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全册教案_第1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全册教案_第2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全册教案_第3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全册教案_第4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小教师集体备课单元分析

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单元教学目标

备注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

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

3、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掌握万、亿为单位

表示大数的改写方法。

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能自主探索、掌握近似数的方法,

能对更大的数进行估计。

单元教学建议

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

运用,掌握更大数的读写,并能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认识近似数。

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写、大数

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儿点:

1、在数数的过程中,感受大数的意义

2.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掌握大数的读写

3结合实际背景,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4.在观察比较中,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

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

课题数一数第1课时执教教师

教学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验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间的关系

目标

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

重点

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

难点

课前准备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

一、生活中的大数个性补充

通过观察情景图,看看一共有多少个小方格,有3个,每条有

(课前完成)

10个,8条,有两片,每片有100个,和大的两个方块,每块有1000

个,然后说说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哪么大方块组成的个数在数一数10个为一排.在数?引出10万

二、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

1、认识“十万”

学一万一万地数,数到9叠人民币是多少元,在数的过程中让学

过生边数边拨计数器,以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当学生数到9万时,问:再加1万是多少?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交流,引出“十万”这个计数单位。

2、认识“百万”,“千万”,“亿”

通过一些数数推理认识“百万”,“千万”,“亿,

一辆轿车卖10万元,那么2辆、3辆、……10辆多少元?同样

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百万是多少?

在学生认识“亿”这个计数单位时,可让学生充分想象。当说

到10个千万是多少时,可让学生自己命名新的计数单位,在学生的

各种命名中,老师引出“亿”这个计数单位。

3、认识计数单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与应用

1、练一练第1、2题:

第1题通过拨一拨、说一说的对应活动,巩固学生学习的新的计

数单位。

第2题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认识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关系,巩固对

大数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十进制数的计数方法“满十进一”的计数

原则。

2、练一练第3、4题:

这两题首先要审题,明白数数的要求;其次学生数到“满十进一”

学时,老师可作一些追问,以明确什么时候进位。如果学生有困难,

过可借助使用计数器试一试。

四、作业:

练一练5、6题。收集5-10个生活中常见的大数。

板生活中的大数

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万万万计数单位

设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计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教(课后完成)

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

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

课题人口普查第2课时执教教师

教学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

2、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目标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

重点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

难点

课前准备学生、老师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数。

一、生活中的大数个性补充

小组内交流收集的数据,并按大小进行分类。

(课前完成)

(可以引导学生将收集来的数据分成亿以内数和亿以上数,两

种类型)

二、较大数的读法

1、讨论“亿以内数的读法”

在读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内数的读法”

学2、讨论“亿以上数的读法”

过在读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上数的读法”

3、巩固与应用

在组内每人进行读数练习,互相学习,互相纠正。

做试一试第一题,在读数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大数的意义。

三、较大数的写法

1、讨论“亿以内数的写法”

在写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内数的写法”

2、讨论“亿以上数的写法”

在写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上数的写法”

四、较大数的写法

1、讨论“亿以内数的写法”

在写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内数的写法”

2、讨论“亿以上数的写法”

在写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上数的写法”

3、巩固与应用

在组内每人进行写数练习,互相学习,互相纠正。

做试-试第二题,在写数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大数的意义。

四、比较数的大小

1、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学这是以前学过的内容,先出儿个数让学生总结比较的方法。

过如将下面的数从小到大排列:

103412010439001318124

3、巩固与应用

在小组内,将每人收集来的数据进行排序,并将结果的实际意义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五、作业:

1、练一练1、2、3、4

板大数的读、写

亿级万级个级

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设亿亿亿万万万计数单位

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

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

课题国土面积第3课时执教教师

教学1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

2、体会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目标

教学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重点

教学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难点

课前准备收集大数的佶息。

・、体会数据改写的必要性个性补充

教师出示从媒体收集来的一组数据改写的实例。(课前完成)

让学生比较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

让学生体会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教二、探索改写方法

学1、出示中国地图,了解一些省、市、自治区的土地

过面积。

程让学生读出这些面积,问:如果要记录方便,这些

数据可以怎样进行改写?

2、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改写的方法。

3、完成试试第1、2题:进一步巩固改写的方法。

M巩固与应用

练一练第1题: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

市、自治区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各

地区具体的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

生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

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情况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

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

板大数的改写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数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9600000=960万

设10000000000=100亿

教(课后完成)

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

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

课题近似数第4课时执教教师

教学1.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目标2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

重点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

难点

课前准备

一.复习(四舍五入到十位)个性补充

(课前完成)

24572013256399

一.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并说说这

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

学分类,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

过数的特点,并让学生再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接触的

程近似数。

二、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出示说一说中的数据,使学生通过比较、分析,

了解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方法。结合是试一试第2

题的讨论,体会如何根据不同需要求近似数。

巩固与应用

做试一试第1题:汇报时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

试一试第2题: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情况取不同精确程

度的近似数。在本题中,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三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

再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讨论。在讨论时重点让学生理解

取近似值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

讨论:重点可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儿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

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四、作业

学1、练一练1、2、4

过2、从报纸中找5个精确数,5个近似数,你认为生活中什么时候需

要用近似数。

板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1994年至2001年我国造林面积统计是224318570公顷。

精确到千公顷:约224319千公顷。

设精确到万公顷:约22432万公顷。

计精确到亿公顷:约2亿公顷。

教(课后完成)

一小教师集体备课单元分析

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单元教学目标

备注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

线、线段与射线。

2、通过动手操作的活动,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通过探索活动,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通过学具的操作活动,理解平角、周角,能区别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会用量角器量指定度数的角与画指定度数的角。

单元教学建议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较抽象的平面图形的概念

2、在实际情境中,提高数学应用的意识

3、在自主探索中,培养发现数学的规律

课时安排:

线的认识3

平移与平行1

相交与垂直1

旋转与角4

角的度量1

画角1

练习二1

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

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

课题线的认识第5课时执教教师

教学1.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目标2.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

重点

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

难点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

一、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个性补充

1、从生活情境中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课前完成)

出示第15页的挂图,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直线、

线段与射线,然后通过“认一认”活动,体会到它们都是

教“直直的”,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

学2、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过组织学生讨论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直线无

程限长,没有端点;射线无限长,只有一个端点;线段有限

长,有两个端点;射线与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二、字母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1、自学第15页的“说一说”

2、全班交流用字母读直线、线段与射线的方法。

提醒注意:射线的读法只有一种,一般从端点读起;而直.

线和线段的读法都有两种。

、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1、画一画:

通过第一题的操作让学生了解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

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通过第二题的画与量,了解两点之间的最短线段。

、练一练:

学2

过第1题:数线段时,指导学生有规律地数,即按一定的

顺序数;同时、要与线段的表示方法结合起来,如线段、

程AD

线段DC等。

第2、3题:在比较这两题的线段的长短时,学生容易受

视觉的影响。所以,在讲这两道题时,先让学生估一估这

些线段中哪一条线段长,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然后组

织学生讨论用什么办法来确定自己估计的正确性。

板直线、线段与射线

直线:射线:线段:

无限长无限长有限长

设无端点只有一个端点有两个端点

教(课后完成)

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

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

课题平移与平行第6课时执教教师

教学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

2、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目标

教学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重点

教学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难点

课前准备三角尺、宜尺

-、平移个性补充

平移铅笔:让学生动手用铅笔在方格纸上移一移,并说一说移

(课前完成)

的前后铅笔的位置关系。说明铅笔平移前后的线条

是互相平行的。

二、平行

1、移一移:

第1题:这幅图中有许多组平行线,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时,

学先让学生用小棒移一移,然后说一说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

过第2题:本题平移后线段之间的平行关系是比较复杂的,特别

是寻找一些斜线之间的平行关系学生可能更困难一些。可先安排

一些简单图形如:菱形、直角三角形等,让学生说说这些图形在

平移前后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

2、折一折

通过折一折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行线的特征。活动中让

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就互相平行的折

痕进行讨论;然后可以鼓励学生讨论如何说明两条折痕是互相平行

的.

3、说一说

在生活中,每天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平行线。根据书中给出的

图片,想一想日常生活中还看到了哪些平行线,与同学交流。

一、画平行线

教学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

四、实践活动

从长方体和正方体中找平行线。

板平移与平行

平移平行

教(课后完成)

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

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

课题相交与垂直第7课时执教教师

教学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垂直.会用三角尺画垂线。。

2、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目标

教学1、用三角尺画垂线。

2、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重点

教学1、用三角尺画垂线。

2、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难点

课前准备三角尺

一、量一量个性补充

两条直线相交有各种不同的情况,在学习时,先(课前完成)

让学生用小棒或铅笔摆出各种相交的图形,从而引出

相交的概念。

教观察、讨论这些相交的图形线与线之间形成什么

学角,从而引出其中的一个特殊角——直角。学生在确

过认两条线之间的直角关系时,要让学生懂得用三角尺

程中的直角来验证。

二、折一折

让学生用手中的纸折出量条相互垂直的折痕。可

充分让学生自己来折一折,学生在折纸后,教师要引

导他们学会用自己验证的方法。如用三角尺的直角两

条折痕的关系,从而确定这两条折痕是否互相垂直。

三、说一说

1、说-说教室和生活中互相垂直的线段。

2、说一说止方体的哪几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四、练一练

1、我说你摆。

同桌互相练习:一个同学先放一个小棒在桌上,让

另•个同学,按要求摆出另一根小棒。

、看看,小友现么

教21J]|♦

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两条线之间的垂直关系。

过问:如何确定门框相邻的两条边是否垂直,让学生自

己来探索测量的方法。

五、1S1一Ifil

1、明确所画的线与哪一条垂直。

2、明确所回垂线是否有要求:一种是仅与某条直线

垂直;另一种不仅要垂直,还要通过某个点。

书相交与垂直

相交垂直

教(课后完成)

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

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

课题旋转与角第8课时执教教师

教学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周角。

2、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

目标

认识平角、周角。

教学

重点

认识平角、周角。

教学

难点

课前推备用两根硬纸条做…个活动角

•・认识平角、周角个性补充

1、动手操作活动角(课前完成)

四人小组活动:(1)固定其中一根硬纸条,旋转另

一根硬纸条。

教(2)观察旋转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角,

学与同学交流。

过2、汇报总结

程展示学生经旋转后的各种角,说说他们已经认识的

角的名称,然后引出平角和周角。

二、说说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

1、试试:第1题学生在说平角和周角时,要引导学

生说明平角和周角是如何构成的,如人竖直倒立后身

体与单杠形成了平角。

2、说说生活中你还看到了哪些平角与周角

-:、围绕哪•点旋转

试一试:第2题说说所给图形是围绕哪一点转动的。

四、作业:练一练1、2

板旋转与角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教(课后完成)

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

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

课题角的度量第9课时执教教师

教学1、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目标

教学1、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重点

教学1、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难点

课前准备每人准备量角器

•、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个性补充

1、动手操作活动(课前完成)

四人小组活动:(1)用N1测量/A和/B的大小。

(2)都是3倍多一点,讨论怎么办:用更小的角去测。

教(3)对折/I得到N2,用/I测量

学ZA和NB的大小。

过2、讨论、总结

程讨论:要测量一个角有多大,可以用规定的角去测,

为了统一测量单位便于交流,规定了1度角,并使用

量角器来量角。

二、认识量角器

自己读书26页中的认一认,思考下面问题,再小组交

流。

1、测量角所用的单位。

2、量角器的特点。

二、使用里角器测里角的大小

1、先自己试一试:怎样用量角器测/A和NB的大小。

2、与同学交流测量的方法

3、总结测量方法:强调“点与点的重合,边与边的重

合”的测量方法。

四、作业:练•练、

学23

板角的度量

测量角的单位:测量角的方法:

教(课后完成)

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

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

课题画角第10课时执教教师

教学1、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角度的角。

目标

教学1、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角度的角。

重点

教学1、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角度的角。

难点

每人准备量角器、三角板。

课前准备

一、用画指定度数的角个性补充

1、动手尝试画指定度数的角(课前完成)

让学生画一个60度的角:你能用几种方法画?

2、交流、总结

教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画法。

学用量角器怎样回?要注意些什么?(注意内外圈的

过数,画完后可估一估)

程用三角板怎样画?要注意些什么?(用三角板只能

画出•些特殊角度的角)

3、画一个150度的角。

你能用儿种方法?

二、试-一试

1、试一试:第1题学生先用量角器量出红领巾•个角

的度数再画出来。

1、试一试:第1题学生先用量角器量出红领巾个角

的度数再画出来。

2、思考、讨论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哪些度数的角。

三、作业:练一练2、3

板画角

用量角器画角用三角板画特殊度数的角

教(课后完成)

一小教师集体备课单元分析

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一、单元要点分析:备注

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目标的要求,对

乘法的数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此教材编排中

删除了以往的机械、复杂的操练题目,增添了能使学生体验一些

数学的思维方法的魅,多让学生尝试一些探索,使学生在解决实

际问题中理解运算的意义,并能用运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

问题。

二、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

难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版式意义及简便条件

关键:引导观察算式特征,理解算式含义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划方法,探索并掌握三位

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运用乘法运算

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

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3、通过对乘法以及有趣算式规律的探索,经历数学问题探索的

过程,并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

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

课题卫星运行时间第11课时执教教师

教学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

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目标

教学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

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重点

教学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

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

课前准备

一、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个性补充

出示教学挂图,引出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接着提出人造卫

(课前完成)

星绕地球2圈、5圈……21圈的时间计算问题。

在学生列出算式后,组织学生估一估这个算式的得数。学生可以

把114看作100来估算,也可把21看作20来估算。估算时让学生

说说估算的方法,并组织全班进行交流。

二、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学让学生先独立尝试竖式计算,然后讨论交流,并总结方法。

过做试一试中的四道题,请4人板演。

做练一练中的第2题,森林医生,让学生找出错误,并改正。

三、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做练一练第4题:本题是一道综合性的问题。在学生解答时可

分几步呈现:

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情境中的信息,然后请学生自己提出

一些问题。

2、出示商店从工厂批发的数量,讨论按批发的数量,原来可以买多

少钱,现在降价后只能买多少钱。

3、出示问题(1),讨论提出的问题。

4、出示问题(2),讨论提出的问题。

做练一练第5题:本题是一道提高估算能力的教学游戏题。本题

的策略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根据积的位数来考虑是否符合条件。2、在积是五位数的算

式中,看两乘数的最高位相乘的得数约是儿。3、对接近3万或5万

的算式再具体地算一算。

学生在思考时,教师应指导他们有规律地思考,即从右往左或从

上往下,以免出现遗漏。

板卫星运行时间

教学挂图114X21=竖式

教(课后完成)

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

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

体育场

课题第12课时执教教师

教学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目标

教学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重点

教学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难点

课前准备

•・估计体育场看台的座位数个性补充

出示体育场的挂图,让学生先估一估这个体育场有多(课前完成)

少个看台,并说说估计的依据。接着讨论如何估计一

个看台的座位。在讨论时,提倡学生用多种方法去估

教计,如可以分成儿部分或每排取一个整数值等。

学最后出示一个看台的具体数据,让学生对具体的数

过据进行估计。

程二、估计一张报纸的一个版面的字数

学生可以将报纸折一折,在知道一部分的字数的基

础上再得到整个版面的字数;也可以数一数某一行的

字数与总的行数,然后相乘得到整版的字数。鼓励学

生探索不同的估计方法,然后进行交流。

三、旅游中的估计

1、出示图一,让学生说说图上从北京到广州经过哪些

城市;也可以提问“如果从北京到广州需要30时,那

么从北京到郑州需要儿时?”

2、第二、三幅图也以估计为重点。所以应多鼓励学生

说一说估算的方法,对于不同的估算方法,只要说的

合理,都应给以肯定。同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倾听

他人的方法,反思自己的方法。

书体育场

教学挂图22X32X28=教学挂图

教(课后完成)

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

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

神奇的计算器

课题第13课时执教教师

教学1、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

2、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目标

教学1、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

2、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重点

教学1、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

2、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难点

计算器

课前准备

•、认识计算器:个性补充

1、小组交流计算器的使用(课前完成)

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计算器的功能键的作用

2、全班交流计算器的功能键的作用

教3、老师适当补充

学二、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过1、出示题目:

程1+2+3+4+5+.......+100=

999X9=9999X9=99999X9=

12456+4568-3216=484124-19=

467664-(4728-4661)=

2、小组活动:用计算器计算以上各题

3、全班交流结果及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三、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

1、试一试第一题:

用题目中的数字组成不同的乘法算式,同桌相互出题计算,全班

交流时让学生把自己组的算式写在黑板上。

全班讨论黑板上积最大的算式的特点,并请学生再举例。经讨论

让学生体会如何组合才能获得积最大的规律。同样积最小的规律也

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玩的过程中体会。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规律。

学2、试一试第二题:

过本题是一道逆向思维的估计体,先复习估计两个因数的积的练习,

再做这道练习题。

板神:奇的计算器

计算器图四则运算题

教(课后完成)

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

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

探索与发现(・)第课时执教教师

课题14

教学1、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探索的方法。

目标

在探索的过程中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体会探索的方法

教学

重点

在探索的过程中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体会探索的方法

教学

难点

课前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计算器。

•、第•关:奇妙的宝塔个性补充

1、出示题目:1X1=11X11=111X111=1111(课前完成)

xilll=

2、观察与发现:

教让学生观察前三个算式的因数与他们的结果有什

学么特点。

过3、运用规律快速说出答案:

程让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迅速说出第四个算式的答

案。请学生自己出类似的算式并说出答案。

二、第二关:奇怪的142857

1、出示题目:142857分别乘1、2、3、4你发现了什

么?

2、小组内计算,并找规律。

3、全班交流所发现的规律

4、运用发现的规律写出乘5、6的得数。

三、第三关:神奇的9

1、出示题目:99X99=999X999=的得数有什

么特点。

2、小组内计算,并找规律。

3、全班交流所发现的规律

、运用发现的规律写出

教49999X9999,99999X99999

的得数。

过四、第四关:寻找神秘的数

程1、出示题目:

2、小组内计算,并找规律。

3、全班交流所发现的规律

4、运用发现的规律

教(课后完成)

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

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

探索与发现(二)乘法结合律

课题第15课时执教教师

教学1.通过探索活动,发现乘法的结合律,并用字母进行表示。

2、在理解结合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目标

教学1、通过探索活动,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发现乘法的结合律。

2、在理解结合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重点

教学1、通过探索活动,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发现乘法的结合律。

2、在理解结合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

课前准备

•、发现问题:个性补充

1、出示长方体图,让学生估计搭这个长方体用了多少(课前完成)

个小正方体。

2、用不同方法验证结果。让学生用不同方法计算,并

教引导讨论为什么方法不同结果却一样,这其中是否蕴

学含着某些规律。

过二、提出假设、举例验证、建立模型

程1、根据上题的规律提出假设

2、验证提出的假设是否适合其它数据

小组内举•些数据来验证,可借助计算器,用一些

较大的数据验证。

全班交流,并用字母表示结合律。

三、运用乘法结合律的简算。

1、试•试第1题:

让学生尝试用乘法结合律解决连乘运算中的简算

问题。然后进行交流,概括出简算的方法。

2、进一步尝试用用乘法结合律解决连乘运算中的简算

问题。

板乘法结合律

3X(5X4)=6015X25X4=1500

教学挂图(3X5)X4=6015X(25X4)=1500

设乘法结合律:(aXb)Xc=aX(bXc)

教(课后完成)

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

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

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配律

课题第16课时执教教师

教学1、通过探索活动,发现乘法的分配律,并用字母进行表示。

2、在理解分配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目标

教学1、通过探索活动,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发现乘法的分配律。

2、在理解分配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重点

教学1、通过探索活动,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发现乘法的分配律。

2、在理解分配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

课前准备

•、发现问题:个性补充

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估计墙面上贴了多少块瓷砖。(课前完成)

2、用不同方法验证结果。让学生用不同方法计算,并

引导讨论为什么方法不同结果却一样,这其中是否蕴

教含着某些规律。

学二、提出假设、举例验证、建立模型

过1、根据上题的规律提出假设

程2、验证提出的假设是否适合其它数据

观察上题算式的特点,小组内举一些数据来验证,

可借助计算器,用一些较大的数据验证。

全班交流,并用字母表示分配律。

三、运用乘法分配律的简算。

1、试・,试

让学生尝试用乘法分配律解决运算中的简算问

题。然后进行交流,概括出简算的方法。

2、练一练:

进一步尝试用用乘法分配律解决运算中的简算问

教题。

板乘法分配律

6X9+4X9=9040义25+4X25=1100

教学挂图(6+4)X9=90(40+4)X25=1100

设乘法分配律:(a+b)Xc=aXc+bXc

教(课后完成)

一小教师集体备课单元分析

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一、单元教学目标:备注

1、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

的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2、通过在方格纸上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

过程。

二、单元教学建议:

1、在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图形变化的特点

2、在图形的变换中,提倡不同的操作方法

3、在欣赏的过程中,设计制作美丽的图案

三、单元课时:三课时

机动课时2课时,加强训练。

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

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

课题图形的旋转第17课时执教教师

、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教学1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目标

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

教学90°

重点

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

教学90°

难点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

一、活动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个性补充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出示挂图):这些图案漂亮吗?你想知道它们是怎么设计出(课前完成)

来的吗?

(2)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师:在生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但其中有很多图案是由简

单的图形经过旋转获得的。请你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

教么?

(3)小组交流、巡视反馈。

师:现在请同桌同学就刚才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交流。(教师走进

过孩子的中间,与他们进行初步的交流)

师:哪一个小组来汇报呢?(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整理。)

①图形B可以看着图形A绕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

②图形C可以看着图形B绕点0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

③图形D可以看着图形C绕点0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

(4)观察感悟,发现规律。

师:从图形A旋转到图形B,图形B旋转到图形C,图形C旋转到

图形D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大

小不变、点。是固定的,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图案都是这样旋转得来的,你们

能根据这个方法或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设计一些图案吗?

二、活动二:动手实践,亲身体验。

1、在白纸上旋转。

(1)请同学们打开1号信封,从里面取出一张白纸和一个三角形

ABC(生完成后),请你沿着三角形的边把手上的三角形先描

绘下来,接着以这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为中心进行旋转(旋

转的角度可以是任意的),最后在小组里面说一说这个三角形

是围绕哪一点旋转的。

(2)学生操作后小组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3)请三个学生上台演示,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2、在方格纸上旋转。

学(1)请同学们打开2号信封,从里面取出一张方格纸和一个三角

形(生完成后),请你先把手中的三角形与方格纸上的三角形

重合起来,接着以这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0为中心进行旋转

程(旋转的角度是90度),最后在小组里面说一说从图形1到

图形2,从图形2到图形4等旋转的角度。

(2)学生操作后小组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3)请个别学生上台演示,引发全班同学进行交流。

3、完成P52“说一说”的第1、2题,把你的答案填在书上。完

成后进行反馈。

教(课后完成)

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

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

课题图形的旋转第18课时执教教师

教学1、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目标

教学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重点

教学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难点

课前准备

活动:创设情乐,解决问题个性补充

(1)在生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但其中有很多图

(课前完成)

案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获得。本活动所介

绍的是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

(2)活动的导入阶段,可以出示一组图案让学生欣赏。

然后将这些图案按一定的形状进行分解,并取出其中

的一小部分放在方格子上进行旋转,逐步展示简单图

学形经过旋转后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当然,每一次的

过旋转,都要学生说说是什么图形绕着哪一点旋转的?

程旋转的角度是多少?学生也可以用学具自己操作,以

便学生体验旋转的过程。

活动二:实践练习

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交流,老师进

行指导。

第1题

本题的练习主要认识图形的旋转是围绕哪个点旋转的

问题,所以,这个活动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尝试。

第2题

同样,本题也可以先请学生根据要求进行旋转操作,

并把每次旋转过程中所得图形描绘下来。接着讨论从

图形1到图形2,从图形2到图形4等旋转的角度。

第3题

同样,本题的练习也最好请学生自己摆一摆,在摆的

过程中,让学生积累一些经验,然后再涂颜色。

教(课后完成)

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

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

图形的变换第课时执教教师

课题19

、通过操作活动,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

教学1

2、能在方格纸上,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

目标

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

教学

重点

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

教学

难点

课前准备

一、活动一:创设情景,解决问题个性补充

(1)图形的变换是对平移和旋转知识的综合运用练

(课前完成)

习,也是今后学生开展图形设计的重要基础,通

过学生大量的操作活动,对提高学生空间的想象

能力后较大的帮助。

(2)本活动的开展主要是让学生进行操作,通过他

们的操作来体验图形变换的过程。在图形的变化

学中,同样得到图形的变换,但不同的思考角度,

过常常会引出不同的操作过程。因此,无论是变换

程到(1)、(2),还是变换到(3)、(4),都有各种

不同的操作方法。所以,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时,

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试一试,然后再进行交流。

二、活动二:实践练习

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交流,老

师进行指导。

练一练

(1)七巧板的变换是多样的,图中所展示的仅是其中

的一种。在开展这一活动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

际情况,选择七巧板中的部分图形进行变换。在

学生比较熟练的情况下,再操作一些比较复杂图

形的变换。

(2)对于图形每一步的变换,都应要求学生说说是

如何平移或旋转的,这样可以进一步巩固平移或

旋转的概念,也便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考方法。

教三、《作业本》教师在学生解题时进行指导。

教(课后完成)

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

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

数学欣赏第课时执教教师

课题20

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上设计图案。

教学

目标

能用语言描述自己设计图案的过程。

教学

重点

能用语言描述自己设计图案的过程。

教学

难点

课前准备课件

一、活动一:创设情景,解决问题(课件演示)

个性补充

在生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选择一部分有意义的图案供

学生欣赏,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认识数学的美是很有帮助(课前完成)

的。本活动的特点不仅要让学生欣赏图案,还要求学生能制作

美丽的图案,后者是重点。

(1)欣赏美丽的图案。教师可以展示教材中的图案(也可以选择•

些其他的图案),让学生议一议这些图案是如何得到的。可以

教在黑板上与学生共同画一个图案。

(2)制作美丽的图案。在制作时,先把制作的要求交待清楚,为了

防止图形的变形,也可以让学生把旋转的中心点用图钉固定下

过来,然后边旋转边描绘。如果学生有兴趣,还可以让学生自己

任意剪一个简单的图形,随后再进行描绘。

二、活动二:实践练习

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交流,老师进行指导。

第1、2、3题

(1)本练习的三道题目都是操作题,教材中的要求是画一画,但在

实际教学中,尽可能先让学生在方格纸上摆一摆,只有学生十

分熟悉了摆的过程,才有可能画得好图形的变换。

(2)教材中呈现的材料仅为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了一些素材,教师在

组织活动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一些类似的内容,

以供学生开展活动。

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提倡学生边操作边自语(说一说图形变化

后的情况),这样,可以把每一个操作的动作都与规范的数学语

言结合起来。

(3)第4题

有了前面几道题的操作经验,学生头脑中可以初步建立起图

形变换的表象图案。因此,开展本题的活动可以采用先想象,后

操作的程序,即先让学生说一说某一图形是如何变换的,然后用

操作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想象是否正确。

(4)第5题

在开展设计时,可以充分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能力进行

设计,然后由每一个学生在小组(或全班)进行交流。交流的重

点要说说图形是如何进行平移或旋转的。

(5)第6题

过对学有余力,又十分喜欢设计的学生安排的内容,不作全班

学生的要求,也不作测试。

四、完成作业。

教(课后完成)

一小教师集体备课单元分析

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单元教学目的:备注

1、结合实际情境,探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

正确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2、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M题。

3、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亿以内的大数,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实

际意义。

4、经历探索商不变规律的过程,并能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5、会进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

单元教学重点:

加强估算能力的培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

单元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