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本科专业教学大纲 推拿学_第1页
南方医科大学本科专业教学大纲 推拿学_第2页
南方医科大学本科专业教学大纲 推拿学_第3页
南方医科大学本科专业教学大纲 推拿学_第4页
南方医科大学本科专业教学大纲 推拿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推拿学

南方医科大学本科专业教学大纲

推拿学

TuiNa

中西医本科

执笔人:陈超

审定人:李义凯

学院负责人:吕志平

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

二OO六年十二月

第1页共22页课程编号:B020018

一、课程简介

推拿是研究防治人体疾病的一门学科。在中国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推拿学的应用是

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主要是中医气的理论。通过推拿手法的治疗,调整气的循行,从而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推拿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法治疗软组织损伤(肌肉和韧带),骨关节错缝的复位,以及其

它成人及小儿常见内科疾病的治疗。

本课程中将向学生讲授临床中已经得到充分验证的治疗骨关节疾病、及软组织损伤等疾

病的基本技术,丰富学生未来临床工作的工作方法。

本课程包括30学时,其中18学时理论授课,12学时课堂实践练习。

Tuina(TuiNa)isanOrientalBodyworkTherapythathasbeenusedinChina

for2,000years.Tuina(TuiNa)usesthetraditionalChinesemedicaltheoryof

theflowofQithroughthemeridiansasitsbasictherapeuticorientation.

ThroughtheapplicationofmassageandmanipulationtechniquesTuina(TuiNa)

seekstoestablishamoreharmoniousflowofQithroughthesystemofchannels

andcollaterals,allowingthebodythenaturallyhealitself.

Tuina(TuiNa)methodsincludetheuseofhandtechniquestomassagethe

softtissue(musclesandtendons)ofthebody,andmanipulationtechniquesto

realignthemusculoskeletalandligamentousrelationships(bone-setting).

Thiscourseiswellsuitedforthetreatmentofspecific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andsofttissueinjury.Effectivetreatmentprotocolshavebeen

testedinapracticalsetting.

Thiscoursewilllastfor30classes,18classesareclassteachingand12

classesareclasspractice.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上篇总论

第2页共22页第一章推拿简史

【目的要求】

1、掌握秦汉时期、唐朝、明朝的简史为重点。

2、了解推拿学的定义,推拿的起源、发展及推拿的主要著作,各朝代具有代表性的事例

及推拿近期的发展。

【教学内容】

1、秦汉时期

(1)以扁鹊的医疗实践说明推拿治疗己经形成(春秋战国时期)。

(2)推拿与针灸的密切关系。

(3)《黄帝内经》对推拿的起源、推拿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治则的论述。

(4)我国第一部推拿专著诞生。

(5)导引、膏摩的出现。

2、魏、晋、隋、唐时期

(1)诸多书籍论述推拿

(2)太医院设立按摩科,在唐代出现按摩的医疗、教学系统。

(3)推拿治疗范围。

(4)治疗方法的发展。

(5)与国外的交流,推拿在唐代传到国外。

3、宋金元时期

(1)治疗范围继续扩大

(2)开始重视对手法的分析

(3)对手法治疗作用的认识有了新的发展

4、明-清时期

(1)明代

①按摩在这个时期改为推拿

②推拿列为医学十三科之一

③小儿推拿治疗体系形成

④小儿推拿专著相继出版

(2)清代

第3页共22页①太医院不设按摩科

②更多的小儿推拿著作出版

③提出伤科八法

④一指禅推法开始应用于医疗实践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1)开办推拿学习班

(2)大学成立推拿专业

(3)中医院成立推拿科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二章推拿的作用原理

【目的要求】

1、掌握推拿对内脏的调节作用及对伤筋的治疗作用。

2、了解推拿对脏腑经络的功能及人体正气的调节作用。

【教学内容】

第…节.推拿能平衡阴阳,调节脏腑功能。

第二节.推拿能扶正祛邪、增强体质。

第三节.推拿能舒筋通络、解痉止痛。

第四节.推拿能活血祛瘀、滑利关节。

第五节.推拿能理筋整复、强筋健骨。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时数】

0.5学时。

第三章推拿治疗原则

【目的要求】

掌握推拿的治疗原则。

第4页共22页【教学内容】

1、推拿的治疗原则是治病必求其本。

2、治疗时因时、因地、因人治宜。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时数】

0.5学时。

第四章推拿常用诊断方法

【目的要求】

掌握骨伤科疾病的检查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脊柱的检查:

1、颈部的检查:颈部的望诊、触诊,颈部的活动及特殊检查。

2、腰椎的检查:腰椎的望诊、触诊,腰椎的活动及特殊检查。

第二节.肩部的检查:

肩部的望诊、触诊,肩部的活动及特殊检查。

第三节.肘部的检查:

肘部的望诊、触诊,肘部的活动及特殊检查。

第四节.麒部检查:

髓部的望诊、触诊,嵌部的活动及特殊检查。

第五节.膝部检查:

膝部的望诊、触诊,膝部的活动及特殊检查。

第六节.踝部检查:

踝部的望诊、触诊,踝部的活动及特殊检查。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时数】

1学时。

中篇成人推拿

第5页共22页第五章推拿手法

【目的要求】

1、掌握推拿手法的动作要领、临床应用。

2、了解手法的定义、基本要求、命名、分类及手法在人体各部位的运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推拿手法的基本知识

1、推拿手法的定义

2、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

3、推拿手法的命名原则

4、推拿手法的分类

5、推拿手法的治疗范围及禁忌症。

第二节.常用推拿手法

1、一指禅推法:动作要领和临床应用。

2、衮法:动作要领和临床应用。

3、揉法:动作要领和临床应用。

4、摩法:动作要领和临床应用。

5、擦法:动作要领和临床应用。

6、推法:动作要领和临床应用。

7、搓法:动作要领和临床应用。

8、抹法:动作要领和临床应用。

9、抖法:动作要领和临床应用。

10、振法:动作要领和临床应用。

11、按法:动作要领和临床应用。

12、点法:动作要领和临床应用。

13、弹拨法:动作要领和临床应用。

14、捏法:动作要领和临床应用。

15、拿法:动作要领和临床应用。

16、捻法:动作要领和临床应用。

17、踩跷法:动作要领和临床应用。

第6页共22页18、拍法:动作要领和临床应用。

19、击法:动作要领和临床应用。

20、摇法动作要领和临床应用

(1)颈部摇法

(2)肩部摇法

(3)麒部摇法

(4)踝部摇法

21、扳法

(1)肩部扳法

(2)颈部扳法

(3)胸部扳法

(4)腰部扳法

22、拔伸法

(1)颈部拔伸法

(2)肩关节拔伸法

(3)腕关节拔伸法

(4)指间关节拔伸法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六章经络与腌穴

【目的要求】

1、掌握十四经腌穴的位置、主治及所用操作手法、腌穴的定义、命名、治疗作用。

2、了解特定穴的含义、经络的定义、组成、命名、分布及循行规律。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经络

1、经络定义,经络组成:十二经脉、奇经八脉。

第7页共22页2、经络的命名、循行规律。

第二节.腌穴

1、腌穴的定义、命名、分类。

2、腌穴的治疗作用:近治作用、远治作用、特殊作用。

3、特定穴:五输穴、原穴、络穴、俞穴、募穴、八会穴等。

4、常用脸穴

(1)十四经体表循行。

(2)十四经穴位的位置、主治、常用推拿手法。

5、经外奇穴的位置、主治、常用推拿手法。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七章骨伤科疾病推拿治疗

第一节.颈椎病

【目的要求】

掌握颈椎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推拿治疗。

【教学内容】

1、颈椎病的定义、古代中医文献及近代对颈椎病的论述。

2、解剖生理:颈椎的作用,颈椎的解剖结构特点。

3、病因病机:椎间盘的退变,椎体的骨刺形成,关节韧带的退变,寒冷刺激。

4、临床表现

(1)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

(2)颈部形态、活动、压痛、特殊检查、X线片、CT、MRI等。

(3)各型颈椎病的鉴别诊断

5、治疗

(1)治疗原则

第8页共22页(2)推拿治疗方法

(3)颈椎牵引

(4)颈椎病的注意事项

(5)颈椎病的手术指征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二节.落枕

【目的要求】

掌握落枕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推拿治疗。

【教学内容】

1、病因病机

睡眠姿势不良,枕头不合适,颈部着凉。常累及的肌肉。

2、临床表现

颈部僵硬、疼痛、肌肉痉挛。

3、治疗,舒筋活血,通络止痛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三节.颈椎关节错位

【目的要求】

掌握颈椎关节错位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推拿治疗

【教学内容】

1、病因病机

(1)颈部的不协调活动,或颈部活动过急过猛均可引起颈椎小关节移位。

(2)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颈部感染、扁桃体炎、引起自发性半脱位,寰枢推半脱位发

生于小儿。

第9页共22页2、临床表现

(1)颈项部疼痛强硬,活动困难,动则痛甚,后伸受限更明显,自发性半脱位者有局

部炎症,及全身症状,多发于儿童。

(2)X线片,可显示颈椎强直,生理前凸消失或呈侧弯或反张。在寰枢椎错位时,颈椎

开口位,可显示齿状突与两侧块间隙不对称。

3、治疗理筋整复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四节.肩关节周围炎

【目的要求】

掌握肩周炎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推拿治疗

【教学内容】

1、定义及本病的相关名称

2、病因病机

(1)年老体衰,肝肾不足。

(2)感受风寒湿邪。

(3)肩部外伤或肩部慢性劳损。

(4)由其他疾病引起继发性肩关节周围炎。

3、临床表现

(1)急性期有夜间自发痛。

(2)慢性期以肩关节功能障碍为主。

4、鉴别诊断

5、治疗

(1)急性期以止痛为主

(2)慢性期以恢复肩关节功能为主。

(3)肩关节功能锻炼:弯腰晃肩、爬墙活动、体后拉手、外旋锻炼。

【教学方法】

第10页共22页

课堂讲授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五节.腰痛的辨证与分类

【目的要求】

掌握腰痛的分类与辨证

【教学内容】

1、腰痛的辨证

(1)痹证腰痛

(2)外伤腰痛

(3)腰肌劳损

(4)腰椎骨错缝

(5)经络阻滞腰痛

(6)肾虚腰痛

2、腰痛的分类

(1)内脏性腰痛

(2)血管性腰痛

(3)神经性腰痛

(4)心理性腰痛

(5)脊柱性腰痛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六节.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要求】

掌握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病机、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推拿治疗

【教学内容】

1、病因病机

第11页共22页(1)腰椎间盘的结构特点。

(2)引起本病的病因

①椎间盘的退变

②外伤

③劳损

④寒冷刺激

(3)髓核突出的类型

①髓核突出的方向

②髓核向后突出可分为三类

③根据髓核突出的程度分为三类

2、临床表现

(1)临床症状

①腰痛

②下肢放射痛

③脊柱侧弯

④下肢主观麻木感

(2)临床诊断

①腰脊柱形态

②腰脊柱功能活动

③压痛点

④特殊检查

⑤腱反射及足部皮肤感觉的改变⑥肌肉萎缩的测定

⑦X线片检查

⑧CT断层扫描

3、鉴别诊断

(1)腰椎及舐骸关节结核

(2)马尾肿瘤

(3)急性腰扭伤

第12页共22页(4)脊椎肿瘤

(5)腰椎管狭窄

(6)舐骼关节损伤

(7)下肢动脉疾病

(8)梨状肌综合征

4、治疗

(1)治疗原则

(2)推拿手法治疗

(3)腰椎牵引:适应症、禁忌症

(4)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指征

(5)无神经根刺激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处置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七节.急性腰扭伤

【目的要求】

掌握急性腰扭伤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推拿治疗

【教学内容】

1、病因病机

(1)外伤原因

(2)腰部受伤部位

2、临床表现

(1)外伤史,

(2)腰痛,受伤较重者当即腰痛,受伤较轻者,几小时或次日后腰痛。

(3)腰部脊柱变直,在腰肌紧张部位有压痛。

3、治疗

治疗原则:舒筋活血,温经通络。

【教学方法】

第13页共22页课堂讲授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八章内妇杂病推拿治疗

第一节.内科病症

【目的要求】

1.掌握感冒。

2.了解咳嗽。

3.了解哮喘。

4.了解泻泄。

5.了解呕吐。

6.掌握偏瘫。

7.掌握胃脱痛。

8.了解心悸。

9.了解眩晕。

10.了解呃逆。

11.了解腹痛。

12.了解便秘。

13.了解郁证。

14.掌握不寐。

15.了解胁痛。

16.掌握头痛。

17.熟悉面瘫。

18.了解癖闭。

19.了解遗精。

20.了解阳痿。

21.了解消渴。

22.了解痹证。

23.了解痿证。

第14页共22页【教学内容】

1.感冒。

2.咳嗽。

3.哮喘。

4.泻泄。

5.呕吐。

6.偏瘫。

7.胃院痛。

8.心悸。

9.眩晕。

10.呃逆。

11.腹痛。

12.便秘。

13.郁证。

14.不寐。

15.胁痛。

16.头痛。

17.面瘫。

18.癖闭。

19.遗精。

20.阳痿。

21.消渴。

22.痹证。

23.痿证。

【教学方式】自学。

第二节妇科疾病

【目的要求】

1.掌握月经不调。

2.掌握痛经。

第15页共22页3.了解闭经。

4.了解绝经期综合征。

5.了解带下病。

6.了解产后身痛。

7.了解缺乳。

8.了解乳痈。

9.了解乳癖。

【教学内容】

1.月经不调。

2.痛经。

3.闭经。

4.绝经期综合征。

5.带下病。

6.产后身痛。

7.缺乳。

8.乳痈。

9.乳癖。

【教学方式】

自学。

下篇小儿推拿

第九章小儿常用推拿手法

【目的要求】

掌握小儿常用推拿手法

【教学内容】

小儿常用推拿手法1.推法

2.运法

3.揉法

4.摩法

第16页共22页5.掐法

6.捏法

7.拿法

8.搓法

9.摇法

10.刮法

11.弹法

12.扯法

【教学方法】

自学

第十章小儿常用推拿穴位

【目的要求】

1、掌握头面部、胸腹部、上肢部穴位。

2、了解小儿常用推拿穴位。

【教学内容】

第一节.头面部穴位

第二节.胸腹部穴位

第三节.腰背部穴位

第四节.上肢部穴位

第五节.下肢部穴位

【教学方法】

自学

第十一章小儿常见病推拿治疗

【目的要求】

掌握小儿肌性斜颈的推拿治疗。

【教学内容】

小儿肌性斜颈

第17页共22页1、病因病机

肌性斜颈的病理主要是患侧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性挛缩。

2、临床表现

病儿头部向患侧倾斜而颜面部旋向健侧,颈部可触及有一梭形肿物。

3、治疗

治则:舒筋活血、化瘀消肿。

【教学方法】

自学

附篇:

第十二章自我推拿

【目的要求】

掌握自我推拿的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头面部自我推拿

第二节.胸腹部自我推拿

第三节.背腰部自我推拿

第四节.上一肢部自我推拿

第五节.下肢部自我推拿

【教学方法】

自学

第十三章推拿练功

【目的要求】

掌握推拿练功

【教学内容】

第一节.易筋经

1、韦驮献杵

2、摘星换斗

3、倒拽九牛尾

第二节.少林内功

第18页共22页1、伸臂撑掌

2、前推八匹马

3、倒拉九头牛

4、风摆荷叶

5、霸王举鼎

【教学方法】

自学

三、实验(见习)内容与要求

【目的要求】

1、掌握各基木手法的操作技能。

2、熟悉伤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筋骨整体观,推拿学特征内涵。

【教学内容】

1、演示各基本手法的操作方法。

2、重点讲授四肢关节扭挫伤、肩周炎、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症、各种腰痛等疾病的诊

断、鉴别诊断和手法操作。

【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结合手法操作示范、病例讨论或临床见习。

2、指导学生进行手法操作练习。

3、利用多媒体、录像(X光片、CT、MRI等)演示给学生。

四、基本实践技能(操作)项目与要求

【目的要求】

1、掌握各基本手法的操作技能。

2、熟悉伤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筋骨整体观,推拿学特征内涵。

【教学内容】

1、演示各基本手法的操作方法。

2、重点讲授四肢关节扭挫伤、肩周炎、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症、各种腰痛等疾病的诊

断、鉴别诊断和手法操作。

第19页共22页【教学方法】

手法演示

五、教材与教学资源

1教材:推拿学俞大方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参考书籍:

推拿治疗学.罗才贵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推拿学.严隽陶主编.中国中医

药出版社,2003中华推拿大成.王云凯主编.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中国推拿

治疗学.宋一同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实用推拿学.邵铭熙主编.人民军医出版

社,1998中国推拿全书.夏治平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2000中华腹部推拿术.王

文举主编.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7推拿临证指南.严金林主编等.中医古籍出版

社,2003中外独特按摩技法大全.张雪军等.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自我按摩

集锦.骆勤方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实用临床按摩手册.陈映辉主编.中国中医药

出版社,1993推拿大成.王之虹主编.长春出版社,1995推拿学.管政主编.科学出

版社,1995基层中医临证必读大系——按摩分册.王传贵等主编.中国科学出版社,

1995

百家推拿经验集.包来发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伤科推拿学.黄毓珍等

主编.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3伤科临床推拿法.沈跃生主编.金盾出版社,1986

中医推拿学.俞大方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推拿疗法.栾长业主编.山东科

学技术出版社,1987中国推拿.张恩勤主编。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0,6推拿

学.邵湘宁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推拿手法学.王国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

版社,2003,73参考网址:

massage/

六、考核

考核种类:笔试+操作

考核命题:题库

考试时间:2学时

第20页共22页第21页共22页

计分方法:百分制

附:考核命题计划双向细目表

题型(以分数计)

客观性题主观性题

选论述

判诃计

择或

断解‘算

论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