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哲理诗课件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哲理诗课件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哲理诗课件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哲理诗课件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哲理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读哲理诗.答题有术古诗鉴赏二轮复习。一、学习目标1.分析诗歌的写作结构,准确地把握诗歌内容。2.调动知识储备与题干对接,进行思维建模。二、教学重难点:精准把握哲理诗内容,提高解题能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6小题。

明发石山

杨万里明发愁仍集,寒云又作屯。悬知今定雨,正坐夜来暄。便恐禾生耳,宁论客断魂。山深更须入,闻有早梅树。[注]①禾生耳:即禾头生耳,指庄稼遭雨后禾头长出卷曲如耳的芽蘖,预示收成不好。16.《明发石山》中蕴含两重哲理,对我们的学习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6分)课堂活动一:作为答题人,你如何研读文本,快速把握诗歌内容?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6题。

明发石山

杨万里明发愁仍集,寒云又作屯。悬知今定雨,正坐夜来暄。便恐禾生耳,宁论客断魂。山深更须入,闻有早梅树。[注]①禾生耳:即禾头生耳,指庄稼遭雨后禾头长出卷曲如耳的芽蘖,预示收成不好。16.《明发石山》中蕴含两重哲理,对我们的学习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6分)课堂活动一:作为答题人,你如何研读文本?把握诗歌内容?唐诗尚情,宋诗重理。哲理诗分类:哲理诗是指写景状物,写人叙事时阐发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的诗。哲理即是对社会现象或对人生的思考,对自然规律的总结。1.描写自然景物的哲理诗。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描写社会政治的哲理诗,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观点,启迪深思。白居易的“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放言》)。3、描写人生理想的哲理诗,往往都是诗人的感情宣泄,真切自然,读了催人奋起。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4、描写文艺创作的哲理诗。如: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示子聿》);结构:一叙一议。写景、叙事都是为抒情或说理服务。起承转合(二)读文体特征。内容:写景、叙事——抒情。写景、叙事——说理(二)读文体特征。

绝句宋.陈师道书当快意读易尽,客至可人期不来。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三)联系生活实际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总结:

1.门类归属

2.读文体特征

3.联系生活实际哲理:对社会现象、对人生的思考,对自然规律的总结。把握诗歌内容思维模型:读大题目门类归属:哲理诗内容:写景、叙事、物——说理一叙一议论联系生活实际:悟出在社会现象、人生的思考,自然规律的总结。课堂活动二:参照参考答案,进行阅卷判分。作为阅卷人,请说明判分理由。

明发石山

杨万里明发愁仍集,寒云又作屯。悬知今定雨,正坐夜来暄。便恐禾生耳,宁论客断魂。山深更须入,闻有早梅树。[注]①禾生耳:即禾头生耳,指庄稼遭雨后禾头长出卷曲如耳的芽蘖,预示收成不好。16.《明发石山》中蕴含两重哲理,对我们的学习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6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6题。(一)分析你的答案与参考答案有哪些不同?16.【参考答案】①首联、颔联均写诗人根据天气迹象预测出第二天的天气状况,可见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透过联系可以发现事物的规律。这启发我们在学习时也应注意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找到其中规律。②尾联意谓山深更应进去,听说那里的梅树已经开花了。喻指做事情遇到困难时,应不怕艰难、勇于探索,如此就会出现转机,获得成功。这启发我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应迎难而上,如此方能让学识、能力更上一层楼。16.《明发石山》中蕴含两重哲理,对我们的学习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6分)(二)审清题干,分析答案要点。16.《明发石山》中蕴含两重哲理,对我们的学习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6分)16.【参考答案】①首联、颔联均写诗人根据天气迹象预测出第二天的天气状况,可见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透过联系可以发现事物的规律。这启发我们在学习时也应注意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找到其中规律。②尾联意谓山深更应进去,听说那里的梅树已经开花了。喻指做事情遇到困难时,应不怕艰难、勇于探索,如此就会出现转机,获得成功。这启发我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应迎难而上,如此方能让学识、能力更上一层楼。壹贰叁以题定答单答而有方言而有序回答有术:课堂活动三:学以致用,夯实强化。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以下问题。

纸鸢

[明]彭友信

桐花时节春风颠,巷陌街头多纸鸢。

一丝斗上云霄际,摇尾昂头如得意。

纷纷羽翮岂真有,舒卷只在儿童手。

儿童疾走莫漫狂,如此春风那可常。

君不见朝来雨声骤,人间又是清明候。

2.诗歌往往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道理,引人思考。《纸鸢》一诗阐发了哪些道理?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全品.短平快》P99课堂活动三:学以致用,夯实强化。

纸鸢

[明]彭友信

桐花时节春风颠,巷陌街头多纸鸢。

一丝斗上云霄际,摇尾昂头如得意。

纷纷羽翮岂真有,舒卷只在儿童手。

儿童疾走莫漫狂,如此春风那可常。

君不见朝来雨声骤,人间又是清明候。

2.诗歌往往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道理,引人思考。《纸鸢》一诗阐发了哪些道理?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全品.短平快》P99答:①从风筝高飞靠“一丝”句可知,有时成功需要凭借他人之力。②从风筝靠“儿童手”“摇尾昂头”及“儿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