进学科教学整体推进。2024-2025年,以常规课堂为突破口,开展“学为中心素养为本”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注重作业优化设计的实践与研究,切实在减轻学业负担的同时学得更快乐、更高效。1.学校层面:积极推进“学为中心素养为本”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在教学管理、质量监测、教学评价、校本培训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2.教师层面:创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为中心素养为本”高效课堂,提升学生学科学习兴趣。基于学生的真正学习,使35分钟的课堂更丰富,让学生扎扎实实的思维发展与认知收获。2025-2026年,以学生素质提升为目标,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加强质量监控,实施质量过程性管理,实现学科教学的最优化,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科核心素养展示情况、学科学习参与情况与学业评价相结合,切实把“学为中心素养为本”课堂教学变革落到实处。▼实施措施1.根据《德法课程标准》、《青少年法治教育纲要》及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的学校办学理念,引领教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初步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打造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学为中心素养为本”和谐高效课堂,探索德法学科评价办法;基于德法教材拓展完善国家课程校本化内容。2.语文学科引领教师从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三个环节入手,追求课堂教学的“教-学-评一致性”,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分解学习任务,创设真实情境,形成多元评价。以“1+X”“1+N”群文阅读教学研究、教师提问微技能研究、信息化2.0习作研究、语文有效教学支架策略研究为抓手,努力构建开放、有序、和谐的语文大单元教学系统。3.数学学科开展基于学生主体的单元统整教学,在核心素养、深度教学、深度学习等理论支撑下,将“教的设计”转为“学的设计”。引领教师站在单元整体的高度,梳理、整合、重组、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师深度教学背景下核心问题设计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2.0,利用知识前测准确分析学生学情;在核心问题、启发性问题、连续性问题的引领下,让学生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中提升课堂思维含量;从而转变学习模式,自学、助学、展学、评学、悟学,实现学生深度学习。4.音乐学科开展主题式“基于素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